2025届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三校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三校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三校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三校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三校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三校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a、b两物体的v-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0--4s内()A.a做匀速直线运动,b做变速曲线运动B.a和b的速度都是一直在减小C.a发生的位移大于b发生的位移D.b平均加速度的值为0.5m/s22、如图所示的,图像反映了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线上行驶的位移一时间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的速度大小为5m/sB.甲车和乙车同时同地开始运动C.5s时两车相遇D.两车运动的方向相同3、如图为某物体的v-t图像,根据图像可知A.物体在第1s内和第4s内均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在第ls内和第4s内加速度相同C.物体在第5s内的位移与第4s内的位移相同D.物体在第6s末返回到出发点4、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A.考查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往广州的时间B.科研人员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C.研究绕地球运动的航天飞机的飞行姿态时D.观看芭蕾舞演员的精彩表演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水平桌面上的木板上表面滑行,木板静止,它的质量为M=3m,木板与木块、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木板受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A.mgB.2μmgC.3μmgD.4μmg6、一只盒子在粗糙桌面上减速滑行,此过程中盒子A.受到静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B.受到静摩擦力,大小不断减小C.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D.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不断减小7、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若图中△OPQ的面积为s0,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Δs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时相遇,则B.若时二者第一次相遇,则到这次相遇甲走了C.若时二者相遇,则时二者还会再次相遇D.若时二者相遇,则到二者再次相遇时乙共走了8、如图所示为A、B两辆轿车在同一条平直高速公路上运动的图像,A的最小速度和B的最大速度相同。已知在时刻,A、B两车相遇,则()A.时,轿车A在后、轿车B在前B.在时间内,轿车A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C.在时间内,两轿车的位移相同D.在时间内,轿车B的位移为9、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1s末,物体速度为9m/sB.0~2s内,物体加速度为6m/s2C.6~7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D.10~12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东的加速运动10、下列所描述的运动的中,可能的有()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11、某运动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6m/s2,那么在任何1s内()A.此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0.6倍B.此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大0.6m/sC.此物体的速度变化为0.6m/sD.此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0.6m/s12、物体沿一直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2s内的位移为4.0m,第3s内的位移为6.0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在第2s到第3s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5.0m/sB.它在第1s内的位移是2.0mC.它的初速度为零D.它的加速度大小是2.0m/s2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①图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7.73cm,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l为_______cm;②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关于此操作,下列选项中规范的做法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B.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③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l与弹力F的关系图线,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OA,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14、省实验高一物理小组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用不同的方法测加速度.(1)A组的过程为:实验中获得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O、A、B、C、D和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①OD间的距离为______cm.②如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t1图线(s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______,其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1(保留3位有效数字).(1)B组的过程为:如图为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110V、50Hz交流电源,其中s17.05cm,s1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16cm,则计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____m/s1.(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5、某同学研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安装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线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时,静止时弹簧的长度为l1,如图所示,l1=____cm.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3,4,5个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l2,l3,l4,l5。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挂2个钩码时弹簧弹力F2=_____N(g取9.8m/s2).要测出弹簧的伸长量x,还需要测量的是______.从而作出F-x曲线,得到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三.计算题(22分)16、(12分)鸵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鸟,有人说,如果鸵鸟能长出一副与身体大小成比例的翅膀,就能飞起来.生物学研究的结论得出:鸟的质量与鸟的体长的立方成正比.鸟扇动翅膀,获得向上的举力的大小可以表示为F=cSv2,式中S是翅膀展开后的面积,v为鸟的运动速度,c是比例常数.我们不妨以燕子和鸵鸟为例,假设鸵鸟能长出和燕子同样比例的大翅膀,已知燕子的最小飞行速度是5.5m/s,鸵鸟的最大奔跑速度为22m/s,又测得鸵鸟的体长是燕子的25倍,试分析鸵鸟能飞起来吗?17、(10分)为了安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某市规定,车辆在市区内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40km/h.有一辆车发现前面25m处发生交通事故紧急刹车,紧急刹车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m/s2,反应时间为t=0.5s.经测量,路面刹车痕迹为s=14.4m.(1)该汽车是否违章驾驶?(2)是否会有安全问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C【解析】A、在v-t图像中,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从图像上可以看出,在0-4s内a做匀减速运动,b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B、在0-4s内a的速度一直减小,b的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故B错误;C、图像包围的面积即为物体运动的位移,从图像上可以看出,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故C正确;D、平均速度等于,ab运动的位移不相等,但运动的时间相等,所以ab的平均速度也不相等,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2、C【解析】

A.图线的斜率即为速度,由图线可知,甲车的速度大小A项错误;B.甲、乙两车同时不同地出发,甲车从原点出发,乙车从处出发,B项错误;C.图像相交代表相遇,5s时图像相交,即两车相遇,C项正确;D.斜率代表速度,甲车的斜率为正,沿正方向运动,乙车的斜率为负,沿反方向运动,D项错误。故选C。3、B【解析】

A、物体速度图线只要在横轴的上方,物体就沿正方向运动,故A错误。B、物体在第ls内和第4s内速度图线的倾斜程度相同,所以加速度相同,故B正确。C、物体在第5s内的位移与第4s内的位移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D、物体在第4s末返回到出发点,故D错误。故选:B【点睛】v-t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就表示物体在该段时间内的位移,横轴上方面积为正,下方面积为负。4、A【解析】

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中没有影响或影响不计时,可以把物体当成质点处理.【详解】A项:研究火车所用时间,尽管火车有一定的长度和形状,但相对于距离可忽略不计,故火车可看作质点,故A正确;B项:转动的汽车轮胎上各点的运动情况不同,不能用一个点去代替整个轮胎,故B错误;C项:研究绕地球运动的航天飞机的飞行姿态时,航天飞机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所以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D项:演员身体上各个点运动情况不同,不能用一个点代替运动员,故D错误.故应选:A.【点睛】必须掌握质点的条件,明确能不能看成质点不是由物体决定,而是由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决定.5、A【解析】

木块向左滑动,木板相对于木块向右滑动,木板受到木块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f1=μmg因为木板静止,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木板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大小Ff2=Ff1=μmg故A正确。6、C【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盒子的运动状态分析受到的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如是滑动摩擦力则根据f=μN求解滑动摩擦力大小.解:盒子在粗糙桌面上减速滑行的过程中,受到桌面对盒子的滑动摩擦力作用,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则N=mg,根据f=μN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故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判断摩擦力的种类,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不同,注意f=μN中的N指正压力,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7、CD【解析】A、由图线可知:.若t=t0/2时相遇,则:,,A错误;B、若t=t0时二者相遇,则t0到2t0时间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t=2t0时二者不会再次相遇,B错误;C、若t=t0时二者相遇,则,再经时间t二者再次相遇,则:乙又运动的距离:由A解析得,前t0时间内乙的位移x1:联立解得:从开始到二者第二次相遇,乙共走了:.C正确;D、由图线可知:乙的加速度是甲的加速度的二倍,设甲的加速度为a,则:若t=3t0/2时相遇,则到这次相遇甲走的距离:.D正确.故选CD.【名师点睛】此题是追击与相遇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分析清楚两物体的位移关系.两物体的位移之差等于初始时的距离是两物体相遇的条件.8、AB【解析】

A.t=0时,轿车A速度大于B,已知在t1时刻,A、B两车相遇,已知在0-t1时刻,A位移大于B车,故t=0,A在后、轿车B在前。故A符合题意。

B.在0-t2时间内,轿车A的图象斜率先变小后变大,故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故B符合题意。

C.在0-t2时间内,速度时间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A轿车的面积大于B轿车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在0-t2时间内,轿车B的面积小于1.5v0t2,故B的位移小于1.5v0t2。故D不符合题意。9、AC【解析】

A.由所给图象知,物体1s末的速度为9m/s,选项A正确;B.0~2s内,物体的加速度a=m/s2=3m/s2选项B错误;C.6~7s内,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为负值,表明它向西做加速直线运动,选项C正确;D.10~12s内,物体的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表明它向西做减速直线运动,选项D错误.10、AC【解析】

根据可知,速度变化很大,若时间更长,则加速度可能很小,选项A正确;速度变化的方向即为加速度的方向,选项B错误;若速度与加速度同向,则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可能越来越小,选项C正确.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则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选项D错误;故选AC.11、CD【解析】

根据可知匀加速直线运动在任一秒内:AD.汽车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0.6m/s,不是0.6倍,故A错误,D正确;B.汽车的这一秒初和前一秒末是同一个时刻,速度相等,故B错误;C.加速度表示速度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此物体在1s内的速度变化为0.6m/s,故C正确;

故选CD。12、ABD【解析】A、第到第内的总位移为,时间为,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可知,即平均速度为,故A正确;

B、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可知,,可得第内的位移为,故B正确;

C、由B知第内的位移为,根据,可知物体的初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D、据可得加速度,故D正确.点睛: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位移时间关系及其推论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6.93cmA钩码重力超过弹簧弹力范围【解析】

①乙的读数为13.66cm,则弹簧的伸长量△L=13.66cm–5.73cm=7.93cm②为了更好的找出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规律,应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A正确;③弹簧超出了弹性限度,弹簧被损坏,弹簧的伸长量△L与弹力F不成正比14、1.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