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35/1B/wKhkGWco69mAXSJhAAF8LgftEpk262.jpg)
![2024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35/1B/wKhkGWco69mAXSJhAAF8LgftEpk2622.jpg)
![2024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35/1B/wKhkGWco69mAXSJhAAF8LgftEpk2623.jpg)
![2024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35/1B/wKhkGWco69mAXSJhAAF8LgftEpk2624.jpg)
![2024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35/1B/wKhkGWco69mAXSJhAAF8LgftEpk26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15minB.在第20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D.在第10~25min该物质温度不变,没有吸收热量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中观察到的现象,其对应的解释合理的是()A.甲图,通常情况下,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罐内B.乙图,舞台上的缥缈的云雾是由于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C.丙图,气温骤降时,给橘子喷水是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橘子冻伤D.丁图,夏天扇风扇,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扇降低了室内温度3、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教室课桌高度约为0.7dm B.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人体心脏1min跳动次数约为60次 D.重庆冬天的最低温度约为-20oC4、每年3月至4月,贵港会出现“回南天”这种气候现象,即从中国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中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使贵港地区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下面解释正确的是()A.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B.这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C.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D.这是升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5、下列情景中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水银体温计正确测量出甲的体温为36.5℃,然后直接测量体温为37.2℃的乙,则不能测出乙的准确体温B.将一支从冷冻室拿出来的冰棍放在0℃的环境中,只要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冰一定能熔化C.煲汤时,往往在汤水沸腾后转为小火加热,是因为转为小火也能保持汤的温度不变D.利用干冰制造舞台效果时,干冰升华放热,白雾是二氧化碳气体遇冷液化形成的第Ⅱ卷(非选择题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一种____现象,此过程需要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2、夏天从冰箱里取出水果,过了一会儿,会看到水果表面有小水珠出现,这个现象反映的是_______的过程;在我国北方的秋、冬两季,有时地面和屋顶会出现霜、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些都是_______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3、如图所示是一位坚守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为了阻断病毒传播,医护人员需要穿戴防护衣、口罩、护目镜。护目镜内侧常常会出现起______(选填“雾”或“霜”)的现象,这是由于医生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形成的。4、“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很多谚语蕴含着物理知识,如“霜降有霜,米谷满仓;小寒冻土,大寒冻河”,其中,霜的形成是______现象,河水结冰是_____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5、医生在给病人打针时,先用酒精擦拭病人的皮肤消毒,病人感到皮肤比较凉,这是因为酒精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的缘故;护士测量病人体温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三、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1、现在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在寒冷的冬天从室外进入暖和的屋内,镜片立即变得模糊不清,影响视线。过一会镜片恢复如初,又能通过镜片看清物体了。请你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2、为了探究空气冷却时有什么现象发生,小明准备把冰棒放在茶杯中进行观察,小明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只冰棒,发现硬邦邦的冰棒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棒在向外冒“白气”(如图所示);他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1)请你解释上述三种现象中“白花花的粉”、“白气”和“冒汗”的形成原因;(2)请说明空气冷却时会发生怎样的现象。3、喝热水时,为了使热水快点变凉,人们常用两个杯子来回地倒,这是为什么?4、冬天,身穿防护服的白衣天使们常会遇到护目镜“起雾”的现象,如图所示。请你判断“雾气”在护目镜内侧还是外侧,并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形成的原因。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海浩与海雾2021年1月7日,受强冷空气影响,青岛市区和沿海地区最低气温﹣15℃左右。受冷空气影响,岛城前海云雾升腾,宛若仙境,一时间青岛出现“海浩”的视频便在全国微信圈传开。网查,所谓“海浩”现象是在极寒天气中才会出现的一种奇观。当比海水温度低得多的寒冷空气流经温暖的海面,引起海水强烈蒸发,水蒸气遇到强冷空气后迅速凝结为冰晶,呈现出“白茫茫云雾”的现象,形成了“浩气”。根据相关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已有文献资料表明:过冷的水蒸气在有凝结核的情况下,﹣30℃以下可以凝结成冰雾,﹣10℃以上凝结的都是水雾,﹣30℃至﹣10℃之间凝结的冰水混合雾。因此中国海洋大学气象学系海雾研究团队认为有关青岛“海浩”现象是冰晶组成的说法,缺乏观测依据。中国海洋大学的专家认为,此次出现的大气现象应当是海面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迅速凝结为微小液滴,漂浮于海面附近而形成雾。此次现象规范的名称应该是平流蒸发雾。(1)真正的“海浩”现象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______现象,“平流蒸发雾”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_____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家住青岛的小明想用图乙所示用带颜色的水自制成的温度计(已标刻度)粗略测量当天(2021年1月7日)室外的温度,没有成功。请分析他测量失败的原因:______。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重庆一种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热学实验:(1)第一小组的同学想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冰熔化的特点,这个装置是可行的。原因是:在一般情况下,外界的空气温度___________冰的熔点(选填“高于”或“低于”)。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C点时的内能___________其B点时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第二小组的同学想利用图丙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水沸腾的特点,他们测出的水温将____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萍萍和小越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分析图象可知:①萍萍和小越得到b、c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_不同;②当地的气压可能___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2、实验是学生学好物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请结合使用过的实验仪器解答以下问题∶(1)如图甲所示是刻度尺的一部分,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小海用此刻度尺测量一段铅笔的长度,测得铅笔长度为___________(2)如图乙所示是一种仪表的刻度盘,你可能没有见过,但只要仔细观察,你一定能知道,这是一只测量___________的仪表,表中的示数为___________(3)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可以说明___________可以传声∶也可以说明声能传递___________。泡沫塑料球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3、在探究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时间/min012345678910甲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5053乙的温度/℃4041424446474849515254(1)甲和乙两种物质,属于晶体的是_____;(2)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3)当时间为9min时,该晶体处于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C.分析图像可知,图像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80℃就是物质的熔点,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该物质从第10分钟开始熔化,到第25分钟左右结束,熔化过程持续了15min,AC不符合题意;B.在第20min时,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固液共存状态,B不符合题意;D.在第10~25min,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此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C【详解】A.通常情况下,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罐内,故A不符合题意;B.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故B不符合题意;C.气温骤降时,果农给橘子喷水,水凝固成冰放出热量,使橘子的温度不会降得太低,能避免橘子被冻坏,故C符合题意;D.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加快了身体上汗液的蒸发,蒸发要吸热,从而使人体温度降低,感到凉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C【详解】A.教室课桌高度约70cm,约7dm。故A不符合题意;B.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0,故B不符合题意;C.正常人心脏跳动的次数是60~100次/min,故B符合题意;D.重庆冬天的最低温度一般3~5oC,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C【详解】中国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中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暖湿气流与冷空气相遇放热液化成水珠,使贵港地区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5、C【详解】A.体温计有个缩口,此结构导致体温计液体遇冷时不能流回到液泡中,但遇热时能受热膨胀上升,用水银体温计正确测量出甲的体温为36.5℃,然后直接测量体温为37.2℃的乙,则能测出乙的准确体温,故A错误;B.冰要熔化,要达到熔点,且要继续吸热。将一支从冷冻室拿出来的冰棍放在0℃的环境中,冰棍达到熔点后,不能再吸收到热量,因此不管放置多长的时间,冰都不能熔化,故B错误;C.火焰的温度大于汤水的沸点,煲汤时,往往在汤水沸腾后转为小火加热,是因为转为小火,汤水也能继续沸腾,因此能保持汤的温度不变,故C正确;D.利用干冰制造舞台效果时,干冰升华放热,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1、
升华
吸收【详解】[1][2]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固态的樟脑丸直接升华为气态,升华过程吸热。2、
液化
凝华【详解】[1]夏天从冰箱里取出水果,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水果表面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2]地面和屋顶会出现霜、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导致的。3、
雾
液化【详解】[1][2]医生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会由气态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护目镜的内侧形成雾。4、
凝华
凝固【详解】[1]霜的形成是水蒸气变为了固态,故是凝华现象。[2]河水结冰是将水变为固态,故是凝固现象。5、
汽化
热胀冷缩【详解】[1]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汽化吸热,所以酒精擦拭病人的皮肤消毒,病人感到皮肤比较凉。[2]体温计内的液体是水银,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三、简答题1、见解析【详解】冬天从室外进入暖和的屋内,镜片温度较低,镜片模糊是由于屋内水蒸气遇到低温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表面;一会又清楚了,是镜片的温度上升至室温,镜片上的小水珠汽化成水蒸气的原因。2、(1)见解析;(2)见解析【详解】(1)“白花花的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直接变成小冰晶附着在冰棒上,是凝华过程;“白气”和“冒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过程。(2)空气冷却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华成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珠。3、见解析【详解】答:用两个杯子将水来回倒,既增加空气流动,同时又增加开水表面积,从而加快热水蒸发,把热量迅速带走。4、见解析【详解】雾气在护目镜内侧,因为呼吸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护目镜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护目镜上。5、
凝华
液化
水的凝固点高于当时的气温,水会凝固成冰【详解】(1)[1][2]真正的“海浩”现象时水蒸气凝结为冰晶,气态变固态是凝华现象;此次平流蒸发雾是海面的水气遇到冷空气后迅速凝结为微小液滴,气态变液态是液化现象。(2)[3]自制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当待测温度低于温度计内的工作液体(水)的凝固点时,液体凝固,温度计不能工作了。故失败的原因是水的凝固点高于当时的气温,水会凝固成冰。四、实验探究1、
高于
固液共存态
大于
偏高
质量
低于【详解】(1)[1]图甲装置可探究冰熔化的特点,是因为外界空气温度高于冰的熔点,冰能从外界空气中吸收热量而熔化。[2]由图乙知,从第2min至33min,冰的温度保持不变,这是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所以第5min处于固液共存态。[3]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需持续吸收热量,所以整个过程内能增大,那么C点的内能大于B点的内能。(2)[4]图丙装置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烧杯底,这样测得的温度会比水的实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直播平台虚拟礼物开发与交易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源代码保密协议书-新能源技术研发合作专用版
- 2025年度证券投资财务规划与咨询协议
- 2025年度房产维修基金管理服务合同-@-1
- 2025年度废弃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协议
- 预见行业变化的应对计划
- 开展生物学科研讨会的计划
- 教学日常检查与评估机制计划
- 患者膳食管理经验与总结计划
- 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的计划
- 七年级数学新北师大版(2024)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单元检测习题(含简单答案)
- 2024年财政部会计法律法规答题活动题目及答案一
- 【高等数学(工专)练习题】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2022年真题测验汇总(附答案解析)
- 施工方案(电缆敷设)
- 国能集团宁夏灵武发电厂-飞轮储能应用示范-研究分析报告
- JJF-1356-2012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释文
- Unit 1 Lesson 1语法-过去完成时态-高中英语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
-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神话中的“偷窃者”》
- 班组培训教材
-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影像表现
- 钢栈桥设计计算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