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讲 选必《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一轮复习(讲义)(教师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1页
第08讲 选必《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一轮复习(讲义)(教师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2页
第08讲 选必《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一轮复习(讲义)(教师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3页
第08讲 选必《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一轮复习(讲义)(教师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4页
第08讲 选必《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一轮复习(讲义)(教师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8讲选必《过秦论》《伶官传序》一轮复习目录TOC\o"1-3"\h\u01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2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3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404热考题型·解题策略 405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5学习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梳理两篇文章的文言基础知识;审美鉴赏与创造:反复研读两篇史论作品,厘清论点与论据间的逻辑关系;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两篇史论的立论基础与论述方式,辩证思考其论证中的瑕疵或漏洞;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对中国历史的兴趣,教给学生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培养学生“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识。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历史是一面镜子,映照着现实,也预示着未来。了解历史,不忘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过秦论》都记载了哪些史实?请列表梳理。表达方式历史事实阶段人物事迹叙述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奠基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发展孝文王、庄襄王国家无事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南取桂林、象郡,北筑长城却匈奴。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金城千里。鼎盛陈涉山东豪俊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灭亡议论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还原情境,讨论效果讨论一:你认为贾谊创作《过秦论》的目的是什么?明确:1.评述秦的过失,揭示其迅速灭亡的原因。2.身处盛世的贾谊,总结秦国盛衰得失的教训,为统治者提供施政经验,维护西汉政权的长治久安。论说的目的是让统治者明晓道理。讨论二:假如你是当时的皇帝,你会被打动吗?为什么?示例1:会。理由如下:(1)从思想内容看,总结了秦灭亡的原因:推行暴政,不施仁义。这符合历史真实。(2)从篇章结构看,先极写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的盛势;接着写陈涉起事反秦,天下云集响应,秦迅速灭亡;最后据题立意,因叙而议,得出结论。文章结构严谨,剪裁得当,笔笔设伏,层层照应,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幅鲜活的历史画卷。(3)从修辞运用看,善用衬托对比,极力渲染秦的强大,反衬它的易亡;虚张六国合纵的声威,反衬秦人的善攻;备言陈涉的卑微弱小,与六国的煊赫强盛构成鲜明对比,凸显了秦朝灭亡的基本原因。(4)从文章气势看,铺陈夸张,文笔酣畅,感情充沛,气势磅礴,带有战国纵横之风,会被折服。示例2:不会。理由如下:(1)从思想内容来看,只是总结了秦灭亡一个方面的原因,秦灭亡还有其他原因,根本问题是体制政策不符合历史的发展。(2)大量的夸张成分,给人感觉不真实。(3)部分历史不真实。小结:从思想内容看,总结了秦灭亡的重要原因,也体现了贾谊居安思危的责任担当。从篇章结构看,先叙述史实,后自然而然得出结论,思路清晰,结构严谨。中间充分运用了衬托对比手法,层层铺垫,其实力悬殊,而陈涉却轻易击败了秦朝,让人不能不深思其中的原因。最后,文章气势磅礴,情感充沛,使人折服。总之,不失为千古名文。梳理表达,赏析效果1.梳理《五代史伶官传序》记叙和议论的内容,讨论这样安排的效果表达方式历史事实阶段人物事迹叙述庄宗接受遗命,灭燕,灭梁兴盛庄宗仓皇出逃,不知所归,誓天断发,泣下沾襟衰亡议论结论(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结论(2):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明确:《五代史伶官传序》开宗明义,正面提出主张,以此作为全篇的总纲。继而叙写庄宗接受父王的遗命和执行遗命的情况,以具体的史实作为论述盛衰之理的例证,通过记述后唐的兴盛衰亡,进一步阐明成败由人的道理。篇末生发议论,探究因由,总结教训。这样写的效果:先叙庄宗极盛的史实,再写其极衰的场面,后面总言兴亡,喟叹不已:“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一盛一衰,既扬又抑,交错成文。通过“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叙述,和盛衰得失的对比,继而进一步推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并点出它的普遍性。探究运用对比的艺术两篇文章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比较它们运用的效果。明确:《过秦论》作者主要选取四个方面的对比: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九国的对比。几组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宏伟,气势磅礴,话语也显得更有分量。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不言而喻,因而文章一气贯注,气势充沛,精彩绝伦。除此之外,文章前三段先铺叙秦一步步得天下的史实,后以一小段文字,叙述陈涉揭竿而起,最后以陈涉与九国、秦作对比,得出结论。篇幅结构上也形成了鲜明对比,反差强烈。《五代史伶官传序》作者以后唐的盛衰得失进行对比。庄宗的自我对比:“忧劳”时的强盛,与“逸豫”后的落魄。对手的强弱对比:前期敌人是梁、燕王、契丹等劲敌,后期敌人是数十伶人。前期“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后期是“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盛时,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衰时,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以致作者经常叙述后忍不住感慨。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历史教训,也就显而易见了。两篇文章都选取历史事实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要表达的历史规律和教训,并结合对偶句式、短句形式强调了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探索史识,明确意义从对比的运用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历史有着怎样的认识?试探究其写作意图。明确:作者先有清晰的历史认识,才有对史实的剪裁和选择,才有恰当的组织形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过秦论》作者用了四组对比,“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观点不言而喻,反映了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思想。其写作目的是针对西汉初年的社会实际,劝诫汉朝统治者应该汲取前朝教训,要休养生息。《五代史伶官传序》作者也选取四个方面的对比,“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显而易见。这是为北宋王朝的统治者提供借鉴。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观点,更推及普通人身上,具有普遍性的哲理意义。两篇文章的作者都生活在迷信天命的封建社会,却能“著文以稽成败,撰书以垂鉴戒”。对历史的升沉、王朝的盛衰,能从人事方面加以考察,推究其因。他们观察事物、论析问题的视点与角度无疑是正确的,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和见解无疑是极为可贵的。2025年备考策略我国古代素有文人论政的习惯,文言政论文的写作目的是“说服”当政者,所以,不论是《五代史伶官传序》采用逻辑性强的散体,还是《过秦论》运用感染力强的赋体,都是出于更好地表达思想,以使读者更深刻地接受自己观点的需要。体会文言政论文赋体重感染力、散体强化逻辑性的艺术特点,并思考政论文不同语体与作者命意寄托之间的关系。对照注释落实字词含义,以圈点勾画的方法阅读复习两篇文章,梳理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1.列出两文的论点与论据。2.分析这两篇政论文赋体与散体部分的语言特点。3.体会政论文不同语体与命意寄托间的关系。4.课外阅读其他文言政论文,探讨文言政论文语体特点及现实借鉴意义。任务驱动·攻重点任务一分清论点与论据——散体的逻辑性1.活动探究:画出文中集中体现欧阳修观点的句子。明确:“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2.活动探究:思考欧阳修得出这些观点的依据。通过梳理依据,理解文本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明确:(1)作者以庄宗兴亡的史实为依据,得出“盛衰之理”在于人事的观点。(2)具体分析庄宗“所以得天下”和“所以失天下”,以史为证,得出“成败之迹”“皆自于人”的判断。(3)引用《尚书》言论,用古训佐证,从具体而微的史实判断上升到一般性规律判断,据史推理,得出“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结论。(4)明确“人事”、“忧劳”和“逸豫”的内涵,以反问观照现实,完成劝诫当朝的写作目的。3.问题探讨:思考这些观点之间有何联系。明确:“庄宗兴亡”是“盛衰之理”在于“人事”的依据,“成败由人”是“盛衰之理”在于“人事”的印证,“忧劳兴国,逸豫亡身”是“盛衰之理”在于“人事”的深化,“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是“盛衰之理”在于“人事”的题旨之所在。本文前半部分重在叙事,后半部分转入论理,随着论证步步深入,立意层层递进。这是采用散体为主要语体特征的政论文加强思辨的逻辑性与思维深度的优势所在。任务二涵泳表情与达意——散体的情感性《五代史伶官传序》主体部分采用奇句单行、不过于讲求对偶声律的散体语体,强化思辨逻辑性,情感表达节制内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改写,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1.活动探究:第二段叙述庄宗得天下,落笔波澜不惊,个中暗藏乾坤。朗读,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1)朗读再现形象。首先,语速慢而有力,话语哀婉低切,读出晋王的咬牙切齿、死不瞑目。其次,朗读时重点强化十个动词的连贯与一气呵成,读出庄宗为父报仇的使命感。(2)这一段写庄宗为父报仇部分,共用39字,其中10个是动词。学生改写该语段,使其更为简洁,如“庄宗受而藏,其后用兵,负而前,及凯旋而纳之”。比较分析,概括其表达情感的方式。明确:①精选动词:受、藏、用、遣、告、请、盛、负、驱、纳,体现了庄宗的恭敬、谨慎与坚定。课文更明确了特殊地点、特殊方式与特定人员,体现了庄宗为父报仇的审慎态度与坚定决心。②连用短句:39字组成7个句子,表现了庄宗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2.活动探究:课文第三段庄宗失天下与得天下的盛衰对比,令人产生强烈的碰撞感与落差感。学生自由朗读,比较庄宗形象,揣摩作者是如何表现叹息之情的。(1)阅读第三段,分析庄宗形象。明确:盛:志得意满、意气风发、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的庄宗。长句加对偶句,表现了庄宗势不可挡的力量。衰:众叛亲离、溃不成军的庄宗。长句包裹四字短句,又多以仄声结尾,如凄风苦雨,似呼啦啦大厦倾。(2)通过变化朗读节奏、删去副词或将长句改为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惋惜之情的。明确:①短句再现了豪壮与衰微的场景。对比鲜明,抑扬顿挫,荡气回肠。②程度副词“何其”,加上感叹句,寄予了饱满的好恶褒贬之情。③写盛时末字开口大,豪壮;写衰时多用仄声、合口呼结尾,凄凉。既对偶又错落的短句构成的长句,有急有缓,意味深长。3.整合概括:三、四两段叙述史事,作者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通过一盛一衰的对比,反差强烈,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一褒一贬,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明确: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一大特色,是以散体为主,注重文字的平易晓畅,简洁生动;同时又吸取了骈文的长处,利用局部的对偶词句使文章具有浓郁的诗的韵味。诵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令人进入美的意境,感受到充溢于字里行间的作者丰沛的感情。任务三探究命意与寄托——散体的思想性1.活动探究:探讨本文的写作目的与作者的思想之美。明确:《新五代史》由欧阳修用18年时间单独完成,并非奉旨写史,带有强烈的道德教化倾向。全文一叹再叹,以叹始终,寄托了作者丰富的思想之美。(1)治国之理:《五代史伶官传序》通过分析后唐的盛衰,说明“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以“祸患积于忽微,智勇困于所溺”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图自强。(2)济世之方:欧阳修修史的目的还在于“正乱君”,欲用此文以匡扶昏昧的君王。(3)君子之德:写一百多年前的事,欧阳修起笔“呜呼”,反复感叹,体现的正是古代文人强烈的家国意识,即便欧阳修修史期间多次被贬地方为官也概莫能外。2.梳理整合:政论文采用散体这一语体特征的作用。文言政论文往往从政治角度,对社会重大事件和与国家兴亡有关的民生问题进行深度讨论。作者通过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的分析,提出独到的见解与主张,从而有补于当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散体政论文更强调实用价值,接近一般的议论文,有观点,有论证,有清晰的逻辑思辨过程,能用确切的事实与可验证的道理,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散体政论文讲究语言清芬得体,简朴合度,特别注意不以辞害义,但是也并不完全排斥借用对偶词句等节奏匀称的骈文式的表述,适度使用,可使文章在论述深刻的同时,叙事更生动晓畅,感情更深沉浓烈。同时,有别于一般的议论文,散体政论文也可以在叙事、议论中夹杂感慨,借以表达作者对历史事件的见解和或褒或贬的情感态度,使文章在追求逻辑性与思想性的同时,不乏艺术性与感染力。任务驱动·破难点从明清到当代,几乎所有的古文选本都收录了《过秦论》(上篇),因此前人对它的评语很多。姚鼐在《古文辞类纂》中评它为“雄骏宏肆”,近人吴闿生在《古文范》夹批中评它“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总结大多数评论者的意见,主要是说这篇文章气势充沛,是一篇气“盛”的文章。文气之盛,与本文主要采用句式整齐而富有变化,好用铺排对比、重文采、讲究修辞的赋体有密切关系。那么,作者为什么选用赋体这一语体来写这篇政论文呢?任务一赋体可以重叙事,轻议论1.活动探究:找出中心论点和议论段落。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议论主要集中在最后一段。2.活动探究:用叙事来议论,是本文最大的特点,结合文章分析本文的叙述特点。明确:本文是政论文,也是史论,文章用四段来叙事,最后一段在叙事基础上议论,这样写与本文为《过秦论》部分节选有关。(1)叙述的概括性。作者用千余字的篇幅叙述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以使读者对这一段历史有比较清楚的认识。(2)叙述的选择性。作者并不仅仅对客观历史事件进行简单的堆砌罗列,而是在叙述事实时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只选取能说明秦兴衰的关键史实,使叙述带有一定主观性和选择性。秦从兴到亡,经历过的大小战争不计其数,有胜也有败,但课文对秦的败战避而不谈,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为秦的强大蓄势。所蓄之势越大,后文写其迅速败亡时则越能为其论点提供有力支撑。3.问题探讨:用叙述来议论如何使文章读来有气势?明确:(1)展现雄阔的事件全貌。贾谊对秦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的叙述条理清晰,以时间为序来安排文章的层次结构。全过程、全貌式的历史展现,使文章很有说服力。(2)铺排丰富的事件细节。作者对某一特定时间内的某一点,突出地加以横向铺陈发挥,使人不仅看到“线”,还看到“线”上一个个用浓墨重彩着重描述的“点”,层层铺排事件细节,读来自有气势。任务二赋体可以重铺排,重渲染贾谊是汉赋的早期作家,这篇《过秦论》不是赋,却带有赋的语言特色。1.活动探究:找出文中铺排渲染的内容,有表情地朗读,注意把握句内与句间的节奏。明确:本文语言上明显地带有赋的特色,其一便是讲究铺排渲染。例如开头渲染秦孝公的雄心,铺排了“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等词语;中间渲染九国之师攻秦的声势,将四君、九国、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写秦始皇,则极力铺排渲染他那“威加海内”的形象。2.活动探究:分类概括铺排渲染的结构特点。明确:(1)同义叠句。以整齐句式叠写一个意思,如第一段“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同义叠用,使得文字气足神完。(2)多重排比。既有“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这样主谓结构的排比,又有“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这样的并列谓语的排比,还有“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这样结构交错的四字排比句。排比形式多样,使行文气势奔放又气韵流转。(3)骈散结合。有些骈语包含在散句之中,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气势充沛,句式变化多致。3.朗读揣摩:改写一个铺排渲染的例子,比较朗读并总结铺排渲染的表达效果。如将铺排六国人才的内容改为六国人才济济,可否?为什么?明确:原文的铺排,渲染了六国力量强大,然而这种强大没有转化为胜利,交战的结果是反而让力量弱小的秦国取得胜利,引导读者分析强败弱胜的具体原因,最终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铺排渲染,穷形尽相,既可以突出事物特性,又可以渲染气氛,强化情绪,形成一气灌注的行文气势。任务三赋体可以重对比,重衬托1.活动探究:找出文中对比衬托的内容,朗读体会行文节奏。作者通篇主要进行了四个方面的对比衬托:秦国自身的对比衬托;秦与六国的对比衬托;秦与陈涉的对比衬托;陈涉与九国的对比衬托。2.问题探讨:举例分析多重对比衬托的表达效果。示例1:多重对比衬托有力地印证了中心论点。如秦军与陈胜、吴广起义军的力量对比:秦疆土之大、地势之险、国防安保之严密,衬托出起义军及其领导人出身卑微、才能平庸、财富贫乏、兵员稀少、装备落后、素质低下。一个能打败多国联军的强大军队最终却被一支弱小的起义军打败,其中一定有非军事因素,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是由于秦国施行暴政,使敌我双方强弱力量发生了转变。示例2:几重对比衬托交织,使行文结构宏伟,行文气势磅礴,增强了说服力。第二段先铺张渲染六国之势,结果为秦所灭,以对比衬托秦之强大;后又铺张渲染秦之强大,以对比衬托陈涉之卑微;秦灭六国,然秦却毁于陈之发难,对比衬托,继而卒章显志,引出讽谏资政之目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文势如波浪叠起,汹涌而至。任务四政论文赋体或散体与命意寄托的关系1.问题探究:从写作目的、表达方式、语体特征等方面,比较《五代史伶官传序》与《过秦论》的异同。明确:相同点:(1)从写作目的来看,二者都是借古讽今,意在告诫人们吸取教训,以史为鉴。(2)在进行论述时都不约而同地对史实进行了一定的渲染和夸张。(3)在叙述史实的基础上做到了叙议结合。不同点:语体特征上,《过秦论》主体部分用铺排、渲染、夸张之辞,使行文气势强健,有一种雄壮之美。《五代史伶官传序》主要采用散体,语言错落有致,突出文章的思想性、深刻性,同时利用声韵和对偶词句使文章具有了浓郁的抒情性。2.问题探究: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指出:“贾生此文,犯了‘词肥意瘠’之病。”深入阅读本文,谈谈你的看法。示例:钱钟书先生的话,意思是作为政论文,《过秦论》(上)在语言上的艺术性大于思想上的深刻性与论证的严密性。(1)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一般政论文,过度堆砌辞藻反而会导致文章观点论证不够充分。(2)我们要清楚,课文《过秦论》仅为上篇。《过秦论》中篇剖析秦统一天下后没有采用正确的政策,指责秦二世沿袭始皇旧政存有过失。下篇写秦在危急的情况下,秦王子婴没有救亡扶倾的才力,主要指责子婴之过。所以,从宏观上看,中心论点中的“过秦”主要在没有节选的中篇和下篇。(3)就教材而言,本文也可以看作是采用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论证的纵式论证结构。上篇前三段按照时间顺序写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历代国君治国之策,也是秦国逐步走向强大的振兴史。第四段叙述的是秦王朝由盛到亡的衰败史。所以上篇前四段可以看成是秦由盛到衰的兴亡史。也正是由于这部分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的论述,才有了第五段将秦的兴与亡进行对比,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3.总结整合:分析政论文不同语体与命意寄托的关系。明确:文言政论文从“文体”上看,像“论述文”;就功能上说,又像“实用文”。这类文章有着鲜活的“具体情境”下“针对困难”“解决问题”的“语用”灵魂,一般具有中华文化传播“基于认同”而不是“基于实力”的重要特征。无怪乎有专家认为,文言政论文多数缺失“思辨”。如果作者主要目的是为了晓之以理,则采用散体更便于充分说理;如果作者主要目的是为了动之以情,则采用赋体会使说理更有艺术性,更具感染力,更能达成交流的目的。当然,优秀的政论文可以是两种语体兼用,又各有侧重。《过秦论》学习任务清单一、文化常识1.崤函:崤山和函谷关。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2.连衡、合纵:战国七雄确立初期,从地理位置来看,秦国靠西,而六国掌东,正好是一条直线将之划开。“连衡”是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合纵"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3.战国四君子: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孟尝君,齐国贵族,姓田名文;平原君,赵国贵族,姓赵名胜;春申君,楚国贵族,姓黄名歇;信陵君,魏国贵族,姓魏名无忌。他们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四公子,皆以招揽宾客著称。4.百越:百越之称谓源于古代中原人对南方沿海一带古越部族的泛称,因这些古越部族众多纷杂,且中原人对其不甚了解,故谓之为“百越”。百越有很多分支,包括吴越、扬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等众多越族支系。5.七庙:天子的宗庙。《礼记·礼器》:“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后泛指帝王供奉祖先的宗庙。6.陶朱:春秋时越国的范蠡,他帮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自称陶朱公。因擅于做生意而致富,后人以此作为富人的代称。7.九州: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代指中国。8.关中:秦以函谷关为门户,关中即指秦雍州地。9.行伍:古代军队编制,以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故以“行伍”代指军队。二、重要实词1.蒙故业,因遗策蒙,继承;因,沿袭。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爱,吝惜;致,招引、招致。3.秦人开关延敌延,迎击。4.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逡巡,有所顾虑而徘徊不敢前进。5.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奋,振兴;余烈,遗留下来的功业;振,举起;御,驾驭,统治。6.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7.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言,著作;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8.销锋镝销,销毁;锋,兵刃;镝,箭头。9.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践,踏;因,凭借。10.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的地方。11.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匹敌、相当。1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量量长短,比比大小。三、古今异义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指崤山以东,代指东方诸国。今义:指山东省。四、通假字1.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盘问。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影子。3.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櫌,通“耰”,碎土平田用的农具。4.非及乡时之士也乡,通“向”。五、一词多义1.遗(1)因遗策(形容词,前代的)(2)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动词,遗失,丢失)(3)涂不拾遗(名词,遗失、遗漏的东西)(4)小学而大遗(动词,遗漏,忽略)(5)采之欲遗谁(动词,给予,赠送)2.亡(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动词,丢失,失去)(2)追亡逐北(名词,逃跑的士兵)(3)吞二周而亡诸侯(动词,灭亡)(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动词,逃跑)(5)或人间长者先亡(动词,死)(6)河曲智叟亡以应(副词,同“无”,没有)3.举(1)西举巴、蜀(动词,攻取)(2)举头望明月(动词,举起,抬起)(3)举大计亦死(动词,发动)(4)举以予人(动词,拿)(5)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动词,推荐,推举)(6)举类迩而见义远(动词,提出,举出)(7)君举不信群臣乎(副词,全)六、词类活用1.过秦论(名词作动词,指出……的过失)2.履至尊而制六合(名词作动词,登上)3.将数百之众(名词作动词,率领)4.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词作动词,安置使有序,引申为“统辖”)5.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6.内立法度(名词作状语,对内)7.外连衡而斗诸侯(名词作状语,对外)8.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名词作状语,在北方)9.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影子一样)10.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逃跑的土兵)11.外连衡而斗诸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12.流血漂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漂浮)13.序八州而朝同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14.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容词作动词,变小;变弱)15.尊贤而重士(形容词作动词,敬重,看重)16.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愚昧)17.会盟而谋弱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弱,削弱)七、特殊句式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判断句,“也”表判断)2.聚之咸阳(省略句,“之”后省略“于”)3.以为桂林、象郡(省略句,“以”后省略“之”)4.蹑足行伍之间(省略句,“足”后省略“于”)5.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宾语前置句,名词“仁义”作动词“施”的宾语,宾语“仁义”提前。正常语序为“不施仁义而攻守之势异也”)6.非铦于钩戟长铩也(状语后置句,介词“于”组成介宾短语“于钩戟长铩”后置。正常语序为“非于钩戟长铩铦也")7.铸以为金人十二(定语后置句,“中心词+定语”。正常语序为“铸以为十二金人”)8.金城千里(定语后置句,“中心词+定语”。正常语序为“千里金城”)9.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被动句,“为”表被动)八、句子翻译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在那时候,商鞅辅佐他,对内订立法规制度,从事耕作纺织,修治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山东诸侯相互争斗。2.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诸侯恐慌害怕,会聚结盟,谋求削弱秦国,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引天下的优秀人才,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3.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国有余力利用他们的弱点制服他们,追逐败逃的军队,杀死百万人,流血多得甚至能漂起大盾牌。4.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到秦始皇的时候,他奋力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用武力来统治各国,吞并东、西二周,消灭各诸侯国,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5.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于是废除先王的治国之道,焚烧各学派的著作,以便愚化百姓;毁坏著名的城池,杀掉英雄豪杰。6.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良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大臣、精锐的士卒摆开锋利的兵器盘诘查问。7.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天下的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如同回声似的应和他,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他。东方诸国的英雄豪杰就一齐起事,灭亡了秦朝。8.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假使拿东方诸国跟陈涉量量长短,比比大小,比较权势,衡量实力,则不可同日而语了。9.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议。一个戍卒起事而宗庙毁灭,自己也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和守的形势不同了啊。九、情景默写1.贾谊在《过秦论(上)》中对“战国四公子”做出高度评价的三句是“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2.在《过秦论(上)》中,作者提到秦孝公在商鞅的辅佐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这些变革中对内的措施主要有“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3.在《过秦论(上)》中,战国诸雄为了对抗强大的秦国,采取了“合从缔交,相与为一”的外交策略。4.《过秦论(上)》中,最能体现诸侯各国“合纵”政策失败的句子是“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5.在《过秦论(上)》中,写出了秦始皇强大的军事威慑力使得北方的“胡人”不敢南下,勇士不敢动武来报复仇怨的句子是“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6.在《过秦论(上)》中,作者写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为了巩固江山,派遣了最信得过的精兵良将驻守军事要塞的句子是“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7.在《过秦论(上)》中,写出了陈涉出身鄙陋、身份低微的句子是“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8.在《过秦论(上)》中,写出了陈涉带头造反以后,天下的百姓一呼百应,纷纷加入起义队伍的句子是“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9.在《过秦论(上)》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强大的秦国之所以很快就被起义的军队灭国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也是本文的主旨句。10.《过秦论(上)》中最能表现秦始皇用武力统一天下,势不可挡的句子是“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11.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12.文中“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13.贾谊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14.《过秦论(上)》中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文化上采取措施的两句是“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15.《过秦论(上)》中写陈涉个人才能的句子是“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16.《过秦论(上)》中写陈涉起义队伍数量少、不堪一击的两句是“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17.《过秦论(上)》中写陈涉起义队伍的武器装备极简陋的两句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18.《过秦论(上)》中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语句是“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19.《过秦论(上)》中写陈涉起义的结果的句子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20.《过秦论(上)》中写作者将陈涉的社会地位与九国之师做对比的句子是“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21.《过秦论(上)》中写作者将陈涉部队的武器与九国之师做对比的句子是“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22.《过秦论(上)》中写作者将陈涉部队的素质与九国之师做对比的句子是“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23.《过秦论(上)》中写作者将陈涉的用兵之道与九国之师做对比的句子是“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作文拓展】话题:大治与大乱打天下需要武力和谋略,治天下崇尚的却是仁义。何谓仁义?仁义说到底就是一种爱民、保民、富民之心。无仁义之人,是谓暴徒;无仁义之君,是谓暴君;无仁义之政,是谓暴政。行仁政者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是秦始皇之过,也是所有亡国之君之过。仁者无敌,过去是如此,今天也是如此!人和,乃强国之源;仁政,乃安国之策;人才,乃治国之本。人和,仁政,人才,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这是秦帝国的兴衰给我们的启示。历史的车轮,已驶入21世纪,人们向往的幸福、友爱、和平的新世界仍遥遥无期,贫穷,饥饿,暴虐,屠杀,非但没有根除,反成愈演愈烈之势,核战阴云,生态灾难,更是严重危险到人类的生存。为了人类的未来,请君再读《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文言知识学习清单一、文学常识1.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2.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文体。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序的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的著作,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本书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此书。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由作者本人写的,叫“自序”;请他人代写的,叫“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宴会赋诗时为诗结集所作的称“宴集序”;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的是“赠序”;在议论中抒发感慨,借以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政治见解或表达对所记叙的人与事的态度的名曰“史序”。3.伶官:古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作伶官。4.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5.太庙:①天子的祖庙。《论语·八佾》:“子人太庙,每事问。”②春秋时,鲁国称周公的庙为“太庙”。《公羊传·文公十三年》:“周公称太庙,鲁公称世家。”6.太牢、少牢: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古人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7.合纵连衡:战国七雄确立初期,以地理位置来看,秦国靠西,而六国靠东,正好是一条直线将之划开。“合纵”主张六国结盟,对抗秦国。“连衡”主张秦与六国之中的诸侯国联合,使六国相互猜忌,无法结盟。8.七庙:古代宗法制度,天子设七庙供奉祖先。《礼记·礼器》:“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又泛指帝王供奉祖先的宗庙。二、重要词意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其根本。2.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还是;本:考察,探究。3.举天下之豪杰全,整个。

4.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沉湎、无节制。

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缚。

6.函梁君臣之首用匣子装。7.岂非人事哉人的作为。8.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表示祈使语气。9.请其矢敬辞,用以代替某些动词,表示恭敬、慎重。10.逸豫可以亡身安乐。指李存勖喜好音律,宠用伶人,以至自傅粉墨,与伶人共戏于庭。三、通假字1.及仇雠已灭通“仇”,仇敌。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通“毋”,不要。四、古今异义

1.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官名,文中泛指一般属官。今义:做;投身到(事业中去)。

2.岂非人事哉古义:人的作为。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

1.仓皇东出名词作状语,向东。2.一夫夜呼名词作状语,在夜里。3.契丹与吾约为兄弟名词作动词,订立盟约。4.函梁君臣之首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5.抑本其成败之迹名词作动词,考察,探究。(二)动词的活用1.而告以成功动词作名词,成功的消息。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动词的使动用法:兴,使……兴盛;亡,使……灭亡。(三)形容词的活用1.乱者四应形容词作动词,作乱。2.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形容词作名词,有才智有勇气的人。六、一词多义1.盛①盛衰之理形容词,读shèng,兴盛。②盛以锦囊动词,读chéng,装着。③其意气之盛形容词,读shèng,强烈,旺盛。④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形容词,读shèng,充足,多。2.原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动词,推其根本。②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名词,源泉。③山原旷其盈视名词,原野,平原。3.归①而皆背晋以归梁动词,归顺。②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归向。

③请从吏夜归动词,回去。④臣请完璧归赵动词,归还。⑤年二十以归吾动词,出嫁。4.本①抑本其成败之迹动词,考察,探究。②予本非文人画士副词,本来,原来。③今背本而趋末名词,根本。④今存其本不忍废名词,底稿,版本。5.衰①盛衰之理形容词,衰微。②镜中衰鬓已先斑形容词,衰老。③子墨衰经名词,同“缞”,读cuī,丧服。七、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梁,吾仇也判断句“也”表判断。2.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二)倒装句

1.盛以锦囊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锦囊盛”。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方其以组系燕父子”。3.而告以成功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而以成功告”。4.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而智勇多于所溺困”。5.庄宗受而藏之于庙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庄宗受而于庙藏之”。(三)省略句1.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省略句,省略介词,应为“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2.盛以锦囊省略句,省略宾语,应为“盛(之)以锦囊”。3.而告以成功省略句,省略介词和宾语,应为“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四)被动句1.而身死国灭被动句,“灭”,被灭。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于”表被动。八、理解性默写1.《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满招损,谦得益”(《尚书》)作为论据,再结合庄宗的实例,欧阳修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一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与孟子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异曲同工之妙。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作者引《尚书》之语与史实相对照的句子是:满招损,谦得益。4.《五代史伶官传序》以感叹起笔,然后顺势提出兴盛和衰落的道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观点,醒人耳目。5.《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叙述庄宗执行其父遗命的事例以及在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6.《过秦论》中,贾谊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写反抗暴秦之势;《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用“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写晋因伶人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之态。7.如果要告诫人们注重细节,防微杜渐,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之患,可以借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两句话。8.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以“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告诫北宋王朝执政者要防微杜渐,力戒纵欲。9.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有永不懈怠的精神品质,我们可以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来警醒自己。10.《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写庄宗李存勖替父报仇后社会状况的句子是:“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11.《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引用完《尚书》中的话,顺势引申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对庄宗的“成败之迹”作了理论性的概括,说明盛衰之理的本源在于“人事”。1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从“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1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庄宗之父以三箭与其子来明其志的句子是“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4.庄宗李存勖取得天下后,骄奢淫逸,重用伶官,荒废朝政,最后众叛亲离,士卒离散,仅有的些许忠臣还被庄宗逼着以发代首,发誓效忠。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用“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两句再现了当时君臣相泣的情景,何其衰败啊。九、重点句子翻译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译文:国家盛衰兴亡的道理,虽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的作为吗!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译文: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啊。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译文:人生的祸患常常在极小的事上积累而成,而智勇之人往往被自己所溺爱的人或物困住,难道只有伶人才如此吗?4.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译文:其后庄宗出兵的时候,便派属官用羊、猪各一头祭告祖庙,恭敬地取出他父亲留下的箭,用锦囊装着,背着在军前开路,等凯旋时再把箭收藏在祖庙里。5.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译文:难道是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原因,都出自人的原因吗?6.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拥绑着刘仁恭、刘守光父子,用木匣子装着后梁皇帝、大臣的头,进入祖庙,把箭交还到先王的灵位前,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消息,他意骄气盛,可以说豪壮极了!7.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译文:等到仇人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人在夜里呼喊,作乱的人四方响应,他匆忙往东逃,还没见到乱贼,手下的士卒就溃散了,君臣面面相覷,不知道到哪里去。【作文拓展】话题:忧患意识古人曾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很多历史上王朝的覆灭都与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有关:商纣王的酒池肉林、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是因为统治者被繁华的表象所迷惑,没有看到潜藏在水底的危机。现在的中国正处在前所未有的世界大变革之中,各个国家之间看似风平浪静,其实背后都是暗流涌动。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忧患意识,明确自身的优势,正视自己的不足,在挑战中找到未来发展的机遇!历史上有一些朝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如秦朝,如五代之后唐,其勃兴而速亡的历史教训聚焦了后人的目光,分析其兴亡的文章层出不穷。论秦亡,以《过秦论》最为著名;论后唐,则以《五代史伶官传序》为佼佼者。我们在阅读时既要体会文章论述的合理性,理解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说理方式,也要注意发现文本论述中的局限与不足,形成思辨性阅读的思维习惯。比较阅读,探究异同问题一:同样是基于盛衰兴亡之史实,贾谊为什么将秦朝灭亡的原因认定为“仁义不施”,欧阳修又为什么认为后唐庄宗“身死国灭”是由于宠信伶人?请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贾谊生活在西汉初年,此前历春秋战国、七雄争霸而秦统一天下,到楚汉相争,汉朝建立,经历了五百年战乱破坏,因而西汉初期,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为此,贾谊极力主张施行“仁政”以“安民”,民安方得维持汉王朝统治。《过秦论》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为汉文帝改革政治提供借鉴。欧阳修所处的时代,正是北宋王朝开始由盛到衰的时期,社会上的各种矛盾日趋尖锐,政治上的一些弊端越来越严重,社会危机越来越令人不安。欧阳修等人针对当时的弊政,力图实行政治改革,以挽救北宋王朝的危机,然而他却因此接二连三地遭到当权派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欧阳修忧心忡忡,很担心五代惨痛的历史重演。因此,欧阳修作《五代史伶官传序》,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的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希望宋朝统治者能够居安思危,励精图治,以免出现国家败亡的后果。问题二:同是史论性质的文章,思考贾谊《过秦论》与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在陈述历史的角度、方法等方面存在异同。学生活动:①学生个人先独立思考。②小组间讨论交流。③小组推选代表上前投影展示。④其他小组成员或质疑,或补充,或评价。明确:(1)《过秦论》通过宏大的历史事件去分析影响王朝更替的因素,《五代史伶官传序》则从极细微的角度切入纵说天下大事;《过秦论》以赋为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则以散体写史论;两篇史论都采用了行文上的先扬后抑,对比论证层层递进的表现方法,都以先叙后议的方式得出结论;《过秦论》的文风一气贯注,气势充沛,铺张扬厉,《五代史伶官传序》则平易晓畅,简洁生动,感慨遥深。其他方面,还需注意引导学生明白:《过秦论》是典型的史论,而《五代史伶官传序》既是史论,也是史传中的一篇书序。或者学生有其他的体会,皆可适时讨论交流、探讨评价。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展开比较阅读,以表格的形式梳理更直观高效。比较阅读时,教师只提供比较的角度,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反复研读中感知两篇史论作品的异同,也为后边比较说理论证打下基础。思辨性表达与交流问题:《过秦论》和《五代史伶官传序》两篇文章,分别探讨了秦朝和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请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参考相关资料,谈一谈你的观点。学生活动:①梳理观点与论证;②小组成员间讨论交流;③各小组间展示、补充。明确:①两篇文章都表现出封建士大夫的忧患意识,且见解深刻,论述充分,富于现实意义。从读者角度来看,其论述加上语脉的充沛,材料的丰富性,具有很强的说服力。②两篇文章的观点可能存在偏颇,并不全面。比如秦朝的灭亡,固然有不施行仁义的原因在,其暴政最终逼使民众反叛,其原因是复杂的,不能归结为一点。而李存勖亡身灭国的原因,固然有宠信伶人、贪图享乐的一面,实际上也很复杂。③更主要的是,文章的论证也存在一些漏洞。《过秦论》仅仅通过史实的列举和两组对比,只能让读者发现“攻守之势异也”,实际上并不能导出“仁义不施”这一结论,史实和结论之间缺乏逻辑关联。且作者为了论述的方便或者文采的畅达,多采用概括式叙述,并有意改造历史事实,忽略了细节的真实性与时代的复杂性,《过秦论》可以说是一篇非常好的文学作品,却并非一篇典范的议论文。《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论述上漏洞少一些,从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史实中,确实能够印证盛衰兴亡多由人事的道理,但文章最后落脚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固然不错,但也是一家之言。从论述的角度看,同样的对比,同样的史实,我们也可以得出“不辨忠奸而致覆亡”“上下齐心,其利断金”等观点,也就是说,史实与观点之间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文本外,还要指导学生拓展阅读相关资料,对秦与后唐的历史有所了解,同时要破除对课文的迷信,转换视角,遵循逻辑规则,从文中寻找漏洞,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创新思维,提升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文化传承,积累素材素材一:金圣叹评点《过秦论》说:“‘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此评语一语中的!作者不仅看到了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失去了民心,而且还看到了秦国由日益强盛到统一天下,根本原因在于其行动和当时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相一致。人心向背是国家治乱的关键,纵览历代王朝成败兴衰,都能证明这个观点。今天,面对摆在政府面前的各种“大考验”,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应用角度】“以人为本”“行为与结果”“历史的启迪”“仁爱”等。素材应用:大秦帝国二世而亡,风流人物秦始皇是万万没有预料到的,他的千秋帝王梦就此轰然倒地。贾谊在《过秦论》中把秦的灭亡归结为“仁义不施”。秦的灭亡在于用取天下的办法来守天下。在愚民政策下实行严厉的法制,引起了下层百姓的反抗,也引起了山东豪俊的强烈不满。人们压抑已久的情绪在大泽乡如火山一样喷发出来,秦帝国如大厦在瞬间倾倒。“仁爱”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国家政权稳固的镇塔,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没有仁爱,国家就会四分五裂;没有仁爱,国家就难以发展,国民的生活需要就得不到满足;没有仁爱,国家将不是国家。“仁爱”,不仅是一个国家本身应该奉行的准则,更是国与国之间交流的基石。国家之间没有仁爱便会硝烟四起,战事连连,人们难以安定地生活。因此为了世界和平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们要学会仁爱。素材二:李存勖得天下时,不忘其父李克用的遗志,以父亲留下的三支箭激励自己,发奋创业,攻城略地,无往不胜,“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到天下已定,大功告成,他坐享“升平”之乐,整日与优伶们泡在一起“唱念做打”,以致政事荒废,国运日微,三年就祸乱迭起,终遭杀戮,“何其衰也”!【应用角度】“创业与守业”“忧劳与安逸”“自强不息”等。素材应用:“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正如温室中的花朵,习惯了温室中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养料,一旦失去特殊的呵护,便经不起风雨的侵袭;鸭鹅因依赖于人类的喂养而怯于飞翔,最终导致飞翔的愿望不能实现。难道它不羡慕展翅翱翔于高空的雄鹰吗?殊不知,鹰在学习飞翔时是临着万丈深渊开始它的第一次飞行的,求生的信念化作振动双翅的力量,逃脱死神的念头成就了穿梭于云间雾里的雄鹰。鸭鹅的依赖心理决定了它的命运,而雄鹰的忧患意识决定了它的成功。所谓“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步练习优秀的史传文学,往往围绕历史人物,选取恰切的历史事实,既叙写人物生平,又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同时将史家对人物的评价和对历史的态度蕴含其中。复习本单元的课文,从中选取你感兴趣的人物(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或历史事件,谈谈你的看法。(1)选例典型,叙例恰当。选例的原则是史实要能与观点相吻合。事例要真实,不编造杜撰;事例要典型,尽量选名人名事;可选一例,也可选多例,但不是多多益善,应力求以少胜多。(2)叙述史实,详略有致。对皆知的要简练概括,对不熟悉的要具体叙述。可以以一个事实,展开想象,精心描绘;也可以通过几个简明的片段,扼要援引。(3)事件人物,据需取点。要对素材所包含的信息有所思考,善于根据文章需要,去选取某一点,从某个侧面去挖掘、联想、想象,为文章所用,切不可将知道的都写进文章而成为无目的的谈古。(4)有叙有析,不忘议论。分析可以在叙述事例之前,也可以在叙述事例之后。应使事例论据与论点融为一体,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充分显露事例与论点的关系,确切有力地说明观点。示例:秦国在统一六国之前,存在了五百多年,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国,这五百多年经过了多少惊涛骇浪,要一边抵抗蛮夷一边参与春秋战国争霸,内部还有激烈的政治斗争,这么多年都挺过来了,它的统治集团和治理体系必然是久经考验和高度成熟的,但消灭六国以后,在外无强敌的情况下,只用了十五年就彻底灭亡了。这难道不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吗?秦朝的灭亡原因基本可以归于暴政。具体体现在哪里呢?这个暴政不是对贵族上层的暴虐,是对底层人民的暴虐。主要通过超大规模的服兵役和劳役来压榨中国人民。六国贵族既得利益当然也受到了很大损失,但秦国也没斩尽杀绝让他们活不下去,甚至连他们的土地财富都没有没收。他们只是有很大的怨气,但还不想造反。真正造反的是社会最底层。最有名的是陈胜吴广起义,秦末农民起义有一员名将叫英布,他是已经到了骊山服劳役,也是给秦始皇修陵墓,因为无法忍受,带着一群人逃跑了。逃跑了之后家乡也回不去,只能沦为强盗。这也发生在陈胜起义之前。所以,陈胜吴广造反的时候说“天下苦秦久矣”,苦的就是无休止的大规模兵役和劳役。为什么秦朝会亡于暴政?秦始皇为首的秦朝统治阶层还不懂得如何运用皇帝制度来管理整个中国。秦始皇在统一了中国、全面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和货币后,第一给自己找了个伟大称号,然后按照始皇帝、二世、三世这样一代一代叫下去,搞绝对皇权。第二就是疯狂动员兵役,继续往四面八方扩张,同时修建长城、宫城,给自己修建超级陵墓和用于享乐的阿旁宫等等,中华大地上遍地都是被迫远离父母妻儿前往上千里以外服兵役和劳役生死未仆的青壮年男子,无数人因为过度劳累死于各种建设工地。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暴政。第三,采用“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方法来对待知识分子阶层。所以说,秦朝亡于暴政,亡于秦始皇的暴政。这跟秦始皇死了以后谁来继承他的位置倒是关系不那么大。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统一天下,其实就是“仁义不施”的产物。理由如下:秦国能够消灭其他六国,靠得是军功爵位制,让秦国整个国家都变成了一部战争机器,所有的秦国人除了为对外战争服务其它啥事都别干了。普通秦国人要想改变命运,只能去战场上拼命,有了战功,就有了爵位,也有了土地。土地从哪里来?从战争中来,从而形成了一个无法停止的循环。等到天下统一了,没有新的土地了,士兵自然无法获得军功奖励,底层士兵必然是怨气冲天。而修建长城,修陵墓,修宫殿又换不来军功。总之,战争有回报有盼头,才可以持续;现在战争没有回报没有盼头了,还用原来的管理体制,必然不可持续。大一统之后,战争没了,自然国家的治理模式也要变,停止原来扩张型军国主义体制,转为向非战时管理体制:降低征兵比例,不要搞大规模劳役,放松思想文化管控,让经过数百年战乱的国家的人民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但是,秦始皇和李斯不这么看,反而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强。整个统治精英集团都是依靠军事扩张获得的权势地位,要说服他们停止扩张那是很难的,也基本不可能。所以,刘邦建立汉朝以后,好多做法就改了,任用儒生治国,把刘家子孙分封到全国各地当藩王,让百姓休养生息。即便匈奴来了,也采取称臣和和亲等比较屈辱的方式来换取和平,让经历了太多战乱的中国人能够得到喘息。后来,还引入了道家思想治国,彻底的“无为而治”,儒、法、道并行,让国家恢复了元气。总之,到了汉朝,中华文明才算是真正“转型成功”。(2024·新高考Ⅰ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匈奴[注],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八万余骑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为诬罔,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上遣(公孙)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敖军无功还,因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上于是族陵家。既而闻之,乃汉将降匈奴者李绪,非陵也。陵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单于以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用事。卫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材料二: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如谓其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李绪;迨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注]贰师,指汉代贰师将军李广利。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为将而降A降而为之B效死C以战D虽欲浣E涤其污F而已G缁之素不可复白。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壮,认为……豪壮,意动用法,与《老子》“不贵难得之货”的“贵”用法相同。B.亲,父母,可偏指父或母,与《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的“亲”意思不相同。C.“彼之不死”与《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D.迨,等到,与《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的“迨”字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擅长骑马射箭,受命在酒泉、张掖训练军队。李广利出击匈奴时,李陵请求以少击众,率五千步卒深入单于王庭,王夫之认为这是“自炫其勇”。B.李陵遭遇单于三万人马,奋力作战,单于震恐,召八万人围攻李陵,李陵率军杀敌数千。对于李陵的战功,司马迁称赞他虽败犹荣,而王夫之则未置一词。C.李陵投降后,武帝大怒,司马迁竭力替李陵辩白。王夫之认为,司马迁这样做的原因,是担心如果不及时为李陵掩饰罪过,就会损害李广的声誉。D.武帝误信李陵帮助匈奴训练军队,诛杀李陵家族,其实帮助匈奴的是李绪。王夫之认为,即便灭族之祸可以归罪于李绪,李陵的罪责也无可推卸。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2)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14.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