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高一上学期教学测评月考(二)语文试题_第1页
2021-2022学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高一上学期教学测评月考(二)语文试题_第2页
2021-2022学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高一上学期教学测评月考(二)语文试题_第3页
2021-2022学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高一上学期教学测评月考(二)语文试题_第4页
2021-2022学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高一上学期教学测评月考(二)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24届高一年级教学测评月考卷(二)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杜甫对中国古典诗歌影响非常深远,他的诗真实地继承并发扬光大了《诗经》、汉乐府的优良传统,一向被称为诗史,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时代面貌。把杜诗称为诗史,最早见于晚唐棨的《本事诗》。其在叙述李白的一段中,附带着提到杜甫,说“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从“当时号为诗史”这句话来看,诗史这个名称好像是在杜甫时代已经存在了——纵使不在杜甫时代,也应该在孟棨以前。普遍地用诗史标志杜诗的特点,始于宋代。五代时写成的《旧唐书·杜甫本传》没有提到诗史;北宋写成的《新唐书》则说杜诗“世号诗史”。宋代诗文以及诗话中,凡是有关杜甫的,诗史二字常常可以遇到。像“推见至隐,殆无遗事”、像“读之可以知其世”、像“纪当时事,皆有据依”,的确是杜诗的特点,也是杜甫成为我国一个伟大诗人的重要原因之一。杜甫为中国的诗歌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新领域。明代的唐诗研究者胡震亨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以时事入诗,杜甫发挥了极大的独创性,道前人所未道,这是杜甫对于中国诗歌的丰功伟绩。但回顾诗歌的历史,追溯《诗经》的传统,若是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是不符合事实的。如果把目光局限在从晋宋到唐初的三百年内,这时期的诗歌除却陶潜、鲍照、庾信以及后来的陈子昂等人的优秀作品外,自然代替社会,形式胜过内容,已成为普遍的现象,而杜甫以其满腔热诚,大量地歌咏时事,从这方面看来,说是自他开始,也未为不可。杜甫生在唐代封建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他青年时期经历的“开元之治”和他中年以后、也就是安史之乱爆发以后社会秩序的混乱相比,俨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国家的危机和人民的痛苦通过种种难以想象的、耸人听闻的事实呈现在他的面前。面对许多残酷的事实,他既不遑惑,也不逃避,而给以严肃的正视。他既有热情的关怀,也能作冷静的观察,洞悉时代的症结和问题的核心所在。他观察的范围之广、认识之深,并能以高度的艺术手法把他观察、认识的所得在诗歌里卓越地表达出来,大大超过了在他以前的任何一个诗人。所以我们说,杜甫是中国诗歌优良传统伟大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也就是这个缘故,杜诗才获得了千百年来被人公认的诗史的称号。诗史不同于历史,不能理解为用诗体写成的历史。一部好的历史同样需要作者能够认识时代的症结和重大问题的核心,同样可以写得很生动。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则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多种多样的风格和具有独创性的表达方法处处体现出作者本人的形象,很少只是客观的描述。浦起龙说得好,“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诚然,杜诗不仅反映了时代的事迹和人民的生活,同时也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人感到诗人的性情活跃在诗的字里行间。这正是杜甫的诗史与一般历史不同的地方,正如胡宗愈所说的,里边包涵着诗人的“出处去就,动息劳佚,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如前所述,抒情和时事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是我国诗歌从开始以来一直到建安时代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杜甫为这个特点的发扬光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使中国诗歌的这种特点在世界文学中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摘编自冯至《论杜诗和他的遭遇》)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杜甫对中国古典诗歌影响深远,据孟棨《本事诗》记载,杜甫的诗在杜甫时代就可能已经被称为“诗史”了。B.相比自然代替社会,形式胜过内容的诗歌,陶潜、鲍照、陈子昂等人的作品同杜诗一样,大量歌咏时事。2身处乱世,杜甫对社会生活有广泛的观察和深刻的认识,并在诗歌里卓越地表达出来,这是超越前人的。D.杜诗作为“诗史”,不同于一般历史,深刻反映时代的事迹和人民的生活,字里行间活跃着诗人的性情。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开篇提出论题,接着论述杜诗被称“诗史”的历史、原因及“诗史”与历史的区别。B.第二段引用胡震亨的论述,阐述杜甫以时事入诗给中国的诗歌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新领域。2文章第四段对比浦起龙与胡宗愈二人的观点,论述了杜诗作为诗史深刻反映现实的特点。D.文章赞扬了杜甫对中国诗歌做出的贡献,对言过其实的说法也有所辩驳,具有思辨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同时代大多数诗人不同,杜甫以满腔热诚、大量歌咏时事著称,所以我们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也未为不可。B.“诗史”不同于历史,不能理解为用诗体写成的历史,故而“诗史”不能真实地反映历史,而主要是反映作者的主观情感。C.在认识清楚时代症结和问题的核心所在的同时,把抒情和时事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就能够书写出一部优秀的历史。D.杜甫的“史诗”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凸显作者本人形象,其诗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就体现此类特色。(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际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之一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何为“新基建”?日前,国家发改委明确范围,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职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摘编自韩鑫《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人民日报》2020年6月7日)材料二: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化升级,新基建的谋划布局早已展开,为何要选择此时按下“快进键”?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也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更加凸显,基于新时代新使命,基础设施体系也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加速推动新基建,价值不仅在眼前。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新硬核掀起的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摘编自吴月辉等《为新基建注入强动力》,《人民日报》2020年6月8日)材料三:中国出台经济扶持计划,以帮助国家摆脱疫情引发的危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这一金额看上去是天文数字,但以中国的标准而言不足为奇,这表现出的更多是审慎。考虑到至少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没有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他们从2008年到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这一教训。在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中,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为此中央政府将向税收优惠、贷款利率和自然垄断产业关税补贴投入资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没有宣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目标。大部分投资不会用于道路和桥梁,而是用于被中国理解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一代信息网络、5G应用、数据中心、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中国将力求借这一机会,建成向“工业革命4.0”过渡的基础设施。(摘编自《俄媒关注:中国“新基建”助力“工业革命4.0”》,《参考消息》2020年6月6日)4.下列对“新基建”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基建是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是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重点之一。B.新基建意味着对中国原有基础设施体系进行战略性调整,将有利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所凸显的现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加速推动新基建,重在眼前的价值。C.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属于新基建中具有一定超前性的领域,在这些领域投资,其实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D.中国将借助新基建带来的机会,有效地应对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数字动力”。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此时按下新基建的“快进键”,既是客观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B.我国从2008年到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教训,没有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大部分资金用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一代信息网络等设施。C.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既能在客观上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也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D.在2020年,我国很大一部分应对危机的措施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中央政府也将向税收优惠等投入资金。6.三则材料都介绍了“新基建”,各有不同,请简要概括每则材料介绍的侧重点。(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平凡的世界(节选)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中国社会生活开始大面积地解冻了。阳历二月下旬到三月初,庄稼人出牛动农之前,生产责任制的浪潮大规模地席卷了整个黄土高原。双水村的孙玉厚父子们眼下的腰杆确实硬了许多。只要这政策不变,他们有信心在几年中把光景日月变个样子。尤其是孙少安,他现在手里破天荒有了一大笔积蓄,去年拉砖除过运输费、房租和牲口草料钱,净赚了两千元。另外,铁青骡子卖了一千六百元,这头牲畜干赚了五百元。两千五百块钱哪!孙玉厚老汉早已表明了态度,他对儿子说:“这钱是你赚的,怎个花法,你看着办吧!爸爸不管你……”秀莲一门心思要拿这钱箍几孔新窑洞。他想拿这钱作资金,开办一个烧砖窑。他先征求了父亲的意见,父亲仍是老话,秀莲让步的附加条件是,烧砖只要一赚下钱,首先就要修建窑洞(不能一辈子住在饲养院)。他,他父亲,少平,秀莲和他妈一齐上手,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终于修建起了一个烧砖窑。少安在城里拉砖时,已经把烧砖的整个过程和基本技术都学会了。烧砖窑建好后,他率领一家人开始打土坯。第一窑砖坯很快装就绪。烧砖的炭也用县运输公司的包车拉来了。这天晚上一直弄到大半夜,才把最后的一切细节都安排好——明天早晨就要点火呀!鸡叫头遍的时候,少安和秀莲才回到一队的饲养院。现在,牲口都分给了个人,饲养员田万江老汉也搬回家住了,这院子一片寂静。秀莲累得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但孙少安怎么也合不住眼——明天一早,烧砖窑就要点火,年轻的庄稼人兴奋得睡不着觉啊!在这静悄悄的夜晚,他的思绪像泛滥的春水一般。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无数流逝的经历和漫无边际的想象在脑子里杂乱地搅混在一起,皎洁如雪的月光洒在窗户上,把秀莲春节时剪的窗画都清晰地映照了出来:一只卷尾巴的小狗,两只顶架的山羊,一双踏在梅花枝上的喜鹊……少安猛然听见外面什么地方有人说话的声音。他的心一惊:这时候外面怎么可能有人呢?他在被窝里轻轻抬起头,支棱起耳朵,可又没听见什么,他正准备把头放到枕头上,却又听见了外面的说话声——这下确切地听见了,似乎就在外面院子里,而且声音很低,就像传说中的神鬼那般絮絮叨叨……少安尽管不迷信,头皮也忍不住一阵发麻。他本来想叫醒妻子,但又怕惊吓了她。他就一个人悄悄爬起来溜下炕,站在门背后听了一阵——仍然能听见那声音!他于是顺手在门圪崂里拿了一把铁锨,然后悄悄开了门,蹑手蹑脚来到院子里。院子被月光照得如同白昼。他仔细听了一下,发现那奇怪的说话声来自过去拴牲口的窑洞中。少安紧张地操着家伙,放轻脚步溜到这个敞口子窑洞前。啊!原来这竟然是田万江老汉!老汉没有发现他,立在当初安放石槽的土台子前,仍然喃喃地说道:“……大概都不应时吃夜草了……谁能在半夜里几回价起来添草添料呢……唉,牲灵不懂人言呀,只能活活受罪……”孙少安忍不住鼻子一酸。他眼窝热辣辣地走到了田万江老汉面前。万江老汉吓了一跳,接着便嘴一咧,蹲在地上淌起了眼泪。原来他是在对那些已经被分走的牲口说话!人啊……少安也蹲下来,说:“大叔,我知道你心里难过。队里的牲灵你喂养了好多年,有了感情,舍不得离开它们。石头在怀里揣三年都热哩,更不要说牲灵了。你不要担心,庄稼人谁不看重牲灵?分到个人手里,都会精心喂养的。再说,这些牲灵都在村里,你要是想它们,随时都能去看望哩……”万江老汉这才两把揩掉皱纹脸上的泪水,不好意思地笑了,对队长说:“唉,我起夜起惯了,睡不踏实,就跑到这里来了……这不由人嘛!”少安也笑了,说:“今晚上我也睡不着,干脆让我把旱烟拿来,咱两个拉话吧。我还有点好旱烟哩,头茬,我爸喷上烧酒蒸的!”少安于是又转回家里,尽量不惊动睡熟的妻子,拿了烟布袋和卷烟的纸条,悄悄溜出了门。他来到隔壁饲养室,和田万江老汉面对面蹲在一块,一边抽烟,一边拉话。这两个被生活的变化弄得睡不着觉的庄稼人,竟然一直待到庙坪山那边亮起了白色……天大明以后,仍然精神抖擞的孙少安,就吆喝起一家人,来到了他的烧砖窑前。在亲人们的注视下,他用微微发抖的手划着一根火柴,庄严地点燃了那团希望的火焰。清晨,在双水村上空,升起了一片浓重的烟雾……(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十一章)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写“春天”和“中国社会生活开始大面积地解冻了”,交代了小说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即改革开放后,农村实施生产责任制。B.小说擅于在情节描写中展示特定人物的独特心理,如田万江老汉半夜来到拴牲口的窑洞中这一情节,就展示了他作为队里饲养员对牲灵的深厚感情。2在对孙少安净赚的两千五百块钱的处理问题上,孙少安与秀莲有不同观点,孙少安的观点代表改革开放初期开拓者的先进性,秀莲的观点代表旧时代保守者的落后性。D.小说详略安排得当,略写全家修建烧砖窑及制作砖坯的过程,详写孙少安烧砖窑点火前的不眠夜,揭示了他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内心世界。8.本文环境描写富有特色,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6分)9.同样在不眠夜,孙少安与田万江老汉各有着怎样的心理活动?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史思明乘胜西攻郑州。李光弼整众徐行,至洛阳,谓留守韦陟曰:“贼乘胜而来,利在按兵,不利速战。洛城不可守,于公计何如?”陟请留兵于陕退守潼关据险以挫其锐光弼曰两敌相当贵进忌退今无故弃五百里地则贼势益张矣不若移军河阳,北连泽潞,利则进取,不利则退守,表里相应,使贼不敢西侵,此猿臂之势也。夫辨朝廷之礼,光弼不如公;论军旅之事,公不如光弼。”陟无以应。冬十月丁酉,下制亲征史思明;群臣上表谏,乃止。史思明引兵攻河阳,使骁将刘龙仙诣城下挑战。龙仙恃勇,举右足加马鬣上,谩骂光弼。光弼顾诸将曰:“谁能取彼者?”孝德请行。光弼问:“须几何兵?”对曰:“请挺身取之。”光弼壮其志,然固问所须。对曰:“愿选五十骑出垒门为后继,兼请大军助鼓噪以增气。”光弼抚其背而遣之。孝德运矛跃马搏之,斩首,携之以归。贼众大骇。周挚复收兵趣北城。光弼遽帅众入北城,登城望贼曰:“贼兵虽多,嚣而不整,不足畏也。不过日中,保为诸君破之。尔辈望吾旗而战,吾飐旗缓,任尔择利而战;吾急飐旗三至地,则万众齐入,死生以之,少退者斩。”又以短刀置靴中,曰:“战,危事。吾国之三公,不可死贼手。万一战不利,诸君前死于敌。我自刭于此,不令诸君独死也。”诸将出战,顷之,廷玉奔还。光弼望之,惊曰:“廷玉退,吾事危矣!”命左右取廷玉首,廷玉曰:“马中箭,非敢退也。”使者驰报。光弼令易马,遣之。光弼连飐其旗,诸将齐进致死,呼声动天地,贼众大溃,斩首千馀级,捕虏五百人,溺死者千余人。周挚以数骑遁去,思明不知挚败,尚攻南城。光弼驱俘囚临河示之。乃遁。(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陟请留兵于陕/退守潼关据险/以挫其锐/光弼曰/两敌相当/贵进/忌退/今无故弃五百里地/则贼势益张矣/B.陟请/留兵于陕/退守潼关据险/以挫其锐/光弼曰/两敌相当/贵进忌退/今无故弃五百里地/则贼势益张矣/C.陟请留兵于陕/退守潼关/据险以挫其锐/光弼曰/两敌相当/贵进忌退/今无故弃五百里地/则贼势益张矣/D.陟请/留兵于陕/退守潼关/据险以挫其锐/光弼曰/两敌相当/贵进/忌退/今无故弃五百里地/则贼势益张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丁酉,此处指干支纪日中的丁酉日,其前一天是丙申日,后一天是戊戌日。B.表,是封建社会下臣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类似的文体还有章、奏、序等。C.三公,是我国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隋唐时指太尉、司徒、司空。D.《通鉴纪事本末》是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作者是南宋袁枢。它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光弼认为自己和韦陟各有所长,自己虽然在辨别朝廷礼仪方面不如韦陟,但在安排军旅事务作战方面韦陟却不如自己。B.李光弼有谋略。他知道洛阳城难以坚守,依然做好进退之策;他登城望周挚叛军混乱,以旗指挥进攻,坚定必胜信念。C.李光弼面对史思明派来辱骂和挑战他的刘龙仙,沉着应战,派遣了五十名骑兵为白孝德殿后,抚摸他后背以肯定和激励他。D.李光弼以身作则,军纪严明。如果战事不利,他打算以死报国;当看到郝廷玉从前线跑回,就让左右去斩杀郝廷玉以示众。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光弼顾诸将曰:“谁能取彼者?”孝德请行。光弼问+“须几何兵?”(5分)(2)光弼令易马,遣之。光弼连飐其旗,诸将齐进致死,呼声动天地。(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琴歌①李颀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②。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③。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④从此始。【注】①此诗是诗人奉命出使清淮时,在友人饯别宴席上听琴后所作。②广陵客:广陵在今江苏扬州,唐淮南道治所。古琴曲有《广陵散》,嵇康临刑奏之。③渌水、楚妃:都是古琴曲。④云山: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二句紧扣题目,写因酒兴而鸣琴,由“鸣琴”点题、提挈全诗,“欢”字点出席间热闹的气氛。B.三、四句转折一笔,以哀景写哀情,不写演奏场景,而写萧瑟凄冷的夜景,为下文写弹琴做铺垫。C.七、八句“皆静”形象地写出听者聆听琴歌专注入迷的神态,也烘托出“广陵客”高超的演奏技巧。D.本诗写景、写琴、写情,可谓收放自然,通过营造意境、渲染气氛,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琴歌之美。15.此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在描摹音乐的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7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分)(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____________________”,以美人衬托周瑜的英姿勃发;再写“____________________”,以曹操军队的惨败反衬周瑜的军事才能。(2)“猿啼”是古诗文之常见意象,如郦道元《三峡》中引自渔歌的“猿鸣三声泪沾裳”,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3)古人写“愁”的诗句很多,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却不说愁之无尽,而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说自己愁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如何包括得尽,化多为少,欲说还休,表面上戛然而止,实际上愁情已倾泻无遗。(4)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李白通过想象描绘了一个天姥山上仙人的世界,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仙人的衣着以及骑乘。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史上大人物的名字__________,可真正禁得住光阴测试和道义检验的却__________。有的凭权势或时运,固可__________,但验明真身后很快即__________,甚至被弃汰如粪,沦为恶名。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但这前提,你必须是一棵树,而不是一棵草。诗,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写的吗?诗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的诗人,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当的吗?有思想光芒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 )。和其他词人不同,辛弃疾是以英雄的身份登上词坛的。二十一岁起兵抗金,手刃叛徒义端,并且率领五十骑兵于万马军中生擒叛徒张安国,然后率部千里归宋。这样传奇般的经历,在那些行伍出身、戎马一生的将军中不但绝无仅有,即使在文人之中,也足以成为光耀千古的壮举。“儒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这就是辛弃疾在历史上威武雄壮的出场,可谓气势不凡。“经纶事业,有股肱王室之心;游戏文章,亦脍炙士林之口。”辛弃疾在年轻的时候就在文坛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以恢宏的创作才力、数量众多的优秀词作雄视两宋词坛,将宋词这一时代之文学推上了最高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辛弃疾的词,宋词将大为失色,不可能达到和唐诗并称的高度。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俯拾即是 寥寥无几 煊赫一时 杳无音信B.比比皆是 乏善可陈 盛极一时 暗淡无光C.俯拾即是 乏善可陈 盛极一时 杳无音信D.比比皆是 寥寥无几 煊赫一时 暗淡无光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集北宋南宋三百年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B.集北宋南宋词艺术之大成,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C.辛弃疾是历经时代风雨洗礼,才成为一代名家的D.辛弃疾是集宋词艺术之大成,才成为一代名家的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样传奇般的经历,不但在那些行伍出身、戎马一生的将军中绝无仅有,即使在文人之中,也足以成为光耀千古的壮举。B.不但在那些行伍出身、戎马一生的将军中绝无仅有,即使在文人之中,这样传奇般的经历,也足以成为光耀千古的壮举。2在文人之中不但绝无仅有,这样传奇般的经历,即使在那些行伍出身、戎马一生的将军中,也足以成为光耀千古的壮举。D.这样传奇般的经历,不但在文人之中绝无仅有,即使在那些行伍出身、戎马一生的将军中,也足以成为光耀千古的壮举。(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20.提取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4个关键词。(4分)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依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地拖欠着未了的人情。在我们社会里看得最清楚,朋友之间抢着回账,意思是要对方欠自己一笔人情,像是投一笔资。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关键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阅读下面的文字,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阳光在巷道的水泥地上自由轻快地跳跃。”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6分)喜欢这样一种状态:太阳很好地照着,我在走,行人在走,微笑,我们对面相见不相识。心里却萌生出浅浅的欢喜,就像相遇一棵树、相逢一朵花。路边的热闹,一日一日不间断。上午八九点的时候,主妇们买菜回家了,她们蹲在家门口择菜,隔着一条巷道,与对面人家拉家常。阳光在巷道的水泥地上跳跃,小鱼一样的。我仿佛闻到饭菜的香,这样凡尘的幸福,不遥远。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10月6日,一部63年前的经典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经过修复从黑白转为彩色4K版,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全国各大电影院。该影片总时长116分钟,胶片共有16.5万帧黑白影像。一帧的修复时间,短则几秒,长则几个小时甚至好几天。每位修复师一天需要点击鼠标至少两万次。上百个专业人员,历时7个月,才最终完成了对影片的修复。一次次熬夜、一帧帧对比、一点点调整,修复团队用匠心交出了完美的答卷。请结合材料内容,以“工匠精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24届高一年级教学测评月考卷(二)语文参考答案1.(3分)B【解析】“陶潜、鲍照、陈子昂等人的作品”扩大范围,原文是“陶潜、鲍照、庾信以及后来的陈子昂等人的优秀作品”“同杜诗一样,大量歌咏时事”曲解文意,张冠李戴。由原文“这时期的诗歌除却陶潜、鲍照、庾信以及后来的陈子昂等人的优秀作品外,自然代替社会,形式胜过内容,已成为普遍的现象,而杜甫以其满腔热诚,大量地歌咏时事”可见,选项曲解文意。2.(3分)C【解析】“对比浦起龙与胡宗愈二人的观点”错误。文中引用两人的说法是从不同角度论证杜甫诗的特点,没有对比。3.(3分)D【解析】A项,文中意思只是说从某方面或某个角度而言,且有“把目光局限在从晋宋到唐初的三百年内”的范围限定,选项逻辑表述绝对。B项,“不能真实地反映历史,而主要是反映作者的主观情感”曲解文意。C项,“就能够书写出一部优秀的历史”表述绝对化。4.(3分)D【解析】A项,“是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重点之一”中“2021年”不对,文章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6月6日,应为2020年才对。B项,“加速推动新基建,重在眼前的价值”与原文表述不符,从原文“价值不仅在眼前。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可知,重在长远意义。C项,“其实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错,从原文“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新硬核掀起的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可知,并未提及“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选项无中生有。5.(3分)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C项,“也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错,原文是“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可知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并非“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故选C。6.(6分)①材料一介绍了新基建的定义和所包括的三个方面的内容;②材料二介绍了加速推动新基建的意义和价值;③材料三介绍了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将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和资金去向。(每点2分,共6分)7.(3分)C【解析】“落后性”用词过重,秀莲的观点反映的是广大农民的朴实性,且她最直接的想法是不能一辈子住在饲养院。8.(6分)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本文第一段中“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中国社会生活开始大面积地解冻了”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即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②衬托人物心理与情绪。月光映照窗画的景象衬托了孙少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也表现了他在烧砖窑点火前夜的兴奋与激动之情。③烘托主题。如文末“点燃了那团希望的火焰”“在双水村上空,升起了一片浓重的烟雾……”,烘托出改革开放既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又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这一主题。人们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沉浸在希望之中。(每点2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9.(6分)(1)孙少安:①兴奋与激动: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孙少安能敏锐地抓住致富的商机,在烧砖窑点火的前夜,他是兴奋与激动的。②向往与希望:对自己心里规划的美好未来生活,他又充满了向往与希望。(2)田万江老汉:①不舍:在农村实施生产责任制,队里的牲灵被分配到各户后,他作为队里的饲养员,对牲灵表现得很不舍。②不适应:同样面对改革开放的潮流,他作为老一辈的形象,受到改革开放的冲击,对突如其来的生活变化很不适应。(每个层面3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10.(3分)C【解析】文言断句需先疏通大意,然后根据理解以及句中人名、地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标志断句。句意:韦陟请求留兵于陕郡,退守潼关,占据险要之地,以挫叛军锋锐。李光弼说:“两军相当,贵进忌退,现在没来由地放弃五百里地,叛军的势力就会更加嚣张”。11.(3分)B【解析】“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是说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12.(3分)C【解析】从文中“史思明引兵攻河阳,使骁将刘龙仙诣城下挑战。龙仙恃勇……谩骂光弼”看,史思明是派遣刘龙仙挑战官军,但辱骂李光弼则是刘龙仙倚仗自己的英勇做出的举动,和史思明无关。13.(10分)翻译:(1)(5分)李光弼看着各位将领说:“哪一位能为我把他的头颅取来?”白孝德请愿出战(愿出战、请求出战)。李光弼问道:“你需要多少兵马?”【评分标准】“顾”,回头看,看,1分;“诸”,各位,1分;“彼”,他的头颅,1分;“几何”,多少,1分;句意1分。(2)(5分)李光弼就命令换了一匹马,让郝廷玉重新上阵。李光弼不断挥动手中旗帜,众将领都冒死进攻,呼喊之声惊天动地。【评分标准】“易”,更换,1分;“遣之”,让他重新上阵,1分;“连飐(zhǎn)”,连续地挥动,1分;“致死”,冒死,1分;句意1分。14.(3分)B【解析】“以哀景写哀情”错,从上一联“欢”字来看,首二句交代听琴的场合、时间、缘起以及演奏者。因酒兴而鸣琴,可见其心情之畅达自适。着一“欢”字,渲染了宾主之间推杯换盏、其乐融融的热闹气氛,这里与上一联明显不同,应是“反衬”,以哀景写乐情。15.(6分)①侧面烘托。七、八两句通过写万籁俱寂,四座无言,人们都陶醉在琴声中而侧面烘托出广陵客琴技之高超,与《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相同的艺术效果;②反衬。三、四两句通过描绘幽邃凄怆的深秋月色图,以哀景反衬之后琴歌之美妙,与白诗中“枫叶荻花秋瑟瑟”效果相似;③融情于声(景)。末尾两句写诗人听琴之后的感触,诗人奉命出使清淮,琴声勾起他无限乡思,萌生强烈的归隐之意,与白诗中写琵琶曲勾起作者贬谪意而“青衫湿”有相同效果。(每点2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6.(7分)(1)小乔初嫁了樯橹灰飞烟灭(2)风急天高猿啸哀杜鹃啼血猿哀鸣(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4)霓为衣兮风为马17.(3分)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先看第一空,俯拾即是:意思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比比皆是:指到处都是这样,形容非常多。第一空强调“大人物的名字”之多,应使用“比比皆是”,排除A、C两项。再看第三空,盛极一时:形容在一个时期内特别兴盛或流行;煊赫一时:指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第三空强调有的大人物凭借权势或时运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很盛,应选“煊赫一时”,排除B项。乏善可陈:没有什么好的可以称道的;寥寥无几:非常稀少,没有几个。杳无音信:没有一点音信;暗淡无光:形容失去光彩。故选D项。18.(3分)A【解析】解答本题,要在整体感知文段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语境具体分析。从结构上来说,括号中的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重在说在什么情况下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而非辛弃疾是在什么情况下才成为一代名家的,故排除C、D两项。前文指出诗人的成名是以时代的洗礼为基础的,所以括号中的内容应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相关,故A项最恰当。19.(3分)D【解析】从“绝无仅有”与“也足以成为光耀千古的壮举”的语意关系来看,正确的语序应是“在文人之中绝无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