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秋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5影子说课稿新人教版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教材分析《2024秋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5影子说课稿新人教版》是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课文。本课通过讲述影子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影子的形成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课文内容简短有趣,插图生动形象,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并能够运用观察和想象的能力,理解影子的形成和变化。同时,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是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并能够运用观察和想象的能力,理解影子的形成和变化。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理解影子的形成和变化。
教学准备包括课文教材、多媒体教学资源等。教学过程包括导入、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影子游戏、课堂小结等环节。通过这些环节,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核心素养目标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1.语言能力:通过课文阅读和朗读,提高学生的发音准确性、语言流畅性和表达能力。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思维能力:通过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对影子形成和变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和创造力,解释影子的产生和变化原因。
3.审美能力:通过课文中的插图和文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欣赏能力。学生能够感知和描述课文中的美,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文化素养: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中关于影子的传说和故事。学生能够理解中国文化中影子的象征意义,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朗读和解读,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影子的重要性。
2.生字词的掌握: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难点:
1.影子的形成和变化的理解:通过观察和想象,理解影子的形成和变化原因。
2.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子结构,表达自己对影子的理解和想象。
解决办法:
1.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故事复述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情节和影子的重要性。
2.对于生字词的掌握,可以采用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如生字词卡片游戏、组词比赛等,增加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对于影子的形成和变化的理解,可以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手制作影子游戏,观察和解释影子的形成和变化原因。
对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看图说话、情景对话等活动,提供机会让学生练习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引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克服表达时的困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
1.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分角色朗读、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2.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差异化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辅导,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动画和视频等资源,生动展示影子的形成和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和学习。
2.网络教学平台:运用教学软件和在线平台,进行课堂预习、作业提交和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3.教学游戏和应用:设计有趣的影子制作游戏和互动应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学流程本节课的整体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课前准备、课中教学和课后作业,总用时不超过45分钟。
1.课前准备(5分钟)
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了解,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或发放预习资料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前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课件、动画和视频等。
2.课中教学(35分钟)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影子动画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影子,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然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课文朗读与讲解(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讲解生字词。对于难理解的部分,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讲解过程中,教师重点解释影子的形成和变化原因,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和想象的能力。
(3)影子游戏(1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影子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影子的形成和变化。游戏包括:模仿影子、影子接力等。通过游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影子的特点,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课堂小结与讨论(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顾影子的形成和变化原因。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和感受。
3.课后作业(5分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编写一个关于影子的故事。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学习效果1.课文理解: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并能够运用观察和想象的能力,理解影子的形成和变化。
2.语言能力:学生在朗读和讨论过程中,能够提高发音准确性、语言流畅性和表达能力。通过编写课后作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3.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培养了对影子形成和变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讨论和游戏环节,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4.审美能力: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插图和文字,培养了一定的审美情感和欣赏能力。在影子游戏中,学生能够感知和描述美,对文学作品产生兴趣。
5.文化素养: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和传承了中国文化中关于影子的传说和故事。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6.实践能力:学生在影子游戏中亲身体验影子的形成和变化,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在课后作业中,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培养创新思维。
7.合作能力:在课堂讨论和影子游戏中,学生能够与同学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在课后作业中,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任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板书设计1.影子形成和变化的原因
-科学解释:光的直线传播、不透明物体遮挡光线
-生活实例:日出日落、手影游戏
2.课文重点词句
-重点词:影、跟、游、躲、阳光、椅子、地面、晚上、小黑狗
-重点句:影子在阳光下跟着我们走,我们在阳光下玩影子游戏。
3.影子艺术作品展示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影子艺术作品
-讨论影子艺术作品的特点和创意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影子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答案: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和不透明物体遮挡光线而形成的。当我们在阳光下,我们的身体会挡住光线,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就是我们所说的影子。当我们移动时,影子也会跟着移动。在晚上,月亮和星星的光线也能产生影子。
2.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编写一个关于影子的故事。
答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小明和他的小黑狗在公园里玩耍。他们在阳光下跑来跑去,玩得开心极了。突然,小明发现自己的影子和小黑狗的影子也在玩耍。他们跟着小明和小黑狗跑来跑去,好像是他们的好朋友一样。小明觉得影子真的很神奇,于是他决定回家好好研究一下影子的奥秘。
3.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并记录下来。
答案:早上,我在家里看到太阳升起,它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房间,我的影子就在我身后,随着我移动。晚上,我和家人去公园散步,我们看到月亮和星星的光线也能产生影子,我们玩了一些影子游戏,很好玩。
4.学生讨论影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思考影子在其他领域的作用。
答案:影子在日常生活中有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物理试题(含答案)
- 江苏行政职业能力模拟48
- 2022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数学试卷 (原卷版)
- 浙江公务员面试模拟113
- 可视化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 2000年新疆公务员面试真题
- 地方公务员辽宁申论80
- 网络服务器搭建、配置与管理-Linux(麒麟欧拉)(微课版)(第5版)课堂实践任务单2-熟练使用Linux基本命令
- 河南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61
- 湖南行政职业能力模拟122
- 锅炉运行日志表
- 北师大版六年级百分数的认识说课稿
- 高技能人才管理办法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蚂蚁的特征
- 地质放大镜用户使用手册范本
- 广东英语中考必背1600词
- 食育教学活动案例与分析
- YS/T 921-2013冰铜
- GB/T 38919-2020多孔介质燃烧器通用技术要求
- GB/T 18491.1-2001信息技术软件测量功能规模测量第1部分:概念定义
- GB/T 12811-1991硬质泡沫塑料平均泡孔尺寸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