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我的自读必备】
一、走近作者建安风骨的缔造者——曹操生平: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皇帝。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后来以汉天子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成就: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其子曹植、曹丕合称“三曹”。其诗歌继承《诗经》、《楚辞》、汉乐府的传统,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抒发政治抱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风格慷慨悲凉,是“建安风骨”的开创者和倡导者。代表作品:《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生平:陶渊明(约365—427),又名陶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后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29岁徙家柴桑,出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后任彭泽县令,仅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成就: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开创田园诗一体,被称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其作品风格自然,语言清新,情感真实,对后世影响很大。代表作品:《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高山景行】老骥伏枥的曹操东汉末年,曹操率军先后消灭董卓、吕布、袁术、袁绍、刘表等地方势力,控制了北方的领土。袁绍的儿子投奔北方的乌桓,五十三岁的曹操亲率大军彻底征服二十万乌桓人,凯旋后作《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以“老骥伏枥”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义熙元年(405年),已过“不惑之年”(约41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郡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二、探寻背景慷慨悲歌求贤才——《短歌行》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他亲率八十三万大军,欲一举扫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大战前夕,曹操在江上设酒置乐,款待文武众将,饮至半夜,忽闻鸦声鸣南而去。曹操有感此景,横槊立于船头,慷慨而歌,抒发了求贤若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这首歌就是《短歌行》。归隐田园寻净土——《归园田居》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大分裂时期,政局变幻不定,社会动荡不安,名士们思治而不得,于是一些人苟全性命于乱世,对文化、思想和社会风气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力量在无形中消失,越来越多的名士在无望的明天面前选择了叛逆,有些人佯狂而避世,在清醒与沉醉里优游,在痛苦和绝望里迷失,于是就有了“魏晋风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陶渊明走出了官场,也写出了绝世佳作。《归园田居》就是他辞官归田一年之后所写,共五首,课文为其中第一首。三、相关链接
1.名家评《短歌行》它在古今众多的诗歌中是很有特色的。因为,一般有诗人才情的人不一定有曹操这种雄图霸业的抱负;而有雄图霸业之抱负的人又不一定有诗人的才情。只有曹操具备了这双重的感情,所以他才能够写出这么好的一首诗来。——叶嘉莹
2.名家评陶渊明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东坡乃篇篇句句依韵而和之,虽其高才似不费力,然已失其自然之趣矣。 ——朱熹【我的自读达标】一、音形识记1.下面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四季循环更替,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在天地荫庇哺育下,与草木鸟兽和谐共生。我喜欢徜徉在田埂阡陌之间,踏着朝露或披着晚霞,极目郁郁葱葱的田野和山林,留下红霞满天或夕照青山的甜蜜记忆。A.yīn bì
bǔ
qiān mò
cháoB.yīn bì pǔ jiān mò zhāoC.yìn bì bǔ qiān mò zhāoD.yìn bì pǔ jiān mò cháo【解析】选C。加点字的读音依次为:yìnbì、bǔ、qiānmò、zhāo。2.下面一段文字中加点词语的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此时此刻,已是金秋季节,草色开始枯黄,白霜已经迷茫,鸿雁又在南飞。皑皑白雪已经在远方的山颠闪现。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陨灭。A.山颠 B.瓦砾C.废墟 D.陨灭【解析】选A。应为“山巅”。二、内容感知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说,在对酒当歌的欢宴时刻,感到人生犹如易逝的朝露转瞬即消,可悲的是逝去的日子太多。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C.“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四句,从上文转接下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虚室”是指静室,这两句是说诗人摆脱了尘世的烦恼,在自己的居所里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解析】选D。D项“‘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分析错误,“尘杂”一语双关,表面上指灰尘和杂物,实际上还指世俗的繁杂琐事。二、内容感知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说,在对酒当歌的欢宴时刻,感到人生犹如易逝的朝露转瞬即消,可悲的是逝去的日子太多。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C.“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四句,从上文转接下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虚室”是指静室,这两句是说诗人摆脱了尘世的烦恼,在自己的居所里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解析】选D。D项“‘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分析错误,“尘杂”一语双关,表面上指灰尘和杂物,实际上还指世俗的繁杂琐事。2.诵读过《短歌行》后,你觉得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慷慨悲壮。3.《归园田居(其一)》中,标题中的“归”字是这首诗的诗眼,那么诗中围绕“归”具体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因何而归,从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后怎样。2.诵读过《短歌行》后,你觉得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慷慨悲壮。3.《归园田居(其一)》中,标题中的“归”字是这首诗的诗眼,那么诗中围绕“归”具体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因何而归,从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后怎样。研读提能·探究学习【我理解我鉴赏】短歌行目标一:把握作者的情感1.全诗当中反复出现一个“忧”字,结合相关诗句分析,诗人的心中究竟在“忧”什么?“诗言志”,从诗人的“忧”看出他有怎样的“志”?【明确】(1)①忧人生苦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②忧贤才难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③忧功业未就: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2)志向:广纳贤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目标二:赏析比兴、用典手法的运用2.这首诗中诗人提到了“明月”“乌鹊”等意象,作用是什么?又引用了哪些诗句和历史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明确】(1)比兴。“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把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贤才难得而忧虑不绝的心情。“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乌鹊南飞”比喻贤才尚在徘徊选择之意,流露出诗人唯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意在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多多益善。(2)用典。“青青子衿”二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原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思念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帖。“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表达诗人招纳贤才的热情。“周公吐哺”,作者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之诚恳,用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明确】(1)比兴。“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把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贤才难得而忧虑不绝的心情。“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乌鹊南飞”比喻贤才尚在徘徊选择之意,流露出诗人唯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意在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多多益善。(2)用典。“青青子衿”二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原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思念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帖。“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表达诗人招纳贤才的热情。“周公吐哺”,作者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之诚恳,用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归园田居(其一)目标一:赏析诗歌的意境3.找出诗中写景的句子,欣赏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说一说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美。归园田居(其一)目标一:赏析诗歌的意境3.找出诗中写景的句子,欣赏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说一说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美。【明确】(1)清新淡雅:近有草屋,榆柳和桃李,灰色、翠绿中夹有粉红与雪白;远有村落、炊烟和桑树,淡淡的朦胧中透出一股绿意。这是一幅清新淡雅的田园画。(2)恬静幽邃:草屋前后,榆柳在和风中摇动枝条,自得其乐;桃李在艳阳下自由开放,轻松自如。田野远处,村落隐隐,炊烟袅袅,深巷狗吠,桑树鸡鸣,宁静恬适,幽邃深远。(3)自然和谐:屋宇巷陌,花草树木,飞禽走兽,还有那些没有出场的“往来种作”“怡然自乐”(《桃花源记》)之人,在这片远离尘嚣的田野上,自然相处,和谐生存,是那样平和安定,舒适自足。(4)生机盎然:诗人描绘的这片田园,桃红柳绿,鸡鸣狗吠,无生命的房屋和草木似乎变得富有生机,情意绵绵。4.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明确】诗人热爱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尤其是在对官场生活有了深刻的反感并彻底逃离之后,对于田园生活更增添了感情。从诗歌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的内心闲适、自在、喜悦。他把平常的农村景物饶有兴致地写入诗中,而这些景物一经入诗,便和他的感情相互交融,相互生发,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境。所以,我们读起来,也会觉得其中蕴含着盎然的诗意,普通的景物也具有了美感。尤其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两句,语调轻快活泼,“荫”“罗”的使用,更让人体会到,“榆柳”“桃李”几乎是含情的。目标二:赏析写景的顺序、角度、方法5.诗人是如何描绘田园美景的?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明确】(1)写景顺序为由近及远,先写房屋周围的景象,再写村庄的轮廓、炊烟。(2)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写景,动静结合,以狗吠鸡鸣之声衬托乡村的平和、宁静。(3)运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不加渲染,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两句简洁、朴素,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名师点拨】白描手法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只是“单线平涂”。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渲染,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目标三:赏析比喻手法的运用6.诗中“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用这些比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尘网”“樊笼”比喻庸俗的官场和尘世。“羁鸟”“池鱼”比喻受官场束缚的自己。作者用这些比喻,表达了他憎恶官场和尘世、不图宦达、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我思悟我提高】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谈谈你的看法。【点拨】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理想的情感。“对酒当歌”,初感消极,其实不然。这里的“人生几何”,不是让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感慨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在这四句诗中,诗人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的地步。“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追求而愁,那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这个“愁”是追求中的痛苦,是远大理想还没有实现时所产生的烦恼,是一种积极的情感。2.你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陶渊明选择放弃官场、归隐田园的生活方式怎么看呢?在当今社会,也有人远离喧嚣的都市,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你又怎么评价呢?【点拨】陶渊明选择放弃官场、归隐田园的生活方式是因为他生活在一个社会黑暗、官场腐败的时代,他这种不愿同流合污,想要保持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后人尊敬,是有其时代意义的。在当今社会,有些人远离喧嚣的都市,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人的性情所决定的,或许是因为他们在都市间找寻不到精神世界的宁静,渴望于山水田园中寻得一种心灵的和谐。也有人是以一种积极入世、兼济天下的态度面对人生,希望干出一番大事业,成就辉煌。当然,第二种选择于当前来说是一种主流意识。但是我们对每一种选择都不能够否定,因为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所喜爱的生活方式,只要这种选择对社会无害,我们都应该尊重,不该去干涉。【我实践我飞跃】
1.钟嵘在《诗品》中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黄文焕在《陶诗析义》中说:“恰见去忙就闲,一一欣快;极平常之景,各生趣味。”结合两首诗歌,谈谈自己的体会。参考示例:《短歌行》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感情吟咏了对生命的忧患,以貌似颓废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全诗以感慨开篇,继之以慷慨沉吟,再以忧愁接之,后以开朗收尾,忧乐夹杂,想象丰富,古朴悲凉,气魄宏大。《归园田居(其一)》写的是隐退丘山之志,作者用“误落”“去”“旧林”“故渊”等语,说明其原为世外之人,尘俗生活有违本意,不是来处,所以他无比向往回归田园,其笔下的田园之景,方宅草屋、榆树桃李、人村墟烟、狗吠鸡鸣等,全在作者不动声色的白描中一一写出,都带有自己的色彩,以景之闲雅宁静,见“我”之旷达冲淡。2.陶渊明笔下田园风光充满了生活气息,请同学们根据作者写景的顺序和手法,写一段240字左右的文字。要求:用散文的笔法,加入适当的想象,注意描写的顺序,运用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参考示例:田园上最先欢快起来的便是那群两栖的朋友,嘹亮的歌声从每一棵玉米株下,每一片庄稼叶底,每一潭积水洼旁,掠过涟涟的牛毛细波,冲破莽莽的青纱屏障,回荡在茫茫的青山白云间。除了蛙鼓,还有一两声清脆的蝉鸣点缀其间,还有偶尔星星点点不知名的虫嘶,种种声音巧妙地配合在一起,一直在田园上空回荡,回荡……
与之相映成趣的画面,便是深邃的碧空下,苍劲如黛的远山,其怀抱中的广阔无垠的玉米地,地头及田边的绿树……但这画面并不静止而单调:玉米在相互招手致敬,大树在沙沙地轻轻打着拍子,更兼满天的蜻蜓在悠闲地飞舞,偶然间飞鸟的身影从碧空中滑过……这立体的画面!这唯美的画卷!短歌行对酒当歌,慨叹人生(1~8)我心有愿期盼嘉宾(9~16)为才而忧渴求贤人(17~24)敞开胸怀广纳才俊(25~32)招贤纳士,建功立业短歌行因何而归(1~8)归园田居(其一)本性恋故误落守拙归往何处(9~16)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村、炊烟狗吠、鸡鸣归去如何(17~20)清净悠闲轻松自然性本爱丘山暧暧远人村复得返自然如释重负,热爱自然,流连田园,向往自由参考示例:田园上最先欢快起来的便是那群两栖的朋友,嘹亮的歌声从每一棵玉米株下,每一片庄稼叶底,每一潭积水洼旁,掠过涟涟的牛毛细波,冲破莽莽的青纱屏障,回荡在茫茫的青山白云间。除了蛙鼓,还有一两声清脆的蝉鸣点缀其间,还有偶尔星星点点不知名的虫嘶,种种声音巧妙地配合在一起,一直在田园上空回荡,回荡……
与之相映成趣的画面,便是深邃的碧空下,苍劲如黛的远山,其怀抱中的广阔无垠的玉米地,地头及田边的绿树……但这画面并不静止而单调:玉米在相互招手致敬,大树在沙沙地轻轻打着拍子,更兼满天的蜻蜓在悠闲地飞舞,偶然间飞鸟的身影从碧空中滑过……这立体的画面!这唯美的画卷!参考示例:《短歌行》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感情吟咏了对生命的忧患,以貌似颓废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全诗以感慨开篇,继之以慷慨沉吟,再以忧愁接之,后以开朗收尾,忧乐夹杂,想象丰富,古朴悲凉,气魄宏大。《归园田居(其一)》写的是隐退丘山之志,作者用“误落”“去”“旧林”“故渊”等语,说明其原为世外之人,尘俗生活有违本意,不是来处,所以他无比向往回归田园,其笔下的田园之景,方宅草屋、榆树桃李、人村墟烟、狗吠鸡鸣等,全在作者不动声色的白描中一一写出,都带有自己的色彩,以景之闲雅宁静,见“我”之旷达冲淡。2.下面一段文字中加点词语的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此时此刻,已是金秋季节,草色开始枯黄,白霜已经迷茫,鸿雁又在南飞。皑皑白雪已经在远方的山颠闪现。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陨灭。A.山颠 B.瓦砾C.废墟 D.陨灭【解析】选A。应为“山巅”。三、相关链接
1.名家评《短歌行》它在古今众多的诗歌中是很有特色的。因为,一般有诗人才情的人不一定有曹操这种雄图霸业的抱负;而有雄图霸业之抱负的人又不一定有诗人的才情。只有曹操具备了这双重的感情,所以他才能够写出这么好的一首诗来。——叶嘉莹
2.名家评陶渊明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东坡乃篇篇句句依韵而和之,虽其高才似不费力,然已失其自然之趣矣。 ——朱熹【高山景行】老骥伏枥的曹操东汉末年,曹操率军先后消灭董卓、吕布、袁术、袁绍、刘表等地方势力,控制了北方的领土。袁绍的儿子投奔北方的乌桓,五十三岁的曹操亲率大军彻底征服二十万乌桓人,凯旋后作《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以“老骥伏枥”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义熙元年(405年),已过“不惑之年”(约41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郡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二、内容感知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说,在对酒当歌的欢宴时刻,感到人生犹如易逝的朝露转瞬即消,可悲的是逝去的日子太多。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C.“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四句,从上文转接下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虚室”是指静室,这两句是说诗人摆脱了尘世的烦恼,在自己的居所里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解析】选D。D项“‘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分析错误,“尘杂”一语双关,表面上指灰尘和杂物,实际上还指世俗的繁杂琐事。三、相关链接
1.名家评《短歌行》它在古今众多的诗歌中是很有特色的。因为,一般有诗人才情的人不一定有曹操这种雄图霸业的抱负;而有雄图霸业之抱负的人又不一定有诗人的才情。只有曹操具备了这双重的感情,所以他才能够写出这么好的一首诗来。——叶嘉莹
2.名家评陶渊明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东坡乃篇篇句句依韵而和之,虽其高才似不费力,然已失其自然之趣矣。 ——朱熹参考示例:《短歌行》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感情吟咏了对生命的忧患,以貌似颓废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全诗以感慨开篇,继之以慷慨沉吟,再以忧愁接之,后以开朗收尾,忧乐夹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1500吨玻璃米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
- 商铺售卖定金协议书
- 暑假中国银行信贷实习报告
- 同程旅行外包合同协议
- 土方回填包合同协议
- 夫妻修脚店转让合同协议
- 建筑外墙架子合同协议
- 团队化妆协议书范本
- 贵州六盘水公开招聘农村(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含答案2024年
- 蜻蜓创意美术西瓜课件
- 跨学科视角下中学物理实践活动设计
- 拆除外墙合同范本
- 国企内部审计计划模板范文
- GB/T 13305-2024不锈钢中α-相含量测定法
- 2024年高中英语衡水体书法练字字帖
- DL∕T 618-2022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程
- 诗词研究与创作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南昌大学
- 校园安全漏电
- 与医保有关的信息系统相关材料-模板
- 肿瘤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模式探索
- 热分析技术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