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与19世纪前半期的欧洲_第1页
工业革命与19世纪前半期的欧洲_第2页
工业革命与19世纪前半期的欧洲_第3页
工业革命与19世纪前半期的欧洲_第4页
工业革命与19世纪前半期的欧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讲工业革命与十九世纪前半期的欧洲第一节工业革命一、关于工业革命的几个问题1.工业革命的概念

在19世纪前半期的英国人中,根本还无人使用“工业革命”这个词。

恩格斯在1845《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就对工业革命下了定义,并对它的实质和社会后果做了深刻分析。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作了以“工业革命”为题的讲座,开始把工业革命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列入历史科学。

兰德斯对“工业革命”一词进行了区分:小写的工业革命往往指复杂的技术革命:机器取代人的技能,无机能源取代人力和畜力,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变,由此产生了现代经济。大写的工业革命指的是从农业和手工业劳动向以工业和机器制造为主的经济转变。多数认为工业革命是一个由手工工场过渡到机器大生产的过程。它引起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变革。

2.工业革命的分期

18世纪30年代(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飞梭;根据《资本论》第1卷为1735年);18世纪60年代(汤因比和哈孟德夫妇);18世纪中期或后期;1782年(艾什顿)关于它的下限,争论不多,一般定在19世纪中期,也有的定在30年代。二、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18世界60年代左右?(1)商品经济的市场日益扩大(2)现代大机器工业的先驱——手工工场的发展(3)资本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准备了重要的经济条件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多国对比工业革命只能是各种因素相互交叉作用的结果。埃文斯所说:“我们能在欧洲其他国家看到他们具备其中一个或几个因素,有的甚至更加显著。但是,只有英国具有如此丰富的各种因素的结合”。英国优势大集成(1)英国具有他国无可比拟的优越社会和政治条件(2)“农业革命”奠定了工业革命的基石(3)资本原始积累的急剧扩大令他国难以望其项背(4)科学技术和人才优势(5)新教精神为工业革命确立了新的价值取向(6)英国具有异常发达的国内外商品市场(7)指导思想:“自由经济理论”和“功利主义”(2)“农业革命”奠定了工业革命的基石1610-1618年,英国农业生产率以年均1%的速度递增,比工业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快了近一倍。土地生产率也增长迅速。1750年小麦亩产8蒲式耳,1800年为20蒲式耳,到1851年达到27蒲式耳。此外,羊的数量增加2倍,牛的数量增加近一倍。1650年英国一个农业工人生产的粮食可以供养1.5个非农业人口,1800年为2.5人,到1860年为6人。这一时期英国人均产量比爱尔兰、荷兰、德国、比利时、法国高出40-50%,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为英国工业化奠定了基石。(3)资本原始积累的急剧扩大令他国

难以望其项背其一,英国作为最大的殖民帝国,从直接的殖民掠夺和独占殖民地市场方面得到的财富大大超过其他国家。

英国经济学家彼得·马赛厄斯指出:“随着载货船只荡起的尾波,更多的财富留入了英国。”

其二,英国是最大的奴隶贸易国。

在18世纪英国是最大的奴隶贸易国。1686-1780年,共向美洲贩卖了230万黑奴。1783-1793年仅利物浦,商人贩卖奴隶就达333,000人,获利1,200余万英镑,平均每年111.8万英镑。18世纪英国向法国、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输入了50万黑奴。英国的大商人、船主和贵族就是依靠这种罪恶发了横财。

其三,国债及消费税成为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杠杆。1824年,杜弗雷恩·德·圣莱昂算出:“欧洲全部公债高达380到400亿法郎,其中英国独占四分之三还多。”大卫·休谟1750年说:“不必未卜先知,就能猜出即将发生的灾难。二者必居其一:不是国家毁了公共信贷,就是公共信贷毁了国家。”皮特:“英国自身弱小,若无商业、工业及其仅存在账面上的信贷,决不可能对整个欧洲发号施令。”

1737年,一个反对消费税的人写道:“我不知道哪一种必需品不要交税,也许只有水除外……,我们通过窗户税对空气、日光和太阳的热交税,我们通过煤和蜡烛的税对夜间的光和热交税,我们通过盐税对面包、肉、各种草和根交税……,我们不交羊毛、亚麻、肥皂等等的税就不能穿衣服,甚至不能洗澡。”

其四,来自农业的积累。到19世纪20年代,农业节余也许提供了非农业投资的1/5。其五,通过正式的资本市场:银行、证券市场,非正式的或“个人”的资本市场,企业主通过各种社会关系筹措所需资金。(4)科学技术和人才优势培根、牛顿、波义尔、胡克等近代科学的先驱英国皇家学会于1662年成立。1754年成立了“工艺制造业和商业促进会”(后更名为“皇家工艺协会”。18世纪下半叶成立了“伯明翰新月会”和“曼彻斯特文哲会”等学术团体1623年,英国颁布了专利法欧洲人才避难地(5)新教精神为工业革命确立了

新的价值取向预定论瓦特、阿克莱特、皮尔“入世禁欲主义”“尽你之力赚钱,尽你之力节俭,尽你之力舍予”新教徒历来重视普及教育

(6)英国具有异常发达的国内外商品市场“工业革命是以消费的扩大和同时发展为前提的”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进出口贸易增长的速度特别快,在18世纪,进口增长523%,出口和转口贸易分别增长568%、906%。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快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在18世纪工业增长约3倍,国内消费增长约2倍,而出口贸易却增长了4倍以上。(与出口关系特别密切的外向型经济比内向型经济发展速度快得多。在18世纪,外向型工业指数从100增长到544,内向型工业指数从100增长到152,而外向型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高达60%。由此可见海外贸易对英国发展之影响。)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国内市场始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工业革命的初始阶段,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700年国内消费占工业产值的79%,1750年占71%,1800年占65.5%。直到1800年,国内消费在工业品中的份额虽然减少,但一直占优势。交通运输的发展、农业革命、人口的增长,使国内工业品市场迅速扩大。人口增长率:1630-1740年间为8%-10%,1740-1850年间为150%。英国人口1751年为577万,1851年为1673万,100年间增长了190%。西方学者特别强调“社会模仿”在扩大需求方面的作用。珀金教授写道:“如果有什么原因比别的因素更多地促使工业革命的话,那就是社会模仿”。

(7)指导思想:“自由经济理论”和“功利主义”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国富论》,可以说是对重商主义最后的致命一击。《国富论》弘扬“看不见的手”(即市场)在资源有效配置中的作用,同时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只有在最自由和宽松的状态下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一切国家干预都有可能对经济造成破坏。”由斯密《国富论》开创的古典经济学理论正是改变了整个世界的18世纪产业革命的先声。边沁:良好的社会应追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只有当每一个人都追求到他自己的最大利益时,全社会的最大利益才能实现。二、工业革命的进程1.棉纺织业时间名称发明人特点1733约翰·凯伊飞梭省力、加速1765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纱细但不牢固1768钟表匠凯伊水力纺纱机纱粗但较牢固1779克隆普顿骡机纱细且牢固1785卡特莱特水力织布机织速提高40倍2.动力问题的解决—瓦特与改良的蒸汽机时间发明者发明项目缺点或特点1698萨维利蒸汽抽水机①耗煤量大;②工作效率低1704纽科门改进了萨维利抽水机①耗煤量大;②工作效率低1769瓦特单动式蒸汽机1782联动式蒸汽机

装置了活塞及联动装置,使蒸汽机有了实用价值3.重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进步时间发明者发明项目缺点或特点1735德尔比父子焦碳炼铁法不仅用焦碳炼铁,而且设置了强有力的鼓风设备1760斯密冻蒸汽鼓风法标志着近代大规模冶炼业的开始1784柯尔特(科特)

用煤混合氧气炼铁及搅炼和碾压的方法

提高生铁产量15倍三、英国工业革命的后果1.工业革命是一次生产力的全面变革,既改变了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也改变了产业结构。2.工业革命改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3.工业革命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4.英国工业革命为工业资产阶级掌权奠定了经济基础。议会改革。5.工业革命改变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生活。6.英国工业革命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还有没有其他后果?四、其它各国的工业革命第二节十九世纪前半期欧洲的改革与革命一、19世纪前半期的英国1.1832年议会改革托马斯·阿特武德“保卫社会权利政治联盟”

格雷:在地平线上正集结着乌云,暴风雨就要来了。

格雷改革

降低选民财产资格,城市的居民凡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房户主和年租在10镑以上的房客都有选举权;农村中的选举资格是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在50镑以上的租地农业家也取得选举资格。同时取消了56个衰败选区以及这些选区原有的111个代表名额。将32个小的选举城镇的代表名额各减少1名。对143名代表名额重新作了调整,增加了在工业革命中兴起的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里兹等的代表名额。

2.宪章运动“新济贫法”

“全国工会大同盟”(1834)“全国工会大同盟”

“伦敦工人协会”(1836)《人民宪章》正式公布(1837):

①年满21岁的男子都有选举权。

②实行无记名投票。

③按居民人数平均分配选区,所有选区的议员名额相等。

④国会每年改选一次。

⑤废除议员侯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

⑥议员领取薪俸。

宪章派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839)

“道义派”

“暴力派”

宪章运动是英国工人阶级试图通过普选夺取国家政权的政治运动。从1839——1848年,宪章运动共经过了三次高潮。到1858年,宪章派协会最终宣告解散,宪章运动最后失败。

宪章运动是英国无产阶级第一次独立的政治斗争。它显示了英国工人阶级的力量,为英国和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3.自由贸易运动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压力下,国会于1846年废除了谷物法。1849年又废除了实行近200年的航海条例。航海条例的废除打破了大船主对殖民地贸易的垄断。在1846-1849年间,国会还取消了200种商品的入口税。这些措施使原料和粮食的价格下降了,从而降低了工业品的成本和价格,刺激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自由贸易原则的推行标志着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在实际上决定着英国政府的政策方向。

二、复辟和七月王朝时期的法国1.复辟时期的法国波旁王朝复辟(1814)、查理十世与七月革命(1830)七月革命对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便利。法国工业革命的真正起飞就始于七月王朝。金融资产阶级在制定政策上虽然是自由主义,但它却具有强烈的排它性。金融资产阶级排他性的表现政治上,它规定竞选议员的财产资格很高,使得工业资产阶级难以得到参政机会。经济上,在经济政策上,热衷于信贷投机活动而不愿直接投资,工业资本不足。

在税收政策上,重消费税而轻直接税。

在对外政策上,其原则是“不为荣誉花一文钱”,看英俄的眼色行事,不考虑工业资产阶级争取海外市场的要求。

七月王朝成了法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导致了1848年的二月革命。三、19世纪前半期的德意志1.施泰因——哈登堡改革普鲁士国王在1807年任用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施泰因为首相,进行改革。施泰因颁布了《十月敕令》,宣布废除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他扩大了城市自治权,允许资产阶级代表管理城市。他还精简了国家行政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

1810年出任首相的哈登堡继续推行了改革。9月颁布《关于调整地主与农民关系敕令》,责成地主必须同意农民占有其份地并赎买封建义务。但赎买条件很苛刻,需缴纳常年地租25倍的赎金,或者将1/3到1/2的土地割给地主。调整饬令保留了地主司法权和警察权。在施泰因——哈登堡执政期间,普鲁士在教育、军事方面也进行了改革,建立了柏林大学,开始实行普遍的初等教育,实行义务兵役制。这次改革尽管很不彻底,但是意义重大。改革不仅加强了普鲁士的政治和军事势力,而且促进了工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使普鲁士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迈出了一步,开辟了一条自上而下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道路。2.德意志邦联反拿破仑战争胜利后,根据维也纳会议总决议建立了德意志邦联。邦联常设机构是邦联议会。议会没有中央政府的权力,各邦在内政、外交、军事上都独立自主。1815——1848年,极端反动的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始终担任邦联议会主席。他竭力支持各邦恢复封建专制统治,德意志并没有得到统一和自由。

资本主义经济仍在发展,施泰因——哈登堡的土地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关系在农村的发展。普鲁士于1818年废除境内所有的关卡,在国界线上建立统一严格的关税线。1834年,在普鲁士倡议下,成立了“德意志关税同盟”。3.资产阶级自由民主运动出现了“青年德意志”文学政治运动。继“青年德意志”运动之后,又兴起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政治运动。但是在德意志政治反动,资产阶级较软弱的条件下,只能把对社会现实的批评归结为对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宗教的批评。他们的主要代表任务是大卫·施特劳斯和布鲁诺·鲍威尔。四、19世纪前半期的意大利1.1796——1814年拿破仑的占领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拿破伦在意大利的统治,是按照法国的面貌去塑造意大利。

在意大利进行的改革,并不是为扶植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只是为适应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梁启超早在1902年就写道:“当18世纪之末年,拿破仑蹂躏意大利。其时意大利已支离灭裂,分为15小国。拿破仑铁鞭一击,合而为三,置之为法政府督治之下。虽然,意大利此后之独立,实拿破仑之赐也。拿破仑废其小朝廷,锄其家族,将封建积弊,一廓而扫之。以法国民法之精神,施行于其地。于是意人心目中,始知有所谓自由,有所谓统一。且对外反动,而知有所谓独立,拿破仑实意大利之第一恩人也。”

2.烧炭党运动一般把1807年视为烧炭党成立的时间它的行动打击了法、奥对意大利的统治和各邦国的封建势力;它的纲领和实践给以后更进步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组织留下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斗争精神鼓舞了意大利民众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斗争;其中的两种倾向,分别培育了马志尼的“青年意大利党”和加富尔的自由派,为复兴运动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3.意大利青年党马志尼1805年6月22日出生在热那亚的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1821年马志尼进入热那亚大学学习。1827年大学毕业前他正式参加了烧炭党。1831年6月底,青年意大利党在马赛诞生。

青年意大利党组织的特点是:一是与烧炭党一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仍是秘密会社式组织。第二强调其成员必须是年轻人,年龄至多不超过40岁。政治纲领是建立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包括全意大利领土的、独立的和自由的共和国”。斗争策略:“教育与起义”。还号召奉献“思想与行动”。

第三节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社会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2.阶级条件:三大工人运动3.思想条件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唯物史观《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剩余价值学说《哲学的贫困》和《雇佣劳动和资本》(1847)“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6)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6)《共产党宣言》(1848.2)第四节1848年欧洲革命EuropeanRevolutionof1848,主要发生在法兰西、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等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民族革命。这次革命是19世纪上半叶欧洲经济、政治和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的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其任务是推翻封建制度,消除异族压迫,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清道路。

1.法国1848年革命

二月革命

1848年2月22日,巴黎工人和人民群众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2月24日晚组成了临时政府。2月25日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六月起义

12月2日政变

1851年12月1日夜,波拿巴发动军事政变。1852年12月2日,波拿巴即皇帝位,称拿破仑三世,史称法兰西第二帝国。

2.德意志1848年革命

柏林三月革命(1848)1848年5月18日在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召开国民议会,讨论和开展立宪工作。大德意志派、小德意志派1849年3月,议会通过帝国宪法,确定某些自由、民主权利,选举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为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皇帝。但威廉拒绝加冕。3.奥地利1848年革命

维也纳三月革命(1848)布拉格六月起义(1848)匈牙利三月革命(1848)裴多菲(1823—1849年)为首的革命者在佩斯举行集会,通过了资产阶级改革的政治纲领,即《十二条》

维也纳十月起义及其失败·奥地利恢复封建专制统治4.意大利1848年革命

1848年1月,西西里岛首府巴勒莫人民首举义旗,揭开了1848年意大利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1849年2月9日,以G.马志尼为首的罗马共和国宣告成立。7月3日,法国、奥地利和两西西里王国的反动联军颠覆了罗马共和国。8月22日威尼斯陷落,意大利1848年革命失败。

5.欧洲1848年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1848年欧洲革命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摧毁了反动的神圣同盟和维也纳会议的体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