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植被+第1课时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1页
5.1植被+第1课时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2页
5.1植被+第1课时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3页
5.1植被+第1课时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4页
5.1植被+第1课时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纳米布沙漠植被VEGETATION植被第五章第1节第1课时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课标】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核心素养】

1、通过开展校内植被调查实践活动,了解植被特征,识别主要植被类型。2、通过观看视频,观察图片、文字等资料,探讨森林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体会珍惜爱护天然植被、“适地适树”营造人工植被的重要性。课前预习01课前预习植被与环境1、植被(1)概念:自然界

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2)类型:天然植被,如

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

等。2、植被与环境的关系(1)植被可以

其生长环境条件。裸地→少数种类的植物生长→改造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更多种类植物生长→形成稳定的植被。(2)天然植被具有

当地环境的特征。①光照:植物通过争夺阳光,占据一定的

,形成

的垂直结构。②气温和降水: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

,植物种类越

,垂直结构越

。成群森林、草原、荒漠人工草场改造适应垂直空间分层大多丰富课堂探究02植被与环境的关系课堂探究一:植被对环境的作用

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稳定的植被群落是怎么形成的?2、植被在形成过程中改变了环境的哪些要素?8课堂探究一:植被对环境的作用

请同学们按校内实践调查时的分组,把手中的纸质植物按照植被演化顺序进行排序,用序号进行标注并写上演替阶段。课堂互动:稳定植被的形成过程10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裸地稳定植被的形成过程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向土壤提供有机质。通过光和作用,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通过植物蒸腾,大气获得了水汽。

请同学们按校内实践调查时的分组,把手中的纸质植物模型按照本地森林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正确摆放,并用胶棒粘贴起来。课堂探究二:环境对植被的作用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1、一棵树是植被吗?2、草为什么要放在树荫下?3、如果有苔藓应该放在哪?4、你觉得这些植物可以分为几类?有什么特点?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1、光照:

植被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自然环境要素影响植被:2、气温和降水:

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自然环境要素影响植被:3、土壤:土壤的肥力高低、土壤的水分等影响植被生长。自然环境要素影响植被:课堂探究三:植被对自然环境的指示作用骆驼刺指示干旱环境1、指示环境的干湿状况荷花指示水生环境课堂探究三:植被对自然环境的指示作用碱蓬指示碱性土壤2、指示土壤的性质凤尾蕨指示酸性环境总结:植被与环境的关系静态:

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应其生长的地方,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特征的能力。动态:

植被的环境适应性特征是植被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植被的演替。校内植被调查活动03地理实践活动:通过调查,了解校园树木与环境的关系四川省眉山车城中学位于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地理坐标为北纬30°,东经103°,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呈酸性,校园内绿化率高,植被覆盖率高,有多种本地树种及引进树种。四川省眉山车城中学俯瞰图1、考察准备:①明确考察任务,合理进行小组分工,建立小组微信群。②提供辨别植物的软件(如微信扫一扫)。③提前准备校内植被调查表(任务不同,调查表内容略有不同)。2、观察和记录:①各组根据分工,利用微信扫一扫功能鉴别植物种类,了解植物生长习性等,并记录下来。

②对植物进行拍照记录。3、实践活动成果:①各组提交一份观察记录调查报告,拍摄调查报告上涉及的相关植物并发送到小组微信群。②比较“引进树种”和“当地树种”树木的生长情况。③提出校园绿化、优化的合理化建议。考察步骤安排考察成果展示:校园内植被调查表和树种调查表植物类型植物名称地衣、苔藓暂无草本竹、凤尾蕨、假粗毛鳞盖蕨、渐尖毛蕨、华南毛蕨、山冷水花、通泉草、马兰、沿阶草、非洲紫罗兰、接骨草、新玉掇、风车草、千里光、美人蕉、决明、飞蓬等灌木海桐、鹅掌柴、萼距花、木槿、六月雪、海桐、棕竹、六月雪、西洋杜鹃、三角梅、檵木、罗汉松、八角金盘、桂花、海桐、山茶、木芙蓉等乔木苏铁、石楠、蓝花楹、蒲桃、细叶榕、朴树、乌柏、荷花玉兰、悬铃木、榉树、无患子、檵木、罗汉松、八角金盘、桂花、海桐、山茶、木芙蓉等考察成果展示:校园内主要植物统计表树种类型典型树种常绿乔木小叶榕、黄葛树、樟树、桂花、石楠、苏铁、荷花玉兰、蒲桃、八角金盘、海桐等落叶乔木悬铃木、朴(pò)树、榉树、栾树、鸡爪贼、蓝花楹、乌柏、幸福树、丝绵木等针叶乔木雪松等考察成果展示:校园内主要树种统计表悬铃木朴树栾树榉树考察成果展示:现场照片(落叶乔木)描述小叶榕的生态特征1、植株的高低2、根系特征3、叶片特征小叶榕现场照片(常绿乔木)植株较高,树冠茂密推测当地水热状况:水热条件好气生根:吸收气体汲取地下水起到支撑作用用以抵抗强风推测当地气候环境:气候湿润,且有强风叶片常绿,以深绿色为主,有光泽,革质叶片推测当地气候环境:夏季高温,光照强,冬季温和

每个树种都有自己的生长适应特性,对环境的各个要素,如温度、土壤、降水等要素非常敏感,所以每个树种都有自己的分布区域。人们在移栽植被时就需要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学校绿化建议:草本:千里光、决明灌木:萼距花、西洋杜鹃、三角梅乔木:樟树、小叶榕优缺点:优点:同学们积极参与调查活动,拍摄大量植物照片分享到微信群植物调查表完成度较高,填写规范完整缺点:调查不够全面,如缺少地衣、苔藓的照片部分照片由于拍摄手法问题(如角度、距离、光影问题),难以对植物进行识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植被环境光照温度土壤水分概念分类演替过程垂直结构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一定的地方天然植被人工植被新形成的裸地少数种的植物生长改造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更多种类的植物形成稳定的植被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影响改造课堂小结Classsummary校园植被调查

在地球表面,除了极端干旱、寒冷的地方,几乎都有植物生长。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的植被群体各自占据一定的空间,排列在空间的不同高度和一定土壤深度中,形成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植被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天然植物才能称为植被B.经济林属于天然植被C.植被是植物长期生长的结果D.植被只生长在裸地上2、影响自然森林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CA课后练习(2021·广东联考)福建省福州市别称“榕城”,“独木成林”而闻名的榕树在福州种植普遍,然而每年都有很多榕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