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健康教育学
绪论
【章节】1.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概念
2.健康教育的意义
3.健康教育工作步骤及健康教育学的相关学科
4.健康教育发展概况第一节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概念健康1957年WHO:健康状态为个体在一定环境遗传条件下能够恰当地表达其行为功能1978年: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1998年:健康是身体、智力、精神和社会完好的一种不断变动的状态,而不是指没有患病或身体虚弱。健康连续谱与亚健康和亚临床健康(白)死亡(黑)健康连续谱亚健康亚临床疾病健康教育(healtheducation)
健康教育的定义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对象:靶人群前提:调查研究干预措施:健康信息传播目的: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
区别健康教育有特定的工作目标:改善健康相关行为健康教育不是简单地、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完整过程健康教育融合了相关学科知识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联系
健康教育离不开卫生宣传,健康教育要实
现特定健康行为目标,必须以卫生宣传作
为重要手段。健康教育既是卫生工作的一个领域也是一种方法疾病与人类行为关系密切,而使健康教育成为医疗卫生工作的一个独立的活跃的领域。健康教育对人们的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与健康教育干预方法、评价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健康教育同时又是一种工作方法。健康促进(healthpromotion)健康促进的定义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体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生态学支持的综合体。健康促进的5个活动领域1、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促进的含义已超出卫生保健的范畴,各个部门、各级政府和组织的决策者都要把健康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明确要求非卫生部门建立和实行健康促进政策,其目的就是要使人们更容易做出更有利于健康的选择。2、创造健康支持环境健康促进必须为人们创造安全的、舒适、满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系统地评估快速变化的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以保证社会和自然环境有利于健康的发展。要创造健康的支持环境,还是要借助第一个领域的内容。3、增强社区行动确定问题和需求是社区能力建设最佳的起点,社区居民有权、有能力决定他们需要什么以及如何实现其目标。因此,提高社区人民生活质量的真正力量是他们自己。要求社区群众能够连续、充分地获得卫生信息、学习机会以及资金支持。4、发展个人技能通过提供健康信息,教育并帮助人们提高做出健康选择的技能,来支持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健康和环境,不断地从生活中学习健康知识,有准备地应付人生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并很好地应付慢性病。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卫生部门不应仅仅提供临床治疗服务,而应该将预防和健康促进作为服务模式的一部分。卫生服务责任由个人、社区组织、卫生专业人员、卫生机构、商业部门和政府共同承担。《雅加达宣言》提出5个优先考虑的方面:提高对健康的社会责任增加对健康发展的资金投入扩大健康促进的合作关系增强社团及个人能力保护健康促进工作的基层组织健康促进的3项基本策略倡导(advocacy)
是一种有组织的个体及社会的联合行为。倡导社会对各项健康举措的认同,激发社会对健康的关注以及群众的参与意识。倡导政策支持,争取获得政治承诺。倡导卫生及相关部门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对健康的愿望和需求。赋权(empowerment)健康是基本人权,健康促进的重点在于实施健康方面的平等,缩小目前存在的资源分配和健康状况的差异,保障人人都有享受卫生保健的机会与资源。对个人赋权,授予群众正确的观念、科学的知识和可行的技能,获得控制那些影响自身健康的有关决策和行动的能力。对社区赋权,使社区人群的集体行动更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决定社区健康与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协调(mediation)健康促进涉及卫生部门、经济部门、政府、非政府组织(NGO)、社会各行各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社区、家庭和个人。在改善和保护健康的健康促进活动中,必须使个体、社区及相关部门等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协调一致,组成强大的联盟和社会支持体系,共同协作实现健康目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环境支持健康促进需要健康教育来推动和落实。健康教育在健康促进中起主导作用,不仅是因为健康教育在促进个体的行为改变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激发领导者拓展健康教育的政治意愿、促进公众的积极参与以及寻求社会的全面支持,健康促进氛围的形成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没有健康教育也就没有健康促进。健康促进的含义较健康教育更为广泛,它包括健康教育及能够促使行为、环境改变的组织、政策、经济支持等各项策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二者不可分割。概括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基础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的保证
健康促进、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关系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卫生宣教
第二节健康教育的意义健康教育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客观需要纷繁复杂的病因可分为四类:环境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医疗卫生服务因素其中,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所占比重达60%。有毒有害因素环境行为中介医疗卫生服务因素行为中介生物学因素人体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间的关系健康教育是人们提高健康水平的无限愿望与
有限资源的矛盾的产物◆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人口的老龄化、许多慢性传染性疾病目前没有治愈方法◆卫生费用的增长过快、所占GDP的比例过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健康教育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医学科学在不断发展进步中,通过与其他学科融合或吸取其他学科的营养来使自己不断扩大、丰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逐渐与行为科学、传播科学、管理科学相结合,使健康教育得以成为一个专业领域并开辟了医学科学知识的一个新的生长点。第三节健康教育工作步骤及健康教育学的相关学科健康教育工作步骤4321实施干预方案制定干预方案调查研究评价干预效果健康教育工作步骤与临床医学工作步骤比较健康教育工作步骤临床医学工作步骤诊断调查诊断调查收集信息现场调查收集信息问诊专家咨询望、扪、叩、听文献复习实验室检查分析信息分析信息得出诊断(推断)得出诊断制定干预方案制定干预方案实施干预方案实施干预方案动员、组织、网络对因治疗骨干培训对症治疗大众传播支持治疗人际传播心理治疗评价干预效果评价治疗效果健康教育学的相关学科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卫生政策与管理学健康传播学社会营销教育学医学科学行为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心理学/社会科学/文化人类学基础医学其他相关基础科学第四节健康教育发展概况我国健康教育发展概况我国古代的健康教育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知之则强。知,谓知七益八损、全性保命之道也。不知则老。”健康教育的方法:“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所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近代以来新中国建立前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科学理论引进我国是20世纪初。1915年,中华医学会成立,首任会长颜福庆,书记伍连德。宗旨是向民众普及现代医学科学知识。20年代,我国卫生和教育界众多学者对于提高民族健康极为重视,大声疾呼通过卫生知识的传播,进行全民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健康教育从学校抓起”的口号。20年代后期始,全国各地健康教育实验区和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尤以河北定县最为突出。当时,针对农村的四大病根—“贫、愚、私、弱”提出了“以生计教育治贫,以文化教育治愚,以民众教育治私,以健康教育治弱”的方针。全县实施卫生教育的组织有保健院、村保健组,每村设有保健员。1929年,北平市成立“学校卫生委员会”,这是我国最早的市级学校健康教育行政机构。1931年,中央大学设立“卫生教育科”,培养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学制为4年。1936年,中华健康教育学会在南京成立,朱章庚任首届理事长。自1929年至1946年,全国有18个省、6个市成立了卫生(教育)委员会,由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支持。总结:三、四十年代,我国健康教育事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由于旧中国的腐败、经济的落后和军国主义的侵略,许多学者对发展中国健康教育的设想和建议得不到重视和实施,“卫生救国”的愿望难以实现。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健康教育解放初期,我国依然面临传染病、寄生虫和性病流行的严重威胁,营养不良十分普遍,加之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医疗卫生事业落后。1950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提出了卫生工作三大方针,其后又加入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提出了卫生工作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四大原则。实现领导、专业人员及群众三结合。1953年起,全国开展了具有重大意义的“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全民参加除害灭病的工作,在除害灭病的过程中建立了“三级卫生保健网”,充实了医生,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通过这些卫生工作的进行,迅速消灭了性病、控制了四大寄生虫病。1964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消灭性病,从而成为当时全世界唯一基本消灭性病的国家。各种传染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大幅下降,加快了医学模式转变。这些变化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少有的。
居民健康指标解放初期80年代婴儿死亡率
200‰34‰人口死亡率25‰7‰人均期望寿命35岁70岁我国健康教育学科发展史上的几个重大事件专业性行业协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的成立1984年09月成立“中国卫生宣传教育协会”1990年04月更名为“中国健康教育协会”
2009年11月更名为“中国健康促进和教育协会”
专业性学术刊物《中国健康教育》杂志《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杂志专业性研究机构--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成立1986年4月15日,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成立。2002年从中央到地方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与同级其他预防医学/公共卫生机构组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更名“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其主要任务是:科学研究、业务指导、专业人才培养以及基础理论研究和开发研究,
为国家当前和长远的健康教育战略、为全国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提供科研和业务指导。国外健康教育发展概况前苏联自十月革命胜利即坚定贯彻“预防为主”卫生方针,明确强调“没有健康教育就没有苏联的保健事业”。美国1971年设立健康教育总统委员会,联邦卫生福利部设保健信息及健康教育促进办公室,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设健康促进/健康教育中心。1974年,被认为是健康促进新纪元的开端,把卫生政策的侧重点由疾病的治疗转移到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1979年,美国卫生总属发表的《健康人民2000年》宣告“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公共卫生革命”开始,国家重新对于疾病预防以及健康促进重视起来,建立全国健康教育中心,有300所高校设有健康教育专业,有20余所高校可培养健康教育的博士、硕士人才。国外80年代-90年代以来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986年,40多个发达国家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试图率先在发达国家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会议提出的《渥太华宣言》,奠定了健康促进的理论基础。1988又在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和1991年瑞典的宋斯瓦尔召开了第二届、第三届国家健康促进大会。1997年7月,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召开了第四届健康促进国际大会,这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健康促进会议。2000年6月,在墨西哥城召开了第五届世界健康促进大会,主题为“架起公平的桥梁”,重申为了实现人人健康和平等,健康促进必定是各国卫生政策而后规划的基础组成部分。2005年8月在曼谷召开第五届世界健康促进大会,会议通过了旨在促进人类健康的《曼谷宪章》。《曼谷宪章》制定的战略包括:提倡在尊重人权基础上促进健康;增加在促进健康方面的投资;开发健康知识的普及和研究方面的潜力;通过立法确保每个人享有平等的健康权利;建立起政府、私人和非政府组织间的健康联盟。有关国际组织
国际健康教育联合会(InternationalUnionforHealthEducation,IUHE)1951年成立的国际民间学术组织。主要活动是组织国际性的大型专题会议,对健康教育重大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于1948年成立,明确地将协助各国人们开展健康教育作为其主要任务之一,下设有公共信息与健康教育司。目前有192个成员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tedNationsChildren‘sFund,简称UNICEF)
原名联合国国际儿童紧急救助基金会,于1946年12月11日创建,其目的是满足战后欧洲与中国儿童的紧急需求。1950年起,它的工作扩展到满足全球所有发展中国家儿童和母亲的长期需求。1953年,UNICEF成为联合国系统的永久成员,隶属联合国系统,受联合国大会的委托,致力于实现全球各国儿童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NationsEducational,ScientificandCulturalOrganization,UNESCO)
属联合国专门机构。1946年11月4日在巴黎宣告正式成立。通过教育、科学及文化促进各国间合作,对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以增进对正义、法治及联合国宪章所确认之世界人民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均享人权与基本自由之普遍尊重。会员国188个,准会员5个。总部设在巴黎联合国人口基金会(UnitedNationsPopulationFund,UNFPA)于1969年开始运作,主要职责是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人口问题,是人口援助方面最大的国际组织。对发展中国家援助的大约有四分之一是通过联合国人口基金完成的。总部设在纽约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unitednationsprogrammeonHIV/AIDS,UNAIDS)1995年7月建立,1996年1月正式开始工作。主要任务是帮助各国制定预防艾滋病的计划和政策,在研究和医疗技术方面给予合作,并更加有效地指导和协调有关国际机构对艾滋病的预防和调查研究工作,降低个人和社区(及特殊人群)对艾滋病的脆弱性和易感性,减轻艾滋病流行所造成的影响。总部设在日内瓦
人类行为及健康相关行为
第一节
人类行为的基本特点及其健康教育意义行为的基本概念行为:完整有机体的外显活动,由内、外部刺激作用于动物和人所引起。行为过程公式:“S-O-R”S(stimulation)-O(organization)-R(reaction)行为五要素
行为主体——人。
行为客体——人的行为所指向的目标。
行为环境——行为主体与行为客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
行为手段——行为主体作用于行为客体时的方式方法。
行为结果——行为对行为客体所致影响。
行为五要素环境手段主体客体结果
人类行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先天性行为:先天性的,不需要通过学习获得。习得行为:人类在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通过社会化过程获得的。人类行为的生物性行为与遗传
亲代子代之间、孪生子之间的行为具有某些相似性,在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之后,证明其与遗传有关。人类行为的生物性行为以生理形态和功能为发生前提
外显行为以人的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直接的发生前提,内隐行为是以人脑的结构和功能为直接的发生前提。
人的行为也可以反过来影响生理。人类行为的生物性本能行为
人和动物都具有的最基本的行为
摄食、睡眠、躲避等人类行为的社会性
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类行为的社会性,人不可能脱离人类社会成长为一个“人”,在人类社会中,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每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着周围人群的情感反应方式、行为方式,尤其是通过社会的教育活动学习语言、风俗、知识、思想、道德、法规等,逐渐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这个过程称为“社会化”。人类行为的适应形式反射自我控制调试顺应应对应激反射人体通过“反射弧”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方式。自我控制当某种行为反应可以导致正负两反面的结果时,个体常常对自己的部分行为进行控制以达到社会适应。调试个人与他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配合、互相适应的方式和过程。顺应个体与群体之间不断接受新的经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应对个体决定是否做或是如何做某件事,以使行为适合目前或长远的需要。应激应激是个体对紧张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适宜性反应。人类行为的目的性、可塑性和差异性人类行为的目的性人类与动物区别的重要标志是人类行为有明显的目的性动物多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人的绝大多数行为都带有目的性、计划性,
人不但能适应环境而且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去改造环境
人类行为的可塑性人类的行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行为的可塑性特点是实施培养教育的前提。年纪越小可塑性越大。人类行为的差异性人的行为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的原因:个体具有的遗传素质不同,其反应具有差异性。个体行为受个性心理特征的支配,对同一刺激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反应。由于行为的差异性,健康教育的措施必须因人而异、因势利导人的行为的发展与“人生三阶段”行为的发展
在行为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实践向行为主体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与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行为发展的内因与动力。行为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1.被动发展阶段(0~3岁)通过遗传、本能力量的驱使,以及无意识的模仿来发展行为,多种动作、简单语言、基本情绪及部分社会行为初步形成。2.主动发展阶段(3~12岁)开始主动模仿、探究,行为发展带有明显的主动性,对本能冲动的克制能力迅速提高,婴幼期形成的行为进一步发展。3.自主发展阶段(12岁~成年)人们开始通过对自己、他人、环境、社会进行综合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发展。4.巩固发展阶段(成年后)人的行为定式已经形成,行为发展主要体现在巩固、完善、适当调整几个方面。行为发展的连续性和不平衡性连续性:人的行为一生中是发展变化的,旧的行为反应被打破、新的行为反应建立,现在的行为是过去行为的延续,将来的行为又是现在行为的延续。不平衡性:人的行为在不间断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阶段特点,一些阶段行为发展速度较快,某个阶段对某些行为的发展特别重要。表2-2Erikson的心理发展阶段
阶段1.婴儿期2.儿童早期3.学前期或游戏期4.学龄期5.青年期6.成人早期7.成人中期8.成人后期
年龄出生一1岁半1岁半一3岁3岁一6岁6岁一12岁12岁—18岁18岁—25岁25岁—50岁
>50岁
发展任务基本的信任——不信任自主性——羞怯和怀疑主动性——内疚勤奋——自卑同一性——角色混乱亲密——孤立动力源——停滞自我完善——绝望人生“三阶段”生命过程三个阶段(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
–人生准备阶段
–人生保护阶段
–晚年生活质量阶段
健康教育应根据各阶段的健康需求来确定健康目标、任务和策略。人生准备阶段
自妊娠、出生到18~20岁。
特点:机体发育、心理发展和社会化过程都很迅 速,此阶段生理和心理都较稚嫩而脆弱,是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
可细分为围生期、婴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时期干预对象工作任务围生期新生孩子的父母实现优生,减少妊娠和分娩风险,降低婴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正确开始母乳喂养等。婴幼儿期孩子的父母;托幼机构领导和工作人员帮助其掌握母乳喂养和添加辅食的方法,促进婴儿感觉、语言和动作发育,初步形成信任感,免疫接种,预防常见病和传染病,培养孩子个人卫生习惯等。儿童期儿童,父母,学校领导和教师增加孩子卫生知识、培养和巩固卫生习惯,促进其身心发育发展,预防和矫治常见病,防止意外伤害,养成其自尊而宽容的性格,形成初步道德判断,促进抽象和逻辑思维,增加行动的主动性和目的性等。青少年期孩子,父母,学校领导和教师,社区有关领导和成员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育发展:掌握生理心理卫生和预防疾病与意外伤害的知识及技能,养成有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防止不良行为倾向,促进理解和掌握社会道德原则的实质,形成完整的人格等。人生保护阶段
自成年开始至老年之前,主要指中年人。中年在身心两方面都相当成熟、稳定,但从45~50岁开始衰老,一个从不锻炼的人其总的机能水平自此开始以每年递减15%的速度下降。 中年人是社会的栋梁和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承受繁重的工作和家庭负担,承受各种紧张刺激与压力,因此会较多地暴露于各种疾病危险因素中。 出现在老年时期的许多慢性疾病往往在中年时期即已开始发展。如果中年早逝,则对家庭和社会的打击最大,因此中年保健是保护生命的重要环节。晚年生活质量阶段
65岁以上老年人的生活阶段。
老年阶段各种慢性疾病相继出现,社会角色和地位的变换也往往带来许多心理问题。这一阶段的健康教育应针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保健、心理调适、体育活动和休闲、临终关怀等开展。
第二节
行为的影响因素行为的影响因素自身因素
自然环境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
遗传因素几种重要的心理因素:需要、动机和动机冲突认知态度情感意志需要、动机和动机冲突需求----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包括生理需求,也包括社会需求。需要----客观需求的主观反映,即被意识到的需求。动机----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认知
认知指“人们获得和利用信息的全部过程和活动”。认知过程简单概括为三步:第一步,注意到传来的刺激、信号;第二步,把传来的信号、刺激转化为某种信息,并作出解释;第三步,采取适当的行为,对信息作出反应。态度是个体对人、物、事的反应倾向,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其主要特征是评价性。态度的功能分为4种:认知功能、适应功能、表达评价功能、自卫功能。态度的变化经历服从、同化和内化三个阶段:服从阶段:只是表面上转变了自己看法和态度,在这一阶段往往是被迫表现出顺从行为,其实并不心甘情愿。同化阶段:不是被迫而是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知识、信念、行为等,使自己的态度自觉自愿地顺从他人。内化阶段: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和接受他人的观点、知识、信念,彻底地转变态度,成为内在的行为倾向行为。情感
情绪(emotion)是指较短暂而强烈的具有情景性的感情反应,如愤怒、恐惧等。 情感(feeling)多指稳定而持久的具有深沉体验的感情反应,如自尊心、责任感等。
在情感和情绪——认知——行为的相互作用中,情感和情绪可以是认知发展的契机,它激发人去认识、去行动;也可以强烈影响认知过程发展和行为表现,例如痛苦,愤怒或紧张情绪使认知活动变得刻板和狭窄,限制知觉和思维,干扰信息解释利用和作出反应。意志
意志是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意志的过程包括决定阶段和执行阶段。
最主要的意志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力。
环境因素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地理环境、生物环境、地下资源环境等。首先,自然环境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体现在相应的风俗习惯上。
其次,自然环境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还表现在与人类行为有关的可得资源上。
其三,自然环境不同,经济活动的内容不同,居民的性格特点往往也不同。社会环境因素
经济 社会人口 法规 社会制度 社会思想意识经济发展对行为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提高健康认知水平,采取促进健康的行为创造了物质条件经济发展带来的丰富物质生活也导致一些不利健康的行为发生发展经济发展带来的具体经济活动的变化,导致人们的健康相关行为发生相应变化并对健康教育提出新的要求社会成员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善可以减少疾病经济损失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人口对行为的影响人口密度过大导致人们平均消费水平下降,以致不能或不愿采取健康促进行为人口密度过大使人均教育投资不足,造成人群教育水平难以提高,缺少健康知识,不利于采取健康促进行为人口密度过大、人口过剩带来的失业等,造成人们心理紧张、焦虑法规对行为的影响法规的作用:教育威慑惩罚卫生法规对于促进健康行为、维护和提高健康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法规来保障社会制度对行为的影响社会制度“三个层次”:整个社会形态、某一社会活动领域、某一特定的社会活动医疗保健制度与健康相关行为:自费医疗:求医率受抑制、遵医率较高,提供不必要服务、造成资源浪费,重医疗轻预防,影响人群健康水平提高并带来社会总疾病经济负担增加免费医疗:提高就医率、提供较高质量的预防保健服务,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服务质量下降,服务效率降低,医疗保健资源浪费集资医疗社会思想意识对行为的影响个人思想意识的形成,一方面基于其生活经历和实践,另一方面受社会观念的影响思想意识具有个别性和社会普遍性健康的、积极的思想意识带来促进健康的行为社会道德对行为的影响评价和调节人们的社会行为通过舆论的褒扬、贬抑、谴责而产生作用力,控制和影响个人需要、动机和行为道德舆论的调节范围比法规制度更广,作用程度比风俗习惯更强宗教对行为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鼓励继承和发扬教规教义中有益健康的成分通过宗教组织的巨大影响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通过传播科学的健康信息,以取代宗教理仪中不健康的成分家庭对行为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吸烟、饮食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等方面的家庭影响通过模仿、教育、行为前件和行为后件提供等机制塑造、培养、改变成员的健康相关行为行为前件:可以引发某种行为的提示事件行为后件:紧接行为反应之后发生的,对该行为重复发生的频率或趋势发生影响的事件大众传播对行为的影响直接提供健康信息传播与健康相关行为有关的社会行为规范和行为榜样对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造成舆论压力,对行为后果提供舆论监督抵制和消除大众媒介可能发生的副作用教育对行为的影响通过传授知识,增进科学知识和技能,提供健康信息通过传播社会行为规范,规范行为风俗对行为的影响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第三节健康相关行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与疾病相关联的健康相关行为团体健康相关行为健康相关行为的生态学特点健康相关行为
促进健康的行为
促进健康行为主要特点有:有利性:行为表现有益于自身、他人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如不抽烟。规律性:行为表现规律有恒,如定时定定量进餐。和谐性:个体行为表现出个性,如选择运动项目,又能根据环境调整自身行为。一致性:外显行为与内在心理情绪一致。适宜性:行为的强度能理性地控制。
促进健康行为的分类日常健康行为避开环境危害行为戒除不良嗜好预警行为合理利用卫生服务危害健康的行为
危害健康行为的特点:
对人、对己、对社会的健康有直接或间接的、明显或潜在的危害作用。例如吸烟行为,不仅对吸烟者本人的健康产生危害作用,而且对他人(造成被动吸烟)和社会(造成总发病率、死亡率水平的提高)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对健康的危害有明显性和稳定性,即需要有一定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 习得性,是个体在后天的生活经历中学会,故又称“自我制造的危险因素”。危害健康的行为分为4大类
不良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指一系列日常活动的行为表现形式。生活方式一旦形成就有其动力定型,即行为者不必花费很多的心智体力,就会自然而然去做日常的活动。不良生活方式则是一组习以为常的、对健康有害的行为习惯,包括了能导致各种成年期慢性退行性病变的生活方式等。不良生活方式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又有潜伏期长、特异性差、协同作用强、个体差异大、广泛存在等特点。致病性行为模式
致病性行为模式是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是A型行为模式和C型行为模式。
A型行为模式(typeAbehavioralpattern,TABP)又称“冠心病易发性行为”,是一种与冠心病发生密切相关的行为模式。行为表现:做事动作快,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具有时间紧迫感),大声和爆发性的讲话,喜欢竞争,对人怀有潜在的敌意和戒心。其核心行为表现为:不耐烦和敌意。
A型行为者的冠心病发病率、复发率和病死率均比非A型行为者高出2-4倍。
C型行为模式
一种与肿瘤的发生有关的行为模式,又称“肿瘤易发性行为”。其核心行为表现就是情绪好压抑,性格好自我克制。表面处处依顺、谦和善忍,回避矛盾,内心却强压怒火,爱生闷气。
C型行为可促进癌前病变恶化,C型行为者各种癌症的发生率非C型行为者高出3倍,并易发生癌的转移。不良疾病行为
疾病行为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有病到疾病康复全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不利健康的行为。不良疾病行为可能发生在上述过程的任何阶段,常见的行为表现形式就有:疑病、恐惧、讳疾忌医、迷信、自暴自弃等等。违规行为
违反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并危害健康的行为,吸毒等行为属于此类行为。这些行为不仅直接危害行为者个人健康,又严重影响社会健康与正常的社会秩序。
与疾病相联系的健康相关行为预防行为:自信健康者在无疾病症状情况下所采取的任何旨在预防疾病的行为。生病行为:自我感觉生病者所采取的任何旨在确定健康状况或寻求恰当治疗的行为。 病人角色行为:自信生病者所采取的任何旨在恢复健康的行为,包括从医疗服务提供者获得治疗、从他人获得照料、解除平常承担的职责等。团体健康相关行为
团体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以社会团体作为行为主体的各种健康相关行为,包括团体的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特点:行为后果影响大团体健康相关行为有其特有的规律:有明确的目的和目标;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和调节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惯性,其启动和停止都较个体行为缓慢;对社会压力有较个体为大的承受能力。健康相关行为的生态学观点1.健康相关行为的发生发展受到多个水平的因素的影响:个体内部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公共政策因素、物理环境因素。2.多种类型的因素可以影响健康相关行为,例如居所特点、社区资源、经济条件、信息环境、娱乐设施。3.在这些因素和水平间存在相互联系,而人的行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4.健康教育在多个水平对多种因素实施干预有可能取得最佳效果。5.多个水平的行为干预活动需在多个方面的人群中方易实施。
健康相关行为理论个体水平的理论人际水平的理论人群和社区水平的理论第一节应用于个体水平的理论知信行模式健康信念模式行为改变阶段模式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
知信行模式(
KAP模式)(一)知信行模式的基本内涵行为改变——目标
知识和学习——基础
信(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动力
“知”——是指受传者接受知识的过程。
掌握的知识越深,实行的倾向性越强。对受传者来说,学习是一种外在行为,也是包括其思维活动的内在心理行为。对改变已有落后观念的学习,包括两个步骤,分别是:去除过去旧观念的影响、重新学习。“信”——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信念的转变在“知信行”中是个关键。
深刻稳定,可以将感情和意志融合在一起支配我们的行动。“行”——基于“知”和“信”的行为、行动。就是我们将已经知道、并且相信的东西付之实践。知信行过程分解KAP模式认为行为的改变有两个关键步骤:确定信念改变态度信息传播→觉察信息→引起兴趣→感到需要→认真思考→相信信息→产生动机→尝试行为→态度坚决→动力定型→
行为确立。
促进态度改变的方法:
1)利用促进信念建立的方法,如增加信息的权威性、增强传播效能、或是利用“恐惧”因素。适时、适当的利用这些因素,有助于态度的转化。2)利用信息接受者身边的实例,强化对行为已改变者所获效益的宣传,特别有助于那些半信半疑、信心不足者的态度转变。3)针对那些“明知故犯、知而不行”者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强化行为干预措施。4)对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则可依法采取强制手段促其态度的转化。
(二)知信行模式的局限性假定:传播健康信息给对象,可以改变其信念和态度,从而改变其行为局限性:缺少对对象需要、行为条件和行为场景的考虑实际工作中难以指导对对象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健康信念模式(thehealthbeliefmodel,HBM)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重要理论模式。它以心理学为基础,由刺激理论和认知理论综合而成,在1950年美国公共卫生部的“公众肺结核预防计划”中最早得到应用和发展。
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人们要接受建议而采取某种有益健康的行为或放弃某种危害健康的行为,需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认知:知觉到危害性perceivedseverity知觉到易感性perceivedsusceptibility知觉到益处perceivedbenefits知觉到障碍perceivedbarriers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知觉到危害性(perceivedseverity)
指行为者对罹患某种疾病、暴露于某种健康危险因素或对已患疾病不进行治疗的严重性的看法(生物学后果、社会性后果)。知觉到易感性(perceivedsusceptibility)
指行为者对自己罹患某种疾病或陷入某种疾病状态的可能性的判断。
虽然行为者知道某种疾病严重,但如果认为自己绝无罹患的可能,则不会采取相应的预防保护措施。知觉到严重性及知觉到易感性统一称为知觉到威胁知觉到益处(perceivedbenefits)
指行为者对于实施或放弃某种行为后,能否有效降低患病的危险性或减轻疾病后果的判断,包括能有效预防该疾病或减缓病痛及减少疾病产生的社会影响等。知觉到障碍(perceivedbarriers)
指行为者对采纳医生所建议行为的困难的认识,包括有形成本及心理成本。对困难有足够认识,并且相信克服这些困难、采取医生建议的行为值得时,才有可能改变行为并巩固持久。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行为者对自己实施或放弃某行为能力的自信,即对自己的行为能力有正确的评价和判断,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努力成功地采取一个导致期望结果的行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如果我尽力去做的话,我总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即使别人反对我,我仍有办法取得我所要的对我来说,坚持理想和达到目的是轻而易举的我自信能有效地应付任何突如其来的事情以我的才智,我定能应付意料之外的情况如果我付出必要的努力,我一定能解决大多数的难题我能冷静的面对,因为我信赖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面对一个难题时,我通常能找到几个解决办法有麻烦的时候,我通常能想到一些应付的方法无论什么事情在我身上发生,我都能应付自如HBM在产生促进健康行为、摒弃危害健康行为的实践中遵循以下步骤:充分让人们对他们目前的不良行为方式感到害怕(知觉到威胁和严重性)让人坚信一旦他们改变不良行为得到非常有价值的后果(知觉到效益),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行为改变中可能出现的困难(知觉到障碍)使人们感到有信心、有能力通过长期努力改变不良行为(自我效能)保护动机理论鉴于目前生活方式疾病(LifeStyleDiseases)危险因素的作用时间长且多能给行为者带来某种“收益”,因而近年发展起来的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onMotivationTheory)在健康信念模式基础上增加了两个抵御健康相关行为改善的因素,以更好地解释健康相关行为:内部回报:实施有害健康行为所带来的主观的愉快感受,如吸烟所致愉悦感外部回报:实施有害健康行为所带来的某种客观“好处”,如吸烟所致交往便利行为改变阶段模式
(stagesofchangemodel,SCM)
将变化解释为一个连续的、动态的、有五个阶段逐渐推进的过程。该模式注重个体的内在因素,认为人们修正
负向行为或采取正向行为,实质上是一个决策
过程。此过程包括五个阶段。行为转变分成五个阶段:1.无改变打算阶段2.打算转变阶段3.改变准备阶段4.改变行为阶段5.行为维持阶段无改变打算阶段
这一阶段的人,没有在未来六个月中改变自己行为的考虑或意欲坚持不改。
特点:不喜欢阅读、考虑或谈论有关这些高危行为的题目,甚至还有另外一套理论来抵制,也不打算参加健康促进或防治项目。
打算改变阶段
该阶段的人打算在未来六个月内采取行动,改变疾病危险行为。
该阶段已经意识到自身的行为问题,也已经意识到行为改变后的好处,但同时也意识到一些困难与阻碍。改变准备阶段
进入“准备”阶段的人,会在30天内改变行为。
这种人在过去一年已有所行动,例如参加一些有关课程或购买需要的资料等。
改变行为阶段
此阶段,在过去六个月中目标行为已经有所改变,行动往往会被视作行为改变,但在行为阶段变化模式中,不是所有的行动都可以看成行为改变(必须符合科学家或专家的判断,已达到足以降低疾病风险的程度)。行为维持阶段
此阶段的人已经维持新行为状态长达六个月以上,已达到了预期目的。
处于行为转变不同阶段的对象无疑有不同的需要,因此要根据各阶段不同的特点和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促使对象由上一个阶段向趋向成功的下一个阶段转变。SCM在不同阶段应采取的措施1、2阶段---促使他们进行思考,认识到危险行为的危害、权衡改变行为的利弊,从而产生改变行为的意向和动机3阶段---促使他们做出决策,尽快开始改变危害健康的行为4、5阶段---改变环境来消除或减少诱惑,通过自我强化和学会信任来支持行为改变针对戒烟不同阶段采取的干预策略
行为变化阶段干预策略无改变打算打算改变准备改变行动阶段维持阶段普及吸烟的危害提高对其严重性的认识帮助他们意识到在所处环境中,吸烟已是不受欢迎的行为帮助参与者尽快行动慢慢来,清晨第一支烟延迟30分钟增加信心,帮助他们更好的准备开始戒烟
营造有利于戒烟的环境要求其履行戒烟的承诺了解其困难和阻碍,给予帮助和支持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其建立支持不吸烟的社会网络给予鼓励SCM模式认为行为改变中的心理活动包括了认知层面
和行为层面认知层面提高认识:发现和学习新事物、新思想,向行为健康方向努力。情感唤起:知觉到如果采取适当的行动,可减低不良行为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自我再评价:在认知与情感上对自己的健康风险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认识到行为改变的重要性。环境再评价:在认知与情感上对自己的健康风险行为对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自我解放:在建立行动信念的基础上作出要改变行为的承诺。社会解放:意识到有一个尊重个人及有利于健康的社会环境在支持健康行为。行为层面反思习惯:认识到不健康行为习惯的危害,学习一种健康的行为取代它。强化管理:增加对健康行为的奖赏,反之实施处罚,使改变后的健康行为不断出现。控制刺激:消除诱发不健康行为的因素,增加有利行为向健康方向改变的提示。求助关系:在健康行为形成过程中,向社会支持网络寻求支持。理性行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理性行为理论:决定某行为是否发生的心理过程中,最直接的因素是人们是否打算实施这一行为,即有无行为意向。决定行为意向的最重要因素是个人对此行动的态度和主观行为规范,前者是由个人对预期行为结果的相信程度和对结果的价值判断来决定的,后者是由个人信仰来决定的。计划行为理论:在理性行为理论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知觉行为控制因素。知觉行为控制因素是指个人对于完成某行为的难易程度的信念。计划行为理论确定行为意向由三个因素来决定:态度、主观行为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综合行为模式综合行为模式认为在一种特定行为发生时需具备:1、一个人对实施一项行为具有很强的意愿并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
2、不存在严重的环境约束使得行为无法实施。
3、行为是明显可见的。
4、行为主体预先实施过这种行为。第二节
应用于人际水平的理论应用于人际水平的理论(一)社会认知理论(二)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三)紧张和应对互动模式社会认知理论
主要观点: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并不是简单地接受刺激,而是把外界刺激组织成简要的、有意义的形式,并把已有的经验运用于要加以解释的对象,在此基础上决定行为方式。
交互作用
环境、行为、个人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交互作用因素:人的思想、情绪、期望、信念、自我知觉、目标和意向、生物学特性与人的行为等。环境与个人特性的双向作用表现为人的期望、信念和认知能力的形成和改变要受到环境中社会因素与物质因素的影响,反过来,人对社会环境同样产生影响。观察学习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过程和结果而获得的行为的过程,即人们观察其他人的行为,了解如何进行这种行为,并且模仿其他人重复这种行为的过程。观察学习的一些条件:要引起对象的注意对象要将观察的行为保持在记忆中对象需要具有语言和动作能力对象要有适当的动机在实施正确的行为后加以强化
强化根据给予强化的主体分类,分为三种类型:
a.直接强化
(作为操作条件)
b.共鸣性强化(作为一种观察学习)
c.自我强化(作为自我控制)
社会认知理论进一步把三种强化形式整合:
a.外部强化:通过他人的反应或其他环境因素来实现
b.内部强化:来自于个人的经验或自身的价值观。
自我效能---是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内容。它对行为的形成、改变至关重要。自我效能是一种信念,即相信自己能在特定环境中恰当有效的实施行为。是对能力的自我认识。自我效能不是天生就有的,在行为实践中,在能力训练和强化刺激下,自我效能会逐渐增强。
情绪---在行为形成和转变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情感性的问题出现,包括心理性的防御机制,如不愿改变的惰性,或者感到紧张,有压力等。
环境---环境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也在潜在的影响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人们对环境的主观意识会促使或限制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改变。举例青少年戒酒干预项目:对青少年饮酒实施干预(1)教室内讲解饮酒的危害(2)律师讲解饮酒的案例(3)同伴间交流(4)亲子互动(5)社区禁止向青少年售酒(6)开展戒酒为主题的舞会类活动(7)社区条幅及展板宣传1年后效果评估:效果显著社会网络(socialnetworks)
围绕个人的社会关系网,可能有或没有社会支持的存在,也可能提供其他的社会功能。社会支持(socialsupport)社会网络的功能之一,对其有从不同角度出发的定义和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了情感性支持、物质性支持、信息支持和评价支持等方面。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
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的特点和类型特点和类型含义社会网络的特点互惠(Reciprocity)强度(Intensity)复杂性(Complexity)密度(Density)社会关系中给予和获得的支持资源社会关系中提供感情支持的程度社会关系中能提供的支持的类别社会成员相互了解和交流的程度社会支持的类型情感性支持(Emotionalsupport)物质性支持(Instrumentalsupport)信息支持(Informationalsupport)评价支持(Appraisalsupport)给予同情、爱、信任和关心给予物质性帮助或服务给予劝告、建议,相关知识和信息给予有助于对方进行自我评价的信息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的5种主要干预形式:1、增强现存社会网络的联系2、发展新的社会网络联系3、通过当地普通帮助者和社区卫生工作者来增强网络4、通过社区能力建设和问题解决过程来增强网络5、前面4种干预形式综合运用紧张和应对互动模式紧张和应对互动模式(Thetransactionalmodelofstressandcoping)包括三环节:对紧张事件和形势进行评估(一级评估)对自己的应对能力进行评估(二级评估)在此基础上进行应对,对问题的处理和对调整情绪的调节(应对策略)第三节
应用于人群和社区水平的理论应用于人群和社区水平的理论(一)创新扩散理论(二)社区组织和社区建设
创新扩散理论
(diffusionofinnovation,DI)
指一项新事物(新思想、新工具、新发明或新产品)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在整个社区或某个人群内扩散,逐渐为社区成员或该人群成员所了解与采用的过程。创新扩散过程(1)创新形成:新事物从产生、发展到成型的全部活动和过程(2)传播:将新事物向使用者积极传送的活动确定目标人群、好的传播渠道和系统正式通知、非正式宣传(3)采用:目标人群对创新的接受步骤:得到信息、说服并转变态度、决定接受创新、实施、确认接受创新受三方面知识影响:知晓知识、程序知识、原理知识(4)实施:创新开始被接受或实际应用关键:提高人群的自我效能和技巧,积极推行试点(5)维持:创新得以持续地实际应用或实施面对创新人们的不同反应类型不同的人对新事物的态度不同,他们对新事物的行为也不同:先驱者(2.5%)早期接受者(13.5%):提高认识相对较早的大多数接受者(34%):通过典型示范等活动激发其动机相对较晚的大多数接受者(34%):帮助克服接受新事物的心理障碍和客观障碍迟缓者(16%)影响创新扩散过程的新事物特性创新在人群中的扩散取决于三方面变量:新事物本身的特性目标人群的特点传播策略、渠道和方法如何促使创新扩散过程?该事物具有先进性并能适合于目标人群和当地情况分析目标人群和当地情况,发现“先驱者”和潜在的“早期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传播策略、渠道和方法社区组织和社区发展社区:通常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至少包括以下要素:人口、一定的区域、经济活动与共同利益、较密切的社会交往、居民的认可和相同的价值观。社区组织:通常指社区内有目的、有计划的建立起来的以满足一定需要的各种团体和机构,可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等,各种组织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共同形成社区的组织体系。社区组织和社区建设活动分四种类型社区发展类型:强调协作的活动类型社会行动类型:强调冲突的活动类型社区建设类型:强调能力发展强调授权类型:强调权利赋予对健康相关行为理论的综合理解干预须建立在认真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充分考虑对象人群或个体的需求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干预重点、采取不同干预对策和措施认知的提高是健康教育对象自愿采纳有益健康行为的前提适时调整健康教育工作的重心主观行为规范帮助对象正确地比较和评估为对象人群设立行为榜样或展示典型事例为对象提供培训支持帮助对象增强或发展其社会网络和支持社区组织和社区建设是影响教育工作成败和可持续性的首要因素行为变化是一个连续、可逆、可重复的过程,应在此过程中提供不同的帮助并及时强化与多学科(流行病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理论方法有机结合
健康信息传播
第一节
健康传播概述第二节人际传播第三节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第四节大众传播第五节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与对策第一节健康传播概述传播(communication)
传播一词源于拉丁文communicare,意为“共同分享”。它通常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符号进行的信息交流与分享,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行为。
我国《新闻学字典》的定义:传播是一种社会性传递信息的行为,是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个人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我国传播学者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传播要素与传播过程模式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施拉姆双向传播模式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其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了一个被誉为传播学研究经典的传播过程文字模式,这便是著名的“5W”模式。该模式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把复杂的传播现象用5个部分高度概括。五要素(五W)谁(who)?(传播者)说了什么(sayswhat)?(信息)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whatchannel)?
(传播途径)对谁(towhom)?(受传者)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效果)拉斯韦尔模式五要素谁(传播者)说了什么(信息)通过何种通道(传播媒介)对谁(受传者)取得什么效果(效果)→→→→传播学研究五大领域传播者(控制研究)信息(内容研究)媒介(媒介研究)受传者(受众研究)效果(效果研究)→→→→施拉姆双向传播模式威尔伯·施拉姆(WilburLangSchramm,1907—1987),被誉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和第一个传播院系,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1、大众传播媒介在获取或接到信息源发出的信息后,要经过译码者、释码者和编码者的加工和整理,从而变成可以被传播出去的符号。
2、受传者都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接受和传播该信息时会受到其他群体成员的影响,信息传播是双向循环的过程,每个成员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传者。3、信息在群体中的传播过程中,会得到再解释或加工。
4、大众传播的受传者在接到信息后,会给传播者发出反馈信息。5、每个受传者和传播者都扮演着译码、编码和释码的角色。人际传播又称亲身传播,指个人和个人之间直接的信息交流,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基础,也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大众传播指职业性传播机构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书籍、网络等大众传媒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大众传播信息的过程。传播的分类组织传播指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有组织、有领导、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又称人的内向传播、人内传播,指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内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心理过程,如:独立思考、自言自语等。自我传播群体传播又称小组传播,是一小群人面对面的或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和观念,并通过信息交流以相互作用的方式达到他们的目标。传播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是影响个人身心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媒介环境是作用于人类健康的重要社会环境因素信息对健康的双面效应:信息是一种宝贵的健康资源,信息也有其负向作用。健康传播是一种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的健康知识,并通过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一个社区或国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为目的的行为。我国: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而收集、制作、传递、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现代健康传播的发展与特征20世纪70年代是健康传播的开端。1971年,美国开展了一次以“通过减轻体重、减少吸烟、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从而降低心脏病的发病风险”为目的,历时5年的健康促进运动,即著名的“斯坦福心脏病预防计划”。结果显示:在健康促进运动(HealthCommunication)中大众传播加上人际传播的效果最佳,但大部分情况下仅有大众传播其效果同样很理想。这是医学学者和传播学学者的首度联手,是传播学研究方法在健康领域的首次应用。此计划被大多数学者公认为美国现代健康传播的开端。“斯坦福心脏病预防计划”项目项目选择3个人口数量相似的城镇,设2个干预城镇,在同一电视信号覆盖区内;一个参照城镇,远离电视信号所能达到的范围。在干预城镇A,只接受大众媒体的宣传教育;干预城镇B,在实施大众传播的同时,对高危人群进行强化教育(组织小组讨论或个别家庭咨询);参照城镇C,既无大众媒介也无强化教育干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城镇A或城镇B都比城镇C在降低心脏病危险因素方面有明显效果,而大众媒介加强化教育的综合干预则取得了更好的效果。20世纪80年代,全球艾滋病的流行对以疾病预防为主的健康传播研究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80年代后期以来,国际卫生机构致力于推动全球性信息—教育与传播(Information-Education-Communication,IEC)运动。从40多年的发展来看,学术界的传播焦点主要集中在疾病的预防、健康促进等基本健康生活问题的层面。健康传播的意义收集信息政策倡导社会动员传播干预收集反馈信息第二节
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特点与常用形式人际传播的定义
也称人际交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直接的信息沟通的交流活动。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完成,也可以通过非语言的方式来进行,如动作、手势、表情等。
人际传播可以分为个人与个人之间(交谈、访问、劝告、咨询等)、个人与群体之间(授课、报告、演讲、讲座等)、群体与群体之间(会谈、座谈、讨论等)三种形式。健康教育中常用的人际传播模式咨询:健康教育人员或医务工作者为来询者答疑解难,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健康问题,帮助其澄清观念,作出行为决策。交谈或个别访谈:通过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来传递健康信息,帮助教育对象学习健康知识,改变相关态度。劝服:针对教育对象存在的具体问题,说服其改变不利健康的态度、信念或行为习惯。指导:通过传授知识和技术,帮助教育对象学习和掌握自我保健的技能人际传播的特点人际传播是全身心的传播,即人要用多种感官来传递和接收信息,因此,有人称之为真正意义的“多媒体传播”。人际传播是全息传播,即信息交流比较全面、完整和接近事实。以个体化信息为主,情感信息的交流在人际传播中占了很大部分。交流充分、反馈及时。与其他传播形式比较,人际传播信息量较小,传播的范围较小,速度较慢。人际传播基本技巧说的技巧倾听技巧提问技巧反馈技巧非语言传播技巧说的技巧内容明确、重点突出(一次谈话紧紧围绕一个主题,避免涉及内容过广)。语调平稳、语速适中。适当重复重要的概念(一次交谈中,重要的内容应重复两三次,以加强理解和记忆)。把握谈话内容的深度。注意观察,及时取得反馈。适当停顿(给对方提问和思考的机会)。倾听技巧
通过有意识地听清每一个字句,观察和了解其
表达方式,借以洞察说话人的真正含义和感情,从而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的看法及其产生的根源,来有效地进行健康传播工作。主动参与,给予积极反馈。集中精力,克服干扰。充分听取对方的讲话提问技巧提问方式举例特点封闭式您多大岁数了?具体,要求回答简短而确切,适用于收集简明的事实性资料开放式你对吸烟有什么看法?笼统,能诱发对方说出自己的感受、认识和态度等,有助于真实反映其情况,表达其情感探索式/探究式为什么?适用于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偏向式/诱导式你是否也觉得吸烟对健康有害?有暗示对方作出自己想要的答案的倾向,在收集信息为主要目的的交谈中应避免此类提问复合式你经常给孩子吃蔬菜和水果吗?一句问话中包含两个或以上问题,在任何交流场合都应避免反馈技巧
对对方表达出来的情感或言行作出恰当的反应,可使谈话进一步深入,也可激励和指导对方。肯定性反馈:语言或非语言形式表示赞同和支持,会使对方感到愉快和受到鼓舞。否定性反馈:首先肯定对方值得肯定的一面,再用建议的方式指出问题所在。模糊性反馈:向对方作出没有明确态度和立场的反应,适用于暂时回避对方某些敏感问题或难以回答的问题。非语言传播技巧
表情、眼神、动作、语音、语调等都有丰富而真实的信息内涵,非语言形式融会贯通于说话、倾听、反馈、提问等技巧中。
运用动态体语:手势、皱眉、点头、眼神等。注意静态体语:仪表服饰、体态、姿势等。恰当运用类语言:语音、语调、节奏等以及鼻音、喉音等辅助性发音。创造适宜的时空语:适宜的交谈环境、适当距离等。人际交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为保证人际交流取得有效成果,交流过程中应防止出现下列不良的沟通方式:
交谈中突然改变话题。不恰当的保证和不负责任的承诺。过分表述自己的意见,主导交谈过程。连珠炮式提问。对交谈对象的问题答非所问。对对方表现出不耐烦、轻蔑的态度或使用生硬、命令、教训式的语言。过早下结论。第三节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群体传播群体传播的定义:
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群体传播的特点:信息沟通在群体成员之间进行,是一种双向性的直接传播,交往双方都是传播的终极点,不必通过一个中间环节或借助其他传播媒介。在面对面互动的情况下,小组成员有机会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从而有比较充分的信息交流。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人际传播相比较,同一信息传递的速度较快,范围较大。在群体交流中形成的一致性意见会产生群体倾向,这种群体压力能够改变群体中个别人的不同意见,从而产生从众行为。群体传播在HE与HP中的应用群体传播可适用于不同目的的HE与HP活动:收集信息-专题小组讨论传递健康信息-以小组形式传播卫生知识,合作互助,互帮互学促进态度和行为改变-群体成员的帮助、督促和支持有利于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小组讨论小组传播技巧是运用群体传播原理,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群体传播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小组传播技巧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指在一位主持人的带领下,一小组人围绕某个专题进行交谈和讨论。小组讨论四要素人数:6-8人。时间:尽量安排在所有参与者都认为较为合适的时间。讨论时间长短要根据讨论内容和参与者的情况而定,一般1.5小时左右为宜。地点:人们感觉比较舒适、方便、不受外界干扰的地方。座位排列:座位应围成圆圈式或马蹄式,以利于参与者面对面的交流座位安排举例记录员主持人观察员小组讨论的步骤排列座位
选择时间和地点
组成小组
明确讨论主题
圆圈式或马蹄形1.5h左右、舒适方便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专业理疗服务协议样本版B版
- 2024年商务协议延续申请书样本版B版
- 上海市青浦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题
- 江南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项目合同
- 佳木斯大学《儿童少年卫生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暨南大学《经济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济宁学院《平面构成》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防火门工程质量保证保险合同(2024版)3篇
- 二零二四年度厦门植物园植物科研试验合同
- 房票转让买卖合同模板
- 大管轮试题附有答案
- 2024年高级调饮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防窒息、噎食护理应急预案试题
- 2024壬二酸科学祛痘消费者报告-质润x美丽修行-202406
- 中国当代知名作家矛盾生平介绍
- 保密教育培训方案(3篇模板)
- 创新工作室考核制度
- 章丘铁锅运营方案
- 设备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戴医用外科口罩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