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学习写日记。
单元人文主题
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编排了《山行》《赠刘景文》《夜
书所见》三首古诗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
秋的声音》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别样的风景。《古诗三
首》是古代诗人眼中的秋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以儿童的视
角,描写了深秋时节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美景;《秋天的雨》从多角度
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听听,秋的声音》描写了秋
天里大自然的各种声音。篇章页的插图描绘了两个孩子骑着自行车穿
行于深秋道路的画面,视野宏阔,意境深远。
单元教学目标
字词句
◎认识3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39个字,会写29
个词语。
◎能用钢笔书写“狂、排”等8个字,注意执笔姿势,做到横平
竖直,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积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等9个与秋天有关的词语。能写
出形容四季的词语,并和同学交流。
◎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阅读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山行》。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能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口头表达
◎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能和同学交流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书面表达
◎能留心观察生活,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写出自己看到的
景色。
◎能借助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日记可写的
内容及日记的基本格式。能用口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单元教学导引
1.本单元课文优美,适合朗读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秋
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培养学生初步
的语言感染力,再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理解词语是阅读的重要基础。本单元要学习运用多种方法理
解难懂的词语。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如:
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猜出“陡峭”的意思。
二年级上册《葡萄沟》:联系上文,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
找一找第一学段的教科书中还有哪些关于词语理解的内容,在此
基础上,梳理学生已经学过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3.学生在读书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用哪些方法帮助理解
呢?试着完成下面的图表。
4.本单元安排了一些从读到写的仿写练习,让学生将自己观察
到的秋天的景象写下来。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前观察。写日记
的教学要考虑到三年级习作起步阶段的特点,不宜拔高要求,重在让
学生感受写日记的好处,了解日记的基本格式,并注意激发学生坚持
写日记的信心,使其逐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课时分配
内容古诗铺满秋天听听,习作语文合计
三首金色的雨秋的园地
巴掌声音
的水
泥道
课时22212211
4古诗三首
语文要素
阅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山行》。
2.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
古诗描写的季节。
人文主题
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自读古诗,圈画生字词,完成《预习卡》。
2.在不懂的地方作上标注,待上课时和同学交流。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赠、文等8个生字,会写“赠、文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赠刘景文》,背诵《赠刘景文》。
3.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
古诗描写的季节。
教学过程
一、积累吟诵,导入新课
1.出示《新解新教材》课件,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有关四季的
图片)
教师导入:“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
诗。”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也受到文人墨客的称颂。大家学
习、积累了哪些描写四季的诗呢?
2.学生交流,揭示课题。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硕果累累的秋天,感受秋的迷人
风采。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首古诗,分别是——《山行》《赠刘景
文》《夜书所见》。(教师相机板书:古诗三首)
设计意图:
通过猜测季节,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初步的了解,使学习
具有一定的整体性。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读本课三首古诗,猜猜这三首古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
色。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秋。
3.教师追问留疑:你是从哪里看出古诗描写的季节的?并引导
学生先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的《赠刘景文》。
三、学习《赠刘景文》
1.理解诗题。
(1)教师板书诗题“赠刘景文”,指导书写“赠”“刘”。
(2)学生齐读诗题,借助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或联系生活经验
理解“赠”的意思,明确诗题的意思是“送给刘景文的诗”。
(3)教师出示作者介绍。
2.读准古诗,读好停顿。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教师随机正音:“残”是平舌音、前鼻音;“橙”
是翘舌音、后鼻音。
(3)结合学生的朗读,教师相机指导读好停顿。
3.再读古诗,了解诗中描写的景致。
(1)出示学习要求:读诗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秋天
的景物,把相关词语圈画出来。
(2)学生交流圈画的词语,结合词语理解诗意。教师根据学生的
回答相机教学。
预设1:荷尽
①出示两幅图片,一幅为“夏季荷花盛开”的图片,引导学生观
设计意图:
依据学情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读准古诗,读出节奏;理解诗意,体会情感;最后熟
读成诵。学习由浅入深,重视方法的引领。
察夏季荷花,体会荷花的生机勃勃;一幅为“深秋荷叶衰败干枯”的
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秋之萧瑟。让学生说说哪幅图吻合诗意,并说说
理由。
②引导学生借助图片和注释理解“尽”“擎雨盖”的意思。
③朗读诗句,体会秋天荷花开败、荷叶凋零的景象。
④指名读,齐读。
预设2:菊残、傲霜枝
①出示“残菊”图片,学生说图意,理解“菊残”“傲霜枝”。
②指名读,齐读,读出画面感。
预设3:橙黄橘绿
①师:秋天所有丰收的景色,作者都用一个词概括了,那就是——
橙黄橘绿。你现在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了吗?运用前面所学到的理解
词语的方法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学生读诗句,想画面。
③师:诗题是“赠刘景文”,读到这里,你觉得苏轼是想送给好
友刘景文什么呢?
4.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完整地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5.熟读古诗,尝试背诵。
(1)学生尝试背诵,教师提示:可以借助重要词语、结合图片等。
(2)配乐背诵。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盖、菊、残、霜、君、橙”6个字,引导学生观察,
并交流书写注意点。如“残”左边不要多点;“橙”的右上角是两个
短撇;“君”的撇要舒展;“盖、霜”横画、竖画较多,要注意间距
均匀。
2.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书写要点。
3.学生练写,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径、斜”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
径”等5个字。
2.迁移运用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大致理解
诗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诗中的情感。
3.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山行》《夜书所见》,默写《山行》。
教学过程
一、诵读《赠刘景文》,回顾学习
1.学生诵读《赠刘景文》。
2.教师提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哪些学习古诗
的方法?
设计意图:
回顾古诗学习方法,为后面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供方法的引领。3.引导学生交
流学习古诗的方法。
预设1:要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好停顿。
预设2:可以用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等方
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预设3: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
4.教师归纳总结,并明确学习任务:这节课我们就要运用这些
方法来学习另外两首古诗。
二、迁移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习《夜书所见》
1.板书诗题,学生齐读。引导学生理解“书”的意思,即“书
写”,进而理解诗题,即“在夜晚写下自己看到的景物”。
2.读准古诗,读好停顿。
(1)学生自主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正音。指导读准多音字“挑”。
(3)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挑促织”的意思。
(4)指名朗读,相机指导读好停顿。集体展示朗读。
3.学生自学古诗,大致理解诗意。
(1)教师出示自学要求:运用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等
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说说从诗中看到了哪些画面。
(2)学生交流诗句意思及看到的画面,教师相机进行点拨。
①引导学生可以借助注释或插图理解“萧萧梧叶、篱落、一灯
明”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以及看到的画面。
②引导学生思考:“客”指的是谁?
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深秋时节的夜晚,客居他乡的诗
人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他会产生什么样
的感情?(留恋童年、怀念童年)
4.全班有感情地齐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小组合作,学习《山行》
1.教师出示自主学习要求:圈画古诗中描写的秋天的景物,运
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2.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出示课
件)
学习任务:(1)组内成员互相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及想象到的画面。
(2)确定成员,选择其中两句诗准备汇报。
设计意图:
由自主学习走向合作学习,开放性更大,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
合作、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内化学习古诗的方法。
(3)小组集体朗读展示。
3.教师深入小组进行指导。
预设:“远上”是指山高而远;“石径斜”指石径绵长,直通山
林;“白云生处”指人家在山的高处,那白云缭绕的地方;“霜叶”
指深秋经霜的红叶;“红于”就是“比……还要红”。
4.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1)请学生完整地说说通过诗句看到的画面。特别引导学生用自
己的话说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思,即“停下
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晚秋的枫林,经霜的红叶比二月里开的花还要红
艳”。
(2)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启发思考: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
诗人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
重视古诗积累,关注学习习惯,体现学评一致。
四、默写《山行》
1.指导书写“寒、径、斜、送、挑”。要点:“寒”的上部分
要写得紧凑,注意笔顺;“斜”左边的最后一笔为点。
2.学生默写《山行》,教师提醒书写格式:每句居中写,标点不
要遗漏。
板书设计
寒山石径
远景辽阔深远
白云人家色彩鲜明
山行
常有生气
'近景一枫林霜叶一秋比春美
荷尽无叶
/秋末的特征巧用对比
菊残傲霜
赞赏劝勉
赠刘景文
橙子金黄乐观向上
收获的季节硕果累累
橘子青绿
萧萧梧叫
近处江上秋风孤独郁闷
夜书所见思念家乡
挑促织倍感亲切思念亲人
远处
一灯明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我先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发现三首古诗描写的季节
都是秋天,然后打乱古诗的顺序,以“教一首,带两首”的方式,先
指导学生学习《赠刘景文》,按照“读懂诗题——读好古诗——理解
诗意——背诵积累”的思路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学
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迁移自主学习《夜书所见》,小组合作学习《山
行》,在先“扶”后“放”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基本方
法。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语文要素
阅读: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
流理解的方法。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写作:
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
看到的景色。
人文主题
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体会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
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难点: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
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学准备
《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和难懂的词语,借助《新解新教材》
扫清字词障碍。
2.完成《预习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6个生
字。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
方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画面,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水泥道的画面,导入:同学们,水泥道大家都见过,
普普通通,并不引人注意,但是当深秋一到,经过一夜秋风,一场秋
雨,水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板书课题,相机指导“铺、泥”的书写,提示“铺”字要写
得横平竖直,右边部分横画较多,间隔要均匀。
3.学生齐读课题,思考:“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
在普通的水泥道与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的对比中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平凡事
物中所蕴含的美,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二、初读课文,理解字词,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提出学习任务: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设计意图:
有意识地将具有相似特点的生字归类进行指导,并提前渗透《语文园地》中的“书
写提示”,有利于学生在多次书写学习中提高书写技能。
2.指名朗读课文,指导读准生字和词语。(课件出示生字)
(1)出示字词,指名读,正音。注意指导读好“增、棕”等平舌
音,“增、凌、晶”等后鼻音;指导写好“墙”字,要写得紧凑,安
排好左右结构的部件分布;指导理解“靴”指帮子较高的鞋,大多是
皮革做成的,因此是革字旁,并由此让学生积累革字旁的字,如鞋、
鞭等。
(2)小组练读,开火车读。
(3)摘掉生字头上的拼音帽子,再让学生读。
3.引导学生交流课文中“金色巴掌”的意思,明确其指的就是
梧桐树落叶。
设计意图:
语文学习宜从整体入手,重视整体把握。这环节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
圈画交流“我”观察到的景物,并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将零散的交流串
连成一个整体,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
4.再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说一说你读出了什么?
提示:学生会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可能是天放晴了,也可能是
“我”走在水泥道上,也可能是读出水泥道真美等。
(2)提示课题,感知课文。
①想一想,课文题目中的“巴掌”是什么?
②找一找,画出文中带有“巴掌”词语的句子,并说一说自己是
怎样理解“巴掌”这个词语的。
③思考:作者为什么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而不用“铺满
金色梧桐叶的水泥道”?
提示:学生会找到文中“每一片法国梧桐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
的小巴掌”这句话,通过读句,学生会发现梧桐叶像一个小巴掌,水
泥道上铺满了梧桐叶,就像是铺满了巴掌。结合插图,观察梧桐叶的
颜色,进而感知“巴掌”的颜色,理解“巴掌”的喻义。小巴掌更像
是小孩子的手掌,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掌,肉乎乎的小而可爱,从
而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生动。
(3)师生共读,感知课文内容。
提示:通过刚才的交流,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会进一步加深,再次
共读,会有不同的感受。
(4)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句子,把优美的句子读一读,选择自己喜
设计意图: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是这一部分教学的重点。教学体现一定的开放性,引
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同时,将理解词语与想象画面、朗读指导融于一体,能发
挥阅读教学的多重功能。
欢的句子摘抄下来,加深记忆。
三、学习第1〜4自然段,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1.学生自由朗读第1〜4自然段,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并
进行交流。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聚焦“明朗”一词,指导运用多种方
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1)当学生交流时提到“明朗”就是“晴朗”时,教师相机点拨:
可以运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
(2)当学生交流时提到类似“雨过天晴后的天空是很蓝很亮的,
就像洗过一样”的理解时,教师相机点拨:这就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I司语O
(3)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启发:这几个自然段中哪些词句也可以帮
助我们理解“明朗”的意思。引导学生发现:“一个亮晶晶的水洼”
说明水洼映着天空,天空是很亮的,随机理解“水洼”的意思;“映
着一角小小的蓝天”说明天空很蓝。最后点拨: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
词语。
3.引导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总结理解“明朗”这一词语
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导点拨:有时候,当用一种方法理解不了的时
候,可以试着用另外的方法;有时候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把难懂
的词语理解得更加准确。
4.引导学生朗读第1〜4自然段:天空本是很平常的事物,但在
“我”的眼中,却是那么明朗,那么美丽。让我们试着用轻快的语调
读出雨过天晴的景象。
四、学习第6〜8自然段,初步把握内容
1.学生默读第6〜8自然段,思考每段主要写了什么,并进行交
流。
2.结合学生交流的情况,教师总结:第6自然段是水泥道的全
景图,第7自然段是梧桐树落叶的特写镜头,第8自然段写“我”走
在水泥道上的情景。
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订正本课《预习去》,抄写本课重点词语。
2.把本课中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排、歹等7个字,会写“水泥、放晴”等词语。
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凌乱”等难懂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
流理解的方法。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
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根据语境,填写词语
设计意图:
借助填空练习,使词语的复习巩固立足语境和整体,避免零敲碎打和机械书写。
1.课件出示填空题: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天()了,()的天空下,不时能看见
一个()的水洼。我走在铺满()巴掌的()道上,整条道路就
像铺上了一块印着()图案的、()的地毯。
2.学生完成填空练习。
3.学生互相交流,订正错误的词语。
二、学习第6〜8自然段,理解词语,想象朗读
1.引导学生回顾第6〜8自然段描写的画面。
2.提出学习任务:这几个镜头中,你觉得哪个镜头最美?为什
么?请圈画相关词句,结合词句说说理由。
3.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点拨指导。
(1)水泥道全景图(第6自然段)。
①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围绕“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
光”等词语想象水泥道的美景,了解作者把水泥道上铺满的落叶比作
彩色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使普通的水泥道增添了美感。
②指名学生朗读,提示语速可以稍慢些,突出“印着落叶图
案”“闪闪发光”“很远很远”等词语。
③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2)梧桐树落叶的特写镜头(第7自然段)。
①提问:这里的“凌乱”是什么意思?
②指导学生运用上节课理解“明朗”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联
系生活实际等,自主理解“凌乱”的意思,并与同桌互相交流理解词
语的方法。
③指名学生交流,并点拨:“凌乱”一词,既可以根据字面意思
直接猜测其意思为“比较乱,不整齐”,也可以联系上文的“排列得
并不规则”进行理解。
④提问:你觉得凌乱的梧桐树落叶美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体
会,凌乱的梧桐树落叶呈现出一种自然之美。
⑤指导朗读,提示语速可以稍慢些,感受落叶排列的自然之美。
(3)“我”走在水泥道上的情景(第8自然段)。
①引导交流:你觉得这个画面中最美的是什么?“我”的心情是
怎样的?
②根据交流,引导学生体会:把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比作两只棕
红色的小鸟,增添了画面的动感美;“蹦跳着、歌唱着”体现出“我”
走在水泥道上愉悦的心情。
③启发朗读:我们应该怎么读好这个自然段?提示语速可以稍快
些,读出轻快和跳跃的感觉。
4.引导学生朗读第6〜8自然段。
(1)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并朗读这3个自然段。
(2)出示图画和对应的文字,让学生合作朗读。
三、学习第9〜11自然段,引导发现美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这三个自然段,启发思考:平常普通的水
泥道,“我”为什么会觉得“真美啊”?
2.结合学生的交流,小结:因为“我”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才
能发现普通事物的美。
四、指导书写,摘抄句子
1.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排、规”等7个生字,请学生观察,并交流书写注意
点,如“规”左边“夫”的末笔改为点。
(2)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3)指导书写“水泥、放晴”等词语。
2.指导摘抄句子。
(1)学生交流文中喜欢的句子及理由,在此基础上摘抄句子。注
意:每个句子开头空两格,抄写时不能看一个字抄一个字。
(2)展示反馈,关注书写和格式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
“小练笔”要给学生铺设学习的台阶:一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通过互动交流及教
师的点拨拓宽学生的思路:二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将“阅读链接”融入其中,为学生
“怎么写”提供一些帮助。
五、积累语言,迁移运用
1.升华情感,引发思考。
(1)课文中有一句话出现了两次,找一找是哪句?
提示:学生会找出“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在感知文章的前后
照应同时,体会作者在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发现了门前的水泥道的
美,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景色。
(2)出示阅读链接汪曾祺《自报家门》的选文。自读短文交流:
说说“我”在上学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2.联系生活,想想自己在上学或放学路上都看到过什么样的景
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同桌交流。
提示:学生写完,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点评。
六、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完成本课课后习题。
2.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随堂练》。
板书设计
铺满金色巴掌彩色的地卷应r善于发现
的水泥道金色的小巴掌/感受美好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首先通过问学生在上学路上有什么发现,引入新课。
然后让学生通过课件感受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把学生带入课文中,
让学生在读中抓住重点句子:“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
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
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感受水泥道的美。使学生真正感受
到发现美的乐趣和美带给人的快乐。
6秋天的雨
语文要素
阅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2.能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秋天的雨,能说
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3.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
写作:
能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
人文主题
感受秋天丰富的色彩和芳香的气味,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
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
等词语的意思。
难点:知道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秋天的雨,能说出自己感兴趣的
部分。
教学准备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秋天景色的图片;《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和难懂的词语,借助《新解新教材》
扫清字词障碍。
2.完成《预习卡》。
3.观察身边的秋天的景物。
:第号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钥、匙”等10个生字,会写“盒、颜”等13个字,
会写“清凉、留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3.能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秋天的雨,能说
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4.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交流秋色,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色。
2.导入:同学们,不知不觉中,秋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上一
课,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发现了水泥道的美,其实秋天的美还藏在许
多事物中。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秋天的雨》。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完后想一
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
2.指导学习生字词语。
(1)课件出示词语“钥匙、五彩缤纷、一枚枚邮票、勾住、喇叭、
一曲丰收的歌”,指名学生朗读。
(2)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指导:“钥匙”的“匙”读轻声;“曲”
用作量词及表示“歌曲”的意思时,读第三声;将“喇”与“刺”对
比,关注“喇”中间的部分是封口的。
(3)学生齐读词语。
3.整体感知,把握主要内容。
(1)整体感知。
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秋天的雨有什么样的特点。
②找一找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画一画相关的句子。
结合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句子: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提示:整个自然段围绕第一句话,把这句话写具体,这样的句
子我们叫它——总起句。像这样的自然段,我们可以叫它总分结构
自然段。
(2)串句成诗,整体感知。
大家发现了吗?如果加上开头和结尾,这五句话连在一起就是一
首关于秋雨的小诗,好有趣啊!咱们一起来读读这首小诗。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
乐的歌。
这首小诗,也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线索。
三、学习第2自然段,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感受秋天缤纷
的色彩
设计意图:
第2自然段结构清晰,句式丰富。在学习中,先引导学生抓住表示颜色的词语,初
步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感受色彩的丰富。再通过想象画面,朗读体验,感受色彩
的绚丽及蕴含的生机活力,加深对“五彩缤纷”的理解。最后通过分工合作朗读,初步
渗透段式、句式特点,最终熟读成诵。
1.聚焦词语,感受颜色丰富。
(1)提出学习任务:自由默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秋天的雨给
大自然带来了哪些颜色,圈画出来。
(2)学生默读,圈画描写颜色的词语。
(3)投影展示学生圈画的词语,启发:课文写了这么多颜色,哪
个词语把这些颜色概括起来了?(五彩缤纷)
(4)请学生说一说如何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如,结合圈画
的词语可以知道这个词表示颜色很多、很丰富;也可以通过近义词
“五颜六色”对其加以理解。
(5)小结:秋天的雨把这么多颜色带给大自然,难怪作者说“秋
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o
2.想象画面,朗读句子,进一步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
(1)引导:你喜欢这一自然段中的哪些句子?说说喜欢的原因,
再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1: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
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指导:作者把叶子想象成一把把小扇子,非常形象。用了“扇”
字,把黄色的银杏叶当作人来写,让银杏叶动起来、活起来了。
预设2: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
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指导:把枫叶想象成邮票,特别形象。“飘哇飘哇”应读得稍慢
一些。随机进行生字教学:“飘”与风有关系,所以右边是“风”。
预设3: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
去摘呢!
指导:“你挤我碰”“争着”这些词语对秋天的果实进行了动态
化的描写,读起来更有味道。这句话可以读得轻快活泼一些,读出水
果们“你挤我碰”的情景。
预设4: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引导学生通过做动作理解“频频点头”的意思,并结合句子理解
“频频点头”是指菊花在秋风秋雨中摇曳,写出了菊花美丽的姿态。
指导这句话可以想象着动态画面,读得轻快一些。
(4)启发:读了这些句子,你觉得“五彩缤纷”仅仅指颜色很多
吗?还包含了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明确:“五彩缤纷”不仅指颜色很
多,而且表示绚丽多彩,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3.合作朗读,熟读成诵。
(1)启发: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仅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
思,而且发现这段话写得很有意思。如果我们四人小组合作朗读这段
话,可以怎样分工合作呢?
(2)引导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分工朗读的方式,如:可以根据段落
的总分结构进行朗读,第一句话齐读,后面的部分成员分工朗读;后
半部分也可以根据秋姑娘分颜色方法的不同,如“它把……给
了……””……是给……的””……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的不同
句式,进行分工朗读。
(3)四人小组合作朗读,教师给学生配上音乐。
(4)指导学生在理解和朗读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指导注重在归类中引导学生发现字的结构特点,使学生掌握要领,提高写
字水平。
四、指导书写,积累词语
课件出示“盒、颜、料、票、争、仙”等13个字,请学生说说
书写注意点。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将“颜、料”归为一类,引导发
现这两个字在书写时要注意左右部分的比例,做到两部分比例基本相
等;指导“盒、票”是上下结构,要写得紧凑些。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第3〜5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秋天的
美丽。结合生活观察,和同学交流感兴趣的内容。
2.学习“阅读链接”,能说出短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的景
物。
3.能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巩固字词
1.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
2.投影出示第2自然段中有关景物的图片,请学生写出相应的
词语:颜料、枫叶、邮票、菊花。
3.交流评议,改正错误。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展开想象,适时补充相关图片,为读写结合提供帮助,使课
后题真正落到实处。
二、结合生活,展开想象,仿写句子
I.引导交流: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请大家结合生活
中看到的景象说一说。
2.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进行补充,为学生
提供帮助。
3.学生根据课后第三题仿写句子。
4.引导学生展示仿写的句子,相互评价修改,重点关注想象是
否合理。
示例:
◊它把绿色给了橘子,绿绿的橘子像一个个娃娃,欢笑着、蹦跳
着,迎来了绚丽的秋天。
◊它把红色给了柿子,红红的柿子像一盏盏灯笼,照亮了丰收的
秋天。
设计意图:
通过圈画词语、比较句子,体会“香香的”“甜甜的”“好多好多”等词语的表达
效果,感受秋天丰收的特点,并通过朗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对“勾住”一词特殊
含义的理解,以练代讲,避免了烦琐的讲解。
三、学习第3自然段,理解词语,感受秋天丰收的景象
1.引导:秋天的雨里面到底藏着哪些好闻的气味呢?读一读第3
自然段,圈画出描写气味的词语。
2.学生交流圈画的内容。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比较。
(1)课件出示对比的句子。
◊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
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
◊梨是香的,菠萝是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香甜的气味,
都躲在小雨滴里呢!
(2)学生读句子,思考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发现。
预设1:用上“香香的”“甜甜的”“好多好多”更说明秋天的
雨中藏着的香味很多,表现出秋天丰收的景象。
预设2:用上这些词语,读起来更加富有节奏。
(4)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随机指导可以适当强调
“香香的”“甜甜的”“好多好多”这些词语,突出秋天丰收的景
象。
4.结合语境理解“勾住”的意思。
(1)提问: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中的“勾住”
是什么意思呢?
(2)根据交流,引导学生完成选择题练习。(课件出示)
“勾住”是指()
A.小朋友常被带有香味的水果树绊住脚。
B.水果好闻的香味吸引了小朋友。
C.水果香甜的气味让小朋友的脚也变香了。
5.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进一步感受丰收的景象。
四、自主学习第4自然段,想象动植物过冬的场景,读出秋天的
趣味
1.提出学习任务:秋天的雨还会吹起小喇叭,那么它在告诉我
们什么呢?把描写动植物作过冬准备的语句圈画出来,说说自己最喜
欢哪一处描写。
2.同桌互相交流圈画的内容以及喜欢的语句。
3.指名交流,重点指导文中把动植物当作人来写的语句,体会
动植物的可爱,如把小青蛙准备冬眠说成“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
觉”,把松柏的叶子仍是绿的说成“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
随机指导学生想象动植物过冬的场景,试着读出它们的可爱。
4.小结: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画面,作者把动植物当作人来写,
它们造房子、找粮食、穿衣裳,就像生活的场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
活跃、忙碌的秋天。
5.引导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阅读链接”,引导学生将在课文学习中习得的方法运用于“阅读链接”
的学习之中,读懂短文,交流感兴趣的内容,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目标适切,学以致
用。
五、教学“阅读链接”
1.引导:秋天的确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季节,很多作家都描写过秋
天。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德国作家乌纳・雅各布的《迁徙的季节》节选。
2.学生自读“阅读链接”,读后简要交流难懂的字词,如“赐
予、褪色、迁徙、蓟类植物”。教师可以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什么
是蓟类植物。
3.引导学生默读思考:短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的景物?
提示学生可以运用在本课课文学习中学到的理解每段话的意思的方
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4.组织学生交流。预设:借助第2〜5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可以知
道,短文是从田野、植物种子、幼小的动物和候鸟这几个方面来写秋
天的。
5.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并说说原因。引
导学生关注文中富有趣味的描写,比如:“许多种子装备着小小的翅
膀或是‘降落伞'";“它们就会互相抢夺地盘和阳光”;“有时候
它们远离原来的巢穴,到几公里之外搭建新家”等等。
6.如果班级学生学习情况较好,还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短文和
课文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进行自主学习,然后进行汇报。
六、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完成本课课后习题。
2.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随堂练》。
板书设计
,打开秋天的大门
总起、五彩缤纷的颜色
喜爱秋天
.好闻的气味
分述金色的喇叭赞美秋天
总结一丰收的歌欢乐的歌
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散文中优美及巧妙比喻的意境,我以提
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带着思考导入主题,给他们逐一看课件和故事,让
他们找一找秋天有些什么景色,并进行提问: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
视频中小朋友们为什么喜欢秋天?引发学生学习并回答:作者把秋天
的雨比作一把钥匙,秋天有很多的水果,也有很多非常漂亮的景色。
但是由于准备不是很充足,缺少了单张图片展示,因此,学生在
理解秋天的颜色,秋天的气味等方面都不是很顺利。尤其是“把黄颜
色和红颜色给了谁?"(银杏、枫树)没有孩子能回答出来,说明孩子
们的知识经验还不是很丰富,以后在活动之前,我都应该考虑到孩子
们前期经验的积累,使活动能更好地开展。比如说,秋天的气味方面,
我可以让他们先闻一下橘子的香味,菠萝的香味……这样,他们就能
充分地体验到秋天的好多气味。
综合本次欣赏活动,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方法,让学生在视频
中学习到比喻手法和欣赏观看的讨论形式,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秋天的
美。
7*听听,秋的声音
语文要素
阅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展开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
会秋天的活力。
2.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人文主题
聆听秋天的声音,感受秋天的生机和活力,体会作者对秋天的热
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
思。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诗歌描绘的画面。
教学准备
秋天里各种事物的音频,秋叶零落的视频;诗歌朗诵的配乐;《新
解新教材》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习要求
1.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自学生字词,尝试用各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完成《预习
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略读课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本课是三年级的第二篇略读课文,可以
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经验自主发现、总结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并加以运用,提高阅读能
力。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秋声,引出课题。
播放秋天里大自然的各种声音的音频,如风吹落叶声、蟋蟀鸣叫
等声音,揭题读题。
导入: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听了刚
才的音频,大家都听到了哪些声音呢?(学生回答)是的,刚才大家听
到的都是大自然的声音。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听听秋的声音。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本环节借助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进行初读感知,在学生提取明显信息的基础
上,教师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提取相对隐性的信息,使学习活动由浅入深,层层递
进。
3.引导回顾:上一个单元学的哪篇文章也是略读课文?想想当
时我们是怎么学习的。
4.学生交流从《不懂就要问》一课中学到的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教师相机板书:借助学习提示、自主学习、讨论交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字词
1.出示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读文思考。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相机指导读音:“掠”读第四声;“振、
吟”是前鼻音。
3.引导学生感受诗中写到的秋的声音。
(1)同桌交流从诗中听到了秋的哪些声音,教师指名回答。
预设:秋的声音有大树、蟋蟀、大雁、秋风的声音。
(2)你能找出表示声音的词吗?
预设:学生会找到“喇涮、曜曜、叮咛、歌吟”等词语。
(3)读一读表示声音的词语,交流一下你是怎么理解这些词语的。
鼓励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主理解词语,巩固学过的方法技能。
(4)说一说,自己还在哪里听到过这些声音?
(5)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语,运用已学过的方法试
着理解,然后分小组交流: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
预设:引导回忆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找
近义词、联系生活等。
4.引导学生齐读诗歌,整体感知秋的声音。
三、交流想象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1.引导:读到这些秋的声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自己试着边读诗歌边想象画面,并说一说。
2.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出示合作学习要
求:
(1)四人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想象的画面。
(2)推荐一名成员,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画面,代表小组进行汇
报。
(3)小组集体展示朗读。
3.小组展示交流,组间互相补充。教师随机点拨,指导学生用
自己的话把想象的画面说清楚,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预设1:学生想象的是黄叶向大树道别的画面。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抖抖手臂”“道别”这两个词语,结合
生活经验,想象一阵阵秋风吹过,黄叶离开大树飘落下来的情景,还
可以想象一下黄叶会对大树说些什么。
(2)相机播放“秋叶飘零”的视频,帮助学生把画面说清楚。
(3)提示学生朗读时把“道别的话音”读得稍慢些,表现出不忍
告别的依依之情。
预设2:学生想象的是蟋蟀向阳台告别的画面。
引导学生抓住“振动翅膀”“告别”这两个词语,想象蟋蟀会唱
些什么,向阳台告别时会说些什么,并读好这一小节。
预设3:学生想象的是大雁撒下温暖的叮咛的画面。
(1)在学生交流画面的基础上,随机提问:这里的“叮咛”指什
么?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如:上学前,妈妈叮咛
我们要好好听课;生病时,妈妈会叮咛我们要多喝水,从而理解“叮
咛”就是带有关切的反复叮嘱。
(2)启发:秋天到了,大雁可能会向谁叮咛什么呢?
(3)引导学生在理解和想象的基础上,用舒缓的语调读出叮咛带
给人的温暖之感。
预设4:学生想象的是秋风送来丰收的歌吟的画面。
(1)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点拨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或找近义
词的方法理解“歌吟”的意思,即歌唱、歌咏。
(2)启发:秋风掠过田野,看到稻谷丰收了,它的歌里会唱些什
么呢?
(3)指导学生朗读时,语气可以强烈些,语调可以高昂些,读出
秋天丰收的喜悦之情。
预设5:学生想象的是藏在其他事物中的声音的画面。
(1)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想象秋天里树叶飘落、花儿绽放、
稻谷成熟、农民辛勤劳作等画面,感受秋天丰收的景象及其所蕴含的
生机与活力。
(2)指导朗读第4〜6小节:第4小节朗读时适当强调“辽阔透明
的音乐厅”“好好地去听";第5小节朗读时声音稍轻,语势要层层
加强;第6小节“匆匆地来”“匆匆地去”可读得稍快些,最后的
“秋的声音”4个字语速稍慢,读出意犹未尽的感觉。
4.在小组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设计意图:
本环节利用诗歌留下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根据上一环节中想象到的画面及诗歌的
表达形式,试着展开想象,用诗的形式写写秋天的其他声音。学习活动由零散走向整合,
由个体走向群体,较好地体现了略读课文教学开放自主的特点。
四、习得语言,写诗读诗
1.习得语言范式,写诗读诗。
(1)想一想,说说你在哪里听到过秋的声音?
提示:拓宽学生的想象,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2)练一练,仿照第5小节,写一写自己在哪里听到过“秋的声
音”。
秋的声音,
在,在,
在,在O
2.熟读诗歌,自由作诗。
提示:学生熟读诗歌,仿照诗歌自由作诗,可以用上文中喜欢的
词语。写完和同桌交流。
板书设计
黄叶喇喇
具体可感蟋蟀曜曜
音乐厅
的声音大雁叮咛
秋风歌吟
声音美妙
叶子里\秋天美好
心神领会小花上
万物中
的声音洒水里
谷粒里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
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想象秋天还有哪些特有的声音,并用诗歌的形
式来表现。
当然,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自由组合写小诗的过程
中,个别学生还没有完全融入进去,合作意识不够,另外,学生想象
力丰富,但语言贫乏、口语表达能力也跟不上,导致了“我口难表我
思,我手难写我想”,这些都是我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也是日后语文教学努力探索并积极改进的方向。
习作写日记
教学目标
1.能借助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日记可写
的内容及日记的基本格式。
2.能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例文知道日记的格式,了解写日记的好处和日记可写的
内容。
教学准备
学生校园活动的图片、视频;《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箧T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图片、视频调动生活经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和日记可
写的内容,激发习作的兴趣和热情。
2.通过对例文的学习,知道日记的基本格式。
3.尝试独立完成日记。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激起习作愿望
活动一:看图片,回顾校园生活
1.播放学生课间活动的图片或视频。
2.选择其中几幅图片,让学生简要介绍画面内容和场景。
活动二:交流方法,引出习作主题
1.引导:同学们介绍的活动有的激动人心,有的快乐难忘,这
些印象深刻的画面和场景都值得我们记录下来。那么,你想到了哪些
好方法呢?
2.学生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预设:拍照片、随手写下记录等。
3.引出习作主题:同学们的建议很好,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来
记录自己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方法——写日记。(板
书:写日记)
板块二学习例文,了解日记写法
活动一:读日记“掉牙”,谈发现
日记,是对生活的观察与记录。写日记会让我们发现生活的点滴
美好。学会了写日记,你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丰富、精彩。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例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交流中发现日记格式的要求,初步了解正文
的写法。
出示日记范例,引导学生认真阅读。
步骤一:学生自读日记范例,简单记录自己的发现。
步骤二:小组交流,组员互相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步骤三:小组代表汇报,总结发现,教师适时板书。
预设汇报情况:
(1)日记的内容:
(板书)内容:关于“掉牙”的故事
(2)日记的格式:
(板书)格式:第一行:义月X日星期X天气X
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
活动二:交流分享,得方法
过渡语:小作者在8月20日这天记录了他“掉牙”的事情,请
你回想一下,今天有什么要记下来的吗?
步骤一:想一想今天的经历,准备选取什么内容写下来。
步骤二:学生之间进行采访。
学生按以下三方面采访:
采访提纲你今天经历了哪些事情?
你准备记录哪方面的内容?
你为什么选取这一方面的内容来写?
提示:教师倾听,补充板书:所见、所闻、所想……
小结:日记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凡是自己在一天
中做过的,或看到的,或听到的,或想到的,都可以是日记的内容。
步骤三:同桌交流分享要写的内容,教师参与学生的交流。
提示:同桌之间要认真倾听,边听边思考:哪里讲得好,补充哪
些会更精彩?
步骤四:根据同学们的意见,自己再试着讲一讲。
活动三:依托范例,习方法
设计意图:
“写什么”一直是困扰学生习作的一个难题,日记的写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篇)2024年政治个人教学总结
- 2024年湖北健康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实义动词说课讲解
- 2016春九年级物理下册-专题复习3-测量-机械运动课件-(新版)粤教沪版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园区物业客户投诉处理合同3篇
- 2024年阳新县第二人民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4年阜阳市地区人民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二零二五年技术专利权转让与产业链融合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长葛市人民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高压变频器培训教材
- 立式气液分离器计算
- 《婴幼儿生活与安全照护》课程标准
-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诊疗指南
- (全国通用版)小学英语四大时态综合练习(含答案)
- 唤醒孩子内驱力
- 合并报表工作底稿
- 2023年一级健康管理师《技能操作》核心考点题库资料300题(含答案)
- 公司特采(MRB)申请单
- GB/T 7025.3-1997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3部分:V类电梯
- GB/T 11379-2008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铬电镀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