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目标定位·明考向明确考向把握主线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相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本讲主要讲解并描述了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化。其演化趋势是专制集权高度发展,丞相制度被废除,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发展到顶峰考纲要求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主干梳理·理思路eq\x(基)eq\x(础)eq\x(排)eq\x(查)理一理一、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废除丞相(1)缘由:宰相制度阻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2)措施:1380年,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干脆对皇帝负责。(3)影响: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导致皇帝负担加重。2.设立内阁(1)目的:减轻皇帝负担,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过程:明太祖设殿阁高校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明宣宗时内阁地位提高,高校士有了票拟权。明神宗时内阁职权加大,首辅张居正权压众臣。(3)评价:①地位,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心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供应顾问的内侍机构。②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君权起制约作用。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洲贵族组成,是清初的最高权力机构,军国机要由其定夺,使皇权受到很大限制。2.南书房的设置(1)目的:强化君主专制,减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2)职权:参加机要事务,替皇帝起草谕旨。(3)影响: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相互制约,皇权得到加强。3.军机处的设置(1)设置: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皇帝钦定。(2)职权: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传达诏令。(“跪受笔录,上传下达”)(3)特点:简、速、密。(4)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标记着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eq\x(精)eq\x(微)eq\x(点)eq\x(拨)想一想1.你能图示出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吗?提示:2.你知道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特点吗?提示:(1)以强化君主权力为核心。(2)程度空前强化。(3)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教材补遗·拓视野密折制度密折是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无从得知。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年,完备于雍正时期。清朝采纳密折制度,允许和激励四品以上的中心和地方官员,干脆向皇帝递密折。密折制度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使得朝政进一步“黑箱化”,增加皇权的神奇感。二是起到了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监督的作用。比如一省之内,督抚、布政使、按察使、道台都可以独自上折密奏。密折制度使得官员间相互牵制,彼此监视,使政权牢牢限制在皇帝手中。考点探究·释难点探究一明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分史料一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新唐史》史料二高校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明神宗实录》史料三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了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中国传统政治》史料四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问题:(1)依据史料一、四概括宰相制度的特点。(2)依据史料二、三分析明朝的内阁有何特点。[史料导读](1)史料一宰相“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表明唐朝之前宰相位高权重,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2)史料二中“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史料三中“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表明明代阁臣只是皇帝的顾问,不具备宰相的权力和地位。(3)史料四表明相权对皇权能起到肯定的制约作用。[探究一答案](1)宰相位高权重,对皇权有肯定的制约作用。(2)阁臣只备顾问,不具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一旦威逼皇权,就会招来灾祸;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心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供应顾问的内侍机构。[史论总结]明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分项目宰相制内阁制地位“百官之首”,地位巩固仅是顾问侍从权力来源制度给予权力来源于皇帝个人的信任职权总领行政,参加决策,有属官侍从询问为主,无决策权,无属官任免要经皇帝及大臣协商干脆由皇帝意愿确定性质国家法定中心机构不是中心正式行政机构作用对皇权有肯定的制约作用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对皇权无约束力探究二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史料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其次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气强大。其次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其次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其次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其次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问题:依据史料及所学学问,概括指出“其次帝国”在政治结构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改变。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运用全球史观,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史料导读](1)留意题眼“改变”,政治结构:秦汉是三公九卿制,隋唐宋是三省六部制,即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或者从贵族制度向官僚制度转变);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2)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可以从政治、经济和外交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政治上君主专制统治,如废宰相,设内阁、军机处,加强皇权等;经济上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外交上闭关锁国,这反映了封建制度已经处于衰落阶段。[探究二答案]改变:政治结构: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表现:政治:君主专制统治加强(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经济:重农抑商;外交:闭关锁国。结论:封建社会渐趋衰落。[史论总结]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1)主动影响①政治上: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②经济上: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民族关系上: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沟通和发展,使我国古代人民创建出光辉绚丽的文明,并保障了古代文明的长久不衰。(2)消极影响①经济上: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③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学问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与文化的进步。④对外交往上:实行闭关锁国,制约了中外文化、经济沟通。考向研习·悟考技考向一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方式(1)加强君主权力(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神化皇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2)加强思想限制(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变革中心和地方政府机构(秦代的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汉代的中外朝制度与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代设军机处)。(4)留意官吏的选拔和任免(秦代官吏的任免由皇帝一人确定;隋唐时期的科举制等)。(5)加强监察机制(秦代的御史大夫;汉代的刺史;明清时期的“科道”等)。[针对训练1](2024·广西一模)自秦汉以来我国封建社会政制的经典架构被明太祖拆散。“然继体之君长于深宫,鲜习政事,凡六部所奏呈者,无法裁决,于是不能不重用作为顾问机关之殿阁高校士,因之,‘票拟’之制行矣,‘内阁’之制成矣。”据此可知,明代(A)A.君主专制的须要致使行政机构的变革B.以“人治”为本的政权特征起先突显C.内阁由顾问发展至王朝最高权力机关D.政治体制渐渐趋于多元化和固定化[解析]依据题干,明太祖因加强君主专制的须要,废除自秦朝起先正式设立的丞相制度,设立殿阁高校士;明太祖的继承者们也是为了加强自身的统治,设立了内阁,故答案为A项。B项错在“起先”,解除;内阁在明朝不是法定的最高权力机关,解除C项;D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解除。考向二内阁与军机处所体现的制度创新(1)创新表现从明朝的“内阁”到清朝的“军机处”,是加强君主权力的又一创新。宰相具有两大职能:“百官之首”和皇帝的助手。宰相制度废除后,封建君主想找到一种制度,这种制度仅保留宰相作为皇帝助手的职能,杜绝“皇帝助手”演化为“百官之首”的可能,也就是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辅政机构,但不允许辅政机构变成握有实权的行政机构。(2)实施效果①明中后期阁臣权力出现膨胀的现象,并且还有伴随而来的太监乱政问题,说明明朝的内阁制度不是一种志向的辅政制度。②清朝的探究相对比较胜利,其辅政机关实行的是内阁和军机处并行的双轨制,重要的事务由皇帝在军机处的帮助下完成,一般事务由内阁来处理。这样既照看到事情的轻重缓急,又分散了中心权力,二者相互牵制,保证君主集权。[针对训练2](2024·云南一模)雍正之后,清朝形成了内阁与军机处双轨辅政的模式。军机处主要处理全国机密重大事务,具有封闭性,而内阁则负责处理大量公开性政务。这种权力分工(B)A.实现了中枢权力的制衡B.是强化君主专制的结果C.加剧了清代吏治的腐败D.使军机处成为法定机构[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军机处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机大臣为皇帝亲信或近臣,由军机处负责处理全国机密重大事务是强化君主专制的结果,故选B项。此时的内阁并不能对军机处形成权力的制衡,因为军机处代表的是皇帝的旨意,解除A项;材料中的这种权力分工与吏治腐败间没有必定的因果关系,吏治的腐败其根源在于封建专制制度,故无法得出C项结论,解除;军机处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但并非法定的机构,解除D项。真题研析·立标杆eq\x(真)eq\x(题)eq\x(体)eq\x(验)试一试视角1(史料实证)明朝的内阁制度1.(2024·全国卷Ⅲ·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A)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峻制约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惊慌[解析]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向户部索求十万金的诉求在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干预下未能满意,说明万历年间内阁权势较强,肯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的随意妄为,A项正确;明代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B项中的“严峻制约”不符合内阁这一机构的特征,解除;题干涉及的内容与朝廷中枢机制有关,此信息不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状况,而且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明中后期社会经济较为旺盛,解除C项;内阁不是宰相,因此题干反映的现象不属于君权相权关系,解除D项。视角2(时空观念)明朝的政治制度2.(2024年7月·浙江高考·7)论及有明一代的政府组织形式,有探讨者认为“官府的正式组织与唐宋时期几无差别。处于最高级别的是军事机构、监察机构和行政机构。”从行政机构的角度看,与唐宋“几无差别”的是(C)A.丞相 B.内阁C.六部 D.刺史[解析]唐宋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明代在行政机构方面保留了六部,其职能和唐宋基本一样,C项正确;明朝废除丞相,解除A项;内阁首创于明代,其不是法定一级的行政机构,与唐宋的中枢体制有别,解除B项;唐宋时期的刺史和太守职能几乎一样,但是刺史之名在元代以后废止,明代并无这一机构,解除D项。视角3(历史说明)明代内阁的特点3.(2024·北京·15)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高校士(D)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B.万历年间起先参加军国大事决策C.依据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D.驾驭票拟权力,但仍需听从君权[解析]D对:由材料中对顾宪成等人忤旨事务的处理始末可以看出,内阁首辅申时行首先是酌情修改了皇帝意旨,在皇帝震怒之后,“只得遵旨”,说明内阁高校士虽驾驭着票拟权力,但最终确定权仍在皇帝手中。A错:与材料申时行等“只拟罚俸”,修改皇帝意旨的做法不符。B错:明成祖时内阁高校士起先参加军国大事的决策。C错:与材料内容不符。视角4(史料实证)清朝的军机处4.(2024·北京卷·14)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其次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间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复原,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D)A.清朝内阁权力得到加强B.清朝中心集权遭到减弱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可知,内阁已经名存实亡,不行能权力得到加强,解除A项。清朝中心集权遭到减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大臣品级不高,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本身无决策权,不能等同于宰相,而且早在明朝初期已经废除宰相制度,解除C项。结合所学,乾隆从裁撤军机处到复原军机处,关键在于军机处有利于皇权加强,故选D项。【考情分析】1.近几年高考着重考查明朝的内阁制度和清朝的军机处。2.留意引入史学探讨的新成果,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说明等核心素养。【备考方略】1.留意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表现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联系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化,通过纵向综合归纳君主专制强化的一般规律。eq\x(即)eq\x(时)eq\x(训)eq\x(练)做一做1.(2024·上海二模)明初,朱元璋认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基于这一相识,朱元璋实行的措施是(D)A.三省并立,相互牵制B.改土归流,集权中心C.设立军机处,强化君权D.废除丞相,加强皇权[解析]依据题干可知,明太祖认为元代的灭亡主要是因为权臣揽权,皇帝被蒙蔽、皇权被减弱,假如皇帝不能亲自处理国家事务,就简单使大臣专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