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9单元戊戌变法第3课百日维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9单元戊戌变法第3课百日维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9单元戊戌变法第3课百日维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九单元第3课一、选择题1.清朝面临瓜分大祸的严峻危机,康有为的活动有()①《上清帝第六书》②成立保国会③帮助光绪帝推行变法④写了闻名的《仁学》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答案】D[④《仁学》是谭嗣同所写,据此可解除A、B、C三项,故选D项。]2.促使清朝统治集团分化和光绪帝支持变法的主观缘由是()A.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争夺统治权C.列强入侵的危机加深 D.康有为的宣扬【答案】B3.戊戌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是()A.设京师高校堂B.设立农工商总局,激励发展农工商业C.改革科举制度D.取消旗人由国家供给的特权【答案】B[A、C两项是文化教化措施;D项是政治措施,打击了守旧势力,故均解除;B项是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符合题意。]4.面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下列关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活动和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A.著有《劝学篇》,全面维护封建纲常礼教B.主见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变革C.递呈《日本变政考》,帮助光绪帝坚决变法决心D.成立保国会等,促使变法浪潮激荡全国【答案】A5.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A.不想真正变更封建制度B.认为这一政治主见不符合中国国情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D.对封建势力做了妥协【答案】D6.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与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势不两立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务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C.学问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冲突不行调和【答案】B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维新党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举世都为之振动。比起这个青年的中国来,就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也瞠乎其后。——《字林西报》材料二百日之间,维新之诏,联翩而下,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据材料一、二,指出时人对变法的“节奏”持怎样的看法。你如何评价这样的改革“节奏”?【答案】看法:节奏很快。评价:一方面反映了维新派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的迫切愿望,另一方面反映了维新派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为改革失败埋下隐患。8.(2024·江西赣州调研)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见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学问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材料二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确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冶”。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峻;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要求变法;科举制存在弊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