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 单元总结与提升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 单元总结与提升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 单元总结与提升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 单元总结与提升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 单元总结与提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总结与提升

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第四单元

1•易错字音

即物起兴(xing)譬(pi)喻气氨(f©n)

龙吟凤吵(hui)nffi(kan)英(xidn)菜

瞧(yan)蛋车剧(yin)凰(you)于

隔呦(h©)商购(fdn)秫秸(shii)

脸颊(jid)家酹(p@i)塔(lido)

W(chu)钱(bo)

2.易错字形

>>淳竹箍桶门楣籍贯招稣过瘴阔绰将面林

3.多音字

(pa。(大炮)..,、田的、门历。(嚼碎)

Itiao(倜整)

炮《pdo(炮制)调《嚼<jido(倒嚼)

Ibao(炮羊肉)Ijue(咀嚼)

mai(埋没)[mo(模范)flao(莲花落子)

埋<模<落<

[man(埋怨)[mu(模样)[luo(落叶)

4.形近字

[蹲崩(ju)[横(nud)米[城隍(huang)庙

|前便(ju)后恭1相溃(nl)以沫{展(huang)恐

〔依据(ju)[僧(ni)家〔彷隼(huang)

管弦(xidn)乐[精(jie)秆[供(chuo)穿

炫(xuan)耀|

।靖(ji6)据5杀戮(lu)

〔诘(jie)责〔荒谬(miu)

眩(xuan)晕

引经据典肃然起敬囊萤映雪莫名其妙

随机应变油嘴滑舌顾名思义一马当先

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

孤陋寡闻

1.拟人: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疑心

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

2.比喻: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地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

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3.引用: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红而油多,高文

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

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4.夸张: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

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1.衬托:如《春酒》第3段中写小花猫舔酒,侧面衬托出八宝酒的好喝,富有情

趣。

2.对比:如《好嘴杨巴》第3段中通过一般人做茶汤的方法与杨七做茶汤的方法

的对比,突出杨七独特的手艺、技巧。

1.对汪曾祺的评价

(1)贾平凹: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2)沈从文:人太老实了,曾在北京市文联主席老舍先生手下工作数年,长处从未

被大师发现过。事实上文字准确有深度,比一些打哈哈的人物强得多。有思想也有文

才!最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2.冯骥才写的19个俗世奇人

(1)刷子李⑵背头杨⑶泥人张⑷绝盗⑸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鳌(6)认牙⑺死鸟

(8)蔡二少爷⑼大回(10)好嘴杨巴(H)酒婆(12)小达子(13)蓝眼(14)青云楼主(15)刘

道元活出殡(16)冯五爷(17)张大力(18)苏七块(19)快手刘

3.端午节各地不同的风俗

(河北省)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

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山西省〕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

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怀仁县端午又

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

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陕西省)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兴平县端

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

4.节日中的诗词

关于春节的诗: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云南的歌会》选自《沈从文散文选》,作者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

历史文物研究家。其作品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由于创作风格的独特,在中国文坛上

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

2.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

代表人物。著有短篇小说《受戒》《大淖纪事》,散文集《蒲桥集》等,大部分作品收

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

国最后一个士大夫“o

3.萧乾,原名萧炳乾,北京人,著名作家、记者、翻译家。曾任《大公报》编辑、

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萧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西欧战场

上的唯一的中国战地记者。

4.琦君,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台湾女作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

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红纱灯》《桂花雨》《细雨灯花落》等。被誉为

“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

5.冯骥才,当代作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1942年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慈

溪。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铺花的歧路》

《神鞭》,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史故事见

二、单元检测卷

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

(100分,90分钟)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隔阂(hdi)门楣(m@i)

忌讳(hui)龙吟凤啰(hui)

B.招彳本(ldi)平巍(chdn)

小镇(b6)即物起兴(ji)

C.蓿秆(ji6)凰于(y6u)

门槛(kan)如法炮制(pdo)

D.气氨(f©n)蹲哪(jfi)

英菜(xidn)见风使期(dub)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逢场作戏囊萤映雪左右逢源

B.大名鼎鼎八面玲珑悠然自在

C.顾名思议走投无路随机应变

D.孤陋寡闻引经据典合辙押韵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2分)

(1)历经五年的抢救保护和修复建设,无锡荡口古镇终于以优美的自然风光、

的水乡风情跃然于世。

(2)假期参观青羊宫,很多中国人都不认识神像、法器等,我不禁感慨,我们跟自

己的传统文化之间的太深了。

(3)扬州作为旅游城市,以其的人文景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外

游客。

A.淳朴隔阂丰富B.纯朴隔阂丰厚

C.纯朴隔离丰厚D.淳朴隔离丰富

4.用成语替换句中画线的部分。(3分)

(1)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产生恭敬和钦

佩():“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2)英国诗人奥斯伯特•斯提维尔写过一篇《北京的声与色》,把当时在大街小巷

奔走()的小贩用以招徒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弦乐队……

(3)今年,我也照着现成的方法做(),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

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喝下去又长大一岁了。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中篇小说《边城》标志着他小说创

作的成熟。

B.《端午的鸭蛋》文笔自然生动,语言平实。作者善于从小场景、小叙事中写出

人生的滋味。

C.生活中处处都是美,鲁迅从街头巷尾的商贩的吆喝中听出了生活情趣,写下了

《吆喝》一文。

D.当代作家冯骥才在《俗世奇人》中塑造了有独特技艺、独特性格的民间高人的

形象。他的小说《神鞭》荣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6.名著阅读。(4分)

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昨天,

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手,往

最密的人丛中撞去。

这段文字出自罗曼•罗兰的《名人传》,选文中的“我”指的是,除了这

位名人外,《名人传》还介绍了和的一生,着重记述了他们在

一和社会交往方面所遭受到的不幸与排斥。由此可见,所谓“伟人”均是在

经历了超越常人的磨难后才练就的。

7.综合性学习。(8分)

某班开展“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剪纸知识】

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3分)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

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

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2)【剪纸欣赏】

请你仔细观察右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3分)

(3)【我看剪纸】

班里有些同学认为剪纸艺术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

你的观点。(2分)

二、阅读(37分)

(一)阅读《云南的歌会》选段,回答问题。(12分)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

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

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

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

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

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

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

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

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

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

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

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

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

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8.选文中“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具体指什么?(2分)

9.依照示例,概括选文表现的不同的“美”。(4分)

一一(示例)女孩子歌声的淳朴本色美。

10.试举一例说明作者表现自然景物的“美”所运用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3分)

11.有人认为,选文描写自然景物与主旨无关,你的看法及理由是什么?(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过年的断想

梁晓声

①由于家里穷,我小时候顶不愿过年过节。因为年节一定要过,总得有过年过节

的一份儿钱。不管多少,不比平时的月份多点儿钱,那年那节可怎么个过法呢?

②但远在万里之外的四川工作的父亲,每个月寄回家里的钱,仅够维持最贫寒的

生活。我从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体恤父亲。他是一名建筑工人。他这位父亲活得太累太

累,一个人挣钱,要养活包括他自己在内一大家子7口人。他何尝不愿每年都让我们

——他的子女,过年过节时都穿上新衣裳,吃上年节的饭菜呢?我们的身体年年长,

他的工资却并不年年涨。他总不能将自己的肉割下来,血灌起来,逢年过节寄回家啊。

如果他是可以那样的,我想他一定会那样。而实际上,我们也等于是靠他的血汗哺养

着。

③穷孩子们的母亲,逢年过节时是尤其令人怜悯的。这时候,人与鸟兽相比,便

显出了人的无奈。鸟兽的生活是无年节之分的,故它们的母亲也就无须在某些日子将

来临时,惶惶不安地日夜想着自己格外应尽什么义务似的。

④我讨厌过年过节完全是因为看不得母亲不得不向邻居借钱时必须鼓起勇气又实

在鼓不起多大勇气的样子。那时母亲的样子最使我心里暗暗难过。我们的邻居也都是

些穷人家。穷人家向穷人家借钱,尤其逢年过节,大概是最不情愿的事之一。但年节

客观地横在日子里,不借钱则打发不过去。当然,不将年节当成年节,也是可以的。

但那样一来,母亲又会觉得太对不起她的儿女们。借钱之前也是愁,借钱之后仍是愁。

借了总得还的。总不能等我们都长大了,都挣钱了再还。母亲不敢多借,即或是过春

节,也只借20元。有时邻居们会善良地问够不够,母亲总说:“够!够……”许多年

的春节,我们家都是靠母亲借的20元过的。20元过春节,在今天看来仿佛是不可思议

的事。当年也真难为了母亲。

⑤记得有一年过春节,大约是我14岁那一年,我坚决地对母亲说:“妈,今年春

节,您不要再向邻居们借钱了!”母亲叹口气:“不借可怎么过呢?"我说:“像平常

日子一样过呗!”母亲说:“那怎么行?你想得开,还有你弟弟妹妹们呢!”

⑥我将家中环视一遍,又说:“那就把咱家这对破箱子卖了吧!"那是母亲和父

亲结婚时买的一对箱子。见母亲犹豫,我又补充了一句:“等我长大了,能挣钱了,

买更新的,更好的!”母亲同意了。

⑦第二天,母亲帮我将那一对破箱子捆在一只小爬犁上,拉到街市去卖。从下午

等到天黑,没人买。我浑身冻透了,双脚冻僵了。后来终于冻哭了,哭着喊:“谁买

这一对儿箱子啊……”我将两只没人买的破箱子又拖回了家。一进家门,我扑入母亲

怀中,失声大哭。母亲也落泪了。母亲安慰我:“没人买更好,妈还舍不得卖呢……”

⑧母亲告诉我,她估计我卖不掉,已借了10元钱。不过不是向同院的邻居借的,

而是从城市这一端走到那一端,向我出生以前的一家老邻居借的。

⑨如今,我真想哪一年的春节,和父母弟弟妹妹聚在一起,过一次春节。而父亲

已经去世了;母亲牙全掉光了,什么好吃的东西也嚼不动了,只有看着的份儿。弟弟

妹妹们已都成家了,做了父母了,往往针对我的想法说:“哥你又何必分什么年节呢,

你什么时候高兴团聚,什么时候便当是咱们的年节呗!”

⑩是啊,毕竟,生活好了,年节的意义对大人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所以,我现在

也就不太把年当年,把节当节了。便是有所准备地过年过节,多半也是为了儿女高

兴...

(有改动)

12.阅读①〜⑧段,把下面内容补充完整。(2分)

(1)父亲一人挣钱养家无法像样过年;

(2);

(3)“我”去卖父母结婚的箱子换钱过年;

(4)。

13.请谈谈你对第③段中画线句的理解。(4分)

14.从第⑥段的画线句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3分)

15.第⑦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蕴含着母亲的复杂心理。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揣测并

分析。(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一碗入梦

林清玄

①妻子从网上买了一箱大闸蟹,送到家里,每一只都是活蹦乱跳的。从阳澄湖到

台北,路远时长,竟能保持螃蟹的生命,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②吃大闸蟹时,儿子忽然发问:“老师说,以前台湾人不吃大闸蟹,这几年开放才

开始吃,是真的吗?”“如果说是阳澄湖或太湖的大闸蟹,以前是吃不到,如果是吃毛

蟹,爸爸从小就是吃毛蟹的,大闸蟹就是毛蟹的一种啊。"我说。

③我的童年时代,爸爸在六龟新威租了一块林地,搭了一间病房,在森林里开山。

我们常陪爸爸到山上住,有时住上整个夏天。山上食物欠缺,为了补充营养,我们什

么都吃:天上飞的鸟雀、蝗虫、蚂蚱;地上能跑的竹鸡、锦蛇、兔子;河里游的小虾、

小鱼、毛蟹、河蚌...

④天空和陆地上的不容易捕捉,河溪里的容易捉到,我们做一些简单的陷阱,竹

子上绑着小虫,插在田边、河边,第二天就可以搂。捉毛蟹则是最有趣的,从下游往

上游溯溪,沿路扳开石头,缝隙里就躲着毛蟹,运气好的时候,扳开一块石头,就能

捉到五六只。毛蟹盛产之时,个头肥大,我们七八个兄弟忙一个下午,就可以捉到整

桶的毛蟹,隔两天再去,又是一桶,几乎捕之不绝。

⑤晚上,爸爸把我们捕来的毛蟹、小鱼、小虾清洗过后,烧一鼎猪油,全都丢下

去油炸,炸到酥脆,蘸一点胡椒和盐,一道大菜就这样完成了。当时山上还没有电灯,

就着昏黄跳动的油灯,那一大碗的河鲜跳动着颜色的美,金黄的小鱼、淡红的小虾、

深红的毛蟹,挑逗着我们的味蕾。

⑥“开动!”爸爸一下指令,我们就大吃起来,咔咔嚓嚓,整只整只地吃进肚子

里,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吃螃蟹和吃鱼虾一样,都是不吐骨头的,不!是不吐壳的。

⑦那是令人吮指回味的终极美味,我离开山林之后,就没有再吃过了。就好像爸

爸亲手采的草耳(雷公菜)、鸡肉丝菇,还有他亲手用西瓜做的凉菜,都再也吃不到了。

⑧“这就是我们以前吃毛蟹的方式,和吃大闸蟹是很不同的。”我对孩子说。

⑨孩子睡了,我坐在书房,仔细地怀想父亲在开山时的样子,想到我十四岁就离

开家乡。当时忙于追寻,很少思念父母。过了六十,时不时就会想起爸爸、妈妈,爸

妈常入我梦来。

⑩想起那一大碗毛蟹,如真似梦,依稀在眼前,那美丽的颜色,一层一层晕染了

我的少年时光,在贫穷里也有华丽的光。

(选自《意林•原创版》2016年第6期,略有改动)

16.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中心。(3分)

17.本文以“一碗入梦”为题有哪些作用?(3分)

18.请赏析第⑤段画线句中“挑逗”一词的表达效果。(2分)

19.请概述本文行文思路,并简析其效果。(4分)

三、写作(40分)

20.家乡,一个令人感到亲切的字眼。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的一草一木,家乡

的风土人情,家乡的今昔变化,都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请以“家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限。

答案:

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LB点拨:A项“阂”应读h6;C项“秸”应读ji©;D项“氛”应读f©n。

2.C点拨:C项中“顾名思议”应为“顾名思义”。

3.A点拨:本题运用【辨析近义词“四看”法】。“纯朴”指单纯朴实;“淳朴”指诚

实朴素,可修饰民风。“隔阂”指彼此情意沟通的障碍,思想上的距离;“隔离”指不

让聚在一起,使断绝往来。“丰富”指(物质财富、学识经验等)种类多或数量大;“丰

厚”的意思:①多而厚实。②丰富;数量多,价值高。根据各句语境,应选A项。

4.(1)肃然起敬(2)走街串巷(3)如法炮制

5.C点拨:C项中的“鲁迅”应改为“萧乾”。

6.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家庭生活(或婚姻爱情)

7.(1)历史悠久取材广泛剪法多样

⑵示例:画面内容:一个胖小孩怀抱一条肥大的鱼,小孩身后两侧是荷叶荷花。

寓意:连年有鱼(年年有鱼或喜庆有鱼,“余”字亦可)。

⑶示例一: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可取。剪纸是民族艺术,是中华瑰宝。它经历漫长的

岁月发展到今天就说明了这一点。示例二:我认为这种说法可取。剪纸太古老了,

已经跟不上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很难融入新时代审美的因素,没必要发扬光大。

二、(一)8.各种鸟叫声和赶马女孩子悦耳的歌声。(2分)

9.报春花的色彩美(2分)云雀飞翔的情态美(或动作美)(2分)

10.示例一:如“马上一面欣赏……模仿天空而成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

表现报春花的生动可爱和醉人的色彩。(2分)

示例二:如“最有意思的是云雀……又接着起飞”,运用动作描写,(1分)表现出鸟

儿飞翔的轻盈姿态和自由自在。(2分)

11.示例:我不同意这种观点。(1分)①写自然景物,既

是对“山路漫歌”情景的实写,又为“漫歌”创设情境,也是一种映衬,以优美环境

映衬优美的歌声。(1分)②写景同样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赞美。(1分)

点拨:解答本题要先做出判断,然后再回答具体原因。

(二)12.(2)母亲需鼓起勇气向邻居借钱过年(1分)

⑷母亲走到城市的另一端借钱过年(1分)

点拨:本题运用【“定向一分析一归纳”法工结合第④段第一句和第⑧段内容简要概

括。

13.鸟兽的生活无年节之分,它们的父母无须惶惶不安地尽什么义务;(2分)而穷孩

子的父母则为了让孩子过个像样的年节而愁苦为难。(2分)

点拨:从第③段画线句的后一句中分析提炼,组织答案。

14.“我”是一个懂事,能理解母亲心思,(1分)有责任感,(1分)对未来充满信心的

孩子。(1分)

点拨:从“见母亲犹豫”可看出“我”已经能读懂母亲的心;从“等我长大了,能挣

钱了”可看出“我”小小年纪已经有了生活的责任感;从''买更新的,更好的”,可

看出“我”对未来充满希望。

15.“舍不得卖”是违心话,母亲深知这箱子对别人没什么用,预感儿子卖不出去,

这样说是为了安慰“我”,怕“我”因没能卖掉箱子而伤心,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体

贴。(2分)“舍不得卖”也是真心话,因为箱子虽破旧,却是父母结婚时买的,对母

亲而言意义重大,没卖掉让母亲有失而复得的庆幸,表现出母亲对她与父亲之间情感

的珍视。(2分)

点拨:“舍不得卖”是违心的,是站在儿子的角度上说的,“舍不得卖”也是真心的,

是站在母亲的角度上考虑的,因箱子对母亲而言有意义。

(三)16.本文通过叙写童年时在山里捉毛蟹、吃毛蟹的往事,(1分)抒发了“我”对

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父母深深的思念之情。(2分)

17.以“一碗入梦”为题,想象奇特,能引起读者的兴趣;(1分)标题即是文章内容

的总括;(1分)是文章叙事抒情的线索。(1分)

点拨:本题运用【标题作用分析法工本文标题的作用在内容上主要扣住“体现主要

内容”作答,结构上主要扣住“行文线索和引起读者的兴趣”作答。

18.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昏黄油灯下的那一大碗色美、味更

美的河鲜对孩子们的诱惑。(1分)

19.行文思路:①妻子买蟹,儿子问蟹;②童年捉蟹,共

享毛蟹;③思念爸妈,回味毛蟹。(3分)效果:先引入,再插叙,后抒情,使文章脉

络分明,思路清晰,首尾呼应。(1分)

三、20.思路点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充满了深厚的感

情。写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描绘家乡的自然风光,可以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今昔变

化,可以抒发离家之愁,思乡之情……可以根据内容,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最好

能写得诗意、抒情一些。

例文:家乡屋顶的月光点评:

乡村夏夜,是一首悠长柔和的诗。忙碌

了一天的人们,终于可以放慢脚步,静山开篇谈乡村夏夜、夜风,运用比喻,

静地享受夜晚的安宁了。夜风仿佛是一语言优美、清新、生动、形象。

块凉爽的轻纱,滑过肌肤,分外舒适,

白天的燥热也被一吹而散。F1

月亮升起来了,我和姐姐央求爸爸妈妈

带我们去屋顶。夏夜,一家人在屋顶睡

觉是常有的事。在屋顶睡觉,特别凉爽,

比闷在屋子里睡舒服多了。母亲收拾着国语言流畅,读起来有种诗歌的韵味。

枕头、床单,我们姐妹则顺着梯子早早

地爬上了屋顶。a“披”“枕”,动词的运用很有表现

仰面躺在屋顶上,夜空深邃,月光如水,力,使读者也感受到月亮离“我们”很

星辉点点,人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近。

海一样的夜空是人想象力的源头,而屋

顶上的月光,让人乘着想象的翅膀飞了

起来。我觉得直一己仿佛变成了二颗星一

镶嵌在夜空史2…与皓月毗邻:与群星为

伴。F2

夜空的月亮,从一弯新月,到一轮满月,⑷环境描写,描写了月光照射下的美丽

我看着它圆缺盈亏。不变的,是月亮的的乡村。

光芒,莹白,安详,静静的,柔柔的,回“轻轻”“盖”为细节描写,刻画出

自高远的夜空倾泻下来。天上的月亮一,…一个疼爱孩子的母亲形象。

似乎离我们近了很多一,…近得我们亘以披同“融化在月光中,融化在妈妈深深的

二身月光入眠一或者枕二弯新月入梦.爱里”,“月光”和“母爱”相融合,

F3屋顶的月光,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淌即“家乡”和“亲人”相融合。

着。在柔和的月光下,妈妈给我们讲故团引用席慕蓉《乡愁》中的诗句,点明

事。她讲嫦娥的故事,我似乎看到了月了文章主旨,总结全文。

亮上的桂花树,闻到了随着月光飘来的

桂花香;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仿佛

看到浅浅的银河微波涌动,听到院子里

葡萄架下的窃窃私语……妈妈的故事真

多啊!

月亮最圆的时候,屋顶亮堂堂的。我们

姐妹总是特别兴奋,大声喊着隔壁的红

艳,因为他们一家也在屋顶上。笑语声

在高高的屋顶上传递着,分外热闹。这

是乡村夏夜特有的景观,别有韵致。

夜色渐浓,一层淡淡的雾气围拢过来,

袅袅如烟。院子里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

槐树,婆娑的树影落到屋顶上,月光也

从叶子中间落下来。不远处,蛙还在叫,

田野里的草香弥散过来,夜风徐徐。乡

村的灯火,一盏一盏熄了,只有月亮还

亮着。F4

月色朦胧,在妈妈的故事中,我们姐妹

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半夜觉得凉了一,…忽

然醒来一看到妈妈正轻轻地为我们盖上

一薄被£_F5

月光下,年轻的妈妈真的好美啊,她柔

和的脸上带着笑容,眼睛特别亮。她的

动作很轻,仿佛怕惊扰了我们的好梦。

我觉得一自己快要融化在月光生.,…融化在

妈妈深深的爱里了,F6

多年以后,我离开故乡,读到席慕蓉的

《乡愁》:,故乡的歌是二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二:二:二F7我的

眼前,是屋顶的月光,亮堂堂的。月光

下的母亲,依然年轻。

总评:本文语言优美,细腻的描写

使读者感受到浓浓的思乡之情。文中采

用比喻等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色

之美、乡村之美、妈妈之美,结尾引用

席慕蓉的诗句,点明主旨,字里行间渗

透了浓浓的乡情。

三、单元考点方法专项练

第四单元记叙文专项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考点解说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天地,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社会根源。环境描写是记叙文的一

个重要内容,环境类型有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分。社会环境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等,它影响着或直接决定着人物的思想情感。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地点、气候、时

间、场景等。中考中常见的提问方式有:1.文中某处画线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

要回答。2.文中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二、解题方法

此题型运用环境描写作用分析“四步”法。

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或者渲染某种气氛。

第二步,分析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①交代人物的身份;②烘托人物的思想感

情;③表现人物的性格;④暗示人物的命运。

第三步,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①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作铺垫);②推动

故事情节的发展。

第四步,分析环境描写与中心的关系:①突出中心;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答题模式为:

具体描写了XXX景色(或社会背景),渲染了XXX的气氛,烘托了人物XXX

的思想感情,推动了XXX情节的发展,突出了小说XXX的主题。

三、考点训练

(2016•兰州)【导学号:41392040]

守桥

葛俊康

①学校坐落在山脚下的大坝上,从学校大门出来走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上

的一座石桥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

一修,补一补。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桥的旁边。

②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河水开始猛涨。这天早晨,天刚亮,老葛

一来到桥头就被惊呆了。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

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地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冲出去,往

下游狂奔。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

了一下。这时,一棵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冲到桥洞口,横

在那里,不走了。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

漂浮物。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说完,就往石桥下

冲。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出来。

③老葛冲到桥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大桃树卡在那里,死死地,动都

不动。洪水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妻子忙上前帮着老葛。两人拉扯了一会

儿,大桃树还是死死地卡着。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

④老葛站在桥上,望着桥上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木、

乱草,双腿开始颤抖了,一种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觉瞬间就贯遍了全身。老葛跺

了几下脚,看了一眼妻子,说:“还站着干啥?快回家去拿锯子。”

⑥妻子拿来锯子、绳子。老葛把绳子一头拴在身上,另一头紧紧地拴在了桥头的

一棵大树上。老葛拿着锯子,毫不犹豫地跳到河里。妻子用手拉着绳子。老葛一手拿

锯子,一手抓住大树,往树上爬。爬上大树,老葛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横坐在上面,

开始锯树。妻子站在桥上,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满脸的担心,说:“慢点,慢点,不

要慌!千万不要让洪水把你冲下去了。”老葛没回答,坐在树上,双腿死死地夹住树干,

用力地锯着那根最长的最粗的树枝。

⑩修桥的时候,学校的校长和村主任都来到了现场。村主任问老葛还有啥要求,

差钱啥的村里可以帮着解决。老葛朝他们看了看,笑了笑,说:“我还真有个要求,

不知你们答不答应?”村主任说:“答应答应,肯定答应,您说就是。”老葛转头看

了看不远处的学校,说:“我想给孩子们再上堂课。”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

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湿润了。

第②段画线句描写洪水来时的情景有什么作用?(4分)

分析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

一、考点解说

记叙顺序是中考记叙文阅读中常见的一个考查点,记叙顺序通常有三种,即顺序、

倒叙、插叙。顺叙,指记叙时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倒叙,指

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主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面;

插叙,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插入一段与主要

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在中考中常见的提问方式有:1.本文(本段)运用了哪种记叙

顺序?2.插入某段内容有什么作用?

二、解题方法

此题型运用记叙顺序及其作用分析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