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共6课时)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共6课时)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共6课时)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共6课时)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共6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优秀教案

授课

课题古诗词三首课型讲读课文3课时

时间

1.会认“榆、聒”等4个生字,会写“孙、泊”等6个生字,掌握“更”这个多

音字。

学2.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诗,掌握这三首诗的意思,并背诵这三首诗,默写《枫桥

夜泊》。

3.体会诗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4.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情感。

1.会认“榆、聒”等4个生字,会写“孙、泊”等6个生字,掌握“更”这个多

教学音字。

重点

2.掌握这三首诗的意思。

教学体会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人物情感的方法。

难点

第一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掌握这首诗的意思。

标2.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3.认识王维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隐逸倾向。

教具

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

1.今天,我们来学习王维的一首诗《山居秋暝》。

(板书:山居秋暝)

导入2.作者介绍(出示课件3)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

()分王维(约701-约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

钟能让学生们了解作者,

人。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其诗似浅而实深,似淡而实腴,

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有独特成就。他又精通绘画,擅并加深对作品的理

作平远之景,擅绘人物、丛竹等。有《王右丞集》。解。】

二、诗歌朗读指导【设计意图:在朗读中

1.听朗读。既能理解诗歌的意境,

2.结合注释,读懂全诗。又能品味诗歌的节奏

3.诵读全诗。美和韵律美,从而提高

诵读指导(出示课件5)学生的审美情趣。】

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可用叙述口吻读。

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部分,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

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

尾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主旨所在,

要用肯定的语气缓慢读出,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心

情。

三、诗中有画

(-)题解(出示课件6)

标题:“山居秋暝”,“山居”即其隐居的别墅,点

新课明了地点;“秋”点明了季节;“暝”,傍晚,点明了具

教学

体时间。整首诗所写的景物即秋天傍晚在山居所见的景物。

()分

钟(二)诗中有画(出示课件7)【设计意图:先从题目

诗人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入手,紧接着抓住重点

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这里犹如世外桃源诗句来品味诗中的意

一般。境,给学生以美的感

(板书:诗中有画)受,能提高学生的审美

(出示课件8)既然说“诗中有画”,我们就把诗还原为意识,同时提高学生学

一幅古典的卷轴画。习的兴趣。】

1.我们首先找出诗中的写景部分。(出示课件9)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写出了什么样

的意境?(出示课件10)

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

清新,景色美妙。这给全诗创造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

的环境。

(板书:寂静,清新,幽雅)

首联与诗题有什么联系?(出示课件11)

明确:首联紧扣诗题,点出了时间、地点、季节。

3.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颈联“竹喧

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都是写景,有什么不同?(出示课

件12)

明确:颔联用了“明月、松、清泉、石”等意象,表现出

山村的自然美。颈联用了竹、莲、浣女、渔舟等意象,表

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

(板书:山村生活美)

颔联与首联有何联系?(出示课件13)

空气清新方可见月光之皎洁;新雨之后才能显清泉之声响。

4.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一个寂静,清

新,幽雅的环境是否和谐?并说说原因。(出示课件14)

明确:是。写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托出山村环

境的寂静、清幽。如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

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

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勃勃生机。这里有动有静,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5.六句写景的句子,哪几句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学

生概括。(出示课件15)

明确: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

舟。

6.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画面具体地描绘出来。

四、拓展延伸【设计意图:设置拓展

网上搜集王维的其他诗,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背诵下延伸这个环节,有利于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来。扩宽学生的视野,增加

伸()五、布置作业。学生的积累。】

分钟

1.背诵这首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预习。

【板书设计】

山居秋暝

板诗中有画

寂静,清新,幽雅

山村生活美

课堂作业新设计

背诵《山居秋暝》这首诗,并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参考答案: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己经到了秋天。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第二课时

1.利用教材注释以及课前预习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自读自学,正确理

解诗的意思。

2.通过反复地诵读、比读,清晰地感受诗的意象与情境;通过咀嚼和品

教学

评重点词句,深刻地感悟诗人“愁”的意蕴与情怀,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

与启迪。

3.在反复诵读、比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愁思与景物交融、契合的写

法,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初步领悟做人的哲理。

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一、揭示课题,解字读题【设计意图:通过题解

()分

钟1.板书课题引入课文,让学生明白

2.题解:(出示课件16)题目的意思,并进一步

“泊”:停泊。引导他们探究全诗,提

(板书:枫桥夜泊)高学生的兴趣。】

二、初解诗意,读出韵味。(出示课件17)

1.看能不能读出诗的节奏与新的感觉来。【设计意图:用各种形

2.学生自学自读。式的读,在读中把握诗

3.指名生读。请大家认真听,听一听他的朗读歌的内容,初步理解诗

停顿是否合理,节奏是否恰当。歌的意思,能为下个环

指导:“到一一客一一船”,这节奏一放慢,节打下基础。】

声调一降低,就有一种余音袅袅的感觉。来,一起来

读后两句。

学生齐读全诗。【设计意图:抓住重点

三、感“眠"悟"愁","对"出愁思的词语来理解诗句的

1.抓一“眠”字,进入情景。(出示课件19)意思,进一步把握作者

(1)请同学们默读古诗,想一想:哪些字眼、的思想感情,并指导学

新课

生在把握思想感情的

教学哪些词语向我们透露出张继没有睡觉的消息?

()分(2)学生默读、圈画。基础上进行带感情的

(3)停。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字眼看出张继的不朗读,从而加深学生对

眠?诗歌的理解和把握。】

月落。他看到月亮落下去了。

(板书:月落)

乌啼。他听到了乌鸦的啼叫。耳闻乌啼,所以

未眠。

(板书:乌啼)

(出示课件20)霜满天。张继还看到了霜满天的

景象。满天的霜有谁看见过?哦,霜满天其实写的是

作者的什么感受?对,是诗人感觉到的。诗人身感霜

气的降临,他怎么能睡得着呢?

(板书:霜满天)

诗人看到了枫树和渔火。

(板书:江枫、渔火)

张继因为未眠,所以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响起。

(板书:半夜钟)

(4)在这深秋之夜,张继目睹月落,耳闻乌啼,

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睡得着呢?带着失眠者的心

态读《枫桥夜泊》。

学生齐读全诗。

2.抓一“愁”字,感受愁意。(出示课件21)

(1)旅途本辛劳,本应该早点歇息,张继却久

久不眠,为什么?

学生回答。

一个字,愁。学生说带“愁”字的词语。

(板书:愁)

(出示课件22)(2)是的。请你看看古诗,到

底是什么勾起了张继的愁思、愁绪和愁怀?是什么拨

动了诗人的愁心与愁弦呢?

是月落、是乌啼、是江枫……抓住这些词语读

出感觉。

(3)学生自由地读、圈、想、读。

(4)交流:月落能带给人一种失落感,一种孤

独感。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第一句。

(板书:月落---失落感、孤独感

乌啼一-凄凉

霜满天-----寒冷)

学生齐读《枫桥夜泊》。

3.抓一“对”字,感悟“愁”思(出示课件23)

(1)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思考:这里的“对”字是什么意思?

(板书:对)(出示课件24)

“对”在这里的意思是“面对、对着、陪伴”

的意思,那么请你们纵观全诗,想一想:是什么在陪

伴着孤独的诗人呢?

哦,是冷月、悲鸦与寒霜在和诗人做伴,是江

枫、渔火和钟声在与诗人作陪,这一对•,对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

(2)张继到底在愁什么?此时此刻他到底在想

些什么呢?

生带着“愁”来读。(出示课件25)

教师范读。但是,这里什么都没有,这里有的

只是----

学生齐读《枫桥夜泊》。

(板书:愁)

四、钟声叩心,释放愁怀

1.钟声响起,述说情怀(出示课件26)【设计意图:练习写话

请问,这午夜的寒山寺的钟声似乎在向张继述这个环节有利于加深

说着什么呢?请拿起笔,写下你的述说。学生对诗歌含义的理

2.交流评析,释放情怀解,并梳理思绪进行写

学生述说着钟声的述说。作,提高表达能力和写

学生在钟声的伴奏下齐读全诗。作能力。】

五、总结拓展,人文关照【设计意图:设计这个

课堂小结

推荐《不朽的失眠》给大家阅读。环节,能夯实这节课所

及拓展延

伸六、作业。学知识。】

()分

1.背诵这首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板书设计】

枫桥夜泊

月落---失落感、孤独感

板书

乌啼一凄凉

内容

霜满天——寒冷

江枫、渔火一-半夜钟

课堂作业新设计

背诵《枫桥夜泊》这首诗,并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参考答案: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第三课时

1.要求学生能字正腔圆、深情地朗读,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学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

感悟作者天涯行役时的相思之苦与情感之深。

教具

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导入课文,直切主题。(出示课件27)【设计意图:从题目入

导入师:思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学过哪些这类的诗手,通过理解题目的意

()分

钟句?(生自由答)思来引入对词的学习,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词,就是纳兰性德的《长相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

思》兴趣。】

(板书:长相思)

二、读准《长相思》(出示课件28)

1.自由读,读准字音。【设计意图:朗读有助

畔(pdn)更(geng)聒(gu。)于真切地感受课文,有

2.指名读全文,读后评价。助于因声明义,领略课

3.朗读时注意节奏:(出示课件29)文的精妙之处,有助于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增强语感,以声传情。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因此要让学生入情入

4.根据节奏,小组成员互读,要读得有韵味。境地读,读出语感,读

三、把握词意(出示课件30)出独特体验。】

1.根据注释默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大意,把

握不准的,可以向同学请教。【设计意图:把握文本

2.请学生说说词的意思。要求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自己主要思路,才能更好地

的解释。

新课引导学生融进文本,我

教3.评价。(出示课件31)用一个“身”来将学

Z,

V

钟四、深入理解。

中生带进文本,让学生的

1.根据问题再读课文。思绪一下集中起来,从

A作者身在何方?而更好地感悟作者行

B作者在“相思”谁?是从哪句中体现出来的?军的艰辛。】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他经过了崇山峻岭,经过了悬

崖绝壁,经过了荒山野岭,经过了险滩急流,他还经过了

【设计意图:以观看书

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话:“作

上的画面加上配乐朗

者的身在征途上。”

读,让学生走进纳龙性

(板书:身在征途)

德的内心,使学生的情

(出示课件32)

感较好体现出来。】

2.指导朗读:“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

更”。

师小结:同学们,作者在行军途中历经了千辛万苦,

尝尽了酸甜苦辣,作者怎能不想自己的故乡,不想自己的

亲人呢?他怎样想呢?怎样相思呢?(出示课件33)

3.思考:作者怎样相思、?想到怎样?题目中哪个字体

现了?

(板书:心眷故园)

4.想象词的意境:(出示课件34)

师引导:同学们认真听同学朗读,想象一下当时的景

【设计意图:小练笔只

物以及人物的心情,体会作者的情感。

为呈现画面而设计,让

师小结:是啊,此时只能聆听寒风呼啸的声音,看到

学生想象故园家暖人

大雪纷飞的情景,一种难以入眠的心境装着一颗思乡的心。

欢的情景,两者相比,

五、交流纳兰性德的资料。(出示课件35)

突出边塞的凄冷,作者

(出示课件)清代诗人纳兰性德(1655〜1685),

的无奈。设计这个小练

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笔能让学生梳理思路,

满州正黄旗人,大学土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幼好学,

提高表达能力。】

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

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

一等,正三品。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纳兰性德去世后,被埋葬在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

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松并称“清词三大

家”。(出示课件36)

六、再读《长相思》

七、拓展《长相思》(出示课件37)

1.问纳兰性德:既然你这么想家,你为什么不回家呢?【设计意图:以词讲

谁来替纳兰性德回答。词,以情悟情,会让学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2.学生回答,老师点评。生拥有举一反三的能

伸()(板书:心系祖国)力。】

分钟

八、交流

交流纳兰性德的《菩萨蛮》。(出示课件39)

菩萨蛮

纳兰性德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

旧事逐寒潮,啼鹃恨未消。

【板书设计】

r身在征途

内长相思j心眷故园

1心系祖国

课堂作业新设计

背诵这首词,并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参考答案:

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

点起了灯,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

的温暖宁静啊,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教学反思

1.这三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不同的情感。《山居秋暝》体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

向往之情;《枫桥夜泊》体现出诗人寂寞、孤独的愁苦;《长相思》体现出诗人对故园的思

念之情。在这三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把

握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并通过小练笔的形式梳理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

力。

2.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在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的基础上,把

握整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这样处理,提高了学生对这三首诗的理

解。

美中不足的是对《枫桥夜泊》这首诗的背景介绍得不够详细,有些学生对这首诗体现

的“愁”理解得不够透彻。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有所改进。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古诗三首》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是以读写为主的课。这三首诗分

别表达了诗人不同的情感。《山居秋暝》体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枫桥夜

泊》体现出诗人寂寞、孤独的愁苦;《长相思》体现出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这三首诗在写

法上有相同点,那就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一说699—761),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

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

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汉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

不详,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约天宝十二年

(约公元753年)的进土。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

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

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纳兰性德(1655.619—1685.7.1),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

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著有《通志堂集》、《侧

帽集》、《饮水词》等。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读拼音,写词语。

sunbobo()把船tingbo()在h6pan(),自己上岸,

走进simiao()。

二、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竹喧归尊女。()

2.随意春芳默。()

3.身向榆关那畔行。()

4.晅碎乡心梦不成。()

三、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滋痛读能力天丽

四、课文内容梳理。

《山居秋暝》这首诗体现出诗人对______________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枫桥夜泊》表

达出诗人满怀的;《长相思》则表达出作者对之情。

五、读诗歌,回答问题。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这首词的作者是代的O

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

B走了一路,很累。

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第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把你知道的表达作者思乡情感的古诗和大家分享一下。

参考答案:

一、孙伯伯停泊河畔寺庙

二、1.洗衣服2.尽3.边4.声音嘈杂

三、1.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2.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华,面对岩上隐约的枫

树和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

四、田园愁绪家乡的思念

五、1.清纳兰性德2.A

3.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U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示例: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授课

课题四季之美课型讲读课文2课时

时间

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

学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重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

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难点

第一课时

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

教学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具

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1)

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分别是什么?每个季节有【设计意图:通过出示

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什么特点?提起学生学习本文的

生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其特点,师加以点拨。兴趣。】

导入

()分我们看看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是怎样的。请

我们打开书,翻到90页,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师板书课题。

(板书:四季之美)

2)

课件

(出示

究。

作探

,合

学习

自主

二、

字词

出生

文,画

读课

1.自

小组

,并在

字词

决生

书解

工具

借助

大家

动,

组活

2.小

流。

内交

学生

:让

意图

【设计

解情

和理

识记

字的

对生

同学

每个

小组

检查

组长

3.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