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期末复习知识小锦(学案)第四单元—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期末复习知识小锦
【学习目标整合】
1.梳理小说情节,初步感知小说的叙事手法,尝试分析人物形象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的主题。
3.感受小说展示的人生经验,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获得自我成长的教益
【思维导图回顾知识】
【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一、分析人物形象,从四个方面入手
本境描写塑造了闰土、杨二嫂、“我"等人物形象。闰土是在生活的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杨二嫂是庸俗的小市民的代表,“我”是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的代表。这些典型形象的塑造,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小说往往通过塑造一定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因此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成了中考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常见的题型有:
1.文中的XX是怎样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2.你是否喜欢文中的XX?请评价一下。
3.请结合全文,分析XX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①正面描写:借助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分析
②侧面描写: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谈举止分析
③故事情节:通过与人物相关的具体情节分析
④环境描写:环境往往是人物命运、性格及最终结局的外因,因此,分析环境描写可帮助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
答题模式:
通过……描写(情节、事件),表现了人物……的特点。(相关内容+形象特点)
二、从四个方面了解小说的主题
小说表现了小人物生活的辛酸,揭示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主题深刻而丰富,耐人寻味。
小说的主题指作者在作品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图画、塑造艺术形象显示出来的,贯串小说始终的基本思想,又称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阅读小说,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小说的主题,这也是中考阅读中的高频考点。
主要考查方式有:
1简答题:直接概括全文的主题(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选择题:选出对文章主题(主旨)理解准确(恰当)或不准确(不恰当)的一项。
从概括各段段意人手。文章都是由一个个意义段组成的,很多时候,把这些段落的意义串联在一起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如《邓稼先》一文,把文章六个部分的意义放到一起加以把握,就能更深入地理解本文的主题。
常见的答题格式:文章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的思想(性格、精神等),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如果是选择题,则要在结合全文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选择。
例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一汤陈
王琼华
①裕后街有一句口头禅:吃遍整条街,不如喝口汤。这一口汤还得上“一汤陈"去喝。
②“一汤陈"是一间馆子的店名。店子原来叫“陈八碗”,老板姓陈。俗称“陈八碗”,还是源于祖上传承下来的“八碗菜”。因花了心思,俗菜也做出了几分特色。陈八碗接手馆子时,裕后街吃饭的地方越来越多,他的店子被逼得不死不活了。陈八碗只得把几个小工辞了。
③一个月后,一天没两桌客,掌勺师傅也走了。陈八碗只得自己掌勺洗碗了。
④这天傍晚,有个瓜脸女子上门,问:“老板,要小工吗?"刚好整个一天没半个客人来吃饭,陈八碗便脱口即说:“你是老板,你要小工吧。”瓜脸女子一噎,露齿道:“老板开玩笑哪。"开啥玩笑?我这个狗屁老板今天都没饭吃了。“
⑤瓜脸女子知道怎么一回事后,便往店门走去。她走了几步,又转过身子,跟陈八碗说:“老板,点菜!”“你,你吃饭——"陈八碗有点意外。瓜脸女子点点
头。陈八碗说:“看见了吧,你才是我的老板。”“我第一次上馆子,好让你老板今天开个张吧。"
⑥原来瓜脸女子想帮自己!陈八碗心里不由一热。瓜脸女子点了一份青椒炒肉,他多抓了一把五花肉扔进锅里。炒好后,瓜脸女子说打包,拿回去给儿子吃。原来,瓜脸女子进城陪儿子读书,家底又不厚实,便想来裕后街找份小工做一做。陈八碗一吁:“都不容易啊。”就在此时,八九个吃饭的客人嚷嚷闹闹走了进来。瓜脸女子马上跟陈八碗进了厨房,帮他洗菜,切菜,端菜上桌。陈八碗见她做事利落,一张笑脸,嘴巴爽甜,便跟她说:“你是一个带财来的人。行,就在我店子做点事吧。不过,工钱只能拿人家店子的一半。等生意好了,我再跟你加点儿。"好好好,谢谢老板!”第二天,瓜脸女子便来上班了。
⑦但接连几天的生意又不太好了。这天好容易才来了三四个客人。瓜脸女子在他们点菜时建议说:“我们店子的汤更是一绝,不妨点一个汤。"什么汤?”有个胖男子问道。“鱼头汤。"鱼头汤也算你店子一绝?哪个店子没鱼头汤?”“这汤你们喝了觉得一般般,算我请客呗。"
⑧陈八碗听到瓜脸女子这么一说,吃了一惊。客人倒是很乐意听到瓜脸女子这般说话,马上加了一份鱼头汤。不过客人结账时也没说什么,直接便把鱼头汤的账也给结了。
⑨客人走后,陈八碗跟瓜脸女子说:“做生意可不能这么说话。你今天算运气好。遇到一个不好说话的角色,这碗汤我得扣你的工资。”瓜脸女子笑道:“该扣就扣。"
⑩第二天中午,又来了十几个客人。带头的就是昨晚来吃饭的那个胖男子。他跟朋友说:“今天,我请你们喝鱼头汤。如果这鱼头汤算不上是裕后街最好喝的鱼头汤,我今天就把盆里的鱼骨头统统吞下去!”陈八碗一惊,又来了一个乱说话的人!
但他感到意外的是,一碗鱼头汤让客人们喝得连声叫好,还追加了一大盆,很快,店子里的生意好了起来。每拨客人第一个菜就是点鱼头汤。陈八碗有点莫名其妙,这鱼头汤自己熬了那么多年,怎么突然招人喜欢上了?他尝了一口汤,惊呆了。这汤怎么比以前的好喝多了?鲜而不腻,回味无穷。啊,看来自己要走运了吧。
很快,他跟瓜脸女子加工钱了。瓜脸女子笑道:“老板,您是个好人,好人有好报。"
第二年,陈八碗把店招牌换了,取名叫“一汤陈”。这牌子一亮,店子的生意更加火爆。
这年冬天,陈八碗上街买鱼头时滑了一跤,屁股上的骨头全裂开了,店子只好交给儿子打理。小老板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就把瓜脸女子辞了。理由就是一个,瓜脸女子年龄大了一点,有损店面形象。他又花大价钱找了几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来当服务员。陈八碗一唏嘘,这店子他做不了主啦。
几年后,瓜脸女子来找“一汤陈"店子。结果发现,店子不知什么时候倒闭了。她敲了半天门,才见陈八碗撑着拐杖把门打开。瓜脸女子称,她儿子刚考进北京城里读书,便想上门答谢老板前几年的帮助,又问:“怎么馆于不开了?”“妹子,你不晓得,我儿子一接手,生意就越做越差。你说奇怪不奇怪,你走后,这鱼头汤就没人喝了。我尝了一口,是不好喝了。我都把熬鱼头汤的方法一五一十传给了儿子,怎么汤就是不好喝了?"
“老板,您还蒙在鼓里吧”瓜脸女子说,“现在,我不瞒您了。在您做的鱼头汤里我偷偷地加了两味中药粉末,鱼汤才特别好喝。放心好了,我奶奶传给了我一个秘方,不仅好喝,还补身子。奶奶说过,帮人便是帮自己。"天呐,原来是这样!”陈八碗才明白一切。
没多久,“一汤陈"又开张了,老板换了,瓜脸女子做老板。不过,店名并没换。因为女老板也姓陈。她把陈八碗请来坐收银台,还开了一个很高的工钱。陈八碗说:“这行不行呢?”瓜脸女子爽朗地说:“有啥不行的?当年我最艰苦时,您收留了我。"
女老板在鱼头汤里放了两味什么中药,至今仍是让街坊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谜。
(有删改)
1.瓜脸女子是个怎样的人?结合选文中的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理解。
2.从刻画人物方法的角度来看,第⑥段画线句子“他多抓了一把五花肉扔进锅里”属于什么描写?反映了陈八碗当时怎样的心理?
3.小说标题《一汤陈》有什么含义?
4.瓜脸女子在鱼头汤里放中药粉末的情节,被移至小说快要结尾才补叙,作者这样安排叙事有什么作用?
5.这篇小说是以隐身的第三人称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这样的叙事视角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她是一个真诚善良、能说会道、做事麻利、知恩图报的人。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典型事件、人物的言行和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等。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提取信息概括作答。如“瓜脸女子马上跟陈八碗进了厨房,帮他洗菜,切菜,端菜上桌"表现了她是一个做事麻利的人。
2.答案:属于动作描写。反映了陈八碗当时不仅感谢女人给他当老板的自信,还特意在他店里消费的图报心理。
解析:第一问,从“抓”“扔"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第二问,结合“原来瓜脸女子想帮自己!陈八碗心里不由一热”,可知陈八碗多抓肉是对瓜脸女子的感激和回报。
3.答案:“一汤陈"是陈八碗和瓜脸女子的店子名称,不仅凸显了鱼头汤的味美,而且蕴含着“感恩与回报”的主题。
解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往往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层含义之外,要结合主旨挖掘其深层含义。结合文章内容,可以看出“一汤陈"表面是指陈八碗和瓜脸女子的店子名称,蕴含着“感恩与回报”的主题。
4.答案:①照应全文,解开悬念,使文章更具吸引力;②揭示主旨,丰富瓜脸女子的形象。
解析:补叙起补充交代的作用,能使行文更严密、人物形象更丰满、中心更突出。这一情节在前文没有介绍,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一情节里对瓜脸女子的语言描写则丰富了瓜脸女子的形象,揭示了文章主旨。
5.答案:这样叙事便于铺开情节,无论人物或故事情节都有充足的展开空间,便于作者自由把控。另外,人物情感和作者立意就直接交由读者自己感悟和体会,给读者更大的阅读自由及思考空间。
解析:以第三人称来叙述,比较客观,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写作时作者能自由把控故事情节;另外,运用第三人称,作者不能直接表达人物情感,所以给读者留下了更大的自由想象及阅读空间。
【单元核心素养对接中考】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之间的排列顺序,伯为老大,仲乃老二,叔是老三,季表示最小。
B.《我的叔叔于勒》是中篇小说,其作者的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C.小说《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着重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
D.曹文轩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孤独之旅》选自他的长篇小说《草房子》。
2.把下面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回顾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等数不清的杰出人物,他们终其一生,孜孜以求,将自己最重要的精神力量,都凝聚在自己的作品中,为人类的精神史建造了一座又一座辉煌的宫殿。
②凡是走进这宫殿,认真观赏这一件件精神产品的人,必然会被这光辉映照,会在这光辉中获得光明与力量。
③读优秀的书,能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广阔、深邃、博大。
④这宫殿与物质的宫殿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其中的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僵死的存在,而是在时间的大幕中,永不休止地散发着精神的光辉。
⑤因为优秀的书,不仅是知识的结晶,更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结晶,是人类精神的花朵与果实。
A.①②④⑤③B.③⑤①②④C.③⑤①④②D.①④②③⑤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简称人物、情节、环境。
B.《故乡》的作者是鲁迅。这篇小说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作品中的“我"不是作者,但是有作者的影子。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章的主人公是“我”——若瑟夫。
D.《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作者曹文轩。这是一篇描写少年成长之路的小说。
4.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贾爷爷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七十岁了还不想着颐养天年,而是去山区兴办企业,带动当地人民脱贫致富。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自从富春江两岸实施了“亮灯工程”,火树银花的夜景总是给游客带来惊喜。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愿远行求学的你,克服成长路上的困难,学业进步,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
D.在中秋佳节这个特殊日子,归国探亲的旅法华侨用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来表达心情,是最恰当不过了。
5.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语言描写)
B.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神态描写)
C.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语言描写)
D.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景物描写)
6.下列选项中,语法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我却怎么也笑不出,陷入了迷茫的沉思”一句中的“沉思"是名词。
B.“我坚信:虽然道路坎坷泥泞,但曙光就在前方。”这个句子是单句。
C.“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这是一个假设复句。
D.“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这是一个因果复句。
7.指出下面各句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1)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___________)
(2)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___________)
(3)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___________)
(4)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明子出师
曹文轩
①夏日将近的一天晚上,三和尚慷慨解囊,请明子和黑罐在一家很不错的酒店吃了一顿饭。回到窝棚后,三和尚点亮了四五支蜡烛,把小窝棚照得很明亮。接着,他从门外搬进来一个很大的木头墩。他把一把锋利的斧头稳稳地放在木头墩上,对明子和黑罐说:“我不想再留你们。各人有各人的前程。但谁能出师,总得有个说法。你们瞧见了,这是一个木头墩,还有一把斧头。你们每人砍三斧头,谁能三斧头砍在一个印迹里,谁就可以离开我。”他看了看明子和黑罐,“听明白了?"
②明子和黑罐点了点头。
③烛光静静地照着。
④三人沉默着,脸上的表情很严肃很认真,仿佛有人要进天堂或要进地狱,仿佛面对着世界上的一个最重要的时刻。
⑤三和尚再一次看了明子和黑罐一眼。
⑥明子和黑罐互相对望了一阵,又把目光挪开去望那把斧头和木头墩。
⑦“谁先来?”三和尚问。
⑧“黑罐先来吧。"明子说。
⑨三和尚说:“明子懂规矩。黑罐大,理应让他先来。”
⑩黑罐走近木头墩,手微微颤抖地抓起了斧头。
三和尚掉过头去,“噗噗"几口,将所有蜡烛吹灭。他见黑罐半天没有动静,便叫道:“砍呀!”
黑暗里终于响起“咚"的一声,又一声,再一声。
三和尚又重新点亮蜡烛。
烛光下的木头墩上,是三道清晰的斧痕。
黑罐把斧子搁下,垂头丧气地站到了一边。
三和尚把木头墩砍掉了一个头,又把斧头稳稳地放在上面。一切停当之后,他看着明子,但不说话。
明子走上前去,一把操起斧头。
三和尚又看了明子一眼。
明子稳稳地站着,只是一脸的平静,没有半点其他表情。
三和尚“噗噗”几口,又将蜡烛吹灭。
小窝棚里满是蜡烛油的气味。
小窝棚里绝对黑暗。只有三个人的喘息声,再无其他声响。
“砍呀。"三和尚催促道。
明子没有反应。
三和尚又等了一会,见仍无动静,便欲要大声地喊“砍”,然而这“砍"字刚吐出一半,只听见“咚”“咚"咚”连着发出三声斧头砍击木头墩的声音。那声音的节奏告诉人,砍者动作极其坚决,毫不犹豫。
三和尚重将所有蜡烛点亮。
烛光下,光光的木头墩上只有一道有力的斧痕。
明子把斧子靠在木头墩上,退到一旁。
三和尚好半天看着明子,然后说道:“你可以走了。"他坐到床上去,点起一支烟,朝明子说道:“你只砍了一斧头。”
黑罐忽地抬起头来。
明子很镇定地站着。
三和尚说:“还有两声,是你用斧背敲击木头墩发出的。实际上,手艺再绝的木匠,也不能在黑暗里把三斧头砍在同一道印迹里。因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烛光里,明子眼睛最亮。
三和尚对明子和黑罐倾吐了一番肺腑之言,那也是他半辈子的人生经验:“认真想起来,这个世界不太好,也不太坏。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人就不能太老实了,可又不能太无心肝。”他专门对着明子说:“这个道理,黑罐不懂,你懂。但这分寸怎么掌握,全靠你自己了。我只把手艺教给了你,但没有把这分寸教给你,这是我做师傅的罪过。"他充满深情和信赖地看了明子一眼说:“天不早了,你们俩睡觉吧。明子明天走时,带上我的那套家伙。就算是你师傅的一点情义吧。”说完,他整了整假发,走出了窝棚。
(节选自《山羊不吃天堂草》)
8.阅读小说要注意把握情节。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
小语:我认为本文的情节按“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局"展开,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就是“(1)___________—(2)___________—明子斧击—明子出师”。
小文:我认为有因果关系的故事才构成情节。我这样梳理情节:因为(3)___________,所以明子出师了。
9.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黑罐走近木头墩,手微微颤抖地抓起了斧头。明子走上前去,一把操起斧头。(从黑罐和明子拿斧头的动作,你读出了他们各自怎样的心理?)
(2)小窝棚里满是蜡烛油的气味。小窝棚里绝对黑暗。只有三个人的喘息声,再无其他声响。(此处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10.作者将三和尚的徒弟分别取名为“明子"和“黑罐”,有什么寓意?
11.如果你来评判,明子和黑罐哪一个应该出师?结合小说内容,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我的叔叔于勒》是短篇小说。
2.答案:C
解析:通读候排句可知,第③句是观点句,应该排在首位→第⑤句中“因为优秀的书"衔接第③句中“读优秀的书”→第①句用具体的事实佐证第⑤句的观点→第④句中“这宫殿"衔接第①句中的“宫殿”→第②句说明走进宫殿进行观赏的意义。故正确的排序是③⑤①④②。
3.答案:C
解析: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章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诗词名句的能力。B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思是好像一夜之间忽然刮起了温暖的春风,吹得千万棵树上竞相开满了雪白的梨花。此句指雪景,并不是指火树银花的夜景。
5.答案:A
解析:这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
6.答案:C
解析:由关联词语“并且”以及句意可以判断出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7.答案:(1)环境描写
(2)神态描写
(3)动作描写
(4)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解析:(1)注意体会语境的写景意味。
(2)神态描写标志性词语“胆怯"。
(3)动作描写标志性词语“拨”。
(4)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标志性词语“回头、说"。
8.答案:(1)师傅请客(或“师傅设局”“师傅散徒"等)
(2)黑罐斧击(或“黑罐三击”“黑罐砍墩"等)
(3)明子三声斧响却只留下一道斧痕
解析: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梳理与概括。
9.答案:(1)从黑罐“手微微颤抖地”读出了他预感到任务艰巨,事关重大,自己没有把握完成的胆怯与不安;从明子“一把操起斧头"这个果决的动作里,读出了他胸有成竹的镇定自信。
(2)①渲染了小窝棚里紧张、严肃的氛围;②以环境的凝重来反衬人物内心的波澜,预示着明子将有不俗的表现。
解析:第(1)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解答此类试题,有三种方法可以分析人物心理:①抓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句子,分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心理)。②抓住能体现人物情感(心理)的动词、形容词等,结合具体情节分析人物的情感态度(心理活动)。③从修饰、限制性词语或关联词语入手,分析出人物情感(心理)变化过程。作答本题,根据题干“从黑罐和明子拿斧头的动作”提示,应从黑罐和明子的动作入手分析他们二人的心理。通读文章可知,这三次斧击直接关系到二人的前途,事关重大,黑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语文面试唐诗三首教学设计
- 两位好友合作经营店铺合同模板
- 个人与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 中外合资企业采购合同中英文对照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适用于零售连锁业务)
- 个人二手房交易合同担保协议书
- 专利交易合同协议
- 个人向企业借款合同样板
- 个人与公司合作承包项目合同
- 专业带小孩劳动合同范本
- 2023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说苑》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小学生作文方格纸A4纸直接打印版
- 老人心理特征和沟通技巧
- 幼儿阿拉伯数字描红(0-100)打印版
- 标杆地产集团 研发设计 工程管理 品质地库标准研发成果V1.0
- TMS开发业务需求文档
- 2023年1月浙江高考英语听力试题及答案(含MP3+录音原文)
- HI-IPDV10芯片产品开发流程V10宣课件
- 房产抵押注销申请表
- 【课件】第三课 蒙娜丽莎 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
- A320系列飞行训练课程:电子飞行仪表系统概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