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13_第1页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13_第2页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13_第3页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13_第4页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教学

大纲编号:100102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____________学分4.5试卷编号:1001名001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分值:100

组卷年月:2000/5组卷教师:审定教师;

一,(15分)根据图一所示系统回答或填空:

图一

(1)图一所示系统的输入量是,被控量是,系统中所使用的直流伺

服电动机的作用是,测速发电机的作用是,

一对电位计的作用是O

(2)假设电位计的转换系数为kl,放大倍数为k2,减速器的传动比i>l,电动机的

传递函数为%”,测速发电机的传递函数为试画出系统方框图,并求出

5(小+1)

闭环传递函数。

(3)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二.(10分)某系统结构如图二所示,求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和闭环传递函数。当

C值为200时,求R的值。

图二

三.(15分)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一=系统输入量

($+1)(5+3)

为r(t),输出量为C(t),试求:

(1)当r(t)=l(t)W,输出C(t)的稳态值和最大值;

(2)为了减少超调量,使阻尼比等于0.6,对系统实施速度反馈控制,试画出速度反馈

系统方框图,并确定速度反馈系数。

四.(10分)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s)”(s)=——q_丁为保证系统稳定,

s(s+2)(s+10)

并且在r(/)=1(。+2(。作用下的稳态误差/<0.2,试确定K的取值范围。

五.(15分)已知某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而忘而

(1)画出以K为参数的闭环系统根轨迹图;

(2)求出使系统不出现衰减振荡的K值范围。

六.(20分)填空:

1.右图所示RC电路的传递函数为,

频率特性为,当对⑺=5sin2f时,稳态输

出/⑴为o

2.右图所示为某最小相角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

性,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静态

误差系数Kp=,Kv=,

Ka=o稳定性为o

3.一个设计良好的系统,中频区斜率为,

相角裕度应大于。

4.开环频率特性的幅相曲线如图五所示,其中V为积分环节数,P为开环右极点数,

判别闭环系统稳定性。

图五

5.当增加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是:变好,

变差。系统的校正就是为了克服这两者的矛盾。串联超前校正的原

理是,串联迟后校正的原理是:

七.(15分)已知某最小相角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六中43)所示:

(1)求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并计算相角裕量了,判别闭环系统稳定性;

⑵为了改善系统性能,采用。")=粤史的校正装置进行串联校正,试画出校正

后系统的Bode图,求出相角裕量?';

(3)在Bode图上标出相角裕量/及幅值裕量力(d5)。

图六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学分4.5教学大纲编号:100102

试卷编号:100102006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满分分值100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15分)

5分(1)输入量L被控量为白电动机执行元件,测速发电机速度反馈,

一对电位.测量比较元件

7分(2)(图3分,化简4分)

0(s)=---------------------------------------------

S(TS^\)+k2kniktS+kxk2kmH

3分(3)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

二.(10分)

解:5分

济1+迎*色=荻=而

185

103

当c=200时,/?=—*C=206

100

三.(15分)

解:8分(1)

22

。(5)=F+4S+25

R(s)=g

J

222——*1=—=0.88

C(oo)=lim.v*C(s)=lim.?*

s->05->0S2+45+25S25

4

。=5——=0.4,.\a%=e*100%=25.4%

2*4

Cmax=C(oo)*(l+cr%)=0.88*(l+0.254)=1.1

7分(2)

22

(S+l)(S+3)

{bS>

2222

Ms)=

(S+1)(5+3)+22(1+bS)S?+(4+22b)S+25

叱=5s”,J包丝=。6/6*2*5-4=o.⑼

2*69,22

四.(10分)

要使系统稳定:S(S+2)(S+10)+K=0

5分BP:S3+12S2+20S+/f=0

S3120

S212K

S}20--

12

S°K

0<7C<240

17

要使r«)=l+2,时的V0.2;即又一+夭一W0.2

△「.旦。.2

K=8,K

4分一型系统0v20K

KN200

1分综合得:2004K<240

五.(15分)

10分G(s)”(s)=

S(S+2)(S+7)

+—

~3

(1)渐近线7T

-217&

4=-7—=-3

(2)实轴上(-00,-7),[-3,0]

(3)分离点:--++」=0

dd+2d+1

3d2+184+14=0

-18±V182-12*14-5.08(舍去)

d=

6-0.92(是分离点)

(4)与虚轴交点:S3+9S2+14S+A:=0

S3114

S29K

S'14--

9

S°K

2

K=9*14=12时,9S+126=0=Sl2=+jV14=+/3.74

5分(5)分离点处K值为:

一0.92(—0.92+2)(-0.92+7)

K=6.04

不出现衰减振荡的K值范围为0VKK6.04

六.(20分)

0.5S0.5jco

1.传函为(1分)频率特性(1分)

0.5S+「0.5jco+1

u0(t)=^-sin(2/+45°)(2分)

50(X5+10)

1,开环传函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