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卖炭翁课件_第1页
统编版卖炭翁课件_第2页
统编版卖炭翁课件_第3页
统编版卖炭翁课件_第4页
统编版卖炭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卖炭翁课件CATALOGUE目录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主题思想阐释与启示艺术特色鉴赏与评价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课堂互动环节设计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01倡导新乐府运动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白居易生平及创作背景唐代社会经济繁荣唐朝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城市商业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对提高,但也存在着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卖炭翁形象的社会意义卖炭翁是白居易笔下的一个典型形象,他勤劳善良、朴实憨厚,深受人们喜爱。卖炭翁的形象反映了唐代社会中下层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和悲惨命运,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唐代社会环境与卖炭翁形象选自《白氏长庆集》本文选自《白氏长庆集·新乐府序》,是一首以卖炭翁为题材的叙事诗。反映唐代社会现实这首诗通过描绘卖炭翁的炭被宫使掠夺的经过,揭露了宫市的本质及其对劳动人民的残害,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被选入教材有助于学生了解唐代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况。课文来源及选入教材原因文本解读与赏析02交代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为下文埋下伏笔。开头主体结尾描写卖炭翁的炭被宫使掠夺的经过,揭示社会黑暗。以卖炭翁的悲愤和无奈作结,引人深思。030201篇章结构梳理03“宫使驱将惜不得”表现出宫使的蛮横无理和卖炭翁的无奈悲愤。01“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描绘出卖炭翁的肖像,突出其辛劳和贫困。0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揭示出卖炭翁的矛盾心理,既担心天气不冷炭卖不出去,又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可以多卖些炭。关键语句解读通过描写卖炭翁的外貌特征,如“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塑造出一个勤劳、贫困、苍老的劳动者形象。外貌描写通过描写卖炭翁的矛盾心理,如“心忧炭贱愿天寒”,揭示出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心理描写通过对比宫使的蛮横无理和卖炭翁的勤劳善良,突出了社会的不公和黑暗。对比手法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分析主题思想阐释与启示03通过卖炭翁的悲惨遭遇,展示了封建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贫富差距、阶级压迫和剥削现象。揭露封建社会黑暗以卖炭翁的遭遇为例,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和虚伪。批判世态炎凉通过对卖炭翁命运的描写,讽刺了封建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榨和无情剥削。讽刺统治者腐朽对社会现象揭示和批判揭示劳动价值通过卖炭翁的劳动过程,展示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呼吁社会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关注底层人民疾苦通过卖炭翁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艰辛生活的深切关注和同情。倡导社会公平通过对卖炭翁遭遇的描写,倡导社会公平正义,呼吁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对劳动人民艰辛生活同情和关注通过卖炭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展示了人性的光辉和力量。肯定人性光辉通过卖炭翁的形象,弘扬了勤劳、善良、坚韧不拔等优秀品质。弘扬勤劳善良品质通过对卖炭翁故事的讲述,倡导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倡导积极向上精神对人性光辉和力量肯定和弘扬艺术特色鉴赏与评价04123采用顺叙方式,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故事情节,同时在关键处运用倒叙手法,揭示卖炭翁的悲惨遭遇。顺叙与倒叙通过设置悬念和伏笔,如宫使的突然出现、卖炭翁的炭被抢等,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吸引读者关注。悬念与伏笔运用多种叙述视角,如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卖炭翁的第一人称限知视角等,丰富故事的层次感和表现力。视角转换叙事技巧运用通过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手法,生动展现卖炭翁的勤劳善良、忍辱负重以及宫使的蛮横无理、欺压百姓的形象。人物形象塑造运用细腻的景物描写,如大雪纷飞的场景、卖炭翁的破旧茅屋等,营造凄苦悲凉的氛围,深化主题表达。环境渲染注重细节描写,如卖炭翁的炭火制作过程、宫使的抢夺行为等,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和感染力。细节描写描写手法展示口语化表达采用口语化的叙述方式,贴近百姓生活,使读者产生共鸣。简练明快语言简练明快,不拖沓冗长,符合故事情节的紧凑节奏。讽刺意味运用讽刺手法,揭示社会黑暗面和人性的扭曲,引发读者深思。语言风格特点总结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05唐代社会经济状况了解唐代社会经济繁荣的背景,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为理解卖炭翁的生活背景打下基础。宫廷生活与民间疾苦探讨唐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民间疾苦的矛盾,揭示封建社会中贫富差距的根源和影响。白居易的文学风格与创作思想介绍白居易关注民生、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风格,理解其创作《卖炭翁》的初衷和目的。相关历史背景知识介绍《长恨歌》体会白居易在描写宫廷生活与民间疾苦方面的不同风格,理解封建社会中不同阶层人物的生活境遇。其他唐代现实主义诗歌如杜甫的《石壕吏》、元稹的《田家词》等,通过比较阅读,了解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共同特点和社会价值。《琵琶行》了解白居易的另一篇描写社会底层人物生活的著名作品,通过对比阅读,加深对《卖炭翁》主题的理解。同类题材作品推荐阅读社会阶层分化与贫富差距01结合当代社会现象,思考贫富差距、社会阶层分化等问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劳动者权益保障02从卖炭翁的遭遇出发,思考如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03通过卖炭翁砍伐薪炭林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当代社会现象思考引导课堂互动环节设计06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举手抢答,回答正确者得分。抢答规则围绕《卖炭翁》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进行设计,如“卖炭翁的炭为什么卖不出去?”、“你对卖炭翁的遭遇有什么感想?”等。问题设计通过抢答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同时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抢答效果问题抢答游戏环节按照座位或者自愿组合进行分组,每组5-7人。分组方式每组选定一个与《卖炭翁》相关的主题进行讨论,如“卖炭翁的人物形象分析”、“《卖炭翁》中的社会现象探讨”等。讨论主题每组选派1-2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或提问。分享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讨论效果小组讨论分享环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