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_第1页
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_第2页
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_第3页
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_第4页
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第二学期温州环大罗山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达尔文在划时代的《物种起源》巨著中,创立了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科学进化论,大大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这部经典著作中,达尔文以诚实的态度提出了进化论中的一系列难点,其中一个就是“寒武爆发”。所谓“寒武爆发”,是指在寒武纪(距今5.7亿年前至5.0亿年前)初期世界各地不约而同地突然爆发出众多无脊椎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腕足动物、棘皮动物、须腕动物等无脊椎动物的主要门类,几乎都在此时出现。在我国澄江动物群中还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达尔文不相信进化中有“突然爆发”的事件,认为无脊椎动物的主要门类在寒武纪初期几乎同时出现,是生物逐步进化,即连续渐进的结果;现在人们感到突然,一是地质上有间断,二是未找到“中间型过渡生物”。他在《物种起源》中,说自己的进化论是“缓慢而渐进的进化论”,还多次宣告“自然界无跃进”。这是达尔文学说的第一个缺陷,也是达尔文的第一个可悲之处。事实上,生命演化史上的爆发远不止寒武纪初期一次,还有三叠纪初的大爆发、第三纪初的大爆发等;自然界也绝不是“无跃进”。生物的演化亦不完全是连续渐进的。鉴于大量的事实,美国科学家N·埃尔德雷奇和S·J·吉尔德于1972年提出了生命演化的全新理论“间断平衡论”。认为生物演化的过程不完全是达尔文强调的连续渐进的过程,而是突进与渐进交替的过程;认为生物演化过程不完全是达尔文强调的线性进化图形,根据基因突变学说,生物演化进程应该是间断平衡图形;认为新种的形成不是缓慢变异积累的过程,而是由基因突变或地理隔离形成。间断平衡论以一种全新的哲学观点看待生物进化史,向达尔文进化学说提出了严重挑战。它比较合理地解释了生命历史上的许多化石纪录:即生物界的突进、跃变,是可以在没有地质间断的层序中发生的。例如,在中国南方古生界和中生界之间往往是连续沉积的,看不到长时间的间断,但是古生界的生物与中生界的生物都发生了突变,无论是腕足类、双壳类、有孔虫类、牙形石、三叶虫类、珊瑚类等都发生了突然的变化或绝灭和新的生物的爆发。而且,可以说生命演化的绝大多数突变阶段都找不到达尔文所期待的“中间型过渡生物”,这都是达尔文的渐变论无法解答的。(摘编自孙关龙《达尔文进化论的五大缺陷》)材料二:伟大的地质学家查尔斯·莱尔的工作为第三纪①概念的确定奠定了基础。第三纪从新生代②开始一直延续到第四纪③冰河时期到来之前。还有一些学者将新生代分为两个大致相当的时期,即古近纪(距今6500万——2400万年)和新近纪(2400万年前至今)。在新生代的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环境变化发生在中始新世到早渐新世之间,并且与任何时代的界线都不吻合,这一点多多少少让人难以理解。新生代地质时期(包括古近纪的3个地质时期)的确定以及后来对地层的进一步划分使人们对地球的这一历史阶段所发生的环境变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古近纪剧烈的气候变化一直没有停歇,尽管有所波动,但从古近纪开始,全球气候进入了长期凉爽的阶段。在古新世,全球气候开始变冷之后,从古新世到始新世过渡的时期全球气候又曾出现过短暂的回暖。这次回暖与印度洋板块和亚洲板块从晚古新世到早始新世(距今5600万——5100万年)的碰撞息息相关,这段回暖期也成为最近5.5亿年来地球上最温暖的时期之一。紧接着,全球气候又从晚始新世的温室效应迅速过渡到了早渐新世的冰室效应。白垩纪印度洋板块的向北漂移引发了大规模的火山活动,直到印度洋板块与巨大的亚洲板块碰撞,这些火山活动才逐渐平息。由于大陆边缘抬升使深海沉积物中的有机物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一事件进而导致了中始新世全球气温的升高。所谓的二氧化碳来自海洋中浮游生物、鱼类以及微生物的遗骸。这一事件削弱了部分海洋的碳汇效应,同时大气中增加的二氧化碳又加剧了温室效应。根据现代地质学理论,发生在古新世到始新世过渡时期的全球变暖是由多种因素而不是单一因素触发的。除了印度洋板块和亚洲板块的碰撞,还包括由格陵兰与北美和欧洲大陆分离引起的北大西洋的火山活动以及海洋中有机物生产率的提高等其他因素;而由火山活动引起的高纬度地区的海水升温进一步削弱了大气环流。从古新世到整个始新世,全球气候都比较温和,各地区差别不大。因此,北美洲西北部、德国南部、伦敦甚至整个英格兰的气候都与今天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相似。在这些地区发现的植物化石包括木兰、柑橘、月桂、鳄梨、黄樟、樟树、腰果树、阿月浑子树、杧果以及其他热带藤蔓植物。这里的气温也常年稳定在20~25摄氏度,全年的气温波动不超过10摄氏度。三角洲地带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以及缠绕着藤蔓植物的树木,河水在广阔的冲积平原上蜿蜒流淌,这一切都与今天亚马逊平原的三角洲没什么区别。这一时期的水椰和苏铁植物化石更是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葱翠。尽管草本植物在古生代末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直到渐新世末期它们才从沼泽和林地等最初的生境中扩散开来并走向繁盛。这一过程与植物抵抗植食性动物取食的能力密不可分。换句话说,植物需要演化出快速且可靠的繁殖方式。只有当植物演化出风媒传粉的能力而不再仅仅依靠昆虫传粉时,它们才开始了快速扩散并形成辽阔的草原。(摘编自理查德·穆迪等《地球生命的历程》,王烁、王璐译)【注】①第三纪:是新生代的最老的一个纪,包括古近纪和新近纪。②新生代: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包括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古近纪又包括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③第四纪:是新生代最新的一个纪,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寒武纪初期无脊椎动物的主要门类在世界各地几乎不约而同地突然出现,充分证实了“生命大爆发”的存在。B.“间断平衡论”认为生物演化的过程是突进与渐进交替的间断平衡图形,向达尔文进化学说提出了严重挑战。C.在新生代中的古近纪这一时期,发生了气候由暖到冷再到暖、草本植物快速扩散等事件。D.中始新世全球气温升高与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引发火山活动、深海沉积物中的有机物释放大量二氧化碳等密切相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间断平衡论”能较好解释寒武纪、三叠纪初、第三纪初等物种大爆发现象,这与达尔文提出的“缓慢而渐进的进化论”截然不同。B.草本植物在古生代末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一开始仅在沼泽和林地中繁殖,渐新世末期才走向繁盛。C.从古新世到整个始新世,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温和,植物茂盛,气温波动小,北美洲西北部、德国南部、伦敦的气候也是如此。D.草本植物演化出风媒传粉的能力,用以抵抗植食性动物的取食,这一变异有益于草本植物自身发展,因而它们快速扩散,形成辽阔的草原。3.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一项是(3分)()A.目前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包括南方古猿、海德堡人、北京猿人、山顶洞人等,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类进化链。B.在英国工业革命前,某种飞蛾的颜色呈灰白色;工业革命以后,空气污染,树皮由白变黑,飞蛾的颜色也跟着变成黑色了。C.在中国辽宁义县的早白垩纪地质构造中发现了中华龙鸟化石,在非鸟恐龙与鸟类之间的过渡期,“中华龙鸟”填补了这一空白。D.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剪刀”技术,让一个妨碍繁殖的基因在斑翅果蝇群体中迅速传播,进而达到抑制该害虫规模的目的。4.梳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这是科学的基本工作。文中多次以化石作为事实依据,得出结论。阅读以下表格,下列选项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事实依据结论A.中国南方古生界和中生界地质层是连续沉积的,其中的化石记录显示生命发生了突变。B.没有地质间断的层序中,可以发生生物的突进、跃变。C.北美洲西北部、德国南部、整个英格兰等地区发现大量植物化石。D.从古新世到整个始新世,全球气候都比较温和。A.在连续沉积的地质层中有各类发生突变的生物化石,没有发现中间型过渡生物化石。这与达尔文的观点相悖。B.在有地质间断的层序中,不会发生生物的突进、跃变。C.作者列举我们熟悉的植物化石种类,易于读者理解。D.我们可以通过植物化石种类推断当时的环境与气候。5.地球生命的历程,有些现象可以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进化论来解释,也有很多现象达尔文进化论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看法。(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漫水王跃文漫水是个村子,村子在田野中央,田野四周远远近近围着山。村前有栋精致的木房子,六封五间的平房,两头拖着偏厦,壁板刷过桐油,远看黑黑的,走近黑里透红。桐油隔几年刷一次,结着薄薄的壳,炸开细纹,有些像琥珀。俗话说,木匠看凳脚,瓦匠看瓦角。说的是木匠从凳脚上看手艺,瓦匠从瓦角上看手艺。木屋的瓦檐微微翘起,像老鹰刚落地的样子。屋脊两头像鸟嘴朝天的尖儿,就是漫水人说的瓦角。瓦角扳得这么好看,那瓦匠必是个灵空人。乡下人看匠人手艺,有整套的顺口溜,又比如:泥匠看墙角,裁缝看针脚。扳得这么好瓦角的瓦匠,就是这屋子的主人,余公公。漫水这地方,公公就是爷爷。余公公的辈分大,村里半数人叫他公公。余公公大名叫有余,漫水人只喊他余公公。余公公是木匠,也会瓦匠,还是画儿匠。漫水人说话没有儿化音,唯独把画匠师傅叫成画儿匠。兴许晓得画画儿更需心灵手巧,说起这类匠人把话都说得软和些。画儿匠就是在家具或老屋上画画的,多画吉祥鸟兽和花卉。老屋就是棺材,也是漫水的叫法。还叫千年屋,也叫老木,或寿木。如今家具请木匠做的少了,多是去城里买现成的,亦用不上画儿匠。余公公的画儿匠手艺,只好专门画老屋。漫水的规矩,寿衣寿被要女儿预备,老屋要儿子预备。不叫做老屋,也不叫置老屋,叫割老屋。余公公的老屋是自己割的,他六十岁那年就把两老口的老屋割好了。不是儿女不孝顺,只是儿女太出息。漫水做大人的见着眼红,拿自家儿女开玩笑,说:“我屋儿女真孝顺,天天守着爹娘。不像余公公儿女,读书读到外国去了,爹娘都不认了!”做儿女的也会自嘲:“有我们这儿女,算您老有福气!要不啊,老屋都得自己割!”余公公的老屋是樟木料的。他有一偏厦屋的樟木筒子,原来预备给儿女们做家具。儿女们都出去了,余公公就选了粗壮的樟木筒子割老屋。漫水这地方,奶奶,叫做娘娘。余娘娘还没打算自己做寿衣寿被,一场大病下来人就去了。隔壁慧娘娘把自己的寿衣寿被拿出来,先叫余娘娘用了。第二年,慧娘娘的男人家有慧公公死了。有余和有慧,出了五服的同房兄弟。慧娘娘虽把自己两老的寿衣寿被做了,老屋还没有割好。慧娘娘没有女儿,只有个独儿子强坨。慧公公没有老屋,余公公把强坨叫来:“你把我的老木抬去!”慧公公睡了余公公的樟木老屋,漫水人都说他有福气。漫水地名怎么来的,村里没人说得清。要是去城里查县志,地名肯定是有来历的。漫水人不会去想这些没用的事,只把日子过得像闲云。漫水只有余公公跟旁人不太像,他不光是样样在行的匠人,农活也是无所不精。漫水这么多人家,只有余公公栽各色花木,芍药、海棠、栀子、茉莉、玉兰、菊花,屋前屋后,一年四季,花事不断。有人笑话说:“余公公怪哩,菜种得老远,花种在屋前屋后!”村子东边的山很远,隔着溆水河,望过去是青灰色的轮廓;南边的山越往南越高,某个山洞流出一股清泉,那是溆水的正源;北边看得见的山很平缓,溆水流过那里大片的橘园,橘园边上就是县城;西边的山离村子近,山里埋着漫水人的祖宗。坟包都在山的深处,那地方叫太平垴。漫水人都很认命,遇着争强斗气的,有人会劝:“你争赢了又算老几?都要到太平垴去的!”人想想太平墒,有气也没气了。溆水要流到东海去,东海在日头出来的地方。溆水流到沅江,沅江流到洞庭,洞庭流到长江,长江流到东海。山千重,水百渡,很远很远。说近也很近,溆水边有座鹿鸣山,山下有个蛤蟆潭,潭底有个无底洞,无底洞直通东海龙宫,钻个猛子就到了。蛤蟆潭在溆水东岸,西岸是平缓沙滩,河水由浅而深。水至最深处,就是蛤蟆潭。很久以前,东岸有个姑娘,很孝顺,很漂亮。有一天,姑娘蹲在蛤蟆潭边的青石板上洗衣服,青石板突然变成乌龟,驮着姑娘沉到水里去了。姑娘被带到东海龙宫,做了千年不老的龙王娘娘。漫水人望见太阳雨,总会念那句民谣:边出日头边落雨,东海龙王过满女!漫水人说过女,就是嫁女。遇上件好东西需得夸赞,必会说:龙王老儿的轿杠!漫水没有人见过海,日子里却离不开海。天干久旱,依旧俗就得求雨,行祭龙王的法事。人过世了,得用龙头杠抬到山上去。漫水这副龙头杠传过很多代了,龙的眼珠子像要喷出火来,龙尾像随时在甩动。那龙头杠是楠木的,不要油,不要漆,千年不腐。前几年,有个城里人想买这副龙头杠,价钱出到几万块。强坨动了心,想把龙头杠卖掉。龙头杠是全村人的,世世代代都放在强坨屋。他公公,他爹爹,都是保管龙头杠的。漫水很多事都说不清来龙去脉,人人只知守着种种规矩就是了。强坨说:“那个城里人是傻子,一个龙头杠他出好几万!信我,由我卖了,我做十副龙头杠赔给大家!”余公公说:“如今是不信迷信了,不然要把你关到祠堂去整家法!”过去祠堂有个木笼子,男人若不孝不义,会被族人绑在里面,任人用竹条子抽打。这叫整家法。一个村里只准有一副龙头杠,强坨说赔十副龙头杠,这话很不吉利。强坨这话很多人听见了,都骂他说的不是人话。几个年轻人一声喊,就把龙头杠抬到余公公屋后去了。龙头杠搭在两个木马上,平时用厚厚的棕蓑衣包着。木马脚上绑了猫儿刺,不怕老鼠爬到龙头杠上去咬。猫儿刺形状像猫,刺头子又多又锋利,老鼠不敢往上面爬,漫水人又叫它老鼠刺。有个大晴天,余公公解开棕蓑衣,细心擦着龙头杠上的灰。心想:楠木真是好料,这龙头杠也不晓得传好多代了,虫不咬,水不腐,随便擦擦,亮堂堂的。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漫水做儿女的也会自嘲说有我们这样的儿女,至少老人不用自己割老屋,表现了对余公公孤孤单单一个人的同情与惋惜。B.评价匠人手艺的高低,漫水人总结出“木匠看凳角,瓦匠看瓦角”“泥匠看墙角,裁缝看针脚”的评判标准,道出了于细微处见水平的生活真谛。C.漫水人想想“太平恼”,有气也没气了,表现了漫水人对死亡的惧怕,有悲观的情绪。D.强坨想要将龙头杠卖掉换钱的行为,是对宗族文化的挑战,也反映了在现代物质文明的影响下,物欲与人们传统精神的对抗。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湘西村落漫水为背景,讲述湘西地方上人事人情的变化和纠结,自然舒展,别具感人的乡土叙事之美。B.“屋”就是作者乡土情结的化身,它具有象征意义,“老屋”象征着漫水人的生命之所,既是出发地,也是归宿。C.小说反复写龙头杠是楠木的,不要油,不要漆,千年不腐,含蓄地表达作者对美好传统的留恋,和贾平凹《秦腔》中的“秦腔”有异曲同工之妙。D.小说不是按照时间的推进而进行的,而是今与昔穿插交替,还使用了补叙、回忆等方法,在情感上却是如流水般顺畅。8.《边城》和《漫水》对空间环境的设置都富有深意,两位作家都集中笔墨描绘湘西的自然山水与民俗风情,请结合文本分析共同之处。(4分)链接材料: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边城》河边站满了人,四只朱色长船在潭中划着。龙船水刚刚涨过,河中水皆泛着豆绿色,天气又那么明朗,鼓声蓬蓬响着,翠翠抿着嘴一句话不说,心中充满了不可言说的欢乐。——《边城》9.王跃文在谈及《漫水》的创作时说:“《漫水》叫我懂得乡村的美好传统坚韧无比,外部世界自命的庄严或崇高在它的反衬之下变得荒诞和虚无。”请结合文本分析“乡村的美好传统”在文中体现在哪几个层面。(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文本一: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徽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徽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节选《唐顺之文集》,有删改)文本二: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乏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节选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有删改)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吾A江南人B斩竹C而薪之D其E为园F亦必购求G海外奇花石H不自惜。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阙,指宫门上巍然高出的观楼,其下常悬挂法令,后用作朝廷的代称。B.孑孑,“孑”是孤傲、孤高之意,与成语“茕茕孑立”中的“孑”词义相同。C.致,求取,获得之意,与《孔雀东南飞》“何意致不厚”中的“致”词义不同。D.适,乐之意,与《石钟山记》“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中的“适”词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都的人如果能觅到一竿竹子,就不惜花费数千钱来购买,却由于天气变冷竹子又干枯而死。B.京师人与南方人对待竹子态度不同,南方人甚至讥笑京师人把他们当柴烧的竹子当做珍宝。C.光禄任君虽身处江南,却不以世俗贱竹而贱之,反而在园中“遍植以竹”,并自号“竹溪主人”,文章刻画了一个不苟合流俗、志趣高雅的人物形象。D.文本一夹叙夹议,通过不同地域的人的审美判断,从而得出世上的美丑好恶是有固定不变的标准的。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4分)(2)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4分)14.文本二认为“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文本一和《种树郭橐驼传》是如何体现文本二所认为的“思理为妙”的?(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辛弃疾〔宋代〕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①?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注】①更筹:古时夜间计时工具,即更签。此指时间。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以明月之皎洁照我胸怀,此句与南宋词人张孝祥“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之句都写出词人冰雪般的高洁人格特征。B.“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如巨鲸吞海似的狂饮,此句化用杜甫诗句“饮如长鲸吸百川”,极具夸张力度。C.“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这一句和前面的“不知今夜几人愁”形成呼应。扶头酒是最厉害的酒,麻醉自己,让自己暂时忘却现实的残酷和烦恼。D.整首词欲抑先扬,行文一波三折,以抒情领起抒怀,写景形象生动,以一种低诉哀迥的语气结尾,抒情真实感人。16.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中云:“公所作大声蹚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这种复杂多变词风的表现。(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密在《陈情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性地陈述自己幼年时门庭衰微、内外人丁单薄的情况。(2)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当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兴,从日常平凡的生活现象引发自身的感慨。(3)“兰”作为重要的意象经常出现在诗人的笔端,古诗词中令你印象深刻的用“兰”来传情达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①文言文由于在日常应用上渐渐地失去效用,②我们对于过去用文言文写的典籍,③便漠不关心它们,这是错误的思想。④因为过去的典籍,我们阅读它,研究它,⑤可以得到古代的学术思想,了解古代的生活状况,⑥这便是中国历史对于中国人要认识的任务,你多读文言,多研究历史、典籍、古文,这阅读工作的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读文言最难的一步工作,是须要查字典,找考证,死记忆,有一种人图省事,对这步工作疏忽,囫囵吞枣地读下去,还自号“不求甚解”。假若我们模仿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那是有害无益的。他的不求甚解,是因为学问已经很渊博了,隐居时才自称“不求甚解”的,这句话含着他的人生观,青年人是万万不能从表面去仿效的。碰见文言中不懂的词汇,除了请教国文老师而外,必须自己去查字典,以求“甚解”。如文言中的“驰骋文场”这成语,有人译到外国去是“人在书堆里跑马”的意思,这岂不是笑话吗?又如“巨擘”,原意是指人的大拇指,而它普通的意义是指在某一方面居于首位的人物,是用来表扬的赞语。这些地方就得留神,才不会出错。18.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语病,请指出句子序号并结合语境修改,写出修改后的句子。(6分)19.下列句子中的“要”和文中加点的“要”,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后来看看天快要黑了,军人扛了长凳出城看热闹的,都已陆续扛了那凳子回家。B.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C.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啦。D.有要吃煎饼的喊熟人去买一个,熟人买了站在场外一扬手。(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不同亦正有它的作用。朋友的乐趣在相同中容易见出,朋友的益处却往往在相异处才能得到。古人尝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譬喻朋友的交互影响。这譬喻实在是很恰当。玉石有瑕疵棱角,用一种器具来切磋琢磨它,它才能圆融光润,才能“成器”。_①_,如私心、成见、骄矜、暴躁、愚昧、顽恶之类,要多受切磋琢磨,才能洗刷净尽,达到玉润珠圆的境界。朋友便是切磋琢磨的利器,与自己愈不同,磨擦愈多,切磋琢磨的影响也就愈大。这影响在学问思想方面最容易见出。一个人多和异己的朋友讨论,_②_,对方学说的有可取处,逼得自己不得不作进一层的思考,这样做学问才能登堂入室。在朋友互相切磋中,一方面被“磨”,一方面也在受滋养。一个人被“磨”的方面愈多,吸收外来的滋养也就愈丰富。孔子论益友,所以特重直谅多闻。一个不能有诤友的人永远是愚而好自用,在道德学问上都不会有很大的成就。因为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所以要通过结交异己互相交流不同的想法,提升道德学问水平。2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分析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成器”一处的引号,有强调的作用。B.“朋友便是切磋琢磨的利器”一句用了暗喻的手法。C.“不得不”采用了双重否定的方式,强调学习的重要性。D.“登堂入室”可以用“升堂入室”来代替。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22.请使用因果关系句式,对不愿结交异己的同学提出两条劝告。(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社会交往中,共情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学会共情首先就要看见自己的情绪,并悦纳自己的情绪。共情能力强的人往往也能关注他人,善于倾听。他们能站在他人的立场,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想法,从而降低人际交往中的防备心理,代之以更积极的交流状态,更好地解决问题。但是共情不意味着完全相同,而是理解他人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当代青年们学会在多元的社会中,要学会共情,找到共同的声音,理解和接纳彼此的差异。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学年第二学期温州环大罗山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参考答案1.C(在新生代中的古近纪这一时期,发生了气候由变冷到变暖再到变冷。)2.D(A.原文“间断平衡论”认为生物演化的过程不完全是达尔文强调的连续渐进的过程,选项“截然不同”的表述过于绝对;B项原文说的是“直到渐新世末期它们才从沼泽和林地等最初的生境中扩散开来并走向繁盛”,选项“仅在沼泽和林地中繁殖”的表述不当;C项原文说的是“北美洲西北部、德国南部、伦敦甚至整个英格兰的气候都与今天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相似”,选项中“从古新世到整个始新世,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原文没有提及。)3.D(达尔文的观点是缓慢而渐进的进化论。D项是基因编辑)4.B(“寒武爆发”出现在有地质间断的层序中。)5.①达尔文的进化论有其合理性。(1分)材料二中,植物发生的变异是“演化出风媒传粉的能力而不再仅仅依靠昆虫传粉”,这一变异有益于草本植物自身发展,于是“通过自然选择将其保存和积聚起来”,因而它们快速扩散,形成辽阔的草原。(1分)②达尔文的进化论有其局限性。(1分)根据基因突变学说,生物演化进程应该是间断平衡图形;认为新种的形成不是缓慢变异积累过程,(1分)而是由基因突变或地理隔离形成。(1分)6.C(表现了漫水人对死亡的惧怕和悲观错误,应该是对生死的洒脱和淡然。)7.D(不是补叙,是插叙。)8.①都写了自然山水之美,他们的房屋依山而建,临水而搭,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个整体,营造出纯朴诗意的乡村风光,铺垫出一个“人与自然契合”的诗性境界。②带有湘西地方色彩的写实性,边城茶峒和漫水都实有其地,都刻意描写具有湘西地方色彩的民俗风物,龙舟、祭祖、龙头杠等,衬托出乡村人物山水般纯净美好的心灵。(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2分。能结合山水美、风俗美、人情美来答就可以。)9.①语言方面,简约朴实、富有生活化、具泥土气息,如“割老屋”“强坨”“娘娘”等方言词语勾勒出浓郁的乡土气息。②选材方面,作者将散落于的溆水河畔的节庆、丧葬等民俗民风纳入创作视野,他们敬天礼地、恪守古训,展现了与自然相契、与天道合一的乡村美好传统。③人物方面,余公公保持着朴实自然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美质,他技艺精湛、心灵手巧、乐善好施、豪放仗义,体现了湘西人的美好人格。(评分标准:共6分。每点2分,需要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写出3点得满分。)10.DFH(译文:我们江南人砍伐竹子把它当柴烧,江南人修建花园,一定购买寻求海外的奇花异石,并不吝惜。)11.B(茕茕孑立的“孑”是孤单之意。)12.D(世上的美丑好恶不是有固定不变的标准的。)13.(1)然而如有竹子在当中占据,有人就将它锄除并抛弃它。说:“不要让它占了我种花置石的地方。”(得分点:“竹据(于)其间”,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芟,锄除;去,去除、抛弃;句子意思正确通顺1分。)(2)恐怕还是独自有对竹子的特殊爱好,而不愿意把它告诉别人吧?(得分点:无乃,恐怕;深好于竹,对竹子的特殊爱好;不欲以告人,省略“之”;句子意思正确通顺1分。)14.(1)《种树郭橐驼传》因事明理,由种树之道“移之官理”,借郭橐驼之口指出“长人者”政令频出的危害,批评了当时的弊政。(2)文本一借舅父任君治园植竹一事,传达了“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的道理,在人世间往往都是只有越少的东西才会越令人珍惜和爱护。(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2分。)15.D(以抒情领起抒怀错,上片写景中情,以观景领起抒怀,着重体现词人豪迈慷慨的英雄气概。)16.①景物描写壮阔雄壮。“一天明月”,气象万千,明月皎皎的光色照见自己的清澈磊落如冰雪、宽广浩荡如百川的奇伟胸怀。天上月与胸间情互相映发,壮伟豪迈,不同凡俗。②人物形象豪迈不凡,展现了剑气纵横、抗金雪耻的豪迈壮志。“鲸饮未吞海”两句写他们狂饮欲如长鲸吞海,舞剑划出的寒光在秋月下闪耀,尤显出志在报国的豪杰之气。③情感也有婉约绵密的一面,表现出中原难复、英雄老去的苦痛深重难解。“不知今夜几人愁?”流露出词人内心的忧愤悲凉之情。(词人以“谁念”的反问,表示并无人念及其可以杀敌报国的时间已经不丰裕,又以“不道”作一反衬,以表达对于朝廷决策错误的痛心之情,以借酒浇愁的描写,表明自己心中的积愤积痛实在太深,难以排遣。)(评分标准:6分,一点2分,3点6分。结合文本具体分析,酌情给分。)17.(6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3)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18.①由于文言文在日常应用上渐渐地失去效用③便漠不关心⑤这便是中国人对于中国历史要认识的任务19.B(是须要查字典,“要”为“需要”。A项天快要黑了,“要”为“将要”;B项既要勇于怀疑,“要”为“需要”;C项要真打的话,“要是”“如果”;D项有要吃煎饼的喊熟人去买一个,“要”为“想要”。)20.C双重否定强调的是“多和异己的朋友讨论”的意义。21.人(的性格)也难免有瑕疵棱角(如果答“人也有缺点”给1分)(2)会逐渐发现自己学说的不圆满处22.因为人难免有缺点,所以要通过结交异己切磋琢磨,完善人格。因为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所以要通过结交异己互相交流不同的想法,提升道德学问水平。评分标准:一条2分,包含“因为⋯⋯所以”关联词,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劝说。古文译文:文本一:我曾经游览过国都世宦富贵人家的花园,看见那里积聚的东西,从极远的边地(到)海外的奇异的花卉石头没有不能得到的,然而不能得到的只有竹子。我们江南人砍伐竹子把它当柴烧,江南人修建花园,一定购买寻求海外的奇花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