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公司电力应急处理手册_第1页
电力公司电力应急处理手册_第2页
电力公司电力应急处理手册_第3页
电力公司电力应急处理手册_第4页
电力公司电力应急处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力公司电力应急处理手册TOC\o"1-2"\h\u2213第一章电力应急处理概述 2204991.1应急处理的重要性 2221361.2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 316559第二章应急预案制定与修订 339772.1预案编制的基本流程 3106062.2预案修订与更新 431638第三章应急组织架构与职责 5194653.1应急组织架构的建立 5211493.1.1领导层级 5125523.1.2执行层级 5290583.1.3支撑层级 5180013.2职责分配与协调 5186543.2.1职责分配 5131183.2.2协调工作 632570第四章电力设施应急检查 657284.1设施检查的基本要求 6190214.2检查流程与方法 716984第五章电力等级划分 7243065.1等级的划分标准 7313365.2等级的判定方法 85608第六章电力应急响应 8298726.1应急响应的启动 850356.1.1监测与预警 8223246.1.2信息报告 9296586.1.3应急响应级别 9199916.1.4应急响应启动 9156236.2应急响应的实施 932496.2.1应急处置 9184156.2.2信息发布与沟通 9226446.2.3后期恢复与评估 1023900第七章电力现场处理 10296147.1现场处理的基本程序 10103147.2现场处理的安全措施 1112206第八章电力恢复供电 11179278.1恢复供电的基本原则 11268488.2恢复供电的方法与流程 1219546第九章电力信息报告 1212289.1信息报告的基本要求 1276839.1.1及时性 1223459.1.2准确性 13266349.1.3完整性 13236439.1.4连续性 13140109.2信息报告的流程与渠道 137939.2.1信息报告流程 13182329.2.2信息报告渠道 133088第十章应急资源管理与调度 13898610.1应急资源的配置 13863010.1.1应急资源概述 141572110.1.2应急资源配置原则 141527910.1.3应急资源配置方法 141764410.2应急资源的调度与优化 142981610.2.1应急资源调度概述 141580310.2.2应急资源调度方法 142794710.2.3应急资源优化策略 1517505第十一章电力调查与分析 151448811.1调查的基本流程 151205911.2原因分析与方法 1520495第十二章电力应急预案演练与培训 16971012.1预案演练的组织与实施 162650712.1.1演练计划制定 162066312.1.2演练前的准备工作 162562812.1.3演练实施 162927412.1.4演练后的总结与改进 16378512.2员工培训与技能提升 171707812.2.1培训内容 171208412.2.2培训形式 17949412.2.3培训效果评估 17第一章电力应急处理概述1.1应急处理的重要性电力系统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各种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等不可预见的原因,电力系统可能会发生故障,导致电力供应中断,进而影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在这种背景下,电力应急处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电力应急处理是指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迅速、有序地组织人力、物力、技术等资源,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故障,恢复电力供应,减轻损失的一系列行动。以下是电力应急处理重要性的几个方面:(1)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电力系统故障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等危险情况,电力应急处理能够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维护社会稳定。电力供应中断会影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电力应急处理能够迅速恢复电力供应,减轻社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3)促进经济发展。电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电力应急处理能够保障电力供应,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1.2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电力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迅速、有序、有效地组织救援,以下是电力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1)保障人员安全。在电力应急处理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避免因救援不当造成人员伤亡。(2)快速响应。电力系统故障发生后,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尽快到达现场,展开救援工作。(3)科学决策。根据的性质、规模和影响,制定合理的救援方案,保证救援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4)协同作战。电力应急处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协同作用,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电力故障。(5)动态调整。根据的发展态势,及时调整救援方案,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6)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应急演练、科普宣教等方式,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7)完善应急预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电力应急处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第二章应急预案制定与修订2.1预案编制的基本流程应急预案的编制是保障公共安全、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环节。以下是预案编制的基本流程:(1)明确预案目标:根据单位或组织的实际情况,明确应急预案的目标,包括预防、预警、响应、处置、恢复等环节。(2)成立编制小组:组建一个跨部门、跨专业的编制小组,负责预案的编制工作。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3)收集资料: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资料,以及单位或组织的安全生产、案例等实际情况。(4)风险评估:对单位或组织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影响范围、严重程度等因素。(5)确定预案内容: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预案的内容,包括预案适用范围、组织架构、应急处置原则、响应流程、资源配置、应急措施等。(6)编写预案:按照预案编制导则和实际情况,编写应急预案文本。(7)内部评审:组织内部专家对预案进行评审,保证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8)公开征求意见:将预案向社会公开,征求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9)审批发布:根据内部评审和公开征求意见的结果,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并报请单位或组织领导审批发布。2.2预案修订与更新应急预案的修订与更新是保持预案有效性的关键环节。以下是预案修订与更新的基本要求:(1)定期审查: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预案进行审查,保证预案与单位或组织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实际情况保持一致。(2)及时修订:当以下情况发生时,应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化;单位或组织的安全生产情况发生变化;应急预案演练、案例分析发觉的问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其他需要修订的情况。(3)更新发布:修订后的预案应经过内部评审和公开征求意见,报请单位或组织领导审批发布。(4)培训与宣传: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与宣传工作,保证相关人员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启动应急预案。(5)应急预案演练: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实际效果,提高应急响应能力。演练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应及时纳入预案修订。第三章应急组织架构与职责3.1应急组织架构的建立应急组织架构的建立是为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高效地进行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一个完善的应急组织架构应当包括以下几个层级:3.1.1领导层级领导层级是应急组织架构的核心,负责制定应急策略、决策和指挥应急工作。领导层级应包括以下职位:(1)应急指挥部:作为应急组织架构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统一领导、协调和指挥应急工作。(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作为应急指挥部的常设机构,负责日常工作,协助领导层级开展应急工作。3.1.2执行层级执行层级是应急组织架构的实施部门,负责具体执行应急指挥部下达的任务。执行层级应包括以下部门:(1)应急响应部门:负责组织应急队伍,开展应急响应工作。(2)救援物资保障部门: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调度和供应。(3)信息与数据分析部门:负责收集、分析、整理应急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3.1.3支撑层级支撑层级是应急组织架构的辅助部门,为执行层级提供必要的支持。支撑层级应包括以下部门:(1)技术支持部门:负责提供应急技术支持,包括通信、交通、物资调度等。(2)后勤保障部门:负责应急队伍的生活保障和医疗救护。3.2职责分配与协调3.2.1职责分配为保证应急组织架构的高效运行,各部门应明确职责,具体如下:(1)应急指挥部:负责制定应急策略、决策和指挥应急工作。(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保证应急指令的落实。(3)应急响应部门:负责组织应急队伍,实施应急响应措施。(4)救援物资保障部门: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调度和供应。(5)信息与数据分析部门:负责收集、分析、整理应急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6)技术支持部门:负责提供应急技术支持,保证应急通信、交通、物资调度等顺利进行。(7)后勤保障部门:负责应急队伍的生活保障和医疗救护。3.2.2协调工作在应急组织架构中,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以下措施有助于提高协调效果:(1)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保证各部门及时获取应急信息。(2)定期召开协调会议,讨论应急工作中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3)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提高应急工作效率。(4)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协同作战能力。第四章电力设施应急检查4.1设施检查的基本要求电力设施应急检查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在进行电力设施应急检查时,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检查人员要求:检查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电力设施的结构、原理和运行情况,并持有相关资格证书。(2)检查内容要求:检查内容应全面、细致,包括设施本体、辅助设备、安全防护设施、电气连接等各个方面。(3)检查周期要求:根据电力设施的重要性和运行状况,制定合理的检查周期,保证及时发觉和处理安全隐患。(4)检查方法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检查方法,如外观检查、功能测试、在线监测等,提高检查效果。(5)检查记录要求:检查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检查情况,包括检查时间、检查项目、检查结果等,便于分析、追溯和整改。4.2检查流程与方法电力设施应急检查的流程与方法如下:(1)检查前准备:明确检查任务,了解被检查设施的运行状况,准备相关工具和仪器。(2)现场检查:按照检查内容要求,对电力设施进行全面、细致的现场检查,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设施本体:检查设施的结构、连接部件、密封功能等,保证无损坏、变形、松动等现象。2)辅助设备:检查辅助设备的运行状况,如冷却系统、润滑系统、控制系统等,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安全防护设施:检查安全防护设施的有效性,如防护栏杆、警示标志等,保证安全防护措施到位。4)电气连接:检查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如接线端子、电缆、绝缘子等,保证连接牢固、接触良好。(3)功能测试:对关键设备进行功能测试,如变压器、断路器等,评估设备运行功能是否满足要求。(4)在线监测: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电力设施的运行数据,分析设备运行状态,发觉潜在隐患。(5)检查记录与反馈:将检查情况详细记录,对发觉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及时向上级汇报,并提出整改建议。(6)整改落实: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保证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消除。(7)复查与总结:整改完成后,进行复查,验证整改效果,总结检查经验,为今后的电力设施应急检查提供参考。第五章电力等级划分5.1等级的划分标准电力等级的划分是为了更好地识别和管理电力系统中的安全风险,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根据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损失情况,将电力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等级。(1)特别重大: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电力。(2)重大: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电力。(3)较大: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电力。(4)一般: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电力。5.2等级的判定方法电力等级的判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损失判定法:根据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指标,按照等级划分标准进行判定。(2)影响判定法:考虑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程度,如停电范围、停电时间、供电可靠性等,结合等级划分标准进行判定。(3)原因判定法:分析发生的原因,如设备缺陷、人员失误、自然灾害等,结合等级划分标准进行判定。(4)专家评估法:邀请电力行业专家,根据的具体情况,结合等级划分标准,进行评估和判定。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的具体情况,采用多种判定方法进行综合评估,以保证等级的准确性。等级的判定结果将作为电力调查处理的依据,有助于加强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第六章电力应急响应6.1应急响应的启动6.1.1监测与预警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应持续进行监测与预警工作。当发觉电力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或潜在风险时,相关监测系统应立即启动预警机制,通知运维人员及应急响应小组。6.1.2信息报告预警启动后,运维人员应迅速向上级部门报告情况,包括类型、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等。同时根据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程序。6.1.3应急响应级别根据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分为以下四个级别:(1)Ⅰ级响应:重大,影响范围广泛,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瘫痪。(2)Ⅱ级响应:较大,影响范围较大,可能导致部分电力系统瘫痪。(3)Ⅲ级响应:一般,影响范围较小,可能导致局部电力系统瘫痪。(4)Ⅳ级响应:较小,影响范围有限,不会导致电力系统瘫痪。6.1.4应急响应启动根据级别,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以下为应急响应启动流程:(1)Ⅰ级响应:由电力公司总经理或授权人宣布启动应急响应,成立应急指挥部,组织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处理。(2)Ⅱ级响应:由电力公司分管领导宣布启动应急响应,成立应急指挥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应急处理。(3)Ⅲ级响应:由电力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宣布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协调本部门及相关部门进行应急处理。(4)Ⅳ级响应:由电力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宣布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本部门人员进行应急处理。6.2应急响应的实施6.2.1应急处置应急响应启动后,应急处置组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停止设备的运行,隔离现场,防止扩大。(2)对设备进行检测,查找原因。(3)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尽快恢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4)对受影响用户进行供电保障,保证重点用户供电稳定。6.2.2信息发布与沟通应急响应期间,应加强与部门、相关企业、社会公众的沟通与协调,及时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切。(1)向部门报告情况,请求支持。(2)与相关企业沟通,协调资源,共同应对。(3)通过媒体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切。6.2.3后期恢复与评估处理后,应急响应小组应组织后期恢复与评估工作:(1)对设备进行修复或更换,保证电力系统恢复正常运行。(2)对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再次发生。(3)对应急响应过程进行总结,评估应急响应效果,不断优化应急响应流程。第七章电力现场处理7.1现场处理的基本程序电力现场处理是保证人员安全和设备恢复的关键步骤,以下是现场处理的基本程序:(1)立即切断电源在发生后,首先应立即切断点的电源,以防止扩大和二次伤害的发生。(2)报告上级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以及已采取的应急措施。(3)设立现场指挥部根据的严重程度,设立现场指挥部,统一协调处理工作。(4)疏散现场人员迅速组织现场人员撤离,保证人员安全,避免扩大。(5)救援受伤人员配合医疗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必要时联系外部救援力量。(6)现场保护对现场进行保护,避免无关人员进入,保证现场安全。(7)调查组织调查组,对原因、责任等进行调查,以便制定整改措施。(8)恢复设备运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恢复设备运行,减少对生产的影响。7.2现场处理的安全措施在电力现场处理过程中,以下安全措施应得到严格执行:(1)佩戴防护用品现场处理人员应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鞋、安全帽等。(2)保持安全距离在处理过程中,现场人员应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接触带电部位。(3)遵守操作规程现场处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处理过程中的安全。(4)做好现场记录对现场进行处理时,应做好相关记录,包括照片、视频等,以便后续调查和分析。(5)加强现场监护在处理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监护,保证现场安全。(6)做好信息沟通及时向上级报告处理进展情况,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保证信息畅通。(7)防止次生灾害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如火灾、爆炸等。(8)恢复现场环境处理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现场,恢复现场环境,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第八章电力恢复供电8.1恢复供电的基本原则电力发生后,恢复供电是一项的任务。在恢复供电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保证人身安全:在恢复供电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所有参与人员的人身安全。在紧急情况下,应迅速解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危险,避免扩大。(2)迅速判断故障:运行人员应根据仪表指示和设备外部象征,迅速分析判断设备确已发生故障。这是恢复供电的前提。(3)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在了解故障性质、发生地点和设备损坏范围后,运行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正确有效措施消除故障。(4)保持非故障设备运行:在处理故障过程中,应尽量保持非故障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对用户的正常供电。(5)密切配合:各岗位应互通情况,密切配合,在值长和单元长的统一指挥下,迅速排除故障。8.2恢复供电的方法与流程恢复供电的方法与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故障排查:运行人员应根据仪表指示和设备外部象征,迅速分析判断设备故障。同时向相关领导汇报,以便及时采取对策。(2)紧急处理:在确认故障后,运行人员应迅速消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危险,必要时应立即解列(或停用)发生故障的设备。(3)查找故障原因:在处理故障过程中,运行人员应查找故障原因,包括设备损坏、系统异常等。(4)制定恢复供电方案:根据故障原因,运行人员应制定恢复供电方案,包括设备更换、修复等。(5)执行恢复供电方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运行人员应按照恢复供电方案,逐步恢复供电。(6)设备调试与验收:在恢复供电后,应对相关设备进行调试,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同时对恢复供电过程进行验收,总结经验教训。(7)持续监测:在恢复供电后,运行人员应持续监测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发觉并处理潜在问题。(8)信息反馈与沟通:在恢复供电过程中,各岗位应保持信息畅通,及时向上级领导反馈故障处理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恢复供电策略。通过以上步骤,运行人员可以迅速、有效地恢复供电,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第九章电力信息报告9.1信息报告的基本要求9.1.1及时性电力信息报告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及时性。发生后,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单位负责人报告,保证信息传递迅速、准确。9.1.2准确性信息报告应保证准确性,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损失情况等关键信息的准确描述。避免因信息不准确导致决策失误。9.1.3完整性信息报告应具备完整性,包括的起因、发展过程、处理措施、善后工作等各个方面。全面反映情况,为上级部门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9.1.4连续性电力信息报告应保持连续性,处理过程中,各阶段的信息应实时更新,保证各级领导和部门了解处理的最新进展。9.2信息报告的流程与渠道9.2.1信息报告流程(1)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2)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在10分钟内向上级部门报告。(3)上级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在30分钟内向上级领导报告。(4)根据级别,上级领导应在1小时内向省级电力公司报告。(5)省级电力公司接到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向国家能源局报告。9.2.2信息报告渠道(1)电话报告:现场人员通过电话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通过电话向上级部门报告。(2)短信报告:单位负责人通过短信向上级领导报告。(3)邮件报告:上级领导通过邮件向省级电力公司报告。(4)网络报告:省级电力公司通过内部网络向国家能源局报告。(5)书面报告:根据级别,相关单位应向国家能源局提交书面报告。通过以上流程与渠道,保证电力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为处理和预防提供有力支持。第十章应急资源管理与调度10.1应急资源的配置10.1.1应急资源概述应急资源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有效应对和减轻灾害损失所必需的人力、物资、设备、技术、信息等资源。应急资源的配置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配置对于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降低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10.1.2应急资源配置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平时做好应急资源的储备和管理,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在应急资源管理中,要实行统一指挥,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和任务。(3)公平合理,优化配置:根据灾害特点和救援需求,合理分配应急资源,保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10.1.3应急资源配置方法(1)基于需求的资源配置:根据应急响应的实际需求,合理确定应急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2)基于能力的资源配置:考虑应急资源的供给能力,合理调配资源,避免资源浪费。(3)基于效率的资源配置:优化应急资源的调配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0.2应急资源的调度与优化10.2.1应急资源调度概述应急资源调度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对应急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调度,以满足救援需求的过程。应急资源调度的目标是保证救援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救援效率。10.2.2应急资源调度方法(1)基于疫情的应急资源调度:结合疫情演化模型,实时调整应急资源的分配和调度,以满足疫情应急需求。(2)基于能力的应急资源调度:考虑应急资源的供给能力和需求,合理调配资源,保证救援活动的有序进行。(3)基于多目标的应急资源调度:在满足救援需求的同时考虑资源利用效率、成本等因素,实现多目标优化。10.2.3应急资源优化策略(1)建立应急资源调度模型:通过构建多阶段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对救援车辆路径选择和药物资源调配进行优化。(2)应用Benders分解算法:采用有效的Benders分解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提高应急资源调度的计算效率。(3)实施动态调整策略:根据救援过程的变化,实时调整应急资源调度策略,保证救援活动的顺利进行。通过以上应急资源管理与调度的探讨,我们可以为我国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进一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救援效率。第十一章电力调查与分析11.1调查的基本流程电力调查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作,其基本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报告:发生后,发生单位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包括基本情况、可能原因、影响范围等。(2)成立调查组:根据级别,由国家能源局或其派出机构组织成立调查组。调查组成员应具有调查所需的知识和专长,与所调查的、发生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主管人员、有关责任人员没有直接利害关系。(3)调查实施:调查组应制定调查方案,开展现场勘查、询问知情人员、技术鉴定等工作。调查过程中,调查组有权予以纠正或要求限期整改违法行为和安全隐患。(4)原因分析:调查组应对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查明性质和责任。(5)编写调查报告:调查组根据调查情况,编写调查报告,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意见。(6)调查报告审查:调查报告经能源监管机构审查批复后,调查工作结束。11.2原因分析与方法电力原因分析是调查的核心环节,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原因分析与方法:(1)直接原因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