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_第1页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_第2页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_第3页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_第4页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

指导意见(修订稿)

为了进一步提升本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实施质量,引导幼儿园有目的、

有计划地开展入学适应性教育,促进每一位幼儿主动、自信、快乐地融入小学学

习生活,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特制定《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

指导意见(修订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一、 指导思想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聚焦幼儿入学时面临的适应性问题,科学设计和

开展幼小衔接活动,杜绝单纯的知识学习和简单的技能训练,帮助幼儿逐步适

应小学生活。

注重保教结合,把握幼儿发展目标和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

关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的真实体验和经验获得,处理好幼小衔接活动

中目标、过程、结果的关系。

构建科学适宜的幼小衔接工作体系,促使幼儿园、小学和家庭形成教育合

力,营造合作开展幼小衔接教育的良好氛围。

1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

二、 幼儿发展目标

在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试行

稿)》幼儿全面发展目标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社会性适应和学习适应,明确幼小

衔接阶段幼儿发展目标:

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具有自我服务、自我保护等基本生活能力;能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

法,乐意学习并积累与不同对象交往的经验。

3.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有遵守规则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4.对各类学习活动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倾听、阅读等学习习惯。

三、 主要任务

依据幼儿发展目标,区域和幼儿园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制订适合本区、本园的幼小衔接活动实施方案,确保幼小衔接活动有序、

有效实施。

2.建立幼儿园与小学、幼儿园与家庭的联动机制,共同尊重幼儿的天性和

认知规律,持续提升幼小衔接活动的实施质量。

3.一日生活中开展有针对性的、丰富多样的、生动有趣的幼小衔接活动,

帮助每一位幼儿在身体、情感、习惯、能力等方面做好入学准备。

4.传播正确的幼小衔接价值取向,引导家长建立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合理

期望,掌握符合幼儿个性特点的教育方法,为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成

长环境。

四、 活动设置与安排

幼儿入学适应性教育应基于《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试行稿)》,通过开

展一日生活中的渗透教育和针对性的主题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幼儿做

好入学准备。

2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

(一)一日生活中的渗透教育

一日生活中的渗透教育,指教师在组织实施整个大班阶段日常活动中,既

要凸显各类活动特质,又要把握各环节的教育契机,有机渗透文明习惯、情绪管

理、自我保护、规则意识、任务意识、时间观念、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培养内容。

活动类型及功能一日生活环节渗透要点

●时间观念:按时来园,不迟到

●文明习惯:主动、大方地向教师、保育员、保安叔叔

及同伴问好

●自我保护:主动告知身体状况;不在楼道里奔跑,上

来园活动下楼梯靠右行等

●自我计划:了解一日作息,对某项活动的参与有自己

的计划或想法

●整理能力:有序整理衣物或玩具等

●任务意识:协商分配、参与值日生工作

●自理能力:认真洗漱、清洁细致;自理大小便,养成

生活活动:便后用纸、洗手的习惯

在真实的生盥洗●文明习惯:有序等待

活情境中发展各●节约意识:节约用水、用纸等,不浪费

种生活自理能●时间观念:自主安排,不拖拉

力,形成健康的

●文明习惯:有初步的用餐礼仪;保持餐桌、地面整

生活习惯和文

洁等

明交往行为,在

●自我保护:养成喝水的习惯;用餐时口中有食物不说

共同生活中愉

话,避免食物进入气管;将食物完全吞咽,结束就餐后离

快、安全、健康

餐点开饭桌;知道餐后不剧烈走和跑等

地成长。

●精细动作:安全使用筷子,在餐具使用中发展手部

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

●节约意识:不挑食,不浪费

●整理能力:参与准备及整理餐具,餐后会清洁饭桌

●整理能力:自主整理个人物品,保持仪表整洁

午睡

●自我控制:不影响别人休息

●整理能力:整理自己的书包、衣物等,能物归原处

●任务意识:检查、保管班级物品;参与简单的清扫活动

离园

●文明习惯:能和教师、保育员等成人及同伴礼貌

道别

3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

(续表)

活动类型及功能一日生活环节渗透要点

●团队意识:感受精神饱满、动作协调、队形整齐带来

操节

的美感,体验个体和团队之间的关系

●自我计划:自主安排活动内容,积极参与每日运动场地

的摆放及整理

运动:

●任务意识:完成指定的任务,乐意参加一些有挑战的

在体操、器

活动,不怕困难和失败

械运动、自然因区域运动

●自我保护:遵守安全规则、活动秩序;不做危险动作,

素锻炼等活动

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方法;突发危险情况时快速求助;

中,增强平衡、

自我调节运动量,及时增减衣服

灵敏、协调、力

●整理能力:有序拿取运动器具,物归原处

量、耐力等身体

素质,提高适应

环境的能力。●规则意识:理解、遵守活动规则;感受遵守规则的重

要性

●团队意识:体验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快乐

集体运动

●情绪管理:能够面对游戏中的输赢结果,失败时能控

制情绪,不发脾气;能为他人的成功高兴,也能关心他

人、慰藉他人

●同伴合作:接纳、尊重同伴,主动沟通,会分工、合作

完成任务

●问题解决:运用各种方法处理解决游戏中的矛盾与

问题

●精细动作:搭建、制作中发展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协

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调性

在自发、自

●自我评价:分享游戏活动的感受,对后续游戏发展有

主、自由的游戏

自己的设想

活动中,发展想

●情绪管理:觉察自己与同伴的情绪,调节自己的情

象力、创造力和

绪,友好地沟通表达;能适时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交往合作能力,

●整理能力:能分类整理、有序摆放游戏材料

获得情感与个性

的健康发展。

●时间观念:感知“课间十分钟”,会自主安排与利用时

间,及时处理个人生理需要

自由活动●自我计划:有阅读、记录等多种计划,能有计划地安

排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社会交往:积累与不同对象交流的经验

4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

(续表)

活动类型及功能一日生活环节渗透要点

●自我计划:自主选择内容与材料,活动中有一定的学习

方法和自我安排

●任务意识:集中注意力,坚持完成学习任务,遇到困

难不害怕,努力通过多种方式解决问题

●时间观念: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不拖拉

学习活动:个别化

●自我保护:懂得用眼卫生的基本方法,保持良好的读

在讨论、阅学习区角活动

读、听赏、制作、写姿势

表演、实地参●自我评价: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能叙

观、收集信息等述经验,对发现的问题愿意不断尝试解决

活动中,主动探●同伴合作:接纳、尊重同伴,会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索与体验,发展●自我控制:专注自己的活动,不受干扰,也不影响别人

认知能力,并形●倾听习惯:专心听讲,能理解教师、同伴的表达

成积极的学习●积极思考:独立思考问题,有自己的观点或想法,并能

态度。验证自己的观点,有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

集体教学活动●表达表现:大胆自信、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自我控制:在集体互动的学习情境中参与讨论,轮流

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能跟随活动的要求和节奏

●自我保护:注意读写姿势、用眼卫生

(二)针对性的主题活动

针对性的主题活动,指大班期末五、六月份,幼儿园可以紧紧围绕报名、入

学和毕业所引发的各种话题,有针对性地设计与实施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通

过实践体验活动、集体教学活动、个别化学习区角活动、亲子活动等,引导幼儿了

解小学生活,激发入学愿望,增进幼儿对自身成长的期盼,并进一步培养良好的

学习习惯,促进生活自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表现能

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主题活动内容与要求活动列举

参观小学初步了解实践体验活动:

小学生的学习●参观小学(通过参观小学环境,观摩升旗仪式,观看小学生

和活动,向往的学习活动,访问小学生等途径,了解小学生活中各种有趣的

当个小学生。活动)

5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

(续表)

主题活动内容与要求活动列举

集体教学活动:

●幼儿园小学大不同(交流参观小学时发生的各种有趣的人

和事,尝试运用比较复杂的句式完整、清晰地讲述自己的经历

和见闻)

●《读书郎》(在歌曲表演中体会背书包上学的愉悦与对上小

学的向往)

初步了个别化学习区角活动:

参观小学

解小学生的●不一样的学校(用记录、绘画、语言等多种方式表达幼儿园

学习和活动,和小学的不同)

向往当个小●我喜欢的小学(在创意建构或绘画中表现心目中向往的小学)

学生。●关于小学的书(独立阅读图书,理解画面,能发现画面之间

的联系,用清晰连贯的语言表达对小学生活的了解与感受)

亲子活动:

●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报名(了解即将就读的小学以及小学周

围的环境,了解从家到学校的各种出行方式及所需时间)

●听爸爸妈妈(哥哥姐姐或亲戚邻居)讲小学时的趣事(在聊

天过程中感受小学生活的快乐,增进亲近感)

实践体验活动:

●参观学习用品商店(了解书包、各种学习用品的功用,向往

成为一名小学生)

●购买学习用品(运用已有的10以内的运算经验,有计划地

选择、购买学习用品)

认识学

习用品,爱护集体教学活动:

我的小书包

和正确使用●我和书包做朋友(在看看、说说、做做中了解书包的结构和

学习用品。功能,学习整理书包的方法)

学习并●《找不到的眼镜》(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知道物归原处、有

坚持独立整序整理的重要)

理和保管好

个别化学习区角活动:

自己的用品。

●我喜欢的书包(在制作和装饰中大胆想象,表达对书包的喜爱)

●谁的书包最整洁(整理小书包,记录交流整理的好方法,并

尝试自我评价)

●学习用品本领大(在摆弄、探索中了解学习用品的特点,熟

悉功用,发展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

6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

(续表)

主题活动内容与要求活动列举

亲子活动:

认识学习用

我的小书包●整理小书桌(学习整理家中小书桌上的学习用品,逐步养成

品,爱护和正确

归类整理的习惯)

使用学习用品。

●我的小背包(在参加各种外出活动前,有计划地整理所需物

学习并坚持

品,爱护和保管好小背包)

独立整理和保管

●亲子阅读(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故事类、科学类、散文诗歌

好自己的用品。

类等图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实践体验活动:

●离园倒计时(感知毕业日期的临近,和同伴一起协商、安排

毕业前夕的活动,珍惜在园的美好时光)

●毕业典礼(共同参与毕业典礼的准备,在仪式活动中大胆表

现自我,感恩师长父母,期待未来的小学生活)

●和中班弟弟妹妹的交接活动(在交接园旗等活动中,为弟弟

妹妹树立榜样,体验长大的自豪)

集体教学活动:

●成长的痕迹(共同回忆三年幼儿园生活,体验长大的快乐)

●毕业诗(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表达对幼儿园生活的留恋,对

小学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教师、保育员和幼儿园的感恩之情)

●集体舞(理解队形的变化,能够遵守集体舞的规则,体验和

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毕业时刻体会我们

个别化学习区角活动:

已经长大的情

●毕业合影(理解重叠、远近等关系,用剪贴或绘画等方式表现班

感,并以愉快的

级合影)

心情迎接毕业。

●不一样的我(用不同的方式完成自画像,表现自我的显著特征)

●电话号码大揭秘(主动收集同伴的电话号码等信息,制作一

本通讯录,加深同伴间的友情)

●给好朋友的信(用图画、符号、文字等表征方式,表达对好朋友

的情感)

亲子活动:

●与小学生做朋友(在与小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主动获取小学

生活的信息,积累交往经验)

●小鬼当家(幼儿自我计划和安排节假日活动,学习初步的时

间管理,并与爸爸妈妈一起进行评价)

●离园纪念册(能辨认、书写自己的名字,在和爸爸妈妈一起

收集整理幼儿园三年活动记录的过程中,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

与表达难忘的人和事)

7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

(续表)

主题活动内容与要求活动列举

实践体验活动:

●我是新闻小主播(轮流担任小主播,主动关注身边的人和

事,并用比较复杂的句式连贯清晰地表达)

●课间十分钟(根据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学习自我计划、自我

管理)

●我的小目标(能够客观分析自己,设定一个自己能达到的目

标,并努力坚持达成,碰到困难时不轻易放弃)

●小小备忘录(用自己的表征方法记录每天要完成的任务,并

评价完成的情况)

●问题墙(经常收集感兴趣的问题,能够通过各种方法解决问

题)

●我是“游戏大王”(收集或创编小游戏,乐意与同伴分享游

戏,体验一起玩耍的快乐)

集体教学活动:

●《快上一年级》(用多种演唱方式表现歌曲,表达对上小学的

期待)

模拟小

●一分钟有多长(在多种情境中获得对一分钟的不同感受,知

小课堂学生的生活,

道要珍惜时间)

初步感受小

●上学去(运用已有的数经验,合理安排路线及交通方式抵达

学生的学习

学校)

活动。

●《爷爷一定有办法》(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感受即将上小学

的困惑或担心,知道面对困难和问题不害怕,能寻找多种方法

来解决问题,知道方法总比困难多)

●拷贝不走样(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指令,并能仔细倾听同伴

发出的两个以上要求的指令,合作完成任务)

个别化学习区角活动:

●找得快(尝试按目录或提示卡等线索查找相应的信息,初步

学会查阅资料的方法)

●我的一天(认识时钟,能结合一日生活理解时间与事件之间

的关系,如日常生活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时长等)

●一分钟能干什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夹弹珠、捆木棍等任

务,积累好方法,发展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理解时间与

完成顺序、动作节奏之间的关系,知道要抓紧时间)

●走迷宫(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发现线索,感知空间方位)

●棋类活动(在玩五子棋、飞行棋、斗兽棋等棋类游戏中了解

并遵守棋类游戏的规则,积累获胜策略)

8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

(续表)

主题活动内容与要求活动列举

亲子活动:

小课堂模拟小学●玩扑克(在扑克游戏中积累数经验,遵守规则,不怕输)

生的生活,初●《生气汤》(在绘本阅读中认识并接纳自己的各种不同情绪,

步感受小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正确处理)

的学习活动。●我的家务清单(和爸爸妈妈共同协商并参与力所能及的家

务劳动,能根据计划按时完成)

五、 实施建议

1.明确幼小衔接教育的价值取向。教师要明确幼小衔接教育是幼儿园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绝不是小学教育内容与要求的下移,更不是提前学习小学

的知识。教师要认识到,培育幼儿的入学愿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独立生活

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面对新的学习与生活情境时的

心理适应能力等,对幼儿后续学习及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此,科学

地、高质量地陪伴幼儿走过这一成长阶段是学前教育的责任,也是每位教师的

责任。

2.明确幼小衔接是长期性而非一时性的活动。根据《指导意见》,教师要把

握好实施的三个关键阶段。首先,从小班入园开始就要关注幼儿个体以及在班

级群体中情绪情感、习惯能力的培养。其次,大班一年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在各

类活动的实施中渗透文明习惯、情绪管理、自我保护、规则意识、任务意识、时

间观念、社会交往等内容,支持幼儿循序渐进地适应小学生活,习得学习的各种

能力与习惯。最后,在大班末期,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主题活动,激发幼儿

能主动、积极、自信地面对入小学后的任务密度及难度。

3.将《指导意见》落实到具体的工作计划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指导意

见》,理解文本所涉及的理念与内涵。教师还要按照园所制订的《幼儿园幼小衔

接活动实施方案》,从本班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贯彻保教结合原则,将一

日生活中的渗透教育与针对性的主题教育纳入到大班班级计划及周(日)计划

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幼小衔接教育。

9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

4.处理好目标与过程的关系。教师既要关注过程对幼儿发展的意义,让幼

儿通过实际操作、直接感知、亲身体验获得成长经验,又要明晰大班末期幼儿的

发展水平,关注每个活动的目标达成情况,并主动思考活动与幼小衔接阶段发

展目标的关系,避免活动内容的“小学化”、知识技能要求的超前化。

5.了解小学低年级的教育特点。教师要把握幼儿园和小学在课程设置、授

课方式、作息安排等方面的差异,知道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要求,关注幼

儿的坐姿、用眼卫生等。尤其在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中,教师要创设更多

的机会促进幼儿初步逻辑思维能力、表现表达能力的发展,教师要进一步提升

活动环节的内在逻辑性,有意识地提高互动频率与质量,并使用简洁规范的语

言,以实现幼小两个学段的顺利对接。

6.形成反思性实践的工作方式。教师要及时对幼儿的活动兴趣、参与程

度、情绪情感以及所获得的学习经验等进行分析,并对实施过程中的目标达成

度、活动内容的挑战性、师幼互动的质量,以及家教指导的有效性等进行反思与

调整。教师还要注重实践积累,提炼完善现有的幼小衔接工作经验,不断提升

幼小衔接活动的实施质量。

7.积极宣传幼小衔接教育的科学理念。教师要积极利用班级家长会、家长

指导手册、亲子活动、班级“网络群”等各种渠道,让家长了解幼儿的成长规律,

宣传幼儿园幼小衔接教育的相关内容,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幼儿在幼小衔接阶段

中容易出现的不适应现象。教师要组织家长开展亲子活动,指导家长合理安排

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共同陪伴幼儿

自然地走过这一成长期。教师还要引导家长了解盲目参加校外培训对幼儿全面

发展以及后续学习带来的弊端,劝导家长不做“抢学”的助推者,珍视游戏与生

活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

8.关注幼小衔接活动中的个体差异。教师要注重观察、了解每一位幼儿在

入学前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发展水平,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有针对性的支

持,并形成家园合力,开展有效的指导,帮助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进步提

高,实现共同发展。

10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

9.开展幼小衔接活动实施的质量评价。教师在大班幼儿发展评价中可重点

围绕幼小衔接相关的入学愿望、学习兴趣、情绪管理、学习习惯、自理能力、自

我保护、社会交往能力、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表现能力等方面内容进行

观察和评估。教师还应指导家长参与评价,及时了解幼儿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需

求与经历。教师还可以在一日生活中有目的地为幼儿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积

极引导幼儿感受自己的成功,体验成长的快乐。

六、 管理与保障

1.幼儿园要制订适合本园实际的幼小衔接活动实施方案。幼儿园要在深入学

习《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立足本园实际,将幼儿发展、作息安排、教师培训及家长

宣传等内容纳入到实施方案中,并不断加以完善,为有效实施提供支持与保障。

2.幼儿园要加强教师专业培训。要围绕《指导意见》深入分析本园幼小衔

接活动开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开展专题培训,解读本园幼小衔接实施

方案,帮助教师理解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及任务,并指引教师分析本班幼儿特

点以及家长的困惑,有针对性地开展衔接活动,提升家教指导水平。

3.幼儿园要加强与小学互动,建立互访互通机制。要充分利用社区相关

资源,建立幼儿园园长和小学校长的互通机制,协调社区内小学为大班幼儿

开放课堂,搭建一年级教师和大班教师联合教研的平台,帮助小学教师理解、

认识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幼儿在园经历等,为幼小衔接活动创造条件,提供

机会。

4.幼儿园要建立监督保障和自我评价机制。园长要加强幼小衔接活动实施

质量的过程监控及指导,对教师实施幼小衔接活动的规范性与效果等进行评估、

分析与调整,确保幼小衔接教育的有效落实。

5.区教育行政部门与教研部门要切实保障幼小衔接工作有效落实。相关部

门立足本区实际,制订并完善区域推进方案,支持小学与幼儿园建立互通机制,深

化幼小衔接的专题研究,积累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形成学段之间的同步推进。

6.区教育行政部门与教研部门要联手组建“幼小衔接宣讲团”。要建立由

11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

医学、心理、教育等专业人士组成的“幼小衔接宣讲团”,向教师、家长开展系

列培训,宣传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小学低年级课程特点,确保科学教育理念的

普及。

7.区教育行政部门与教研部门要承担质量监控的责任。要形成区域监控机

制,通过现场调研、舆情监测、问卷、访谈等方式,掌握本区各级各类幼儿园落

实幼小衔接教育的情况,加强监督与指导,杜绝“小学化”“学科化”,确保《指

导意见》有效落实。

8.市级相关部门要达成共识、合作联动,协同推进幼小衔接教育有效落实。

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培训,深入解读《指导意见》;要及时发现区域及幼儿园在

实践中的优秀经验,提供交流分享的平台;要针对实施中的共性和难点问题,开

展专题研究,并将幼小衔接教育作为调研、评估的重要内容,全面提升本市幼儿

园幼小衔接教育质量。

12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实践经验

13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

如何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心理准备?

良好的入学心理准备,能帮助幼儿正确认识入小学这件事,形成乐观的态

度、积极的情绪、稳定的行为,为较快融入小学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幼儿在环境和社会角色的转变中,一般会经历兴奋期、

压力期、适应期三个心理体验阶段。出现适应困难现象或某些行为偏差,是此

阶段幼儿正常的表现。因此,重视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减缓此阶段容易出现

的心理焦虑和落差,帮助幼儿平稳过渡,轻松入学,至关重要。

一、 现实问题

1.外界负面信息影响心理状态。成人有意无意地使用“幼儿园开心,等到

读小学就只有受苦了!”“让小学老师好好管管你!”等语言,会影响幼儿的心

理,使其产生紧张、害怕等消极情绪,进而产生入学压力。

2.提前增加学习压力。部分家长有“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期望值

过高,盲目给幼儿施压,使幼儿的大班一年成了“集训期”。久而久之,让幼儿

对学习感到厌烦或在做某件事情时就会显得特别紧张,进入小学后难以激发内

在的学习兴趣。

3.不重视心理问题。成人容易忽视幼儿出现的行为偏差和适应困难等心

理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也缺少必要的交流和情绪安抚,使幼儿缺乏安全感和

支持感。

4.面对差异导致焦虑。小学的学习环境、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等与幼儿园

存在差异,导致幼儿对小学的学习生活存在未知的恐惧,由此产生心理焦虑,甚

至出现厌学、恋园等消极情绪。

14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实践经验

二、 教育建议

1.为幼儿营造安全健康的心理环境

教师要积极为幼儿构建健康的心理环境。大班幼儿对周围人如何看待自己很

敏感,因此,和谐的师幼、同伴关系,能使幼儿有被重视感与被接纳感,从而得到安

全、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幼儿敞开心扉,增强对教师、同

伴的喜爱和信任,同时也有助于幼儿接受教师、同伴的帮助和引导。师幼、同伴之

间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尊重的积极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班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2.创设“心情小天地”,满足幼儿情感需求

教师可以在教室一角布置温馨又相对独立的,便于幼儿独处或相互交流的

“心情小天地”。可以是一顶小帐篷,也可以布置成童话主题的独立小空间,放

置软垫、小沙发,播放轻音乐等,便于幼儿在心情波动时坐在里面和好朋友说说

悄悄话,也可以独自在“心情小天地”里试着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

3.持续观察,了解一日生活中幼儿的情绪变化

教师应主动观察每一位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情绪是否稳定,遇到不开心的事

情如何解决;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比较专注于哪些活动,专注

于这个活动时的表现;观察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否愿意参与其他幼儿的活

动,是否能够用语言解决与同伴的冲突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

幼儿的情绪情感、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从而采取合适的态度配合幼儿的心理

需要。

对部分心理脆弱、情绪波动较大的幼儿,可建立“幼儿情绪管理”观察档

案,持续观察幼儿的发展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早干预。

4.用平常心应对幼儿各不相同的表现

大班幼儿在幼小衔接阶段会表现得各不相同,有些会出现情绪低落、少言

寡语、喜欢独处等情况,有些会出现特别兴奋,注意力不集中,攻击性行为频

15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

繁,不能静心学习等情况,教师要保持平稳的情绪,不应大惊小怪,也不要主观

地给幼儿贴标签。

对出现情绪波动的幼儿,教师要以平常心对待,不要在集体活动中通过言

语或行为暗示等让幼儿及其同伴感觉到教师对他(她)的特别关注、特殊对待,

避免挫伤幼儿的自信心,增加幼儿的心理压力。在与幼儿的日常交流中,教师

应用轻松平静的话语表达对幼儿的情感认同,如“你现在是否有点紧张?老师

有时也会有啊。”“你是否需要等一会儿再试试?”等。

5.帮助幼儿正确面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教师应帮助幼儿正确面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学会情绪管理。教师可以明

确告诉幼儿有时出现难受、紧张、害怕等情绪是正常的。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相

对宽松的环境和时机,如自由活动、午间休息等时间和幼儿分享一些情绪管理

的好方法,让幼儿明白每个人都会遇到好心情和坏心情,这些都很正常,不必觉

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遇到个别幼儿难以自我排解时,可以玩“好心情、坏心情”的游戏,也可以

适当采用一些心理疏导方法,如沙盘游戏、自由绘画、深呼吸法等,鼓励幼儿说

出心里话,释放压力,调节情绪。

6.家园共育,共同缓解紧张情绪

教师应和家长达成共识,要耐心陪伴、适度支持,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

稳过渡。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寻找合适的时机,用轻松愉快的语气和幼儿聊一聊

自己小时候的趣事、糗事,让幼儿认识到原来爸爸妈妈也有过和自己类似的经

历,减轻幼儿的心理压力。

7.开展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有针对地解决幼儿情绪问题

教师要找出诱发幼儿情绪波动的根源,有的放矢开展教育,帮助幼儿顺利

走出这阶段的心理困境。

16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实践经验

有的幼儿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存在未知恐惧,教师可通过参观小学、访谈小

学生、校园体验日、模拟课堂等途径,帮助幼儿深入了解即将面对的小学生活,

消除之前幼儿接收的负面信息。

有的幼儿由于担心自己进入小学后学习跟不上而产生焦虑。教师可设置有

梯度的任务,并在幼儿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多鼓励、多肯定,让能力不同的幼儿都

能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增强自信。

有的幼儿较为内向,不擅长与人交往,教师应尽可能为他们创设与陌生伙

伴接触的机会,如组织混班混龄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告诉幼儿活动中会遇到

很多新朋友,并创设和大家打招呼、聊天、做游戏的环境。教师可以和幼儿讨论

如何与人交往,同时也要告诉幼儿,“你可能会被拒绝,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受人

欢迎”。教师还可建议家长将自己曾经的交友经验和体会告诉幼儿,化解幼儿身

处陌生环境时的恐惧和孤独,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并敢于发表意见,学习一些与

人交往的基本礼仪。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一阶段可以适当增加幼儿运动时间和运动量。运动

时,大脑分泌的“快乐因子”多巴胺会增加,对缓解幼儿心理焦虑有很大帮助。

参加球类、体育游戏“切西瓜”等群体项目,可以帮助不合群、与他人交往有退

缩行为的幼儿逐渐产生对集体活动的兴趣;参加“勇敢者道路”等有挑战性的运

动,有利于帮助幼儿克服腼腆、胆怯等情绪;参加下棋等竞赛类活动,能帮助幼

儿克服遇事易急躁,情绪易冲动和缺乏自制力等弱点。

给幼儿找点喜欢并且力所能及的事做,也是舒缓他们心情的一大妙招。如

照顾小动物、护理花草、听音乐、做小小值日生、找好朋友聊天等,这些都有助

于幼儿放松心情,平复他们紧张烦躁的情绪。

三、 操作提示

1.教师要有“与幼儿一起成长”的理念,包容、理解幼儿面临角色转变时产

生的情绪波动。面对个别幼儿的“特殊”情况,不宜过度紧张,放大弱点。教师

可以与家长一起寻找原因,共同化解幼儿情绪易波动等问题。

17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

2.教师一定要引导家长建立合理期待,要学会正确评价幼儿,调整好家庭

教育计划,全面、长远地认识幼儿的发展,不将家长的主观意愿强加给幼儿。家

长也要学会“自我松绑”,避免将自己的过度焦虑等负面情绪传递给幼儿。

3.要增强师幼、亲子互动及情感交流,多说一些有助于幼儿建立安全感的

话语,提升师幼、亲子关系。教师也要指导家长掌握一些必要的沟通交流技巧,

便于更有效地与幼儿交谈。

4.家园保持积极沟通。在不同的环境中,幼儿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教师

只有与家长保持有效沟通,才能让家园双方对幼儿有更客观的评价,对幼儿做

出正确的引导。

(青浦区香花桥幼儿园朱琦)

18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实践经验

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即自我服务,

自己照顾自己,这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园阶段是培养

幼儿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时期。

从幼儿园到小学,由于校园设施、作息安排、课程设置等不同,对幼儿的自

理能力提出了很大挑战,需要逐步从教师指导转向独立自主的自我服务。因此,

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入小学前必备的生活技能,能够为幼儿进入小学后

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和情绪状态提供保障,为顺利开启小学生活奠定坚实的

基础。

一、 现实问题

1.幼儿主动进行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仍需加强。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

生活技能,习得了一定的自我服务方法。但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常常需要成人

的提醒才能较好地完成自我服务,一旦离开成人的提示就会忽略一些事情,如

认真洗手,根据冷热穿脱衣服等。

2.家庭教育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关注度不足。目前,幼儿园对幼

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比较重视,但也有一些园所中仍然会出现成人包办代

替的现象。家庭教育中不重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现象更为严重,家长

重视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没有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其后续长期的健康

发展建立联系,因而常常会出现家长缺少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方面的指

导等情况。

二、 教育建议

1.生活活动中为幼儿创设充分的自我服务的机会

一日生活中大量的生活活动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主阵地”,教师

应有效利用这些环节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如来离园活动中鼓励幼儿自己穿

19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

脱衣服、换鞋、整理书包等;进餐活动中提供整理摆放餐具、自己盛菜盛饭的机

会,培养幼儿安全使用筷勺,养成保持地面、桌面、碗底“三净”的好习惯;盥洗

时能认真洗漱、自理大小便,养成便后用纸及洗手的习惯;一日生活中养成饮水

好习惯等,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体验中积极、主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创设丰富的自我服务环境,支持幼儿自主操作

日常生活中,教师可充分发挥标识、图示的作用,支持幼儿在丰富的环境

中习得自我服务的能力。如根据幼儿每天来园时要完成的几件事,按顺序制作

“步骤图”放置在教室门口,供幼儿随时参照。“步骤图”不仅能代替家长的提

醒,而且还能促进幼儿理解图示,独立地、有计划地完成来园必做的几件事。制

作“步骤图”的过程也可成为幼儿共同讨论、共同制作的过程,并让“步骤图”

成为幼儿真正熟悉和理解的,能切实帮助幼儿提升自理能力的环境。

3.挖掘值日生活动的教育价值

值日生活动是提高幼儿自我服务、服务他人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

创设值日生报名、值日生职责分配等环节,帮助幼儿明确值日生服务内容;通过

类似每日“值日生之星”评选,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值日生工作的意义、要求和

自己完成的情况,激发幼儿参与值日生工作的积极性。

教师还可在班级设立“责任区”,让幼儿认领自己管辖的区域,每天在固定

时间整理区域物品,从中习得各类物品整理的方法,以此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形

成良好的物品整理习惯。

4.各类活动中帮助幼儿积累自理经验

教师可以进行专门的集体教学活动或谈话活动,引领幼儿分享好办法,并

帮助幼儿梳理提升自我服务的经验。如可以通过“整理小书包”“我的小抽屉”

等集体教学活动,引发幼儿讨论不同种类、大小、用途的物品的摆放顺序、摆

放位置等,学习合理利用空间进行整理,掌握按类摆放的不同方法整理零散小

20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实践经验

物件。此外,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以创建供幼儿自主操作练习的“生活体验

馆”“小厨房”“自助餐厅”等活动室,让幼儿在模拟真实生活的情境中锻炼生

活自理能力。

5.利用各种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种实践性的能力,真实情境下的习得才会更有

效、更持久。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大班幼儿多提供一些完全由幼儿自主参与的生

活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幼儿时间观念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如,在远足活

动中,可以引导幼儿自己制订计划,自己决定与谁结伴,带什么食物、玩具、

生活物品,玩什么游戏,以及活动时间的安排等,并让幼儿体验自我安排、自

我实施的过程。又如,可以多开展“大带小活动”,让大班幼儿在带领弟弟妹

妹一起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弟弟妹妹,锻炼自己的生活自理

能力。再如,幼儿园可开展“我的一天我安排”“今夜不回家”等实践活动,给

予幼儿最大限度的自我安排的机会,在满足幼儿兴趣需要的同时,提升幼儿的

自理能力。

6.指导家长形成正确观念和有效方法

家长是教师的合作伙伴,当家长与教师的教育观一致时,就会产生认同感,

并相互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最终使幼儿获益。教师应针对家长忽视幼儿生活

自理能力培养的现状,引导家长认识到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幼儿入小学乃至

一生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教师可指导家长在家庭生活中为幼儿提供充分的自理

空间,不包办代替,并相信幼儿会在实践中越来越能干;教师可建议家长有序安

排自己的事情,做到以身作则;教师可推动家长有计划地与幼儿一同整理物品,

让幼儿参与家务劳动,并给予最大限度的认可和支持;教师还可鼓励家长让幼

儿参与家庭活动的计划制订,听取、尊重和接纳幼儿的想法,不断提升幼儿自我

计划、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

21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

三、 操作提示

1.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不应仅是大班阶段的任务,从幼儿入园那一天起,

教师就应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促进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在开展相关家教指导时,教师应在教育实施前、中、后为家长提供过程

性指导。在教育实施前,教师可利用多种沟通渠道,结合平日观察到的幼儿自

理现状以及生活习惯养成情况,与家长沟通,获得家长的价值认同,引导家长积

极参与教育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将幼儿自我服务的过程记录、幼

儿自我服务的进步之处以及教师的指导方法让家长知晓,争取家长配合,以取

得家园一致的教育成效。在教育实施后,教师应与家长共同分析、判断幼儿的

自理能力,并为进一步开展教育提供建设性意见。

(徐汇区宛南实验幼儿园陈逸琪)

22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实践经验

哪些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幼儿由于生

理、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独立生活能力及基本活动能力相对较弱,缺乏生活经

验,但又具有好奇、好动等特点,对一些危险的事不能做出准确判断,不能预见

行为的后果,极易发生意外伤害。为此,开展安全教育,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提高幼儿预知危险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已成为家庭、幼儿园乃至整个社会关注

的问题,也成为入学前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

一、 现实问题

1.重成人安全保护,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很多家长和教师

对幼儿过分保护,事事包办代替,导致幼儿缺少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我保护能

力的机会,造成幼儿依赖性强、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且能力较差等问题。

2.重安全知识传授,轻活动过程中的养成教育。不少教师在开展安全教育

时通常采用讲授的方式,以为“讲过了,就教育好了”。殊不知,很多幼儿常常

听过就忘,缺少一日生活中的体验和练习,安全习惯的培养效果不好。

3.教师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不够清晰。虽然教师都知道“幼儿

园安全教育是幼儿园一切工作之首”,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多数教师对一日活

动中可渗透的安全教育目标与内容把握不够清晰、完整,对幼儿的自我保护教

育缺乏实践经验。

二、 教育建议

1.在各类活动中落实安全教育,提升一日生活中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结合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适宜幼儿体验与练

习的安全教育内容,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3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

一日活动主要环节内容列举

●能根据教师引导或行进标识进行洗手和晨检

●能主动告知身体状况

来园、离园●不在过道中奔跑、推挤、打闹,上下楼梯靠右行

●懂得来园、离园路上遵守交通规则

●知道遇到陌生人不慌张、不害怕,了解简单的应对方法

盥洗●知道在厕所不拥挤、不奔跑,愿意排队等待

生活活动

●学会用正确方法进餐,使用筷子要小心,不咬筷,不用筷子指

点别人等

餐点●嘴里吃东西时不说话,避免噎着

●用餐时口中有食物不说话,避免食物进入气管,知道餐后不剧

烈走跑,安静地进行餐后游戏

午睡●午睡时不将异物塞入耳、鼻、口中

●知道要穿着宽松的、适合运动的衣裤和运动鞋进行运动

●知道运动前需要充分活动身体,做好必要的准备运动

运动准备

●当身体感到不适或受伤时,能主动求助

●运动时根据冷热及时增减衣服

运动活动

●会寻找较宽敞的、周边无障碍物的场地进行运动

●知道在运动场地上不打闹,不做危险动作

场地器械

●能与同伴合作搬运器械,不与同伴争抢

●发现器材有损时,能停止使用并主动告知成人

游戏开展●知道游戏中不打闹,不做危险动作

游戏活动●玩具、物品不入口,能有序拿取和摆放游戏材料,不拥挤、不

材料互动

争抢

学习过程●学用正确的方法搬椅子,在室内不奔跑,避免碰撞

●学习过程中不玩弄小物件,不将细小物品放入口、鼻中

学习活动●知道拿铅笔(剪刀)随意走动、玩闹的危害,学会正确使用笔、

学具使用

剪刀等学习用具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注意读写姿势、用眼卫生

2.结合一些主题活动有机渗透安全教育,积累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师应结合班级主题活动,设计适宜的安全教育内容,增强幼儿的自我保

护意识。如,在“参观小学”活动中,教师可与幼儿共同寻找、讨论“小学安全

24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实践经验

标志”,从中了解小学的安全教育内容。在“我长大了”活动中,教师可设计“遇

到陌生人怎么办”“走丢了怎么办”“交通安全伴我行”等活动,帮助幼儿积累

自我保护的经验。

以教师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遇到陌生人怎么办”“走丢了怎么办”为

例,让幼儿参与到“会不会有危险?”“碰到危险怎么办?”的讨论中,激

发幼儿安全自救意识,引导幼儿“知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随便跟

陌生人走”,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帮助走丢的朋友想出适合的办法;

了解与成人走散后应该采取的措施,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为未来放学独自

回家积累自我保护的经验。

3.设计棋类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安全知识

幼儿喜欢下棋,教师可设计“安全游戏棋”,加入一些如何预防伤害的内容,

请幼儿判别。下棋过程中,幼儿为了获胜,会积极主动地应对各种挑战,最终对

哪些事情有危险,哪些方法能够保护自己等有一定了解。

4.通过逃生演练,学习并巩固安全自救的方法

幼儿园应定期组织类似火灾逃生演练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认识逃生

标志”“了解灭火三字诀”“学会正确的动作和逃生方法”。在类似的逃生演练

活动中,幼儿不仅能掌握一些快速逃生的方法,知道哪些物品有助于快速逃生,

而且还能建立自救意识,识别不同环境里的安全标识。

5.提供实践体验活动的机会,进一步增强安全生活的意识

开展诸如“小小安全员”活动,鼓励幼儿寻找幼儿园、教室、午睡室、走廊、

楼梯等地方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并对这些安全隐患进行讨论,设计安全标

识,提醒弟弟妹妹注意安全。

另外,教师可鼓励大班幼儿轮流担任“小小安全员”,对个别幼儿不安全的

行为给予指出、纠正,大胆宣传安全知识,从而让更多的幼儿知道安全的重要。

25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