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扫描专题10: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书目考情分析1考向预料2思维导图2学问清单2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3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9文化创新14真题再现18【考情分析】考试大纲要求课标全国卷地区考题考查点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2024·新课标全国卷Ⅲ.20结合中法开展文化遗产修复和爱护合作,主要考查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文化的沟通传播、文化多样性的学问2024新课标全国卷Ⅱ·19结合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的时事,主要考查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学问2024新课标Ⅰ·19结合中国话语在国外知名度的提高,考查中华文化的传播2024新课标Ⅱ·20结合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考查中华文化的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2024·新课标全国卷Ⅲ.19结合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文化创新2024新课标Ⅰ·20结合某市对中医药文化资源的发展,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2024新课标Ⅱ·19结合我国文化领域首个国际技术标准的发布,考查我国文化的发展和影响力文化创新★★★2024新课标全国卷Ⅰ·19结合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的诞生,考查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创新的途径2024新课标全国卷Ⅰ·19结合《流浪地球》的火爆,考查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创新的途径2024新课标III·19结合文化节目的火爆,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考向预料】高考全国卷对本考点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主要集中在文化遗产爱护、敬重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传播沟通的途径和手段及其意义、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促进文化发展的因素等学问点上。命题人常常在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敬重文化多样性的看法、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手段、文化沟通的影响和意义、对传统文化特点的理解、传统文化的作用、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确定文化发展方向的因素以及教化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等问题上设置相识误区迷惑考生。【思维导图】【学问清单】学问清单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考点一:文化的多样性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记。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2.比较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点拨:(1)通过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可以体现文化多样性,但文化多样性也可通过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方面体现出来。(2)传统习俗≠民族节日。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的很多传统习俗的内容,但传统习俗并不完全通过民族节日表现出来。(3)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化。提倡文化多样性,反对文化多元化: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说的,即人类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多元化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上说的,各种文化中既有优秀的文化,又有落后的、腐朽的文化。文化的多元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二、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点拨: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并不意味着任何外来文化都可为我所用。任何民族的文化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有适合我们的,也有不适合我们的,所以我们应当依据我国的国情,吸取先进的、主动的外来文化,推动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三、敬重文化的多样性1.敬重文化多样性的缘由2.敬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点拨:(1)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同等并不是将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样对待。发展文化,首先要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与发展;在文化沟通、借鉴和融合中,我们要学习世界文化的有益成果,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2)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同等的原则,要反对盲目自大地贬低、排斥异族文化,或者自暴自弃、盲目崇拜异族文化的错误倾向。(3)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共性与特性的统一,不能认为世界文化就是各国文化的总和。考点二:文化传播一、文化传播途径和手段1.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沟通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肯定的方式传递学问、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全部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2.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点拨:(1)文化传播不局限于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化这三种途径,而是无处不在地发生于日常生活中。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2)大众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的传媒方式被淘汰。大众传媒是当今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记,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越来越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促进世界信息的汇合和文化的沟通。同时也应看到,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逝,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推动文化沟通的意义1.意义一方面,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旺盛与发展。另一方面,使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推动文化沟通,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2.做文化沟通的使者我们既要更加热忱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取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加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点拨:文化的沟通是双向的,既包括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也包括外域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文化沟通的作用是双重的,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能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也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易混易错点1.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提示: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留意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对应的内容不能混淆。2.爱护文化遗产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提示:爱护文化遗产根本上在于其社会价值。过分重视经济价值不利于文化遗产的爱护。3.敬重文化多样性就是承认文化的同一性,敬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并促使文化差异性的消逝。(×)提示:敬重文化的多样性就是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敬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不行能同一;文化沟通有利于文化创新与融合,但不会使文化差异性消逝。4.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各国全部的文化遗产都是世界遗产,爱护世界文化遗产可以保持世界文化的一样性。(×)提示:各国的文化遗产不肯定是世界遗产。各国的文化遗产必需通过肯定的程序,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并予以爱护;爱护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呈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5.爱护文化遗产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提示:商贸、人口迁徙、教化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6.处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敬重其他民族文化。(×)提示: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看法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敬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敬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旺盛进步。处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是: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同等的原则。7.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提示:现代传媒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影响。8.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和途径。(×)提示:立足实践不断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关键;社会实践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9.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提示: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方式而不是文化传播途径。10.我们进行文化沟通,既要热忱欢迎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示:我们进行文化沟通既要热忱地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学问整合1.正确相识文化遗产爱护的意义(1)从民族文化发展看:对于探讨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对于呈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宝。(2)从文化传承看: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继承的必定要求,对文化遗产的爱护有利于做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为文化创新奠定根基。(3)从民族发展看: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才智的结晶和文化沉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宏大成就的重要标记。爱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维系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增加民族自信念和骄傲感,增加民族凝合力。2.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沟通的关系(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沟通的前提。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象,同时也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沟通、借鉴、学习供应了可能。(2)敬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沟通。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敬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同等原则,敬重差异,理解特性,和谐相处,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的沟通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的旺盛和发展。(3)开展文化沟通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沟通,是通过学习和吸取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3.推动文化沟通的意义和措施(1)进行文化沟通的意义①对文化发展的意义:通过文化沟通,各民族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博采众长,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可以推动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增加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可以促进世界文化的旺盛。②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文化沟通,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③对国际政治的意义: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通过文化沟通,可以促进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削减隔阂,增进共识,促进世界和平。(2)推动中外文化沟通的现实意义①有利于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旺盛和发展。②有利于我国吸取其他民族和国家先进的文化成果,从而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③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加我国的综合国力。④有利于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理解和友情,构建和谐世界。(3)如何推动中外文化沟通①进行文化沟通,首先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②要敬重文化的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同等的原则。在文化沟通中,要敬重差异,理解特性,和谐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旺盛。③要充分利用商贸活动等途径,不断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借助现代文化传播手段,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文化沟通。④要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取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同时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加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学问清单二: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考点一:传统文化的继承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2.传统文化的表现(1)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长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2)传统建筑: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中国传统建筑是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记。(3)传统文艺:中国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绚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传统思想:中国传统思想,对今日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3.传统文化的特点4.正确相识传统文化作用的两面性点拨:(1)传统文化相对于外来文化来说,是指母文化或本土文化;相对于现代文化来说,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化。它或者表现于物质载体,如建筑、雕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或者表现于各种学问信息的积累储存。(2)作为传统文化必需是现存的,而不是已经湮灭的、绝迹的文化。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甄别与选择,自身的内容和形式已经成熟和相对稳定。(3)传统文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稳定”而非“永恒不变”,肯定要把握传统文化的“变的肯定性”与“不变的相对性”。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并不意味着不同民族间的传统文化不具有共性的东西。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看法(怎么样)1.是什么——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看法是什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看法。2.为什么——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实行这种看法的缘由因为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主动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盛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建新生活。3.怎么办——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的相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辨别其中的精华和糟粕(1)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主动向上的内容,应当接着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需“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2)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3)把握住社会制度的更替或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机遇,不断推动科技进步,不失时机开展思想运动,加强教化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点拨:(1)如何用表格法区分文化继承与文化传播?(2)如何正确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①做到“四看”:一要看它对社会稳定起维护作用还是破坏作用,二要看它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三要看它对社会民主化进程起推动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四要看它对民众思想和社会风尚起净化提升作用还是毒害涣散作用。如爱国主义精神、“大同”思想、“和为贵”思想等是精华;“法轮功”之类的邪教及其宣扬的“宿命论”“世界末日论”等思想是糟粕。②坚持“两原则”:要坚持民众认同和参加程度及以时间、地点和客观条件为转移的原则。当一个国家、社会、地区的绝大多数民众都对某种文化赞同、支持甚至参加的时候,一般来说,这种文化应被划入精华之列;不过,在一时一地被视为精华的东西,放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来看,可能并不是精华,甚至是糟粕,如巫术等。③当然,在传统文化中,有些是瑕瑜互见,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对此类传统文化,不能简洁地戴上一顶“精华”或“糟粕”的帽子,而应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作科学、详细的分析。考点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定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3.教化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教化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建文化的特定功能,通过对受教化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2)随着教化方式的不断变革,教化在人类文化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点拨:(1)无论是发展文化,还是继承传统文化,都要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不存在先后依次。(2)在影响文化发展的几个因素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甚至影响巨大。而社会制度的更替导致的是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是质变,所以对文化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应是社会制度的更替。教化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对于继承和发展,不是要先继承,后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因为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定要求(二者的这种关系可用记关键词法去把握)。(4)对文化的继承,是批判地继承。无论是对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还是对外来文化、本土文化,也无论是民族文化、世界文化,都要批判地继承。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一概继承。(5)不能认为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实现文化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定要求。我们要实现文化的发展,不断创建满意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抛弃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中华优秀文化发展的根基。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6)“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区分和联系是什么?①区分:a.内涵不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指的是要辩证地相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辨别其中的精华与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指的是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b.强调的重点不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侧重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看法,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侧重于对文化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创建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②联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都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从肯定意义上说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易混易错点1.传统文化就是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提示: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2.爱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提示:传统文化假如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意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主动作用。假如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承袭农村传统习俗,提高农夫道德修养。(×)提示:传统习俗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传统习俗的作用也应详细问题详细分析,对传统习俗应批判继承。4.传统文化是固定不变的。(×)提示:肯定的经济、政治确定肯定的文化,伴随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也不断融入新的时代内容,实现自身的发展。5.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提示:传统文化自身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推动社会发展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假如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会对社会发展起主动作用。假如一成不变,则会阻碍社会发展。6.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提示:对待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两个过程。7.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确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提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运动确定着社会的变更,也确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8.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确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提示: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运动确定着社会制度的变更,也确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9.艺术的创作具有独特的创建性因而不行承袭,艺术的形式因具有显明的民族性因而不行复制。(×)提示:文化具有传承性,认为文化不行承袭的观点错误;构成艺术形式的要素有结构、体裁、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等,艺术的形式具有显明的民族性但也不是不行复制的。10.科技发展必定使先进文化代替落后文化。(×)提示:科技发展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科技发展,也为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传播供应了支撑。学问整合1.全面相识传统文化的传承2.全面相识教化的文化力气3.科学技术的作用在文化生活中的体现学问清单三:文化创新考点:文化创新正确相识文化创新点拨:1.正确理解文化创新:从横向上看,文化在沟通中传播;从纵向上看,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这些都是文化发展的过程。前者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沟通、借鉴和交融,后者侧重于本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从空间和时间角度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①从空间上看,文化具有区域性,文化具有民族性。不同区域的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须要沟通,这就形成了文化传播。②从时间上看,同一民族在不同时间创建的文化持续下来,形成了传统文化。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接着向前发展。文化的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是文化发展的基础。3.文化创新的根基是传统文化;文化创新的基础是社会实践。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必需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4.文化创新的途径既包括社会实践,也包括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优秀外来文化。其中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优秀外来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5.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人民群众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二者不行混为一谈。【方法与规律】关于文化创新相关问题的解答模板1.为什么进行文化创新?答题要素:必定性+重要性必定性: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定要求,文化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变更发展而不断创新。重要性:(1)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刚好有效地给予文化以新的内容和时代精神,使其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和活力。(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旺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旺盛文化的必由之路。2.怎样进行文化创新?答题要素:根本途径+基本途径+基本要求+人民群众+反对错误倾向+科技手段+内容(1)根本途径:社会实践。(2)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对世界,博采众长。(3)基本要求: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4)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养分。(5)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6)科技手段: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促进文化发展。(7)内容:增加全民族文化创建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创新。易混易错点1.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提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继承传统的民族文化是进行文化创新的一个详细途径。2.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建的主体。(×)提示:文化创新的灵感来源于社会实践,而非作者的灵感;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建的主体。3.文化创新的渊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示: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旺盛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提示: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根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旺盛我国文化的关键是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创新。5.文化沟通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提示:立足社会实践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文化沟通借鉴是文化创新的详细途径之一。6.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满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须要。(×)提示: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7.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开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提示: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文化创新起主动的推动作用,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8.只有借鉴外国文化,才能推动我国文化发展创新。(×)提示:文化发展创新须要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但不是肯定的。9.文化创新的根基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10.文化沟通中“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和“海纳百川”是相互冲突的。(×)提示:二者并不冲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利于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有利于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文化沟通中“海纳百川”表明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借鉴、沟通、融合、合作和共处。学问整合1.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看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的主动向上的内容,应当接着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需加以改造或剔除。(2)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外文化沟通,增加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4)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2.理解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3.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1)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敬重其他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同等的原则,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2)在文化沟通、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需以世界优秀文化为养分,充分吸取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坚决抵制外来文化中腐朽、糟粕的部分,而不能简洁地认为“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不相容,应当坚决抵制”。(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真题再现】一、选择题1.(2024·新课标全国卷Ⅰ.1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农村改革带来的希望在心底里流淌、在劳动中萌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在希望的田野上点燃,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由此诞生。如今,这首唱响大江南北的歌已凝合成标示时代巨变的音乐符号,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奋勉进取。这表明()①群众喜闻乐见是评价艺术价值的客观标准②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讴歌人民、讴歌劳动③激情与灵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与动力④优秀的文艺作品既要回应时代要求又能引领时代方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群众是否喜闻乐见是评价艺术是否受欢迎的一个标准,但不是评价艺术价值的客观标准,①错误。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农村改革带来的希望在心底里流淌、在劳动中萌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在希望的田野上点燃,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由此诞生,这说明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讴歌人民、讴歌劳动,②正确。③:社会实践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与动力,③错误。④:“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的背景下创作的”说明文艺创作也立足于时代;“如今,这首唱响大江南北的歌已凝合成标示时代巨变的音乐符号,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奋勉进取”说明优秀的文化对时代发展的引领作用。故④正确。2.(2024·新课标全国卷Ⅱ.19)某居民委员会并把家风家训教化有作为道德建设的切入点,组织居民讲家训、晒家风、评家教,把尊老爱动、守望相助、勤俭持家等传统家庭美德融入居民生活、院落文化、社区治理、主题活动,受居民宠爱,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这启示我们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应当()①全面传承和弘扬传统道德规范②擅长监管人们日益多样的文化生活③广泛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④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又立足现实生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①:传统道德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全面传承和弘扬,①错误。②:材料强调的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满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不是监管人们日益多样的文化生活,故解除②。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社会风尚,引导人民群众主动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宏大实践,③正确。④:依据材料可知,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应当,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好优秀传统美德,又要立足当代中国现实,体现时代特点,故④正确。3.(2024·新课标全国卷Ⅲ.19)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历来留意敦亲睦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一以贯之的外交理念。我们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就是要诚意诚意同邻居相处,一心一意共谋发展,携手把合作的蛋糕做大,共享发展成果。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①彰显了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生命力②表明传统文化焕发朝气取决于时代的变迁③增加了坚守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的信念④是优秀传统文化创建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范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①:由题意知,从“中华民族历来留意敦亲睦邻”到“我们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中华民族文化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不断焕发朝气,这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生命力,①符合题意。②:文化创新的源泉来自于社会实践,传统文化是否焕发朝气取决于是否立足于社会实践,而不是社会实践的变迁,②错误。③:传统文化中有优有劣,坚守的应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③错误。④:在我国“历来留意敦亲睦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符合了时代的发展要求,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创建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④符合题意。4.(2024·新课标全国卷Ⅲ.20)2024年4月,世界闻名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因火灾受损。11月,中法双方签署文件,确定就巴黎圣母院修复等开展合作。双方商定在2024年确定巴黎圣母院爱护修复合作的主题、模式及中方专家人选,同时明确双方将就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爱护开展技术与科学沟通及培训项目。中法开展文化遗产修复和爱护合作旨在()①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促进中法文化沟通互鉴③给予中法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④推动中法文化在取长补短中共同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②④:由题意知,中法双方确定就巴黎圣母院修复等开展合作,同时明确双方将就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爱护开展技术与科学沟通及培训项目,这有利于双方开展文物爱护的沟通,促进中法文化沟通互鉴,取长补短,促进共同发展,②④符合题意。①:中法开展文化遗产修复和爱护合作有利于爱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但并没有变更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因此无法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①不符合题意。③:中法开展文化遗产修复和爱护合作有利于促进文化遗产的爱护,但并没有变更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也没有给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③不符合题意。5.(2024·天津卷)徜徉古镇杨柳青,声声古琴音从青砖灰瓦间溢出,沿运输河两岸流淌,一幅隽永的文化长卷就此伸展。石家大院等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孕育了大院文化;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声名远扬的木版年画,滋养着祥瑞文化。杨柳青古镇独具特色的文化()①蕴含着人们对美妙生活的憧憬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记③借助传统建筑和传统工艺得以传承④在世代相传中从未变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①:古镇杨柳青清代民居建筑群以及木版年画,滋养着杨柳青人的祥瑞文化,可见,这说明杨柳青古镇独具特色的文化蕴含着人们对美妙生活的憧憬,①正确。②: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是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标记,②解除。③:石家大院等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孕育了大院文化;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声名远扬的木版年画,滋养着祥瑞文化。这说明杨柳青古镇独具特色的文化借助传统建筑和传统工艺得以传承,③正确。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杨柳青古镇独具特色的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但其详细内涵会因时而变,④中的“从未变更”说法错误。6.(2024·山东卷)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24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我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内外相关机构,围绕“茶和世界·共品共享”这一主题,开展“全球相约‘共饮一杯茶””线上活动,让人们从一“叶”间感受各国不同韵味的茶文化。这表明()①“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③互联网是人们超越时空局限共享茶文化的重要手段④各国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行缺少的色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①说法有误。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而不是根本动力。②说法有误。③:由题意知,我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内外相关机构开展“全球相约‘共饮一杯茶’”线上活动,让人们感受到各国不同韵味的茶文化,这体现了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界限,汇合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故③符合题意。④: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行缺少的色调。由题意知,我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内外相关机构开展“全球相约‘共饮一杯茶’”线上活动,让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感受到茶文化的韵味,这体现了文化是世界的,各国都是世界文化中不行缺少的色调。故④符合题意。7.(2024·浙江卷)中国古代教化思想中有很多合理成分,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看法,“诲人不倦”的育人风范,“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等。有人据此认为,发展教化必需全面回来古代教化思想。这一观点()①忽视了古代教化思想的消极作用②理清了教化思想继承与发展的关系③看到了古代教化思想的精华部分④看到了古代教化思想的相对稳定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面对传统文化,要辨证地相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辨别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古代教化思想属于传统文化,它既有合理成分,也有不合理成分。认为“发展教化要回来古代教化思想”看到了古代教化思想中合理成分对今日教化的主动作用③符合题意;但认为“必需全面回来”就忽视了古代教化思想中的不合理成分对今日教化的消极作用,①符合题意。②: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指责继承,古为今用;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材料中此人认为“发展教化必需全面回来古代教化思想”,这没有正确处理好教化思想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解除②。④: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指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同时它的详细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但该观点强调的是对古代教化思想的全面回来,与题意不符,解除④。8.(2024·新课标全国卷Ⅱ)2024年3月23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返还的796件(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罐、汉代茧形壶、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载民族记忆的珍贵遗产。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的启示是①爱护文化遗产须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②敬重文化多样性就要敬重各民族文化③爱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④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学问。材料中,意大利把我国流失在他们国家的文物,归还给了我国,而这些文物是承载我国民族记忆的珍贵遗产,可见,这说明爱护文化遗产须要各国共同努力,敬重文化多样性就要敬重各民族文化,故①②正确;爱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发展,但不是其根本动力,故③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前提,不是途径,解除④。故选A。9.(2024·天津卷)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中学自2008年起开设中文课程,目前选修人数已拓展至11个班。2024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该校学生,勉励他们为增进中美人民友情作出贡献。此前,该校学生用中文写信给习近平,表示他们宠爱中国的语言文字、音乐和美食,希望有机会来中国参观访问。这说明A.中华文化面对世界博采众长B.中华文化具有凝合力和引领力C.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加D.教化在文化沟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答案】D【解析】美国的中学开设中文课程,并且选修人数不断增多,体现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而A选项“面对世界博采众长”侧重吸取借鉴世界优秀文化,两者都体现文化沟通,但在方向不同,解除;中华文化的凝合力和引领力侧重对本民族内部而言,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并不具有凝合力和引领力,B错误;材料强调汉语教化在文化沟通中的意义,C犯了夸大的错误,并且侧重政治意义,因此不符合题意,解除;美国的中学开设中文课程,中学生学习汉语并与中国国家领导人写信互动,有利于增进美国青年人对中国的了解,为中美关系发展做出贡献,说明教化在文化沟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D符合题意。10.(2024·江苏卷)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书籍的印刷、传播、保存却经验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古老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到现在的激光照排、电子存储,书籍走进了千家万户,对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书籍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B.文化发展应面对世界、博采众长C.史书典籍见证文化的沟通与融合D.科技进步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科技进步对文化的影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书籍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现在的激光照排、电子存储使书籍走进了千家万户,对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说明科技进步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D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在书籍发展的过程中,每一次进步都是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发生的,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11.(2024·浙江4月)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商业伦理文化,提倡“和气生财”,主见“诚恳守信”。时至今日,“和气”“诚信”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这说明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具有传承性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文化具有民族性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A【解析】我国传统的诚信文化在当今仍旧有着重要的意义,说明白文化具有传承性,②说法正确;“和气”“诚信”等商业伦理文化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说明白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①说法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没有体现出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③解除;材料没有强调文化的民族性,④解除。本题选择A。12.(2024·新课标全国卷Ⅰ)2024年上映的国产电影《流浪地球》,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科幻电影元素,讲解并描述了全球联合起来挽救地球的故事,获得海内外观众广泛好评,被称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从中获得的启示是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②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③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沟通、借鉴中融为一体④中华文化在沟通、借鉴和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创新的途径。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①正确;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说法错误,②错误;不同民族的文化,长期相互沟通、相互借鉴、相互吸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③错误;面对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中华文化在沟通、借鉴与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④正确。故选B。13.(2024·新课标Ⅰ文综)2024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说明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③中外文化沟通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更发展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加文化影响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文化价值的实现受到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的影响,①中“取决于”表述错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内容之一,②表述片面。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些体现了中外文化沟通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更发展。“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是我国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的表现,有助于增加文化影响力,③④表述错误。故选D。14.(2024·新课标Ⅱ文综)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珍宝,凝合着深邃的哲学才智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阅历。2024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24~2030年)》,把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截至2024年底,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达86个,中医药传播到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文化意义在于①实现中医药文化的转型升级②扩大中医药文化的世界影响③创新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④满意世界各国对中医药文化的需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此题以我国中医药走向世界为背景材料,考查传播中华文化的意义等相关学问。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达86个,中医药传播到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这有利于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同时更好地满意世界各国对中医药文化的需求,②④符合题意;①体现的是经济意义,不符合题意;③在材料中未涉及。故选C。15.(2024·江苏政治)运用传统工艺做成的青花面盆,已经通过电商销往遥远的中东国家;结合现代3D打印技术,用改良瓷泥打印出种种奇思妙想的陶瓷作品……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瓷都景德镇焕发了新的朝气,千年窑火在新时代依旧充溢活力。由此可见①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②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③大众传媒可以增加文化的影响力④文化对现代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手段,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通过电商将青花面盆销往中东国家;结合现代3D打印技术,用改良瓷泥打印出种种奇思妙想的陶瓷作品,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文化的进步,文化对现代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侧重于强调现代技术的发展促使瓷都景德镇焕发了新的朝气,不体现大众传媒的作用,①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16.(2024·海南政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的讲话中强调,和平、发展、公允、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最高目标。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①意味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削减与弱化②彰显了世界各国核心价值观的共同本质③是维护和发展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在要求④有利于各国文化在沟通互鉴中共同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①说法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会弱化;②说法错误,各国的核心价值观不行能一样,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和要求;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17.(2024·江苏政治)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它那金声玉振的小小笙簧和刚直劲节的紫竹笙苗、那“直而不居,曲而不兆”的独特音色,承载了“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成为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精神财宝。材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A.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B.是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C.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D.呈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憧憬和美妙追求【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承载了“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表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呈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憧憬和美妙追求,D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实践是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B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笙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寄予了人们对中华民族精神憧憬和美妙追求,不体现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民族生存的作用,A、C不符合题意。18.(2024·新课标III文综)2024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心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奇,“和诗以歌”,增加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宠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闻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②既要不忘原来又要创新思路③要以满意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学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①说法错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定要求,④表述错误。节目形式新奇,“和诗以歌”,增加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宠爱。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不忘原来又要创新思路,又要以满意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19.(2024·新课标Ⅰ文综)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呈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①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②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建性转化④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该市大力发呈现代中医药产业与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无干脆关联,①不符合题意。②夸大了该市大力发呈现代中医药产业的作用,不选。该市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不仅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建性转化,而且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20.(2024·新课标II文综)2024年3月,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行车专用马鞍包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出国派遣务工人员住宿安排合同
- 照明设备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灯座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版权质押合同的质押权利与质押期限
- 计量仪器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服装行业网络安全保障合同
- 软梯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成都二手房产买卖合同规范格式
- 2024年度医疗机构搬迁及信息系统迁移合同
- 四年级上册美术课件5我和动物交朋友-冀教版共
- 《机制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件
- 儿童口腔保健及不良习惯课件
- 签派员执照考试题库汇总-8签派和实践应用
- 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课件
- 某低密度住宅案例分析
- 销售人员十大军规课件
- (完整)高位水池施工方案改
- 创伤外科跟骨骨折诊疗指南
-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8课件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 教案(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