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上学期寒假真题训练04卷九年级语文积累与运用。1.(2021·广西梧州·中考真题)下列依次填入括号里的字形或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A.制cái榭zhǎo B.治cái榭zǎoC.治zāi谢zhǎo D.制zāi谢zǎo【答案】A【详解】(1)因地制宜:读音为yīndìzhìyí,意思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2)自出心裁:拼音zìchūxīncái,意思是谓出于自己心中的设计或筹划。多指诗文﹑技艺等的构思有独创性。(3)亭台轩榭:拼音是tíngtáixuānxiè,指以轩敞为特点的亭阁台榭。(4)“假山池沼”的“沼”应读作“zhǎo”。故选A。2.(2021·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小明同学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真是不耻下问啊!B.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C.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D.泡一杯清茶,香气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答案】A【详解】A.不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或地位不及自己的人请教。学生“向老师请教”,而不是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对象用错;B.呼朋引伴: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使用正确;C.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使用正确;D.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使用正确;故选A。3.(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中国全球影响力的提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青年学习汉语。B.故宫文创之所以成为“网红”,是因为其挖掘了文创的日常实用价值的缘故。C.大学生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工作,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D.在书香文化浸润下,学校逐渐营造了善思善行的校风和求实求是的精神。【答案】C【详解】A.缺少主语,去掉“通过”;B.重复累赘,可去掉“的缘故”;D.搭配不当,可将“和求实求是的精神”改为“培养了求实求是的精神”;故选C。4.(2021·广西河池·中考真题)用课文原句填空。(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2)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3)_______________,琅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4)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王湾在描写景物、节令时,写下了令其名声大振的蕴含着时序交替自然理趣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词一般上阕叙事写景,下阕议论抒情。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在词的内容上作巧妙的转换。【答案】悠悠我心柳暗花明又一村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入则无法家拂士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详解】解答此类题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要想做到这些,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本题中的“蔚、拂、生、残、娇、竞”等字容易写错。5.(2021·青海西宁·中考真题)阅读选段,完成下面小题。选段(一):我通常都看见A在梧桐树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选段(二):B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昆虫,即使你没有亲眼见过,也至少听说过它的名字。它的肚子顶端会发出微弱的光亮,就好像是挂了一盏小灯。在宁静的夏夜,你经常会看到它们在草丛中游荡。(1)以上选段出自法国昆虫学家___________(人名)的《昆虫记》,他通过野外观察和实验揭开了昆虫鲜为人知的奥秘,如选段(一)写出了_____的生活习性,选段(二)写出了_____的形态特征,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2)请结合选段内容分析这部著作的语言特色。【答案】(1)法布尔A蝉B萤火虫(2)示例:选段一“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蝉拟人化,生动描绘蝉的生活习性。选段一“狂饮”“唱”等词,生动形象地写出蝉饮树汁、夏日长鸣的生活习性。选段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萤火虫的发光器比作一盏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萤火虫的形态特征。【分析】(1)考查对名著常识及内容的了解。《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等,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被誉为“昆虫的史诗”。从选段【一】“在梧桐树的柔枝上”“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等提示性信息可知,文本叙写的对象是“蝉”;从选段【二】“它的肚子顶端会发出微弱的光亮”“在宁静的夏夜,你经常会看到它们在草丛中游荡”等提示性信息可知,文本叙写的对象是“萤火虫”。据此可填写作答。(2)考查对名著语言特色的理解。《昆虫记》不同于一般科学小品,具有浓郁的文学气息。作品的语言朴实清新、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情趣和诗意。作者对自然界动植物声、色、形、气息多方面的绘都恰到好处,使用了大量栩栩如生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选段【一】“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的语句,将蝉拟人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蝉的生活习性。再如,选段【二】“它的肚子顶端会发出微弱的光亮,就好像是挂了一盏小灯”的语句,将萤火虫的“发光器”比喻为“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萤火虫的形态特征。6.(2021·四川凉山·中考真题)综合·探究材料一: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位,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碳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世界总排放量的1/3,中国向世界宣布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彰显了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材料三: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指出,在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单边主义没有出路,团结合作才能互利共赢,中方欢迎各回支持《巴黎协定》,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团结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了无碳未来的愿景。材料四:我们正在推动着一次巨大的变革,从理念到实践,从生产到生活,从制度到风尚。这样的变革,将对每个人的现实和未来,都产生深刻的影响。“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生动地描绘了美丽中国的模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一个民族为了永续发展的坚定抉择,催促着我们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起绿色进军。把碧绿还给森林,把蔚蓝还给海洋,把透明留给天空。这是梦开始的地方。美丽中国,起点就在我们脚下。(1)请结合材料一、二、三,说说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做了哪些事,彰显了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2)“美丽中国,起点就在我们脚下。”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作为中学生在理念和行动上,我们应该怎么去做?【答案】(1)中国向世界宣布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或“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团结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2)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倡导低碳生活,保护生态环境(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详解】(1)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由材料二“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可概括为:中国向世界宣布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由材料三“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团结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了无碳未来的愿景”可概括作答。(2)本题考查拓展能力。按照题干要求,结合材料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一个民族为了永续发展的坚定抉择,催促着我们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起绿色进军。把碧绿还给森林,把蔚蓝还给海洋,把透明留给天空”可知,我们应该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由材料一“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可知,我们在行动上可以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倡导乘坐公共交通或步行,节水节电,不铺张浪费等等。从中学生实际出发,从“理念和行动”两个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二、阅读。(一)(2021·辽宁盘锦·中考真题)阅读选文,完成各题。一寸都不能少阎秀丽①爹拄着镐头,背靠着地头上的一棵杨树,磕了磕鞋里的土,然后眯着眼睛,看着面前一排排笔直的垄沟,延伸到炊烟的最深处。②他的眉头忽然皱了一下,用手在眼前上下比量一番,又在地头来回走了几遍,越走眉头皱得越紧。③我纳闷儿地看着爹,低声问娘:“我爹怎么了?”④“谁知道抽的哪门子风。”娘说。⑤“这都快中午了,我饿了,喊我爹回家吧。”我咽了口唾沫,看了看爹的背影,对娘说。⑥爹性子急躁,还保留着在部队的作风,做什么事都极认真、讲原则,差一点儿也不行,他不发话,我可不敢擅自“离队”。⑦娘看了看头顶的太阳,又看了看我,回头喊了一嗓子,爹没应,又喊了声,爹还是没理,自顾自地在地头上走来走去。娘生气了,拉着我的手就往家走。我回头,发现爹正猫着腰,似乎在一条垄沟里寻找着什么东西。⑧我和娘回到家,吃了午饭,便又去了地里。还没等到地方,就发现我家的地里站着一群人,有很大的吵架声从人群里传出来。⑨吵架的,竟然是爹和老瓦叔!爹和老瓦叔怎么能吵吵起来?他们俩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⑩听说爹当兵走的时候,老瓦叔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说你就放心去部队吧,家里有我呢。即使后来他们都成家了,我家的农活儿老瓦叔还是像以前那样,没少帮忙干。爹也很感激,每次回来都会和老瓦叔喝两盅,唠上好一阵子。⑪我和娘钻进人群,看到爹拎着镐头,额头上青筋暴起,指着离他不远的老瓦叔,高一声低一声地吼着。⑫“弟妹你来评评理,你说说你家人,非得说我占了你家的地,这怎么可能?你家的地这些年都是怎么种的?还不是每年开春我帮你们家种?他说地不对劲儿,这不是埋汰我吗?”(A)老瓦叔涨红着脸,横在娘的面前气哼哼地说。⑬我心里也有些生爹的气,狠狠瞪了爹一眼。老瓦叔虽然爱占点儿小便宜,可平时没少帮我家忙。他家的日子比较紧巴,但也不会干占地这样的事啊!⑭娘赶紧笑着说:“别听他胡说,你怎么能占我家的地呢?”爹几步跨到要离去的老瓦叔面前,两手一张吼道,“把地的事儿整明白再走!”⑮“哎,我看你是没完没了啊,谁稀罕占你家地咋的?当初分地的时候是有文书的,你这块地有多少条垄沟,你数数,看少没少!”⑯“垄沟是一条没少,界石也在那儿埋着,看哪儿都没毛病,但是垄台儿变窄了!当初分地的时候,界石正对着这棵小树。”父亲指着地头儿的杨树说,“当时我是不是还开玩笑说不用埋界石,用这棵树当界石得了。你说树要是死了咋办,还得以界石为准。这你都忘了?要不咱们拿上尺,按照文书重新量一下?”⑰“我……我……”爹的话让老瓦叔忽然结巴起来,(B)他看了看爹的眼睛,又看了看地头的那棵树,赤红着脸说不出话来。⑱“行了,不就是半条垄的事吗?至于吗!”娘赶紧拽着爹的袖子,低声说道,“他家地少人多,算了。”⑲“绝对不行!”爹转身离开,声音很大。⑳打那以后,老瓦叔看到爹和娘的身影,都会讪讪地躲开,满脸的不自在。爹在县里工作,忙起来根本没空回家。家里有什么农活儿,娘自然也不好意思再去麻烦老瓦叔帮忙,只能自己干。我心里不由得对爹多了一丝怨气,就因为那半条垄,好好的两家人倒变了仇人一样。㉑燥热的夏天,一个跟斗跳进了秋天的谷香里。爹弯着腰,身子前倾,飞快地挥舞着镰刀,随着有节奏的刷刷声响,他用脚一勾,镰一挟,谷子便成一抱……爹把收割下来的粮食装了满满两大袋子。他望着我说:“走,去你老瓦叔家一趟。”我虽然纳闷儿,但还是跟着爹去了老瓦叔家。㉒“送给你啦。”爹将粮食从独轮车上卸下来说。(C)看着爹和满满的两袋粮食,老瓦叔的脸,红得像猪肝。㉓爹“扑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儿投进潭水里,脸上荡漾着欢乐的波纹,挠了挠头,似乎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拉着我走开了。我蹦跳着跟在爹的身后,看着阳光被树叶剪碎,落在心里成了点点滴滴的疑惑。忍不住问爹:“辛辛苦苦打下来的粮食,给他送去干什么啊?”爹说:“他家人口多,粮食不够吃,要不能占咱们家地吗?”㉔“既然你这么想,那他占就占了呗,还急赤白脸地要回来干吗?咱们挨着累收了粮食又给人送去,图啥呢?”㉕“两码事。我当兵的第一天,班长就告诉我,有一句话,每个人一定要牢记在心。”爹的眼睛蒙上了一层雾气,“这不仅成为渗进骨子里的习惯,也成了每名军人一生的誓言。”㉖“啥话?”㉗爹放下手里的独轮车,身体站得笔直,看着眼前广袤的土地,声音铿锵有力。“属于我们自己的土地,一寸都不能少!”爹的话在蓝天下轰然作响。(选自《辽宁日报》,有删改)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内容。8.选文第⑩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9.选文中三次写到老瓦叔脸“红”,原因分别是什么?(A)老瓦叔涨红着脸,横在娘的面前气哼哼地说。(B)他看了看爹的眼睛,又看了看地头的那棵树,赤红着脸说不出话来。(C)看着爹和满满的两袋粮食,老瓦叔的脸,红得像猪肝。10.品析选文第⑬段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我心里也有些生爹的气,狠狠瞪了爹一眼。11.选文第㉑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爹弯着腰,身子前倾,飞快地挥舞着镰刀,随着有节奏的刷刷声响,他用脚一勾,镰一挟,谷子便成一抱……1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爹“扑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儿投进潭水里,脸上荡漾着欢乐的波纹,挠了挠头,似乎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拉着我走开了。13.选文结尾画线句子别具深意,请谈谈你的理解。【答案】7.部队当过兵的父亲,因老瓦多占半地而据理力争,致使两家产生隔阂,秋收时把打好的粮食送给老瓦,两家和好如初。8.本段是插叙,补充交代与老瓦叔交往的事,解释上文“我”对父亲与老瓦叔吵架感到不解的原因,为下文“我”和母亲不相信老瓦叔占“我”家地、父亲给老瓦叔送粮作铺垫,突出了父亲讲原则的品质。9.【A】因争论而生气脸红。【B】因真相被揭穿而羞愧脸红【C】因父亲送粮食而惭愧。10.“瞪”是睁大眼睛注视,这里写出了“我”认为父亲误会老瓦叔而生气的神态。体现了“我”对父亲的不理解。11.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割谷子的全过程,表现了父亲动作娴熟,突出父亲勤劳能干的品质。12.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给老瓦叔送粮食,矛盾化解后的喜悦心情,表现了父亲宽容大度的性格特点。13.“属于我们自己的土地,一寸都不能少”寓意着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这种捍卫领土的坚定的态度深深地震撼了“我”,突出了父亲的爱国情怀,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崇敬和赞美之情。【分析】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第⑥段“爹性子急躁,还保留着在部队的作风,做什么事都极认真、讲原则,差一点儿也不行”、第⑯段“父亲指着地头儿的杨树说,‘当时我是不是还开玩笑说不用埋界石,用这棵树当界石得了。你说树要是死了咋办,还得以界石为准。这你都忘了?要不咱们拿上尺,按照文书重新量一下’”、第㉓段“辛辛苦苦打下来的粮食,给他送去干什么啊”“他家人口多,粮食不够吃,要不能占咱们家地吗?”,概括为:部队当过兵的父亲,因老瓦多占半地寸土不让,致使两家产生隔阂,秋收时把打好的粮食送给老瓦,两家和好如初。8.本题考查记叙顺序及作用。根据“爹当兵走的时候,老瓦叔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说你就放心去部队吧,家里有我呢。即使后来他们都成家了,我家的农活儿老瓦叔还是像以前那样,没少帮忙干。爹也很感激,每次回来都会和老瓦叔喝两盅,唠上好一阵子”分析,本段补充交代爹与老瓦叔交往的事,体现老瓦叔重情重义,解释上文“我”对父亲与老瓦叔吵架感到不解的原因,是插叙。与下文不让老瓦叔多占半垄地形成对比,为下文“我”和母亲不相信老瓦叔占“我”家地、父亲给老瓦叔送粮作铺垫,突出了父亲讲原则的品质。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把握。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原因即可。(A)结合第⑫段“弟妹你来评评理,你说说你家人,非得说我占了你家的地,这怎么可能?你家的地这些年都是怎么种的?还不是每年开春我帮你们家种?他说地不对劲儿,这不是埋汰我吗”分析,写了老瓦叔因为和父亲因争论而生气,心虚脸红;(B)结合第⑰段“‘我……我……’爹的话让老瓦叔忽然结巴起来”分析,可见老瓦叔因真相被揭穿而羞愧,尴尬而脸红;(C)结合第㉒段“‘送给你啦’爹将粮食从独轮车上卸下来说。看着爹和满满的两袋粮食”分析,写老瓦叔因父亲送粮食,宽容、体谅而惭愧。10.本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瞪”是睁大眼睛注视,表示不满的意思,结合“我心里也有些生爹的气”分析,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我”认为父亲误会老瓦叔而生气的神态,体现了“我”对父亲的不理解、不满和埋怨。11.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作用。根据“弯”“倾”“挥舞”“勾”“挟”等一系列动词分析,采用了动作描写。结合“飞快地挥舞着镰刀,随着有节奏的刷刷声响”分析,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割谷子的全过程,表现了父亲动作娴熟,突出父亲勤劳能干、吃苦耐劳的品质。表达了对父亲的钦佩、赞美之情。12.本题考查修辞方法及作用。结合语境首先写出修辞方法,然后写出表达效果和体现的情感。根据“就像石子儿投进潭水里,脸上漾着欢乐的波纹”分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脸上的笑容”比作“潭水中的波纹”。结合下文“他家人口多,粮食不够吃,要不能占咱们家地吗?”分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给老瓦叔送粮食,矛盾化解后的喜悦心情。表现了父亲宽容大度、体谅他人、重情义的性格特点。13.本题考查句子理解。选文写了军人出身的父亲,回乡务农,在一次农忙后,看出自家土地被老瓦占后寸土不让,导致两家产生隔阂。秋收后父亲又亲自给生活困难的老瓦叔送去满满的两袋粮食,两家关系和好如初。由于父亲军人出身,还保留着在部队的作风,做什么事都极认真、讲原则。爹的话寓意着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正是这种捍卫领土的坚定的态度深深地震撼了“我”,突出了父亲的爱国情怀和保家卫国的信念、决心,体现了父亲的军人品质。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崇敬和赞美之情。“属于我们自己的土地,一寸都不能少”具有升华主题的作用。(二)(2021·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节选)“未知9分钟”要想平稳地降落到火星表面,就要让高速奔驰的天问一号慢下来。超音速降落伞的开伞是减速技术中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天问一号在使用降落伞时要保证在超音速、低密度、低动压下打开,而这个过程存在开伞困难且不稳定等问题。进入火星大气层后,天问一号首先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将下降速度减掉90%左右,这个过程需要克服高温和姿态偏差。紧接着,天问一号打开降落伞进行伞系减速,当速度降至每秒100米时,通过反推发动机由大气减速阶段进入动力减速阶段。距离火星地表100米时,天问一号进入悬停阶段,完成精准避障和缓速下降后,着陆巡视器在缓冲机构的保护下抵达火星表面。整个着陆过程,天问一号需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它在火星的软着陆显得相当艰难:一方面,火星表面大气的密度是地球大气的1%左右,比月球表面环境更复杂;另一方面,火星距离地球更遥远,通信时延达到20分钟左右,相距遥远的地表来不及做任何处置,只能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经历“未知9分钟”。银色“冲锋衣”天问一号能够成功着陆火星,靠的就是身上那件精心研制的银色“冲锋衣”。天问一号在向火星靠近的飞行轨道里要经历多次温度循环变化。其中,最高温达100摄氏度,最低温达零下120摄氏度,这样一个温差巨大的环境对它内部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极大。此外,空间的高真空特使得其在面对太阳的持续辐照下无法像飞机那样通过热对流或热传导传递热量,因此其向阳表面的温度会持续升高,造成与背阳面的巨大温差。这种工况导致着陆巡视器内部温度严重不平衡,使得天问一号内部的“五脏六腑”有的处于寒冷环境,有的处于高温环境,更不要说外部空间里持续不断的高能紫外线与电离辐射对其外表的损耗损伤了。因此,天间一号必须要穿上特制的“冲锋衣”,它的学名为“低吸收一低发射热控涂层”。它是一种涂饰在航天器外表面的热控制材料,拥有对太阳光谱辐照的反射能力以及自身的红外辐射特性,能够有效减少空间环境对航天器内部造成的温度影响。与其他热控涂层一样,“冲锋衣”通过极低的太阳吸收比,可以长期有效地反射太阳辐照而来的绝大部分能量,有效解决天问一号内部冰火两重天的闽题。不同的是,“冲锋衣”不仅低吸收而且低发射。研制人员通过降低热控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减少真空环境下舱内向外界的辐射漏热,保证着陆巡视器内部设备正常运转的温度,让天问一号的旅程更加安全与舒适。14.概括天问一号在着陆的“未知9分钟”里,遇到的主要困难(每条不超过18个字)。进入阶段:①气动减速时需克服高温和姿态偏差;②降落伞开伞困难且不稳定;悬停阶段: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陆阶段: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下列有关“冲锋衣”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它是研制人员为了保护天问一号研发的专用热控制装置。B.它拥有对太阳光谱辐照的反射能力以及自身的红外辐射特性。C.它能够有效减少空间环境对航天器内部造成的温度影响。D.研制人员通过降低热控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减少真空环境下舱内向外界的辐射漏热。【答案】14.精准避障和缓速下降;需在9分钟内降速至0米/小时;火星表面环境复杂且通信时延达20分钟左右。15.A【分析】14.本题考查梳理文章内容。在“未知9分钟”中第二、三段对本题的解答有非常明显的标识语,如“进入火星大气层”“进入悬停阶段”“整个着陆过程”,相关答案从这些标识语后归纳即可。从“天问一号进入悬停阶段,完成精准避障和缓速下降后”可知,①处应填“精准避障和缓速下降”;从“整个着陆过程,天问一号需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可知,②处应填“需在9分钟内降速至0/小时”;从“火星距离地球更遥远,通信时延达到20分钟左右,相距遥远的地表来不及做任何处置,只能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可知,③处应填“火星表面环境复杂且通信时延达20分钟左右”。15.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理解。从“银色‘冲锋衣”’第三段“‘冲锋衣’,它的学名为‘低吸收一低发射热控涂层’。它是一种涂饰在航天器外表面的热控制材料,拥有对太阳光谱辐照的反射能力以及自身的红外辐射特性,能够有效减少空间环境对航天器内部造成的温度影响”可知,“冲锋衣”是“一种涂饰在航天器外表面的热控制材料”,而非“专用热控制装置”,理解错误;故选A。(三)(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把自己活成一棵树向贤彪①美景因树而生动,遐思因树而美妙,时光因树而温馨……树不仅提供着日用之便,而且给人以情感慰藉、精神滋养。②“看到梧桐树,就想起焦裕禄”“看到木麻黄,就想起谷文昌”。焦裕禄、谷文昌为改变兰考和东山的面貌,组织干部群众遍种林木,治服了盐碱地,锁住了大风沙,成为被群众深情怀念的“栽树人”。杨善洲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卷起铺盖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22年,把荒山变成了绿洲。一位位勤于并乐于栽树的党员干部,用心血汗水播下绿荫,彰显“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展现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胸襟。③活成一棵松树。陶铸在《松树的风格》中写道:“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茁壮地生长,顽强地工作,永不被困难吓倒,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做人就应该学习松树的坚定性、坚韧性,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考验,都要心存定力、站稳脚跟,风吹不转向,浪打不迷航;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④活成一棵柳树。无论在何处,只要随手一插,柳树就能存活下来、茁壮成长。我们就要像它那样不计环境好坏,在哪里都能生根抽枝、生机勃勃。党员干部更要学习这种精神,无论在哪里,都要深入群众、扎根群众,从群众智慧中获取力量。⑤活成一棵银杏树。银杏树也叫公孙树,祖父栽种,收果却要等到孙子辈。它将根深深扎进大地,枝干在风雨雷电中砥砺生长,耐得住光阴一寸一寸来雕刻打磨,笑对飒飒金风,结出累累果实,这就是银杏树的风格。党员干部要像银杏树那样,不急不躁,学会安静地扎根,创造经得起时光打磨的业绩。⑥一棵树教给我们的,(A.也许B.必定)比一摞书的东西还要多。(选自2021年4月8日《人民日报》。有删减)注解:[“看到梧桐树,就想起焦裕禄”]1962年焦裕禄任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当时兰考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扎根群众,坚持实事求是,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与深重的自然灾害作顽强斗争。封沙、治水、改地,改变兰考人民贫困落后的面貌。慢性肝病恶化后,他忍着剧痛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50多年后,河南省首个摘掉贫困县“帽子”的是兰考。用焦裕禄当年带领大家栽下的泡桐树制作乐器、家具等,成为兰考致富奔小康的一项重要产业。16.本文题目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其中的“自己”主要指______。17.“活成一棵平凡的树。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个性,孕育着可贵的品格和精神。一棵松树,一棵柳树,一棵银杏树,一棵棵平凡的树汇聚在一起,就有了‘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磅礴。事实上,生于平凡而不甘于平凡,也能超越平凡、成就伟大。”把这一段放回文中,位置应在段之后,请你简答理由。18.“看到梧桐树,就想起焦裕禄”。请你结合文后注解内容,谈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把自己活成了“一棵”怎样的“树”。19.请为⑥段画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答案】16.比喻党员干部17.⑤,是前面内容的总结与扩展,精神的汇聚与深化。18.①他不屈服于恶劣环境,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与深重的自然灾害作斗争。②他扎根群众,改变兰考人民贫困落后的面貌。③他的业绩经得住时间的检验,泡桐树加工成为兰考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19.A【解析】16.考查对文章题目运用修辞及含义的分析理解。“把自己活成一棵树”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就是要学习树的精神品格。文中所写的“梧桐树、松树、柳树、银杏树”分别对应了具体=有树一样品格的人,再根据“党员干部更要学习这种精神,无论在哪里,都要深入群众、扎根群众,从群众智慧中获取力量”“党员干部要像银杏树那样,不急不躁,学会安静地扎根,创造经得起时光打磨的业绩”等语句,可知“自己”主要指党员干部。17.考查语段的位置。文章第②段到⑤段分别写了“梧桐树、松树、柳树、银杏树”独特的风格和个性,可贵的品格和精神,给出的句子“一棵松树,一棵柳树,一棵银杏树,一棵棵平凡的树汇聚在一起,就有了‘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磅礴”,正好是对以上几段的总结与扩展,号召人们要向每一棵树那样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和个性,孕育可贵的品质。是“树”精神的汇聚与深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而放在第⑤段之后。18.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根据注解内容“当时兰考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扎根群众,坚持实事求是,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与深重的自然灾害作顽强斗争”,可得出:焦裕禄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仍顽强地工作,永不被困难吓倒,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与深重的自然灾害作斗争。“封沙、治水、改地,改变兰考人民贫困落后的面貌。慢性肝病恶化后,他忍着剧痛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可得出:为了尽快改变兰考的贫困落后面貌,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吃苦在前,一直坚持带病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用焦裕禄当年带领大家栽下的泡桐树制作乐器、家具等,成为兰考致富奔小康的一项重要产业”,可得出:焦裕禄带领群众为了防风固沙栽种的泡桐树,如今,泡桐树已成为兰考县经济发展的“绿色银行”,成为兰考致富奔小康的一项重要产业。19.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运用。也许,指或许。表示不很肯定。必定,表示判断或推论的确凿或必然。议论文语言要准确严密,此处不能说“一棵树教给我们的,确凿会比一摞书的东西还要多”,这样语言不准确、不严密,选用“也许”合适,故选A。(四)(2021·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古文阅读][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节选自《庄子•秋水》)[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①,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②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注:①鹓(yuān)雏:古代传说中的凤凰类的鸟。②鸱:猫头鹰的一种。(节选自《庄子•秋水》)[丙]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①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②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注:①垩慢:用白泥涂抹。慢,通“墁”。②斫:砍,劈。(节选自《庄子•徐无鬼》)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含义。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②请循其本③非梧桐不止④顾谓从者曰21.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A.我知之濠上也╲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B.仰而视之曰╲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C.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D.尝试为寡人为之╲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22.选出画波浪线句子停顿恰当的一项是()A.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B.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C.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D.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冀使/匠石斫之23.下列关于[甲][乙][丙]三篇选文的叙述不正确的项是()A.甲文庄子和惠子的论辩中,庄子不正面回答,而是以问对问,表现出了庄子的不自信。B.乙文叙述了“鹓雏不屑腐鼠”的故事,表现了庄子不屑于荣华富贵,志趣高洁。C.丙文叙述了“匠石运斤斫垩”的故事,表达了庄子在惠子死后孤独悲凉的心情。D.从三篇选文中可以看出,庄子和惠子既是认知不同的对手,又是情谊深厚的挚友。2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②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答案】20.①游玩;②追溯;③栖息;④回头看。21.D22.B23.A24.①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②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梁国),是想取代您当梁相。”【分析】20.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①句意: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游:游玩;②句意: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循:追溯;③句意:不是梧桐树不栖息。止:栖息;④句意: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顾:回头看。2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之:代词,鱼快乐/动词,往,到;B.而:表示承接,并且/表示并列,不译;C.以:介词,用/表目的,来;D.为:都是介词,替,给;故选D。22.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的意思是: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据此正确的句读是: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故选B。2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表现出了庄子的不自信”的说法有误。从甲文中“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可以看出庄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机智善辩。故选A。2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子(你)、安(怎么)、之(的)”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或(有人)、谓……曰(对……说)、欲(想要)、相(做宰相)”几个词是重点词语。【点睛】参考译文:【甲】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钣金油漆合同(2篇)
- 旧厂房转租合同模板
- 高隔安装合同模板
- 标示标牌制作合同模板
- 集团内部设备租赁合同模板
- 翡翠代理合作合同模板
- 合同模板市监局
- 酒水设备转让合同模板
- 钢厂搬迁定制合同模板
- 机构美术老师合同模板
- 文创产品设计方案(2篇)
- 米托蒽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 2024年景区托管运营合作协议
- SMW工法桩施工课件
- 2024年4月自考05755卫生统计学答案及评分参考
- 《高一学期期中考试动员》主题班会课件
- (2024)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正式版)HGT 20656-2024 化工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详细设计内容和深度规定
- 2024年安徽省C20教育联盟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 MOOC 耕作学-沈阳农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真题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