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理州2024届高中毕业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期,家臣通常累世服务于同一卿大夫家族,职能也局限于家族事务。春秋时期,随着卿大夫封邑不断增多,家臣的职能变成主要管理财务、军务、政务等明显具有国家公共事务的职能。这一变化()A.表明官僚政治得以形成 B.成为周王朝统治分崩离析的起点C.逐渐孕育新的社会秩序 D.引发诸侯国相互之间的争霸战争【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可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卿大夫“的职能发生变化。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因为春秋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井田制瓦解,与之对应的分封制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进而逐渐形成了新的社会秩序,C项正确;郡县制的形成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排除A项;春秋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井田制瓦解,与之对应的分封制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卿大夫“的职能发生变化是分封制变化的具体表现,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卿大夫“的职能发生变化,未涉及诸侯争霸,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2.在秦墓出土的竹简《日书》中出现最多的字依次是吉、凶、祸、福、贫、富、利、害等,几乎找不到德、仁、义等字眼,这与同为卜问吉凶祸福的周人的《易》,动辄“天德”“修身”“大义”等内容形成鲜明对比。这反映出()A.秦人的迷信思想衰退 B.秦文化功利主义色彩C.焚书坑儒摧残秦文化 D.秦国移风易俗最彻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秦朝《日书》的内容表明秦人关心的是生产、作战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利与害,而不注意仁义、礼乐等伦理道德,这说明秦文化具有极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B项正确;秦人与周人卜问内容存在差异,并不表明秦人的迷信思想衰退,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不出秦文化受到摧残,排除C项;秦人并没有改变周人卜问吉凶祸福的习俗,排除D项。故选B项。3.唐代前期,城市中主要居住着封建官僚、军队及其家属以及一些服务人员,这些人所需的农副产品大都通过俸禄直接获得。此外,手工业品也大都由官府手工业生产。因此,城市封闭结构并没有对这些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过多影响。这可用来说明,唐代前期()A.政府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B.税制创新提高国家治理能力C.政府的扶持是当时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D.城市的经济职能进一步增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唐朝前期。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前期,城市中主要居民所需的农副产品大都通过俸禄直接获得,手工业品也大都由官府手工业生产,可以看出政府对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A项正确;材料中提到官营手工业,而没有涉及税制创新,排除B项;材料反映唐前期政府对城市主要居民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而不是唐朝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排除C项;材料反映城市的经济发展受到官府的限制,而不是经济职能增强,排除D项。故选A项。4.明宣宗时,章奏批答实际上多经由宦官之手,“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这说明()A.司礼监成为事实中枢 B.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C.内阁制度已名存实亡 D.相权在一定程度上的回归【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内阁首辅、司礼监的权力很大,且相互制约,根据所学可知,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体现了皇权的进一步加强,B项正确;司礼监并不是事实中枢,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内阁制度已名存实亡,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内阁不是宰相机构,排除D项。故选B项。5.在古代中国,商业账目直被视为机密,不得外泄。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后,不仅将企业账目造册刊印,以便持股人可以随时查阅,更是将每年的账目总结后发布在《申报》等媒体上公布。这一变化()A.反映了媒体监督作用的扩大 B.顺应了近代经济发展的趋势C.便利了西方国家资本的渗透 D.满足了民间股票交易的需要【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后,不仅将企业账目造册刊印,以便持股人可以随时查阅,更是将每年账目总结后发布在《申报》等媒体上公布”并结合所学可知,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模式受到西方经营模式的影响,这就顺应了近代经济发展的趋势,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媒体监督作用的扩大,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西方国家资本的渗透,排除C项;上海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不是民间企业,排除D项。故选B项。6.如表所示为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上海流行新的城市用语。城市流行用语的变化反映出()时间新的城市用语1872年租界、洋房、礼拜、女王、啤酒、香水、电表1893年电气灯、电报、东洋车、马路、外国戏院1906年领事、公司、洋务局、制造局、招商局、师范学堂、银行A.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B.近代生活理念深入人心C物质生活取得巨大进步 D.中西方文明对抗与融合【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1872年租界、洋房、礼拜、女王、啤酒、香水、电表”,“1893年电气灯、电报、东洋车、马路、外国戏院”等信息,结合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城市流行用语反映出西方文明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A项正确;“深入人心”表述绝对,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不能得出物质生活状况,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西方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未涉及对抗,排除D项。故选A项。7.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湖南,中国共产党把农民协会组织机构延伸至各村﹐成立村农民协会,规定“村农民协会为农民协会基本组织,为会员间及会员与此同时级农民协会间联络之主要场所”。农民协会转变成以广大农民群众为基础的现代性革命组织。该状况()A.使中国民主革命实现了转型 B.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适应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需要 D.为土地革命提供了政治保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显示,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湖南,中国共产党把农协会组织机构延伸至各村,成立村农民协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状况有利于农民运动的开展,也适应了当时国民革命运动的需要,C项正确;五四运动使中国革命实现了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型,排除A项;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土地革命在国民革命失败后兴起,BD两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D项。故选C项。8.198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1979年,全国在城镇安置了903万人就业,开始提升40%职工的工资级别,调整了部分地区的工资类别,发给了职工副食品价格补贴,企业普遍实行了奖励制度。”报告所述情况主要得益于()A.经济政策适时调整 B.城市改革普通展开C.乡镇企业广泛建立 D.市场经济逐步推行【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时间可知,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反映的是国家对就业和企业职工福利待遇的调整,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受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A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不仅仅涉及乡村,还涉及城市,而且材料不能体现乡镇企业广泛建立,排除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D项。故选A项。9.公元前196年,为纪念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一周年,祭司制作了罗塞塔石碑。该石碑上围绕相同的内容,分别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圣书体)、通俗体文字以及古希腊文三种文字。这一现象表明()A.古代埃及的王权达到顶峰 B.祭司完全垄断了文字书写C.文明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D.埃及人能够阅读三种文字【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196年(埃及)。根据材料“公元前196年”“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分别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圣书体)、通俗体文字以及古希腊文三种文字”可知,从该石碑刻写的时间可以推断是在希腊化时期,石碑上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圣书体)、通俗体文字以及古希腊文三种文字,这一现象表明受希腊文化影响下的文明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C项正确;该石碑的刻写并不能推断出埃及王权发展到顶峰,排除A项;石碑中的通俗体文字属于埃及社会生活中通行的字体,文字书写并非完全由祭司阶层所垄断,排除B项;采用三种文字来刻写同一段内容是当时受希腊化影响下的一种政治文化现象,并不能说明埃及人就同时具备阅读这三种文字的能力,排除D项。故选C项。10.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出现了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公共广场。如著名的威尼斯广场(如图),不仅有造型丰富的建筑群,且有碧海蓝天的自然环境,平日市民在此放松心情,节日在此兴办庆典,被誉为“欧洲最漂亮的客厅”。据此可知,当时公共广场的出现()A.改变了宗教建筑主导地位 B.丰富了人文主义精神内涵C.照搬了古代希腊建筑理念 D.标志着近代建筑开始兴起【答案】B【解析】【详解】公共广场的出现赋予了城市更多的生活与休闲的职能,便利了市民的休闲放松,丰富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B项正确;作为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并不能立即改变宗教建筑的主导地位,排除A项;通过材料无法证实当时公共广场照搬了古希腊的建筑理念,排除C项;通过材料无法得出近代建筑兴起的标志是公共广场的出现,排除D项。故选B项。11.苏联将积累率从1925年的9.7%高到1928年的20.8%,消费基金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则由1925年的90.3%为1928年的79.2%,苏联这一调整意在A.确立计划经济体制 B.为工业建设积累资金 C.应对世界经济危机 D.推动农业集体化进程【答案】B【解析】【详解】1925年苏联十四大提出工业化建设目标,消费减少,积累增加,使得国家掌握了更多的资金用于工业化建设,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减少消费基金,为工业化发展积累资金,和建立计划经济无关,排除A项;经济危机于1929年爆发,而且经济危机为苏联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排除C项;农业集体化的目的也是服务于工业化,排除D项。故选B项。12.1975年,欧共体9国和非洲等46个发展中国家签订了《洛美协定》,该协定是欧共体对外发展援助的主要框架,它规定非洲等国家的工业产品和绝大部分农产品可以免税和不限量进入欧共体市场,而共同体成员面向这些国家出口时不要求互惠,只享受最惠国待遇。据此推知,该协定的签署()A.缩小了南北国家间贫富差距 B.构建了公正合理的经济新秩序C.推动了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 D.表明欧洲经济区域化进程加快【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70年代,随着第三世界的崛起,欧洲爆发经济危机,《洛美协定》签订,促进了欧共体和非洲等46个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发展,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多极化,C项正确;单凭一个协定,推断不出缩小了南北国家间贫富差距,排除A项;公正合理的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B项;欧共体和非洲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不能说明欧洲经济区域化进程加快,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革命之前和革命之初,英国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王室的领地收入等封建收入维持,虽然国王和议会围绕征税权在进行斗争,但税收并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体。英国革命中和革命后,消费税和土地税制度建立起来,关税也进一步增加,最终形成以土地税、消费税和关税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税收格局,国家财政收入也以这三种税收为基础。据统计,1689—1714年间,英国财政总收入为1.196亿镑,其中议会批准的直接税收入占39.98%,议会批准的间接税收入占56.9%,而王室财产收入仅占1.09%。英国财政革命完成了由“领地国家”向“税收国家”的转型。——摘编自梁发芾《财政革命开启近代英国强盛的先机》材料二1950年3月,政务院通过了《关于统一国家经济工作的决定》。当时的财政收入主要是公粮和城市税收。《决定》规定,公粮除地方附加粮(一般为正粮的)外,全部归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统一调度;税收除批准征收的地方税外,所有关税、盐税、货物税、工商税收入统归中央财政部调度。从第二季度始,中央已不再需要发行货币来弥补赤字。物价从3月份基本稳住,4、5月连续下跌,中国连续12年通货膨胀的历史至此结束。从1980年起,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收支范围,确定地方财政的包干基数,若结余则上缴中央。1988年以后,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地方实行财政包干办法的决定》。从1992年开始,已有辽宁、浙江、重庆、武汉等九个省市正式进行分税制改革试点。对财政收入支出重新修定,按照以税种划分原则,扩大了地方财力,中央则从共享收入的增量中分得一些财力。——摘编自孙文学、齐海鹏等编著《中国财政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英国财政体制的发展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对财政体制作出的调整及其积极作用。(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中英两国财政体制变迁中得到的启示。【答案】(1)发展特征:国家财政征收权由国王掌握到由议会掌握;财政主体收入由领地收入到以三项税收(土地税、消费税和关税)。(言之有理即可)
成因:君主立宪政体确立,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言之有理即可)(2)调整: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高度集中于中央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开放后,在中央统一领导下,不断扩大地方的财政权。(言之有理即可)
积极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有利于集中全国人才、物力、财力;使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提供了保障;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后的财政体制,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增强了经济活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提高;适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言之有理即可)(3)启示:合理的财政体制为政府履行职能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财政体制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国家须正确处理在财政资金分配上的集权与分权问题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发展特征:根据材料一“英国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王室的领地收入等封建收入维持,虽然国王和议会围绕征税权在进行斗争,但税收并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体”得出国家财政征收权由国王掌握到由议会掌握;根据材料一“最终形成以土地税、消费税和关税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税收格局”得出财政的主体收入由领地收入到以三项税收(土地税、消费税和关税)。成因:根据材料一“1689—1714年间,英国财政总收入为1.196亿镑,其中议会批准的直接税收入占39.98%,议会批准的间接税收入占56.9%,而王室财产收入仅占1.09%。”和所学知识可从君主立宪政体确立,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分析作答。【小问2详解】调整:根据材料二“全部归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统一调度;税收除批准征收的地方税外,所有关税、盐税、货物税、工商税收入统归中央财政部调度”得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高度集中于中央的财政管理体制;根据材料二“1988年以后,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地方实行财政包干办法的决定》”“九个省市正式进行分税制改革试点”“对财政收入支出重新修定,按照以税种划分原则,扩大了地方财力,中央则从共享收入的增量中分得一些财力”得出改革开放后,在中央统一领导下,不断扩大地方的财政权。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从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分析作答,即新中国成立初期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有利于集中全国人才、物力、财力;使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提供了保障;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后的财政体制,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增强了经济活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提高;适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小问3详解】关于中英两国财政体制变迁中得到的启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合理的财政体制为政府履行职能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财政体制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国家须正确处理在财政资金分配上的集权与分权问题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照汤因比的说法,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有20多种文明已经消逝了,今天存在于世界上的几种古老文明;都是在长期历史中经过筛选淘汰而传衍下来的。那些已经“消逝”或衰落下去的文明,现在都不能独立存在,有的已经成为“化石”了。然而对于人类文明的繁衍和发展,都曾是有功之臣。文明,总是不停地运动着的,各个民族之间自有了接触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相互交流和融合。文明在接触中,有的渐渐隐遁了,留下了生命力比较强壮的文明;文明在融合中有些东西被淘汰了,有些东西被吸收进其他文明中去,原来的文明可能会因而增加了新的因素,甚至悄悄地起了变化。文明不是死物件,是人为了生活得更好而创造的,有人的能动性寓在其中。——摘编自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根据材料,以“文明发展”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世界史的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答案】要点示例1:标题:文明以多种形式发展与延续。论述:有的文明通过战争形式不断地扩展影响,如亚历山大东征开创了希腊化时代,希腊哲学、艺术和科学在亚历山大的征服地区得以传播和吸收,这对希腊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为后来的罗马帝国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有的文明本身就是通过汲取外来文明而形成的,如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后仿效唐制进行大化改新,促使日本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的文明在原有地理区域的基础上,先是受外来强势文明的入侵,后与外来文明相融合,形成新的文明类型,如拉美文明。(言之成理即可)因此,“文明不是死物件”,文明的传播、传承和互鉴,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示例2:标题:文明在交流中融合与创新。论述:人类交往的过程是不同的文明汇聚、升华的过程。如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传播,也推动了帝国范围内各个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其历代哈里发都十分重视对先进文化的摄取,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桥梁”的角色,即把古希腊、罗马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也把中国和东方国家的一些文化传到欧洲。可见,阿拉伯文化是在长期发展中,与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等和阿拉伯文化的逐渐融合而成的,有很强的包容性,也是阿拉伯人和境内众多民族共同创造的。(言之成理即可)因此,任何一种文明都不能封闭、自守,一种文明要发展,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明,以促进本民族社会进步。示例3:标题:文明在传承中创新。论述:14世纪,在保留了较多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的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肯定人和人的价值,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言之成理即可)因此,传承传统文明遗产可以汲取过去的智慧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创新,能够让文明传承得到新的发展和传播,并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至近代欧洲。设问是以“文明发展”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世界史的知识加以论述。首先,根据材料“文明,总是不停地运动着的,各个民族之间自有了接触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相互交流和融合。……文明不是死物件,是人为了生活得更好而创造的,有人的能动性寓在其中。”及所学可得出观点1:文明以多种形式发展与延续。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别从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唐朝时期中日交往的内容;早期西方殖民地对美洲的入侵等方面分析说明,例如:有的文明通过战争形式不断地扩展影响,如亚历山大东征开创了希腊化时代,希腊哲学、艺术和科学在亚历山大的征服地区得以传播和吸收,这对希腊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为后来的罗马帝国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有的文明本身就是通过汲取外来文明而形成的,如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后仿效唐制进行大化改新,促使日本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的文明在原有地理区域的基础上,先是受外来强势文明的入侵,后与外来文明相融合,形成新的文明类型,如拉美文明。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文明不是死物件”,文明的传播、传承和互鉴,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首先,根据材料“文明,总是不停地运动着的,各个民族之间自有了接触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相互交流和融合。文明在接触中,有的渐渐隐遁了,留下了生命力比较强壮的文明;文明在融合中有些东西被淘汰了”可得出观点2:文明在交流中融合与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阿拉伯帝国对中西文化的吸收及传播的角度分析说明,例如: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传播,也推动了帝国范围内各个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其历代哈里发都十分重视对先进文化的摄取,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桥梁”的角色,即把古希腊、罗马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也把中国和东方国家的一些文化传到欧洲。可见,阿拉伯文化是在长期发展中,与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等和阿拉伯文化的逐渐融合而成的,有很强的包容性,也是阿拉伯人和境内众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任何一种文明都不能封闭、自守,一种文明要发展,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明,以促进本民族的社会进步。首先,根据材料“文明,总是不停地运动着的,各个民族之间自有了接触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相互交流和融合。文明在接触中,有的渐渐隐遁了,留下了生命力比较强壮的文明;文明在融合中有些东西被淘汰了,有些东西被吸收进其他文明中去,原来的文明可能会因而增加了新的因素,甚至悄悄地起了变化。”可得出观点3:文明在传承中创新。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的背景及其影响的角度分析说明,例如:14世纪,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合同补充合同模板
- 砖厂接收污泥合同模板
- 嘉兴房产中介合同模板
- 甲乙购销合同模板
- 国际欠款合同模板
- 冷冻品加盟合同模板
- 餐厨外包合同(2篇)
- 雪糕店跟客户合同模板
- 食堂社保员工合同模板
- 液压管路采购合同模板
- 呋喃铵盐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养猪场合作入股协议书模板
- 垂直医院中的电梯分流策略
- 2024年时事政治题(黄金题型)
- 油炸食品制造过程中的食品安全管理
-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检测规程
- GB/T 9442-2024铸造用硅砂
- 主题一:人文之美 第7课《天下第一大佛-乐山大佛》 课件
- SYT 7398-2017 海底管道混凝土配重涂层技术规范
- 小班安全不独自外出
- 戏剧之美(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