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实证探究(论文)9600字】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20/2E/wKhkGWciQ8yAGNZEAAIznErrdy4605.jpg)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实证探究(论文)9600字】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20/2E/wKhkGWciQ8yAGNZEAAIznErrdy46052.jpg)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实证探究(论文)9600字】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20/2E/wKhkGWciQ8yAGNZEAAIznErrdy46053.jpg)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实证探究(论文)9600字】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20/2E/wKhkGWciQ8yAGNZEAAIznErrdy46054.jpg)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实证探究(论文)9600字】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20/2E/wKhkGWciQ8yAGNZEAAIznErrdy460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4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目录TOC\o"1-2"\h\u284381导论 114475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4261.2国内外文献综述 2172531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2293092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226030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 293081.2.2国外文献 347381.2.3文献述评 3124631.3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399141.4论文的研究方法 4295902互联网金融 4240562.1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 4210302.2互联网产品发展模式以及现状 410510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5250073.1对资产业务的影响 5145123.2对负债业务的影响 6179714实证分析 6262504.1变量选取 6270294.2描述性分析 8143864.3模型检验 8310534.4回归分析 9211415结论与建议 9180805.1结论 10106965.2建议 1017834参考文献 11导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在现代科技、互联网的快速进步发展的背景同时,我国的金融互联网业和金融信息服务业也正在高速地、不断向前进步发展,并且已经引发了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高度关注。从2010年1月开始,以微信、余额宝平台为主要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理财基金平台销售、以微信、支付宝平台为主要代表的第三方在线支付以及各种类型的p2p等网站以成倍的速度规模快速增长。互联网金融也仍然存在着一些监管机制缺失、风险高的问题。通过本文研究,才可以更好的解决现有问题。所以本文选取38家A股上市的商业银行来进行研究。1.2国内外文献综述1.2.1国内文献1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李元齐(2021)认为中国互联网发展有三个阶段。分别为渠道扩张、数据挖掘、平台制胜。并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冯涛(2021)指出互联网思维的金融形式会成为金融发展的主流。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其发展,权衡利弊。徐兆丰(2021)提出从2013年开始,互联网金融也有非法集资、洗钱等问题,缺乏监管。陈芯韵(2021)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比如网络支付、投资、融资。互联网金融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开辟出新的道路,引进了全新的思维。张孟浩(2021)指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动了中小银行变革,使其对传统金融发展路径进行改变,探索互联网金融对零售业务的影响。刘庭羽(2018)在研究报告中特别指出,由于发展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的新型综合性网络金融服务创新业态,以其特殊的业务运营和管理模式对一些传统的网络金融机构已经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以各类复杂纷繁的信息技术和各种创新管理模式正在深刻影响着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各种传统网络金融业务的发展变迁和行业发展的轨迹。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进入中国金融市场上,其广泛投资布局和提供互联网商业金融服务给中国商业投资银行等中国传统商业金融机构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冲击。以移动支付代表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冲击了大部分大型商业投资银行的负债类经营金融业务和银行中间业务;余额宝的安全问题不仅掀起了新经济时期中国互联网商业理财金融领域快速发展的一股浪潮,同样也直接影响了大部分大型商业金融银行资产负债类的经营管理业务和金融中间业务;p2p等级的互联网理财金融企业融资管理服务逐步向行业规范化角度发展,与其他大型商业投资银行的各类资产负债管理金融服务已经逐渐形成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商业投资银行开展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等给其他金融机构客户带来丰厚的金融中间业务运营收入,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广泛应用助力了我国商业投资银行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减少运营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此外,大型的各类商业银行由于其拥有知识智财产权的治理结构、市场主导地位、运作管理模式、资本市场价值观念等诸多不同方面都是有所不同的。2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吴正宇(2020)研究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风险问题,提出商业银行要明白自身优势,达到互联网技术与银行业务的深度融合。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关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及对策许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回答:付刚(2020)运用了相关的案例分析方法,其对我国商业银行实际盈利能力情况进行了深入探究和评价。并在论文最后针对未来实际盈利能力情况进行预测,指明了其在移动端和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自身实际盈利能力的提高的对策选择。王姣(2020),通过STATA软件,就互联网金融、成本收入比、资本充足率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统计。因而得出,互联网金融将对商业银行提高其盈利具有正向作用,同时存在一种消极的负向作用。谢太峰和刘科(2019)研究第三方网络支付服务对我国大型商业投资银行整体盈利能力水平的直接影响作用。并进行了大量实证数据分析。文章说明第三方信用支付虽然对中国商业银行的金融整体业务盈利能力已经有明显抑制。1.2.2国外文献国外学者从市场结构、金融风险以及与银行间竞争三个方面进行了有关的研究。Marquez(2002)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银行虽然依托于互联网的技术,来搜集被贷款者的信息。但是竞争机制却会直接导致其他企业的信息更加分散,银行单位和个体所获取的信息也就减少。面对大量低质贷款者,银行不得不提高贷款要求,使得企业申请贷款成本上涨。Fisseha(2015)通过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主要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比,并得出结论: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主要表现在其收入结构、增值服务、产品的多样化等方面上占有很好的优势。Aithal,Sreeramana(2016)我们认为手机移动支付手机网上支付作为银行业务应该做的是一种方式能够给手机客户及时提供安全、便捷而高效的支付服务。Kizys、Paltalidis、Vergos(2016)则分别分析认为基于移动端和互联网商业金融将使得政府部门对我国商业投资银行金融监管的管理难度大大提升。1.2.3文献述评国内外学者研究互联网的发展、创新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就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各方面的影响也展开研究,比如盈利方面、信用风险方面等等。有些学者对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也提出政策建议。1.3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是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并阐述了近些年来所展现的优缺点。第三章是研究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盈利的影响途径,分别从存款和负债两个方面分析。第四章是实证分析,主要阐述了变量选取,描述性分析,F检验,并进行了回归分析。第五章得出结论,并就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对其盈利能力的冲击给出政策建议。1.4论文的研究方法应用数据分析法,结合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建立模型,被解释变量为资产收益率(ROA)来代表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解释变量为(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交易规模之和)/银行总资产。控制变量为总资产、净息差、非利息收入占比、成本收入比、不良贷款率。2互联网金融2.1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金融在美国第一次出现。我国互联网金融从1993年电子商务的出现开始,2005年以前这一阶段为萌芽阶段。在这一阶段,电子商务、网上转账、网上买保险开始出现,预示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来临。2005年到2012年,中国互联网开始起步。在这一时期,p2p、第三方支付开始出现,快速发展。2007年之后,p2p迅速发展,但是由于监管没有跟上,p2p贷款公司一时间出现很多但又很快倒闭,有一些甚至跑路。此后,一些p2p贷款公司淘汰,金融市场重新得到整合。从2013年到现在,为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余额宝上线,第三方支付不断走向成熟,p2p稳步发展,众筹也开始稳步发展。2.2互联网产品发展模式以及现状众筹,意为大众筹资。作为一种互联网金融产品,有其优点和缺点。其优点有创业门槛低,而且众筹可以认为是一个一个广告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把项目展现给别人看。但其也有缺点,比如众筹的投资人不专一,并不能保证之后的资金链。而且,众筹与传统的VC相比,其缺乏创业指导。P2P,即点对点信贷。其有两种运营方式,其中一种为线上借贷模式,第二种模式是通过线上和线下平台结合的服务模式。P2P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一些用户的贷款,加快金融的创新,调动了民间资本的积极性,但是现在p2p也显现出了一些问题。由于P2P投资期间较长,其收回成本的时间会比较长,易导致资金来源不足。P2P风险控制能力也较弱。P2P对客户资信审核较传统金融少,风险较高,容易被恶意贷款者利用,导致坏账。P2P业务技术不太熟练,比如为了迎合客户需要把短期资金贷款给长期借款人,导致流动性风险。从实质上说,第三方支付是一个中介平台,并不会承担风险。保管、监督为第三方支付所发挥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的第三方支付有云闪付、支付宝、财富通、银联商务等。第三方支付是支付托管行为,比较安全、支付成本低、使用方便且支付担保业务可以在很大程度保障付款人利益而深受大家喜爱。但其也有一些缺点,法律地位缺失规定,资金寄存风险高等。第三方支付还面临着恶性竞争问题,在中国,目前有许多电子支付公司,导致价格战的发生,使得利润降低。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业务有很多竞争,且这种竞争会愈演愈烈。由于第三方支付对客户信息了解更多,所以银行在一些方面与第三方支付企业有合作,比如银行卡、信贷方面。中国工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也纷纷推出自家的电子支付,这对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是一种冲击。数字货币,近些年较火的数字货币为比特币。数字货币作为一种虚拟货币,交易途中需要节点认可,所以安全性较高。数字货币交易成本低、速度快、匿名性强,极大的保护了消费者的隐私问题。但是数字货币由于高度匿名性,使得网络犯罪更易发生且不受监管。同时,若比特币被大量使用,则会冲击现有银行体系。并且由于货币不是由银行发行,使得货币量无法监测,货币政策难以制定。中国的比特币萌芽开始出现在2009年,但在2013年,比特币的货币属性被央行否认。比特币实质上是互联网上的去中心账本,其不可被伪造,不可被篡改,但比特币波动性较大,接受程度低。大数据金融,运用大数据技术搜集客户的信息,进而进行分析,从而制定方案。因为大数据金融搜集信息是从客户本身去搜集,并且数据搜集是实时的,所以数据精准度较高,匹配度也高。其应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分析大量客户,成本很低。大数据金融的数据及时有效。如今,大数据金融在电商平台中被广泛应用,比如淘宝。会根据顾客浏览页面的时间、所浏览商品的类型来分析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喜好,并为消费者推荐商品。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3.1对资产业务的影响传统商业银行贷款办理有一些缺点,比如流程繁琐、审核复杂等,无疑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以其开放性、创新性、高效性,降低了门槛,节省了顾客的时间。传统的金融对小微企业、消费者提供的门槛严苛,错失了这些客户,而互联网金融为他们提供服务,提升了他们的积极性。互联网金融可以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顾客资源,为他们提供资金。互联网金融降低了资金借贷门槛,鼓励个人和企业进行投资,特别是中小企业获得了资金供给有助于其发展。互联网金融衍生出的金融产品收益率较高,备受投资者青睐的同时也在冲击着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如活期存款。随着金融创新的推进,银行存款量不断下降,银行业固有的盈利模式受到影响。互联网金融引发银行传统贷款向多样、灵活、快速的转变,但同时P2P事件给这种转变提出了更高的监管要求,银行需要完善自身渠道,更多关注客户的需求和服务体验。就存款结构来说,央行发布了相关法规对互联网金融产品投资作出要求。在以往模式中,投资资金大多作为活期存款存于银行账户中。3.2对负债业务的影响资金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前提,其分为自有资金和负债筹集资金。负债伴随着成本,而互联网时代下这部分成本在持续增加。商业银行需要以灵活的方式对待负债,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同时推动经济建设。而互联网金融提高了配置负债能力。互联网金融对负债业务的影响表现在非银行平台对存款的分流。随着银行取消存贷比限制,银行存款业务面临挑战,而各类存款持续增长,其结构较稳定。居民存款稳定增长而政府存款增长速度较小。基于资金充足和风险管控原则,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主要依靠增加人数和资本的方式。由于资源有限,金融业内竞争逐渐激烈,短期内商业银行成本很难下降,难以深度挖掘经济资源,从而导致二八效应。商业银行更关注利润回报率高的个别客户,却忽视了大部分客户的金融需求,而这部分客户往往挖掘成本高导致其回报率低,长此以往带来了金融普惠问题。商业银行很难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商业银行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率部门,当前信贷资源不对称,资金成为稀缺资源,导致整个社会资金错配问题。资金充足的大企业反而更容易筹集款项,而小微企业难以得到资金支持。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缓解了这一紧张局面,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投融资服务,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商业银行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其实这种社会定位不合理。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逐渐改变现状。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传统银行存款业务优势不再明显。互联网金融凭借高收益,便利性挤占了市场份额。而且线上理财因其赎回期短、交易也非常方便。4实证分析4.1变量选取4.1.1被解释变量的选取由于ROE、ROA都可以度量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ROE=净利润/总资产,反映了股东的回报率。ROA=净资产/总资产,表示了总资产的回报率。两者的差别是ROE并没有把负债计算在内。而实际上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利息来源是负债。但是ROE恰恰没有衡量负债在商业银行盈利中的作用,因此用ROA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更为合适。4.1.2解释变量的选取搜集数据时,上市的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和p2p网贷交易规模数据交易获得。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互联货币基金与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很强的关联。因此两者之间选择参考重要的第三方支付规模。由于众筹等业务规模过小,所以仅参考p2p网贷的规模。综合考虑,所以本文用(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交易规模之和)/银行总资产来度量互联网金融发展状况,本文将该比值取自然对数,以LNI表示。LNT:用LNT代表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本文用交易规模对数表示,即LNT。本文引入LNT是为了做协整性检验。4.1.3控制变量的选取总资产:本文用总资产对数来表示。由于商业银行总资产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息息相关,所以把商业银行总资产作为控制能量考虑入模型之中。总资产越高,商业银行盈利越高。净息差:指的是银行净利息收入与商业银行全部生息资产的比值。该指标反映的是商业银行运用生息资产效率。本文用NIM表示总资产,把净息差作为控制变量考虑入模型之中。净息差大小理论上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关系应该是成正相关关系。非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的大小由于可以直接影响了盈利能力,所以把非利息收入占比作为控制变量考虑入模型之中,用NIR表示。成本收入比INF,成本收入比=营业费用加折旧/营业收入之比。该指标反映出银行每一单位收入支出成本的多少。该比率越高,说明银行每单位收入所对应的的成本支出越高。表明商业银行获得收入的能力越差。因此,成本收入比率INF是可以很好地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不良贷款率NPL。不良贷款率越高,说明不良贷款占比越大,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受到的不良影响越大。表4-1变量的选取变量变量名称变量解释ROA资产收益率度量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LNI(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交易规模之和)/银行总资产度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LNS总资产本文用总资产对数来表示NIM净息差反映商业银行运用生息资产效率NIR非利息收入商业银行除利差收入之外的营业收入INF成本收入比银行每一单位收入需要支出多少成本NPL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4.2描述性分析表4-2变量描述性统计名称LNFLNILNSINFNIMNIRNPLROAMean3.096281.0409.25312.6190.2441.9850.1360.098Median3.03594.4289.14412.7750.2371.7930.1360.096Maximum6.6472027.50712.61514.5330.4465.1090.2900.176Minimum1.9980.8986.4069.4740.125-1.4630.0390.051Std.Dev0.589423.1821.7401.7090.0531.0930.0420.022如上图所示,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所选取的商业银行中,资产收益率ROA均值为0.098%,最大值为0.176%,最小值为0.051%。说明不同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不同,但是差距不大。LNI最大值为2027.507,最小值为0.898,说明不同的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差距很大,表明不同银行与互联网金融融合发展程度差距很大。LNS(总资产)最大值为12.615亿元,最小值为6.406亿元,不同银行总资产差距较大,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盈利能力。INF(成本收入比)最大值为14.533,最小值为9.474,说明不同银行每一单位收入的成本投入有一定的差距。NIM(净息差)最大值为0.446,最小值为0.125,均值为0.237,NIM表示的是商业银行运用生息资产的能力,说明不同银行总体上运用生息资产能力差距不大。NIR(非利息收入)最大值与最小值差距较大,表明不同银行除利息收入以外的营业收入差距很大,甚至有银行NIR为负。NPL(不良贷款率)均值为0.136,说明大多数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低。4.3模型检验F检验:假设:模型在混合估计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之中,选择混合估计模型。混合估计模型中残差平方和为0.08907,个体固定模型中残差平方和为0.023102,根据F检验,F=(SSEr−SSEf)/(N−1)/SSEf/(NT−N−K)~F(N−1,NT−N−K),其中SSEr代表混合估计模型的残差平方和,SSEf代表固定效应模型的残差平方和,N表4-3F检验混合效应模型固体效应模型残差平方和0.089070.023102P值**4.4回归分析表4-4回归分析变量相关系数标准误T值P值LNI-2.07E-062.91E-06-0.711**LNS0.0012950.0007541.718**LNT-0.00440.000678.-6.500**NIM0.2816590.02080813.536**NIR0.0056380.0011894.741**INF-0.014710.001449-10.148**NPL-0.077640.020695-3.751**对模型整体回归,决定系数R2=0.672955,说明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优度,说明拟合方程能解释因能量变化的67%。回归后Std.Error对LNI回归,回归的系数为负。说明所选取的38家银行在2013年到2019年中,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盈利的影响是负面的。对净息差NIM回归,回归系数为0.281659,与前文所提到的一致,净息差大小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成正相关,说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了商业银行运用生息资产效率。对总资产LNS进行回归,系数为0.001295,说明回归结果与前文所预测的结果一致。对非利息收入NIR占比进行回归,相关系数为0.005638,说明非息收入占比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成正相关。对不良贷款率NPL进行回归,相关系数为-0.7764,说明不良贷款率越高,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会受到的影响更大,与前文结论一致。对成本收入比INF进项回归,相关系数为-0.01471。成本收入比与盈利成负相关的关系,与前文所提结论一致。5结论与建议5.1结论通过本文实证分析研究,从2013年到2019年,在这段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时期,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导致银行的是盈利下降。这是由于互联网金融成本低、效率高、受众广使其能够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如多业务都对银行有所冲击。但我们需要看到另外一面,即互联网金融促进了银行的改变。比如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银行智能化发展很快,一些银行柜员已经基本减少很多,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化设备。对于客户来说,这些改变极大地便捷了生活,降低了成本,节约了时间。对于银行来说,减少了很多繁重的手续,节约了人力管理资本,开发出更多的创新型产品。许多银行近些年来也推出自家的银行APP,在这些APP上,用户可以购买理财产品、进行充值、转账。可以说,只需要一个APP,就可以解决大多数问题。但是需要认识到,这些改变还不够,商业银行想要达到盈利快速增长,还需要做出许多改变。下面是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盈利方面冲击的建议。5.2建议5.2.1培养复合型人才目前,银行员工知识结构大多数为纯经济专业。商业银行缺少一些可以熟练地进行数据建模并分析的人才。现如今,熟练掌握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人才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十分必要。所以商业银行在招聘过程中,就应该更加偏重复合类的人才。此外商业银行还应多培养此类人才,多开展员工培训,学习各方面技能知识,才能更好地去面对当今金融发展的趋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变化。当今金融发展快速、变化快速,基础产品通过衍生、打包成各种产品。银行职工为了更好地给客户讲解产品,就要求平常多学习。要做到自身对产品足够了解,才能更好地让客户了解产品。在银行内部,要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为了吸引高质量的客户,满足他们的需求,商业银行还可以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定期对高素质人才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能力,可以设置多种形式,比如定期考试、考证书、交流学习来相互借鉴。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考验。商业银行还应该多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设计出更好的产品,回馈社会。最重要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后,要使他们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给他们发展的平台。5.2.2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首先应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商业银行应抓住当前时机,借鉴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之处,来使自身更好的完善、发展。商业银行应转变之前的服务理念,确定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满足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需求,并提供其他金融服务。商业银行还应重新规划战略,制定更加完善的战略。商业银行可以优化业务流程,简化一些不必要的手续,同时改善其服务质量。商业银行除了开展自身的互联网业务之外,还可以与互联网企业进行多方面的合作。商业银行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可以优势互补,推动金融行业整体发展。通过与互联网金融深度合作,商业银行还可以掌握更多的客户信息。同时还可以促进自身的创新,改善流程,更好的规划发展的方向。商业银行近些年来与互联网金融合作,以取得一些成效。例如很多商业银行已经设立网上商城,推动更多用户使用银行的程序,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商业银行可以更好地服务客户,从而达到更高的盈利。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发展快速,其实与大数据、云计算密不可分。商业银行应合理适当地采用这些互联网的技术提高自身效率,更好地、更全面细致地了解客户需求,进而更好地服务客户,满足客户的基本需求。5.3.3以客户为中心,改善管理模式传统商业银行大多是以银行为中心,而互联网金融是以客户为中心。不仅仅要获利,还要抓服务。商业银行应改善自身的管理模式,优化改善服务、把繁琐的流程简化。还因多与客户交流,在智能终端方面与线下与多多交流,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才能更好地留住客户。商业银行改善管理模式,与互联网金融合作,交流成功的经验。应该从前台到后台,不应错过任何细小环节。商业银行可以和其他行业合作,拓宽渠道,从而有效捕捉新的利润。商业银行应该对客户进行细致分类,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参考文献[1]陈荣.商业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策略与风险管理探索[J].时代经贸,2020(12):67-68.[1]陈芯韵.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发展[J].营销界,2021(16):5-6[2]陈孝明,张伟,刘裕文.互联网金融提升了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吗?——基于中国上市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8,17(07):17-23.D[7]代婉瑞,姚俭.互联网金融与中国商业银行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20,42(04):375-383.[3]冯涛.浅谈我国互联网金融现状与发展趋势[J].商讯,2021(12):67-68.[4]付刚.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20(08):115-117.[5]葛璇.浅谈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J].纳税,2019,13(31):209.[6]暨俊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体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20(29):45-47+60.W[1]吴萌.浅谈新形势下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03):26-27.[7]李云云,左文玉,刘天琪.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安徽省中小商业银行网点转型升级研究——以徽商银行为例[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11):248-249.[8]李元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类型及发展趋势浅探[J].全国流通经济,2021(03):156-158.[9]路妍,李刚.后危机时代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1(05):94-104.[10]李朋林,董一一.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的影响——基于2006~2016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J].财会月刊,2018,13(10):153-161[11]刘霄.银行经营创新中的风险防控问题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J].全国流通经济,2018,19(08):69-70.[12]秦傲.互联网金融冲击下的商业银行创新与风险管理[D].长春:吉林财经大学,2019.W[3]王姣.浅谈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与对策[J].大众投资指南,2020(19):22-23.[13]徐兆丰.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1(08):2.[14]王会芹.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变革初探[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0(10):40-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古籍数字化修复平台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基于深度学习的物料识别与分类机器人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厨房能耗监测与节能机器人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北京长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招聘企业发展支持主管岗位测试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微观尺度城市绿地与鸟类群落特征关系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保健食品专业采购居间服务协议
- 上门服务收款合同范本
- 个人买房按揭合同范本
- 京东签订销售合同范本
- 再生骨料买卖合同范本
- 遥感图像的分析解译(共34张PPT)
- 中国专业学位文字案例评审标准框架
- 六年级心理健康导学案-10真正的朋友 |大象版
- “花卉栽培”培训教学计划
- 大专建筑工程毕业论文6000字
- 诚信生产经营承诺书 诚信承诺书
- 产品立项管理办法
- 七年级上册英语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综合训练100题(含参考答案)
- 3dsMax20223维动画制作标准教程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 NXT上的PoP贴装课件
- 常用抗菌药物的特征与注意事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