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名词解释1、新制度经济学即用正统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探究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制度的构成、运行、演变、影响并揭示其基本规律的经济的科学。2、机会主义行为所谓机会主义行为,是指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的行为。3、不完全理性不完全理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经济活动交易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简答1、新制度经济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1937年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首次提出了交易存在费用,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1年科斯发表《生产的制度结构》演讲,将交易费用明确的引入经济分析。1959年科斯发表《联邦通讯委员会》明确指出,只要产权不明确,外部性就不可避免。
1960年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揭示了制度对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标志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发展(1)对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包括:交易费用理论,科斯定理研究。(2)产权、契约、企业等制度的特殊研究。(3)制度一般问题的研究。包括:制度的基本理论,制度变迁的动因理论,制度变迁的过程及方式理论,制度变迁的影响理论。2、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新制度经济学是以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经济学。首先,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研究所使用的是“经济学”方法。即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其次,新制度经济学重点研究的是“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新制度经济学不仅要对所有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共性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且十分关注经济生活中对经济绩效至关重要的一些具体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3、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假设有何修正和扩展?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人的行为的基本假设的修正和扩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经济人的假设的拓展——人既有利己主义的一面,也有利他主义的一面。斯密以来,经济学家们就把人类行为界定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利己主义的化身,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经济人”。诺斯的意思是,人类行为中不仅有利己主义的一面,也有利他主义的一面。(2)从合理利己到机会主义行为及诚信假设的提出。新古典经济学是分析交易双方在一种确定的环境下、在完全信息的情况下主球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新制度经济学所分析的是交易双方在一种不确定的环境下,在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3)从完全理性到不完全理性的行为假设。新古典经济学假定经济人具备完全理性,为了更接近真实世界的情况,新制度经济学家更多关注的是不完全理性。4、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是什么关系?新制度经济学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虽然新制度经济学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但他并没有抛弃新古典经济学“稳定性偏好、理性选择和相互作用的均衡结构”的内核。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之间的密切联系体现在(1)坚持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个人理性主义前提下均衡分析框架,坚持偏好、技术、禀赋三大结构固定不变,坚持完全竞争的工具性假设。(2)引入交易成本范畴拓展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3)运用传统的成本收益分析法对经济制度做局部均衡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以效率为标准,解释制度产生的原因和制度变迁的根据。总之。新制度经济学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制度问题,但是这种利用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照搬式的应用,而是一种修正、有发展的运用。5、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是什么关系?新制度经济学和旧制度经济学的差别主要有:(1)价值判断标准不一样(2)研究对象的把握不同(3)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态度不同(4)在理论一般性方面的区别
新制度经济学相比旧制度经济学的创新主要有:(1)分析方法上的创新(2)理论体系上的创新(3)基本理论范畴上的创新(4)研究领域方面的创新。新制度与旧制度经济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纲领,有着各不同的硬核和保护带,他们之间不存在“修正”关系。虽然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有着相同的研究对象——人类社会的制度及其变迁,但它不是在旧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是不能否认,新制度经济学或多或少地吸收了旧制度经济学的合理成分。第二章名词解释1、交易交易是以财产权利为对象,是人与人之间对自然物的权利的出让和取得关系,是所有权的转移,它不等于自然形态的物质即财产本身。主要包括:买卖的交易,管理的交易,限额的交易。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就是在法律意义上和有形的意义上的转移发生时所产生的各种金钱的和非金钱的代价。是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政治型交易费用的总和或者制度交易费用和给定制度条件下的各种交易的交易费用的总和。市场型交易费用即指进行市场交易时产生的费用的总和。主要包括:搜寻和信息费用;讨价还价和决策费用;监督费用和合约义务履行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即组织内部的交易的费用。主要宝括:设立、维持或改变组织设计的费用;组织运行的费用。政治型交易费用在一般意义上,政治型交易费用是集体行动提供公共品所产生的费用,可以被理解为与管理型交易费用类似的费用。主要包括:设立、维持和改变一个体制中的正式和非正式政治组织的费用;政体运行的费用。制度交易费用指动用资源建立、维护、使用、改变制度和组织等方面所涉及的所有费用。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一项资产的专用性与这一资产用于其他途径或由不同使用者利用时其生产价值的损失程度成正比,损失程度很大时,为专用性资产,反之,则为通用性资产。简答康芒斯对交易的论述有哪些内容?首先,它定义了交易内涵的具体内容:(1)交易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制度经济学的最小单位。(2)交易不是“交货”意义上的“物品的交换”,而是以财产权利为对象,是人与人之间对自然物的权利的出让和取得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本身含有“冲突、依存和秩序”三项原则,实质上是人类交易关系的三个基本特征。其次,对于交易活动的具体类型和形式,他将它划分为三种:(1)买卖的交易,即法律上平等和自由的人们之间自愿的买卖关系。(2)管理的交易,是一种以财富的生产为目的的交易。交易双方是一种上级和下级的关系,也含有一定谈判成分。管理的交易的一般原则是效率。(3)限额的交易,是有权力的那几个参加者之间达成协议的谈判,这几个人把联合企业的利益和负担分派给企业的各个成员。总结归纳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人的因素:(1)有限理性(2)机会主义。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导致了交易活动的复杂性和交易费用的增加。(二)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1)资产专用性(2)交易的不确定性(3)交易频率。一般来说,资产专用性越强,不确定性越大,交易频率越高,建立专门治理结构就越具有经济性。(三)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交易的市场环境是指潜在的交易对手的数量。在威廉姆森看来,对交易成本起决定作用的六种因素并不具有相同的重要性。他特别强调了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这三种因素对交易成本的决定性作用,其中又以机会主义最为根本。诺思主要从商品的多维属性和特征、信息不对称与人的机会主义动机、交易的人格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作为交易对象的商品、服务具有许多属性,要对其充分理解和精确计算代价高昂。由于商品和服务具有多维属性,就必然使交易双方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这就给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现实条件并导致交易费用的产生。交易费用的产生与交易的人格化特征也是有关系的。第四章名词解释产权是指由稀缺资源及关于他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产权的直接内容是人对财产的一种行为权利,而这种行为权利又体现了人们之间在财产的基础上形成的相互认可的关系。产权清晰所谓产权清晰,指的是不同产权主体之间产权权属关系的清晰。判断某一产权是否清晰,可以从产权的两个构成部分入手,一是看产权主体是否清晰,二是看产权客体是否清晰。如果两个部分都清晰,则整体的产权就是清晰的;反之,产权就是不清晰的。产权残缺国家或统治者有一种特殊的权利,他可以对私人所有权的的权利束施加限制。当国家对私有产权加以限制时,就会引起私有产权的残缺,我们把对那些用来确定“完整的”所有制中的权利束中的一些私有权的删除称为产权残缺。简答产权的权利构成包含哪些基本因素?(1)所有权。所有权是主体对客体的排他的最高支配权(2)占有权。作为所有者,它不仅是要它对对象拥有最高的排他的占有、支配权,更重要的是要在经济上利用和实现它的最高、排他的占有权和支配权。(3)收益权。人们对实物的占有,不是为了占有而占有,而是为了享有利益而占有,人们构建或拥有产权,总是为了维护他的利益,更主要的是维护财产的经济利益。(4)处置权。处置权指主体将物或对象,以某种形式交给他人支配、占有和使用,从而带来财产主体的变化。如何认识产权的激励与约束功能?产权的微观功能主要有激励与约束、减少不确定性和外部性内部化。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激励和约束是产权最主要的功能。产权的界定和实施首先直接具有激励与约束的功能,使产权的主体为了自己的相应的利益而努力行使产权职权能。确定产权并不是单纯的赋予权力、承担责任,而是责、权、利一体的确定,因而产权的确定可以起到稳定而长久的激励作用。约束和激励对于经济活动主体来说可以说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约束也是一种反面的激励。激励对主体来说是一种诱使性、吸引性的力,调动其某方面的积极性,鼓励他做什么或做得更多更好。而约束却是一种逆向的、限制性的力,是抑制其某方面的的积极性,阻止或限制他做什么,或者使之不要过头。对任何资产的任何产权,无论其多少或大小,都是有限的。因而产权也就同时具有了对产权主体的约束功能,我们可以将产权约束大体上分为自律和他律。所谓自律是产权主体自己限制其行为的作用范围和利益获取方式,不要越权或侵权。所谓他律就是来自产权主体自身以外的约束。事实上,产权的微观功能最终都可以归结为激励和约束功能,因为,产权的减少不确定性和外部性内部化功能会影响产权主体活动的收益和成本,因而同样也具有激励与约束主体的作用。如何认识产权安排效率比较的标准及影响产权安排效率的因素?产权安排的效率就是产权制度安排成本与其效用或收益的比。产权安排效率的直接标准是交易费用的高低。这种评价或比较可以从三层意义上进行:一是对现存的不同产权的安排的交易费用高低进行比较,从而做效率高低的评价;二是通过对不同产权安排的交易费用进行比较,从而对不同产权安排或交易方式进行取舍。三是对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变革的方案进行交易费用的比较,从而做出是否变革、怎样变革、朝什么目标变革的选择。特定产权安排的成本一般由两大类组成:一是制度本身的成本。二是在特定产权安排下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即交易所花费的成本。影响产权安排成本的因素也就是影响产权安排效率的因素,降低产权安排的成本也就是提高产权安排的效率。第一,清晰界定产权。为产权交易创造良好条件,从而减少交易成本。第二,通过划分产权,明确不同产权主体的权利、责任边界,使权利与责任对称,从而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减少交易成本。第三,适时地排解产权纠纷,重新界定产权,使外部性内在化从而减少外在成本。第四,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使产权边界清晰,主体定位明确,产权交易的客体和主体都规范化和显性化,交易环境的透明化增加,从而降低交易信息费用。第五,赋予产权制度的开放性,使不同的制度之间可以转化,从而使人们能比较自如地选择交易成本较低的交易方式。
为什么私有产权是最有效的?共有产权的低效表现在哪些方面?首先,产权的交易是否自由。在这方面私有产权的优势非常明显:由于产权属于唯一的经济主体,产权的让渡取决于所有者的独立决策,交易的复杂性相对较小。
其次,产权的激励约束作用大小。在私有产权下,产权主体明确,保证了产权主体排他性地获得行使产权的收益,有利于激励产权主体以最高的效率来使用其产权。
第三,一种产权安排是否有效率还取决于它是否能为在它支配下的人们提供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在其他产权形式下的许多外部性收益在私有产权下能够被最大程度地“内在化”,从而产生最有效地利用资源的激励。唯一明确的主体也约束了人们对缺乏主体的权利的争夺和染指,也激励了产权主体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行使其产权。与私有产权相比,共有产权的效率水平低得多:
首先,共有产权的交易比私有产权的交易困难。共有产权在共有组织成员之间是完全不可分的。共有产权不具备产权利益的“匿名可转让性”。共有产权的“共有”特性所派生出的较高的交易费用,阻碍了以交易来实现共有产权的最优配置。
其次,共有产权在共有组织内部不具有排他性,或者说,在共有组织内部共有产权是完全处于“公共领域”的。因而,共有产权一般会导致较大的外部性。第七章名词解释制度制度是约束和规范个人行为和组织行为的各种规则和约束。不仅个人会受到规则的约束,各种具体组织同样会受到规则的约束。正式制度正式制度也叫正式规则,它是指人们(包括政府、国家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或内部规则。正式制度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的约定成俗、共同恪守的行为准则。非正式制度主要包括习惯和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制度效率新制度经济学家是从制度成本与制度收益的对比来解释制度效率的。制度的效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假定制度所提供的服务或实现的功能为既定,则选择费用较低的制度是更有效的制度;另一种是,假定制度选择的费用为给定,那么能够提供更多服务或实现更多功能的制度是更有效的制度。制度耦合制度耦合,指的是制度结构内的各项制度安排为了实现其核心功能而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不同角度来激励与约束人们的行为。简答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区别:首先,就表现形式而言,非正式制度规则是无形的,而正式制度都有其相应明确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第二,从实现机制来看,非正式的制度不具有外在的强制约束机制,而是内在的心里约束。与此相反,正式的制度具有外在的强制约束机制。第三,从实施成本来看,非正式制度的实行是依靠人们的自觉自愿,或社会的风尚和习惯,其实施几乎不需要花费多大的社会成本。而正式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一个公共选择的过程,不仅需要建立一套专门的组织机构,而且需要通过一定的工作程序,其运行成本较高。第四,从形成和演变的过程来看,非正式制度的建立和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一旦形成就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其变化和演进也是一个相对较慢的、渐进的过程。正式制度的建立虽然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但是建立的过程所需时间较短,其变迁也可以在短时间内以激进方式完成。第五,从制度的可移植性来看,非正式制度很难在国家或区域之间移植。正式制度较之非正式制度则具有较大的可流动性、可移植性。联系:首先,二者是相互生成的。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一定的正式制度确立以后,必将约束人们的行为选择,并逐步形成一种新的行为习惯和伦理观念,形成一种新的非正式制度。其次,二者的作用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任何正式制度作用的有效发挥,都离不开一定的非正式制度的辅助作用。同样,非正式制度作用的有效发挥,也依赖于正式制度的支撑。总之,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作为社会制度体系的两个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相互补充的。制度的核心功能是什么?它是通过哪些具体功能实现的?特别的,总结制度的全部功能!!制度最核心的功能是给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提供激励与约束。它是通过以下具体功能实现的:①通过抑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或者提供有效信息可以起到降低不确定性的作用,这又可以起到降低交易费用进而给经济人提供激励与约束的作用。②通过降低不确定性进而降低交易费用,起到提供激励与约束的作用。③通过直接降低交易费用,达到给经济人激励与约束的作用。④通过外部性内部化起到激励与约束的作用。
新制度经济学家揭示的制度功能主要有:降低交易成本、为经济提供服务、外部性内在化、提供激励和约束机制、提供有效信息、为合作创造条件、抑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减少不确定性等。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制度安排的效率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制度的普适性。所谓制度的普适性,是指制度是一般而抽象的、确定的和开放的,他们能适用于无数的情境(2)制度安排的效率还与该制度设计是否合理有关。而制度安排设计是否合理则主要看其是否体现了信息效率和激励相容。能够做到信息效率和激励相容的制度一般都是高效的制度,反之,则是低效的制度。(3)制度的实施机制。人们判断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有效,主要是看这个国家制度的实施机制是否健全(4)其它相关制度安排实现其功能的完善程度。由于任何一种制度安排都是“嵌在”制度结构中,因而每一种制度安排的效率还取决于其他制度安排实现其功能的完善程度。制度效率递减的原因有哪些?第八章名词解释:制度变迁:是指新制度产生,并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的过程。制度变迁需求:制度变迁供给:就是一种新制度的供给主体在制度变迁收益大于制度变迁成本的情况下设计和推动制度变迁的活动,他是制度变迁的供给主体供给愿望和能力的统一。制度均衡:是指在影响人们的制度变迁需求和供给因素一定时,制度变迁的供给适应制度变迁需求,制度安排不在变动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制度非均衡:就是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一种不满意或不满足,意欲改变而又尚未改变的状态。制度供给不足:是指制度的供给不能满足社会对新制度的需求,从而导致制度真空的存在或低效率制度不能被替代。制度供给过剩:是指相对于社会对制度的需求而言有些制度是多余的,或者是故意供给或维持一些过时的、低效率的制度。影响制度变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对于制度变迁需求来说,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动、技术进步、其他制度安排的变迁、市场规模、偏好的变化和偶然事件等。如何认识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对制度变迁需求的影响?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动是诱使历史上多次产权制度变迁的主要原因。之所以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动会产生制度变迁的需求,是因为当某种要素或者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动会产生制度变迁的需求,是因为当某种要素或产品因为某种原因变的稀缺因为相对价格(或价值)上升时,其所有者可以对这种要素或产品的所有权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当所有者从对产品或要素的专有权中获得的收益大于保护这种专有权而支付的成本时,产权制度的建立就会成为迫切的需要。制度变迁供给的原则是什么?制度变迁供给主体有哪些?制度变迁供给的基本原则是:只有当制度变迁的收益大于或等于制度变迁的成本时,制度变迁主体才会供给或者说推动某一项制度的变迁。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只要是推动制度变迁或者对制度变迁施加了影响的单位,都是制度变迁的供给主体。制度变迁的供给主体可以是政府,可以是一个阶级,一个企业或者别的组织,也可以是一个自愿组成的或紧密或松散的团体,还可以是个人。制度变迁的供给主要包括那些成本?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的费用清除旧制度的费用消除变迁阻力的费用制度变迁造成的损失随机成本影响制度变迁供给的因素有哪些?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家的分析,影响制度变迁的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宪法程序和规范性性行为准则、制度设计的成本和实施新安排的预期成本、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和制度选择集的改变、上层决策者的净利益等。为什么会出现制度供给不足?制度供给不足存在两种情形:一是制度的短期供给不足。二是制度的长期供给不足。对于制度的长期供给不足,性制度经济学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由个人或自愿团体在潜在利益的诱致下推动的制度变迁常常会导致外部效应和搭便车的问题,这会导致制度的长期供给不足。在潜在利润的诱致的制度变迁不能满足社会对有效制度的需求的情况下,政府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成为必然。为什么会出现制度供给过剩?制度供给过剩已有短期和长期之分。短期过剩主要与制度变迁需求或供给的变动有关,一般来说,如果制度变迁供给或需求能够随着制度供给的过剩而得以自动调整,制度的供给过剩也就不会持久。制度的长期供给过剩与政府的干预,管制与有密切的关系。政府过多的干预,管制回到寻租与设租活动,而在存在寻租与设租活动的情况下,就难以避免制度的长期供给过剩。首先,一些行业或部门的企业的寻租活动会导致过多的政府管制,进而导致过多的低效率制度的长期供给。其次,制度的长期供给过剩还与政府官员的设租行为有关。第九章名词解释:初级行动团体:由于相对产品及要素变化、市场规模变动、技术进步等原因,若干个人和团体从制度不均衡中预见到潜在的利润的存在,从而形成制度变迁的初级行动团体。它是一个决策单位,他们的决策支配了安排创新的进程,这一单位可能是单个人或个人组成的团体。次级行动团体:是指制度变迁中为帮助初级行动团体获得预期纯利益而形成的决策单位。路径依赖:是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它是描述过去对现在和将来产生强大影响的术语。渐进式制度变迁:就是变迁过程相对平稳、没有引起较大的社会震荡、新旧制度之间的轨迹平滑、衔接较好的制度变迁。突进式制度变迁(激进式制度变迁):是相对于渐进式制度变迁而言的,也就是在短时间内,不顾及各种关系的协调、采取果断措施进行的制度变迁的方式。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现行的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时机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由政府命令或法律引入和实现的制度变迁。诺思悖论:国家提供的基本服务是博弈的基本规则,主要是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制度。没有国家权力及其代理人的介入,财产权利就无法得到有效的界定、保护和实施,因此,国家权力就构成有效产权制度安排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国家权力介入产权制度安排又往往不是中性的,在竞争和交易费用的双重约束下,往往会导致低效率的产权制度结构。这就是所谓的“诺思悖论”。简答;在戴维斯和诺思看来,制度变迁包括哪些一般过程?研究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有何意义?五个步骤:(1)形成初级行动团体(2)初级行动团体提出制度变迁方案(3)再有了若干可供选择的制度变迁方案之后,初级行动团体对于其纯收益为正值的集中制度变迁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选择的标准就是利润最大化原则。(4)形成次级行动团体(5)初级行动团体和次级行动团体一起努力使新的制度方案得以通过并付诸实施。意义:首先,可以降低每一阶段的变迁成本,从而减少整个制度变迁过程的成本。其次,可以尽量缩短每一个阶段的时间,加速制度变迁。再次,对制度变迁过程的研究,可增强变迁的可操作性,特别是对目标的确定、方案选择和如何实施变迁的研究。如果不研究制度变迁的过程,就不知道制度变迁过程有许多阶段,不知道每一阶段都有许多具体的问题需要处理,不可能在众多处理方案的集合中作出合理选择。什么是制度变迁时滞?他一般包括几个构成部分?从认知制度非均衡、发现潜在利润的存在到实际发生制度变迁之间存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和过程,这就是制度变迁过程中的时滞现象。构成部分:一是认知和组织的时滞。这是指从辨识潜在利润的存在到组织处及行动团体所需要的时间。二是发明时滞,从是制度变迁的人组织起来后,如果存在既定的制度安排方案所要求的只是对这些既定方案的选择。三是菜单选择时滞,菜单选择时滞是指搜寻已知的可替代的单子和从中选定一个能够满足初级行动团体利润最大化的安排的时间。四是启动时滞,是指选择最佳的制度变迁方案和实际进行的制度变迁之间的时间间隔。制度变迁过程中出现路径依赖的原因是什么?历史上的路径依赖主要有几条?大卫的三种机制:1、技术的相关性2、规模经济3、投资的准不可逆性阿瑟的四种自我强化机制:1、大量的初始组织成本或固定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会出现单位成本下降的优势。2、学习效应,随着他们不断处于支配性,会使产品改进或生产他们的成本降低。3、写作效应,由于其他经济当事人采取相配合的行为,会产生合作利益。4、适应性预期,这种技术在市场上不断处于支配性,从而增强了进一步处于支配性的信念。历史上两条形成鲜明对照的路径:一条是成功的路径,一条是持续失败的路径。渐进式制度变迁与突进式制度变迁各有何利弊和适用条件?渐进式变迁所需要时间长,新旧制度对峙,摩擦大,而且,本来为了缓和或不激化矛盾,协调好各方关系,却也可能使矛盾悬而未决,而且,还可能增加新矛盾,但是,他毕竟不会引起大的社会动荡,见效虽然慢一些,但成功率却高,风险也较小。突进式制度变迁确实可能短时间解决关键性问题,但是风险大,不成功就是失败,就会造成大的社会动荡,如果缺乏较强的社会承受能力,就会引发社会动乱。为什么仅有诱致性制度变迁会导致制度变迁供给不足?正式的指制度安排变迁,需要变迁者花时间、精力去组织、谈判并得到这群人的一致性意见。这就涉及到组织成本和谈判成本,其次,正式制度变迁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会碰到外部效果和搭便车问题。外部效果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创新的制度安排并不能获得专利,当一种制度安排被创造出来以后,其他人可以模仿这种创新并大大降低他们的组织和设计新制度安排的费用,因此,创新者的报酬将少于作为整体的社会报酬。搭便车问题可能会因为制度安排是一种公共品而产生。一旦制度安排被创新和被建立,每一个受这个制度安排管束的人,不管是否承担了创新和出奇的困难,他都能得到同样的服务。制度变迁中的外部效果和搭便车问题导致的一个严重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相互作用第3讲共点力的平衡及其应用练习含答案
- 2024北京商业购物中心项目考察学习分享报告
- 九年级化学上册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教案2 (新版)粤教版
- 2024年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 6 Today Is Her Birthday Lesson 1教案 陕旅版(三起)
- 高中地理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 2023一年级数学上册 五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 9加几第2课时教案 西师大版
- 高中化学 第四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 风机房管理规范
- 租房制式简易合同(2篇)
- 西京学院《融合新闻报道》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产品出厂检验报告范本
- 临床常用药物使用观察与护理
- 语音厅策划方案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计算300题及答案
- 船舶涂装与防腐
-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 术中低体温预防小讲课课件
- 2024年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重点)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 阿里巴巴福利分析课件
- 陕西师范大学2022年730物理化学考研真题
- 广西汽车站案例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