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9月高一地理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16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3分)地球各地的自转线速度不尽相同。据此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小题。1.一架飞机在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7千米/时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670千米/时)。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是()A.赤道 B.极点 C.北纬30° D.北纬60°2.如图为某同学在上海浦东海边利用长曝光技术拍摄的星空照片(局部),照片中的每一段弧线均为不同恒星视运动轨迹(斜穿而过的直线是人造卫星过境、斜穿而过的断续线是飞机过境)若图中甲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15°,则长曝光的时间约为()A.30分钟 B.1小时 C.2小时 D.4小时【答案】1.D2.B【解析】【1题详解】飞机飞行过程中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表明飞机飞行速度与当地地球自转线速度基本一致,即当地地球自转线速度大致为837千米/时(为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一半),当地自转线速度应是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1670千米/时)与当地纬度的余弦值之积,由此推断,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应是60°,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2题详解】图中甲恒星视运动是由地球自转所致,其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15°)就是地球自转了约15°,根据地球自转的角速度(15°/小时)计算可知,长曝光的时间约为1小时,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点睛】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他各地均为15°/小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赤道地区大约为1667千米/小时,极点为0,其它纬度各地自转的线速度等于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1670千米/时)与当地纬度的余弦值之积。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1年12月24日,老挝丰沙里省约乌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如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该次地震震源位于()A.D层 B.E层 C.F层 D.软流层4.关于图中圈层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震波中横波不能通过软流层B.圈层利用GPS和GIS技术划分C.组成物质密度最大的是岩石圈D.活跃的生物圈是地球特有圈层5.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向上传播的过程中,其波速()A.横波逐渐减小,纵波逐渐增大B.横波逐渐增大,纵波逐渐减小C.横波、纵波都增大D.横波、纵波都减小【答案】3.A4.D5.D【解析】【3题详解】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图中D、E、F分别表示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图中D圈层(地壳)的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941千米,该次地震发生在陆地且震源深度仅为15千米,因此该次地震震源位于D圈层(地壳),不位于深度更深的软流层、地幔(E层)、地核(F层),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4题详解】软流层物质状态大致是塑性固体(主要不是液态),因此地震波中横波能通过软流层,A错误;图中内部圈层是利用地震波的传播情况来划分,不是利用GPS和GIS技术划分,B错误;岩石圈之下的地幔和地核比岩石圈的密度更大,C错误;生物是地球特殊的物质存在,因此活跃的生物圈是地球特有圈层,D正确。故选D。【5题详解】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壳,地震波向上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地壳物质密度大致向上减小,因此横波、纵波都减小,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海洋地壳厚度较薄,平均厚度约510千米。地壳厚度变化的规律是: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如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读图,回答下列小题。6.此刻太阳直射纬度是()A.23°26′N B.23°26′S C.0° D.66°34′N7.a地位于c地的()方向。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答案】6.B7.D【解析】【6题详解】根据图中自转方向判断,该光照图中心为北极点,则图中北极圈出现了极夜现象,因此此刻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纬度为23°26′S,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7题详解】根据图中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并结合东西方向的劣弧原则判断,从东西方向来看,a地位于c地的西边,中心极点为北极点,相对于c地,a地远离北极点,因此从南北方向来看,a地位于c地的南边,综合起来,a地位于c地的西南方向,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根据劣弧原则进行东西方向判断:如果两地均属东经度,经度大的在东,经度小的在西;如果两地均属西经度,经度大的在西,经度小的在东;如果两地中一地属东经度,另一地属西经度,两地经度之和小于180°,则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两地经度之和大于180°,则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下图示意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气候变化及动物发展阶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古生代晚期两栖动物向爬行动物进化阶段的气候变化是()A.变冷干 B.变暖干 C.变冷湿 D.变暖湿9.据图判断二叠纪末期相较于志留纪时期()A海平面上升 B.陆地面积扩大 C.冰川范围缩小 D.物种更丰富【答案】8.B9.B【解析】【分析】【8题详解】依据图中信息可知,古生代晚期两栖动物向爬行动物进化阶段为二叠纪-三叠纪,气候变化的特点是由冷变暖,由湿变干。B正确,ACD错。故本题选B。【9题详解】依据图中信息可知,志留纪属于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的时期,并且出现鱼类,说明当时地球上海洋面积仍占绝对优势。二叠纪末期,地球上出现了两栖动物,说明随着海洋面积缩小,海平面下降,陆地面积扩大,一些鱼类逐渐进化成能适应陆地环境的两栖类,A错,B正确;由图可知,二叠纪末期和志留纪时期都属于气候由由冷变暖的时期,故二叠纪末期和志留纪都是冰川范围缩小的时期,C与题意不符;古生代末期,即二叠纪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所以与二叠纪末期相比,志留纪时期物种更丰富,故D与题意不符。因此本题选B。【点睛】地质时期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总体来看,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地球上进入6月17日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A.小于1/3 B.约为1/2 C.约为2/3 D.大于2/311.载人飞船发射当日,杭州(约30°N,120°E)昼长为14时03分,则重庆(约30°N,106°E)日落时刻约为北京时间()A.18:00 B.19:00 C.20:00 D.21:00【答案】10.B11.C【解析】【分析】【10题详解】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即东八区是6月17日9时22分,此时西一区为6月17日0时22分,西一区向东至东十二区为6月17日的范围,共占13.5个时区,全球共24个时区,地球上进入6月17日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13.5/24,略大于1/2,远小于2/3,因此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11题详解】重庆和杭州的纬度大致相同,所以昼长时间相同,由此计算出重庆日落地方时为19点01分,再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算出120°E的地方时(东八区区时)为19点57分,约为北京时间20:00,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两条日界线一条为地方时0时经线,另一条大致为180°经线。新一天的范围是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旧一天的范围是180经线向东到0时经线。古生物科考队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一个古植物化石群,采集到了大量叶、果实、种子(如兔耳果,推测该树种是一种高大的乔木)等化石,推测距今约4700万年,同时期棕糊、红树林等植被的分布范围可达北极图内。下图示意兔耳聚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兔儿果是()A.蕨类植物 B.裸子植物 C.被子植物 D.藻类植物13.兔儿果化石所在地层形成于()A.侏罗纪 B.古近纪 C.泥盆纪 D.石炭纪14.兔儿果生长的年代,气候()A.炎热干燥 B.寒冷干燥 C.高温多雨 D.无法判断【答案】12.C13.B14.C【解析】【12题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由材料“推测距今约4700万年”,结合地质年代表可知,该古植物群生存的地质年代属于新生代的古近纪,是被子植物繁盛的年代,C正确;蕨类植物繁盛在晚古生代,距今5.41亿年~2.52亿年,A错误;裸子植物繁盛在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B错误;藻类植物繁盛在前寒武纪,大致5.41亿年前开始出现,D错误,故选C。【13题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由材料“推测距今约4700万年”,结合地质年代表可知,该古植物群生存地质年代属于新生代的古近纪,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由材料“同时期棕榈、红树林等植被的分布范围可达北极圈内“及“推测该树种是一种高大的乔木”可知,兔耳果生长时期气候高温多雨且全球热带地区范围非常广大,C正确;干燥或者寒冷的气候不适合高大乔木的生长,ABD错误,故选C。【点睛】地质年代表是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级、岩石年龄等进行系统性的编年得到的。古诗词常以月亮为吟咏对象,唐代诗人白居易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描写了一弯像如弓的月亮。读北极上空观测的月球绕地球运动图,完成下面小题。15.月球绕地运动的四个位置,与上述诗歌的描述符合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6.当晚月球可视的时段(地方时)是()A.18:0020:00 B.21:0023:00C.24:00凌晨2:00 D.凌晨3:00凌晨5:00【答案】15.D16.A【解析】【15题详解】根据月相的变化规律,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顺序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描写的月相是初三的蛾眉月;图中④为峨眉月,D正确;①是满月前的凸月;②是满月后的凸月,③是残月,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16题详解】18:00~20:00可观测峨眉月(④),A正确;21:0023:00时可观测上弦月;24:00凌晨2:00可观测下弦月;凌晨3:00凌晨5:00可观测残月,BCD错误。故选A。【点睛】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4时33分,四川泸州市泸县(北纬29.20度,东经105.34度)发生了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材料二:甲图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乙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及地球内部圈层图。(1)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要了解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研究依据是____,材料二乙图中A为____波并写出判断依据____。(2)在地壳等厚度线图中,0km表示____(界面)。说出甲图所示区域地壳厚度大致分布规律____。(3)地幔是____(填字母),物质状态为____(填“固态”或“液态”或“气态”),依据是____。【答案】(1)①.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②.横③.依据:A波传播速度慢,在2900千米深度附近消失(2)①.莫霍②.从西北向东南(自西向东)递减(3)①.E②.固态③.横波能够通过【解析】【分析】本题以四川泸州市泸县地震为背景材料,考查地震和地壳厚度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地理实践力和区域认知,同时侧重对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的考查。【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能在固态、液态、气态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且纵波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故要了解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材料二乙图中A波速较慢,在2900千米深度附近(古登堡面)消失,故为横波。【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莫霍面以上部分为地壳,故地壳厚度为0km的地方是莫霍面。根据甲图地壳等厚度线分布规律可以看出,该图等厚度线大致自西北向东南递减。【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示判读,D为莫霍面,F为古登堡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为地幔,故地幔为E。地震波在经过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时,波速都较快,且横波能穿过固态不能穿过液态和气态,故可判断地幔物质状态为固态。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下图为某半球经纬网示意图,AB为本初子午线,B点为极点,某日69°至B点附近出现了极昼现象,∠a为45°,该日过后地球公转速度开始变慢。(1)判断图示区域所属半球,并说出图示日期的月份。(2)指出图示日期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说出该日过后半年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3)说出D点的地理坐标,并描述D点与北京的位置关系。【答案】(1)所属半球:南半球。月份:1月。(2)纬度:21°S。移动方向:先向北移,(6月22日)后向南移。(3)地理坐标:(0°,45°W)。位置关系:D点位于北京的西南方向(或北京位于D点的东北方向)。【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某半球经纬网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公转特征、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从图中提取有关信息的能力。【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该日过后地球公转速度开始变慢,说明该日地球位于近日点,日期为1月初,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又该日69°至B点附近出现了极昼现象,说明该半球为南半球。【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直射点纬度与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纬度互余,该半球69°刚好出现极昼,故直射点为21°,该日为1月初,所以直射点为21°S。该日后半年内即从1月初到7月初,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后向南移。【小问3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D纬度为0°,AB为本初子午线,∠a为45°,又南半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D所在经线为本初子午线西侧45°,为45°W,故地理坐标为(0°,45°W)。北京地理坐标大致为(38°N,116°E),则D点位于北京的西南方向。19.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下图分别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轨迹图(图甲)和欧洲、非洲局部某时刻气压场分布(图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乙所示气压形势在这一季节属于常态,则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甲a、b、c、d四段中的哪一段,说出判断理由。(2)比较图乙中M、N、Q三地,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甲中b段时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均由长到短或由大到小排序)。【答案】(1)d段。同纬度北大西洋为低压区,亚欧大陆中部为高压区,说明北半球中纬度大陆出现冷高压,海洋上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残留,故为北半球的冬季,图甲中的d段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为北半球冬季。(2)三地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M>N>Q;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Q>N>M。【解析】【分析】本题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轨迹图和欧洲、非洲局部某时刻气压场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若图乙所示气压形势在这一季节属于常态,读图可知,在50°~60°S之间,北大西洋(冰岛附近)气压低于1004百帕,为低压区,而亚欧大陆中部气压高于1016百帕,为高压区,说明北半球中纬度大陆气压值高于海洋,这应是海陆热力性质所致,陆地此时应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而海洋上残留南移的副极地低气压带,气压低,因此图乙所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读图甲可知,图甲右侧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应为南半球俯视图,左侧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应北半球俯视图,因此a、b、c、d四段中,d段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应为北半球冬季,即图乙所示季节太阳直射点位于图甲中的d段。【小问2详解】根据前题分析并结合读图判断,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甲中b段时,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北(纬度越高)白昼越长,读图乙可知,图乙中M、N、Q三地从北向南(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M、N、Q,故图乙中三地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M>N>Q;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读图乙可知,距离北回归线最近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自动化实践初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林师范学院《结构模型设计制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市场波动下的投资决策风险分析
- 财务战略述职报告模板
- 保险业务月度报告模板
- 保险行业发展展望模板
- 实施环保生活讲座
- 社团招新简报
-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十一)(有答案)
- 2025年四川省眉山市区县高考数学一诊模拟试卷(含答案)
- 英语现在完成时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 制造样品生产作业指导书
- 服务经营培训课件ppt 老客户经营综合版
- MT/T 199-1996煤矿用液压钻车通用技术条件
- GB/T 6144-1985合成切削液
- GB/T 10357.1-2013家具力学性能试验第1部分:桌类强度和耐久性
- 公寓de全人物攻略本为个人爱好而制成如需转载注明信息
- 第5章-群体-团队沟通-管理沟通
- 肾脏病饮食依从行为量表(RABQ)附有答案
- 深基坑-安全教育课件
- 园林施工管理大型园林集团南部区域养护标准图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