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使人产生尿意。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膀胱逼尿肌接收到冲动后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产生排尿反射。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的调节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排尿时,尿道括约肌舒张是由相关神经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引起B.某患者神经系统受损,能产生尿意但排尿反射不能完成,其受损部位可能是图中的eC.产生尿意后,(适宜条件下)脑发出神经冲动完成排尿过程的传导途径为:f-d-c-a-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D.排尿过程中,通尿肌开始收缩时,会刺激膀胱内牵张感受器,由此导致膀胱逼尿肌进一步收缩,并持续到膀胱内尿液被排空为止,该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2.常用能量金字塔来描述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在能量金字塔顶部的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多B.最多约有20%的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向次级消费者C.生产者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一般没有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多D.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损失的能量就越多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双螺旋模型的构建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均采用了模型建构法B.观察洋葱鳞片叶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无空白对照组,因此不遵循对照原则C.在探究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中,进行预实验可减小实验误差D.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先盖上盖玻片,再在盖玻片的边缘处滴加培养液,然后立即开始进行观察计数4.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B.图乙中b生物对a生物的进化有害无益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D.图丙中实验初期,只有种间竞争,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5.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由于严重脱水,血钾含量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中()A.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降低B.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增加C.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D.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降低6.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表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其中字母表示相关途径。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内环境_____(填“是”或“不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图中表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_____。(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_____,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物质含量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3)当人体饮水不足或过量时,人体含水量并不会有大幅度变化,这是因为人体具有调节水平衡的能力,图中直接参与调节人体水平衡的系统有_____。(4)分别写出A,D途径中常出现的一种物质:_____。8.(10分)炎症发生时,疼痛是一种防御性的保护反应。TRPV1是位于疼痛感神经末梢的一种阳离子通道蛋白,它可以控制相关离子进出神经细胞。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6能使神经细胞膜上TRPV1通透性增强,促进Ca2+内流,继而引发局部炎症组织疼痛,其分子机制如下图所示。实验证明,辣椒素和43℃以上的高温都可以激活TRPV1,并打开TR-PV1通道。请回答下列问题:(注:gp130-JAK、P13K、AKT是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重要物质。)(1)如图所示,膜蛋白gp130最可能是_____(填“载体蛋白”或“受体蛋白”)。Ca2+进入神经细胞方式是_____。(2)据图分析,PI3K一方面促进_____蛋白的合成,一方面促进_____的融合,进而使神经细胞膜上TRPV1通透性增强,促进Ca2+内流。从炎症因子IL-6与gp130结合到产生疼痛的调节方式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3)吃辣椒时,辣椒素会刺激口腔内的疼觉感受器并产生兴奋,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兴奋部位钠离子通道的开闭情况是_____,兴奋沿传入神经纤维传至神经纤维末梢,引起储存在突触小体内的_____内的谷氨酸(一种神经递质)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经一系列神经传导过程,最终在_____产生疼觉。(4)吃辣味火锅时,若再喝热饮料,则疼觉会增强,试解释其原因:_____。9.(10分)新冠病毒感染人体,会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为__________细胞,乙为_________细胞。(2)B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信号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信号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还需要过程1产生的___________(填物质)作用。(3)当病毒入侵细胞后,抗体消灭细胞内的病毒,要靠乙________________(写出过程2),从而让病毒暴露,抗体与之结合。10.(10分)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农业生产上经常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改善生产效益。回答下列问题:(1)春季是播种的季节,农民将植物种子经过浸泡后进行播种,浸泡可以降低种子中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的含量从而解除休眠,此时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促进了种子萌发。春季也是植树造林的季节,移栽树苗时,为了保证成活率,一方面可以用生根粉(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进行处理,若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较小,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2)NAA是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优点有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3)最终人们发现,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_____________、激素调节和_____________共同完成的。11.(15分)为研究在缺水条件下,脱落酸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研究者取两种玉米幼苗(脱落酸缺陷型突变体和野生型)各若干株,移栽到缺水环境中培养,测量茎的长度,结果如下图1所示。(1)将幼苗移栽到缺水环境后,需定期测量各株幼苗茎长度增加值,并计算各组_______。(2)由图1可知,移栽到缺水环境后,野生型茎长度增加值比相同时间的突变型_______,这表明在缺水条件下脱落酸_______玉米茎的生长。(3)若要证明脱落酸的上述调节作用是由环境缺水导致的,需在上述实验方案基础上补充两组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环境缺水时,相比于野生型,脱落酸缺陷型突变体茎长得更快,根长得更慢,气孔开放程度更大。请在图2中补充画出野生型根长与茎长的比值的变化趋势线_______(移栽时,野生型的根长与茎长的比值为1.2),并分析说明脱落酸对于玉米在缺水环境中生存的意义: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根据题图可知,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是:牵张感受器→b(传入神经)→c(脊髓中的低级排尿中枢)→e→f(大脑皮层);在适宜条件下,脑发出神经冲动完成排尿过程的传导途径依次为:f(大脑皮层排尿中枢)→d→c(脊髓中的低级排尿中枢)→a(传出神经)→逼尿肌、尿道括约肌。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要受高级中枢的控制。尿意的产生在大脑皮层。尿道括约肌、膀胱逼尿肌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某种变化结果,反过来作为调节该系统变化的因素,使系统变化出现新结果的过程,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如果新结果跟老结果呈负相关,则为负反馈调节;如果新结果跟老结果呈正相关,则为正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的例子有:孕妇分勉过程、排尿过程和血液凝固等。【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膀胱逼尿肌接收到冲动后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产生排尿反射,说明膀胱逼尿肌收缩是由相关神经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引起,而尿道括约肌舒张是由相关神经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引起,A错误;B、某患者神经系统受损,能够产生尿意,说明兴奋能够传至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完好,而根据题图分析可知,产生尿意要经过牵张感受器→b(传入神经)→c(脊髓中的低级排尿中枢)→e→f(大脑皮层),则可推测图中牵张感受器、b、e、f和c都没有受损;排尿反射不能完成,说明兴奋不能够传至逼尿肌、尿道括约肌,而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完成排尿要经过f(大脑皮层)→d→c(脊髓中的低级排尿中枢)→a(传出神经)→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则可推测可能是图中的d、或a、或ad受损,B错误;C、意识产生在大脑皮层,又根据题图分析可知,人产生尿意后,在适宜条件下,脑发出神经冲动完成排尿过程的传导途径依次为:f(大脑皮层排尿中枢)→d→c(脊髓中的低级排尿中枢)→a(传出神经)→逼尿肌、尿道括约肌,C正确;D、根据反馈调节的定义可知,正常人排尿过程中,当逼尿肌开始收缩时,又刺激了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由此导致膀肢逼尿肌反射性地进一步收缩,并使收缩持续到膀胱内尿液被排空为止,说明呈正相关,该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以人体的排尿过程为情景材料,考查神经调节、反馈调节的相关知识。考生要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考生要有识图能力、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能结合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对各选项进行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D【解析】如果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即能量金字塔。【详解】A、在能量金字塔顶部的消费者营养级最高,获得的能量最少,A错误;B、最多约有20%×20%的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向次级消费者,B错误;C、生产者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一般多于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多,C错误;D、能量的传递效率只有10%-20%,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损失的能量就越多,D正确。故选D。3、A【解析】1、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提出模型的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2、预实验是在正式实验之前,用标准物质或只用少量样品进行实验,以便摸索出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正式实验打下基础。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详解】A、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和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分别用到了物理模型、数学模型,A正确;B、观察洋葱鳞片叶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虽然只制作并使用了一个装片,但实验遵循了前后对照原则,B错误;C、预实验不能减少实验误差,预实验可以为正式实验摸索实验条件和范围,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C错误;D、应先盖盖玻片,再在盖玻片的边缘滴酵母菌液,然后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进行观察计数,D错误。故选A。4、C【解析】据图分析,甲图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一致,属于互利共生的关系;乙图中两种生物一种增多(减少),另一种也随着增多(减少),属于捕食关系,其中a为被捕食者,b为捕食者;丙图中两种生物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死亡,属于竞争关系。【详解】A、甲图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图,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是互利共生,A错误;B、乙图是捕食关系图,b生物与a生物起着共同进化的作用,B错误;C、甲图是“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乙图表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丙图表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C正确;D、图丙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都会存在,后期因消失了一种,X种内斗争会加剧,D错误。故选C。5、C【解析】水盐平衡的调节: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严重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其血钾升高会刺激肾上腺,使醛固酮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和对钾的分泌,C正确。故选C。6、B【解析】据题干“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可知,该题是考查染色体(质)的成分以及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等,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据此回答各个选项。【详解】真核细胞的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A正确;真核细胞的核中含有染色体或染色质,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原核细胞的拟核中也可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如拟核DNA进行复制或者转录的过程中都存在DNA与酶(成分为蛋白质)的结合,也能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B错误;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解旋酶等,因此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C正确;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属于转录过程,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等,因此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可能是RNA聚合酶,D正确。【点睛】解答此题要理清染色体的成分,明确复制和转录过程中存在酶的催化,酶能结合到DNA模板链上,且相关酶的成分是蛋白质,从而才能正确判断BCD三个选项。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不是②.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2)①.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②.细胞的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3)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4)乙酰胆碱、TH【解析】由图可知,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通过调节作用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小问1详解】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不是内环境。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小问2详解】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物质含量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细胞的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小问3详解】水平衡受神经-体液共同调节,故当人体饮水不足或过量时,人体含水量并不会有大幅度变化,这是因为人体具有调节水平衡的能力,图中直接参与调节人体水平衡的系统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小问4详解】A是神经系统分泌的物质,A是神经递质且可以作用于免疫系统,如乙酰胆碱等;D是内分泌系统分泌的一种激素,可作用于神经系统,如TH。【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理解稳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本题解题的关键。8、(1)①.受体蛋白②.协助扩散(2)①.TRPV1②.含TRPV1的囊泡与(神经)细胞膜③.不属于(3)①.开启②.突触小泡③.大脑皮层(4)较高温度刺激也能激活RPV1,促进Ca2+内流,使疼觉增强【解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兴奋,膜内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兴奋,而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小问1详解】白细胞介素-6可以使神经细胞膜上TRPV1通透性增强,引起痛觉,则白细胞介素-6属于信息分子,需要与受体结合后起作用,白细胞介素-6能与膜蛋白gp130结合,故膜蛋白gp130最可能是受体蛋白。据图可知,Ca2+进入神经细胞需要TRPV1协助,TRPV1是通道蛋白,因此Ca2+进入神经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IL-6通过P13K发挥作用的两个途径:一是促进上TRPVI的合成;二是促进含有TRPVI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进而使神经细胞膜上TRPV1通透性增强,促进Ca2+内流。从炎症因子IL-6与gp130结合到产生疼痛的调节过程中反射弧结构不完整,不属于反射。【小问3详解】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通道开启),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中含有大量的神经递质,兴奋传导到神经纤维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感觉中枢是在大脑皮层,疼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小问4详解】由题意辣椒素和43℃以上的高温都可以激活TRPV1,并打开其通道可知,较高温度刺激能激活TRPV1,且TRPV1是位于疼痛感神经末梢的阳离子通道蛋白,它可以通过开合控制相关离子进出神经细胞,使神经细胞膜产生快速的电位变化,电信号就会沿着神经细胞传至大脑,所以激活的TRPV1促进离子进出神经细胞,增强电信号的传导,使疼觉增强。【点睛】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细胞间传递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9、(1)①.辅助性T②.细胞毒性T(2)①.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②.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接触③.细胞因子(3)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解析】据图分析可知:甲细胞为辅助性T细胞,乙为细胞毒性T细胞,信号①是少数病原体可直接刺激B细胞,信号②是辅助性T细胞与B细胞结合并分泌细胞因子。【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甲可以接受抗原呈递细胞传递的信号,且可将信号传递给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故为辅助性T细胞;乙细胞可由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分化而来,故为细胞毒性T细胞。【小问2详解】B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其中信号①为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信号②为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接触,同时还需要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的刺激作用。【小问3详解】病毒属于胞内寄生物,而抗体只能在细胞外起作用,故当病毒入侵细胞后,抗体消灭细胞内的病毒,要靠乙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将病原体释放出来,从而让病毒暴露,抗体与之结合。【点睛】本题考查了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能够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并加以识记,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10、(1)①.脱落酸②.赤霉素③.浸泡法(2)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3)①.基因表达调控②.环境因素调节【解析】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有的相互促进,有的相互拮抗。【小问1详解】种子经过浸泡后,降低了种子中脱落酸的含量从而解除休眠,此时赤霉素促进了种子的萌发。用低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时应该用浸泡法。【小问2详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优点是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小问3详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挖掘机标准买卖合同
- 2025年专项资金贷款合同(三篇)
- 2025关于建筑企业流动资金借款合同范本
- 产品测试报告合同
- 2025年上汽大众汽车经销合同模板(2篇)
- 木材运输防潮措施合同
- 美食街装修延期及补偿合同
- 2025版押一付三仓储租赁合同模板参考6篇
- 2025版文化创意园区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投资合同3篇
- 2025版新华书店图书销售售后服务合同3篇
- 2025-2030年中国草莓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华为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介绍
- 奕成玻璃基板先进封装中试线项目环评报告表
- 广西壮族自治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招标文件范本(2020年版)修订版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含答案)
- 2024新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大培训
- GB/T 44304-2024精细陶瓷室温断裂阻力试验方法压痕(IF)法
- 年度董事会工作计划
- 《退休不褪色余热亦生辉》学校退休教师欢送会
- 02R112拱顶油罐图集
- 2021年新教材重庆生物高考真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