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第三课时 课件高二上学期 地理 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A/11/wKhkGWcg9piAJIz2AAC7q8sHy-Y648.jpg)
![3.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第三课时 课件高二上学期 地理 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A/11/wKhkGWcg9piAJIz2AAC7q8sHy-Y6482.jpg)
![3.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第三课时 课件高二上学期 地理 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A/11/wKhkGWcg9piAJIz2AAC7q8sHy-Y6483.jpg)
![3.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第三课时 课件高二上学期 地理 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A/11/wKhkGWcg9piAJIz2AAC7q8sHy-Y6484.jpg)
![3.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第三课时 课件高二上学期 地理 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A/11/wKhkGWcg9piAJIz2AAC7q8sHy-Y64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第三课时)1大气的水平运动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第一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2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能够简单描述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2.通过绘制示意图,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3.能够简单分析气压带、风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环境景观形成的影响【学习目标】郑和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航海家,曾带领船队七下西洋。一般冬季从刘家港出发,夏季返航。假设:1、假设地球不自转2、假设地球不公转,直射赤道3、地球表面性质均一→无地转偏向力→只有纬度影响气温→全球热量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南极北极赤道低压高压高压低压高压低压单圈环流假设:1、假设地球不自转2、假设地球不公转,直射赤道3、地球表面性质均一→无地转偏向力→只有纬度影响气温→全球热量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60°60°30°0°30°60°60°30°0°30°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东北风)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东南风)(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假设:1、假设地球不自转2、假设地球不公转,直射赤道3、地球表面性质均一→无地转偏向力→只有纬度影响气温→全球热量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请同学们观察动画,思考以下问题: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有规律的运动,会对气压带风带产生什么影响?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60°N60°S30°S0°30°N太阳光线太阳光线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夏至日春分日秋分日冬至日规律: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而南北移动①方向北半球:夏季北移
冬季南移南半球:夏季南移
冬季北移②移动幅度:③特殊:大约10度左右相对太阳移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假设:1、假设地球不自转2、假设地球不公转,直射赤道3、地球表面性质均一→无地转偏向力→只有纬度影响气温→全球热量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回顾海陆风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海风陆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回顾海陆风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海风陆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回顾海陆风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海风陆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冬季冬夏气压中心【探究一】冬夏季高低气压的形成1、根据教材P65图3-10和图3-11,分析北半球1月份和7月份,大陆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与之对应的海上大气活动中心属于哪一气压带?2、观察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冬夏气压中心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副极地低气压带冬季,大陆出现冷高压中心,将大陆上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在海洋上保留下来,并由带状分布变为低压中心冷高压低压低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冬夏气压中心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大陆出现热低压中心,将大陆上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在海洋上保留下来,并由带状分布变为高压中心热低压高压高压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探究一】2、观察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特点: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在海洋上,大陆上出现冷高压中心(如亚洲高压);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较为完整接近带状分布。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探究一】2、观察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特点: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大致呈块状分布在海洋上,大陆上出现热低压中心(加亚洲低压):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较为完整接近带状分布。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探究一】2、观察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成因: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大,且海陆相间分布,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探究一】2、观察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成因:南半球的海洋占绝对优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冬夏气压中心【小结1】冬夏气压中心(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季节亚洲大陆北太平洋北大西洋1月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7月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2)南半球:海洋面积广,性质均一,气压带基本成带状分布季风环流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海风陆风夏季冬季1.季风:大范围地区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2.分布:东亚和南亚季风环流1.季风:大范围地区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2.分布:东亚和南亚选自本教材图3-193.原因: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特别显著。季风环流【探究二】季风环流的形成根据教材P66图3-12,思考以下问题1、仔细观察分析,东亚和南亚的季风在冬夏季,风向有何不同?试着分析原因。2、冬夏季风的属性有何不同?分析原因。图3-12亚洲季风季风环流【探究二】季风环流的形成根据教材P66图3-12,思考以下问题1、仔细观察分析,东亚和南亚的季风在冬夏季,风向有何不同?试着分析原因。2、冬夏季风的属性有何不同?分析原因。图3-12亚洲季风季风环流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西北季风东北季风性质:分布地区:成因:寒冷干燥东亚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性质:分布地区:成因:温暖干燥南亚、东南亚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环流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东南季风性质:分布地区:成因:温暖湿润东亚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南季风性质:分布地区:成因:温暖湿润南亚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环流小结: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印度洋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乘用车用轻型柴油发动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800G 数据中心交换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电动汽车电子轴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高架轨道秤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打工人发财游园年会(打工人发财年会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 建筑节能的规划与实施策略
- 健身休闲行业服务交易合同范文
- 会计劳动合同模板
- 掌握数据分析的关键技能
- 石材幕墙施工合同范本
- 《酶联免疫分析技术》课件
- 鲜枣贮藏技术规程
- DB23T 3838-2024商贸行业有限空间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 2024年循环水操作工(中级)职业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中职技工全套教学课件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竖式计算题200道及答案
- 五年级上册美术《传统门饰》课件
- DL∕T 1309-2013 大型发电机组涉网保护技术规范
- (2020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评分表
- 城乡低保待遇协议书
- DL-T5153-2014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