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烛第一课时闻一多部编版必修上第一单元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战士。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发表了著名的《最后的一次演讲》,当日下午,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红烛》这首诗写于1923年,当时诗人闻一多正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他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写作背景《红烛》写作背景1919年五四运动的时代巨浪,把正在专心求学的闻一多推出了清华园,一战后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帝国列强拒绝中国取消与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不平等的要求,并且在对德合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腐朽反动的北洋军阀公然卖国,帝国列强肆无忌惮的掠夺祖国的土地和主权,所以诗人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联系在了一起,为寻求光明和出路,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追求。读文析情听视频朗诵,分析诗人的情感经历有哪些变化?朗诵要领注意情感的表达、节奏停顿、重音轻音、抑扬顿挫、语气语调等。朗诵要领(示例)红烛啊!语调深沉,饱满,上扬既制了,便烧着!坚定而有力,“烧”字重音不误,不误!两个相同的句式读出区别,后一个要更强调烧吧!烧吧!渐高,第二个“烧”字加强重读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断在“要”字后面,“烧”与“光”为重音烧沸/世人的血“血”字拉长音这正是/自然的方法。“正是”后断开,重音强调也捣破/他们的监狱!读出决绝果敢的语气吟诵比拼红烛闻一多“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吟诵比拼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啊!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成果,创造光明你的原因。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小结新诗特点灰第一部分1对红烛的赞叹第二部分2-7对红烛奉献精神的讴歌第三部分8-9对红烛精神的总结2-4泪5-7七子之歌--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拓展七子之歌--澳门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红烛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全诗的引子,诗歌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自焚”与“流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整体感知“蜡炬成灰泪始干”
从诗歌题材的特点来看,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这种诗有什么特点?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体裁整体感知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特点诗人情感的变化过程
有人说,《红烛》的情感始终是在“抑扬”错杂中起伏。诗歌的九个章节中,哪几个章节是“扬”.又有哪几个章节是“抑”?闻一多第1节赞叹红烛的“红”第2节困惑于红烛的自焚第3节振奋于红烛的创造能量第4节追问红烛的伤心流泪第5-7节欣喜于红烛的伟绩第8节掂量灰心与创造的份量第9节红烛精神的总结诗人面对红烛,心绪起伏,或惊叹赞美,或惊疑发问,或自求解答,诗情的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诗篇的节奏抑扬顿挫,形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课堂活动】六人一小组,当场图画要求:1、纸张大小为a4页面;时间为30分钟。(反面写好小组成员名单)2、完整把握出现的所有意象,思考其中的关系。3、把握核心意象的精神内涵,注意细节。4、每组指定一位发言人:讲解小组作品;提问和接受其他小组提问。小组自由朗读并讨论:每节诗的主要内容:第一组:第1节第二组:第2,3节第三组:第4节第四组:5-7节第五组:第8,9节这一(几)节写了什么内容?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诗人有哪些困惑?有哪些感悟?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感悟?语言上有哪些特色?哪些词用得比较好?提示:探究的主要问题(不必面面俱到,可侧重其中的一节某个方面)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诗人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那颗心,真是一颗赤子之心,是那么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一个“吐”字;逼真的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文本分析第一小节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这两节诗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的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文本分析第二三小节比喻,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做灵魂。起初觉得大惑不解的,认为红烛自己“一误再误”。但诗人最终理解了红烛,彻悟了,对先前的认识来了一个彻底的自我否定。诗人理解了红烛,由衷的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烧罢!烧罢!……监狱!”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囵圄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文本分析第四小节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第五节拟人,呼唤,是同情的呼唤,是惊疑的呼唤。文本分析第五六七小节第六节诗人驰骋想象,亲切的问讯红烛:“何苦伤心流泪?”诗人同情,惊疑,思索。这里抒发的正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漩涡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诗人经过一番求索,他恍然大悟。第七小节托物言志,以烛泪比喻自己带泪的诗行,这些诗行中有诗人爱国之情,忧国之心,它能慰藉人间,使痛苦而麻木的世人感到欣慰,唤起他们的爱国之情,使祖国走向光明。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向李先生一样,前脚跨进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深情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文本分析第八九小节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那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样一个哲理,也就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哲学,也就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宗旨。整体感知本诗共九节红
烛【任务一】理解标题1.蜡烛有红有白,诗人为何以《红烛》为题?
(知人论世)
红烛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红
烛【任务一】理解标题1.蜡烛有红有白,诗人为何以《红烛》为题?
明确:本文以“红烛”为题,用红色的蜡烛象征诗人对祖国的一颗赤诚之心。
提到蜡烛,你能想起我们学过的那些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洞庭昨夜停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上教版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苏教新版选修5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选修五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新世纪版选择性必修3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统编版2024选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苏教版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三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度体育场馆场地租赁及赛事运营服务合同范本3篇
- 乡村旅游合作社经营合同2024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活动策划与派遣公司临时员工派遣合同4篇
- 风电场事故案例分析
- 护理饮食指导整改措施及方案
- 项目工地春节放假安排及安全措施
- 印染厂安全培训课件
- 红色主题研学课程设计
- 胸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处理
- 装置自动控制的先进性说明
- 《企业管理课件:团队管理知识点详解PPT》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二 软文的写作
- 英语词汇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 《插画设计》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