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教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2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4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2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4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2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4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2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4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2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4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1-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安排与社会保障课标标准·内容要求网络导航·体系构建核心价值·核心素养2.4.1理解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是党和人民的宏大创建。评析经济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的实例。了解我国个人收入安排的方式与合法途径,说明个人收入安排政策的完善。2.4.2评析实现共同富有、促进社会公允正义的收入安排与社会保障政策,列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1.志向信念·政治认同:坚持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的安排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科学精神:正确相识我国的安排制度、安排原则、社会保障体系及其要求和措施。一、安排制度eq\o(■,1)生产资料全部制确定安排方式。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了安排制度必定是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eq\o(■,1)学问拓展生产关系包括三个要素:生产资料全部制、产品安排方式、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其中起确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全部制。二、安排方式1.按劳安排(1)性质:社会主义的安排原则。(2)缘由:是由肯定的经济条件确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安排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安排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安排的干脆缘由。(3)基本内容和要求:有劳动实力的社会成员必需参与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供应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安排,多劳多得、少劳少得。eq\o(■,2)eq\o(■,2)历史回眸原始社会实行平均安排,私有制社会广泛存在剥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安排为主体。(4)作用①提高效率: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干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建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促进公允:实行按劳安排是对以往几千年来坐享其成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同等安排的社会地位。2.按生产要素安排eq\o(■,3)内容让劳动、资本、土地、学问、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安排意义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建财宝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eq\o(■,3)易错清零按劳安排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动要素安排只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其他安排方式则广泛存在于各种经济成分中。有些人的收入属于综合收入,如个体户的收入,既有资本收入,也有管理和经营收入,还可能有按劳动要素安排所得等。三、我国居民收入来源1.缘由: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安排制度,使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2.途径:从个人获得收入的途径看,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性收入是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经营性收入是指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转移性收入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常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常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等3.弘扬劳动精神(1)缘由:劳动是财宝的源泉,我们获得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建。(2)做法:要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敬重劳动,坚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宏大、劳动最漂亮的观念。要激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恳劳动、创建性劳动致富。四、完善个人收入安排eq\o(■,4)1.缘由:收入安排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干脆的方式。2.要求(1)三者关系: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安排关系。(2)一个制度: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允的收入安排制度。(3)两个同步: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酬劳同步提高。(4)完善收入安排①在初次安排方面,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爱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殊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酬劳,提高劳动酬劳在初次安排中的比重;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学问、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确定酬劳的机制。②在再安排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安排调整机制,强化税收调整。③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安排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④五类收入:要规范收入安排秩序,激励勤劳致富,爱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整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⑤一个消退:必需坚持消退贫困。eq\o(■,4)图解术语初次安排与再安排五、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eq\o(■,5)1.全部内容(1)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2)除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基本保障外,还存在大量补充性的社会保障形式,如企业年金、社区服务等。2.主要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eq\o(■,5)画里话外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安排,对公民在短暂或永久丢失劳动实力以及由于各种缘由而导致生活困难时赐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本质是追求公允,责任主体是国家或政府,目标是满意公民基本生活水平的须要,同时必需以立法或法律为依据。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等内容。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eq\o(■,6)角度原则全覆盖要公允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两力行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权责清要做到权责清楚多层次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楚、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eq\o(■,6)深度学习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盼,保证人民同等参与、同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允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阔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允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有方向稳步前进。考点一我国的个人收入安排1.我国的安排制度(1)内容: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2)缘由①生产确定安排;②生产资料全部制确定安排方式。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了安排制度必定是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3)要求:坚持和完善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的安排制度,坚持按劳安排和按生产要素安排相结合,提高效率,促进公允。[链接]生产力是安排制度的确定性因素(1)生产力包含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个要素。其中劳动者是主导因素,劳动工具是重要标记。(2)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中,前者确定后者,后者反映、反作用于前者。(3)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全部制确定安排方式、确定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2.按劳安排存在条件社会主义制度适用范围公有制经济安排尺度劳动数量和质量安排对象个人消费品安排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地位社会主义的安排原则,以按劳安排为主体[方法点拨]判定按劳安排的条件(1)范围:按劳安排是公有制经济中的安排方式,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所得是按劳动或管理要素安排所得。(2)依据:按劳安排依据付出劳动的多少和质量的凹凸来确定收入的多少,包括工资、奖金和津贴,以及农夫承包土地经营所得。(3)区分:公有制经济中的按管理、技术、资本要素安排所得是按生产要素安排的体现;福利性安排、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属于非按劳安排;农夫转让土地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安排。3.比较按劳安排与按生产要素安排类别范围对应形式按劳安排: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农夫承包土地经营所得公有制劳动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安排: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非公有制按管理要素安排: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活动参与安排的方式各种经济成分按技术要素安排:技术入股、专利运用、技术转让详细分析非劳动收入按资本要素安排:利息、股息、分红,私营企业主税后利润财产收入按土地要素安排: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易混提示]按劳安排≠公有制中的安排≠按劳动要素安排≠个体劳动所得(1)按劳安排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也会存在非劳动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除劳动要素外)安排;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不属于按劳安排,而属于按劳动要素安排。(2)个体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所以,个体劳动收入不包含按劳安排成分。个体劳动者的收入,来自于自身的管理和劳动、经营和投资,是综合安排所得。4.完善个人收入安排的措施角度内容三者关系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安排关系一个制度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允的收入安排制度两个同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酬劳同步提高三个阶段①在初次安排方面,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爱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殊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酬劳,提高劳动酬劳在初次安排中的比重;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学问、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确定酬劳的机制;②在再安排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安排调整机制,强化税收调整;③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安排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五类收入要规范收入安排秩序,激励勤劳致富,爱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整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一个消退坚持消退贫困[方法点拨]区分初次安排与再安排(1)看安排的领域:初次安排是在创建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安排;再安排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安排。(2)看安排的主体:初次安排主要是企业(企业上交和国家收取税费、企业进行各项经营支出等),再安排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收取个人所得税、进行财政支出等)。(2024·全国Ⅰ卷)2024年10月,《中共中心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确定》首次将数据与劳动、资本、土地等并列,将其列为生产要素。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是因为()①数据广泛融入生产过程,具有独特创建力②数据是最具流淌性的基础性资源③数据的全部权和运用权可以分别④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日益凸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思维建模】学科素养关键实力材料信息获得:将数据与劳动、资本、土地等并列,将其列为生产要素设问信息获得:事务限定为“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角度限定为“因为”核心素养通过分析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的缘由,提升对国家政策的高度认同,坚决志向信念自主解答B解析: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是因为数据广泛融入生产过程,具有独特创建力,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日益凸显,①④符合题意;数据具有流淌性以及它的全部权和运用权可以分别,不是其被列为生产要素的缘由,②③不符合题意我国的安排制度1.农夫王某承包村里的15亩土地种植花生等农作物,收入不错。后将土地按每亩200元的价格转包给前来投资的客商,并受雇于承包土地的业主,得到双份收入。材料中农夫王某所获得的收入分别属于()A.按劳安排、按生产要素安排、按劳安排B.按生产要素安排、按生产要素安排、按劳安排C.按劳安排、按生产要素安排、按劳动要素安排D.按劳动要素安排、按生产要素安排、按劳动要素安排C解析:王某承包村里的集体土地自己耕种,是在集体土地上获得收入,集体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获得的收入是按劳安排所得;将土地以每亩200元的价格转包给投资的客商,是按土地要素安排获得的收入;他受雇于承包土地的业主的收入,是按劳动要素安排获得的收入,C正确,解除A、B、D。【易错规避】按劳安排≠按劳动要素安排【误点订正】精确区分按劳安排与按生产要素安排。二者只有一点不同,即经济基础不同:按劳安排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劳动要素安排存在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二者都属于劳动收入,安排标准都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2024·唐山一模)陆先生拥有一家业务状况良好的贸易公司,今年将接着增加投入。此外,他在银行存款230万,其中定期150万元,活期80万元。购买黄金产品和股票分别为30万元和50万元,并预留家庭生活消费资金16万元。陆先生的上述支配()①拓宽了家庭收入来源,努力使家庭资产收益最大化②把资产分为消费、保障、投资等不同账户进行管理③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能获得可持续的财产性收入④实现了家庭资产保值增值,兼顾短期收益与长期回报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解析:陆先生通过储蓄、投资黄金和股票等,拓宽了家庭收入来源,有利于家庭资产收益最大化,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有利于获得可持续的财产性收入,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保障,解除②;投资有风险,未必肯定能够保值增值,解除④。完善个人收入安排3.(2024·天津卷)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不利影响,某市发放了普惠型和红利型两种消费券。普惠型消费券人人有份;红利型消费券只对低保、特困等四类救助对象发放。发放红利型消费券()A.是完善我国安排制度的重要举措B.是政府运用货币政策刺激消费的手段C.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允,稳定人民生活D.有利于实现消费升级,刺激经济增长C解析:红利型消费券只对低保、特困等四类救助对象发放。由此可见,发放红利型消费券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允,稳定人民生活,C正确;材料未涉及安排制度,解除A;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从红利型消费券的发放对象来看,发放红利型消费券并不是为了实现消费升级,而是为了保障贫困对象的基本生活,解除D。考点二我国的社会保障1.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地位或特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平安和生存权利的“最终一道防线”满意社会成员的生活须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的特殊社会保障资金来源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安排来实现政府和社会国家和社会保障对象因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因素短暂或永久失去劳动实力,从而失去劳动收入来源的劳动者因自然灾难或其他经济社会缘由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保障方式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赐予无偿帮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供应社会化服务、实物供应或者福利津贴物质照看、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2.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角度原则要求全覆盖要公允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要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平安网”。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量力为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生活平安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满意人民的社会保障需求。同时,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假如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作支撑,社会保障即使建立起来也无法维持下去。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权责清要做到权责清楚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记。同时,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须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需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多层次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楚、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视野拓展]全球的社会保障模式大致可分为国家福利、国家保险、社会共济和积累储蓄四种,分别以英国、前苏联、德国、新加坡为代表。目前我国在建的社会保障体系,属于社会共济模式,即由国家、单位(企业)、个人三方共同为社会保障支配融资,而且这是将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改革趋势。社会保障体系1.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落实退役军人优抚政策,做好因公殉职人员抚恤,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对因灾因病遭受短暂困难的人员,都要实施救助,要切实保障全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对此,下列关于社会保障的相识正确的是()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允正义②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属于社会救助的内容③失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B解析:①④正确说明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与要求;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属于社会保险的内容,解除②;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失业保险只是社会保险的组成部分之一,解除③。【备选题】1.国外某经济学家指出:“社会保障政策可以扩大一国的经济福利,因为穷人得到效用的增加要大于富人效用的损失,使社会总效用增加。”这启示我们()①要权责统一,使高收人者享受更多社会保障权益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消退贫富差距③要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学问。“穷人得到效用的增加要大于富人效用的损失,使社会总效用增加”,这体现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③④符合题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公允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①错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消退贫困,缩小收入差距,②错误。本题选D。2.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会造成政府负担过重,不利于社会生产发展;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则会损害劳动者的主动性。因此,我国的社会保障必需()①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②建立在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③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④建立在提高广阔人民的生活水平上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C解析:过高或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都不利于社会生产发展。因此,我国的社会保障必需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