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理论概要 》讲义-外国近代军事思想_第1页
《 军事理论概要 》讲义-外国近代军事思想_第2页
《 军事理论概要 》讲义-外国近代军事思想_第3页
《 军事理论概要 》讲义-外国近代军事思想_第4页
《 军事理论概要 》讲义-外国近代军事思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军事理论概要》

教案

军事理论教研室

ChinesePeople'sArmedPoliceForces

外国军事思想发展概述

目的:讲解外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概况,归纳外国古代军

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把握军事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运用无产阶级

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和分析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

内容:(一)外国古代军事思想概述

(二)外国中世纪军事思想概述

(三)外国近代军事思想概述

(四)外国现代军事思想概述

(五)外国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启示

方法:理论讲解,设问解答,战例分析,归纳讲评

应时代所需,顺肘势所趋!

人生三件事:立业(创爱财富人

立言(思想观点人立德(精神境界)

寓教于情,寓学于乐,合乐于心!

"大学之道,在朗明德,在新天,在止于至善”一《大学》

文化是先族的、文明是世界的

小富靠劳动、中富靠机会、大富靠智慧

第三部分外国近代军事思想

一、外国近代军事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

外国军事思想一直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变而演进。1640年英国发生

了第一次具有世界性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

时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为近代军事思想的变革和创新提供了

最根本的前提条件。一方面在客观上要求资产阶级必须拥有强大的军

队;另一方面又直接导致了军队雇佣制的废除和普遍义务兵制的建

立,导致了新的作战方式的出现。

(二)外国近代军事思想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是军事技术产生质的飞跃

最突出的是枪械及火炮,在19世纪中叶前后,实现了由滑膛到线

膛、由前装到后装的两个飞跃。大大增加了枪炮的射速、射程和射击

精度。

关于膛线,究竟谁是第一个发明者,众说纷坛。据记载,奥地利

维也纳人凯尔奈,曾发明了直膛线,不过,这种直膛线是为了加速从

膛口装弹,而不是为了使弹旋转。1854年,英国测量员意特沃斯,

奉命改进枪的性能,当他无计可施时,忽然间想到小孩玩的陀螺,他

认为,陀螺之所以能旋转,是因为它不仅围绕着本身的轴线转,而且

陀螺轴线还围绕着垂直轴线旋转,转得越快,站得就越稳,摆动角也

越小,不但保持方向不变,还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于是,他在枪管

内刻制螺旋膛线。遗憾的是意特沃斯的成功试验并没有受到重视。直

到1865年,另一位英国人梅特福,在意特沃斯发明的膛线基础上改

进,才使膛线在枪支上获得广泛的应用。隐藏在枪膛内的膛线,凹下

去的小槽被称为阴线,凸起来的则叫阳线,两条相对阳线之间的垂直

距离叫口径,子弹头的直径比口径稍大一些,这叫过盈,只有这样才

能使子弹头嵌入膛线而旋转。作为一名曾发明过爆炸弹头的发明家,

梅特福发明浅阴线、和稍带圆角的阳线,这种膛线结构保证了膛线内

不因使用黑火药而堆积过多的火药残渣。应该说,梅特福膛线是一种

黑火药时代较为成功的膛线。线膛枪的原理并不复杂。当子弹在火药

气体的作用下嵌人膛线时,便沿着膛线向前运动,同时开始旋转,旋

转的弹头与陀螺相似,子弹轴相当于陀螺轴,是弹道的切线,即弹头

离开枪口后的飞行方向相当于垂直轴。弹头的转速达每秒3000转,

它不但绕着弹头做圆圈运动,且弹头的轴线始终围绕着弹道切线做锥

形运动,从而能克服空气阻气,不断向前飞去,保证弹头稳定地向前

飞行。因此,一颗小小的子弹竟能飞行几千米的距离,其道理就不难

理解了。

二是近代战争日益频繁

影响深远的资产阶级革命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国内战

争(1642年至1649年)、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至1783年)、法国

资产阶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1789年至1815年)、美国南北战

争(1861年至1865年)

殖民主义与争夺地区霸权的战争:英荷战争(17世纪中后期)、

克里木战争(1853年至1856年,亦称东方战争)、普法战争(1870

年至1871年)、俄土战争(1877年至1878年)、英布战争(1899年

至1902年)、日俄战争(1904年至1905年)

民族解放战争:(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的独立战争、19世纪上

半叶到20世纪初亚洲的民族解放战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非洲

人民的反帝武装斗争

无产阶级武装起义和武装斗争:19世纪30、40年代欧洲无产阶

级的武装起义、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无产阶级的武装起义、1871年

巴黎公社期间法国无产阶级的武装斗争等。

三是军事科学各个门类逐步形成

其一,战略理论研究十分活跃日趋系统化。17世纪中期至18世

纪中期,弗里德里希、劳埃德(英国)、比洛等,在战略理论发展和

战略学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拿破仑一世在长期的战争中,

创造和概括了集中优势兵力、选定主要进攻方向、突然猛烈实施进攻、

给敌军以致命打击等战略指导思想,将战略理论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克劳塞维茨(普鲁士)和若米尼(瑞士)从哲学和历史的角度,分别

写出了《战争论》和《兵法概论》,提出了许多精辟独到的军事观点。

德国老毛奇的速决进攻理论,德国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的速决和

歼灭战略,美国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以海权论为中心的海军战略

等军事理论日趋系统化。

其二,战役理论逐渐从战略、战术理论中分离出来,战役学作为

专门学科受到普遍重视。英国的劳埃德在18世纪80年代,在《劳埃

德将军军事和政治回忆录》中,将沿作战线在基地和目标之间反复进

行的集中、机会、战斗或威胁的作战行动,明确地称之为“战役”。

拿破仑在指挥数十次会战的同时,提出了区别于战略战术理论、有战

役理论特征的“大战术”理论。瑞士的若米尼和普鲁士的克劳塞维茨

事实上也都开始将战役理论从战略战术理论中分离出来,进行系统研

究。1885年俄国尼古拉耶夫总参军事学院院长列耶尔,在其《战略》

书中,不仅明确了战役的概念、内涵,而且论述了战略、战役、战术

理论的相互关系。

注:战役的意思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的一系列大小战

斗的总和。它是军队为达到战争的局部或全局性目的,按一个总的作

战企图,在统一指挥下实施的。属于战争与战斗间的作战行动。

其三,战术理论成果丰富。对战术学的形成和确立,产生重要影

响的人物和著作有:18世纪末,苏沃洛夫的《制胜的科学》,论述了

三项基本战术原则:一是“目测”,即善于判断敌情和地形,及时定

下决心;二是“快速",即要有高度的机动性和突然性;三是“猛攻”,

主要指决战时刻全力以赴,穷追猛打。(一般认为,这是一部较早的

战术理论专著)。19世纪初,比洛出版了《新军事原理》和《新战术》,

提出了战略从属于政治,战术从属于战略的观点。

1812年克劳塞维茨在为普鲁士王太子授课时,撰写的《战术或战

斗学讲授提纲》中,提出了“战斗的一般理论”和"应用战术”等重

要概念。由此,学界认为,正是克劳塞维最早将战术提到学科理论的

高度来研究。1832年克劳塞维在《战争论》中,明确提出"战术是

在战斗中使用军队的学问,战略是为了战争目的运用战斗的学问”的

观点。

1840年,若米尼在《兵法概论》中,立足于总体上研究战争,把

战术作为战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战略是在地图上进行

战争的艺术,是研究整个战争区的艺术。战术是在发生冲突的现地作

战和根据当地条件配置兵力的艺术,是在战场各点使用兵力的艺术。"

1897年日本出版了《战术学》,作为士官学校的教科书,并推之

为“将校者之书”,其内容涉及战斗原则,攻防样式,战斗队形,步

兵、炮兵、骑兵、工兵及其合成战术,战斗指挥,战斗保障,行军、

宿营以及铁路、舰船输送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前一个时期军事思想发展的重心是在东方,

而后一个时期军事思想发展的重心则从东方转移到了西方,但从总体

趋势来看,必然呈现多元化特征。

二、外国近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近代英国的军事思想

近代英国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独特的社会背景。在政治领

域,英国率先进行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并于1649

年宣布成立英吉利共和国,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国的统治地

位。随后不久,英国又先于其他国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一系列变

革,不仅决定了英国是资本主义的诞生地,还决定了英国是资产阶级

军事科学的诞生地。

频繁的战争活动。英国资产阶级为了取得政权,1642年至1649

年进行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取得政权后,开始了一系列对外掠夺和

殖民扩张战争:1649年入侵爱尔兰,1650年远征苏格兰,1652年至

1654年第一次英荷战争,1655年对西班牙的战争,1665年至1667

年、1672年至1674年第二次、第三次英荷战争,从17世纪末至18

世纪中期与法国的四次大规模的争霸战争,1756年和1759年征服孟

加拉与魁北克的战争,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期的英美战争和反法

战争,19世纪中期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以及镇压印度人民起

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征服埃及与苏丹,以及向南非扩张的战争等。

(略)

(二)近代法国的军事思想

近代法国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一是路

易十四及路易十五时期;二是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三是普

奥战争和普法战争时期。拿破仑战争,作为近代史上时间最长、规模

最大的战争之一,对近代法国及世界各国军事领域的变革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至此,近代法国军事思想进入了鼎盛时期,拿破仑为其主要

代表。

1、拿破仑的军事思想

1)拿破仑生平

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Bonaparte,1769年至1821年),法国

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出生在法国科西嘉岛一个破落的

贵族家庭,毕业于布列纳堡预备军校和巴黎高等军事学院,是一位卓

越的军事天才。1785年任法国陆军炮兵少尉。法国大革命爆发后,

他加入雅各宾俱乐部。1793年在土伦会战中立战功,(8年)随之获

准将军衔。1795年在镇压葡月十三日王党叛乱时,表现果断,晋升

少将,并被任命为巴黎卫戍司令。1796年统兵到意大利作战,打败

皮埃蒙特和奥地利联军。1798年率军远征埃及。1799年10月返回巴

黎,发动雾月十八日政变,推翻督政府,组成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

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称拿破仑一世皇帝。期间,他多次击

败保王党的反扑和反法同盟的入侵,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颁

布的《拿破仑民法典》更是成为了后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蓝本。在

他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形成了庞大的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

军事奇迹。1812年兵败俄国,元气大伤;1814年他被第六次反法联

盟军队击败,被迫下台。1815年重返巴黎,恢复短期统治,同年6

月在滑铁卢之战中失败,再次退位。1821年病逝于被流放地圣赫勒

拿岛。1840年尸骨被迎回巴黎隆重安葬在塞纳河畔。

2)拿破仑作战

他曾亲自指挥大小会战50多次,赢得大约35次胜利,打败前5

次反法联军的进攻。

第一次反法同盟(1793-1797)土伦战役曼图亚争夺战镇压保王党战役

第二次反法同盟(1798-1801)马伦哥会战

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乌尔姆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

第四次反法同盟(1806-1807)耶拿战役艾劳会战弗里德兰战役

第五次反法同盟(1813-1814)瓦格拉姆战役

第六次反法同盟(1813-1814)莱比锡战役

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滑铁卢战役

拿破仑一生中没有留下什么完整的军事理论著作,只是晚年口述

的战争回忆和有关军事学术的见解,被后人编为《拿破仑文选》。

3)拿破仑的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

其一,把战争作为实现政治主张的工具

在拿破仑看来,“冲击、远征、进攻”都有其深刻的政治动因。战

争实际上是拿破仑实现自己政治主张的"双刃剑",一方面,他把战

争作为保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工具。这是

拿破仑成功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他又把战争作为掠夺奴役其他国

家及民族、谋求地区霸权的政治工具。这又是拿破仑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这个意义上说,拿破仑并非败于他的军事力量运用,而是败于他的

霸权政治。(1813年的莱比锡战役就是一个战例-第346页。)英国的

马歇尔•康威尔将军认为,莱比锡的惨败,拿破仑本人应负责任。因

为他在政治上想维持易北河之线,作为其帝国的东疆,所以他忽视了

面对着数量优势的联军,那是一种不可能的军事任务。所以,拿破仑

是由他政治的雄心,而牺牲了军事天才。

同时,拿破仑十分注重运用政治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一方面,注重外交手段的运用。在第1次反法联盟战争期间,他在上

送执政团的报告中写道,“军事、外交,和财政都必须有统一的政策。

就目前而言,在意大利,外交实为军事的函数。”另一方面,注重法

律手段的运用,1804年通过的《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称《拿破仑

法典》),是在拿破仑亲自主持下制定的。拿破仑本人也十分欣赏这部

法典,因为该法典在巩固胜利成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拿破仑说: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这一切的记

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

民法典。

其二,战争要靠经济支撑,并能发挥经济职能

拿破仑十分注重经济对战争的支撑作用,一方面,他非常重视国

内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以便为战争提供必须的物质力量;另一方面,

他还非常重视“以战养战”问题,以此解决远距离作战给养问题。拿

破仑还非常重视战争的“经济职能”,一方面,他把战争作为维护法

国经济利益和增加物质财富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又把战争作为破

坏对方经济利益和扼杀对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其三,从实际出发的战争指导原则

恩格斯写道:“拿破仑的不朽的功绩就在于,他发现了在战术和战

略上唯一正确使用广大的武装群众的方法,并且他把这种战略和战术

发展到那样完善的程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社

版1959年版第565页)拿破仑从实际出发的战争指导原则,主要体

现在:

(1)歼敌比略地更重要。普遍认为,攻占敌人的要塞和领土通常

是战役和战术行动的主要目标。拿破仑则与此相反,他认为,首要和

基本的作战指导原则,不是力图占领敌人的土地,而应力图歼灭敌人

的军队。他说:"我只看到一点,那就是敌人的大量军队。我力图消

灭它们,因为我相信,只有把军队一消灭,其他一切就会随之而土崩

瓦解。”

(2)军队的力量“等于人数乘速度”。拿破仑认为,消灭敌人兵

力所需的"军队的力量就象力学中运动的数量一样,等于人数乘速

度”。其中,"人员数量的不足,可以用进军的速度来弥补;炮兵的缺

乏,应以适当的机动来抵偿”,这就是说,"走”是"打”的辅助,机

动能增强“打”的力量。他还认为“行军就是战争”,“战争的才能就

是运动的才能,善于运动的军队必能获得胜利”。拿破仑认为“迅速

是一种必要的和基本的因素”,"因为军事学术是一门实干的艺术,所

以一切复杂的机动都必须抛弃。简便是良好机动的首要条件。”(长征

初是什么情况?)因此,法国士兵说:"皇帝发明了一种新的作战方

法,他利用我们的脚来代替刺刀。”

(3)强调进攻但不放弃防御。拿破仑十分注重进攻,而且强调先

敌进攻。他认为,“如果允许别人进攻自己,那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但进攻不应该是鲁莽的,而应该是慎重的。他认为,“战争中没有绝

对的事情,并非毫无例外,在自己防御壁垒阵里等候敌人,不能认为

都是错误的方法”。他坚持把进攻和防御直接而有机地统一起来,即

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攻防互寓。在拿破仑看来,“防御战争不能排

斥进攻,就像进攻战争中不能没有防御一样二

对于拿破仑防中有攻的思想,恩格斯作了高度评价,他说:“在完

全防御性的战局中,进行进攻战和不断攻击的最出色的例子,是拿破

仑的两个卓越的战局-—1814年战局和1815年战局,虽然前者以拿

破仑被流放到厄尔巴岛而告终,后者以滑铁卢的失败和巴黎的陷落而

结束。在这两个著名的战局中,这位完全为了保卫遭到敌人侵犯的国

家而战的统帅,在一切地点一有机会就向敌人进行攻击;虽然整个来

说,兵力始终比入侵的敌人少得多,但是他每次在攻击地点都能造成

优势,而且通常都取得了胜利。这两个战局的不利结局丝毫也不贬低

它们在总的意图方面的优点,或其中局部行动的意义。这两个战局之

所以失败,完全不是计划本身或计划执行上的原因,而是政治方面和

战略方面的原因;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同盟国在兵力上占有巨大优

势,一个在四分之一的世纪内连年战争,因而力量消耗殆尽的国家,

已不可能单独抵抗整个武装起来的世界对它的进攻。"(《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14卷,人民出社版1964年版第71-72页)

(4)兵力集中使用可以改变战场上的优劣态势。拿破仑认为,“战

争中的第一原则,就是要求所有部队,在战场上集中好了之后才进行

会战”。同时,他还认为,军事指挥的艺术,就在于当自己的兵力数

量居于劣势时,反而能在战场上化劣势为优势。而一支劣势的部队,

如能正确地进行集结,通常都能战胜一支数量虽然居于优势但却不能

正确集结的部队。对此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极为赞赏,认为“拿破仑

的秘诀在于集中”(《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3卷,战士出社版

1982年版,第484页)

(5)步兵骑兵与炮兵三者相倚为用。在作战中,骑兵主要用于袭

击、扩大战果与阻击溃败敌军的集结,以发挥骑兵的长处冲击力;而

骑兵出击,两翼暴露,并由于它不能使用枪炮,仅以刀矛作战而火力

不足,所以需要步兵和炮兵的支援。但这种支援决不能限制骑兵的冲

力为条件,(不能慢)步兵不能牵累骑兵。力求兵种之间的最优协同,

避免某兵种之短对其他兵种之长的不利制约。

(6)虚实变换与实行奇袭。拿破仑在关于围攻土伦的回忆中写道:

“要战胜敌人,就必须出其不意地行动。”他强调,在战争中,有一

条显而易见的原则,就是不要做敌人希望你做的事,(理由很简单)。

奇袭是对虚实变换的利用,虚实变换为奇袭创造有利时机。

(7)关于主要方向与次要方面的区分与转换。他认为,主要作战

线和次要作战线之间的转换,是一种最为技巧的运动。他完全以主要

方向上的胜利为根本原则。

(8)关于散兵与步兵纵队的配合。由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并完成

于法国大革命的“新的作战方式以散兵和步兵纵队的配合为基础,以

军队区分为由各兵种组成的独立的师或军基础,在战术和战略方面都

被拿破仑发展到了完善的地步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

民出社版1971年版,第184页)其中纵队队形,在当时能使每个士

兵具有高度的自信和坚强的防御力,使训练较差的军队也能有秩序和

组织性,而且便于突破敌人线性队形;而散兵队形,则可以有力配合

纵队的行动,能在起伏地、森林和居民地与敌灵活作战。这种战法,

被后人誉为拿破仑战法。

其四,关于军队建设的辩证观点

一是诸兵种应协调发展,他认为“步兵、骑兵、炮兵三个兵种的

合理的比例关系,永远是所有伟大的统帅必须深思熟虑的课题”。骑

兵的长处在其冲击力,炮兵的优势在其火力。步兵则兼而有之,其作

战能力更全面,但对比来说,冲击力不如骑兵,火力不如炮兵。因此,

“步兵、骑兵和炮兵在数量上应成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兵种不能代

替另一个兵种J

二是精神力量比物质力量更重要。拿破仑认为:"世界上只有两种

强大的力量,即刀枪和思想;从长远来看,刀枪总是被思想战胜的二

他强调:"最为理想的是,一个人的机智和才能,能与性格或勇气相

互均衡。果能如此,也就与众不同。若勇气过人而才智不足,则易于

鲁莽从事,而缺乏深谋远虑;反之,若才智虽优而勇气不足,那他会

不敢毅然实行其计划。”拿破仑根据四边形公理,把军事指挥员的智

慧比作四边形的"底”、把意志比作四边形的“高”,认为只有当智慧

和意志同步发展,并成为“正方形”时,指挥员的才干才能达到了理

想的高度。

三是拿破仑十分重视士兵的地位和作用。在建军和治军实践中,

关注军官与士兵的关系。一方面他要求军官与士兵保持良好的关系,

这是各级军官“成功地进行领导的一个秘密”,为此,他要求初、中

级指挥官在6个月后,必须了解该部队所有官兵的姓名和能力。另一

方面他提出要从士兵中选拔军官。用这种方式,进一步调整军官与士

兵的关系。拿破仑激励士兵的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二

拿破仑常说的一句话是:"每个士兵的背囊里都有一根元帅的指挥

杖”。其(鼓励)意思是,每个人都可能在下一个时刻中奖!每个人

都可能成为他自己想要成为的任何人,(抱定这样的想法)我也坚信,

你们也的确很有可能摸到那根梦想的权杖!将军的指挥杖!)(人生做

好三件事:立功、立言、立德)

2、(瑞士)若米尼的军事思想

1)若米尼的生平简介

法国大革命产生了一代天骄拿破仑,拿破仑战争则培育出若米尼

这位近代兵学大师。若米尼的一生的确极富传奇色彩。他是瑞士人,

一生却主要为两个敌对的大国(法国和俄国)效劳;他虽然初级步兵

学校都未进过,却成为与克劳塞维茨齐名的西方军事理论家;他没有

显赫的家世,却得到了拿破仑的赏识,并被俄军授予上将军衔;他撰

写的军事巨著《战争艺术概论》被欧美各国普遍列为权威性军事教材,

也曾是美国内战中(南北两军)军官们囊中的必备读物……

(1)两次毛遂自荐皆被拒

1801年,22岁的若米尼怀着自小立下的要当元帅的远大抱负,

离开祖国瑞士来到巴黎。经介绍,若米尼在一家服装厂当上学徒工,

在巴黎落下了脚。对于若米尼来说,工作很快就驾轻就熟了。年轻的

若米尼当然不甘心一辈子只做这样轻松的工作。为了实现自己的梦

想,从未停止过在军事方面的自学。白天他抽空学习,晚上则彻夜读

书。他潜心研究拿破仑的崭新作战方式和统帅艺术,并同菲德列大帝

的帅道进行比较分析。两年后,若米尼写出了自己的处女作《论大战

术》,又名《大战术的理论和应用教程》。1803年,第二次反法同盟

形成。拿破仑开始在法国进行兵力动员。若米尼认为实现自己抱负的

机会来了,《论大战术》说不定就是自己得到元帅权杖的敲门砖。他

离开了服装厂,准备去敲响自己人生的大门。当时法国最深孚众望的

将军是魏特。若米尼带上自己的手稿去拜访魏特将军。不料,当时给

魏特将军当秘书的是其小舅子肖德隆上尉。此人不学无术,又喜欢自

作主张,看到这个极其普通的瑞士青年,也找上门来要见将军,于是

从中作梗。若米尼第一次毛遂自荐的尝试失败了。

既然法国不要他,若米尼把目光转向了另外一个军事大国俄国。

一天,若米尼带着写给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献辞和《论大战术》一书

的手稿,去见俄国驻巴黎大使。接见他的是大使馆秘书乌布里尔。乌

布里尔把若米尼请进了会议室,翻阅了一下他的《论大战术》手稿后

说道:“亲爱的先生,要给我们俄国将领们上课,您不觉得太年轻了

吗?”若米尼大声回答:"我不是想一定要给贵国的将领们上课,我

只是想把我在兵法上的一些发现,与俄国的将领们进行一下探讨。"

乌布里尔根本不想听若米尼说什么,不客气地讥讽道:“有些在巴黎

马路上东游西逛的人,很会招摇过市,老把我们俄国人看作傻瓜。"

话说到这个份上,若米尼只能起身告辞:"好吧,先生,后会有期。”

若米尼的第二次毛遂自荐又以失败告终。

(2)拿破仑两度拍案惊奇

屡屡碰壁的若米尼终于遇到了转机。他的书稿引起了拿破仑手下

大将内伊元帅的重视。内伊元帅十分欣赏若米尼的军事才能,决心帮

助这个年轻人。他不仅掏钱资助若米尼出版了这本书,并礼聘若米尼

为随身助理,尤为重要的是,他还把这本书推荐给了拿破仑。这一次,

若米尼,这个26岁的瑞士青年,终于迎来了他的将军之路。当拿破

仑读了若米尼《论大战术》书稿后,拍案而起:“年轻的瑞士人把我

的全套战法都写出来告诉我们的敌人了!军政部为什么批准出版这本

书?”过了一会,拿破仑平静了下来,又说:“我实在不必这么自扰。

敌人的那些老将们根本不读书,而肯读书的青年人又不够资格有指挥

权。不过,今后再出版这种书,必须由我亲自批推。”不久,若米尼

被提升为上校,当了内伊元帅的参谋长。1806年,欧洲战事重启。

拿破仑亲自召见若米尼,决定把他留在统帅部,以便咨询。召见完毕

后,若米尼需要返回内伊元帅军部作个交代。行前他问拿破仑:"4

天以后,我是否应该到班堡再去见您?”法国皇帝一听,极为吃惊,

反问:"谁说我要去那里的?”因为这是拿破仑藏在心中的机密,行

动计划从未泄露给别人。若米尼不慌不忙地回答:"陛下,是地图和

您指挥的马伦哥、乌尔姆两次战役告诉我的。”这件事给拿破仑留下

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他被流放到圣赫勒那岛的晚年,他还曾对身边

人讲述起这段往事。

(3)法国元帅逼走"外来户”

若米尼的超群才略和拿破仑的格外器重,引起了法国元帅们对这

个“外来户”的嫉妒。若米尼对这些心知肚明。为此,他先后15次

提出辞职,但每次都被挽留了下来。但是,若米尼感到继续在法国军

队干下去,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

1813年8月,若米尼致书俄国沙皇亚历山大,表示愿意前赴俄

国效劳。此时的若米尼早已不是昔日默默无闻的穷小子了。亚历山大

欣然表示欢迎。这样,若米尼告别法国,踏上了俄罗斯的土地。初到

俄国时,若米尼在亚历山大的统帅部当军事顾问。亚历山大死后,尼

古拉一世登基。鉴于俄国旧式军校观念落后、思想陈腐,尼古拉一世

责成已是俄军高参的若米尼着手研究军事教育改革。若米尼经过思

考,决定参照普鲁士柏林军校的模式,建立一所可供未来俄国将军们

学习兵法的军事学院。学院将以民主的教学和管理方式,来为俄军培

养指挥和参谋人才。尼古拉一世很快批准了若米尼的方案,同时任命

若米尼为俄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学院的首任院长。若米尼非常高兴,因

为兴办军校教授学生是他一生的夙愿。此时若米尼已经52岁。

对于若米尼的离法去俄,法国方面未作苛责,因为若米尼的国籍

是瑞士,而瑞士又是个中立国,所以人们并不把他的做法视为叛国。

当俄国等欧洲反法同盟国家,在1815年重新对法国开战时,若米尼

也保持了人格的荣誉,从未为俄国及其盟友设谋。即便是有一次普鲁

士国王亲自来征求作战建议,他也当面拒绝。对此,俄皇也很体谅,

对法战事期间,还特地让他回瑞士休假。在1815年以后的和平年代

里,若米尼继续充担俄皇的军事顾问,协助进行军事改革,并被授予

步兵上将军衔。若米尼晚年定居法国,却靠俄国养老金生活。1869

年3月24日,这位90岁的老人在巴黎去世。

2)若米尼的军事思想

若米尼(又译约米尼,1779年至1869年),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

对战史的研究,他认为是军事学术原则的唯一理论基础。军事学术应

包括战争政策、战略、大战术、勤务学、工程学和初级战术等六个组

成部分。主要著作有:《论大规模军事行动》、《法国大革命战争批判

史》、《战略学原理》、《拿破仑的政治和军事生涯》和《战争艺术概论》

等。在军事理论方面同克劳塞维茨一样是“全世纪公认的权威人士”

(《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战士出社版1981年版,第258

页)。

若米尼的主要观点:

(1)若米尼认为,战争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

(2)关于战争政策,若米尼认为,战争政策是外交与战争之间的

一切相互关系。

(3)关于战略,若米尼认为,战略是地图上进行战争的艺术,是

研究整个战争区的艺术,是为入侵别国或保卫本国,而在战场上指挥

大军的艺术,是把军队的大部分兵力集中到战争区或作战地区决定点

上去的艺术。

(4)关于战术,若米尼认为,战术是指挥战斗的艺术,即指挥师

或独立支队独立作战,在决定性时间和地点投入主力进行战斗,以及

在作战现地根据条件配置和使用兵力的艺术。

(5)关于战争勤务,若米尼认为,战争勤务实际上是战争准备、

保障战略和战术使用的科学,也是军队移动的应用艺术。

若米尼的军事思想:

其一,战争确有原理和规律可循

若米尼根据自己亲历的战争实践以及对战史的研究,坚信战争确

有原理和规律可循。他写道:“战争的确有儿条为数不多的基本原理,

若是违反了它们,就一定会发生危险,若是能好好地运用它们,则差

不多总是可以成功的。”,“这类规律若被一位指挥着一支英勇部队的

将领所掌握,那么它们就能成为夺取胜利的可靠保证二他认为,不

应该用战争中出现的少数例外事件或偶然因素来否认战争规律的存

在。他也对于战争原理和规律的不平衡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

在战争的某些部分,尤其是战略方面的一些原理和规律是相对稳定

的。但就整个战争而言,则并非全部如此。其中,战术方面的原理和

规律则是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他极力反对把战争理论

绝对化。同时他认为:"唯一不变的东西只有战略,从西庇阿和恺撒,

直到腓特烈、彼得大帝和拿破仑时代,战略原则都是一样的,因为它

们不受自然条件、武器性质和军队编制的影响J

其二,战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若米尼认为,政治因素是影响和制约战争的首要因素。“判断战争

是否适合时机,是否正当,甚至或者是否需要,并决定应采取哪些行

动”,都应首先从政治因素着眼。他认为,民众在战争中也将起到十

分重要的作用,民族抗战对战争的影响极大。若米尼认为,精神因素

同样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他还认为,优良的将帅是保证

战争胜利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特别强调对将帅的选拔问题,“对统帅

的选择,是国家管理科学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也是国家军事政策中

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他认为,一个合格的将帅,至少应做到四点:

精通战争理论、具有决策能力、具有实际作战能力、具有较好的品性。

其三,精锐的军队''能够创造出奇迹”

若米尼认为,一个国家需要一支精锐的军队。有了精锐的军队,

才能使国家获得成功,创造奇迹。

如何建立一支精锐的军队?主要观点是:首先,“军队总应该成为

政府经常关注的对象”,他强调指出:"一个政府,不论用什么借口轻

视军队,总是要受到后人的谴责,因为由于它轻视军队,不仅不会使

国家和军队获得成功,反而会给国家和军队带来耻辱。"为此,一方

面,"不论国家实行什么制度,作为一个英明的政府,其一贯的宗旨

应该是,提高军人的地位,以培养居民的光荣感和英勇精神”,“假使

在一个国家里,那些牺牲生命、健康和财产去保卫祖国的勇士们,还

不如那些包税者和交易所的生意人受到尊重,那么这个国家就一定是

非常可悲的二另一方面,政府应大力提倡民族的尚武精神,“如果政

府不采取措施培养人民的尚武精神,那么它为建设军队而采取的一切

最好的措施,也都将是徒劳劳的”。

其次,要使军队达到完善的程度,必须具备以下12个条件:

1.良好的兵员补充体制;

2.良好的军事组织;

3.组织良好的国民后备军体制;

4.部队和军官在机动、内务和野战勤务方面,都有良好的训练;

5.严厉但不带屈辱性的军纪,以信念为基础,而不是靠形式主

义的队列勤务所培养起来的服从和执行命令的精神;

6.有效的奖励和竞赛制度;

7.特种兵(工兵和炮兵)有充分良好的训练;

8.尽可能在武器装备方面,包括在进攻性武器和防御性武器方面,

保持着对敌人的优势;

9.一个总参谋部,既善于利用上述一切因素,又善于很好地组织

军官的理论和实践训练;

10.一个良好的仓库、医院和一般行政管理体系;

11.统帅部和高级领率机关都有健全的组织体制;

12.善于提高士气。

另外,他还指出,"在一个长期的和平阶段中,保持军队的战斗力

特别重要,因为军队的战斗力在和平时期最容易退化”,"我决不主张

国家要从早到晚剑拔弩张,天天准备打仗。这种情况对人类来说,简

直是一种祸害,而且从现在的国家情况来看,也是不可能出现的。我

只想说明,一个文明国家的政府应该常备不懈,以便能随时开始有利

的战争”。

其四,要实施灵活的战争指导

若米尼认为,进攻比防御居于优越的地位,因为进攻可以把战祸

带到敌国,使本国不至于受到战争的破坏。然而,进攻也有诸多弊端,

其主要表现是:进攻敌国国土,容易激起对方的抵抗精神,尤其是对

方感到国家的独立受到威胁的时候;深入敌方境内时,己方战线会受

到威胁。(日俄战争在我国东北开战)

若米尼认为,一个守势的战争,如果进行得巧妙,也并非是完全

不利的。因此,进攻和防御应适时适情运用,"一个将领的最大才智,

就是善于交替运用这两种作战体系,特别是善于在防御交战最激烈的

时刻重新夺取主动权”。他还指出:"分散兵力是兵家的大忌”,他把

集中兵力,重点打击看作是战争的基本原理。他说:“战争的基本原

理要求,攻者应把较大的兵力集中用于决定点上,若一支军队处于劣

势,却要对一支集中的优势之敌,从两点同时发起攻击,那就违背了

这条基本原理J

3)评价

需要指出的是,若米尼将政治、外交仅仅归结为精神因素,是不

科学的。他对精神要素、精神手段的认识,也与我们今天的理解大不

相同。他所理解的精神手段十分宽泛、模糊,乃至落实到对军事政策

的具体内容的理解时,竟把和敌情分析有关的一切内容统统地纳入其

中。比如,若米尼不仅把民族尚武精神和军队士气的培养,影响战争

胜败的士气、指挥员的精神状态、统帅的精神素养,纳入到军事政策

的研究中,而且把对假想国的实力和资源的了解、支配军队的制度、

军队指挥权的实施方式等内容也说成是精神因素。这反映了若米尼在

认识上的矛盾和混乱。但是,若米尼对战争与政治关系的关注,对战

争最高层次决策问题的涉及,对战争发动时机和战争进程、战争性质

和战争规模的论述,对战争活动与外交手段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已

经摆脱了以往军事理论的束缚。

(三)近代德国的军事思想

17世纪至18世纪初的德国,在政治上仍然是中世纪的“神圣罗

马帝国”(国家称谓亦如此),它由300多个大大小小的邦、51个自

由市、1500多个小骑士领地组成。1815年,根据维也纳会议的决议,

组成“德意志邦联"。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经济上也仍然

比较落后。1848年3月德国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为资本主义经济在德意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近代德国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包括四个历史阶段:

一是18世纪中叶军国主义时期。1740年弗里德里希二世即位,

他把国家收入的80%用于军费开支,不断进行对外扩张战争,普鲁士

很快成为欧洲大陆的新兴强国。

二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反法战争之后。德意志联邦中的两个最

大的邦国奥地利、普鲁士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是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德国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

政治力量逐步成长壮大,发动多次武装起义和武装斗争。

四是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期。186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

一世任命贵族出身的奥托•冯•俾斯麦为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他

上台后实行强硬的"铁血政策”,先后发动三次王朝战争(即1864年

对丹麦的战争、1866年对奥地利的战争、1870年对法国的战争),最

终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

俾斯麦公然对普鲁士议会说:“德意志看得起普鲁士,不是它的

自由主义,而是它的实力-一-当前各种重大问题的解决,不是靠演说

和大多数人的决议-一-而是靠铁和血J

1、克劳塞维茨的军事思想

1)生平简介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iiVOnCIaUSeWitz,1780年至1831年),

普鲁士资产阶级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将军。生

于马格德堡小贵族家庭,1792年参加普军。1801年入柏林军官学校

学习,因成绩优异,深得校长沙恩霍斯特的赏识,1803年毕业后,

任奥古斯特亲王的副官。在此期间,经常参加沙恩霍斯特主办的军事

协会活动,听康德主义者基瑟韦特教授讲哲学,奠定了他良好的哲学

和军事理论基础。1806年10月他随亲王参加奥尔施泰特会战时,被

法军俘虏,第二年底获释。

1809年初,克劳塞维茨调到普军总参谋部工作,任总参谋长兼

军事改革委员会主席沙恩霍斯特(原校长)的办公室主任,协助他从

事军事改革。1810年秋,任柏林军官学校战略和战术学教官,并为

普鲁士王太子讲授军事课。1812年春,他主张联合俄国抗击法国,

因不满普鲁士国王同拿破仑一世结盟而辞职,转而加入到俄军,在骑

兵和步兵司令部任参谋长等职。1814年回归普军。次年任GL布吕

歇尔军团第三军参谋长,参加了利尼等会战。

1818年5月,经格乃泽瑙力荐,被任命为柏林军官学校校长,9

月晋升为少将。任职校长12年,他潜心研究战史和军事理论,致力

于《战争论》的著述。1830年,奉命调任炮兵第二监察部任监察。

当时《战争论》还末完成。于是,他将手稿3000多页分别包封并贴

上标签,准备以后修改。1831年5月,他又被任命驻波兰普军参谋

长。同年11月16日患霍乱,病逝于布雷斯劳。

克劳塞维茨去世后,他的妻子玛丽•冯•布吕尔,于1832年开

始,陆续整理出版《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共10卷,其中

1至3卷为《战争论》,其余为战史著作。

2)关于《战争论》,如何阅读其精髓?

其一,逻辑思路是“从绝对战争到现实战争”路径

(1)在《战争论》中,克劳塞维茨强调"要使人在全书中到处都

能清楚地看到两种不同的战争”,“理论的任务是把战争的绝对形态提

到首要的地位,并且把它看作是研究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二

所谓绝对战争,它没有具体时间、地点和敌对双方,是按其自然

属性所表现出的形态(或者说是按其原始概念所固有的形态)。克劳

塞维茨有时也称"抽象战争”、“纸上的战争”、战争的“原始概念”。

所谓现实战争,它是实际存在过的有具体时间、地点和敌对双方

的战争,是由于受到自然原始以外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区别于

其本来面貌的形态(或说是一种经过了现实生活“修正”的形态)。

克劳塞维茨认为,在绝对战争中,由于敌对双方"三种相互作用”

的推动,将导致“三种极端”,即“暴力最大限度的使用”、“目标是

使敌人无力抵抗”、“最大限度地使用力量二但在现实战争中,这些

“极端”现象往往得到了修正。他说"如果要坚持这种追求绝对的概

念,不考虑一切困难,并且一定要按严格的逻辑公式,认为无论何时

都必须准备应对极端,第一次都必须最大限度地使用力量,那么这种

做法无非是纸上谈兵,一点也不适用于现实世界”。因此,研究战争

理论的人,必须同时考虑“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这两种不同形

态的战争。只有这样,才能对战争现象获得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2)通过深入考察和分析比较,克劳塞维茨发现了“三种极端”

在现实中得以修正的基本因素(原因),即战争领域中存在的一些基

本规律,(我理解为约束条件):第一,战争决不是孤立的行为,是由

一定时期内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引起的;第二,战争决不是短促

的一击,而是一系列连续的军事行动,战争的力量诸如军队、国土(土

地和居民)和盟国,在战争中是逐渐发挥作用的,要同时发挥作用是

不可能的,同时使用一切力量也是违背战争性质的;第三,战争的结

局也不是绝对的,战败国往往把失败只看成是在将来的政治关系中还

可以得到补救的暂时不幸。(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样,使一直被战争

的目标所掩盖的政治目的得以显露。

(3)如何评价克劳塞维茨“从绝对战争到现实战争”这一研究战

争的思维路线?(一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持怀疑、批评的态度。有人认为,克劳塞维茨研究战争

特性,之所以不从历史现实出发,而从战争的概念开始,重要原因之

一就在于他的唯心主义世界观。他把这种(注:绝对战争)从来不存

在的东西,视为自己“研究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恰好说明了他认识

能力的时代局限性!也有人认为,“从绝对战争到现实战争"的研究

方法,《战争论》简直成了一个“充满哲学理论的迷宫”,"读者当中

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把握其逻辑路线,或者深入其理论境界,而不致迷

失方向”。(本人并不认同上述说法。马克思的《资本论》关于剩余价

值的分析(英国的地租作为例证)、宏观经济关于厂商模型的分析等

是在什么样的条件假设)

另一种观点则持肯定、褒奖的态度。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使用理

想客观的概念是十分普遍的。战争是一种远比机械、力学、化学、生

物运动,以及其他社会运动更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涉及政治、经济、

军事、自然、心理等诸因素,研究战争更需要首先创立一个高度抽象

的、理想化的标准模型,即“绝对战争:因此,绝对战争就是纯粹

的战争,它不会受现实生活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研究具体的战争时,

重要的是弄清这些战争与抽象的绝对战争有什么不同之处,和为什么

会出现这些不同之处。绝对战争这种理论上的抽象概念,就起到了理

论的作用,有了这样一种易懂易记的标准,使人们能够从错综复杂的

情况中找出一些规律。(其理论的逻辑性,其实是德国哲学的反映)

其二,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他在论述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提出了这一著名论断。

(1)“战争是由政治产生的”

克劳塞维茨认为,“社会共同体(整个民族)的战争,特别是文明

民族的战争,总是在某种政治形势下产生的,而且只能是某种政治动

机引起的。”正是由于战争的政治动机不同,战争才会是各不相同的。

他形象地比喻说,政治"是孕育战争的母体,战争的轮廓在政治中就

已经隐隐形成,就好像生物的属性在胚胎中就已形成一样”。

(2)“政治意图是目的,战争是手段”

从目的和手段的层面来考察,克劳塞维茨得出的结论是:“政治意

图是目的,战争是手段,没有目的的手段永远是不可想象的。”,他多

次强调:"政治是头脑,战争只不过是工具,不可能是相反的。""我

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把战争看作是独立的东西,而应该把它看作

是政治的工具,只有从这种观点出发,才有可能不致和全部战史发生

矛盾,才有可能对它有深刻的理解。”

(3)“政治贯穿在整个战争行为中”

克劳塞维茨批评一种观点,即认为战争一爆发,政治交往即告中

断,而出现一种只受本身规律支配的完全不同的状态。他认为“政治

交往并不因战争而中断,也不因战争而变成某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无

论使用怎么样的手段,政治交往实质上总是继续存在的”,“战争有它

自己的语法,但是它并没有自己的逻辑”,之所以说“战争无非是政

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其涵义正在于此。总之,“政治贯穿在整

个战争行为中,战争中起作用的各种力量在所允许的范围内,对战争

不断发生影响二

(4)“一切战争都可看作是政治行为”

克劳塞维茨在深入探讨战争对政治的从属性时,还指出了战争与

政治的高度一致性。他在书中写道:"即使政治真的在某一种战争中

好像完全消失了,而在另一种战争中却表现得很明显,我们仍然可以

肯定地说,前一种战争和后一种战争都同样是政治的。”,他认为“战

争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就是政治本身”,当然,必须把战争“看做是

另一个整体的一部分,而这个整体就是政治二

(5)政治必须适应战争手段的性质

克劳塞维茨认为,尽管战争从属于政治,但战争也有其自身的“语

法”(注:规律性);尽管政治决定战争,但战争手段也影响着政治目

的的确定和实现。因此,政治目的不可以''任意地决定一切,它必须

适应手段的性质”,“如果政治向战争提出所不能实现的要求,那么它

就违背了政治应该了解它想使用的工具这一前提”。他的结论是,政

治家和统帅“不应该把那种不符合当时情况的战争,看作是他应该从

事的战争,也不应该想使他所从事的战争成为那样的战争。这是所有

战略问题中首要的、涉及面最广的问题”。

(6)评价

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与政治的辩证思考,空前深刻地揭示了战争

的本质,使人类对战争的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这些见解得到了众多

军事理论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列宁把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无

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论断称之为"至理名言二

当然,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与政治的学说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一

是他把政治理解为超阶段的“整个社会的一切利益的代表”;二是他

只揭示了战争产生于政治,但对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及其战争的根本动

因(经济利益矛盾)没有提及;三是他强调了政治目的对于战争方式

的影响,但对政治目的与战争性质(正义与非正义性)的关系也未提

及。这些缺陷,在客观上影响了对战争本质更深刻的揭示。

其三,战争的军事目的与基本军事手段的相互关系

(1)克劳塞维茨认为,“使敌人无力抵抗(或打垮敌人)”乃是战

争的最高军事目的。要实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敌人”的战争之政

治目的,就“必须使敌人无力抵抗二其中包括三个要素:敌人的军

队必须消灭,敌人的国土必须占领,敌人的意志必须征服。

“使敌人无力抵抗,这个抽象战争的目的,决不能在理论上把它

当作一个定则”,他认为主要遵循三条规律:第一,战争的政治目的

是决定战争军事目的的主要因素;第二,“只有根据对各种关系总的

观察,才能判断即将来临的战争、战争可以追求的目标和必要的手

段”,第三,"战争目标本身内在的原因",也会影响“战争目标的变

化”。(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只限于打垮敌人)

(2)战争中实现军事目的的最有效手段是战斗。在克劳塞维茨看

来,战争中实现军事目的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用“流血方式”即

进行战斗,则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他有时也称之为“惟一的手段"。

(3)消灭敌人军队与保存自己军队是“相辅相成的”。克劳塞维

茨在《战争论》中,专门论述了消灭敌人军队与保存自己军队问题。

他认为:“消灭敌人军队与保存自己军队,这两种企图是相辅相成的,

因为它们是相互影响的,它们是同一意图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其中,"消灭敌人军队这一企图具有积极的目的,能产生积极的结果,

这些结果最后可以导致打垮敌人”。因此消灭敌人军队是一切军事行

动的基础,作为战争的军事目的来说,它''永远是最高的目的”。同

时,他还强调,消灭敌人军队,“并不是仅仅消灭敌人的物质力量,

而是还包括摧毁敌人的精神力量,因为这两者是紧紧地交织在一起而

不可分割的”。

关于保存自己军队的问题,克劳塞维茨指出:"保存自己军队这一

企图具有消极的目的,能粉碎敌人的意图,也就是说可以导致单纯抵

抗,这种抵抗最后只能是延长军事行动的时间以消耗敌人J与消灭

敌人军队之积极目的"企图引起歼灭性行动”不同,保存自己军队之

消极目的则是"企图等待歼灭行动”,如何"等待”呢?克劳塞维茨

的基本观点是:“等待不应该成为绝对的忍受”,“如果认为有了消极

意图,就只能寻求不流血的方法,就一定不把消灭敌人军队作为目的,

那么,他就在根本观念上大错特错了。”

其四,精神要素与物质要素的辩证统一

(1)克劳塞维茨认为,精神要素“是战争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它“贯穿在整个战争领域”,对“军事力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他把

主要的精神要素(精神力量)归纳为三种: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

军队的民族精神,并指出不能笼统地确定它们之中哪一种价值较大,

“最好的办法是对它们中间的任何一种都不要轻视”。

(2)战争是交战双方“通过物质力量进行的一种较量”。克劳塞

维茨认为,战争就是交战双方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通过物质力量

进行的一种较量”,“只有摧毁对方物质力量方面得到的利益才是可靠

的”。战斗的胜利者在精神方面取得的优势,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

一小部分可以保留下来。"与此相反,在杀伤敌人、俘获敌人和缴获

敌人火炮等方面,胜利者所获得的利益却永远不会从账本中勾销。”

(3)“胜利通常产生于各种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总优势”。他认

为战争中的精神要素和物质要素的作用是完全融合不可分割的。即两

者的作用“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不可能像用化学方法分析合金那样

把它们分解开二任何一场战争,“起决定作用的,当然是物质力量和

精神力量的总和。”

其五,进攻与防御的相互关系

(1)克劳塞维茨说:"防御的规则是以进攻的规则为根据,而进

攻的规则又以防御的规则为根据,这是十分自然和必要的。”作为进

攻者,如果防御者配置在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进攻者就应该向它挑战

以引开他;如果防御者没有配置在正确的地点,进攻者就应向这个方

向前进,以便击败防御者。

(2)克劳塞维茨指出,在战争史上,“一种防御手段都会引起一

种进攻手段”,同样,“一种进攻手段是随着一种防御手段的出现自然

而然地出现的二进攻和防御,总是这样相互作用,并得到相互促进

的。

(3)进攻和防御是相互渗透的。克劳塞维茨明确指出:"战争中

的防御,决不是绝对的等待和抵御,也就是说,决不是完全的忍受,

而只是一种相对的等待和抵御,因而多少带有一些进攻因素。同样,

进攻也不是单一的整体,而是不断与防御交错的。”,“正如没有一个

防御战局是纯粹由防御因素组成的一样,也没有一个进攻的战局是纯

粹由进攻因素组成的”。

(4)“防御是比进攻强的一种作战形式二克劳塞维茨对进攻和防

御这两种作战形式进行了"战术范围”和"战略范围”内的比较,他

认为,防御这种作战形式有许多为进攻所不具备的有利因素和优越

性,如待敌之利、地形之利、赢得时间、捕捉战机、获得民心等,因

此,“防御是比进攻强的一种作战形式”(这一结论,显得过于绝对!)。

在战争中采取哪种形式,主要取决于交战双方各自追求的目的和为达

此目的所具有的力量。

(5)进攻和防御可能相互转化。"如果说成功的防御可以不知不

觉地转为进攻,那么进攻也可以不知不觉地转为防御。”他把进攻转

向防御看作是一种迫不得已的下策,他认为,"以防御开始而以进攻

结束,是战争的自然进程:

除此之外,克劳塞维茨还阐述了战争的理论与实践、战争与民众

的辩证关系,以及集中兵力、速战速决、包围迂回等作战指导原则。

(四)近代美国的军事思想

1、近代美国军事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近代美国的军事思想是在十分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后期,当资本主义制度在欧

洲一些国家确立和发展之时,生活在北美13个州的美利坚民族,仍

然是英国殖民者的"臣民”。1775年到1783年,北美13个州发动反

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确立了资本主义

制度。在此同时,美国南方仍保持了使用黑人奴隶劳动的奴隶制农业

经济。1861年,反对黑奴制度的阿布拉罕•林肯当选总统,南部奴

隶主发动叛乱,从而引发了南北战争。战争于1865年结束,北方获

胜。此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1894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跃

居世界首位。

2、近代美国军事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是独立战争时期,美国建立了统一的武装力量(大陆军和大陆

舰队)。充分利用革命战争的政治优势,实行规模宏大的人民战争和

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争,成功实行了正规军同民兵、志愿兵相结合的军

事制度,创造性地运用了新的作战方式(散兵战)。著名军事统帅有

G•华盛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等。

二是19世纪前期,“处于欧洲一个殖民地阶段”,军事思想代表人

物以丹尼斯•马汉(1802年至1871年)和亨利•哈勒克(1815年至

1872年)为典型。马汉认为,战争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战

争作为一门艺术,包括战略、筑城、后勤和战术四部分。哈勒克认为,

战略是在具有决定意义的地点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艺术,是交战双方在

火炮射程以外采取的敌对行动。

三是美国内战时期。内战是工业革命时代一场具有现代特色的大

规模战争。新式线膛武器、散兵线队形得到广泛应用。这一时期主要

代表人物有林肯、谢尔曼、格兰特等,马汉的海权论是这一时期美国

军事思想发展的主要标志。

四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已占世界首位之

时,世界范围的殖民地已被瓜分完毕,于是美国、德国、日本等新兴

帝国主义国家,开始加紧重新瓜分世界的准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