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1F/0B/wKhkGWcfwxCAda50AAJptdSmQSY052.jpg)
![2025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1F/0B/wKhkGWcfwxCAda50AAJptdSmQSY0522.jpg)
![2025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1F/0B/wKhkGWcfwxCAda50AAJptdSmQSY0523.jpg)
![2025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1F/0B/wKhkGWcfwxCAda50AAJptdSmQSY0524.jpg)
![2025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1F/0B/wKhkGWcfwxCAda50AAJptdSmQSY05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我国自主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已顺利完成临床试验,49位受试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接种疫苗受试者体内产生了针对HIV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缺陷病就是艾滋病,艾滋病是感染HIV引起B.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大多数被免疫系统摧毁C.接种艾滋病疫苗后,人体通过记忆细胞可直接消灭入侵的HIVD.艾滋病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表示为:RNA→RNA→蛋白质2.存在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称之为突触前受体,其作用在于调节神经末梢递质的释放。如肾上腺素能纤维末梢的突触前膜上存在去甲肾上腺素的受体,可调节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和释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刺激③处,能在①处检测到电位变化B.β受体是突触前受体,去甲肾上腺素与其结合后,可以改变③对离子的通透性C.过量的去甲肾上腺素能与α受体结合,从而抑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这是正反馈调节D.去甲肾上腺素通过胞吐从①处排出,需要消耗能量3.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A.a B.b C.c D.d4.自然生长的植物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都有明显变化。有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某种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激素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育中的种子合成生长素、赤霉素,运输至子房壁从而促进果实发育B.在果实成熟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常常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C.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均参与果实的发育属于“协同作用”关系D.各种植物激素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植物的生命活动是通过激素调节调节来实现的5.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B.适当喷洒2,4-D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C.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D.该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受到环境因素的调控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绘了稻田中的繁荣景,也反映了稻田群落的特征。南方某村庄在插秧不久的稻田中,放养了草鱼和青蛙,形成了“稻—鱼—蛙”立体种养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鱼和蛙的粪便可为水稻生长提供肥料和能量B.鱼和蛙呼吸释放的CO2可供水稻进行光合作用C.鱼和蛙不能降低稻田中的害虫、田间杂草的数量D.该种养模式可增大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效率7.体育课上某同学运动后大汗淋漓,对此时机体调节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运动时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蒸发散热明显增加B.自主神经系统和肾上腺等的活动使皮肤血管舒张C.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D.下丘脑渴觉中枢兴奋引起主动饮水行为的出现8.(10分)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持续高烧39℃时,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B.冷刺激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同时也会使下丘脑产生冷觉C.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D.细胞产热的主要途径是骨骼肌的收缩二、非选择题9.(10分)下丘脑是间脑的组成部分,是调节内脏活动及内分泌活动的中枢。如图所示为下丘脑参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1)由图可知,下丘脑产生_______两类信息分子来调节机体生命活动,从而实现内环境稳态。(2)若图中的“信号刺激”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则推测“信号刺激”是_______。若图中“信号刺激”为血糖浓度过高,则正常情况下,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会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3)下丘脑后部是体温调节整合部位,能调整机体的_______过程,使体温稳定于一定水平。腺体A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其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10.(14分)图1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2表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1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有_______;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作用。(2)图2中a表示_______的能量,b表示_______的能量。(3)从图2中可以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4)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研究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下图是某人在体内失水过多的情况下,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其中①②③表示体液,ADH表示抗利尿激素。请据图分析回答:(1)①表示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①与②的成分和含量最主要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的刺激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图分析,ADH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重吸收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3分)(4)膀胱的肌肉收缩引起排尿,尿液流经尿道时,刺激尿道使膀胱的肌肉进一步收缩,此过程属于______(填“正”或“负”)反馈调节。12.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和尿糖,可导致多种器官功能损害。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参与调节血糖浓度。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直接或间接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除了胰高血糖素之外,还有___________(写出两种)(2)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一方面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进入脂肪细胞转化为甘油三酯等,增加血糖的去向;另一方面减少血糖来源。(3)现有甲乙两人疑似患有糖尿病,医生让两人禁食6小时后,服用等量且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后每隔30min检测体内血糖浓度,结果如下表。时间/min0306090120甲(血糖浓度单位:mmolL)7.213.712.311.911.3乙(血糖浓度单位:mmolL)4.16.96.15.24.3血糖范围参考值:正人糖尿病人空腹血糖浓度(单位:mmolL)3.9-6.127.0服用定量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后2小时血糖浓度(单位:mmol/L)<7.8≥11.1①甲乙两人可能患糖尿病的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②进一步检查发现该患者是属于Ⅱ型糖尿病,早期表现为胰岛素抵抗(机体组织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进食一段时间后发现该患者胰岛素的分泌量持续高于正常水平,原因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免疫缺陷病是指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可分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是由遗传因素或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不全而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可由感染、恶性肿瘤、营养不良等引发。【详解】A、艾滋病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是免疫缺陷病中的一种,A错误;B、HIV主要侵染人体T细胞,导致特异性免疫受到影响,B正确;C、接种艾滋病疫苗后,人体通过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而产生大量的抗体消灭入侵的HIV,C错误;D、艾滋病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表示为:RNA→DNA→RNA→蛋白质,D错误。故选B。【点睛】艾滋病病毒是RNA病毒,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形成DNA,再将其DNA整合到患者细胞的基因组中。2、D【解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详解】A、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③是突触后膜,①是突触前膜,A错误;B、根据题意,存在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称为突触前受体,α受体是突触前受体,B错误;C、过量的去甲肾上腺素能与α受体结合,从而抑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这是负反馈调节,C错误;D、去甲肾上腺素通过胞吐从①处排出,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D。3、B【解析】因为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茎,所以甲图中,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一条曲线受抑制,这属于根的生长曲线,另一条生长曲线为茎的生长曲线。【详解】P点所对应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1cm所用时间较长生长慢最可能处于高浓度抑制生长状态,故为根的近地侧即b点,B正确,ACD错误;故选B。4、D【解析】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激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植物的生长发育既受内部因子(激素)的调节,也受外部因子(如光、温度、日照长度、重力、化学物质等)的影响。这些化学和物理因子通过信号转导,诱导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生长发育。【详解】A、生长素、赤霉素都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发育中的种子合成生长素、赤霉素,运输至子房壁从而促进果实发育,A正确;B、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发挥主要作用的激素是不同的,不同种激素在调节果实发育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B正确;C、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共同作用促进果实体积的增大,三者表现为协同关系,C正确;D、植物的生长发育既受内部因子(激素)的调节,也受外部因子(如光、温度、日照长度、重力、化学物质等)的影响,D错误。故选D。5、D【解析】【详解】A、“瓜熟蒂落”有关的激素是乙烯和脱落酸,说明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A正确;B、2,4-D是生长素类似物,具有跟生长素类似的功能,一定浓度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B正确;C、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具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因此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C正确;D、该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受到植物体自身基因的调控,D错误。故选D。6、B【解析】1、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增加,使营养结构变复杂,消费者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3、生态农业的优点有实现对物质再循环利用;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等。【详解】A、鱼和蛙的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者)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可为水稻生长提供肥料,但不能提供能量,A错误;B、鱼和蛙呼吸释放的CO2可供水稻进行光合作用,提高水稻的光合速率,B正确;C、草鱼以田间杂草为食,青蛙取食田间害虫,故放养鱼和蛙能降低稻田中的害虫、田间杂草的数量,C错误;D、该种养模式可增大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故选B。7、D【解析】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通过促进代谢,加快物质氧化分解来增加产热。人体中的热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放能;散热的途径主要是汗腺分泌汗液和皮肤毛细血管的变化,此外含有传导散热等。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感觉的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详解】A、运动时机体产热增加,为了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散热也增加,所以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蒸发散热明显增加,A正确;B、运动过程中机体产热增加,自主神经系统和肾上腺等的活动使皮肤血管舒张,通过增加血流量带走更多的热量,B正确;C、运动时,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维持渗透压稳定,C正确;D、运动时,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产生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从而主动饮水补充水分,D错误。故选D。8、C【解析】人体体温稳态调节机制如下:(1)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肝脏产热增加、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2)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持续高烧时体温不变,此时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A错误;B、寒冷刺激可引起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同时也会使大脑皮层产生冷觉,B错误;C、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C正确;D、人体热量来源主要是细胞呼吸氧化放能,产热途径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主,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①.神经递质和激素②.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③.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④.产热和散热⑤.只有靶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能与该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解析】分析题图,信号刺激传递到下丘脑,下丘脑可通过传出神经直接调节胰岛对激素的分泌;下丘脑通过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激素作用于某内分泌腺,促进内分泌腺对相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下丘脑还能合成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来维持水盐平衡。【详解】(1)分析题图,信号刺激传递到下丘脑,下丘脑可通过传出神经直接调节胰岛对激素的分泌;下丘脑通过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激素作用于某内分泌腺,促进该内分泌腺对相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下丘脑还能合成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来维持水盐平衡。因此下丘脑可产生神经递质和激素两类信息分子,通过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调节机体的稳态。(2)下丘脑还有调节水盐平衡的功能,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可通过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活动,使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有利于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到正常水平;当血糖浓度过高时,正常情况下,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会增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降低。(3)下丘脑后部是体温调节的整合部位,能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稳定于一定水平。腺体A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是因为只有靶细胞的细胞膜上才有能与该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结合“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对题图的解读:下丘脑是血糖平衡中枢、水盐平衡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可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等方式调节内环境稳态。10、(1)①.D、E、F②.光合(2)①.初级消费者同化②.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分析图1:A是生产者,DEF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大气中的CO2库。分析图2:a表示第二营养级的摄入量,b表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c表示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小问1详解】分析图1:根据双向箭头及箭头指向判断,A是生产者,D、E、F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大气中的CO2库。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小问2详解】图2是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a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b表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小问3详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小问4详解】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研究的意义是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提升推理和分析能力。11、(1)①.血浆②.①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②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3)①.激活图中酶的活性;促进水通道蛋白的合成;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向细胞膜移动、融合②.正(4)正反馈【解析】1、分析图示:①在血管中,表示血浆;②表示组织液;③表示细胞内液。2、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3、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4、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小问1详解】图中①表示血浆,②表示组织液;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比如血浆蛋白等,而组织液中含量较少。【小问2详解】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会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促使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多,所以图中的刺激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小问3详解】据图分析可知,ADH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重吸收的机制是激活图中酶的活性、促进水通道蛋白的合成和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向细胞膜移动与融合。【小问4详解】膀胱的肌肉收缩引起排尿,尿液流经尿道时,刺激尿道使膀胱的肌肉进一步收缩,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作用,使输出进一步增强的调节,因此此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12、(1)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任写两种)(2)①.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②.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3)①.甲②.甲的空腹血糖浓度为7.2mmol/L,服用定量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后2h的血糖浓度为11.3mmol/L,均超过糖尿病人的最低标准。③.患者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机体(负)反馈调节使胰岛素分泌持续较高(或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但患者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血糖下降不明显,持续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解析】体内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制造行业顾问工作总结
- 年产800万平方米水性超细纤维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备案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建筑隔热用气凝胶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有机肥快速测定仪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实验室冷藏柜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管路无菌连接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模型实时运维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2.4GHz 无线通讯芯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金属加工磨料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高效智能无孔包衣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 2025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城市建设发展集团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江苏省扬州市蒋王小学2023~2024年五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无音频)
- 数学-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长郡二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预热演练试题和答案
- 决胜中层:中层管理者的九项修炼-记录
- 《有机化学》课件-第十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我们一家人》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
- 2024年海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A卷)
- 中医培训课件:《经穴推拿术》
- 临床药师进修汇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