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春秋》与《左传》《春秋》《春秋》一书特指经由孔子编订的鲁国编年史,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春秋》(1)作者:今传本《春秋》,相传是由孔子删削《鲁春秋》而成(存疑)。《春秋》(2)记载时期:《春秋》一书按照鲁国从鲁隐公到鲁哀公12位君主的次序,简略记叙了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的历史。《春秋》——体例

(3)编年体:《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它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记事方式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春秋》——简略记事(4)简略记事:《春秋》的记事很简略——【长的不过四十字,短的仅有一字】,如“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就是其中一条完整的记载。记事虽简而有法,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左传》——先秦历史散文的“叙事之最”《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是为传述《春秋》而作——作者为左丘明。《左传》先秦历史散文的“叙事之最”。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左传》——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把《春秋》的简短记事,发展为完整的叙事散文】。通史与断代史1、通史:《史记》、《资治通鉴》《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2、断代史:《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史记》《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的影响《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24史)所传承,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史书体例1、编年体2、纪传体3、国别体编年体编年体史书指的是按年代顺序记录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史书。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纪传体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特殊情形的人物称“载记”,记载制度、风俗、经济等称“志”,以表格排列历史大事称“表”。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在此之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国别体国别体史书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如《国语》、《战国策》。《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书,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史书,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国约427年的史实。《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后期的刘向校理群书,加以整理,去其重复,得33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燕、赵、魏、韩、宋、卫、中山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字词注音氾南佚之狐缒而出共其乏困朝济而夕设版焉阙秦秦伯说逢孙微夫(fú)人之力fányìzhuìgōngzhāoquēyuèpáng秦晋围郑示意图春秋时期形势图整体把握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坦言知亡,避其锐气亡郑无益于秦存郑无害于秦亡郑有害于秦分析利弊层层深入烛之武退秦师秦晋围郑(起因)烛之武说服秦伯(经过)秦晋退师(结果)理由(无理于晋;贰于楚)

●《烛之武退秦师》结构图解灭郑无益于秦(争取结盟)晋有野心(离间)越国以鄙远——困难亡郑以陪邻——失策建议: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于秦有益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举例论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推理论证)不可靠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戌之,乃还子犯请击之……晋文公——不可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1、通假字已,通

“矣”,了。共,通

“供”,供给、供应。厌,通

“餍”,满足。

说,通“悦”,

高兴。知,通

“智”,明智,聪明。(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夫晋,何厌之有(4)秦伯说,与郑人盟(5)失其所与,不知古汉语常识2、词类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越国以鄙远邻之厚,君之薄也即东封郑若不阙秦阙秦以利晋因人之力而敝之共其乏困退,使动用法,使……撤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3、古今异义

(1)东道主

(2)行李

(3)乏困

(4)夫人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古义:出使的人。例:行李之往来。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古义:缺少的东西。例:共其乏困。

今义:疲劳。古义:那人。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省略句

(1)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2)(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3)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3、宾语前置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

“之”作为标志。

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4、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

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4、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2)君之所知也(“……也”表示判断)

2、省略句

(1)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2)(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3)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3、宾语前置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

“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4、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

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焉(1)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焉,语气词(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何

——杀鸡焉用牛刀?(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重要虚词例释1、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2、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4、之

①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②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