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_第1页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_第2页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_第3页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_第4页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1总论

前言

从“十二五”规划期到2020年,是上海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发

展、实现国家战略的关键时期。虹桥商务区是上海推进“四个中心”

建设、加快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虹桥商务区规划区域约87平方公里,主功能区约27平方公

里,核心区总面积4.7平方公里,本次能源专项规划范围为华翔路

东侧约3.64平方公里区域。该区域规划建筑总量约500万平方米,

其中地上建筑总量逾331万平方米,于2011年启动建设,计划于

2017年全面建成。该区域规划采用集中供能系统,满足区域内全部

公共建筑的空调用能和宾馆酒店的生活热水需求。

为了满足核心区公共建筑的能源需求,区域能源项目规划分期

实施,并运用市场化手段组织该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因此,

必须对核心区集中供能作统一规划,做到:布局合理、相容互补、

分片联通、调配灵活、运行经济、节能高效、安全可靠。

根据虹桥商务区管委会要求,由管委会规划管理处组织,上海

申能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

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虹桥商务区新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虹桥商务区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筹)共同编制《上海虹桥商务

区核心区·区域集中供能专项规划》(下简称“规划”)

1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1.1规划目的

“规划”是虹桥商务区总体规划理念在区域集中供能领域的细

化,是实现“低碳虹桥”的主要路径和标志,也是政府指导该领域

发展以及审批、核准相关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

定特定领域专项扶持和相关政策的依据。

1.2规划依据

1)《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

(2011)2196号]

2)《天然气利用政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2年第15

号)

3)《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在虹桥商务区等8个区域开展低碳

发展实践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沪发改环资(2011)031号]

4)《上海市天然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和燃气空调发展专项扶持办

法》

5)《上海虹桥商务区核心区集中供能管理试行办法》(2013年)

6)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年)

7)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南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3

年)

8)《虹桥商务区核心区3#能源站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评估

报告》(2013年)

9)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北片区08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

(2014年)

2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10)虹桥商务核心区(一期)区域供能能源中心及配套工程初

步设计说明书(调整稿)供能管网分册项(2012.5)

11)关于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供能建筑面积复核的意见

(2013.2)

1.3规划原则

(1)符合《上海虹桥商务区“十二五”规划》要求,开创新、

高标准地指导完成作为“低碳虹桥”重要标志的区域集中供能项目

的建设、运营和管理,优化和提升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公共基础设施

的等级,实现区域节能减排指标,达到国家级绿色城区的要求。

(2)以节约资源、合理用能为前提,依据国家绿色建筑评定要

求及“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参

照历年上海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实测数据,科学合理预测各类用户的

用能需求并按照负荷增长趋势,确定中期和远期供能规模及建设进

程。

(3)以适应规划区域的气候、地质、水文等条件为前提,在综

合分析现有节能高效、低碳减排能源领域新技术、新工艺基础上,

兼顾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前瞻性、国际性、先进性等因素,

确定以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技术并融合现有成熟

且经济的供能方式,作为规划采用的技术路线。

(4)规划中涉及的能源中心站房及其用地,用于能源输送与调

配的中继泵房房及其用地,地下供能管沟及其路由,均作为区域公

共基础设施纳入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

3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5)在规划实施上,采取总量控制、市场运作、政府监管、保

障安全的原则。

1.4规划范围及内容

1)本次规划范围是核心区一期,核心区北片区和南片区,总计

约3.64平方公里。

4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其中核心区(一期)规划范围东至申贵路与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西

交通中心毗邻,西至嘉闵高架路,南至建虹路,北至扬虹路,用地

面积约1.4平方公里;

核心区北片区范围是东至申贵路,南至扬虹路,西至兴虹路—

沪杭铁路外环线—申滨路—润虹路—申长路,北至天山路,用地面

5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积约1.44平方公里;

核心区南片区范围是东至申贵路,南至沪青平公路,西至沪杭

铁路外环线,北至建虹路,用地面积约0.8平方公里。

2)本规划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区域用能负荷预测与供需平衡

方式,能源站选址和用地方案,供能路由、实施方式及管网布置,

区域智能能源管理,供能安全规划,建设规划与原则,及实施建议

与措施等方面。

1.5规划遵循的主要规范、规程与标准

本规划报告编制基于以下规范、规程与标准,包括但不限于:

A.《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等计基础[2001]26号)

B.《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工程技术规程》CJJ145-2010

C.《分布式供能系统工程技术规程》DG/TJ08-115-2008

D.《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

E.《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F.《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G.《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H.《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

I.《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J.《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K.《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8-107-2012

L.《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6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M.《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G/TJ08-2090-2012

N.《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O.《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P.《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Q.《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R.《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S.《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T.《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5053

U.《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V.其他可适用的规范、规程、标准等

1.6规划主要指标

2011年1月24日,上海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

“《本市“十二五”区县节能目标分解方案》的通知”[沪发改环资

(2011)008号],明确提出上海各区县“十二五”期间单位增加值能耗

降低18~15%,其中虹桥商务核心区所在区域不低于17%,对虹桥

商务核心区的开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以上要求,虹桥商务区核心区采用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供

能。各项节能指标见表1-1,规划实施后区域减碳量指标见表1-2。

表1-1分布式能源系统节能指标

名称分布式供能节能指标备注

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率不低于70%—

7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系统年平均余热利用率不低于80%—

节能率不低于15%和常规系统比较

表1-2区域总减碳量指标

实施阶段能源站规模减碳量(吨)

现状1#、2#23793

中期(~2018年)1#、2#、3#42253

远期(2019年~)1#、2#、3#、4#、5#57488

2核心区集中供能规划

2.1区域能源站网总体构想

按规划要求,核心区内50%建筑应达到国家二星、三星绿色建

筑标准,其中标志性建筑必须达到国家三星绿色建筑标准,其余建

筑至少达到国家一星绿色建筑标准。虹桥商务区将建设成为上海市

第一个低碳商务社区。

由于核心区地下空间中轴线贯穿核心区的中部,客观上将区域

的地下空间分为南、北二个区域。在综合考虑工程可实施性、安全

性、经济性等因素,经过多轮深入、全面、科学论证后,确定在核

心区北区建设“三站一网”、核心区南区建设“两站一网”,用以满

足区域的能源需求。

8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0

023

05

04核心区二期

商务区007北片区

核心区淮虹路6

009

北区8

1011

1615

1

14

172

18

0

023

010

023

绍虹路(2号线)010核心区一期

046

09

0

40

096

05

0

商务区057

核心区

0808

南区

23

22核心区二期

2725

24南片区

2

42

27

6

图2-1供能站网分区与地块开发分区

2.2能源站选址原则

为了优先保证区域内用于商业开发的国有土地的品质和价值,

适当考虑能源站经济供能半径、建设成本等因素,能源站用地基本

选择位于区域边缘的高架匝道中心绿地(已建的1号、2号能源站)

及开放式公园绿地(规划中的4号、5号能源站),并融合周边环境

要求,主要采用地下构筑方式;也有采用结合商业和公建配套混合

9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模式开发建设的(规划中的3号能源站)。

2.3供能管网实施原则

2.3.1本区域集中供冷、供热将采用四管制输送方式。

2.3.2为有利于区域集中项目的分期实施,减少路面开挖施工,确保

虹桥交通枢纽和核心区内交通的顺畅,方便供能管路的施工和维

护,主要采用地下通行管沟方式敷设,供能管网按枝状形式布置。

2.3.3供能管沟主要沿规划绿带布置,部分布置在市政道路的人行道

下方,部分斜穿市政道路;根据地块冷热负荷需求,每个地块(市

政道路围合区域)留有一处安全可靠的供能接口。

2.3.4供能管沟断面设计应满足供能管道敷设和维护的要求。

2.3.5供能管网管路的规划设计,既要满足区域实际用能的需求,同

时也要兼顾各能源站间能源调度及经济运行的要求,确保区域供能

与用能的安全、经济、高效和可靠。

3核心区北区集中供能规划

3.1北区负荷预测

核心区北区负担约23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的空调及生活热水负

荷。其中核心区(一期)规划开发经济性指标见表3-1,核心区北片

区规划开发经济性指标见表3-2。【表3-1参见1.2节规划依据

(11)、表3-2参见1.2节规划依据(8)】

表3-1核心区(一期)北区规划技术经济指标

10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地上商业、文

酒店、

区地上化娱乐、会议地下

地块编号公寓式合计

域办公展览、公共设商业

酒店

D04a24491390110890—39282

01号

D05764321427410956—101662

D04b50078297865400062020195884

02号

D0658000222004600034239160439

D15999682221527610—149793

03号北

北D21590191604120000—95060

区03号南D16917871867531000—141462

04号D1044544778013080—65404

06号D177486466091000031046122519

09号D02188426881922—21452

合计5980251421692254581273051092957

11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表3-2核心区北片区规划技术经济指标

12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根据以上地块开发规划数据,结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GJ08-107-2012),分别对虹桥商务区核心区整个北区扬虹路以

南、扬虹路以北区域进行负荷预测,见表3-3、3-4。【表3-3、3-4面

积数据参见1.2节规划依据(6)、(7)】

13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表3-3扬虹路以南区域负荷(一期开发)

地块及街坊编号面积(万m2)冷负荷(MW)热负荷(MW)

D04a2.83962.571.81

01号

D059.07117.925.50

D04b14.608510.958.52

02号

D0611.02378.966.36

D1512.028910.316.80

03号北

D2113.85017.364.64

03号南D167.695412.017.87

04号D107.75597.334.58

06号D1715.053911.498.43

09号D021.95302.131.39

合计95.880181.0355.9

表3-4扬虹路以北区域负荷(二期开发)

地块及街坊编号面积(万m2)冷负荷(MW)热负荷(MW)

01号D0215.692414.126.28

02号D036.63955.982.66

03号D0414.294712.875.72

04号D056.63885.972.66

05号D0614.063012.665.63

06号D076.29985.672.52

07号D0813.833012.455.53

08号D094.71454.241.89

6.292.80

09号D186.9908

10号D187.20786.492.88

11号D176.94616.252.78

D102.30272.070.92

12号

D1213.652912.295.46

D116.93716.242.77

13号

D149.10538.193.64

总计135.3184121.7954.13

14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3.2北区能源供需平衡规划

根据地块开发进度和用能需求,进行北区能源供需平衡规划。

整个北区规划共设置3个能源站,分别是2#、3#、4#能源站,各能

源站规划承担该区域总冷、热负荷比例见表3-5。

表3-5北区能源站供能能力

供冷能力供热能力

供冷负荷供热负荷

占北区百分比占北区百分比

能源站

MW%MW%

2#7730.4%47.339.3%

3#10842.7%4436.6%

4#6826.9%2923.8%

3.3北区能源站技术方案

2#站目前已建成,2#能源站采用分布式供能系统。总发电量为

5.6MW,供冷能力为77MW;供热能力为47.3MW。

图3-12#供冷概念图

15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蒸汽锅炉

发电上网

供热

天然气

燃气内燃机高温换热器

图3-22#供热概念图

3#站采用分布式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为主导,综合蓄能和

热泵技术形成多能源耦合的区域集中供能系统。

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离心式热回收机组

市电

上网

双工况离心式冷冻机组供冷

提供冷量

蓄冷

蓄冰槽水罐

高温余热

天然气

燃气内燃机吸收式冷水机组

图3-33#供冷概念图

16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热泵机组

市电

上网

蓄热水罐

低温热水

供给二期

风冷热泵

发电

排放烟气

低温余热

水-水换热器

天然气

燃气内燃机低温烟气

高温余热热回收

供给一期热水

减少一期锅炉用量

图3-43#供热概念图

4#能源站不设发电机组,3#发电同时供3#、4#能源站。4#站采

用冷水机组及热泵分别供冷、供热。

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

市电/3#发电

双工况离心式冷冻机组供冷

提供冷量

蓄冷

蓄冰槽水罐

图3-54#供冷概念图

热泵机组

市电/3#发电低温热水

蓄热水罐供热

风冷热泵

图3-64#供热概念图

17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3.4北区能源站站房设置

2#能源站设于嘉闵高架—扬虹路立交下,目前已建成。2#能源

站总建筑面积约10646㎡,占地面积4230㎡,为地下一层建筑,地

上二层局部为有顶盖的房间,其余部分均为开敞空间以放置冷却

塔。建筑高度20m。

表3-62#能源站建筑指标

2号能源站建筑规模

总建筑面积10646m2

地下建筑面积4230m2

其中

地上建筑面积6416m2

图3-72#能源站总平面图

3号能源站四至范围是北临淮虹路、南临润虹路、东临申虹

路、西临规划内部道路,呈“T”字形分布。用地范围包含08-01、

18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08-03和08-06三个地块。3号站地下设备机房主体位于08-01地块

地下,部分机房位于08-03、08-06地块地下,其余地下空间均为地

上商务用房的配套车库及辅助用房。

3号能源站配套的管理用房,设置区域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平

台,未来将成为核心区能源管理中枢及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展示中

心。

表3-73#能源站建筑指标

3号能源站建筑规模估算

总建筑面积19218m2

地下一夹层建筑面积1332m2层高3.5m

地下一层建筑面积7046m2层高8m

其中

地下二夹层建筑面积3550m2层高2.2、3.5、5m

地下二层建筑面积7290m2层高10m

地下13.6m~地上10.5m

地上水槽建筑面积630m2

位于08-03地块

高8-10米

冷却塔2000m2

露天布置于08-03地块办位于08-03地块办公楼屋顶

设施公楼屋面高3.5米

风冷热泵300m2

位于08-03地块办公楼屋顶

能源站管理用房7900m2位于08-03地块办公楼内

图3-83#能源站剖面示意图

19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图3-93#能源站总平面图

20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4#能源站规划布置在申贵路以北、申虹路以西的绿地内。4号

能源站为全地下建筑,地面为绿地。地下一层(-10.0米)为能源站地

下设备用房;首层(0.0米)为地面管理用房、变配电所及冷却塔等

出地面设施。

表3-84#能源站建筑指标

4号能源站建筑规模估算

总建筑面积7900

层高10.5m

地下一层建筑面积7200m2

(水槽地下10.5m~地

(含地下水槽)(其中水槽面积1200m2)

其中上11m)

地上建筑面积700m2走道,管理辅助用房

冷却塔1000m2高8-10米

露天

屋面

设施

风冷热泵600m2高3.5米

图3-104#能源站位置示意图

21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3.5北区能源输送与调配

3.5.1北区管沟设置

虹桥商务核心区(一期)北区供能管沟在出能源站穿越嘉闵高

架桥墩、新角浦河及北区已建220kv电力通道时采用内径4.2m钢顶

管方案。在穿越已建道路时采用直径4m的圆形混凝土顶管。在规

划道路区段采用明挖法,管沟为单孔矩形箱涵,具体管沟尺寸根据

管网需要分为五种类型:5200×3400,4600×3000,4200×2600,

3800×2600,3000×2300(宽×高)。

虹桥商务核心区(二期)供能管沟北区管沟主线均采用顶管法

施工,根据管网对空间的要求分别采用φ4200钢顶管、φ4000砼顶

管和双线φ4000砼顶管。穿越已建申虹路、申滨路支线管沟采用φ

3500砼顶管,其余支管均明挖法施工,管沟为单孔矩形箱涵。主线

顶管与支管相交节点处设置相应顶管工作井,管沟排风口、投料口

均结合顶管工作井进行设置,口部均位于规划绿带内。

3.5.2北区管网设置

核心区供能管道的敷设方式以管沟形式为主。

北区主要管网管径见表3-9、3-10,路由见图3-11。根据用户提

交用能需求数据并考虑供能安全系数,对于接入地块的支路管网,

管径适当放大,以确保供能安全性。【表3-9数据参见1.2节规划依

据(10)】

22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表3-9核心区(一期)北区供能总管(干管)管径表

区域序号管段编号冷水(mm)热水(mm)

1N1-1DN1100DN400

2N1-2DN1100DN400

3N1-3DN1100DN400

4N1-4DN1000DN350

北区5N2-1DN800DN300

6N2-2DN450DN150

7N2-3DN700DN250

8N2-5DN600DN250

9N2-6DN600DN250

表3-10核心区(二期)北片区供能管径表

管沟尺寸冷负荷冷水管热负荷热水管

供回水管径

供回水

路由(mm)

内径(mm)kW管径kW

低温高温

(mm)

热水管热水管

3N1-13#站内104521130028676700300

3N1-23#站内104521130028767700300

主3N2-12*Φ400087828120021257600300

管3N2-22*Φ400081708110019756600300

沟3N2-3Φ420061145100012000450250

3N2-4Φ4000211457008458400

3NLTΦ42004000090012000450250

3#

3N3-13#站内152166007608350

3N3-23000×230025532501266200

3N3-3Φ350076314003815250

3N3-43600×3000150186007509350

3N3-5Φ3500100164505008300

3N3-7直埋接入76414503820300

3N3-8Φ3500156186007809350

3N3-9Φ350051863502593250

5200×3700,

4N1-15726590025451600

主Φ4200(过路)

管4N2-1Φ40003923180018583500

沟4N2-2Φ42002036370010181450

4#4NLTΦ42002036370010181450

站4N3-13600×3000172626008631350

接4N3-2Φ350073034003652250

地4N3-33600×3000152746007862350

块4N3-4Φ350073034503651300

4N3-53600×3000154696007735350

23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4N3-6Φ350069304503465300

图3-11北区管网路由

24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3.5.3北区中继泵房

对于大型供能管网一般需要设置中继泵房,有时甚至设置多个

中继泵房。本规划考虑设置中继泵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由于区域集中供能管网分期建设,需通过中继泵房调节先后

建造供能管网的压力。

2)在不改变供能管网管径的前提下,设置中继泵房可以加大供

能半径,从而节省管网改造投资。

3)近期可实现2#能源站向3#、4#用户供能。

北区中继泵房位于锡虹路申滨路,泵房结构内长42m,结构内

宽21.6m,为地下一层设置,N01工作井与中继泵房结合设计,出

地面人员出入口及地面新、排风井结合绿化带布置。

北区中继泵房

图3-12北区中继泵房位置示意图

25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图3-13北区中继泵房总平图

图3-14北区中继泵房剖面图

4核心区南区集中供能规划

4.1南区负荷预测

核心区南区负担约110万平方米的空调及生活热水负荷。其中

核心区(一期)规划开发经济性指标见表4-1,核心区南片区规划开

发经济性指标见表4-2。【表4-1参见1.2节规划依据(11)、4-2参见

1.2节规划依据(8)】

26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表4-1核心区(一期)南区规划技术经济指标

地上商业、文

酒店、

区地上化娱乐、会议地下

地块编号公寓式合计

域办公展览、公共设商业

酒店

04号D09376421254211814—61998

D11546219183830525—176984

05号

D1251066115193534242337140264

06号D191639410422719999—140620

南07-1号D20-11383731454521477626279

区07-2号1000168999105463367232

D139295024002375052791171891

08号

D231162172013218546—154895

09号D08—110243078—14102

合计383727258516157485154537954265

表4-2核心区南片区规划技术经济指标

27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根据以上规划数据,结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

107-2012),分别对南区建虹路以南、建虹路以北区域进行负荷预

测,见表4-3、4-4。

表4-3建虹路以北区域负荷

面积冷负荷热负荷

地块编号

(万m2)(MW)(MW)

04号D096.34686.534.28

D1118.027014.149.20

05号

D1210.78679.606.52

06号D1914.894513.638.51

07-1号D2011.73858.175.85

D1313.002511.477.86

08号

D2315.451912.158.14

09号D081.40001.781.42

合计91.648077.4751.78

28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表4-4建虹路以南区域负荷

面积冷负荷热负荷

地块及街坊

编号(万m2)(MW)(MW)

01号D223.43613.091.37

02号D231.30081.170.52

D243.57173.211.43

03号

D270.18220.160.07

D241.42481.280.57

04号D264.59384.131.84

D270.45110.410.18

05号D252.53142.281.01

总计17.491915.747.00

4.2南区能源供需平衡规划

根据地块开发进度和用能需求,进行南区能源供需平衡规划。

整个南区规划共设置2个能源站,分别是1#、5#能源站。

南区各能源站所能负担负荷见表4-5。

表4-5南区能源站供能能力

供冷能力供热能力

供冷负荷供热负荷

能源站占南区百分比占南区百分比

MW%MW%

1#7760.2%45.980.7%

5#5139.8%1119.3%

4.3南区能源站技术方案

核心区南区目前已建成1#站,1#能源站采用三联供分布式系

统,同时采用水蓄冷技术,供冷能力为77MW,供热能力为

45.9MW,总发电量为5.6MW。

29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离心式冷水机组

市电

上网

供冷

高温余热

天然气

燃气内燃机吸收式冷水机组

图4-11#供冷概念图

蒸汽锅炉

发电上网

供热

天然气

燃气内燃机高温换热器

图4-21#供热概念图

5#站采用分布式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为主导,综合蓄能和

热泵技术形成多能源耦合的区域集中供能系统。

30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离心式热回收机组

市电

上网

双工况离心式冷冻机组供冷

提供冷量

蓄冷

蓄冰槽水罐

高温余热

天然气

燃气内燃机吸收式冷水机组

图4-35#供冷概念图

热泵机组

市电

上网

蓄热水罐

低温热水

供给二期

风冷热泵

发电

排放烟气

低温余热

水-水换热器

天然气

燃气内燃机低温烟气

高温余热热回收

供给一期热水

减少一期锅炉用量

图4-45#供热概念图

4.4南区能源站站房设置

1#能源站设于嘉闵高架-建虹路立交范围内,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