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学地理学自有文学研究起而存在。“文学地理学”这个名词术语在国内最早见于1902年梁启超发表的《中国地理大势论》,他提出了文学风格的“南北界限”问题,认为中国文学“大抵自唐以前,南北之界最甚,唐后则渐微。盖‘文学地理’常随‘政治地理’为转移”。此后,有学者继续探讨地理与文化、地理与政治、地理与历史、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但作为一个学术性的概念,“文学地理学”直到最近十年才被学界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文学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文学研究尤其是文学史研究,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因此与文学地理学相关的话题始终值得重视,甚至可以说所有的文学研究都关涉文学地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以文化地理的眼光看文学,关注山川、气候、物产这样一些自然因素,尤为重视历史、民族、人口、教育、风俗、语言等人文要素,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的空间因素更加得到了重视。〖解析〗文学思潮、文学活动、文学风格产生的历史文化原因和地理因素,阐释作家题材选择、人物描写和艺术风格的形成及特点,说明作家审美表达的差异性。地理资源可以成为文学资源、文学如何再生地理资源和地域文化,也得到了彰显和强化。近十年来,对文学地理学概念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学理化探讨得到了加强。尤其是杨义以“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为号召,认为以往的文学史写作偏重时间概念而忽略了地理维度和精神向度,文学地图“当然是文学这个独特的精神文化领域的专题地图,它有自己独特的地质水文气候和文化生态”。以一种地理学的眼光,从区域形态、领土完整和民族多样性等角度揭示文学本身的审美特质,重塑文学发展的直观面貌和整体过程。他指出,文学地理学在本质上乃是会通之学。它不仅仅要会通自身的区域类型、文化层析、族群分合、文化流动四大领域,而且要会通文学与地理学、文化人类学以及民族、民俗、制度、历史、考古诸多学科。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中国经验与地方经验、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的关系,必定是相关学者要思考的大题目、大知识。相较于当代其他国家的作家来说,我国作家似乎更愿意强调故事的发生地,或凸显其文化,或据其建立系统。文学的地域性特征的确存在,地域文化会对作家创作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然而在当下的文学作品当中,我们时常可以发现,作品中的地域性特征已经超出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一个符号。当文学被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地域、民族、类型时,就意味着降低了它的写作格局和美学视野。这种地域性是被“虚构”出来的,或是作家主动的营造,或是读者、批评家阐释的结果,我们应当理性判断。同时,要强化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全球化视野。“地域”的概念是历史地建构而成的,在今天的全球化视阈下,单纯强调作品的地域性特色似乎已经稍嫌狭隘,“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论断愈发显得可疑,我们更应关注地域性在文化意义上的全新内涵,或打破地域隔膜、探索文学书写更为宽广的可能。地域性只是文学风格、魅力之某些要素,但不是决定性要素,更不是必备要素。地域文化和地域文学都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当然同时也必定是有历史的局限和缺憾的。在全球化、城市化、高科技化的当下,在互联网时代,孤立封闭地研究作家的地域性当取谨慎的态度。(摘编自刘川鄂《新时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的文学地理学研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地理学”术语早已出现在国内论著,但最近十年才被中国学界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B.文学史写作重时间概念而轻地理维度,这是中国文学写作及研究落后于时代的重要原因。C.我们强调文学的地域性特征,并不意味着要将其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地域、民族、类型中。D.能够正视当代文学地理学研究的短板,同时也要注意其局限性,才能更好地探索文学创作。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先概述“文学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指出其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B.材料引用杨义的相关理论和观点,重点阐述了近十年来文学地理学研究取得的成果。C.文本指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存在的误区,为后文明确观点作好铺垫。D.材料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推进,逻辑严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文学以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呈现,所以文学研究都会关涉到文学地理。B.文学地理学研究应当以地理学的眼光审视,才能揭示文学本身的审美特质。C.北方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常有对冰雪的描绘,这可以看作是地域性特征的体现。D.作者并未否定“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观点,而是指出其合理性是有条件的。〖答案〗1.B2.C3.B〖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落后于时代”错误,文中只说“认为以往的文学史写作偏重时间概念而忽略了地理维度和精神向度”,没有涉及“中国文学写作及研究落后于时代”的内容,此处无中生有,且强加因果。故选B。【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存在的误区”分析错误,原文为“然而在当下的文学作品当中,我们时常可以发现,作品中的地域性特征已经超出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一个符号。当文学被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地域、民族、类型时,就意味着降低了它的写作格局和美学视野”,是中国文学创作方面存在的误区。故选C。【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以地理学的眼光审视,才能……”错误,原文为“杨义……以一种地理学的眼光,从区域形态、领土完整和民族多样性等角度揭示文学本身的审美特质”,前后内容不是必要条件关系,可见选项判断过于绝对,而且这是杨义的观点而非定论。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迄今为止,人们对时间的认知,从来都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任何事情从过去到未来,包括生命,总是从小慢慢长大,从年轻到壮年,再逐渐衰老。这似乎是个固定不变的规律。然而,在这一现象的背后,却蕴含着复杂而深奥的物理学问题——“时间箭头”。所谓“时间箭头”,是指时间流动的单一方向,即社会发展从过去到未来,并不会倒流回到过去,这是自然界中一种极其基本的现象。存在明显方向性的时间箭头,只停留在宏观层次,而在微观层次物理学时间却几乎完全对称。通俗地说,随着尺度的减小,事件逆向发生的概率逐渐趋近于正向发生的概率。当尺度非常小时,物理学家认为两者近似相等,即时间是对称的,并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例如,引力如果就是对称的话,你可以将一个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倒过来,这个路径仍然符合万有引力定律。大多数物理定律都有类似引力对称的假设,但是有时间箭头的情况就不同了。想象一下,如果时间在宏观层次也是对称的话,那么你可以将影片的一段镜头倒过来播放,也能理解发生的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物理学家从更基础的层面,对时间进行了定义,得到的共识是,时间箭头是热力学第二定律——著名“熵增定理”的衍生规律,即随着时间的流逝,任何一个物质系统的无序度总是在增加,而系统的无序程度越高就越难回到以前的有序状态,“时间箭头”就越显著。因此,物理学家总结说,这个宇宙内物质总是朝着无序的方向发展,让人们感觉到时间只朝一个方向流逝。物理学家在揭开“时间箭头”这个谜团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令人兴奋的进展。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论文主要作者之一克里斯托弗·林恩说,这项新研究涉及物质世界最微小的组成部分,包括粒子、原子、分子,以及生命中最基本的单位——细胞。他们通过深入探究这些微观层面的相互作用,试图解释时间箭头的起源。研究人员首先探索了如何通过观察系统内特定的组成区块,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分解时间箭头。研究称,“分析显示,在两个视频的试验中,时间箭头都是从两个一组的神经元区块中产生,没有见到更复杂的区块结构”。在他们的研究中,一个关键焦点就是深入研究微观尺度下粒子的行为。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之一是微观尺度下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否有助于解释时间箭头。其中一个重要观点,是时间箭头可能与粒子碰撞时的不对称性有关。这就意味着,在碰撞过程中,粒子更有可能沿着某个方向分散,而不是以相反的方式碰撞。这种微观不对称性可能会在宏观尺度上积累,从而形成时间箭头的方向。另一个发现更令研究人员感到惊讶:观看随机移动物体视频的视网膜所体现的时间的方向性更高。研究员林恩说,这次发现对生物体内部如何与外在世界保持一致的认知提出了挑战。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可能会对这些发现很感兴趣。这份研究的另一位主要研究者、物理学和生物学教授大卫·施瓦布认为,把时间箭头进行分解的理论,是一个巧妙而且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框架,为探索很多具有多维度空间、没有达到平衡状态的系统,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思路。林恩总结说,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时间箭头,在微观世界的体现是怎样的?我们的研究为理解这个问题迈出了第一步。尽管他们的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但要完全解开时间箭头奥秘仍是一个复杂深奥的问题,这需要跨越多个学科领域的合作,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哲学。理解时间箭头的本质,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然界,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提供新的方向。(摘自陈思进《让“时间箭头”逆转可能吗?》)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时间箭头在宏观层次存在明显的方向性,人们有着“过去”和“未来”。B.在微观层次上不存在时间箭头,因为在这一层次上物理学时间已几乎完全对称。C.时间箭头可以用“熵增定理”来解释,即无序程度越低就越难回到以前的有序状态。D.林恩等人的研究初步解释了时间箭头的起源,为未来的探索提供了创新的思路。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古至今人们对时间的认知,从来都只有一个方向,这似乎是个固定不变的规律。B.文中加点的“如此”,指的是镜头倒放不影响观众对影片的理解这一假设情况。C.只要开展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跨学科研究合作,就能完全解开时间箭头的奥秘。D.研究“时间箭头”,不仅对物理学意义重大,对我们深刻理解自然界也有重要意义6.本文题目为“让‘时间箭头’逆转可能吗?”你认为这种可能性存在吗?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理由。〖答案〗4.A5.C6.存在。①从微观层次来看,物理学时间几乎完全对称,存在时间箭头逆转的可能性。②科学家对“时间箭头”的研究已经取得初步进展,且在对未来的研究方面形成有效的理论框架。〖解析〗【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微观层次上不存在时间箭头”错误。原文是“存在明显方向性的时间箭头,只停留在宏观层次”,另外因果关系不成立。C.“无序程度越低就越难回到以前的有序状态”错误。原文是“系统的无序程度越高就越难回到以前的有序状态”。D.“初步解释”错误。原文使用大量的“能否”“可能”等模糊性表述,说明这只是研究者的推理。故选A。【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只要……就”错误。由原文“要完全解开时间箭头奥秘仍是一个复杂深奥的问题,这需要跨越多个学科领域的合作,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哲学”可知,开展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跨学科研究合作是能完全解开时间箭头的奥秘的一个前提条件,所以选项表述绝对。故选C。【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由原文“存在明显方向性的时间箭头,只停留在宏观层次,而在微观层次物理学时间却几乎完全对称。通俗地说,随着尺度的减小,事件逆向发生的概率逐渐趋近于正向发生的概率”可知,从微观层次来看,物理学时间几乎完全对称,存在时间箭头逆转的可能性。由原文“物理学家在揭开‘时间箭头’这个谜团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令人兴奋的进展”“把时间箭头进行分解的理论,是一个巧妙而且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框架,为探索很多具有多维度空间、没有达到平衡状态的系统,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思路”可知,科学家对“时间箭头”的研究已经取得初步进展,且在对未来的研究方面形成有效的理论框架。所以,让“时间箭头”逆转是存在可能的。(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拜谒赣江源四平通向赣江源头的小路,对我来说,显得格外平和自然、亲切宁静。在我小的时候,暑假里最美妙的事情就是在赣江游泳,然后躺在江边的榕树下睡觉。有很多次看着江面往来的船只、顺江而下的竹排,就猜想这些流水的源头在哪里,它们怎么会没完没了地流。后来离开赣南,浩荡赣江浓缩成心中记忆,源头梦想偶尔在心间闪现。章江和贡江分别从南岭与武夷山流下,两江汇合成赣江以后就一路滔滔北去。千里赣江,纵贯江西南北,它不仅成为青山不老、碧水长流的象征,也培育涵养了独特而悠久的赣地风情与文化,成为江西人永远的母亲河。离家千里的游子,总有自己的故乡;奔流千里的江河,总有自己的源头。赣南地区东北部的石城县,在历史上有“闽粤通衢”之称,这里就是赣江的发源地。深藏在武夷山西麓密林中的石寮河,就是赣江的源头。当初,那些因为战乱而逃出中原的人,历经千辛万苦辗转来到江西以后,就在远离战祸的赣南居住下来,使家族的香火、中原的文化在青山绿水间延续。那些继续迁徙的人当中,有的人南溯章水,越过大庾岭,到达岭南地区;还有的人则东逆贡水而上,到达武夷山西麓的石城县,穿越武夷山进入福建宁化,再向闽粤各地扩散。在漫长的时间里,江西石城与福建宁化之间的曲折山路,不仅成为人们行走赣闽的天然通道,也逐渐成了许多客家人的心灵驿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当初的迁徙队伍中,一户范姓人家选择在武夷山西麓的古道边住了下来。天长日久,这里就成了他们安身立命的家园,看护这里的山岭、溪流和林木,就成了他们的天然使命和具体内容。后来,行走在闽赣之间的人们有了这样一个亲切、温馨的“七岭驿站”,武夷山两边的人知道了一个叫作七岭村的地界。尽管时间流逝、岁月更迭,七岭村也改叫了源头村,但这个被山林环抱的小山村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宁静、质朴,除了规模不大的祠堂用青砖砌成,其他顺着地势高低错落而起的房屋,都是用一样的黄土夯筑而成,屋墙上开出一样的门窗,屋顶盖着一样的黑瓦,在山林中平和、朴素地存在着,并静静地向世人传达着家的原本含义。村舍前面积不大的稻田里,静默的禾斗、堆积的稻草,显示出紧张收割以后的放松、宁静;黄牛静卧在田埂上咀嚼、回味自己的日子,鸡群奔忙在稻田里享受着发现与收获的快乐,它们与在田间闪烁穿行的小溪一起,成为一幅平静、自在的山村生活图画,传达一种我们已经生疏却依然美好的音韵。大自然对于人类的眷顾之情,总是通过森林来传达,花开叶落的景象,生死枯荣的规律,始终在传达造物的启示。行走在赣江源头的密密山林里,清静、自在地呼吸着清新的山林气息,轻松、悠闲地聆听着活泼的溪流清音,不仅有了回归山林的喜悦,也清楚意识到不息的赣江流水,得益于赣南茂密的山林,成为“青山不老,碧水长流”的真切写照。山林,在涵养赣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这里不仅有常见的以松杉为主的针叶林、竹林、阔叶林等,还有罕见的成片原生榉树群落,栲木、楠木、枫香等珍贵树种在这里安然生存,香果树、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在这里平静生活,并显露出远离欲望的宁静、不忧刀斧的从容。人类对自然的感恩,也总是通过对草木的珍爱,对环境的保护体现出来。林间的小路,是一代代源头村人巡山护林时踩出来的,它虽然细小得若有若无,却极具韧性地把周边多座山岭连在了一起。在某种意义上,道路既是经济状况的标志,也是人类欲望的反映,这里的小路既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拓宽,也没有因为时代变化而改观,一直保持自己的本色,就如源头村的人一直信守祖辈传下来的规矩:除了在林中拣点柴草、挖些冬笋、采采蘑菇,就连采药这样的事村里也没有人干,更不会有砍伐林木、毁林造田的举动。小路在岁月中、山林间无声地延续,它不仅延续着一种集体的生活方式,也延续着一种朴素的人生态度。沿着林间小路,走过一片片山林,跨过一道道山溪,在一阵更加激越的溪流声中,赣江源头的流水呈现在眼前……无言地跪拜在不竭的源流前,心里感觉到一种回家的踏实和幸运,还有深深的感激和祈望。(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是文章的抒情主人公,“我”的所见所闻及所感,构成了文章的主体内容。B.对客家人迁徙过程、定居生活的描写,流露出作者对他们深深的敬意,丰富了文章内涵。C.文本点染得当,以七岭村为点细描细绘,渲染了赣江源头平静、自在的生活画面。D.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浅入深、由实而虚依次写来,表达了对从容恬静的生活的向往。8.为什么说千里赣江“成为江西人永远的母亲河”?请联系全文回答。9.文章写的是“拜谒赣江源”,却在文中多处写到山间的小路,请结合文本说明这样写的用意。〖答案〗7.D8.①千里赣江纵贯江西南北,滋养千里大地,使赣江两岸青山不老、碧水长流。②培育、涵养了独特而悠久的赣地风情与文化。③尽管时间流逝、人事变迁,赣江却始终保持着它淳朴的风貌,是游子心中的家园。9.①山间的小路是拜谒赣江源的必经之地。文章主要在三处写到小路,既起到了线索的作用,又是作者借以抒发情感的意象。②开头写小路交代了作者的行踪,引出下文。中间写“江西石城与福建宁化之间的曲折山路”,点明了小路不仅是人们走向外部世界的通道,更是客家人的心灵驿路,深化了主旨。③结尾对小路的描写,既呼应了文章开头,又进一步深化主旨,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欣慰之情。〖解析〗【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由实而虚依次写来”理解不当,文中由实而虚,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结合行文。故选D【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相关内容的能力。千里赣江“成为江西人永远的母亲河”,应是指赣江的滋养作用,对环境,对文化,还有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民众的精神哺育,是他们的精神皈依。同时“永远的母亲河”意味着赣江自身恒定不变的某种令人神往的品质。关于滋养自然环境与文化的,文中提到“千里赣江,纵贯江西南北,它不仅成为青山不老、碧水长流的象征,也培育涵养了独特而悠久的赣地风情与文化,成为江西人永远的母亲河”;关于精神哺育与皈依及永恒品质的内容,文中提到“离家千里的游子,总有自己的故乡;奔流千里的江河,总有自己的源头”“无言地跪拜在不竭的源流前,心里感觉到一种回家的踏实和幸运”“尽管时间流逝、岁月更迭,七岭村也改叫了源头村,但这个被山林环抱的小山村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宁静、质朴”。分析整合以上信息,即可得出〖答案〗。【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物象作用的能力。散文中物象一般可能是行文线索、情感的载体,并指向主旨。找到文中关于小路的具体内容,从以上角度分析其作用。文章开篇说“通向赣江源头的小路”,可知山间的小路是拜谒赣江源的必经之地。由此作者一路追诉赣江的前世今生,此处引出下文;中间提到小路,关键句子为“江西石城与福建宁化之间的曲折山路,不仅成为人们行走赣闽的天然通道,也逐渐成了许多客家人的心灵驿路”,把小路和心灵皈依联系在一起,深化了主旨;结尾,说小路保持“自己的本色”“延续着一种集体的生活方式,也延续着一种朴素的人生态度”,此处小路和开篇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并进一步深化主旨,小路的本色表明赣江人没有被物欲左右,淡然从容生活,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欣慰之情。文章中小路贯穿全篇,是行文线索。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①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能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②,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备注〗①乐正:乐官。夔(kuí):古代音乐家,生活在荒僻边远的地方,具有非凡的音乐才能,后受到舜的赏识而被提拔为乐官,主理乐舞之事。②玃(jué):古书上说的一种大猴子,形似猕猴。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齐桓公A闻管子B于鲍叔C楚庄D闻孙叔敖E于沈尹筮F审之也G故国H霸诸侯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信,指言语真实,与王羲之《兰亭集序》“信可乐也”中的“信”词义不相同。B.和,指“使……和谐”,与《孔雀东南飞》“登即相许和”中的“和”词义不同。C.涉,指渡水,与《归去来兮辞》“园日涉以成趣”的“涉”意思不同。D.“己亥”在文中是干支纪日,《赤壁赋》中“壬戌之秋”的“壬戌”是干支纪月。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舜重用夔,通过礼乐使教化传布于天下,从而让天下完全归服。B.本文第二段具有现实意义,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君王使天下兴盛的原因。C.传言有很多似乎错误其实是正确的,也有很多似乎是正确其实是错误的。D.本文以历史事实和寓言故事作为论据,夹叙夹议,深入浅出,生动形象。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2)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答案〗10.CFG11.D12.B13.(1)凡是听到传闻必须深入考察,它涉及到人时就必须用事理加以验证。(2)如果听到传闻后加以审察,就会带来幸运;听到传闻却不审察,倒不如没有听过。〖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句意: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得知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他们,因此国家称霸于诸侯。第一个“闻”的主语为“齐桓公”,宾语为“管子”,状语为“于鲍叔”,中间都不应断开,应在“叔”后面断开,即在C处断开;第二个“闻”的主语为“楚庄”,宾语为“孙叔敖”,状语为“于沈尹筮”,中间都不应断开,应在“筮”后面断开,即在F处断开;“也”为句末语气词,所以应在第一个“也”后面断开,即在G处断开;“国”的谓语为“霸”,中间不应断开。所以,应在CFG处断开。【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理解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言语真实/确实”。句意:可信吗?/确实很快乐。B.正确。“使……和谐/亲事”。句意: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立刻就答应这门亲事吧。C.正确。“渡水/涉足,走到”。句意: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天天到园里行走,自成一种乐趣。D.“干支纪月”错误。应是“干支纪年”。故选D。【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论证了君王使天下兴盛的原因”错误。论证的是“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故选B。【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熟”,形容词,深入,仔细;“验”,验证;“验之以理”,状语后置句,应为“以理验之”,用事理加以验证。(2)“审”,审察;“福”,名词,幸运,好运;第二个“而”,表示转折关系。参考译文:凡是听到传闻必须深入考察,它涉及到人时就必须用事理加以验证。鲁哀公问孔子说:“听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可信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向天下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像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都城的人纷纷传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宋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现在家里有了井,无需转派一人住在外面打水,等于多得到一人使用,并不是在井中挖到一个人。”像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晋国探问此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传闻不可以不审察,经过辗转相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远了。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如果听到传闻后加以审察,就会带来幸运;听到传闻却不审察,倒不如没有听过。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得知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他们,因此国家称霸于诸侯。吴王从太宰嚭那里听信了越王勾践的话,智伯从张武那里听信了赵襄子的事,没有经过审察便相信了,因此国家灭亡自己送了命。言辞有很多似非而是,似是而非的。是非的界限,不可不分辨清楚,这是圣人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虽然这样,那么靠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鹭鸶[宋]欧阳修激石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鹭鸶[唐]来鹄袅丝翘足傍澄澜,消尽年光伫思间。若使见鱼无羡意,向人姿态更应闲。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为咏物诗,欧阳诗侧重描写鹭鸶的栖息环境,来诗侧重刻画鹭鸶的形貌、举止、习性。B.欧阳诗前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突出了声音的响亮和水浪的巨大。C.来诗首句写鹭鸶仪表举止不凡,依傍水边静观,流水的清澈衬托出鹭鸶品格的高洁。D.来诗后两句将所寓之意揭示点破。“鹭鸶”喻人,“鱼”指利禄,针砭入骨,讥讽辛辣。15.两首诗结尾都有着一“闲”字,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4.D15.①欧诗结尾处的“闲”,写出了鹭鸶在风雨交加之际,即使面对海浪的拍打,依然高标独立,气定神闲。诗人借此抒发虽遭贬谪但仍希望保持内心高洁的高尚情怀。②来诗结尾处的“闲”,将鹭鸶拟人化,想象鹭鸶对待人的姿态应该是从容自在的。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心灵自由与平和的向往。〖解析〗【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鹭鸶’喻人,‘鱼’指利禄,针砭入骨,讥讽辛辣”错,来诗最后两句是对“鹭鹤”高洁傲岸的赞美,并没有写出它追逐名利的特点,没有“讽刺”含义,背离了主旨。故选D。【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①欧诗结尾处的“闲”,承接前一句“滩惊浪打风兼雨”而来,鹭鸶在风雨交加之际,即使面对海浪的拍打,没有屈服,而是“独立亭亭意愈闲”,久久地站立在海边,并且姿态优美,更加气定神闲。诗人借鹭鸶这一形象特点,标明心志,那就是虽遭贬谪,人生坎坷,依然希望保持内心高洁的高尚情怀。②来诗结尾处的“闲”,承接前一句“若使见鱼无羡意”,继续将鹭鸶拟人化,想象鹭鸶对待水中游动的鱼儿尚且无羡慕之意,对待人的姿态,就更应该是从容自在的。诗人借鹭鸶这一形象特点,以物喻人,表达了对内心宁静与从容的追求。(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商隐擅长借用典故传说来寄托情思,《锦瑟》中“______”一句化用了庄子的典故,“______”一句借用了鲛人的传说。(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演奏中途逐渐停歇,恰似书画中的留白,无声却有情,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3)“烟”字在古诗文中意蕴丰富,可以指云雾,也可以指烽烟,等等。古诗文里有许多含有“烟”的句子,比如:“______,______。”〖答案〗(1)庄生晓梦迷蝴蝶沧海月明珠有泪(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不知道“苍狗白云”这个词是谁发明的,他一定是一位心性敏感的倒霉蛋,他被人间的变幻与莫测弄晕了头,不知何去,不知何从。①就在某一天,当然是“八月”里的一天,他的“天眼”开了。②通过天上的云,他看到了苍天的表情,还有眼神。就在一炷香的工夫里,他理解了大地上的人生。③他看到了人生的短暂和不确定性,他看到了命运姣好的静,还有命运狰狞的动。④他一下子就“明白了”,由此获得了生命里的淡定与从容。当然了,乡下的孩子是简单的,乡下的孩子看天上的云,不是为了“悟道”,更不可能“悟道”。我们只是为了好玩,在看云的时候,我们其实在看露天电影,天空成了最大的屏幕,生命在屏幕上递嬗,演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和“云”就是这样神奇,难怪我们的先人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们:向大自然学习。我们观察大自然,研究大自然,其实都是学习。如果你的启蒙老师是大自然,你的一生都将幸运。17.下列句子中的“他”与文中加点的“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一个人离开了集体,他就将一事无成。这是毋庸置疑的。B.你们三个人一块儿去的,怎么就你们两个回来了?他呢?C.最近事情太多,理不出个头绪,算了,先睡他一觉再说D.孟子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18.“他由此成了一个怀疑论者,或者说相对论者。”这句话在原文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19.文中人称不断变化,第2段是“我们”,第3段是“你”。请简要分析“我们”和“你”在文中的作用。〖答案〗17.B18.D19.①使用“我们”可以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联系,表达我们应该观察大自然、研究大自然,向大自然学习的真挚情感。
②使用“你”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仿佛是和读者直接对话,让读者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③在散文中使用“你”和“我们”可以增加与读者的互动和共情,使读者更容易沉浸在文本中,人称不断变化语言表达极为灵活。〖解析〗【1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同词异境意义和用法意思的能力。例句是特指发明“苍狗白云”的那个人。A.泛指任何一个人;B.特指,称你、我以外的第三人;C.虚指,用在动词和数量词之间;D.别的,另外的。故选B。【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的能力。由前文“就在一炷香的工夫里,他理解了大地上的人生。他看到了人生的短暂和不确定性,他看到了命运姣好的静,还有命运狰狞的动。”可知,他从云中看到了人生的短暂和不确定性,看到了“静”和“动”,看到了事物的变化之快和相对性;后文提到“由此获得了生命里的淡定与从容”,可知他理解了人生,认识了处事要淡定,成为一个“思考者”,足见所填之处是一个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④处。故选D。【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叙述人称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时了解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不同及效果,再结合文本具体分析情感表达上的作用。根据“……难怪我们的先人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们:……”可知,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们”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们”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联系,表达我们应该观察大自然、研究大自然,向大自然学习的真挚情感。根据“如果你的启蒙老师是大自然,你的一生都将幸运。”可知。通过第二人称视角的对话,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直接和深入,这有助于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感染力,易于抒情,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总之,在散文中使用“你”和“我们”可以增加与读者的互动和共情;人称不断变化使语言表达极为灵活,转换自然,增加了可读性和表情达意的空间。(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打铁花是流传于豫晋地区的大型民间传统焰火,一棒铁花冲天而起,①,棒棒相连,万千星光从天空下散落,承载着千百年文化的传承与浪漫,1600℃的铁水打造出一场视觉盛宴,一道惊险与美妙并存的奇观。每一个打花匠人都身怀绝技,想要赤膊上阵而进退自如不被烫伤,②,使铁水打得又高又散。因为铁具有导热速度和冷却速度快的特点,会在空中瞬间降温。高温铁水击向高空后,会迅速化为粉碎的微小颗粒,铁屑在飞舞的过程中快速燃烧冷却,宛如电焊落下的火星,就不会烫伤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民间绝技却鲜为人知,仅在少数非遗表演的舞台上人们才能有幸目睹这一流传千年的璀璨,③。“美”是指其美艳绚丽,绽放时若流星洒雪,远远观看仿佛金雪从天而降;而“难”自然指技艺和传承难。高达1600℃的铁水就让很多人望而生畏,更何况还需要击打滚烫的铁水致使其迸射,表演者不仅需要娴熟的技艺,更要有超脱的胆识,绝技背后的艰辛历程,非亲历者难以感同身受。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1.你作为《非遗里的中国》节目主持人,今天要为大家介绍一个非遗项目。请选择一个你熟悉的非遗项目,仿照下面的示例介绍。(任选一个示例样式介绍即可)示例(1):非遗项目——铁花:灿烂如花绽夜空,流星似雨洒重峦。示例(2):非遗项目——铁花:一场狂野与浪漫交织下的民间“烟火”。〖答案〗20.①另一棒接踵而至②需要特殊的技巧③因为打铁花绝技既美又难21.示例(1):非遗项目——花灯:一街灯如水,半盏街似秋。示例(2):非遗项目——花灯:一朵梦幻与现实间闪烁的“焰火”。〖解析〗【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由“棒棒相连,万千星光从天空下散落”可知,打铁花是一棒接一棒的冲天而起,所以可填“另一棒接踵而至”。②处,前面写“身怀绝技”,又强调赤膊上阵而进退自如不被烫,可知需要特殊技巧,不能蛮干盲打,所以可填“需要特殊的技巧”。③处,此处有解释原因〖提示〗下文的作用,有根据后面谈到打铁花的“‘美’”与“‘难’”,所以可填“因为打铁花绝技既美又难”。【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的能力。从内容上看,需要介绍一个非遗项目,如风筝、花灯、剪纸、花馍、皮影戏等。从形式上看,要采用示例的形式,尤其是后面的描写非遗项目,需要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描绘其特征。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轻舟已过万重山”意为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表达了诗人李白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在人生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人生感触对你有何启示?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本题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第一段从李白的诗句“轻舟已过万重山”谈起,分析了这句诗的诗意诗情,描绘了诗人在面对艰险的旅程后,到达坦途的轻松愉快之感,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最终克服困难的喜悦。而材料第二句,则由诗句拓展引申到更广泛的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旅途”上来。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不会一帆风顺,都会面对困难、经历磨难,我们该如何面对呢?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应该勇敢面对,用自己的勇气、智慧、坚韧去战胜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历尽艰险、扛住重压、进入坦途的蜕变,才能体会到奋斗后的成功的喜悦。写作时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人类的延续等角度层层递进地阐明人要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只有战胜磨难才能体会人生最美的精彩的道理。注意观点明确,层次清晰,论述深刻。立意: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扛过黑暗才能迎来黎明。3.勇敢坚韧迎战,才能迎来光明坦途。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学地理学自有文学研究起而存在。“文学地理学”这个名词术语在国内最早见于1902年梁启超发表的《中国地理大势论》,他提出了文学风格的“南北界限”问题,认为中国文学“大抵自唐以前,南北之界最甚,唐后则渐微。盖‘文学地理’常随‘政治地理’为转移”。此后,有学者继续探讨地理与文化、地理与政治、地理与历史、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但作为一个学术性的概念,“文学地理学”直到最近十年才被学界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文学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文学研究尤其是文学史研究,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因此与文学地理学相关的话题始终值得重视,甚至可以说所有的文学研究都关涉文学地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以文化地理的眼光看文学,关注山川、气候、物产这样一些自然因素,尤为重视历史、民族、人口、教育、风俗、语言等人文要素,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的空间因素更加得到了重视。〖解析〗文学思潮、文学活动、文学风格产生的历史文化原因和地理因素,阐释作家题材选择、人物描写和艺术风格的形成及特点,说明作家审美表达的差异性。地理资源可以成为文学资源、文学如何再生地理资源和地域文化,也得到了彰显和强化。近十年来,对文学地理学概念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学理化探讨得到了加强。尤其是杨义以“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为号召,认为以往的文学史写作偏重时间概念而忽略了地理维度和精神向度,文学地图“当然是文学这个独特的精神文化领域的专题地图,它有自己独特的地质水文气候和文化生态”。以一种地理学的眼光,从区域形态、领土完整和民族多样性等角度揭示文学本身的审美特质,重塑文学发展的直观面貌和整体过程。他指出,文学地理学在本质上乃是会通之学。它不仅仅要会通自身的区域类型、文化层析、族群分合、文化流动四大领域,而且要会通文学与地理学、文化人类学以及民族、民俗、制度、历史、考古诸多学科。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中国经验与地方经验、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的关系,必定是相关学者要思考的大题目、大知识。相较于当代其他国家的作家来说,我国作家似乎更愿意强调故事的发生地,或凸显其文化,或据其建立系统。文学的地域性特征的确存在,地域文化会对作家创作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然而在当下的文学作品当中,我们时常可以发现,作品中的地域性特征已经超出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一个符号。当文学被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地域、民族、类型时,就意味着降低了它的写作格局和美学视野。这种地域性是被“虚构”出来的,或是作家主动的营造,或是读者、批评家阐释的结果,我们应当理性判断。同时,要强化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全球化视野。“地域”的概念是历史地建构而成的,在今天的全球化视阈下,单纯强调作品的地域性特色似乎已经稍嫌狭隘,“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论断愈发显得可疑,我们更应关注地域性在文化意义上的全新内涵,或打破地域隔膜、探索文学书写更为宽广的可能。地域性只是文学风格、魅力之某些要素,但不是决定性要素,更不是必备要素。地域文化和地域文学都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当然同时也必定是有历史的局限和缺憾的。在全球化、城市化、高科技化的当下,在互联网时代,孤立封闭地研究作家的地域性当取谨慎的态度。(摘编自刘川鄂《新时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的文学地理学研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地理学”术语早已出现在国内论著,但最近十年才被中国学界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B.文学史写作重时间概念而轻地理维度,这是中国文学写作及研究落后于时代的重要原因。C.我们强调文学的地域性特征,并不意味着要将其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地域、民族、类型中。D.能够正视当代文学地理学研究的短板,同时也要注意其局限性,才能更好地探索文学创作。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先概述“文学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指出其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B.材料引用杨义的相关理论和观点,重点阐述了近十年来文学地理学研究取得的成果。C.文本指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存在的误区,为后文明确观点作好铺垫。D.材料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推进,逻辑严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文学以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呈现,所以文学研究都会关涉到文学地理。B.文学地理学研究应当以地理学的眼光审视,才能揭示文学本身的审美特质。C.北方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常有对冰雪的描绘,这可以看作是地域性特征的体现。D.作者并未否定“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观点,而是指出其合理性是有条件的。〖答案〗1.B2.C3.B〖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落后于时代”错误,文中只说“认为以往的文学史写作偏重时间概念而忽略了地理维度和精神向度”,没有涉及“中国文学写作及研究落后于时代”的内容,此处无中生有,且强加因果。故选B。【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存在的误区”分析错误,原文为“然而在当下的文学作品当中,我们时常可以发现,作品中的地域性特征已经超出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一个符号。当文学被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地域、民族、类型时,就意味着降低了它的写作格局和美学视野”,是中国文学创作方面存在的误区。故选C。【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以地理学的眼光审视,才能……”错误,原文为“杨义……以一种地理学的眼光,从区域形态、领土完整和民族多样性等角度揭示文学本身的审美特质”,前后内容不是必要条件关系,可见选项判断过于绝对,而且这是杨义的观点而非定论。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迄今为止,人们对时间的认知,从来都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任何事情从过去到未来,包括生命,总是从小慢慢长大,从年轻到壮年,再逐渐衰老。这似乎是个固定不变的规律。然而,在这一现象的背后,却蕴含着复杂而深奥的物理学问题——“时间箭头”。所谓“时间箭头”,是指时间流动的单一方向,即社会发展从过去到未来,并不会倒流回到过去,这是自然界中一种极其基本的现象。存在明显方向性的时间箭头,只停留在宏观层次,而在微观层次物理学时间却几乎完全对称。通俗地说,随着尺度的减小,事件逆向发生的概率逐渐趋近于正向发生的概率。当尺度非常小时,物理学家认为两者近似相等,即时间是对称的,并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例如,引力如果就是对称的话,你可以将一个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倒过来,这个路径仍然符合万有引力定律。大多数物理定律都有类似引力对称的假设,但是有时间箭头的情况就不同了。想象一下,如果时间在宏观层次也是对称的话,那么你可以将影片的一段镜头倒过来播放,也能理解发生的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物理学家从更基础的层面,对时间进行了定义,得到的共识是,时间箭头是热力学第二定律——著名“熵增定理”的衍生规律,即随着时间的流逝,任何一个物质系统的无序度总是在增加,而系统的无序程度越高就越难回到以前的有序状态,“时间箭头”就越显著。因此,物理学家总结说,这个宇宙内物质总是朝着无序的方向发展,让人们感觉到时间只朝一个方向流逝。物理学家在揭开“时间箭头”这个谜团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令人兴奋的进展。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论文主要作者之一克里斯托弗·林恩说,这项新研究涉及物质世界最微小的组成部分,包括粒子、原子、分子,以及生命中最基本的单位——细胞。他们通过深入探究这些微观层面的相互作用,试图解释时间箭头的起源。研究人员首先探索了如何通过观察系统内特定的组成区块,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分解时间箭头。研究称,“分析显示,在两个视频的试验中,时间箭头都是从两个一组的神经元区块中产生,没有见到更复杂的区块结构”。在他们的研究中,一个关键焦点就是深入研究微观尺度下粒子的行为。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之一是微观尺度下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否有助于解释时间箭头。其中一个重要观点,是时间箭头可能与粒子碰撞时的不对称性有关。这就意味着,在碰撞过程中,粒子更有可能沿着某个方向分散,而不是以相反的方式碰撞。这种微观不对称性可能会在宏观尺度上积累,从而形成时间箭头的方向。另一个发现更令研究人员感到惊讶:观看随机移动物体视频的视网膜所体现的时间的方向性更高。研究员林恩说,这次发现对生物体内部如何与外在世界保持一致的认知提出了挑战。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可能会对这些发现很感兴趣。这份研究的另一位主要研究者、物理学和生物学教授大卫·施瓦布认为,把时间箭头进行分解的理论,是一个巧妙而且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框架,为探索很多具有多维度空间、没有达到平衡状态的系统,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思路。林恩总结说,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时间箭头,在微观世界的体现是怎样的?我们的研究为理解这个问题迈出了第一步。尽管他们的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但要完全解开时间箭头奥秘仍是一个复杂深奥的问题,这需要跨越多个学科领域的合作,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哲学。理解时间箭头的本质,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然界,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提供新的方向。(摘自陈思进《让“时间箭头”逆转可能吗?》)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时间箭头在宏观层次存在明显的方向性,人们有着“过去”和“未来”。B.在微观层次上不存在时间箭头,因为在这一层次上物理学时间已几乎完全对称。C.时间箭头可以用“熵增定理”来解释,即无序程度越低就越难回到以前的有序状态。D.林恩等人的研究初步解释了时间箭头的起源,为未来的探索提供了创新的思路。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古至今人们对时间的认知,从来都只有一个方向,这似乎是个固定不变的规律。B.文中加点的“如此”,指的是镜头倒放不影响观众对影片的理解这一假设情况。C.只要开展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跨学科研究合作,就能完全解开时间箭头的奥秘。D.研究“时间箭头”,不仅对物理学意义重大,对我们深刻理解自然界也有重要意义6.本文题目为“让‘时间箭头’逆转可能吗?”你认为这种可能性存在吗?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理由。〖答案〗4.A5.C6.存在。①从微观层次来看,物理学时间几乎完全对称,存在时间箭头逆转的可能性。②科学家对“时间箭头”的研究已经取得初步进展,且在对未来的研究方面形成有效的理论框架。〖解析〗【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微观层次上不存在时间箭头”错误。原文是“存在明显方向性的时间箭头,只停留在宏观层次”,另外因果关系不成立。C.“无序程度越低就越难回到以前的有序状态”错误。原文是“系统的无序程度越高就越难回到以前的有序状态”。D.“初步解释”错误。原文使用大量的“能否”“可能”等模糊性表述,说明这只是研究者的推理。故选A。【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只要……就”错误。由原文“要完全解开时间箭头奥秘仍是一个复杂深奥的问题,这需要跨越多个学科领域的合作,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哲学”可知,开展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跨学科研究合作是能完全解开时间箭头的奥秘的一个前提条件,所以选项表述绝对。故选C。【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由原文“存在明显方向性的时间箭头,只停留在宏观层次,而在微观层次物理学时间却几乎完全对称。通俗地说,随着尺度的减小,事件逆向发生的概率逐渐趋近于正向发生的概率”可知,从微观层次来看,物理学时间几乎完全对称,存在时间箭头逆转的可能性。由原文“物理学家在揭开‘时间箭头’这个谜团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令人兴奋的进展”“把时间箭头进行分解的理论,是一个巧妙而且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框架,为探索很多具有多维度空间、没有达到平衡状态的系统,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思路”可知,科学家对“时间箭头”的研究已经取得初步进展,且在对未来的研究方面形成有效的理论框架。所以,让“时间箭头”逆转是存在可能的。(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拜谒赣江源四平通向赣江源头的小路,对我来说,显得格外平和自然、亲切宁静。在我小的时候,暑假里最美妙的事情就是在赣江游泳,然后躺在江边的榕树下睡觉。有很多次看着江面往来的船只、顺江而下的竹排,就猜想这些流水的源头在哪里,它们怎么会没完没了地流。后来离开赣南,浩荡赣江浓缩成心中记忆,源头梦想偶尔在心间闪现。章江和贡江分别从南岭与武夷山流下,两江汇合成赣江以后就一路滔滔北去。千里赣江,纵贯江西南北,它不仅成为青山不老、碧水长流的象征,也培育涵养了独特而悠久的赣地风情与文化,成为江西人永远的母亲河。离家千里的游子,总有自己的故乡;奔流千里的江河,总有自己的源头。赣南地区东北部的石城县,在历史上有“闽粤通衢”之称,这里就是赣江的发源地。深藏在武夷山西麓密林中的石寮河,就是赣江的源头。当初,那些因为战乱而逃出中原的人,历经千辛万苦辗转来到江西以后,就在远离战祸的赣南居住下来,使家族的香火、中原的文化在青山绿水间延续。那些继续迁徙的人当中,有的人南溯章水,越过大庾岭,到达岭南地区;还有的人则东逆贡水而上,到达武夷山西麓的石城县,穿越武夷山进入福建宁化,再向闽粤各地扩散。在漫长的时间里,江西石城与福建宁化之间的曲折山路,不仅成为人们行走赣闽的天然通道,也逐渐成了许多客家人的心灵驿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当初的迁徙队伍中,一户范姓人家选择在武夷山西麓的古道边住了下来。天长日久,这里就成了他们安身立命的家园,看护这里的山岭、溪流和林木,就成了他们的天然使命和具体内容。后来,行走在闽赣之间的人们有了这样一个亲切、温馨的“七岭驿站”,武夷山两边的人知道了一个叫作七岭村的地界。尽管时间流逝、岁月更迭,七岭村也改叫了源头村,但这个被山林环抱的小山村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宁静、质朴,除了规模不大的祠堂用青砖砌成,其他顺着地势高低错落而起的房屋,都是用一样的黄土夯筑而成,屋墙上开出一样的门窗,屋顶盖着一样的黑瓦,在山林中平和、朴素地存在着,并静静地向世人传达着家的原本含义。村舍前面积不大的稻田里,静默的禾斗、堆积的稻草,显示出紧张收割以后的放松、宁静;黄牛静卧在田埂上咀嚼、回味自己的日子,鸡群奔忙在稻田里享受着发现与收获的快乐,它们与在田间闪烁穿行的小溪一起,成为一幅平静、自在的山村生活图画,传达一种我们已经生疏却依然美好的音韵。大自然对于人类的眷顾之情,总是通过森林来传达,花开叶落的景象,生死枯荣的规律,始终在传达造物的启示。行走在赣江源头的密密山林里,清静、自在地呼吸着清新的山林气息,轻松、悠闲地聆听着活泼的溪流清音,不仅有了回归山林的喜悦,也清楚意识到不息的赣江流水,得益于赣南茂密的山林,成为“青山不老,碧水长流”的真切写照。山林,在涵养赣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这里不仅有常见的以松杉为主的针叶林、竹林、阔叶林等,还有罕见的成片原生榉树群落,栲木、楠木、枫香等珍贵树种在这里安然生存,香果树、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在这里平静生活,并显露出远离欲望的宁静、不忧刀斧的从容。人类对自然的感恩,也总是通过对草木的珍爱,对环境的保护体现出来。林间的小路,是一代代源头村人巡山护林时踩出来的,它虽然细小得若有若无,却极具韧性地把周边多座山岭连在了一起。在某种意义上,道路既是经济状况的标志,也是人类欲望的反映,这里的小路既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拓宽,也没有因为时代变化而改观,一直保持自己的本色,就如源头村的人一直信守祖辈传下来的规矩:除了在林中拣点柴草、挖些冬笋、采采蘑菇,就连采药这样的事村里也没有人干,更不会有砍伐林木、毁林造田的举动。小路在岁月中、山林间无声地延续,它不仅延续着一种集体的生活方式,也延续着一种朴素的人生态度。沿着林间小路,走过一片片山林,跨过一道道山溪,在一阵更加激越的溪流声中,赣江源头的流水呈现在眼前……无言地跪拜在不竭的源流前,心里感觉到一种回家的踏实和幸运,还有深深的感激和祈望。(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是文章的抒情主人公,“我”的所见所闻及所感,构成了文章的主体内容。B.对客家人迁徙过程、定居生活的描写,流露出作者对他们深深的敬意,丰富了文章内涵。C.文本点染得当,以七岭村为点细描细绘,渲染了赣江源头平静、自在的生活画面。D.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浅入深、由实而虚依次写来,表达了对从容恬静的生活的向往。8.为什么说千里赣江“成为江西人永远的母亲河”?请联系全文回答。9.文章写的是“拜谒赣江源”,却在文中多处写到山间的小路,请结合文本说明这样写的用意。〖答案〗7.D8.①千里赣江纵贯江西南北,滋养千里大地,使赣江两岸青山不老、碧水长流。②培育、涵养了独特而悠久的赣地风情与文化。③尽管时间流逝、人事变迁,赣江却始终保持着它淳朴的风貌,是游子心中的家园。9.①山间的小路是拜谒赣江源的必经之地。文章主要在三处写到小路,既起到了线索的作用,又是作者借以抒发情感的意象。②开头写小路交代了作者的行踪,引出下文。中间写“江西石城与福建宁化之间的曲折山路”,点明了小路不仅是人们走向外部世界的通道,更是客家人的心灵驿路,深化了主旨。③结尾对小路的描写,既呼应了文章开头,又进一步深化主旨,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欣慰之情。〖解析〗【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由实而虚依次写来”理解不当,文中由实而虚,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结合行文。故选D【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相关内容的能力。千里赣江“成为江西人永远的母亲河”,应是指赣江的滋养作用,对环境,对文化,还有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民众的精神哺育,是他们的精神皈依。同时“永远的母亲河”意味着赣江自身恒定不变的某种令人神往的品质。关于滋养自然环境与文化的,文中提到“千里赣江,纵贯江西南北,它不仅成为青山不老、碧水长流的象征,也培育涵养了独特而悠久的赣地风情与文化,成为江西人永远的母亲河”;关于精神哺育与皈依及永恒品质的内容,文中提到“离家千里的游子,总有自己的故乡;奔流千里的江河,总有自己的源头”“无言地跪拜在不竭的源流前,心里感觉到一种回家的踏实和幸运”“尽管时间流逝、岁月更迭,七岭村也改叫了源头村,但这个被山林环抱的小山村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宁静、质朴”。分析整合以上信息,即可得出〖答案〗。【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物象作用的能力。散文中物象一般可能是行文线索、情感的载体,并指向主旨。找到文中关于小路的具体内容,从以上角度分析其作用。文章开篇说“通向赣江源头的小路”,可知山间的小路是拜谒赣江源的必经之地。由此作者一路追诉赣江的前世今生,此处引出下文;中间提到小路,关键句子为“江西石城与福建宁化之间的曲折山路,不仅成为人们行走赣闽的天然通道,也逐渐成了许多客家人的心灵驿路”,把小路和心灵皈依联系在一起,深化了主旨;结尾,说小路保持“自己的本色”“延续着一种集体的生活方式,也延续着一种朴素的人生态度”,此处小路和开篇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并进一步深化主旨,小路的本色表明赣江人没有被物欲左右,淡然从容生活,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欣慰之情。文章中小路贯穿全篇,是行文线索。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①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能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②,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备注〗①乐正:乐官。夔(kuí):古代音乐家,生活在荒僻边远的地方,具有非凡的音乐才能,后受到舜的赏识而被提拔为乐官,主理乐舞之事。②玃(jué):古书上说的一种大猴子,形似猕猴。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齐桓公A闻管子B于鲍叔C楚庄D闻孙叔敖E于沈尹筮F审之也G故国H霸诸侯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信,指言语真实,与王羲之《兰亭集序》“信可乐也”中的“信”词义不相同。B.和,指“使……和谐”,与《孔雀东南飞》“登即相许和”中的“和”词义不同。C.涉,指渡水,与《归去来兮辞》“园日涉以成趣”的“涉”意思不同。D.“己亥”在文中是干支纪日,《赤壁赋》中“壬戌之秋”的“壬戌”是干支纪月。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舜重用夔,通过礼乐使教化传布于天下,从而让天下完全归服。B.本文第二段具有现实意义,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君王使天下兴盛的原因。C.传言有很多似乎错误其实是正确的,也有很多似乎是正确其实是错误的。D.本文以历史事实和寓言故事作为论据,夹叙夹议,深入浅出,生动形象。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2)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答案〗10.CFG11.D12.B13.(1)凡是听到传闻必须深入考察,它涉及到人时就必须用事理加以验证。(2)如果听到传闻后加以审察,就会带来幸运;听到传闻却不审察,倒不如没有听过。〖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句意: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得知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他们,因此国家称霸于诸侯。第一个“闻”的主语为“齐桓公”,宾语为“管子”,状语为“于鲍叔”,中间都不应断开,应在“叔”后面断开,即在C处断开;第二个“闻”的主语为“楚庄”,宾语为“孙叔敖”,状语为“于沈尹筮”,中间都不应断开,应在“筮”后面断开,即在F处断开;“也”为句末语气词,所以应在第一个“也”后面断开,即在G处断开;“国”的谓语为“霸”,中间不应断开。所以,应在CFG处断开。【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理解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言语真实/确实”。句意:可信吗?/确实很快乐。B.正确。“使……和谐/亲事”。句意: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立刻就答应这门亲事吧。C.正确。“渡水/涉足,走到”。句意: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天天到园里行走,自成一种乐趣。D.“干支纪月”错误。应是“干支纪年”。故选D。【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论证了君王使天下兴盛的原因”错误。论证的是“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故选B。【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熟”,形容词,深入,仔细;“验”,验证;“验之以理”,状语后置句,应为“以理验之”,用事理加以验证。(2)“审”,审察;“福”,名词,幸运,好运;第二个“而”,表示转折关系。参考译文:凡是听到传闻必须深入考察,它涉及到人时就必须用事理加以验证。鲁哀公问孔子说:“听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可信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向天下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像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都城的人纷纷传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宋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现在家里有了井,无需转派一人住在外面打水,等于多得到一人使用,并不是在井中挖到一个人。”像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晋国探问此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传闻不可以不审察,经过辗转相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远了。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如果听到传闻后加以审察,就会带来幸运;听到传闻却不审察,倒不如没有听过。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得知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他们,因此国家称霸于诸侯。吴王从太宰嚭那里听信了越王勾践的话,智伯从张武那里听信了赵襄子的事,没有经过审察便相信了,因此国家灭亡自己送了命。言辞有很多似非而是,似是而非的。是非的界限,不可不分辨清楚,这是圣人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虽然这样,那么靠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鹭鸶[宋]欧阳修激石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鹭鸶[唐]来鹄袅丝翘足傍澄澜,消尽年光伫思间。若使见鱼无羡意,向人姿态更应闲。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为咏物诗,欧阳诗侧重描写鹭鸶的栖息环境,来诗侧重刻画鹭鸶的形貌、举止、习性。B.欧阳诗前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突出了声音的响亮和水浪的巨大。C.来诗首句写鹭鸶仪表举止不凡,依傍水边静观,流水的清澈衬托出鹭鸶品格的高洁。D.来诗后两句将所寓之意揭示点破。“鹭鸶”喻人,“鱼”指利禄,针砭入骨,讥讽辛辣。15.两首诗结尾都有着一“闲”字,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4.D15.①欧诗结尾处的“闲”,写出了鹭鸶在风雨交加之际,即使面对海浪的拍打,依然高标独立,气定神闲。诗人借此抒发虽遭贬谪但仍希望保持内心高洁的高尚情怀。②来诗结尾处的“闲”,将鹭鸶拟人化,想象鹭鸶对待人的姿态应该是从容自在的。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心灵自由与平和的向往。〖解析〗【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鹭鸶’喻人,‘鱼’指利禄,针砭入骨,讥讽辛辣”错,来诗最后两句是对“鹭鹤”高洁傲岸的赞美,并没有写出它追逐名利的特点,没有“讽刺”含义,背离了主旨。故选D。【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①欧诗结尾处的“闲”,承接前一句“滩惊浪打风兼雨”而来,鹭鸶在风雨交加之际,即使面对海浪的拍打,没有屈服,而是“独立亭亭意愈闲”,久久地站立在海边,并且姿态优美,更加气定神闲。诗人借鹭鸶这一形象特点,标明心志,那就是虽遭贬谪,人生坎坷,依然希望保持内心高洁的高尚情怀。②来诗结尾处的“闲”,承接前一句“若使见鱼无羡意”,继续将鹭鸶拟人化,想象鹭鸶对待水中游动的鱼儿尚且无羡慕之意,对待人的姿态,就更应该是从容自在的。诗人借鹭鸶这一形象特点,以物喻人,表达了对内心宁静与从容的追求。(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商隐擅长借用典故传说来寄托情思,《锦瑟》中“______”一句化用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评价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金凤扒鸡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塑料离心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无源单路信号隔离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小方格毛巾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可换孔板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全中文线号印字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三维软件集合包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青铜阀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天平培训材料》课件
- 《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部编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记录(表格式)
- TSHJX 061-2024 上海市域铁路工程施工监测技术规范
- 丰田英二名言及背景资料
- 植物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肠造口相关知识考核试题
- 2024年部编新改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
- 旋挖成孔灌注桩(干作业)施工方案
- “勾股定理”说课稿
- 上海上海世界技能博物馆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监理单位安全教育培训计划(3篇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