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诗歌中的美刺理论,是我国文艺理论遗产中富有光彩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里所讲的美,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歌颂;刺,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批评或批判。这一理论是由汉代的《诗序》和《诗谱序》所提出的。任何一种理论的出现,都有它的先导,美刺理论也是这样。它的先导可以上溯到孔、孟。在孔、孟的时候,人们并不都认为诗歌应具有美和刺两个方面的职能。比如《孟子》中所述及的那个高子(孟子的弟子),就因《诗经》中的《小弁》刺了当时的社会,便说它是“小人之诗也”。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先秦,一般还认为“乐者乐也”,把乐看作只是喜悦的感情的表现,这也无异于排除了刺的职能。但当时的孔子是肯定诗歌刺的职能的。他说诗“可以怨”。可以怨当然也就可以刺了。不过孔子没有对此进行更多的阐述。其次是孟子,他为了捍卫诗歌刺的职能和高子展开论辩,并在这场论辩中提出了如下的论点:用诗歌批评亲长的严重过失是亲亲的表现,而亲亲就是仁。这样一来,就把诗歌中的怨纳入儒家最高的道德范畴之中了。显然,孟子对这一问题的阐述已比孔子大大前进了一步。但是,正面具体地阐述诗歌的这两个职能,则是《诗序》和《诗谱序》的事。《诗序》系由《大序》和《小序》构成。《大序》或称《诗大序》,指的是《诗经》第一篇《关雎》小序后面的一段文字较长;《小序》指《许经》中其他各篇的序文,很短。关于《大序》和《小序》的作者,后来的学者意见纷纭。《诗谱序》是东汉著名的古文经学家郑玄为他所著的《毛诗谱》所写的序。《诗大序》在论述“风”这样一种诗体的时候,把“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作为风诗的内涵提了出来。上以风化下,说的是统治阶级可以用诗歌的形式去感化被统治者。下以风刺上,说的是被统治者可以用诗的形式去批评统治者。那么,这种批评可以达到什么程度呢?《小序》做了具体补充。下面是一些诗的小序摘录:《野有死麋》“恶无礼也”,《击鼓》“怨州吁也”,《终南》“戒襄公也”,《黄鸟》“哀三良也”,《东门之扮》“疾乱也”,《旄丘》“责卫伯也”,《简兮》“刺不用贤也”。以上所引说明,《小序》作者认为对社会所存在的矛盾,对生活中的假恶丑进行“恶”“怨”“戒”“哀”“疾”“责”“刺”等都是可以的。由于《诗序》的作者认为诗歌可以在这样广泛和深入的程度上执行批判的职能,那么随之而来必然有一个要求正确对待这一职能以及保护作者的问题。所以《诗序》又在“下以风刺上”之后提出了“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的主张。在统治阶级的淫威无限扩大、毫无民主可言的封建时代,能够提出这样的主张,实在是很有见地和了不起的。到了《诗谱序》,郑玄又对此做了新的发展,这就是把刺和美作为诗歌的两大职能而并列提出。他说:“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美;刺过泛失,所以匡救其恶。”《孝经》对“将顺其美”一语的注释,是行的意思。这段话的意思是;用诗歌的形式进行歌颂,是为了使生活中的美得到发扬;用诗歌的形式进行批判,是为了使生活中的缺陷得到揭露、批评和纠正。二者相反而又相成。至此,诗歌应该兼具美和刺的两种职能,它们各自的功用、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统治者和社会应该怎样对待刺的职能等,都得到了基本的阐述,诗歌的美刺理论可以说大体形成了。由于《诗经》在封建社会中的经典地位,由它的序言所完成的这一美刺理论,也相应地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一些统治者尽管不喜欢它,却不敢公然地否定它。这是有利于现实主义诗歌及其理论的发展前进的。当然也无须喋喋不休地去说明,《诗序》或《诗谱序》的作者都是封建阶级的文人,他们所主张的美,主要是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歌功颂德;他们所主张的刺,也必然受封建道德的制约。《诗大序》所要求的“发乎情,止乎礼义”,显然就表现了它作为封建阶级意识形态的阶级实质。(摘编自徐寿凯《诗歌美刺理论的建立》)材料二:将“美刺”的观念引入诗注之中,是汉人的一大贡献,也是诗学思想演进的一个重要标志。汉儒以“经”解《诗》,自然引申出一些合于“经”的原则,“美刺”说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任何时代都不可能没有道德的信条和理性的光辉,汉儒继承了先秦儒家以民为本的观念,要求统治者关注诗中所反映的民间疾苦,改善不良的政治举措,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而“美刺”说的目的就是引导君主了解诗的“美刺”之旨,进而了解引发“美刺”的民间疾苦,然后通过对引发民间疾苦的政治盛衰的了解来对照自己的政策和行为,以期君主加以改进。郑玄在为《毛》作箋注的过程中,总结并发扬了以《请序》和《毛传》为代表的汉代解《请》传统,即注重《诗》的政治教化功能,又在先秦“以意逆志”思想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更加成熟的“美刺”说。郑玄以“美刺”解诗是汉代经学的产物,更是汉末的时代产物,虽然它具有和汉代其他经注同样的将其政治教化功能唯一化、绝对化的弊端;但是这种站在现实的立场,针对现实的情况来说诗的方法不可否认的具有一种积极的现实精神,汉代重“美刺”的解诗方法的意义和局限都在于此。(摘编自沈薇薇《试论(毛诗传笺)以“美刺”笺诗》)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美刺理论的先导起源于孔、孟,孔子肯定诗歌美刺的职能,孟子则进一步指出诗歌可用于批评亲长过失。B.孔子认为诗“可以怨”,孟子将诗歌中的怨纳入儒家最高的道德范畴,但二者都未正面阐述诗歌的美刺职能。C.郑玄的《谱序》在《序》的基础上将刺和美作为歌的两大取能并列提出歌的美刺理论大体形成。D.郑玄为《毛诗》作笺注,既注重《诗》的政治教化功能,又继承先秦“以意逆志”的思想诗歌的美刺理论更加成熟。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秦时代,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诗歌具有美和刺的职能,甚至有人反对讽刺现实的诗歌,将之视为“小人之诗”。B.《许序》作者认为歌应执行批判的职能并引出正确对待这一取能以及保护作者的问题,因此提出“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的主张。C.《诗序》对社会的批评广泛,有厌恶无礼的、告诫统治者的、痛恨混乱的等涉及社会和生活的问题。D.哪个时代都有道德的信条和理性的光辉,汉代也不例外,因此,汉儒以“经”解《诗》,自然引申出一些合于“经”的原则。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诗歌的职能的观点的一项是()A.“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南朝梁】刘勰B.“诗之美也,闻之足以观乎功;诗之刺也,闻之足以戒乎政。”【唐】皮日休C.“诗人自不讳刺,而诗之本教,盖在于是矣。”【清】程廷祚D.“夫诗生于情情生于境,境有安危亨困之殊,情有喜怒哀乐之异,岂刺时刺君之外,遂无可言之情乎?”【清】崔述4.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开篇概述了诗歌美刺理论的重要地位、概念内涵与理论源流,思路清晰。B.材料一语言褒贬分明,如“富有光彩”“淫威”等;语言严谨准确,如“一定”“必然”。C.材料一说一些统治者不喜欢诗歌的美刺,相反,材料二却指出统治者喜欢诗歌的美刺。D.材料一和材料二在阐述观点时,除了正面肯定,也指出其局限性,体现了辩证思维。5.《诗序》言:“《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这种评价恰当吗?请结合《诗经·静女》一诗,联系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A2.D3.B4.C5.①《静女》一诗表现的是古代男女之间纯真浪漫的爱情,是一首清新的爱情诗,与政治、卫君并无什么关联,谈不上“刺时”、劝君。②这种理解体现了《诗序》对诗歌“美刺”职能的推崇,它片面强调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而忽略诗歌作为文学美的特点。此类解诗往往因为机械套用美刺理论,而导致对诗歌文本原意的曲解或误读。〖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诗歌美刺理论的先导起源于孔、孟,孔子肯定诗歌美刺的职能”错误。从材料一所述看,“它的先导可以上溯到孔、孟。在孔、孟的时候”,“上溯”并非“起源于”;另外,材料中说“但当时的孔子是肯定诗歌刺的职能的”,并未述及孔子肯定诗歌“美”的职能。故选A。【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的能力。D.“因此”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汉儒以‘经’解《诗》,自然引申出一些合于‘经’的原则,‘美刺’说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任何时代都不可能没有道德的信条和理性的光辉,汉儒继承了先秦儒家以民为本的观念,要求统治者关注诗中所反映的民间疾苦,改善不良的政治举措,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哪个时代都有道德的信条和理性的光辉,汉代也不例外”与“汉儒以‘经’解《诗》,自然引申出一些合于‘经’的原则”并无因果关系。故选D。【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A.着重阐述“风雅”产生的动机,指出为情而造文的道理,偏重“讽”。B.论及诗的“美”“刺”两种职能,适合作为支撑材料一关于诗歌的职能的观点的论据。C.强调诗的本教在于“刺”。D.阐述“诗”“情”“境”的关系,对诗的“刺”的单一职能提出疑问。故选B。【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评价材料内容的能力。C.“相反,材料二却指出统治者喜欢诗歌的美刺”错,材料二写将“美刺”的观念引入诗注之中,是汉人的一大贡献,也是诗学思想演进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没有信息表明统治者喜欢诗歌的美刺。故选C。【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内容并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卫君无道,夫人无德”的意思是“卫君无道,是因为后宫中没有一个有德的夫人”,这是将《静女》看成了一首政治诗歌。根据材料一“《诗大序》在论述‘风’这样一种诗体的时候,把‘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作为风诗的内涵提了出来。上以风化下,说的是统治阶级可以用诗歌的形式去感化被统治者。下以风刺上,说的是被统治者可以用诗的形式去批评统治者”“由于《诗序》的作者认为诗歌可以在这样广泛和深入的程度上执行批判的职能,那么随之而来必然有一个要求正确对待这一职能以及保护作者的问题”可知,《诗序》推崇诗歌的“美刺”职能,强调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而实际上,《静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过程,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是一首清新的爱情诗,与政治、卫君并无什么关联,谈不上“刺时”、劝君。可见这种评价是不恰当的,它片面强调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而忽略诗歌作为文学美的特点。此类解诗往往因为机械套用美刺理论,而导致对诗歌文本原意的曲解或误读。(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给太阳打个招呼刘亮程有几年,我认为村里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没人给太阳打招呼。太阳天天从我们头顶过,一寸一寸移过我们的土墙和树,移过我们的脸和晾晒的麦粒。它落下去的时候,我们应该给它打个招呼。至少村里有一个人在日落时,朝它挥挥手,挤挤眼睛,或者喊一声。就是一个熟人走了,也要打个招呼的,况且这么大的太阳,照了全村人,照了全村的庄稼牛羊,①它走的时候,竟没人理会它。我五岁时,太阳天天从我家柴垛后面升起。它落下时,落得要远一些,落到西边的苞谷地。我长高以后看见太阳落得更远,落到苞谷地那边的荒野。我长大后那块地还长苞谷。好像也长过几年麦子,我觉得不对劲。七月麦子割了,麦茬地空荡荡,太阳落得更远了,落到荒野尽头不知道什么地方。西风直接吹来,听不见苞谷叶子的响声,西风就进村了。刮东风时麦子和草一块在荒野上跑,越跑越远。有一年麦子就跟风跑了,是六月的热风。②人们追到七月,抓到手的只有麦秆和空空的麦壳。我当村主任那几年,把村子四周种满苞谷,苞谷杆长到一房高,虚土桩藏在苞谷中间,村子的声音被层层叠叠的苞谷叶阻挡,传不到外面。苞谷一直长到十一月,梆子掰了,苞谷杆不割,在大雪里站一个冬天。到了开春,叶子被牲畜吃光,杆光光的。另外几年我主要朝天上望。天上一阵一阵往过飘东西,头顶的天空好像是一条路。有一阵它往过飘树叶,整个天空被树叶贴住,层层叠叠,飘过村子,没有一片落下来。另一阵它往过飘灰,远处什么地方着火了,后来我从跑买卖的人嘴里,没有听到一点远处着火的事,仿佛那些灰来自天上。更多时候它往过飘土,尤其在漫长的西风里,满天空的土朝东飘移。那时我就说,我们不能朝西去了,西边的土肯定被风刮光,剩下无边无际的石头滩。可是没人听我的话。王五说,风刮走的全是虚土。风后面还有风,刮过我们头顶的只是一场风,更多的风在远处停住,更多的土在天边落下。冯七说,西风刮完东风就来了,风是最大的倒客,满世界倒买卖,跟着西风东风各跑一趟,就什么都清楚了。韩三说,西风和东风在打仗,你把白沙扔过去,他把黄土扬过来。谁不服谁。不过,总的来说,西风在得势。在我看来,西风东风是一场风,就像我们朝东走到奇台再返回来。风到了尽头也回头,回来的是反方向的一场风,它向后转了个身,风尾变风头,我们就不认识了。尤其刺骨的西风刮过去,回来是温暖的东风,我们更认为是两场风了。其实还是同一场风,来回刮过我们头顶。走到最远的人,会看到一场风转身,风在天地间排开的大阵势。在村里我们看不见,一场一场的风,就在虚土桩转身,像人在夜里,翻了个身,面朝西又做了一场梦。风在夜里悄然转身,往东飘的尘土,被一个声音喊住,停下,就地翻个跟头,又脸朝西飘飞了。它回来时飞得更高,曾经过的虚土桩黑黑地躺在荒野。我还是担心头顶的天空。虽然我知道,天地间来来回回是同一场风。但在风上面,尘土飘不到的地方,有一村庄人的梦。我扬起脖子看了好几年,把飞过村子的鸟都认熟了。不知那些鸟会不会记住一个仰头望天的人。我一抬眼就能认出,那年飘过村子的一朵云又飘回来了。那些云,只是让天空好看,不会落一滴雨。我们叫闲云。有闲云的天空下面,必然有几个闲人。闲人让地上变得好看,他们慢悠悠走路的样子,坐在土块上想事情的姿势,背着手,眼睛空空地朝远望的样子,都让过往的鸟羡慕。忙人让地上变得乱糟糟,他们安静不下来,忙乱的脚步把地上的尘土踩起来,满天飞扬。那些尘土落在另外的人身上,也落在闲人身上。好在闲人不忙着拍打身上的尘土,闲人若连身上的尘土都去拍打,那就闲不住了。这片大地上从来只有两件事情,一些人忙着四处奔波,踩起的尘土落在另一些人身上。另一些人忙着拍打,尘土又飞扬起来。③一粒尘土就足够一村庄人忙活一百年。那时村里人都喜欢围坐在一棵榆树下闲聊。我不一样,白天我坐在一朵云下胡思,晚上蹲在一颗星星下面乱想。刘二爷说,我们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朝西看。因为我们是从东边来的,要去西边。我们晚上睡着时,脸朝东,屁股和后脑勺对着西边。要是没有黑夜,人就一直朝前走了。黑夜让人停下,星星和月亮把人往回领,每天早晨人醒来,看见自己还在老地方。真的还在老地方吗?我们的房子,一寸寸地迁向另一年。我们已经迁到哪一年了。从我记事起,到忘掉所有事,我不知道村里谁在记我们的年月。时至今日,我把时间过乱了。肯定有人没乱,他们沿着日月年,有条不紊地生活,可我一直没回到那样的年月。我只是在另一种时间里,看见他们。④看见在他们中间悄无声息的我自己,我不知道那是不是我。我在村庄里的生活,被别人过掉了。我在远处过着谁的生活。那些在尘土上面,更加安静,也更加喧嚣的一村庄人的梦里,我又在做着什么。(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两段照应标题,然后描绘了太阳照耀整个村庄的情景,阐释了“我们应该给它打个招呼”的理由。B.文章写“我”小时候看太阳天天从自家柴垛后面升起,落到西边苞谷地和那边的荒野,表明了孤独的感觉不是成年人的专利。C.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以一个五岁孩子的视角来看待村庄中发生的事情,并融入自己的感受,角度独特,写法新颖,饶有趣味。D.文章在叙述中融入了景物描写,但所描绘的景物之态呈现出冷冷的色调,这种氛围烘托出“我”内心的孤独感受。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写太阳无人理会之事,暗含孤独之意,为下文写“我”的孤独状态奠定了情感基调。B.句子②“只有麦秆和空空的麦壳”照应前文“麦子就跟风跑了”,表明了那一年麦子歉收的状况。C.句子③中“一粒”与“一百年”相对,夸张地写出了人们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的状态。D.句子④既写出了“我”在人群中的默无声息,又写出了“我”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痛苦。8.标题“给太阳打个招呼”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9.刘亮程被称为“乡村哲学家”,其散文中往往具有浓厚的哲学意蕴,请结合文中“东风与西风”的相关内容探究其体现的哲学意蕴。〖答案〗6.C7.D8.①标题“给太阳打个招呼”将太阳人格化,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读者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增加对作品的认同感。②标题一反常理,一般是人与人之间打招呼,“给太阳打个招呼”给读者以新奇之感,从而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9.①两种力量的交锋,总会有输赢之分。如文中韩三说,西风和东风在打仗,西风得势。这里体现了矛盾双方总是相互交锋,最终有一方取胜。②实践出真知。如冯七说“跟着西风东风各跑一趟,就什么都清楚了”,这里说东风西风,不知道都干了什么,与其妄自猜测,还不如跟着风亲自去体验一番,说明了实践才出真知。③透过现象看本质。作者说“在我看来,西风东风是一场风”“它向后转了个身,风尾变风头,我们就不认识了”“其实还是同一场风”,表明,西风东风都是风,不能转了个身,就不认识风了,从而体现了不能被事物的表象迷惑,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C.“以一个五岁孩子的视角来看待村庄中发生的事情”分析有误。根据文中“我长大后”“我当村主任那几年”“我扬起脖子看了好几年”和“时至今日……可我一直没回到那样的年月”等信息可知,作者是以个体成长的视角来看待村庄中发生的事情,从而体现自己一直以来的孤独感受,而不都是以一个五岁孩子的视角来看待村庄中发生的事情。故选C。【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D.“又写出了‘我’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痛苦”分析有误,根据文中“我把时间过乱了”“我在村庄里的生活,被别人过掉了。我在远处过着谁的生活。那些在尘土上面,更加安静,也更加喧嚣的一村庄人的梦里,我又在做着什么”可知,“我”是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只不过“我”的生活与大家并不相融,“我”感受到了孤独的状态,句子④中的“我不知道那是不是我”则强化了这种孤独感。故选D。【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题含义和表达效果的能力。“给太阳打个招呼”运用拟人修辞,此处把太阳人格化,结合“太阳天天从我们头顶过,一寸一寸移过我们的土墙和树,移过我们的脸和晾晒的麦粒。它落下去的时候,我们应该给它打个招呼”可知,“给太阳打个招呼”是表达对太阳为代表的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打招呼本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此处说“给太阳打个招呼”,说法独特,给读者新鲜感,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作为文章的题目,更能吸引读者阅读。【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品丰富意蕴的能力。①两种力量的交锋,总会有输赢之分。如文中韩三说“西风和东风在打仗,你把白沙扔过去,他把黄土扬过来。谁不服谁。不过,总的来说,西风在得势”,在西风和东风的交锋中,西风得势。这里体现了矛盾双方总是相互交锋,最终有一方取胜。②实践出真知。如冯七说“西风刮完东风就来了,风是最大的倒客,满世界倒买卖,跟着西风东风各跑一趟,就什么都清楚了”,这里说东风西风,不知道都干了什么,与其妄自猜测,还不如跟着风亲自去体验一番,就什么都清楚了,说明了实践才出真知。③透过现象看本质。作者说“在我看来,西风东风是一场风”“它向后转了个身,风尾变风头,我们就不认识了”“其实还是同一场风”,表明,西风东风都是风,不能转了个身,就不认识风了,不管西风还是东风,本质上都是风,只是风向不同而已,我们不能被事物的表象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景元四年秋,诏诸军征蜀。维①还守剑阁。钟会攻维未能克。艾②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③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陈待艾。艾遣子邓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军到雒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选自《三国志•邓艾传》,有删改)材料二:唐太宗曰: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今诸将中,但能言避实出虚,及其临敌,则鲜识虚实者,盖不能致人,而反为敌所致故也。如何?卿悉为诸将言其要。李靖曰:先教之以奇正④相变之术,然后语之以虚实之形可也。诸将多不知以奇为正、以正为奇,且安识虚是实、实是虚哉!唐太宗曰: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此则奇正在我,虚实在敌欤?李靖曰:奇正者,所以致敌之虚实也。敌实,则我必以正;敌虚,则我必为奇。苟将不知奇正,则虽知敌虚实,安能致之哉?臣奉诏,但教诸将以奇正,然后虚实自知焉。(选自《李卫公问对》,有删改)〖备注〗①维:指姜维。②艾:指邓艾。③方轨:大路。④“奇正”是中国古代兵法里的术语。“奇”,指打破常规,避实就虚,出其不意;“正”,指依规依矩,循序渐进,正面临敌。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斩瞻及尚书张遵A等B首C进军D到雒E刘禅遣使F奉皇帝玺绶G笺H诣艾请降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趣,通“趋”,奔赴,与“虽趣舍万殊”(《兰亭集序》)中的“趣”用法和词义相同。B.“去成都三百余里”与“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苏武传》)中的“去”词义不同。C.“又粮运将匮”的“匮”意为“缺乏”,与成语“民穷财匮”中的“匮”词义相同。D.“而反为敌所致故也”和“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两句中的“故”词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景元四年,朝廷下令各路大军攻打西蜀,钟会进攻剑阁,但姜维把守着此地,钟会始终没有攻下来,在此情况下,邓艾献上奇计。B.邓艾在涪地遇到了诸葛瞻狙击,派邓忠和司马师纂左右包抄,但邓忠和司马师纂首战失利,遭到邓艾痛骂。C.唐太宗认为《孙子兵法》的计谋都在虚实之内,弄清了虚实,作战才能够得胜,因此让李靖为自己讲解一下认识虚实的要领。D.李靖认为,与对奇正相互变化的认知相比,对虚实情形的认知更重要,学会了奇正的用法,自然就知道敌人的虚实了。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2)苟将不知奇正,则虽知敌虚实,安能致之哉?14.请概括说明邓艾进军西蜀涪地的理由。〖答案〗10.CEG11.A12.C13.(1)邓艾亲自用毡子裹住身体,滚落下来。将士都攀树木爬悬崖,如同水中游鱼一个接一个地前进。(2)如果将帅不知道奇正的变化,即使知道敌人的虚实,又怎能战胜敌人呢?14.①涪地是西蜀的腹地,在剑阁与成都之间。②西蜀涪地兵力空虚。③可以牵制剑阁的蜀军。〖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斩下诸葛瞻及尚书张遵等人的首级,进军至雒县。刘禅派使者拿着皇帝的大印,写了封书信(让使者带着)来到邓艾兵营请求投降。“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是动宾结构,其后C处断开;“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中,“刘禅”是主语,“遣”是谓语,“使”既是“遣”的宾语,又是“奉皇帝玺绶”的主语,句子结构完整,前后EG处断开。故选CEG【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错误。通“趋”,奔赴;取。句意:从阴平沿小路经汉德阳亭,奔赴涪城。/虽然各有各的爱好。B.正确。距离;同“弆”,收藏。句意:距成都三百余里。/他就挖野鼠穴中藏的草实充饥。C.正确。句意:加之运来的粮食将要匮乏。/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D.正确。缘故;老交情。句意:而反为敌人所左右的缘故。/你怎么会跟项伯有交情呢?故选A。【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因此让李靖为自己讲解一下认识虚实的要领”分析错误,根据文中“今诸将中,但能言避实出虚,及其临敌,则鲜识虚实者,盖不能致人,而反为敌所致故也。如何?卿悉为诸将言其要”的信息可知,是让李靖给将领讲解用兵虚实。故选C。【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以”,用;“推转”,滚落;“鱼贯”,如同水中游鱼。(2)“苟”,如果;“虽”,即使;“安”,怎么。【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①由原文“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可知,涪地是西蜀的腹地,在剑阁与成都之间。②由原文“则应涪之兵寡矣”可知,西蜀涪地兵力空虚。③由原文“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可知,可以牵制剑阁的蜀军。参考译文:材料一:景元四年秋天,朝廷下令各路大军攻打西蜀。姜维还军把守剑阁。钟会进攻姜维,没有攻下来。邓艾上书说:“现在敌兵大受挫折,应乘胜追击,从阴平沿小路经汉德阳亭,奔赴涪城,距剑阁西有百余里,距成都三百余里。我军派精悍的部队直接攻击敌人的心脏。(在这种情形下)剑阁的守兵必然退回,奔赴涪城,那么钟会就可以沿大道前进;剑阁的守军不退回去,那么,救援(应对)涪城的兵力就少了。兵书上说:‘进攻敌人所无防备之处,出击敌人所未意想之时。’现在我们奇袭敌人空虚之处,打败敌人是一定的。”这年冬天十月,邓艾自阴平行走七百余里,全是无人之地,凿山开路,架设栈道。山高谷深,十分艰险,加之运来的粮食将要匮乏,形势近于危险。邓艾亲自用毡子裹住身体,滚落下来。将士都攀树木爬悬崖,如同水中游鱼一个接一个地前进。首先来到江由,西蜀守将马邈投降。西蜀卫将军诸葛瞻从涪城退还绵竹,排列战阵,等着阻击邓艾。邓艾派遣自己的儿子邓忠等率兵从右边包抄,司马师篡等率兵从左边包抄。但邓忠、司马师纂二人出击均告失利,一起退回来说:“敌人不可击破。”邓艾大怒道:“生死存亡的时刻,全在此一举,还说什么可与不可!”大骂邓忠和司马师纂,要将他们斩首示众。邓忠、司马师纂二人又率兵再战,大败敌兵,斩下诸葛瞻及尚书张遵等人的首级,进军至雒县。刘禅派使者拿着皇帝的大印,写了封书信(让使者带着)来到邓艾兵营请求投降。材料二:唐太宗说:我看过的各种兵书中,没有超过《孙子兵法》的。《孙子》十三篇,没有超出虚实的范围。用兵作战,如果能认识到虚实的形势,就能无往而不胜。现在的将领中,只能空谈避实击虚,到了临敌作战的时候,则又很少能识破敌人虚实的,这大概是他们不能左右敌人,而反为敌人所左右的缘故。你以为怎样?你尽可能为诸将讲解一下认识虚实的要领。李靖答:先教他们奇正相互变化的方法,然后再讲如何认识虚实的形势就可以了。现在诸将领多数不知以奇为正、以正为奇的变化,又怎能认识到敌人的虚是实、实是虚呢!唐太宗问:分析敌情,就会知道敌人的利害得失;激怒敌人,就会知道敌人动静的规律;摆出阵形,才会知道敌人生死的地方;对敌试探攻击,就会知道敌人的强处和弱处。这就是以我的奇正察知敌人虚实的方法吗?李靖答:所谓奇正,是用以对付敌人虚实的。敌强,我就用正兵;敌弱,我就用奇兵。如果将帅不知道奇正的变化,即使知道敌人的虚实,又怎能战胜敌人呢?我奉命后,只要先教诸将学会奇正的用法,然后他们对于敌人的虚实自然就知道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欧阳修①暖日迟迟花袅袅,人将红粉争花好。花不能言惟解笑。金壶倒,花开未老人年少。车马九门②来扰扰,行人莫羡长安道。丹禁③漏声衢鼓④报。催昏晓,长安城里人先老。〖备注〗①词人时任参知政事。②九门:都城城门,此处代指京城。③丹禁:帝王所居的宫禁。④衢鼓:街上的更鼓。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以轻快之笔写青年男女暖日游春的喜人场面,下阕以沉重之笔写京城的景象与年华易老之叹。B.“暖日迟迟花袅袅”句中“迟迟”形容阳光温暖,白昼日长;“袅袅”形容花枝摇曳、香气散发之状。C.“花不能言惟解笑”这句将花当作人来写,花儿不会说话,任人品评,而绽开的花瓣恰似美人的笑靥。D.“长安城里人先老”与“花开未老人年少”构成鲜明对比,意思是说在京都谋生立业艰难,使人未老先衰。16.“车马九门来扰扰”与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都运用了叠词。请分别简要分析两者的表达效果。〖答案〗15.D16.①“车马九门来扰扰”中“扰扰”运用叠词,写京城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纷纷扰扰,充满了为名利奔波的人;词人借此表达了对这种涌动的名利之争的厌恶。②“寻寻觅觅”运用叠词,写词人若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希望能找点什么来慰藉自己在国破家亡遭受劫难后的忧愁苦闷。〖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意思是说在京都谋生立业艰难,使人未老先衰”错误。根据该词上下阕,应是官场生活的种种不自由令人未老先衰。故选D。【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①“车马九门来扰扰”写京城虽然车水马龙,往来客商,纷纷扰扰。其中“扰扰”,纷乱貌,运用叠词,更突出了京城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纷纷扰扰,而这些人之所以都到京城来,无非为名或为利,“扰扰”实际是写出这里充满了为名利奔波的人;“扰扰”也有烦躁意,词人借此表达了对这种涌动的名利之争的厌恶。②“寻寻觅觅”是词人的动作,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运用叠词,写词人若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希望能找点什么来慰藉自己在国破家亡遭受劫难后的忧愁苦闷。(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归有光祖母持象笏过来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对他的勉励。(2)陆游《书愤》中,在今昔对比中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悲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路,有方向,志士因之奔前程,游子因之归故乡,“路”作为意象也常被写入诗句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答案〗(1)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3)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曾经在陈忠实先生《我的秦腔记忆》中,读到过对秦腔饶有兴致、情感浓烈的描写,进而对秦腔有了一点最初的印象;在央视春晚舞台上,听到过某歌星与一帮白褂子红围巾的关中爷们,慷慨激昂地高唱华阴老腔,还以为那就是秦腔;更早以前,看过西影厂拍摄的戏曲片《卷席筒》,结果①,闹了笑话,人家那是河南曲剧,并不是秦腔。直到我听了秦腔之后,我才真正感受到秦腔的魅力。那是多年前一个深秋的晚上,我和满场观众静坐在台下,②完完整整地观赏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出的全本大幕剧《周仁回府》。将近3个小时的时间里,当那一阵阵高亢激越的唱腔回荡在舞台上空,我心里也止不住一阵阵热流涌动,波滚浪翻。没有想到,秦腔这种艺术形式竟是这般的③、这样的触动情怀。印象最深的,当是秦腔独有的极其暴烈的吼唱。戏中很多唱段真是吼得地动山摇、撕心裂肺,吼得酣畅淋漓、苍凉悲壮,吼得粗犷豪放、荡气回肠。那声嘶力竭中,满是丰富的韵味和魅力,真个是“喊得那巨灵劈华山,喊得那老龙出秦川,喊得那黄河拐了弯,太阳托出了个金盘盘”。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那声嘶力竭中,满是丰富的韵味和魅力”,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18.①张冠李戴②从头到尾(从头至尾、由始至终)③震撼人心19.①原文采用想象、夸张、排比的手法,更生动形象表现了秦腔的艺术魅力。②原文的画面性语言与语境更协调,表达更符合由抽象到具体的逻辑。③原文的内容更加丰富,意思更加完整,情感更加强烈。〖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根据后文“人家那是河南曲剧,并不是秦腔”可知是作者把西影厂拍摄的戏曲片《卷席筒》当成了秦腔。可填:“张冠李戴”。张冠李戴:把姓张的人的帽子戴到姓李的人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②根据后文“完完整整地观赏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出的全本大幕剧《周仁回府》”可知作者是把《周仁回府》从头到尾看完。可填:“从头到尾”“从头至尾”“由始至终”。从头到尾:是指某件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内容。从头至尾:从开头到末尾。指事情发展的全过程。由始至终:从开始到结束,表示从头到尾,用来强调事情的完整性。③根据“将近3个小时的时间里,当那一阵阵高亢激越的唱腔回荡在舞台上空,我心里也止不住一阵阵热流涌动,波滚浪翻”可知《周仁回府》这部剧给作者内心很大的震动,可填:“震撼人心”。震撼人心:指某件事对人内心震动很大。【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①原文使用四个“喊得那”,间隔反复,从四个角度和侧面进行想象,突出秦腔的演唱效果,“巨灵劈华山”“老龙出秦川”“黄河拐了弯”“太阳托出了个金盘盘”,其中“巨灵劈华山”“老龙出秦川”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彰显了秦腔无以伦比的震撼力,在句式上“喊得那巨灵劈华山,喊得那老龙出秦川,喊得那黄河拐了弯,太阳托出了个金盘盘”整齐匀称,使用了排比修辞,读来酣畅淋漓,气势磅礴,生动形象、鲜明突出地表现了秦腔的艺术魅力。②原文四个“喊得那……”把“那声嘶力竭中,满是丰富的韵味和魅力”的感受描写地更有画面感,语言与语境与上文的整体风格更协调,表达更符合由抽象到具体的逻辑。③在情感的表达上把“满是丰富的韵味和魅力”的具体情感表达地更强烈,内容上从四个方面描述地更加丰富,意思更加完整。(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年来,“以高为美”的标准让家长对孩子的身高焦虑不断蔓延,传说中的“增高利器”———生长激素也成了不少家长追捧的香饽饽,医院生长发育门诊更是人满为患。不少家长认为,只要打了生长激素,①。“增高针”在临床上并没有那么神奇的疗效,身材矮小并不只与生长激素有关,且身材矮小也不仅仅是“我家孩子比同龄孩子矮半个头”那么简单。2021年国家药监局官网刊发文章明确指出,临床上身材矮小的儿童,真正需要生长激素治疗的孩子非常少,绝大多数的孩子只需要均衡饮食、科学规律的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就能长高,②。人们常说的“增高针”指的是重组人生长激素,是通过基因种族大肠杆菌分泌型表达技术重组而来,其氨基酸含量、空间构象及序列与人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完全相同,具有等同作用。③,常见副作用有注射部位局部红肿等。(A禁止骨骺已完全闭合者、肿瘤患者、糖尿病患儿、颅脑损伤者忌用重组人生长激素促生长治疗。B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生长发育问题,摒弃身高焦虑,切不可揠苗助长。C儿童的身高受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占70%,此外还与环境、营养摄入、睡眠质量等有关。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1.“香饽饽”源自美味食物“饽饽”。与此类似的有新疆谚语“勤劳的人吃羊腿,懒惰的人喝凉水”。请简述“吃羊腿”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22.文中括号内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字母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20.①孩子就一定能长高②并不需要使用生长激素③补充生长激素有副作用21.含义:羊腿象征着美好幸福的生活,美好的生活是靠自己奋斗得来的。得名的缘由:源自新疆人的饮食习惯,鲜美的烤羊肉是新疆人美味的食物,久而久之抽象为美好富足生活的代名词。22.A句修改为:骨骺已完全闭合者、肿瘤患者、糖尿病患儿、颅脑损伤者忌用重组人生长激素促生长治疗(禁止骨骺已完全闭合者、肿瘤患者、糖尿病患儿、颅脑损伤者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促生长治疗)。C句修改为:儿童的身高受很多因素共同作用(儿童的身高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解析〗【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前面说家长对孩子的身高很焦虑,他们认为打生长激素就能让孩子长高,前面有“只要”,这里应有“就”,可填:孩子就一定能长高;②前面说“真正需要生长激素治疗的孩子非常少”,如果能够做到“均衡饮食、科学规律的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是不需要打生长激素的,可填:并不需要使用生长激素;③此句与后面内容有关,而后面讲的是“常见副作用有”,可见打生长激素是有副作用的,可填:补充生长激素有副作用。【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含义:由“勤劳的人吃羊腿,懒惰的人喝凉水”可知上下两句内容相反,由“喝凉水”可推知“吃羊腿”的意思是吃得好,进一步理解应该是代表美好幸福的生活;而这样的生活是靠“勤劳”得来的,由此可知“吃羊腿”的真正含义是美好的生活是靠自己奋斗得来的。得名缘由:这则谚语来自“新疆”,而新疆人爱吃羊肉,鲜美的烤羊肉是新疆人美味的食物,因此他们用“吃羊腿”来代表美好富足的生活就是很自然的。【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句“禁止”和后面的“忌用”的“忌”重复,可删掉“禁止”,或者把“忌用”改为“使用”。C句“儿童的身高受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句式杂糅,可修改为:儿童的身高受很多因素共同作用(儿童的身高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材料二:爱默生说,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的标志,不是人口数量,也不是城市的规模,更不是物产的丰富。所有这些都不是,而是这个国家人民的素养、道德与品质。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共有两则。考生面对这种具有相同内涵的多则材料的审题立意,可以采取求同的立意方法——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将其作为立意的中心。第一则材料引用的话语,强调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凸显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力量和价值。第二则材料则引用爱默生的话,强调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的标志不是人口、城市规模、物产等客观物质条件,而是人民的素质、道德与品质等人文精神价值。综合来看,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在于凸显核心价值观、道德品质等对于一个国家文明的重要影响,这就是这道作文题的立意关键。写作时围绕“核心价值观”“文明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人民的道德、品质和素养”等关键词,考生可以有以下的思考:1.什么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对于中国来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要求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凝结为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2.什么是文明:文明是一种道德、一种性格、一种理念,文明是快乐、喜悦、善良、负责。文明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文化涵养和文化素质,是一个人心灵美、语言美和行为美的和谐统一。一个国家的文明水平取得这个国家人民的道德水平和品德修养。3.为什么“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文明的进步、发展壮大有重大的影响: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德,既是个人之德,也是一种大德,即国家之德、社会之德。民族要进步,国家要发展,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只有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才能要振奋起人们的精气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4.为什么爱默生说“人们的道德、品质和素养”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因为相对于人口数量、城市规模、物产的丰饶这些外在的物质文明,只有人民的道德品质的高低才能说明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的高尚与否。一个真正文明的国家不会做出烧杀抢掠、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为。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简单引述两则材料内容,指出它们的共同点,点明观点:道德素养是衡量文明的标志。接着分析道德修养及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意义,然后阐述两者对于文明的进步,国家的发展的重要性,比如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个国家、民族要取得进步,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从“革故鼎新”到“改革创新”,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念,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只有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才能振奋起人们的精气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最后,总结观点,升华主题。立意:1.道德素养是文明的标志。2.核心价值观是文明进步的力量。3.人的素养、道德与品质是国家、民族的精神内核。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诗歌中的美刺理论,是我国文艺理论遗产中富有光彩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里所讲的美,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歌颂;刺,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批评或批判。这一理论是由汉代的《诗序》和《诗谱序》所提出的。任何一种理论的出现,都有它的先导,美刺理论也是这样。它的先导可以上溯到孔、孟。在孔、孟的时候,人们并不都认为诗歌应具有美和刺两个方面的职能。比如《孟子》中所述及的那个高子(孟子的弟子),就因《诗经》中的《小弁》刺了当时的社会,便说它是“小人之诗也”。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先秦,一般还认为“乐者乐也”,把乐看作只是喜悦的感情的表现,这也无异于排除了刺的职能。但当时的孔子是肯定诗歌刺的职能的。他说诗“可以怨”。可以怨当然也就可以刺了。不过孔子没有对此进行更多的阐述。其次是孟子,他为了捍卫诗歌刺的职能和高子展开论辩,并在这场论辩中提出了如下的论点:用诗歌批评亲长的严重过失是亲亲的表现,而亲亲就是仁。这样一来,就把诗歌中的怨纳入儒家最高的道德范畴之中了。显然,孟子对这一问题的阐述已比孔子大大前进了一步。但是,正面具体地阐述诗歌的这两个职能,则是《诗序》和《诗谱序》的事。《诗序》系由《大序》和《小序》构成。《大序》或称《诗大序》,指的是《诗经》第一篇《关雎》小序后面的一段文字较长;《小序》指《许经》中其他各篇的序文,很短。关于《大序》和《小序》的作者,后来的学者意见纷纭。《诗谱序》是东汉著名的古文经学家郑玄为他所著的《毛诗谱》所写的序。《诗大序》在论述“风”这样一种诗体的时候,把“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作为风诗的内涵提了出来。上以风化下,说的是统治阶级可以用诗歌的形式去感化被统治者。下以风刺上,说的是被统治者可以用诗的形式去批评统治者。那么,这种批评可以达到什么程度呢?《小序》做了具体补充。下面是一些诗的小序摘录:《野有死麋》“恶无礼也”,《击鼓》“怨州吁也”,《终南》“戒襄公也”,《黄鸟》“哀三良也”,《东门之扮》“疾乱也”,《旄丘》“责卫伯也”,《简兮》“刺不用贤也”。以上所引说明,《小序》作者认为对社会所存在的矛盾,对生活中的假恶丑进行“恶”“怨”“戒”“哀”“疾”“责”“刺”等都是可以的。由于《诗序》的作者认为诗歌可以在这样广泛和深入的程度上执行批判的职能,那么随之而来必然有一个要求正确对待这一职能以及保护作者的问题。所以《诗序》又在“下以风刺上”之后提出了“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的主张。在统治阶级的淫威无限扩大、毫无民主可言的封建时代,能够提出这样的主张,实在是很有见地和了不起的。到了《诗谱序》,郑玄又对此做了新的发展,这就是把刺和美作为诗歌的两大职能而并列提出。他说:“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美;刺过泛失,所以匡救其恶。”《孝经》对“将顺其美”一语的注释,是行的意思。这段话的意思是;用诗歌的形式进行歌颂,是为了使生活中的美得到发扬;用诗歌的形式进行批判,是为了使生活中的缺陷得到揭露、批评和纠正。二者相反而又相成。至此,诗歌应该兼具美和刺的两种职能,它们各自的功用、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统治者和社会应该怎样对待刺的职能等,都得到了基本的阐述,诗歌的美刺理论可以说大体形成了。由于《诗经》在封建社会中的经典地位,由它的序言所完成的这一美刺理论,也相应地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一些统治者尽管不喜欢它,却不敢公然地否定它。这是有利于现实主义诗歌及其理论的发展前进的。当然也无须喋喋不休地去说明,《诗序》或《诗谱序》的作者都是封建阶级的文人,他们所主张的美,主要是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歌功颂德;他们所主张的刺,也必然受封建道德的制约。《诗大序》所要求的“发乎情,止乎礼义”,显然就表现了它作为封建阶级意识形态的阶级实质。(摘编自徐寿凯《诗歌美刺理论的建立》)材料二:将“美刺”的观念引入诗注之中,是汉人的一大贡献,也是诗学思想演进的一个重要标志。汉儒以“经”解《诗》,自然引申出一些合于“经”的原则,“美刺”说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任何时代都不可能没有道德的信条和理性的光辉,汉儒继承了先秦儒家以民为本的观念,要求统治者关注诗中所反映的民间疾苦,改善不良的政治举措,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而“美刺”说的目的就是引导君主了解诗的“美刺”之旨,进而了解引发“美刺”的民间疾苦,然后通过对引发民间疾苦的政治盛衰的了解来对照自己的政策和行为,以期君主加以改进。郑玄在为《毛》作箋注的过程中,总结并发扬了以《请序》和《毛传》为代表的汉代解《请》传统,即注重《诗》的政治教化功能,又在先秦“以意逆志”思想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更加成熟的“美刺”说。郑玄以“美刺”解诗是汉代经学的产物,更是汉末的时代产物,虽然它具有和汉代其他经注同样的将其政治教化功能唯一化、绝对化的弊端;但是这种站在现实的立场,针对现实的情况来说诗的方法不可否认的具有一种积极的现实精神,汉代重“美刺”的解诗方法的意义和局限都在于此。(摘编自沈薇薇《试论(毛诗传笺)以“美刺”笺诗》)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美刺理论的先导起源于孔、孟,孔子肯定诗歌美刺的职能,孟子则进一步指出诗歌可用于批评亲长过失。B.孔子认为诗“可以怨”,孟子将诗歌中的怨纳入儒家最高的道德范畴,但二者都未正面阐述诗歌的美刺职能。C.郑玄的《谱序》在《序》的基础上将刺和美作为歌的两大取能并列提出歌的美刺理论大体形成。D.郑玄为《毛诗》作笺注,既注重《诗》的政治教化功能,又继承先秦“以意逆志”的思想诗歌的美刺理论更加成熟。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秦时代,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诗歌具有美和刺的职能,甚至有人反对讽刺现实的诗歌,将之视为“小人之诗”。B.《许序》作者认为歌应执行批判的职能并引出正确对待这一取能以及保护作者的问题,因此提出“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的主张。C.《诗序》对社会的批评广泛,有厌恶无礼的、告诫统治者的、痛恨混乱的等涉及社会和生活的问题。D.哪个时代都有道德的信条和理性的光辉,汉代也不例外,因此,汉儒以“经”解《诗》,自然引申出一些合于“经”的原则。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诗歌的职能的观点的一项是()A.“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南朝梁】刘勰B.“诗之美也,闻之足以观乎功;诗之刺也,闻之足以戒乎政。”【唐】皮日休C.“诗人自不讳刺,而诗之本教,盖在于是矣。”【清】程廷祚D.“夫诗生于情情生于境,境有安危亨困之殊,情有喜怒哀乐之异,岂刺时刺君之外,遂无可言之情乎?”【清】崔述4.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开篇概述了诗歌美刺理论的重要地位、概念内涵与理论源流,思路清晰。B.材料一语言褒贬分明,如“富有光彩”“淫威”等;语言严谨准确,如“一定”“必然”。C.材料一说一些统治者不喜欢诗歌的美刺,相反,材料二却指出统治者喜欢诗歌的美刺。D.材料一和材料二在阐述观点时,除了正面肯定,也指出其局限性,体现了辩证思维。5.《诗序》言:“《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这种评价恰当吗?请结合《诗经·静女》一诗,联系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A2.D3.B4.C5.①《静女》一诗表现的是古代男女之间纯真浪漫的爱情,是一首清新的爱情诗,与政治、卫君并无什么关联,谈不上“刺时”、劝君。②这种理解体现了《诗序》对诗歌“美刺”职能的推崇,它片面强调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而忽略诗歌作为文学美的特点。此类解诗往往因为机械套用美刺理论,而导致对诗歌文本原意的曲解或误读。〖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诗歌美刺理论的先导起源于孔、孟,孔子肯定诗歌美刺的职能”错误。从材料一所述看,“它的先导可以上溯到孔、孟。在孔、孟的时候”,“上溯”并非“起源于”;另外,材料中说“但当时的孔子是肯定诗歌刺的职能的”,并未述及孔子肯定诗歌“美”的职能。故选A。【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的能力。D.“因此”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汉儒以‘经’解《诗》,自然引申出一些合于‘经’的原则,‘美刺’说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任何时代都不可能没有道德的信条和理性的光辉,汉儒继承了先秦儒家以民为本的观念,要求统治者关注诗中所反映的民间疾苦,改善不良的政治举措,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哪个时代都有道德的信条和理性的光辉,汉代也不例外”与“汉儒以‘经’解《诗》,自然引申出一些合于‘经’的原则”并无因果关系。故选D。【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A.着重阐述“风雅”产生的动机,指出为情而造文的道理,偏重“讽”。B.论及诗的“美”“刺”两种职能,适合作为支撑材料一关于诗歌的职能的观点的论据。C.强调诗的本教在于“刺”。D.阐述“诗”“情”“境”的关系,对诗的“刺”的单一职能提出疑问。故选B。【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评价材料内容的能力。C.“相反,材料二却指出统治者喜欢诗歌的美刺”错,材料二写将“美刺”的观念引入诗注之中,是汉人的一大贡献,也是诗学思想演进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没有信息表明统治者喜欢诗歌的美刺。故选C。【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内容并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卫君无道,夫人无德”的意思是“卫君无道,是因为后宫中没有一个有德的夫人”,这是将《静女》看成了一首政治诗歌。根据材料一“《诗大序》在论述‘风’这样一种诗体的时候,把‘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作为风诗的内涵提了出来。上以风化下,说的是统治阶级可以用诗歌的形式去感化被统治者。下以风刺上,说的是被统治者可以用诗的形式去批评统治者”“由于《诗序》的作者认为诗歌可以在这样广泛和深入的程度上执行批判的职能,那么随之而来必然有一个要求正确对待这一职能以及保护作者的问题”可知,《诗序》推崇诗歌的“美刺”职能,强调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而实际上,《静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过程,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是一首清新的爱情诗,与政治、卫君并无什么关联,谈不上“刺时”、劝君。可见这种评价是不恰当的,它片面强调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而忽略诗歌作为文学美的特点。此类解诗往往因为机械套用美刺理论,而导致对诗歌文本原意的曲解或误读。(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给太阳打个招呼刘亮程有几年,我认为村里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没人给太阳打招呼。太阳天天从我们头顶过,一寸一寸移过我们的土墙和树,移过我们的脸和晾晒的麦粒。它落下去的时候,我们应该给它打个招呼。至少村里有一个人在日落时,朝它挥挥手,挤挤眼睛,或者喊一声。就是一个熟人走了,也要打个招呼的,况且这么大的太阳,照了全村人,照了全村的庄稼牛羊,①它走的时候,竟没人理会它。我五岁时,太阳天天从我家柴垛后面升起。它落下时,落得要远一些,落到西边的苞谷地。我长高以后看见太阳落得更远,落到苞谷地那边的荒野。我长大后那块地还长苞谷。好像也长过几年麦子,我觉得不对劲。七月麦子割了,麦茬地空荡荡,太阳落得更远了,落到荒野尽头不知道什么地方。西风直接吹来,听不见苞谷叶子的响声,西风就进村了。刮东风时麦子和草一块在荒野上跑,越跑越远。有一年麦子就跟风跑了,是六月的热风。②人们追到七月,抓到手的只有麦秆和空空的麦壳。我当村主任那几年,把村子四周种满苞谷,苞谷杆长到一房高,虚土桩藏在苞谷中间,村子的声音被层层叠叠的苞谷叶阻挡,传不到外面。苞谷一直长到十一月,梆子掰了,苞谷杆不割,在大雪里站一个冬天。到了开春,叶子被牲畜吃光,杆光光的。另外几年我主要朝天上望。天上一阵一阵往过飘东西,头顶的天空好像是一条路。有一阵它往过飘树叶,整个天空被树叶贴住,层层叠叠,飘过村子,没有一片落下来。另一阵它往过飘灰,远处什么地方着火了,后来我从跑买卖的人嘴里,没有听到一点远处着火的事,仿佛那些灰来自天上。更多时候它往过飘土,尤其在漫长的西风里,满天空的土朝东飘移。那时我就说,我们不能朝西去了,西边的土肯定被风刮光,剩下无边无际的石头滩。可是没人听我的话。王五说,风刮走的全是虚土。风后面还有风,刮过我们头顶的只是一场风,更多的风在远处停住,更多的土在天边落下。冯七说,西风刮完东风就来了,风是最大的倒客,满世界倒买卖,跟着西风东风各跑一趟,就什么都清楚了。韩三说,西风和东风在打仗,你把白沙扔过去,他把黄土扬过来。谁不服谁。不过,总的来说,西风在得势。在我看来,西风东风是一场风,就像我们朝东走到奇台再返回来。风到了尽头也回头,回来的是反方向的一场风,它向后转了个身,风尾变风头,我们就不认识了。尤其刺骨的西风刮过去,回来是温暖的东风,我们更认为是两场风了。其实还是同一场风,来回刮过我们头顶。走到最远的人,会看到一场风转身,风在天地间排开的大阵势。在村里我们看不见,一场一场的风,就在虚土桩转身,像人在夜里,翻了个身,面朝西又做了一场梦。风在夜里悄然转身,往东飘的尘土,被一个声音喊住,停下,就地翻个跟头,又脸朝西飘飞了。它回来时飞得更高,曾经过的虚土桩黑黑地躺在荒野。我还是担心头顶的天空。虽然我知道,天地间来来回回是同一场风。但在风上面,尘土飘不到的地方,有一村庄人的梦。我扬起脖子看了好几年,把飞过村子的鸟都认熟了。不知那些鸟会不会记住一个仰头望天的人。我一抬眼就能认出,那年飘过村子的一朵云又飘回来了。那些云,只是让天空好看,不会落一滴雨。我们叫闲云。有闲云的天空下面,必然有几个闲人。闲人让地上变得好看,他们慢悠悠走路的样子,坐在土块上想事情的姿势,背着手,眼睛空空地朝远望的样子,都让过往的鸟羡慕。忙人让地上变得乱糟糟,他们安静不下来,忙乱的脚步把地上的尘土踩起来,满天飞扬。那些尘土落在另外的人身上,也落在闲人身上。好在闲人不忙着拍打身上的尘土,闲人若连身上的尘土都去拍打,那就闲不住了。这片大地上从来只有两件事情,一些人忙着四处奔波,踩起的尘土落在另一些人身上。另一些人忙着拍打,尘土又飞扬起来。③一粒尘土就足够一村庄人忙活一百年。那时村里人都喜欢围坐在一棵榆树下闲聊。我不一样,白天我坐在一朵云下胡思,晚上蹲在一颗星星下面乱想。刘二爷说,我们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朝西看。因为我们是从东边来的,要去西边。我们晚上睡着时,脸朝东,屁股和后脑勺对着西边。要是没有黑夜,人就一直朝前走了。黑夜让人停下,星星和月亮把人往回领,每天早晨人醒来,看见自己还在老地方。真的还在老地方吗?我们的房子,一寸寸地迁向另一年。我们已经迁到哪一年了。从我记事起,到忘掉所有事,我不知道村里谁在记我们的年月。时至今日,我把时间过乱了。肯定有人没乱,他们沿着日月年,有条不紊地生活,可我一直没回到那样的年月。我只是在另一种时间里,看见他们。④看见在他们中间悄无声息的我自己,我不知道那是不是我。我在村庄里的生活,被别人过掉了。我在远处过着谁的生活。那些在尘土上面,更加安静,也更加喧嚣的一村庄人的梦里,我又在做着什么。(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两段照应标题,然后描绘了太阳照耀整个村庄的情景,阐释了“我们应该给它打个招呼”的理由。B.文章写“我”小时候看太阳天天从自家柴垛后面升起,落到西边苞谷地和那边的荒野,表明了孤独的感觉不是成年人的专利。C.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以一个五岁孩子的视角来看待村庄中发生的事情,并融入自己的感受,角度独特,写法新颖,饶有趣味。D.文章在叙述中融入了景物描写,但所描绘的景物之态呈现出冷冷的色调,这种氛围烘托出“我”内心的孤独感受。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写太阳无人理会之事,暗含孤独之意,为下文写“我”的孤独状态奠定了情感基调。B.句子②“只有麦秆和空空的麦壳”照应前文“麦子就跟风跑了”,表明了那一年麦子歉收的状况。C.句子③中“一粒”与“一百年”相对,夸张地写出了人们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的状态。D.句子④既写出了“我”在人群中的默无声息,又写出了“我”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痛苦。8.标题“给太阳打个招呼”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9.刘亮程被称为“乡村哲学家”,其散文中往往具有浓厚的哲学意蕴,请结合文中“东风与西风”的相关内容探究其体现的哲学意蕴。〖答案〗6.C7.D8.①标题“给太阳打个招呼”将太阳人格化,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读者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增加对作品的认同感。②标题一反常理,一般是人与人之间打招呼,“给太阳打个招呼”给读者以新奇之感,从而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9.①两种力量的交锋,总会有输赢之分。如文中韩三说,西风和东风在打仗,西风得势。这里体现了矛盾双方总是相互交锋,最终有一方取胜。②实践出真知。如冯七说“跟着西风东风各跑一趟,就什么都清楚了”,这里说东风西风,不知道都干了什么,与其妄自猜测,还不如跟着风亲自去体验一番,说明了实践才出真知。③透过现象看本质。作者说“在我看来,西风东风是一场风”“它向后转了个身,风尾变风头,我们就不认识了”“其实还是同一场风”,表明,西风东风都是风,不能转了个身,就不认识风了,从而体现了不能被事物的表象迷惑,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C.“以一个五岁孩子的视角来看待村庄中发生的事情”分析有误。根据文中“我长大后”“我当村主任那几年”“我扬起脖子看了好几年”和“时至今日……可我一直没回到那样的年月”等信息可知,作者是以个体成长的视角来看待村庄中发生的事情,从而体现自己一直以来的孤独感受,而不都是以一个五岁孩子的视角来看待村庄中发生的事情。故选C。【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D.“又写出了‘我’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痛苦”分析有误,根据文中“我把时间过乱了”“我在村庄里的生活,被别人过掉了。我在远处过着谁的生活。那些在尘土上面,更加安静,也更加喧嚣的一村庄人的梦里,我又在做着什么”可知,“我”是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只不过“我”的生活与大家并不相融,“我”感受到了孤独的状态,句子④中的“我不知道那是不是我”则强化了这种孤独感。故选D。【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题含义和表达效果的能力。“给太阳打个招呼”运用拟人修辞,此处把太阳人格化,结合“太阳天天从我们头顶过,一寸一寸移过我们的土墙和树,移过我们的脸和晾晒的麦粒。它落下去的时候,我们应该给它打个招呼”可知,“给太阳打个招呼”是表达对太阳为代表的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打招呼本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此处说“给太阳打个招呼”,说法独特,给读者新鲜感,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作为文章的题目,更能吸引读者阅读。【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品丰富意蕴的能力。①两种力量的交锋,总会有输赢之分。如文中韩三说“西风和东风在打仗,你把白沙扔过去,他把黄土扬过来。谁不服谁。不过,总的来说,西风在得势”,在西风和东风的交锋中,西风得势。这里体现了矛盾双方总是相互交锋,最终有一方取胜。②实践出真知。如冯七说“西风刮完东风就来了,风是最大的倒客,满世界倒买卖,跟着西风东风各跑一趟,就什么都清楚了”,这里说东风西风,不知道都干了什么,与其妄自猜测,还不如跟着风亲自去体验一番,就什么都清楚了,说明了实践才出真知。③透过现象看本质。作者说“在我看来,西风东风是一场风”“它向后转了个身,风尾变风头,我们就不认识了”“其实还是同一场风”,表明,西风东风都是风,不能转了个身,就不认识风了,不管西风还是东风,本质上都是风,只是风向不同而已,我们不能被事物的表象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景元四年秋,诏诸军征蜀。维①还守剑阁。钟会攻维未能克。艾②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③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陈待艾。艾遣子邓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军到雒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选自《三国志•邓艾传》,有删改)材料二:唐太宗曰: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今诸将中,但能言避实出虚,及其临敌,则鲜识虚实者,盖不能致人,而反为敌所致故也。如何?卿悉为诸将言其要。李靖曰:先教之以奇正④相变之术,然后语之以虚实之形可也。诸将多不知以奇为正、以正为奇,且安识虚是实、实是虚哉!唐太宗曰: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此则奇正在我,虚实在敌欤?李靖曰:奇正者,所以致敌之虚实也。敌实,则我必以正;敌虚,则我必为奇。苟将不知奇正,则虽知敌虚实,安能致之哉?臣奉诏,但教诸将以奇正,然后虚实自知焉。(选自《李卫公问对》,有删改)〖备注〗①维:指姜维。②艾:指邓艾。③方轨:大路。④“奇正”是中国古代兵法里的术语。“奇”,指打破常规,避实就虚,出其不意;“正”,指依规依矩,循序渐进,正面临敌。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斩瞻及尚书张遵A等B首C进军D到雒E刘禅遣使F奉皇帝玺绶G笺H诣艾请降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趣,通“趋”,奔赴,与“虽趣舍万殊”(《兰亭集序》)中的“趣”用法和词义相同。B.“去成都三百余里”与“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苏武传》)中的“去”词义不同。C.“又粮运将匮”的“匮”意为“缺乏”,与成语“民穷财匮”中的“匮”词义相同。D.“而反为敌所致故也”和“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两句中的“故”词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景元四年,朝廷下令各路大军攻打西蜀,钟会进攻剑阁,但姜维把守着此地,钟会始终没有攻下来,在此情况下,邓艾献上奇计。B.邓艾在涪地遇到了诸葛瞻狙击,派邓忠和司马师纂左右包抄,但邓忠和司马师纂首战失利,遭到邓艾痛骂。C.唐太宗认为《孙子兵法》的计谋都在虚实之内,弄清了虚实,作战才能够得胜,因此让李靖为自己讲解一下认识虚实的要领。D.李靖认为,与对奇正相互变化的认知相比,对虚实情形的认知更重要,学会了奇正的用法,自然就知道敌人的虚实了。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2)苟将不知奇正,则虽知敌虚实,安能致之哉?14.请概括说明邓艾进军西蜀涪地的理由。〖答案〗10.C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