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保温、搅拌与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对于沉淀物中还含有少量放射性的正确解释是()A.经搅拌与离心后还是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外壳吸附在大肠杆菌上B.离心速度太快,较重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C.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D.少量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内2.为探究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四个生物小组制作了如下四组生态瓶。下列相关评价错误的是()A.甲组相较于丙、丁生态瓶中各种生物成分更齐全,存活的时间最长B.甲、乙组生态瓶比较说明光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前提C.甲、丙组生态瓶比较说明生产者是联系群落与无机环境的关键因素D.由于生态缸密闭,所以无须保持通风良好,但要避免阳光直射3.奥密克戎是2019新型冠状病毒变种,2021年11月9日在南非首次检测到。世卫组织称,该变异毒株在全球总体风险评估为“非常高”,可能在世界广泛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B.病毒的生活离不开细胞,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生命系统C.与原始毒株相比,变异毒株的RNA由一条链变为两条链D.新冠病毒含有核酸和蛋白质,可通过核酸检测排查感染者4.下列政策措施与对应的目的,正确的是A.实施二孩政策,是通过提高出生率来改善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B.捕鱼时要控制网眼的大小,目的是维持鱼群正常的性别比例C.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是禁止对相关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D.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保护5.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支配躯体运动的全部神经就是外周神经系统B.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C.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D.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中相应部位的大小有关6.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①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B.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C.春运期间,北京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②③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⑤7.下列关于核酸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中的基因是一段有功能的DNA片段,都在染色体上B.DNA均为双链结构,RNA均为单链结构,且同时存在DNA和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必然是DNAC.大肠杆菌中一定有RNA,但是其基因一定是一段有功能的DNA片段D.性染色体可以决定生物的性别,因此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都含有性染色体8.(10分)构成核酸、淀粉、蛋白质的单体分别是()A.核苷酸、葡萄糖、氨基酸 B.碱基、单糖、氨基酸C.核苷酸、麦芽糖、氨基酸 D.碱基、葡萄糖、氨基二、非选择题9.(10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材料1:某山谷中生活着一个鼠群。雌鼠和雄鼠之间可以自由交配,繁衍后代。后来山洪暴发了,山谷中形成一条汹涌的大河。鼠种群的个体,一半在河这边,一半在河那边,就这样过了几千年。后来,河流干涸了,两个鼠种群又会合在一起。它们发现彼此大不相同。材料2:某种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统计;2.6%(2005年)、6.11%(2006年)、10.9%(2007年),25.5%(2008年)。材料3: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的基本规律: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1中,这两个种群是否已经进化为两个不同的物种?_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2)材料2中,长期使用杀虫剂,发现灭虫效果越来越差,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3)根据地球早期环境,推测在生命起源过程中,最早出现的生物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有性生殖这一繁殖方式的出现对于进化的意义是____________。(4)下表为某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及其个体数基因型A种群(个)B种群(个)XDXD2000XDXd50160XdXd100200XDY1800XdY170270d基因在A种群中的频率为___________。你认为造成B种群的基因型分布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10.(14分)长颈鹿的长颈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决定的,这些基因作用一样,都是控制颈长度的,每一对基因对表现型的作用却较小,是微效的,但多个基因加起来,就可形成明显的累加效应,使长颈鹿表现为长颈。回答下列问题:(1)长颈鹿进化之初,其控制颈长度的基因为等多对短效基因,因而长颈鹿的颈较短,与一般动物无异;但现今长颈鹿的颈很长,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是因为短效基因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再经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长期进化产生了今天的长颈鹿。(2)某历史时期,基因型为的长颈鹿与个体的长颈鹿杂交(R与r为显性,10对基因独立遗传),问后代理论上有_________种基因型不同的个体,其中最易被当时环境选择下来的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易被沟汰的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3)长颈鹿原产于非洲,现各大洲都已经引入。若澳洲引入长颈鹿后,假设之后上千万年澳洲的草原环境没有变化,也无高大树木,则千万年之后,澳洲长颈鹿的颈将_________________(填“变短”、“更长”或“不变”)。11.(14分)中药附子具有强心、镇痛等多种功效,乌头碱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但也具有一定的毒性。为探究乌头碱毒性对大鼠神经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1)将大鼠神经细胞平均分成若干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液的理化性质应接近大鼠的________,实验组加入用溶剂A配制的不同浓度的乌头碱,对照组加入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细胞死亡率,由此确定乌头碱对神经细胞的最小毒性浓度。(2)为进一步研究乌头碱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研究人员用最小毒性浓度的乌头碱处理神经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构(如下图),并测定细胞内相关离子及神经递质的释放情况(如下表)。分组Na+(mmol/gport)K+(mmol/gport)Glu(nmol/L)γ-gaba(nmol/g)对照组12.120.66145.8589.31实验组4.401.66130.26101.25注:Glu为兴奋性递质、γ-gaba为抑制性递质①由图可知,神经细胞由_________和突起组成,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观察到细胞膜不完整、细胞突起_________。②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依赖_________外流,当动作电位产生时,_________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神经冲动以_________的形式沿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Glu或γ-GABA以_________的方式释放到_________,引起下一神经元_________。③综上所述并结合图、表结果,推测乌头碱对神经细胞毒性作用的机制:_______。(3)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本草经集注》记载:“俗方每用附子,须甘草、人参、生姜相配者,正制其毒故也”。结合上述资料分析,为更好使用中药附子,还需要进行哪些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12.下图是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中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1)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____________共同构成。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脂质和_____________,组成生物膜的成分大多是可以运动的,这表明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2)该细胞的细胞器中,含有细胞液的是[______]液泡,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大量能量的是[⑦]_______________。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⑥]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DNA分子进入大肠杆菌,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所以经离心后处于上清液中,由此可知沉淀物中不应该带有放射性。【详解】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外壳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DNA注入到大肠杆菌内。如果搅拌、离心不充分,仍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则会导致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而沉淀物中有少量的放射性,A正确;B、T2噬菌体较轻,离心速度不管多快,都是分布在上清液中,B错误;C、S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DNA分子不含S,所以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不会含有35S,C错误;D、进入大肠杆菌内的是DNA,不会是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D错误。故选A。2、D【解析】生态瓶制作要求:1、生态瓶必须是封闭的;生态瓶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生态瓶材料必须透明;生态瓶宜小不宜大,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3、生态瓶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4、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多,个体不宜太大。【详解】A、甲组有光照,有植物等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供其他生物(消费者等)呼吸作用利用,也有泥沙等非生物和分解者,利于植物的生活,丙组缺少植物等生产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丁组无光照,缺少植物等生产者,也不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因此甲组相较于丙、丁生态瓶中各种生物成分更齐全,存活的时间最长,A正确;B、甲、乙组互为对照,甲组有光照,乙组无光照,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利于其他生物的存活,而甲组中生物存活的时间更长,从而能说明光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前提,B正确;C、甲、丙组区别在于甲组有生产者,而丙组无生产者,结果甲组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从而生物群落存活时间更长,说明生产者是联系群落与无机环境的关键因素,C正确;D、生态缸应放置在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温度过高杀死生态瓶内的生物,D错误。故选D。3、D【解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B、病毒的生活离不开细胞,但由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中的任何一个,细胞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错误;C、新冠病毒是单链RNA病毒,由于结构不稳定,易发生变异,与原始毒株相比,改变的是RNA的碱基序列,但变异毒株的RNA仍是一条链,C错误;D、新冠病毒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且各种生物的核酸具有特异性,因而可通过核酸检测排查感染者,D正确。故选D。4、A【解析】该题考查种群的特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相关知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自然保护区还是“活的自然博物馆”;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详解】目前我国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可通过提高出生率来改善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进而改变人口的老龄化趋势,A正确;捕鱼时要控制网眼的大小,目的是保护幼小的个体,以维持鱼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错误;近年来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其目的是保护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或繁殖,保证鱼类资源得以不断恢复和发展,而不是禁止对相关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C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D错误;故选A。5、C【解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详解】A、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各处,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A错误;B、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B错误;C、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是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C正确;D、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相关,运动越精细,大脑皮层代表区域范围越大,D错误。故选C。6、C【解析】图示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所以图中①表示种群密度、②是出生率,③是死亡率,④是年龄结构,⑤是性别比例。【详解】A、①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A正确;B、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年龄组成,B正确;C、春运期间北京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C错误;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⑤性别比例,D正确。故选C。7、C【解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3、基因与DNA的关系: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4、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5、基因和脱氧核苷酸的关系:每个基因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6、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例如:豌豆的高茎基因D和矮茎基因d含有不同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详解】A、人体细胞中的基因是一段有功能的DNA片段,但并不都在染色体上,A错误;B、生物界的DNA大多为双链结构,少数DNA为单链结构,而RNA一般为单链结构,B错误;C、大肠杆菌中一定有RNA,大肠杆菌的基因是一段有功能(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正确;D、两性生物无性别决定,也就无性染色体,如豌豆,但进行的是有性生殖,D错误。故选C。8、A【解析】本题考查多聚体和对应的单体,要求考生理解多聚体的结构特点,明确不同的多聚体及其对应的单体,此题难度较小。核酸、淀粉、蛋白质都是大分子的多聚体,其对应的单体分别是核苷酸、葡萄糖、氨基酸,所以A正确,B、C、D错误。二、非选择题9、(1)①.不能确定②.没有信息表明两个种群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2)经自然(杀虫剂)选择的作用,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逐渐升高(3)①.异养厌氧型②.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4)①.40%②.XD基因纯合致死【解析】1、物种是生物最小的分类单位,判断生物是否属于同一个物种,关键看它们是否存在生殖隔离,即能够交配并且后代可育的,属于同一个物种。2、生殖隔离是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小问1详解】判断有没有形成新物种的关键为是否形成生殖隔离,而材料中的信息没有明确的表明发生了生殖隔离,故不能确定这两个种群是否已经进化为两个不同的物种。【小问2详解】长期使用杀虫剂,经自然(杀虫剂)选择的作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数量越来越多,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逐渐升高,导致灭虫效果越来越差。【小问3详解】地球早期环境是没有氧气,故最早的生命是厌氧生物;地球早期环境是含有机物的,故最早的生命是异养生物。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从而加速了生物进化速度。【小问4详解】d基因在A种群中的频率=50+2×100+170/(200+50+100)×2+180+170=40%。B种群的基因型中没有XDXD和XDY,说明有可能是因为XD基因纯合致死。【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种群基因频率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础知识,能根据材料进行分析判断,并根据题干信息,进行相关计算。10、(1).基因突变(2).自然选择(3).16(4).(5).(6).变短【解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详解】(1)从没有控制长颈的基因中出现了控制长颈的基因,说明短效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自然界的生物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了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10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因此杂交后代理论上有2×2×2×2=16种基因型。脖子更长的长颈鹿更适应当时的环境,即基因型为R1r1R2r2R3r3R4r4r5r5Lr10r10,脖子最短的长颈鹿最容易被淘汰,其基因型为r1r1r2r2Lr10r10。(3)在草原环境没有发生变化,也无高大树木的选择性,脖子长的长颈鹿不易生存,因而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澳洲的长颈鹿的颈将变短。【点睛】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11、①.内环境(细胞外液)②.等量溶剂A③.(细)胞体④.缠结、断裂、减少⑤.K+⑥.Na+⑦.电信号、局部电流⑧.胞吐⑨.突触间隙⑩.兴奋或抑制⑪.乌头碱会损伤大鼠神经细胞结构,引起细胞内离子浓度异常、神经递质释放异常,使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功能受损⑫.甘草、人参或生姜能否减弱附子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甘草、人参、生姜三者共同使用对附子的减毒效果是否优于单独使用;甘草、人参或生姜在减弱附子毒性的情况下对其药效有何影响;甘草、人参或生姜与附子配合使用的最佳比例【解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过程:静息时,由于K+外流外正内负。受刺激时,兴奋部位膜内外迅速发生了一次电位变化,邻近未兴奋部位仍然维持原来的外“正”内“负”,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了电位差,于是就有了电荷的移动,形成了局部电流。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内则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从而形成了局部电流回路。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邻的未兴奋部位发生上述同样的电位变化,又产生局部电流,如此依次进行下去,兴奋不断向前传导,而已经兴奋部位又不断依次恢复原静息电位。兴奋就按照这样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2、兴奋在细胞间传递过程:当兴奋沿轴突传到突触时,突触小泡就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后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样就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详解】(1)大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