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语文检测卷(解析版)_第1页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语文检测卷(解析版)_第2页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语文检测卷(解析版)_第3页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语文检测卷(解析版)_第4页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语文检测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语文检测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纵观中国的儿童动画影视发展历程,对“儿童本位”的创作理念是一以贯之的。随着儿童动画影视被市场经济化浪潮裹挟,“儿童本位”的创作理念放在了“产业化”视角下进行,衍生出了“全龄化”的营销特征。儿童动画影视在关注创作重心的同时要兼顾市场效益,而作品的受众市场定位是不具备经济能力与消费主导权的,于是渐渐被儿童影视动画发行认可的“全龄化”网络营销方式脱颖而出。在模糊了儿童话语和成人话语的新媒体平台上,“全龄化”网络营销正在带来一种新的“童年的消逝”。(2)童年向成年的成长过程本是生理与心理双重循序渐进的过程,童年时期对世界与社会的认知往往具有幼稚与天真的特点,而成年则对应的是稳重与成熟。(3)如此一来,童年向成年的成长过程则可以抽象为一个由“缺”向“足”补充的过程,儿童通过自身的经历与经验,弥补了之前的不足,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与反思进行沉淀,如此才能将“缺”填补得更为稳固牢靠。而这个补缺的过程中,儿童的经验不仅仅来源于自身的经历与体验,更多的是来源于各种媒介渠道提供的信息。(4)伴随着电子媒介网络技术的革新与当下移动端集成媒体的普及,儿童通过屏幕获得的信息成为其世界观与价值观塑造的主要来源。但受制于儿童对于复杂文字信息阅读的困难性与阻碍,动态影像尤其是动画成了儿童了解和认识世界最简单直接的符号载体——“儿童倾向于先用图像进行思考”。(5)但随着市场产业化对儿童动画影视领域的渗透与改造,即便基于“儿童本位”创作的动画影视作品,仍需面向真正具有消费能力的群体进行营销,以实现市场经济效益目标。(6)于是,伴随着针对经济主导群体——成人的营销,儿童对于该动画影视的第一印象便来源于营销所塑造的感知。如2022年上映的院线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其在短视频平台抖音上打造了同人物但不同主题的系列小剧场,其中点赞数最高的两条短视频主题分别为“理想男友”“好身材”。过于成人化视角下的内容营销,忽略了互联网短视频平台并非只会面向青少年与成年用户,恰恰相反,其产品的动画属性会经由平台的算法机制推荐给被打上标签的儿童用户群体。如此一来,儿童接触并被营销内容中呈现的成人话语下的认知所影响,成为儿童动画影视成人话语营销的被动接受者。缺少相应话语与经验影响的经历和经验铺垫,使得儿童的心理会在“自身的幼稚”与“获得的成熟”间产生割裂。而当下互联网营销与儿童动画影视全面融合渗透,将带来童年被催熟的社会议题隐忧。(7)当下的儿童动画影视正在将“儿童”与“成人”的概念相互贯穿融合,并在当下逐渐涵化整个社会的审美趋向与接受感知。对于“童年”,社会一方面强调包容,另一方面又在不断地延伸“童年”的包含范围与特征——当下“童年”时期的儿童,是有成人倾向的儿童,是将儿童与成人相结合、具有成人视角期待下的儿童概念。(8)在这种认同概念趋势的影响下,儿童对自身的身份认知也产生了偏差,并在社会与长辈的教育指导下,接受大众认知观点中的“儿童向适宜作品”。产品与营销模糊的受众定位,让儿童不得不去努力理解成人语态营销下的深刻内涵,出于这种理解动机,儿童将成人身份的认同优先级放在了儿童身份的认同优先级之上。这样会使儿童刻意模仿成人的话语和行为,出现儿童自身的童年身份认同危机,并伴随着社会认识下对这种趋势“代表儿童成熟”的错误理解,让全龄化营销下的儿童与成人身份模糊加剧。(9)儿童通过网络新技术媒体,可以接受新的信息与思想,从而形成新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将决定儿童所表现出的社会行为准则,在之前学者将这种儿童加速了解社会行为准则形成思维方式的行为,肯定为积极意义的儿童社会化进程,强调如此有助于儿童个性的不断成长。(10)但在当下的儿童动画影视创作领域,创作者得到公众默许,对于儿童和成人言行特征的模糊影响,将动画影视的角色放在了一个个标准模板下进行创作,将童年包装成为成人化视角下呆滞的景观记忆与社会共识光景,将儿童原本旺盛的生命力放到规训后的模板中。如2020年撤档、2022年1月1日重映的院线动画电影《木兰:横空出世》,其表现手法同样可以看作是对传统人物IP的一次重塑,并利用网络新媒体,与实时热点迪士尼出品的、刘亦菲主演的真人版《Mu-lan》进行联动。但在内容营销中,《木兰:横空出世》将中国传统故事中的花木兰形象包装成一位具有家国情怀的巾帼英雄,而在动画产品本身,却被观众调侃为“讲述了花木兰与异域王子的爱情故事”,形成了营销与产品的真假错位,导致上线仅一天口碑崩盘后迅速撤档。分析该案例的风险原因可知,重点在于对传统IP的改编与内容营销行为,忽略了颠覆儿童动画题材传统认知的接受度,以及成人化改编下动画人物的角色是否成立的问题。如此便形成了一个“偶像恋爱是真,家国情怀是假”畸形创作理念下的花木兰形象。在后续的儿童动画影视创作中,成人视角先行的强加理念会带来动画角色塑造中的错位感,“儿童本位”的创作理念在这种错位中会产生畸变趋势,导致儿童动画角色中一个个“小大人”形象的存在越来越普遍。(节选自《轻舟难载许多愁——儿童影视化网络营销下“童年的消逝”》)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童年向成年的成长过程是由“缺”向“足”补充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儿童的经验主要来源于各种媒介渠道提供的信息。B.儿童倾向于先用图像进行思考,对复杂文字信息阅读存在困难,于是动态影像尤其是动画便成了其了解和认识世界最简单直接的符号载体。C.儿童成为动画影视成人话语营销的被动接受者,很容易使儿童的心理在“自身的幼稚”与“获得的成熟”间产生割裂。D.儿童通过网络新技术媒体,接受新的信息与思想,形成新的思维方式。这对儿童社会化进程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儿童个性的不断成长。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儿童本位”的创作理念敌不过市场经济化浪潮裹挟,“全龄化”网络营销方式被儿童影视动画发行认可并脱颖而出。B.论证过程中适时运用比较专业的词语或短语,适时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动画电影为例证,让文章的阐释既显得专业又不乏生活气息。C.当下的儿童动画影视正在将“儿童”与“成人”的概念相互贯穿融合,但作者认为童年是幼稚与天真,成年更多是稳重与成熟,不可过度融合。D.文章将动画电影《木兰:横空出世》和真人版《Mu-lan》进行对比论证,营销与产品形成真假错位,导致上线仅一天口碑崩盘后迅速撤档。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A.动画电影《哪吒》打造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爆款口号话题,并将哪吒与“反叛”、“不信命”这种带有强烈的年轻人语态的情感词汇捆绑。B.《啥是佩奇》避开儿童群体,将影片创作目标受众转向成人观影群体,建构出父子情与祖孙情的三代家庭情感,更容易使成年受众群体产生共情。C.儿童动画电影《我的老婆是只猫》故事内核是儿童思维与亲子关系,却被全龄化营销包装成“兽娘风”,并另外赋予了“社会地位强弱关系链”等主题。D.《大圣归来》的“自来水”们有意将维护该片的口碑和舆论形象作为维系社群团结的共同任务,最终实现了对影片的口碑营销传播。4.文章第(6)段的举例论证很有特点,请具体分析。5.儿童影视化网络营销下新的“童年的消逝”具体表现在哪三个方面?【答案】1.D2.D3.C4.①举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点赞数最高的短视频主题为“理想男友”“好身材”的例子;②分析这一行为背后隐藏着儿童会成为成人话语的被动接受者;③由此推出:互联网营销与儿童动画影视全面融合渗透将带来童年被催熟隐忧。5.①成人话语营销带来童年被催熟;②全龄化营销带来儿童身份认同危机;③成人视角先行带来儿童角色错位。【解析】【导语】这篇文章探讨了儿童动画影视在市场经济化背景下的变迁及“童年的消逝”。文章指出,儿童动画的“全龄化”营销迎合成人消费群体,却导致儿童在心理上面临“幼稚”与“成熟”间的割裂。以《新神榜:杨戬》和《木兰:横空出世》为例,揭示了成人化视角对儿童动画影响的不良后果。文章强调对传统IP改编和成人话语营销的风险,提示创作者应警惕儿童“本位”理念的畸变,呼唤对儿童成长过程的正确引导。【1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这对儿童社会化进程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儿童个性的不断成长”错,以偏概全,表述绝对。原文是“儿童通过网络新技术媒体,可以接受新的信息与思想,从而形成新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肯定为积极意义的儿童社会化进程,强调如此有助于儿童个性的不断成长。但在当下的儿童动画影视创作领域……”可见,“在当下的儿童动画影视创作领域”并非如此。故选D。【2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判断和推理的能力。D.“文章将动画电影《木兰:横空出世》和真人版《Mu-lan》进行对比论证”错,原文是说动画电影《木兰:横空出世》与实时热点迪士尼出品的、刘亦菲主演的真人版《Mu⁃lan》进行联动,并没有将两者“对比论证”。故选D。【3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本文观点是:在模糊了儿童话语和成人话语的新媒体平台上,全龄化网络营销正在带来一种新的童年的消逝。A.动画电影《哪吒》的爆款口号话题以及带有强烈的年轻人语态的情感词汇,尊重儿童话语权,不是“全龄化网络营销”,故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本文观点。B.《啥是佩奇》的目标受众是成人观影群体,使成年受众群体产生共情,不是全龄化网络营销正在带来一种新的童年的消逝,故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本文观点。C.儿童动画电影《我的老婆是只猫》被全龄化营销包装,并被赋予“社会地位强弱关系链”等主题,模糊了儿童话语和成人话语,这种全龄化网络营销带来了新的童年的消逝,故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本文观点。D.《大圣归来》将维护该片的口碑和舆论形象作为维系社群团结的共同任务,实现了对影片的口碑营销传播,根本没有谈及全龄化网络营销带来新的童年的消逝,故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本文观点。故选C。【4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特色的能力。第(6)段中举的例子是“2022年上映的院线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其在短视频平台抖音上打造了同人物但不同主题的系列小剧场,其中点赞数最高的两条短视频主题分别为‘理想男友’‘好身材’”语段在举出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点赞数最高的短视频主题为“理想男友”“好身材”这个例子后,分析出这种动画电影虽然被打上的标签是儿童用户群体,但是这种过于成人向视角下的内容营销,忽略了短视频平台并非只面向青少年与成年,还有儿童。当儿童接触并被营销内容中呈现的成人话语下的认知所影响时,儿童就成为成人话语营销的被动接受者。作者由以上分析推出“当下互联网营销与儿童动画影视全面融合渗透,将带来童年被催熟的社会议题隐忧”这一结论。言而言之,互联网营销与儿童动画影视全面融合渗透将带来童年被催熟隐忧。【5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第(6)段说“过于成人化视角下的内容营销,……儿童接触并被营销内容中呈现的成人话语下的认知所影响,成为儿童动画影视成人话语营销的被动接受者……而当下互联网营销与儿童动画影视全面融合渗透,将带来童年被催熟的社会议题隐忧”,儿童影视化网络营销下新的“童年的消逝”具体表现之一是成人话语营销带来童年被催熟;第(7)段说当下儿童动画影视正在将“儿童”与“成人”的概念相互贯穿融合。当下“童年”时期的儿童,是有成人倾向的儿童,是将儿童与成人相结合、具有成人视角期待下的儿童。第(8)段说儿童就刻意模仿成人的话语和行为,出现儿童自身的童年身份认同危机,全龄化营销下的儿童与成人身份模糊加剧。所以,儿童影视化网络营销下新的“童年的消逝”具体表现之二是全龄化营销带来儿童身份认同危机;第(10)段说在后续的儿童动画影视创作中,成人视角先行的强加理念会带来动画角色塑造中的错位感,“儿童本位”的创作理念在这种错位中会产生畸变趋势。儿童影视化网络营销下新的“童年的消逝”具体表现之三是成人视角先行带来儿童角色错位。(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汪曾祺我在云南住过七年,一九三九——一九四六年。准确地说,只能说在昆明住了七年。我们经常活动的地方是市内,我们到南屏大戏院去看电影;去逛书店,看一本书,一看两三个小时;逛裱画店,逛茶叶店……我们每天经过、随时往来的地方,还是大西门一带。街虽小,人却多,气味浓稠。我们在街上闲看。看卖木柴的,卖木炭的,卖粗瓷碗、砂锅的,并且常常为一点细节感动不已。但是我生活得最久,接受影响最深,使我成为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作家,——不是另一种作家的地方,是西南联大。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西南联大校歌日寇侵华,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被迫南迁,组成一个大学,在长沙暂住,名为“临时大学”。后迁云南,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这是一座战时的、临时性的大学,但却是一个产生天才,影响深远,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平列而无愧色的,窳陋而辉煌的,奇迹一样的,“空前绝后”的大学。喔,我的母校,我的西南联大!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很多处是借用昆明原有的房屋、学校、祠堂。西边是学生宿舍。土墙,草顶。土墙上开了几个方洞,方洞上竖了几根不去皮的树棍,便是窗户。挨着土墙排了一列双人木床,一边十张,一间宿舍可住四十人,桌椅是没有的。两个装肥皂的大箱摞起来。既是书桌,也是衣柜。有的同学在同一宿舍中一住四年不挪窝。有些同学成天在一起,乐数展夕,堪称知己。也有老死不相往来,几乎等于不认识的。我和一位姓刘的历史系同学就是这样,我们俩同睡一张木床,他住上铺,我住下铺,却很少见面。他是个很守规矩、很用功的人,每天按时作息。我是个夜猫子,每天在系图书馆看一夜书,即天亮才回宿舍。等我回屋就寝时,他已经在校园树下苦读英文了。大路的东侧,是大图书馆。这是新校舍惟一的一座瓦顶的建筑。每天一早,就有人等在门外“抢图书馆”——抢位置,抢指定参考书。大图书馆藏书不少,但指定参考书总是不够用的。更东,是教室区。土墙,铁皮屋顶(涂了绿漆)。下起雨来,铁皮屋顶被雨点打得乒乒乓乓地响,让人想起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这些教室里面放的木椅,都是本色,不漆油漆。这种椅子的好处是不固定,可以从这个教室到那个教室任意搬来搬去。吴宓先生讲《红楼梦》,一看下面有女生还站着,就放下手杖,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于是一些男同学就也赶紧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宝姐姐、林妹妹都坐下了,吴先生才开始讲。联大师生服装各异,但似乎又有一种比较一致的风格。女生的衣着是比较整洁的,上课时军阀商人家的小姐也不会穿得花里胡哨。男同学绝大多数是蓝布衫、长裤。几年下来,衣服破旧,就想各种办法“弥补”,如贴一张橡皮膏之类。有人裤子破了洞,不会补,也无针线,就找一根麻筋,把破洞结了一个疙瘩,这样的疙瘩名士不止一人,教授的衣服也多残破了。闻一多先生有一个时期穿了一件一个亲戚送给他的灰色夹袍,式样早就过时,领子很高,袖子很窄。朱自清先生的大衣破得不能再穿,就买了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深蓝毯毯的“一口钟”(大概就是彝族察尔瓦)披在身上,远看有点像一个侠客。有一个女生从南院(女生宿舍)到新校舍去,天已经黑了,路上没有人,她听到后面有梯里突鲁的脚步声,以为是坏人追了上来,很紧张。回头一看,是化学教授曾昭伦。他穿了一双空前(露着脚趾)绝后鞋(后跟烂了,提不起来,只能半跟着),因此发出梯里突鲁的声音。大学生大都爱吃,食欲很旺,有两个钱都吃掉了。初到昆明,带来的盘缠尚未用尽,有些同学一到星期天就出去到处吃馆子。钱逐渐用完了,吃不了大馆子,就只能到米线店里吃米线、饵块。到连吃米线、饵块的钱也没有的时候,便只有老老实实到新校舍吃大食堂的伙食。饭是“八宝饭”,通红的糙米,里面有砂子、木屑、老鼠屎。菜常备的是盐水煮芸豆,还有二种,“魔芋豆腐”为紫灰色的,烂糊糊的淡而无味的奇怪东西。有一位姓郑的同学告诫同学:饭后不可张嘴——恐怕飞出只鸟来!云南人对联大学生很好,我们对云南、对昆明也很有感情。比较明显的、普遍的影响是在教育方面。有些联大师生为云南做了一些有益的实事。联大学生在中学兼课的很多,这对昆明中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是有很大作用的。更重要的是使昆明学生接受了民主思想,呼吸到独立思考、学术自由的空气,使他们为学为人都比较开放,比较新鲜活泼。这是精神方面的东西,是抽象的,是一种气质,一种格调,难于确指,但是这种影响确实存在,如云如水,水流云在。(摘编自一九九四年第四期《中国作家》,有删改)文本二:国家兴难,哀鸿遍野,百无一用当真是书生吗?是战在沙场,还是守在后方读书?一群书生几经犹豫挣扎,最终趋向理性。中华民族之存亡,在于文化是否存活。于是乎“读书”有了一股子卧薪尝胆的气概,联大学生们心中只有“担负起国家兴亡”的信念,风采奕奕唱着《毕业歌》:“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国家的栋梁;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掀起来了!8年时间仅仅只毕业三千余人,却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虽处艰难年岁,这群师生却是从心底给出了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他们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勇敢,无问西东。(摘编自《西南联大·最困难时,往往最心怀美好》)文本三: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我都选了。沈先生关于我的习作讲过的话我只记得一点了,是关于人物对话的。我写了一篇小说(内容早已忘记干净),有许多对话。我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沈先生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在打架!”从此我知道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不要哲理,不要诗意。这样才真实。我也没有那么多失落感、孤独感、荒谬感、绝望感。我写不出卡夫卡的《变形记》那样痛苦的作品,我认为中国也不具备产生那样作品的条件。(摘编自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部分回忆丰富多彩的市内生活,一方面呈现了西南联大周边人文气息和生活气息,另一方面衬托出西南联大对作者的深刻影响。B.吴宓先生讲课,为学生“搬椅子”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吴先生的修养,而他的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也展现了西南联大教师优雅的君子风范。C.文章大量笔墨刻画教授们衣着“残破”,而描写联大人读书的细节却不多,而这正表现了联大人虽条件简陋却孜孜不倦做学问的志趣。D.结尾“如云如水,水流云在”化用杜甫诗句“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重在表现西南联大的精神气质和自由与随性的学术氛围。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即《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是北宋文学家王禹偁被贬为黄州刺史后写作的一篇小散文,抒发自己怅惘落寞却又不甘沉沦的心绪。B.西南联大校歌里唱到,将举国栋梁之才移往艰苦偏远的边疆,将其保护起来免受日寇的摧残,这正是为了保全民族未来的希望。C.闻一多先生是19世纪中国爱国主义诗人,以《红烛》《死水》《女神》等诗集,开一代诗风。他创作的著名爱国诗篇《七子之歌》,响彻中华大地。D.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是他创作的永恒主题。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本二中的“巨浪”有哪些特点。9.如欲以“朴素为文”为主题,为《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写一则文学短评,请列出评论要点。【答案】6.D7.C8.“巨浪”指西南联大在学术方面对于整个中国的影响。它的特点有:①条件极其艰苦却重学问轻名利的学术氛围;②联大的民主思想、自由开放的精神;③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④乐观积极的心态;⑤高尚的君子人格和道德修养。9.①“朴素为文”是指汪曾祺的散文以细小琐屑的题材入文,不刻意追求精致的结构、深奥的题旨,而只是一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写作方式;②“朴素为文”是指文章语言平淡质朴,贴近生活,娓娓道来,如话家常;③汪曾祺的“朴素为文”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理念:在平淡的叙述中,让真与美、日常生活的恬淡回归散文。【解析】【导语】文本一通过描述西南联大艰苦条件下生活与教育,表现了联大师生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对昆明社会的深远影响。文本二进一步强调西南联大在国家危难之际仍然培养出众多杰出人才的奇迹,表达了对联大学生为国家抱负的赞美。文本三通过沈从文对汪曾祺的指导,体现了“朴素为文”的写作理念,宣扬了真实、朴素的文学风格。这三篇文章共同呈现了西南联大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不凡气概与精神传承。6题】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D.“重在表现西南联大的精神气质和自由与随性的学术氛围”错。结合“但是这种影响确实存在,如云如水,水流云在”可知,化用诗句不是重在表达“自由和随性”,而是表达西南联大对云南在教育方面的影响确实存在。故选D。【7题】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C.“19世纪”错,闻一多是20世纪的诗人;另外《女神》是郭沫若的作品。故选C。【8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含义及分析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的能力。“巨浪”指的是西南联大在学术方面对于整个中国的影响。题干要求分析“巨浪”的特点。①首先看联大学生的生活条件,“土墙上开了几个方洞,方洞上竖了几根不去皮的树棍、便是窗户。一间宿舍可住四十人,桌椅是没有的”,西南联大师生的条件极其艰苦;但是他们的学术氛围却极其浓厚,“巨浪”的特点之一是条件极其艰苦却重学问轻名利的学术氛围。②其次看联大师生的思想和精神,文本一末尾写联大学生在昆明一些中学任教,“更重要的是使昆明学生接受了民主思想,呼吸到独立思考、学术自由的空气,使他们为学为人都比较开放,比较新鲜活泼”,可见“巨浪”的特点之一是联大的民主思想、自由开放的精神。③文本二中有“国家兴难,哀鸿遍野,百无一用当真是书生吗?一群书生几经犹豫挣扎,最终趋向理性。中华民族之存亡,在于文化是否存活。于是乎联大学生们心中只有‘担负起国家兴亡’的信念”,可见“巨浪”的特点之一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④文本一中还提到西南联大食堂的伙食,以及师生们的玩笑,“有一位姓郑的同学告诫同学:饭后不可张嘴——恐怕飞出只鸟来!”,可见“巨浪”的特点之一是乐观积极的心态。⑤文本二末尾总结了西南联大精神,“虽处艰难年岁,这群师生却是从心底给出了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他们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勇敢,无问西东”,可见“巨浪”的特点之一是高尚的君子人格和道德修养。【9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写作特点、个性化解读的能力。题干要求以“朴素为文”为主题,为《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写一则文学短评。“朴素”可从写作内容、语言等角度分析;“朴素为文”也是作者的创作理念。①选取了在西南联大的很多琐碎的小事,比如写到校舍、图书馆、联大师生的服装、联大的伙食、联大学生对于昆明教育的贡献等,这些内容写得很“散”,很随意,想到什么写什么,没有刻意追求精致的结构、深奥的题旨,而只是一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写作方式。②从语言来看,平淡质朴,贴近生活的真实状态,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如“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很多处是借用昆明原有的房屋、学校、祠堂。西边是学生宿舍。土墙,草顶”“朱自清先生的大衣破得不能再穿,就买了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深蓝毯毯的‘一口钟’”等,体现了其“朴素为文”的特点。③虽然没有选取“宏大”的题材,只是罗列了些琐琐碎碎的小事,但在平淡的叙事中却不乏真善美的真情。如写闻一多先生穿的一件亲戚送的“灰色夹袍”,写朱自清先生穿的“一口钟”,写联大食堂的“八宝饭”等,在平淡的叙述中却让人怀想联大师生对于真理的执着追求,他们虽然物质贫乏,精神却富足。“朴素为文”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理念:在平淡的叙述中,让真与美、日常生活的恬淡回归散文。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白传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花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节选自《唐才子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B.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C.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D.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11.下列对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在本名之外另取的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字往往是名的补充和解释,古代常常以名为谦称,以字表示敬称。B.《短歌行》的题目是汉乐府旧题,文中的“青衿”指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越陌度阡”中“陌”指南北向的田间小路,“阡”指东西向的围间小路。C.金陵就是今天的南京,与西安、洛阳、北京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有“六朝古都”“十朝古都”之称。D.《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势拔五岳掩赤城”的“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不会“推眉折腰事权贵”的人。D.李白曾游历并州(今山西太原),见到大将郭子仪,郭子仪认为李白很奇特。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2)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14.李白在“恳求还山”被赐金放还之后,又成为永王的僚佐。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结合我们学过的知识简要分析。【答案】10.C11.B12.D13.(1)高力士以此为耻辱,就摘选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

(2)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于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流放夜郎。14.①“恳求还山”体现了李白高傲正直,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②成为永王的僚佐表现他仍有“济苍生,安社稷”的伟大抱负。【解析】【导语】这篇文章简洁地勾勒了李白生平中极具代表性的事件,展示了他的诗才、个性与命运。李白从小聪慧,性情洒脱,以剑术和任侠为乐,并因才华受贺知章举荐,曾短暂供职翰林,尽显其不拘一格的自由精神。醉酒惹祸,失去官职,以风流倜傥的姿态游历四方,即使身处困境仍不改其志。结尾处表现了李白对黄老学说的迷恋与他壮志未酬的结局,丰富了他的艺术形象。【10题】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亲梦见长庚星生下了他,于是用“白”作他的名,用“太白”作他的字。李白十岁时就通晓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后来天赋过人,才华横溢。李白喜欢奔放地舞剑,见义勇为,他不看重钱财,乐于施舍。“白”是李白,作主语,表强调其后停顿,“字太白”指李白的字是太白,之间不应断开,第一个“白”后断开,据此排除AB。“因”是连词“于是”,用于下句句首,“因以命之”是“母梦长庚星而诞”的结果,所以应在“诞”和“因”之间断开,据此排除D。故选C。【11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陌’指南北向的田间小路,‘阡’指东西向的围间小路”错误。“阡”指南北向的田间小路,“陌”指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选项说法反了。故选B。【12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郭子仪认为李白很奇特”错误,由原文“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可知,当初,李白游历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由此可知,是李白认为郭子仪很奇特。故选D。【13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耻”,以……为耻;“摘”,摘选;“以”,连词,用来。(2)“至是”,到这时;“请官”,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赎”,抵免刑罚。【14题】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①由原文第2段内容可知,李白的政治道路因权贵和妃嫔的阻挠而受阻,而他“喜纵横击剑,为任侠”,断不会向恶势力低头,便请求皇帝放自己回老家。“恳求还山”体现了李白高傲正直,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②李白离家之时是充满热情,积极入世,想要施展才干的,所以他才会在后期成为永王的僚佐,表现他仍有“济苍生,安社稷”的伟大抱负。参考译文: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亲梦见长庚星生下了他,于是用“白”作他的名,用“太白”作他的字。李白十岁时就通晓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后来天赋过人,才华横溢。李白喜欢奔放地舞剑,见义勇为,他不看重钱财,乐于施舍。又客居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住在徂徕山中,天天饮酒沉醉,号称“竹溪六逸”。天宝初年,李白从蜀中来到京城长安,当时他的本领尚未施展,把自己所作的诗歌献给贺知章看,贺知章读到《蜀道难》一诗时,感叹地说:“你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啊!”于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龟饰物来换酒,与李白整天为乐。于是(贺知章)向玄宗推荐了李白。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与他谈论时局国政。李白趁机献上一篇奏颂,皇上很高兴,赐给他饭食,并亲手为他调和肉汤,降旨让李白任供奉翰林。李白曾大醉,在皇上面前起草诏书,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以此为耻辱,就摘选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皇帝每次想要给李白官做,贵妃总是阻止。李白更加高傲放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饮酒八仙人”。后来他恳求还山。玄宗赏赐给他黄金,下诏让他回去。李白云游四方,打算登华山,带着醉意跨在驴身上,闯过县衙。县令不知是李白,十分生气地派人把李白拉到官厅下问道:“你是什么人,敢这样无礼!”李白在供词中不写姓名,只写:“呕吐后曾使皇上用的手巾擦嘴,吃饭时皇上亲手为调和肉汤,写字时杨贵妃捧着砚台,高力士帮着脱靴。在天子殿门前尚许我纵马奔驰;华阴县衙门口,却不能骑驴而过?”县令看了,又惊又愧,忙行礼道歉说:“不知道是翰林来到此地。”李白大笑而去。李白曾与崔宗之一起坐船从采石到金陵,他身穿宫锦袍坐在船上,旁若无人。安禄山叛乱时,玄宗避难蜀中,永王李璘在东南地区任节度。李白当时高卧隐居于庐山之上,被李璘招聘为军中幕僚。后来李璘起兵造反,李白逃回到彭泽。李璘失败后,李白受牵连被关在浔阳的监狱中。当初,李白游历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于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流放夜郎。李白晚年喜欢黄老之学,乘船渡牛渚矶,带着醉意捕捉月亮,就沉到水底去了。当初,李白喜欢谢家青山,如今他的墓就在那里。(节选自《唐才子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太白岭王安石太白巃嵸①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注释]①巃嵸(lóngzōng):山势高峻的样子。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B.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C.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D.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情怀。16.本诗颈联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它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在写景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诗句分析。【答案】15.B16.《归园田居(其一)》写景的典型手法是白描、动静结合和视听结合等,本诗颈联同样如此。①白描。不用秾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简洁的语言写出阳春三月,鸟语婉转,溪水潺潺,鱼儿慵懒的幽静怡人环境。②动静结合。“鸟语乐”是动景,“溪水不动”是静景,写出太白岭怡人的美景,表达诗人愉悦的心情。③视听结合。“鸟语乐”诉诸听觉,“溪水不动”“鱼行迟”诉诸视觉,描绘太白岭动人的美景,表达诗人的喜悦之情。【解析】【导语】王安石的《太白岭》以白描手法描绘太白岭的自然美景,从山势高耸、云雾缭绕、树石相间,到春色鸟鸣、溪水鱼游,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诗人以简练的笔触表达对宁静与和谐生活的向往,流露出对百姓安宁生活的关注和祈愿。【15题】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跌宕起伏的心情”错,诗歌体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没有表现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的内容。故选B。【16题】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归园田居》(其一)运用白描手法,“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一句,用简笔勾勒出屋舍概貌;“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为听觉、动景描写,“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为视觉、静景描写,动静结合和视听结合,描写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田园风光。本诗颈联同样如此。本诗颈联“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的意思为:明媚的春天已到来,鸟儿欢快地说着话,溪水也不愿流动,鱼儿也贪恋这美好而行动变得迟缓。①白描。本联不用秾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抓住描写对象鸟、鱼、溪的特征,用简洁的语言写出阳春三月,鸟语婉转动听,溪水清澈,鱼儿在水中停歌的幽静怡人环境,运用了白描的手法。②动静结合。“鸟语乐”是动景,“溪水不动”是静景,动静结合,使得画面既美好又富有生机,写出太白岭宜人的美景,表达诗人愉悦的心情。③视听结合。“鸟语”是耳闻之声,“鱼行”是眼见之景,是感官上的视听结合,展现处一派动人美景,表达诗人的喜悦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短歌行》中,仿用《管子》里的句子,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动物的声音,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展现出一幅安乐朴实的田园生活图景。(3)古代诗歌中常写到猿啼,借这一典型意象抒发情感,如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答案】①.山不厌高②.海不厌深③.狗吠深巷中④.鸡鸣桑树颠⑤.风急天高猿啸哀⑥.渚清沙白鸟飞回【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吠、巷、颠、猿、渚。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乡村那么宁静,站在山顶上,回忆直往眼前涌。小孩们从城里回来玩耍。这些孩子复制了父母的面容,让我误认为20年前玩躲猫猫的那几个人刚刚从某个角落里跑出来。我们那时要把整个山村巡逻个遍。春天去采桃花,夏天去挖柴胡,秋天去摘酸枣,冬天去捡干柴。捡着捡着,就捡起了蜗牛壳。让螺旋的顶端相对,比谁的力气更大,谁的蜗牛壳更坚固。不似现在的孩子,大部分的时间猫在屋里,抱着手机,一动不动,像是人偶手机底座。曾经的孩子,①,散在各处。在城里,被人叫作农民工;②,时不时吐露出外地的语言,也像是异乡人。故乡是他们履历上的脚印,不是家园。家是飘在他们舌头这根短树桩上的叶子,风一吹就来回滚动。漂泊在外地的年轻人一回来,乡村就拿出争宠的架势,把与城市不同的那一面尽力展现出来。用不曾变化的地方,勾出他们的相思,让他们的思绪回到生命的源头。乡村努力在年轻人的眼里、心里踏出脚印。这脚印缩小缩小,化成涟漪,化成乡愁,潜伏在他们的胸口,像蜗牛一样,在胸腔里不住地伸缩着触角,一头是志向高远的奔头,一头是心灵蜷缩的归属之地。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比喻、夸张、通感 B.比拟、排比、比喻C.比拟、比喻、对偶 D.夸张、借代、比喻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他们的相思和思绪让乡村用其不曾变化的地方勾出,并拉回到生命的源头。”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18.B19.①原句的主语是“乡村”,前后文更连贯;②原句将“相思”和“思绪”分开表述,意思更清晰明了。20.①如今都成了青年②回到故乡【解析】【18题】本题考查学生辨别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①“乡村就拿出争宠的架势”“乡村努力在年轻人的眼里、心里踏出脚印”使用了比拟手法;②“家是飘在他们舌头这根短树桩上的叶子,风一吹就来回滚动”“潜伏在他们的胸口,像蜗牛一样”使用了比喻手法;③“春天去采桃花,夏天去挖柴胡,秋天去摘酸枣,冬天去捡干柴”使用了排比手法。④语段中没有使用夸张、通感、对偶、借代的修辞手法。故选B。【19题】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①改句“他们的相思和思绪让乡村用其不曾变化的地方勾出,并拉回到生命的源头”改变了句子的主语,变成了“他们的相思和思绪”,和前文“乡村就拿出争宠的架势,把与城市不同的那一面尽力展现出来”句子的主语“乡村”不一致,而原句保持前后主语一致。②原句“勾出他们的相思”“让他们的思绪回到生命的源头”句把“相思”和“思绪”分开表述,更简短有力,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改后的句子相对较长,语言略显拖沓,节奏感和韵律感不如原文。【20题】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能力。第①处,根据横线前“曾经的孩子”推断,横线上的内容应该指时间上的推进,即到了现在;根据横线后“散在各处”“在城里,被人叫作农民工”可推知,孩子已经长大,然后从词语上和“孩子”对应得出“青年”;第②处,根据横线前“在城里,被人叫作农民工”和横线后“时不时吐露出外地的语言,也像是异乡人”可推知得出答案:回到故乡。(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东门外是刑场,此处的东门桥是全县唯一的一座铁板桥,桥南桥北水位落差很大,河水倾跌下来,声音很吓人。当地人把这座桥叫作掉魂桥,说是临刑的犯人到了桥上,听到水声,魂就掉了。李小龙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上铁板桥了。他的脚板踏得桥上的铁板当当地响。天骤然黑下来了,雨云密集,天阴得很严。下了桥,他就掉在黑暗里了。什么也看不见,只能看到一条灰白的痕迹,是马路;黑乎乎的一片,是稻田。好在这条路他走得很熟,闭着眼也能走到,不会掉到河里去,走吧!他听见河水哗哗地响,流得比平常好像更急。听见稻子的新秀的穗子摆动着,稻粒摩擦着发出细碎的声音。一个什么东西窜过马路!——大概是一只獾子。什么东西落进河水中——“扑道”!他的脚清楚地感觉到脚下的路。一个圆形的浅坑,这是一个牛蹄印子,干了。谁在这里扔下一块西瓜皮!差点摔了我一跤!天上不时扯一个闪。青色的闪、金色的闪、紫色的闪。闪电照亮一块黑云,黑云翻滚着,绞扭着,像一个暴怒的人正在憋着一腔怒火。闪电照亮一棵小柳树,张牙舞爪,像一个妖怪。2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画横线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她的坚强,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B.通讯员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C.“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D.一篇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22.请指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21.D22.①拟物,把黑云当作某种动物来写,表现天气的恶劣;②比喻,把黑云比作一个暴怒的人,形象的写出暴雨来临前天空的可怕,表现了李小龙的勇敢。【解析】【21题】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画线句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A.是总结上文;B.是话题的转移;C.是声音的中断;D.是解释说明。故选D。【22题】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①“闪电照亮一块黑云,黑云翻滚着,绞扭着”,“翻滚”“绞扭”是活的的动物的动作,这里用来写黑云,是把黑云当作某种动物来写,属于拟物手法。黑云的扭动、翻滚,加上闪电,表现了天气的可怕;②“像一个暴怒的人正在憋着一腔怒火”,运用比喻,本体是黑云,喻体是暴怒的人,生动地写出黑云的狰狞可怕,写出暴雨来临前天空的样子,而李小龙独自勇敢地走夜路,遇到这样的天气也不退缩,表现了他的勇敢。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抒发了青年毛泽东昂扬向上、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展示了青年向旧社会、旧传统的反抗与创造新世界的精神。闻一多的《红烛》借“蜡烛”赞扬了“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奉献精神,表达年轻一代的心声。茹志娟的《百合花》展现了战火中的青春美和人性美。读了上面的材料,作为正值青春年华的你,对“青春”有怎样的认识和感悟?我们又将如何实现“青春的价值”?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以奋斗赋予青春价值一段岁月,一段青春。青春的道路,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