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备课6.1《老子四章》课后巩固(原卷版+解析)_第1页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备课6.1《老子四章》课后巩固(原卷版+解析)_第2页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备课6.1《老子四章》课后巩固(原卷版+解析)_第3页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备课6.1《老子四章》课后巩固(原卷版+解析)_第4页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备课6.1《老子四章》课后巩固(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子>四章》课后巩固得分题型一:课内文言文建议用时:40分钟得分题型一:课内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1.下列对于文中有关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A.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B.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C.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D.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脆易泮

泮:同“判”,分离 B.当其无,有车之用

当:当做C.埏埴以为器,当其无

埴:黏土 D.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伐:夸耀3.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把很多社会人生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比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大与小、长与短等;认为所有这些对立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B.《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虽是显示自己的功劳,却往往不被认为有功或者不能成就大功。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认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胜人”比“自胜”更加难得。这是极富人生哲理的判断。D.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将要成功的时候却让它失败了。假如在将要完成的时候像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就不会败坏事情了。《老子》告诫人们做事要善始善终。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5.《<老子>四章》告诉我们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答三条即可)题型二:题型二:课外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节选)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B.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C.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D.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关”,此“关”指玉门关,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B.“子将隐矣”中的“隐”是“隐居”之意。在古代,隐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生活方式的选择,如陶渊明,就是著名的隐士。C.“汉孝文帝”,是汉文帝刘恒,谥号孝文帝,庙号太宗。D.“太傅”,中国古代官职。周代设置,为辅弼天子之任。汉代复置,地位仅次于太师。西汉起称为太子太傅,后亦用作虚衔。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在告别老子后,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彰显了圣人虚怀若谷、温良谦恭的品格,同时也侧面烘托了老子见识远过常人。B.老子认为真正生意做得好的商人即使家有万贯看上去也好像什么都没有的样子,德行非常高尚的君子,表面上看起来却是十分愚钝。C.《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篇中孔子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对自身考虑较少的积极入世的思想与本文中老子对孔子的教导是一致的。D.本文记载当时有三位可能是道家的老子,一是李耳(早于孔子),再是老莱子(与孔子同时),三是太史。9.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2)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题型三:理解性默写题型三:理解性默写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老子看来,“知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更加重要,表现这一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子以树木为例,形象说明大的东西无不是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老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喻,引出“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的后果都是不好的。(4)老子认为,在最后关头仍像开始的时候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让事情失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老子以车轮为例,形象说明“有”与“无”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老子以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小时容易散失的现象为例,说明解决问题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四:题型四:论述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老子、孔子都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面对社会乱局,儒、道都企图开出一剂救世良方。老子以“道”为核心,抨击异化的仁义礼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在老子看来,所谓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现象上坠入“伪”,本质上丧失“真”。他开出的救世良方:返朴,回归至善大朴;归真,摈弃机心巧智;守拙,坚守淳朴本性;不争,遵循自然秩序;以建构“玄德”为终极价值。可见,老子并非否定仁义礼智,而是否定文明异化,强调仁义礼智必须合乎大道,出乎本心。如此则真,否则即伪。真则人心至善,无为而治;伪则世道诡诈,愈治愈乱。老子理论这一深层内涵,有着深刻的价值论意义。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文明是一把双刃剑,既推进历史发展的进程,又在不断异化的过程中逐渐偏离人类文明的初衷。老子正是在预设的仁义礼智产生的因果关系中,揭示了人类文明的异化。老子的救世良方,虽然深入到人性的底层,却忽略了文明进化的规律。他所描述的是原始生民追求基本生存阶段的人性状态,人类一旦满足了基本生存需求,必然开始关注精神需求。这种进化,既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刺激了“富与贵,是人之所欲”“贫与贱,是人之所恶”的欲望膨胀。人类由群居到部落、由部落到国家,群体无限扩张,为了保障权利的平衡,限制膨胀的私欲,调节群体的和谐关系,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强制性秩序,否则“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由儒家分蘖而生的《荀子》凸显礼制,强调“礼法并施”,凸显儒法合流,直接影响了《韩非子》的产生,从而成为中国古代法制的早期理论依据。孔子以“仁”为核心,试图重构仁义礼智。在治政上,“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以法令制度引导百姓,建立统一的量刑标准,使之免于刑罚而耻于作恶,以刑止刑;以道德仁义引导百姓,建立统一的礼义制度,使之耻于无礼而至于仁德,以德弘德,德治与法治互相依存,使百姓畏惧刑罚,追求至善。在修为上,“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孝敬长辈,友爱兄弟,诚信立身,博爱众人,从而践行“仁”。将自己锻造为兼顾家国、道德立身、文质彬彬的君子。唯此,才能建构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秩序和谐、家庭伦理和谐的社会。其实,孔子对伪饰的世风也大为不满,曾愤怒地说:“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这说明两点:第一,“好仁”“恶不仁”必须出自生命的自觉,“真知仁之可好”,否则就是满口仁义而性不至善的伪君子;第二,每人都具有“好仁”“恶不仁”的先天条件,所以难以见到“好仁”“恶不仁”的真正君子,不是不能,而是不为,普遍缺少一种生命的自觉。可见,孔子论“仁”,也强调出乎“本心”,反对伪饰巧智。“巧言令色,鲜矣仁。”真正的仁,并非巧言令色,哗众取宠,而是出乎“本心”,毫无伪饰。概括地说,老子论“道”,强调人性的本然状态;孔子论“仁”,强调社会的应然状态。在理论逻辑上,老子从道德人心的角度,企图救赎异化的人性;孔子从伦理教化的角度,企图重构崩溃的秩序。在价值取向上,老子之“道”以具体的社会之“德”为理论归趣,其抽象哲学观与社会价值观并无判然界限;孔子之“仁”以社会之“道”为理论指向,其社会价值观与抽象哲学观也无判然界限。二者构成理论上的互补关系,价值观上的辩证性关联。(节选自刘运好《老子之“道”和孔子之“仁”)1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强调仁义礼智必须合乎大道,出乎本心。大道就是“玄德”,以德治世,则人心至善,无为而治。B.文明是一把双刃剑,既推进历史发展的进程,又以不断异化来阻碍人类文明的进化。C.针对人类进化到国家形态的欲望问题,《荀子》发展孔子的理论,提出了“礼法并施”的治世主张。D.孔子认为社会上难以见到“好仁”“恶不仁”的真正君子,是因为人们普遍缺少一种生命的自觉。不是不能,而是不为。1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点出了论述对象,但没有提出明确的观点,不属于常规的开宗明义。B.文章中间段落主要采用引用典籍并加以阐释的方式来论证,可信度高,说服力强。C.文章末段简明扼要地总结全文的论述,用对照手法从差异中寻关联,点明了中心论点。D.全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引出论题,再纵向展开,最后概括总结。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的救世良方,虽然深入到人性的底层,却忽略了文明进化的规律,因此实用性不及孔子的。B.孔子的以“仁”治政思想,并不只限于德治,也包含法治。是以刑止刑,以德弘德,德法相依。C.老子和孔子在社会和个人层面都强调“真”,出乎“本心”;反对伪饰巧智,对伪饰的世风大为不满。D.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虽然考察问题的逻辑起点不同,具体方法不同,但是二者理论上互补,价值观上辩证性关联。题型题型五:语言文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在《道德经》一开始,老子用大部分篇章带着读者认识天地、刍狗、器狐、车子、屋室等具体的东西,去发现抽象的道理。他的学说往往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而并非总在。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注意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对此,老子论述了“有”与“无”——实在之物与虚空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举例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为用的;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他特别把“无”的作用向人们出来。老子举了三个例子:车子的作用在于载人运货;器皿的作用在于盛装物品;屋室的作用在于供人居住,这是车、器、室带给人的便利。车子是由辐和毂等部件构成的,这些部件是“有”,毂中空虚的部分是“无”,(

),其“有”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了。器皿如果没有虚空的部分,即无“无”,就不能起到盛装东西的作用,其外壁的“有”也无法发挥作用。同理,房屋如果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人们就没法出入、采光、使空气流通,可见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是显而易见的。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弄虚作假

实有

觉察

显现B.弄虚作假

实用

观察

展示C.故弄玄虚

实有

觉察

展示D.故弄玄虚

实用

观察

显现15.下列选项中的破折号与文中“‘有’与‘无’——实在之物与虚空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阿然——”他对着在海里冲浪的女朋友大喊道。B.“人生中总有些事悔不当初——你看微博上那个热搜没有?”她对着同学悄声说道。C.迷雾散开,一个身材高大、面容冷峻的人——苏伏跳了进来。D.“亲爱的罗曼·罗兰,你不知道我多么爱你。——还有你笔下的人物,约翰·克利斯朵夫!”1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车子无法载人运货,就是因为车子没有“无”,无法行驶B.没有“无”车子就无法载人运货,根源在于无法行驶C.车子无法行驶就是因为没有“无”,载人运货也就没法实现D.没有“无”车子就无法行驶,当然也就无法载人运货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房屋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人们就没法出入、采光、使空气流通,可见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是显而易见的。B.如果房屋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人们就没法出入、采光、使空气流通,可见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C.房屋如果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人们就没法出入、采光、使空气流通,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是显而易见的。D.房屋如果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人们就没法出入、采光、使空气流通,可见房屋中的空的地方显而易见地发挥了作用。《<老子>四章》课后巩固得分题型一:课内文言文建议用时:40分钟得分题型一:课内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1.下列对于文中有关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A.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B.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C.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D.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脆易泮

泮:同“判”,分离 B.当其无,有车之用

当:当做C.埏埴以为器,当其无

埴:黏土 D.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伐:夸耀3.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把很多社会人生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比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大与小、长与短等;认为所有这些对立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B.《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虽是显示自己的功劳,却往往不被认为有功或者不能成就大功。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认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胜人”比“自胜”更加难得。这是极富人生哲理的判断。D.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将要成功的时候却让它失败了。假如在将要完成的时候像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就不会败坏事情了。《老子》告诫人们做事要善始善终。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5.《<老子>四章》告诉我们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答三条即可)【答案】1.C

2.B

3.C

4.(1)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2)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

5.①辩证地看待事物。②人贵自知。③成功需要慎始慎终。【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民之从事”中“从”的宾语是“事”,要连在一起,排除BD。“几成而败之”是说“快要成功时失败”,要连在一起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不能断开,排除AD。句子大意是: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句意:在车毂中间是空的,就是说只有有了它中间空的地方的时候,才成就了车子的作用。“当”应该是在(某处),而B选项写的是当做。解释错误。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C.“‘胜人’比‘自胜’更加难得”错误,根据原文“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可见战胜自己更重要,应该是“‘自胜’比‘胜人’更加难得”,选项表述错误。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一句的得分点为:“赘形”,赘余的肉瘤;“恶”,厌恶;“不处”,不居于这样的境地。第二句的得分点为:“知”,认识;“胜”,战胜;“强行”,勤勉而行。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究的能力。①辩证地看待事物。第十一章,通过列举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得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结论,启示我们要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重视“无用之用”。②人贵自知。第二十四章对为人处世提出了建议,“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告诫人们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要固执己见,更不能自我夸耀。第三十三章又明确提出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并认为“自胜者强”,即能够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③成功需要慎始慎终。第六十四章通过列举“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等事例,启迪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慎始慎终。题型二:题型二:课外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节选)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B.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C.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D.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关”,此“关”指玉门关,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B.“子将隐矣”中的“隐”是“隐居”之意。在古代,隐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生活方式的选择,如陶渊明,就是著名的隐士。C.“汉孝文帝”,是汉文帝刘恒,谥号孝文帝,庙号太宗。D.“太傅”,中国古代官职。周代设置,为辅弼天子之任。汉代复置,地位仅次于太师。西汉起称为太子太傅,后亦用作虚衔。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在告别老子后,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彰显了圣人虚怀若谷、温良谦恭的品格,同时也侧面烘托了老子见识远过常人。B.老子认为真正生意做得好的商人即使家有万贯看上去也好像什么都没有的样子,德行非常高尚的君子,表面上看起来却是十分愚钝。C.《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篇中孔子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对自身考虑较少的积极入世的思想与本文中老子对孔子的教导是一致的。D.本文记载当时有三位可能是道家的老子,一是李耳(早于孔子),再是老莱子(与孔子同时),三是太史。9.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2)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答案】6.B

7.A

8.C

9.(1)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2)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解析】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的含义是: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回答此题,主要根据句意和代词、虚词标志断句。“其”代老子,“其学”做句子的主语,应在“其”前断开,排除A项。第一个“之”是词缀,音节助词,无实在意义。应在第一个“之”后断开,排除C项。第二个“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在第二个“之”后不能断开,排除D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意、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故选B。7.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与识记能力。A项,“指玉门关”错,此关指“函谷关”。故选A。8.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是一致的”错,老子认为君子遇到时机就出来做官,赶不上时机就隐居起来,老子这个说法与《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篇中孔子勇于担当、积极入世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故选C。9.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合,合并;霸王者,称霸称王的人。(2)学,学习、信奉;绌,贬斥。【点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①根据文意断句。②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③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④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参考译文: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它能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龙一样吧!”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是一位隐君子。老子的儿子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昂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挠,百姓自然会归于“正”。题型三:理解性默写题型三:理解性默写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老子看来,“知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更加重要,表现这一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子以树木为例,形象说明大的东西无不是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老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喻,引出“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的后果都是不好的。(4)老子认为,在最后关头仍像开始的时候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让事情失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老子以车轮为例,形象说明“有”与“无”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老子以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小时容易散失的现象为例,说明解决问题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三十辐

共一毂

当其无

有车之用

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辐”、“毂”。题型四:题型四:论述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老子、孔子都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面对社会乱局,儒、道都企图开出一剂救世良方。老子以“道”为核心,抨击异化的仁义礼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在老子看来,所谓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现象上坠入“伪”,本质上丧失“真”。他开出的救世良方:返朴,回归至善大朴;归真,摈弃机心巧智;守拙,坚守淳朴本性;不争,遵循自然秩序;以建构“玄德”为终极价值。可见,老子并非否定仁义礼智,而是否定文明异化,强调仁义礼智必须合乎大道,出乎本心。如此则真,否则即伪。真则人心至善,无为而治;伪则世道诡诈,愈治愈乱。老子理论这一深层内涵,有着深刻的价值论意义。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文明是一把双刃剑,既推进历史发展的进程,又在不断异化的过程中逐渐偏离人类文明的初衷。老子正是在预设的仁义礼智产生的因果关系中,揭示了人类文明的异化。老子的救世良方,虽然深入到人性的底层,却忽略了文明进化的规律。他所描述的是原始生民追求基本生存阶段的人性状态,人类一旦满足了基本生存需求,必然开始关注精神需求。这种进化,既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刺激了“富与贵,是人之所欲”“贫与贱,是人之所恶”的欲望膨胀。人类由群居到部落、由部落到国家,群体无限扩张,为了保障权利的平衡,限制膨胀的私欲,调节群体的和谐关系,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强制性秩序,否则“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由儒家分蘖而生的《荀子》凸显礼制,强调“礼法并施”,凸显儒法合流,直接影响了《韩非子》的产生,从而成为中国古代法制的早期理论依据。孔子以“仁”为核心,试图重构仁义礼智。在治政上,“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以法令制度引导百姓,建立统一的量刑标准,使之免于刑罚而耻于作恶,以刑止刑;以道德仁义引导百姓,建立统一的礼义制度,使之耻于无礼而至于仁德,以德弘德,德治与法治互相依存,使百姓畏惧刑罚,追求至善。在修为上,“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孝敬长辈,友爱兄弟,诚信立身,博爱众人,从而践行“仁”。将自己锻造为兼顾家国、道德立身、文质彬彬的君子。唯此,才能建构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秩序和谐、家庭伦理和谐的社会。其实,孔子对伪饰的世风也大为不满,曾愤怒地说:“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这说明两点:第一,“好仁”“恶不仁”必须出自生命的自觉,“真知仁之可好”,否则就是满口仁义而性不至善的伪君子;第二,每人都具有“好仁”“恶不仁”的先天条件,所以难以见到“好仁”“恶不仁”的真正君子,不是不能,而是不为,普遍缺少一种生命的自觉。可见,孔子论“仁”,也强调出乎“本心”,反对伪饰巧智。“巧言令色,鲜矣仁。”真正的仁,并非巧言令色,哗众取宠,而是出乎“本心”,毫无伪饰。概括地说,老子论“道”,强调人性的本然状态;孔子论“仁”,强调社会的应然状态。在理论逻辑上,老子从道德人心的角度,企图救赎异化的人性;孔子从伦理教化的角度,企图重构崩溃的秩序。在价值取向上,老子之“道”以具体的社会之“德”为理论归趣,其抽象哲学观与社会价值观并无判然界限;孔子之“仁”以社会之“道”为理论指向,其社会价值观与抽象哲学观也无判然界限。二者构成理论上的互补关系,价值观上的辩证性关联。(节选自刘运好《老子之“道”和孔子之“仁”)1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强调仁义礼智必须合乎大道,出乎本心。大道就是“玄德”,以德治世,则人心至善,无为而治。B.文明是一把双刃剑,既推进历史发展的进程,又以不断异化来阻碍人类文明的进化。C.针对人类进化到国家形态的欲望问题,《荀子》发展孔子的理论,提出了“礼法并施”的治世主张。D.孔子认为社会上难以见到“好仁”“恶不仁”的真正君子,是因为人们普遍缺少一种生命的自觉。不是不能,而是不为。1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点出了论述对象,但没有提出明确的观点,不属于常规的开宗明义。B.文章中间段落主要采用引用典籍并加以阐释的方式来论证,可信度高,说服力强。C.文章末段简明扼要地总结全文的论述,用对照手法从差异中寻关联,点明了中心论点。D.全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引出论题,再纵向展开,最后概括总结。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的救世良方,虽然深入到人性的底层,却忽略了文明进化的规律,因此实用性不及孔子的。B.孔子的以“仁”治政思想,并不只限于德治,也包含法治。是以刑止刑,以德弘德,德法相依。C.老子和孔子在社会和个人层面都强调“真”,出乎“本心”;反对伪饰巧智,对伪饰的世风大为不满。D.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虽然考察问题的逻辑起点不同,具体方法不同,但是二者理论上互补,价值观上辩证性关联。【答案】11.D

12.D

13.A【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以德治世,则人心至善,无为而治”不合文意,根据原文第2段“强调仁义礼智必须合乎大道,出乎本心。如此则真,否则即伪。真则人心至善,无为而治”可知后句应为“大道为真,人心至善,不治而治。”B.曲解文意,“以不断异化来阻碍”与原文第2段“又在不断异化的过程中逐渐偏离人类文明的初衷”意思不符。C.内容理解不当,根据原文第3段“为了保障权利的平衡,限制膨胀的私欲,调节群体的和谐关系,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强制性秩序,否则‘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可知选项中“针对人类进化到国家形态的欲望问题”表述不全面;选项中“提出了‘礼法并施’的治世主张”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第3段“由儒家分蘖而生的《荀子》凸显礼制,强调‘礼法并施’,凸显儒法合流,直接影响了《韩非子》的产生,从而成为中国古代法制的早期理论依据”,可知“提出”一词应该为“强调”。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再纵向展开”分析错误,中间2、3段与4、5段应为横向比对老子、荀子与孔子的主张,是并列关系。故选D。1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主观臆断,依据不足。根据原文第2段“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文明是一把双刃剑,既推进历史发展的进程,又在不断异化的过程中逐渐偏离人类文明的初衷。老子正是在预设的仁义礼智产生的因果关系中,揭示了人类文明的异化”可知老子并未忽略文明进化的规律,选项“却忽略了文明进化的规律”说法错误;“因此实用性不及孔子的”于文无据。故选A。题型题型五:语言文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在《道德经》一开始,老子用大部分篇章带着读者认识天地、刍狗、器狐、车子、屋室等具体的东西,去发现抽象的道理。他的学说往往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而并非总在。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注意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对此,老子论述了“有”与“无”——实在之物与虚空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举例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为用的;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他特别把“无”的作用向人们出来。老子举了三个例子:车子的作用在于载人运货;器皿的作用在于盛装物品;屋室的作用在于供人居住,这是车、器、室带给人的便利。车子是由辐和毂等部件构成的,这些部件是“有”,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