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秘籍10课外文言文阅读概率预测☆☆☆☆☆题型预测阅读☆☆☆☆☆考向预测①主旨情感归纳②注释句子翻译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粹。阅读并积累相当数量的文言文,对于继承古代文化与文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文字内链_点击实体词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而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1.要学会圈圈点点,把人物、主要事件划一划。2.要先读文言文的最后一题即内容的概括分析题。3.文言文的翻译要先看此句前面的文字含意。4.除了常见的文言实词之外,还要在考前看一看课本中注释的其他文言实词。5.文言虚词要在“而、与、乃、其、所、为、焉、以、因、于、则、之”等常用词语上再复习一下。例1、课外文言文阅读张养浩传①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优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②游京师,献书于平章①不忽木,大奇之,乃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②也。”③及为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③,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④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节选自《元史·张养浩传》,有删改)【注释】①平章:官职名。②掾(yuàn):属官,副职,助手。③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废除了有盗窃前科的人第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受审讯的规定。(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遇人有遗币于途者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B.四顾壁立
顾野有麦场C.其人已去
其真无马邪D.乃荐入御史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2)下列对文中画我部分的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怠B.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怠C.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怠D.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怠(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焦遂听说张养浩“幼有行义”“读书不辍”,推荐他做了东平学正。B.对有盗窃前科的百姓和祸害乡民、暴虐残忍的土匪,张养浩宽严有别。C.张养浩遣散了家里所有的人,轻车简从去陕西任行台中丞。D.选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出张养浩清廉爱民、嫉恶如仇的品质。(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②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重点实词的积累和掌握能力。做这种题的关键是平时多积累,作答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巩固推敲。(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关键语句进行断句的能力。断句要善于抓对称句,找到句子的主谓宾等句子成分,也可以利用相应的标志词进行判断。(3)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做这种题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根据选项、逐项判断理解即可。(4)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要采取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通顺即可。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答案】1.BDC(1)张养浩离开了堂邑十年,百姓们仍旧为他立碑,歌颂他的功德。(2)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解析】1.考查对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的理解。A.遗:动词,遗失/动词,留给,给予;B.顾;动词,看/动词,看;C.其:代词,那/助词,加强诘问语气;D.乃:连词,于是,就/动词,是;故选B2.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语句“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的意思是: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回自己家里住过,一直住在官府,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怠。故选D。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C.文章第④段“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的意思是:张养浩接到这个命令后,立即把自己家里的一切资财都分送给周围邻里中的困难户,自己便登上车子向陕西进发。并不是C项所说的“张养浩遣散了家里所有的人”。故选C。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去(离开)、官(官府)、犹(尚且,还)为立碑颂德”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子(你)、非我(不是我)、安(怎么)、知(知道)”几个词是重点词语。【参考译文】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今属山东)人。年幼的时候就有侠义行为。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不小心把钱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丢钱的人已走远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送还给了那人。张养浩年纪只有十岁时,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父母担心他过于用功而制止他,于是他白天就默默地背诵书卷上的诗文,到了夜晚,就把门户紧紧关闭起来,点上灯,偷偷地读书。后来山东按察使焦遂听说了他,就推荐张养浩做东平(今属山东)地方的学正。之后,张养浩游学京师,把自己写的文章献给宰相不忽木,不忽木大为称奇,因此征召张养浩为礼部令史,并且还推荐他进入御史台。一天,张养浩忽然生病了,不忽木亲自到他家里探问,当他看到张养浩的家里四壁空空,什么也没有时,慨然叹息说:“张养浩这种人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才啊!”及至做了宰相属官,就被选授为堂邑(今属山东)县尹。废除了有盗窃前科的人第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受审讯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被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既然已经依法处分过他们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走自新之路的做法啊!”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他们相互劝诫说:“不能辜负张公。”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是暴虐残忍,为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不敢过问这件事情。张养浩到这里以后,按照国法严厉地惩处了他们,百姓们十分高兴。张养浩离开了堂邑十年,百姓们仍旧为他立碑,歌颂他的功德。天历二年,关中(今陕西)大旱,饥民相食,朝廷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张养浩接到这个命令后,立即把自己家里的一切资财都分送给周围邻里中的困难户,自己便登上车子向陕西进发,碰到饥饿的灾民就赈济他们,看到饿死的灾民就埋葬他们。张养浩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回自己家里住过,一直住在官府,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因此得病不起,去世的时候只有六十岁。关中的百姓听到张养浩去世的消息,悲哀痛哭像失去了自己的父母一样。例2、课外文言文阅读墨池记曾巩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②之墨池者苟伯子③《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④,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⑤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⑥,而又尝自休⑦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⑧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节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钞》)【注释】①曾巩: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②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世称王右军、“书圣”。③荀伯子:南朝宋人。④张芝:东汉著名书法家,人称“草圣”。⑤极:至,达。⑥徜徉肆恣:尽情游览。⑦休:停留。⑧章:通“彰”。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B.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C.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D.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羲之之书晚乃善陈康肃公善射(《卖油翁》)B.此为其故迹
其真无马邪(《马说》)C.书“晋王右军墨池”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D.则学固岂可以少哉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3.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4.王羲之“临池学书”的故事对你学习书法有什么启示?【答案】BC那么他能达到这样的成就,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示例:王羲之“临池学书”的故事启示我们学习书法要勤奋刻苦(有毅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解析】1.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语句“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苟伯子《临川记》云也”的意思是:在新城上面,有个池子低洼呈长方形,说是王羲之的墨池,这是荀伯子《临川记》里说的。“新城之上”是交代地点,“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是对墨池的描写,“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是“者……也”的判断句式,据此正确的句读是: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故选B。2.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A.善:形容词,好/动词,善于,擅长;B.其:代词,他的/助词,加强诘问语气;C.书:动词,写/动词,写;D.固:副词,原来,本来/形容词,固执,顽固;故选C。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则(那么)、盖(大概)、自致(自己达到)、天成(天生的)”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4.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本文从记叙墨池遗迹入手,紧密联系王羲之苦练书法的故事,着重阐明勤学苦练出才能的道理。因此本题可从学习书法要勤奋刻苦,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等角度来谈启示。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参考译文】:临川郡城的东面,有一块地微微高起,并且靠近溪流,叫做新城。新城上面,有个池子低洼呈长方形,说是王羲之的墨池,这是荀伯子《临川记》里说的。羲之曾经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精神,(现在说)这是羲之的(墨池)遗址,难道是真的吗?当羲之不愿勉强做官时,曾经游遍东方,出游东海,在山水之间使他的心情快乐。莫非他在尽情游览时,曾在这里停留过?羲之的书法,到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能达到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但是后代没有能够赶上他的人,是不是后人学习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么学习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何况想在道德修养上深造的人呢?墨池的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担心墨池不能出名,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挂在屋前两柱之间,又请求我说:“希望有一篇(墨池)记。”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例3、阅读《一钱太守》,完成下面小题。一钱太守刘宠任会稽太守,除苛政,禁非法,郡中大治,朝廷征为将作大匠①,山阴县有五六叟,自若耶②谷间出,人赍③百钱以送宠,曰:“山谷鄙人,未尝识朝政。他守时,吏索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④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值圣明,故相扶而送。”宠曰:“吾之政何能及公言邪?父老辛苦!”叟奉以钱,宠不能辞,遂各选一钱受之。(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注释:①将作大匠:主管土木工程的官员,②若耶:山名,③赍(jī):携带,④明府:对太守的尊称。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1)朝廷征为将作大匠
(2)宠不能辞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请用“/”给下面语句划出两处停顿。自明府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4.刘宠上任前,当地官吏如何对待百姓?(请用原文语句回答)5.从选文看,刘宠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1)担任
(2)推托,推辞我的政绩怎么能比得上你们所说的呢?自明府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他守时,吏索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示例:他是一个治理有方、清正廉洁、勤政爱民、深得百姓爱戴、有仁爱之心的官员。【解析】1.此题考查文言文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朝廷征召他为将作大匠。为:担任。(2)句意为:刘宠推辞不掉。辞:推托,推辞。2.此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翻译。文言文句子翻译要点: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准确,尤其注意一些关键词的特殊用法,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结合上下文,语句通顺,语意、语气不变;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有:吾:我。政:政绩。及:比得上。3.此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做简单翻译,理解句子大意,然后根据基本的古文语法规则进行句读,同时善于利用虚词的作用,如一些句首句末的语气词,句中的助词等。句意:自从您到任以来,狗在夜里不叫了,百姓看不到官吏。句中的主语分别是”“狗”“民”,前面的“自明府来”充当状语,故分别在“狗”和“民”前面断句。断句为:自明府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4.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首先需了解文章大意,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刘宠为官的清廉、爱民,治理有方。文中有一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这些。“他守时,吏索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译为:别的太守在任时,官吏向百姓勒索,到了晚上也不停止,有时狗叫了整夜,百姓不得安宁。将其他官员在任时的表现与之对比,所以这就是题干所问的其他官吏对待百姓的表现。据此作答即可。5.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概括。根据“刘宠任会稽太守,除苛政,禁非法,郡中大治”,他担任太守时废除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等不法行为,郡中非常太平,可见他是一个治理有方,爱民的官员;根据“人赍百钱以送宠”“年老值圣明,故相扶而送”人们互相搀扶着也要来送他,给他钱,可见他深受百姓爱戴;根据“自明府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自从他到任后,狗在夜里不叫了,百姓看不到官吏,可见他勤政爱民,有仁爱之心;根据“叟奉以钱,宠不能辞,遂各选一钱受之”,他并不接收百姓们的相赠,但又不忍拒绝他们的好意,故只拿了一枚,可见他为官清正廉洁。可据此作答。【参考译文】:刘宠担任会稽的太守,他废除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等不法行为,郡中非常太平。朝廷征召他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个老人,从若邪山谷之间走了出来,每人带着一百枚铜钱要送给刘宠,说:“我们是山谷里见识少的人,没有见过太守。别的太守在任时,官吏向百姓勒索,到了晚上也不停止,有时狗叫了整夜,百姓不得安宁。自从您到任以来,狗在夜里不叫了,百姓看不到官吏。我们年纪大了遇到清廉爱民的太守,因此互相搀扶的来送行。”刘宠说:“我的政绩怎么能比得上你们所说的那样好呢?你们辛苦了啊!”老人捧着钱,刘宠推辞不掉,就从每个老人那拿了一枚铜钱收下了。1.课外文言文阅读李少翁传(节选)①李少翁者,名莳,字德春,豫章人。翁家世受医,精脉法。翁乃沉默长者,入门无流视,未尝预问病者病,第令伸臂出示,手指一着腕上,形神忽往①。久之,指离于腕,徐以一二语病者隐结②,少焉投药,犹掇③之耳。余尝谓翁诊脉甚苦,而投药甚快。②余始不甚识翁,会余弟妇病风眩,状类尸蹶④,举家喧言“瞑矣”!翁至,视其脉:“治也!”进一匙而苏。期以逾月,法当病如前,再进一匙,乃愈。余始奇其言,神其术。后余数患奇疾,法当死,翁数起之。已而,友得绵疾,翁起如之,以是益神翁医。③于是,人争家之,念缓急可立应。翁赴人急甚于己,百里外,中夜叩门,不以家累为解,不以风雨寒暑为辞。会岁两大祲⑤,翁煮药如池,积片成丘。翁所医者莫知其名,安问糈⑥?④翁性不忤物⑦,不以人所不能而愧人,不以人所不知而傲人。翁足迹半朱门,不传言,对主人未尝暴僮仆之过。所游病者家,酒法食单,丰约优劣之数,不挂齿牙。其为长者如此。⑤翁为人诊脉,思虑与病者相通。与人处,不相疑。余以知李翁,几乎道者也,非医者也。(选自《钟惺散文选集》,有删改)【注】①形神忽往:全身心迅速投入到诊断病情上。②隐结:隐伏的病根。③掇(duō):拾取。④尸蹶:一种病症,类似休克。⑤祲(jìn):瘟疫。⑥糈(xǔ):粮食。这里指报酬。⑦忤物:冲撞人。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余尝谓翁诊脉甚苦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期以逾月
()(2)余数患奇疾()(3)会岁两大祲()(4)安问糈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余始奇其言,神其术。4.文中有多件事能体现李少翁医术高明,请概括其中的两件事。5.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李少翁作为医者的“仁心”。【答案】余/尝谓/翁诊脉甚苦越过多次,屡次适逢,恰巧遇到怎么,哪里我才觉得他的话神奇,觉得他的医术神奇。①给人看病,不问病情,只诊脉就能判断病根。②只用两次药,就治好“我”弟媳妇的“风眩”之病。③多次治好“我”的奇疾。④治好朋友的慢性病。①李少翁能急人所难,有求必应。即便远在百里外,即便在半夜,只要有人求医,必定前往。②李少翁以治病救人为己任。暴发瘟疫时,他配方煮药,只为救人,不图报酬。③诊病时与病人思虑相通。【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余尝谓翁诊脉甚苦”意思是:我曾经认为李少翁诊脉非常辛苦。“余”第一人称代词,做主语,可在之后停顿;“尝谓”偏正结构,作谓语,可在“谓”后停顿;因此断句为:余/尝谓/翁诊脉甚苦。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又过了一个月。逾:越过;(2)句意为:我也多次患了奇怪的疾病。数:多次,屡次;(3)句意为:适逢有一年发生了两次大的瘟疫。会:适逢,恰巧遇到;(4)句意为:他又会要什么报酬呢?安:怎么,哪里。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余:我。始:才。奇:意动用法,以……为奇。神:意动用法,以……为神。4.本题考查内容概括。根据①段“入门无流视,未尝预问病者病,第令伸臂出示,手指一着腕上,形神忽往。久之,指离于腕,徐以一二语病者隐结”可知,给人看病,不问病情,只诊脉就能判断病根;根据②段“会余弟妇病风眩……进一匙而苏。期以逾月,法当病如前,再进一匙,乃愈”可知,只用两次药,就治好“我”弟媳妇的“风眩”之病;根据②段“后余数患奇疾,法当死,翁数起之”可知,多次治好“我”的奇疾;根据②段“已而,友得绵疾,翁起如之,以是益神翁医”可知,治好朋友的慢性病。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③段“翁赴人急甚于己,百里外,中夜叩门,不以家累为解,不以风雨寒暑为辞”可知,李少翁能急人所难,有求必应。即便远在百里外,即便在半夜,只要有人求医,必定前往;根据③段“会岁两大祲,翁煮药如池,积片成丘。翁所医者莫知其名,安问糈”可知,李少翁以治病救人为己任。暴发瘟疫时,他配方煮药,只为救人,不图报酬;根据⑤段“翁为人诊脉,思虑与病者相通”可知,诊病时与病人思虑相通。【参考译文】:李少翁,名莳,字德春,豫章郡人。李少翁家世代学医,精于诊脉之法。李少翁是不太爱说话的长者,病人进门,他很少去看(病人),也不曾事先问病人的病情,往往是让病人伸出胳膊,他的手指一旦贴在病人手腕上,就全身心迅速投入到诊断病情上。这样过了很长时间,他的手指离开病人的手腕,他慢慢地用一两句话说出病人隐伏的病根。一会儿就开好了药,像是拾取东西(那样快)。我曾经认为李少翁诊脉非常辛苦,开药却很快。我开始并不太认识李少翁,赶上我的弟媳得了风眩病,样子像尸蹶,全家都嚷着说“恐怕不行了”!这时李少翁来了,看了一下脉,说:“还可以治!”喂了一勺药,弟媳就苏醒过来。又过了一个月,弟媳和前面一样又有尸蹶的症状,又喂了一勺药,弟媳的病就痊愈了。(这时候)我才觉得他的话神奇,觉得他的医术神奇。后来我也多次患了奇怪的疾病,按普通的方法我会死去,李少翁多次让我起死回生。过了一段时间,我的朋友得了一种慢性病,李少翁也像救我一样救活了他,因此(我)更加认为李少翁医术神奇。从此,人们争着把他请到家里(给病人看病),他会考虑病情的轻重缓急而立即答应什么时候去诊治。李少翁奔赴别人的急难(的急切程度)超过(对待)自己的私事(的急切程度),有时病人远在百里之外,病人家属半夜来敲门请医,李少翁不因为家里的事情不去医治,也不会因为风雨寒暑而推辞。适逢有一年发生了两次大的瘟疫,李少翁煮的药像池塘里的水一样多,煮药的药片积累下来都堆成了小山。李少翁救治的病人中没有人知道他的姓名,他又会要什么报酬呢?李少翁的性格好,从不冲撞别人,不因为别人做不到而让别人惭愧,也不因为别人有所不知而轻视别人。李少翁去过很多官宦人家,从不说别人家里的情况,也从未向主人揭露过奴仆的过错。到患者家里去看病,吃的喝的都很简单,从不把别人给的诊费多少挂在嘴上。李少翁就是这样德高望重。李少翁为别人诊脉,想法与病人相通。和别人相处,不会怀疑别人。我因此认为李少翁几乎是个得道之人,而不是医者了。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所学礼乐等,皆融之弟子传授。尝算浑天不合,诸弟子莫能解。或言玄能者,融召令算,一转便决,众咸骇服。及玄业成东归,融叹曰,“礼乐皆东。”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著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①,逢彼之怒。”未久,玄欲注《春秋传》,尚未成。时行与服子慎②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已注《传》意,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听君之言,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遂与之,终成《服氏注》。(选编自《世说新语》中华书局)【注】①薄言往愬:出自《诗经》;愬,诉说。②服子慎:人名。(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B.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C.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D.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马融的指点下,郑玄学习转动浑天仪测算天体位置。B.郑玄家的婢女因做事不符合他的心意而遭到了毒打。C.面对后来婢女的发问,前面婢女用《诗经》的话作答。D.服子慎的《服氏注》实际上是抄袭郑玄的《春秋传》。(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融叹曰:“礼乐皆东。”②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答案】(1)A(2)C(3)①马融慨叹:“礼和乐的中心都将要转移到东方去了。”②郑玄就到车上和服子慎说,“我也早就想注《左传》,还没有完成。”【详解】(1)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这个句子的大意是:一会儿,另一个婢女经过这里,问道:“为什么站在泥中?”“须臾”表时间,应单独断开,所以第一处在“臾”后断开,“复有一婢来”是主谓句,所以第二句在“来”后断开,“问曰”是谓语,且“曰”后跟具体的说话的内容,所以第三处在“曰”后断开,据此断句为: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故选A。(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A.“在马融的指点下,郑玄学习转动浑天仪测算天体位置”有误,根据“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所学礼乐等,皆融之弟子传授”可知,“在马融的指点下,郑玄学习转动浑天仪测算天体位置”与文无据;B.“郑玄家的婢女因做事不符合他的心意而遭到了毒打”有误,根据“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著泥中”可知,郑玄并没有打她,而是叫人把她拉到泥里。“遭到了毒打”理解错误;D.“服子慎的《服氏注》实际上是抄袭郑玄的《春秋传》”有误,根据“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可知,服子慎的《服氏注》中的观点只是和郑玄的看法相同,不是抄袭;故选C。(3)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1)句重点词语:叹,慨叹;皆,都;东,转移到东方。(2)句重点词语:语,说;未:没有;了,完成。【参考译文】:郑玄在马融门下求学,过了三年也没见着马融,所学礼乐等,只是由高才弟子为他讲授。马融曾用浑天算法演算,结果不相符,弟子们也没有谁能理解。有人说郑玄能演算,马融便叫他来,要他演算。郑玄一算就解决了,大家都很惊奇,佩服。等到郑玄学业完成,辞别回家,马融慨叹:礼和乐的中心都将要转移到东方去了。郑玄家里的奴婢都读书。一次曾使唤一个婢女,事情干得不称心,郑玄要打她。她刚要分辩,郑玄生气了,叫人把她拉到泥里。一会儿又有一个婢女走来,问她:“为什么会在泥水中?”她回答说:“我要去诉说心中的怨苦,正遇到他大发雷霆。”不久,郑玄要注释《春秋左氏传》,还没完成。一次在外出时和服子慎在客店里相遇了。他们先前并不认识,服子慎在外面的车上和别人谈论自己注《左传》的想法,郑玄听了很久,很多见解和自己相同。郑玄就到车上和服子慎说:“我也早就想注《左传》,还没有完成。刚才听了你的话,与我的想法很相似,现在就把我的注释全部给你。”于是都给了他,就有了《服氏注》。(2023·广东江门·统考一模)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①知之,聘为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②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③。凡公所以饵汪、徐④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其信任多此类。(选自袁宏道《徐文长传》,有删改)【注】①胡梅林公:胡宗宪,字汝贞,号梅林。明代政治家,家族世代锦衣卫出身,在东南倭乱时期任直浙总督。②膝语:跪着说话。③中:要领。④饵汪、徐:诱降汪直、徐海二人。汪:人名,汪直。徐:人名,徐海。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膝语蛇行
(2)一军股栗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3.请概括文中主要事件,并总结徐文长的形象特点。2.(2023·天津西青·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①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②。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③,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④,虽多忌克⑤,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⑥,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节选《赵普传》)【注】①阖:关闭。②竟日:整天。③薨:去世。④岸谷:城府。⑤忌克:嫉妒。⑥龌龊循默:心胸狭窄,因循守旧。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尝:________(2)太祖乃悟
悟:________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3.结合选文,简要概括赵普有哪些优秀品质。3.(2023·山东济南·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注释】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堵:墙。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而今而后庶几无愧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3.联系文段内容,分析文天祥从古到今一直被人们敬仰的原因。4.(2023·上海杨浦·统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问题郗公值永嘉之乱①,在乡里,甚穷馁②。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③之。公常携见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郗公亡,翼为剡④县,解职归苫⑤,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⑥终三年。(出自《世说新语•德行》)【注】①永嘉丧乱:晋怀帝永嘉年间(公元307-313),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南侵,攻破洛阳,俘虏怀帝,焚毁全城,史称“永嘉丧乱”,西晋由此衰亡。②馁(něi):饥饿。③饴(sì):同“饲”,给人吃东西。④剡(shàn)县:县名,晋时属会稽郡,在今浙江嵊州市。⑤苫:居丧期间睡觉时用的草垫子。⑥心丧:不穿丧服,在心中服丧。(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①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生周翼______②还,吐与二儿______(2)对文中划线句的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周翼是剡县人,他辞职回家,用席子盖在了郗公灵床前B.周翼是剡县人,他辞职回家,在郗公灵床前铺了草垫子C.周翼任剡县令,他辞职回家,用席子盖在了郗公灵床前D.周翼任剡县令,他辞职回家,在郗公灵床前铺了草垫子(3)文中乡人对郗公“传共饴之”,原因是“______”;当乡人因饥困而表示“恐不能兼有所存”时,郗公的表现是: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秘籍10课外文言文阅读概率预测☆☆☆☆☆题型预测阅读☆☆☆☆☆考向预测①主旨情感归纳②注释句子翻译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粹。阅读并积累相当数量的文言文,对于继承古代文化与文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文字内链_点击实体词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而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1.要学会圈圈点点,把人物、主要事件划一划。2.要先读文言文的最后一题即内容的概括分析题。3.文言文的翻译要先看此句前面的文字含意。4.除了常见的文言实词之外,还要在考前看一看课本中注释的其他文言实词。5.文言虚词要在“而、与、乃、其、所、为、焉、以、因、于、则、之”等常用词语上再复习一下。例1、课外文言文阅读张养浩传①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优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②游京师,献书于平章①不忽木,大奇之,乃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②也。”③及为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③,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④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节选自《元史·张养浩传》,有删改)【注释】①平章:官职名。②掾(yuàn):属官,副职,助手。③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废除了有盗窃前科的人第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受审讯的规定。(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遇人有遗币于途者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B.四顾壁立
顾野有麦场C.其人已去
其真无马邪D.乃荐入御史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2)下列对文中画我部分的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怠B.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怠C.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怠D.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怠(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焦遂听说张养浩“幼有行义”“读书不辍”,推荐他做了东平学正。B.对有盗窃前科的百姓和祸害乡民、暴虐残忍的土匪,张养浩宽严有别。C.张养浩遣散了家里所有的人,轻车简从去陕西任行台中丞。D.选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出张养浩清廉爱民、嫉恶如仇的品质。(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②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重点实词的积累和掌握能力。做这种题的关键是平时多积累,作答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巩固推敲。(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关键语句进行断句的能力。断句要善于抓对称句,找到句子的主谓宾等句子成分,也可以利用相应的标志词进行判断。(3)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做这种题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根据选项、逐项判断理解即可。(4)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要采取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通顺即可。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答案】1.BDC(1)张养浩离开了堂邑十年,百姓们仍旧为他立碑,歌颂他的功德。(2)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解析】1.考查对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的理解。A.遗:动词,遗失/动词,留给,给予;B.顾;动词,看/动词,看;C.其:代词,那/助词,加强诘问语气;D.乃:连词,于是,就/动词,是;故选B2.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语句“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的意思是: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回自己家里住过,一直住在官府,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怠。故选D。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C.文章第④段“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的意思是:张养浩接到这个命令后,立即把自己家里的一切资财都分送给周围邻里中的困难户,自己便登上车子向陕西进发。并不是C项所说的“张养浩遣散了家里所有的人”。故选C。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去(离开)、官(官府)、犹(尚且,还)为立碑颂德”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子(你)、非我(不是我)、安(怎么)、知(知道)”几个词是重点词语。【参考译文】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今属山东)人。年幼的时候就有侠义行为。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不小心把钱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丢钱的人已走远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送还给了那人。张养浩年纪只有十岁时,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父母担心他过于用功而制止他,于是他白天就默默地背诵书卷上的诗文,到了夜晚,就把门户紧紧关闭起来,点上灯,偷偷地读书。后来山东按察使焦遂听说了他,就推荐张养浩做东平(今属山东)地方的学正。之后,张养浩游学京师,把自己写的文章献给宰相不忽木,不忽木大为称奇,因此征召张养浩为礼部令史,并且还推荐他进入御史台。一天,张养浩忽然生病了,不忽木亲自到他家里探问,当他看到张养浩的家里四壁空空,什么也没有时,慨然叹息说:“张养浩这种人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才啊!”及至做了宰相属官,就被选授为堂邑(今属山东)县尹。废除了有盗窃前科的人第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受审讯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被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既然已经依法处分过他们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走自新之路的做法啊!”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他们相互劝诫说:“不能辜负张公。”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是暴虐残忍,为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不敢过问这件事情。张养浩到这里以后,按照国法严厉地惩处了他们,百姓们十分高兴。张养浩离开了堂邑十年,百姓们仍旧为他立碑,歌颂他的功德。天历二年,关中(今陕西)大旱,饥民相食,朝廷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张养浩接到这个命令后,立即把自己家里的一切资财都分送给周围邻里中的困难户,自己便登上车子向陕西进发,碰到饥饿的灾民就赈济他们,看到饿死的灾民就埋葬他们。张养浩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回自己家里住过,一直住在官府,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因此得病不起,去世的时候只有六十岁。关中的百姓听到张养浩去世的消息,悲哀痛哭像失去了自己的父母一样。例2、课外文言文阅读墨池记曾巩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②之墨池者苟伯子③《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④,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⑤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⑥,而又尝自休⑦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⑧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节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钞》)【注释】①曾巩: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②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世称王右军、“书圣”。③荀伯子:南朝宋人。④张芝:东汉著名书法家,人称“草圣”。⑤极:至,达。⑥徜徉肆恣:尽情游览。⑦休:停留。⑧章:通“彰”。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B.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C.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D.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羲之之书晚乃善陈康肃公善射(《卖油翁》)B.此为其故迹
其真无马邪(《马说》)C.书“晋王右军墨池”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D.则学固岂可以少哉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3.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4.王羲之“临池学书”的故事对你学习书法有什么启示?【答案】BC那么他能达到这样的成就,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示例:王羲之“临池学书”的故事启示我们学习书法要勤奋刻苦(有毅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解析】1.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语句“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苟伯子《临川记》云也”的意思是:在新城上面,有个池子低洼呈长方形,说是王羲之的墨池,这是荀伯子《临川记》里说的。“新城之上”是交代地点,“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是对墨池的描写,“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是“者……也”的判断句式,据此正确的句读是: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故选B。2.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A.善:形容词,好/动词,善于,擅长;B.其:代词,他的/助词,加强诘问语气;C.书:动词,写/动词,写;D.固:副词,原来,本来/形容词,固执,顽固;故选C。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则(那么)、盖(大概)、自致(自己达到)、天成(天生的)”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4.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本文从记叙墨池遗迹入手,紧密联系王羲之苦练书法的故事,着重阐明勤学苦练出才能的道理。因此本题可从学习书法要勤奋刻苦,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等角度来谈启示。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参考译文】:临川郡城的东面,有一块地微微高起,并且靠近溪流,叫做新城。新城上面,有个池子低洼呈长方形,说是王羲之的墨池,这是荀伯子《临川记》里说的。羲之曾经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精神,(现在说)这是羲之的(墨池)遗址,难道是真的吗?当羲之不愿勉强做官时,曾经游遍东方,出游东海,在山水之间使他的心情快乐。莫非他在尽情游览时,曾在这里停留过?羲之的书法,到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能达到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但是后代没有能够赶上他的人,是不是后人学习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么学习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何况想在道德修养上深造的人呢?墨池的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担心墨池不能出名,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挂在屋前两柱之间,又请求我说:“希望有一篇(墨池)记。”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例3、阅读《一钱太守》,完成下面小题。一钱太守刘宠任会稽太守,除苛政,禁非法,郡中大治,朝廷征为将作大匠①,山阴县有五六叟,自若耶②谷间出,人赍③百钱以送宠,曰:“山谷鄙人,未尝识朝政。他守时,吏索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④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值圣明,故相扶而送。”宠曰:“吾之政何能及公言邪?父老辛苦!”叟奉以钱,宠不能辞,遂各选一钱受之。(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注释:①将作大匠:主管土木工程的官员,②若耶:山名,③赍(jī):携带,④明府:对太守的尊称。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1)朝廷征为将作大匠
(2)宠不能辞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请用“/”给下面语句划出两处停顿。自明府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4.刘宠上任前,当地官吏如何对待百姓?(请用原文语句回答)5.从选文看,刘宠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1)担任
(2)推托,推辞我的政绩怎么能比得上你们所说的呢?自明府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他守时,吏索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示例:他是一个治理有方、清正廉洁、勤政爱民、深得百姓爱戴、有仁爱之心的官员。【解析】1.此题考查文言文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朝廷征召他为将作大匠。为:担任。(2)句意为:刘宠推辞不掉。辞:推托,推辞。2.此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翻译。文言文句子翻译要点: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准确,尤其注意一些关键词的特殊用法,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结合上下文,语句通顺,语意、语气不变;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有:吾:我。政:政绩。及:比得上。3.此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做简单翻译,理解句子大意,然后根据基本的古文语法规则进行句读,同时善于利用虚词的作用,如一些句首句末的语气词,句中的助词等。句意:自从您到任以来,狗在夜里不叫了,百姓看不到官吏。句中的主语分别是”“狗”“民”,前面的“自明府来”充当状语,故分别在“狗”和“民”前面断句。断句为:自明府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4.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首先需了解文章大意,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刘宠为官的清廉、爱民,治理有方。文中有一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这些。“他守时,吏索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译为:别的太守在任时,官吏向百姓勒索,到了晚上也不停止,有时狗叫了整夜,百姓不得安宁。将其他官员在任时的表现与之对比,所以这就是题干所问的其他官吏对待百姓的表现。据此作答即可。5.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概括。根据“刘宠任会稽太守,除苛政,禁非法,郡中大治”,他担任太守时废除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等不法行为,郡中非常太平,可见他是一个治理有方,爱民的官员;根据“人赍百钱以送宠”“年老值圣明,故相扶而送”人们互相搀扶着也要来送他,给他钱,可见他深受百姓爱戴;根据“自明府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自从他到任后,狗在夜里不叫了,百姓看不到官吏,可见他勤政爱民,有仁爱之心;根据“叟奉以钱,宠不能辞,遂各选一钱受之”,他并不接收百姓们的相赠,但又不忍拒绝他们的好意,故只拿了一枚,可见他为官清正廉洁。可据此作答。【参考译文】:刘宠担任会稽的太守,他废除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等不法行为,郡中非常太平。朝廷征召他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个老人,从若邪山谷之间走了出来,每人带着一百枚铜钱要送给刘宠,说:“我们是山谷里见识少的人,没有见过太守。别的太守在任时,官吏向百姓勒索,到了晚上也不停止,有时狗叫了整夜,百姓不得安宁。自从您到任以来,狗在夜里不叫了,百姓看不到官吏。我们年纪大了遇到清廉爱民的太守,因此互相搀扶的来送行。”刘宠说:“我的政绩怎么能比得上你们所说的那样好呢?你们辛苦了啊!”老人捧着钱,刘宠推辞不掉,就从每个老人那拿了一枚铜钱收下了。1.课外文言文阅读李少翁传(节选)①李少翁者,名莳,字德春,豫章人。翁家世受医,精脉法。翁乃沉默长者,入门无流视,未尝预问病者病,第令伸臂出示,手指一着腕上,形神忽往①。久之,指离于腕,徐以一二语病者隐结②,少焉投药,犹掇③之耳。余尝谓翁诊脉甚苦,而投药甚快。②余始不甚识翁,会余弟妇病风眩,状类尸蹶④,举家喧言“瞑矣”!翁至,视其脉:“治也!”进一匙而苏。期以逾月,法当病如前,再进一匙,乃愈。余始奇其言,神其术。后余数患奇疾,法当死,翁数起之。已而,友得绵疾,翁起如之,以是益神翁医。③于是,人争家之,念缓急可立应。翁赴人急甚于己,百里外,中夜叩门,不以家累为解,不以风雨寒暑为辞。会岁两大祲⑤,翁煮药如池,积片成丘。翁所医者莫知其名,安问糈⑥?④翁性不忤物⑦,不以人所不能而愧人,不以人所不知而傲人。翁足迹半朱门,不传言,对主人未尝暴僮仆之过。所游病者家,酒法食单,丰约优劣之数,不挂齿牙。其为长者如此。⑤翁为人诊脉,思虑与病者相通。与人处,不相疑。余以知李翁,几乎道者也,非医者也。(选自《钟惺散文选集》,有删改)【注】①形神忽往:全身心迅速投入到诊断病情上。②隐结:隐伏的病根。③掇(duō):拾取。④尸蹶:一种病症,类似休克。⑤祲(jìn):瘟疫。⑥糈(xǔ):粮食。这里指报酬。⑦忤物:冲撞人。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余尝谓翁诊脉甚苦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期以逾月
()(2)余数患奇疾()(3)会岁两大祲()(4)安问糈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余始奇其言,神其术。4.文中有多件事能体现李少翁医术高明,请概括其中的两件事。5.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李少翁作为医者的“仁心”。【答案】余/尝谓/翁诊脉甚苦越过多次,屡次适逢,恰巧遇到怎么,哪里我才觉得他的话神奇,觉得他的医术神奇。①给人看病,不问病情,只诊脉就能判断病根。②只用两次药,就治好“我”弟媳妇的“风眩”之病。③多次治好“我”的奇疾。④治好朋友的慢性病。①李少翁能急人所难,有求必应。即便远在百里外,即便在半夜,只要有人求医,必定前往。②李少翁以治病救人为己任。暴发瘟疫时,他配方煮药,只为救人,不图报酬。③诊病时与病人思虑相通。【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余尝谓翁诊脉甚苦”意思是:我曾经认为李少翁诊脉非常辛苦。“余”第一人称代词,做主语,可在之后停顿;“尝谓”偏正结构,作谓语,可在“谓”后停顿;因此断句为:余/尝谓/翁诊脉甚苦。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又过了一个月。逾:越过;(2)句意为:我也多次患了奇怪的疾病。数:多次,屡次;(3)句意为:适逢有一年发生了两次大的瘟疫。会:适逢,恰巧遇到;(4)句意为:他又会要什么报酬呢?安:怎么,哪里。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余:我。始:才。奇:意动用法,以……为奇。神:意动用法,以……为神。4.本题考查内容概括。根据①段“入门无流视,未尝预问病者病,第令伸臂出示,手指一着腕上,形神忽往。久之,指离于腕,徐以一二语病者隐结”可知,给人看病,不问病情,只诊脉就能判断病根;根据②段“会余弟妇病风眩……进一匙而苏。期以逾月,法当病如前,再进一匙,乃愈”可知,只用两次药,就治好“我”弟媳妇的“风眩”之病;根据②段“后余数患奇疾,法当死,翁数起之”可知,多次治好“我”的奇疾;根据②段“已而,友得绵疾,翁起如之,以是益神翁医”可知,治好朋友的慢性病。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③段“翁赴人急甚于己,百里外,中夜叩门,不以家累为解,不以风雨寒暑为辞”可知,李少翁能急人所难,有求必应。即便远在百里外,即便在半夜,只要有人求医,必定前往;根据③段“会岁两大祲,翁煮药如池,积片成丘。翁所医者莫知其名,安问糈”可知,李少翁以治病救人为己任。暴发瘟疫时,他配方煮药,只为救人,不图报酬;根据⑤段“翁为人诊脉,思虑与病者相通”可知,诊病时与病人思虑相通。【参考译文】:李少翁,名莳,字德春,豫章郡人。李少翁家世代学医,精于诊脉之法。李少翁是不太爱说话的长者,病人进门,他很少去看(病人),也不曾事先问病人的病情,往往是让病人伸出胳膊,他的手指一旦贴在病人手腕上,就全身心迅速投入到诊断病情上。这样过了很长时间,他的手指离开病人的手腕,他慢慢地用一两句话说出病人隐伏的病根。一会儿就开好了药,像是拾取东西(那样快)。我曾经认为李少翁诊脉非常辛苦,开药却很快。我开始并不太认识李少翁,赶上我的弟媳得了风眩病,样子像尸蹶,全家都嚷着说“恐怕不行了”!这时李少翁来了,看了一下脉,说:“还可以治!”喂了一勺药,弟媳就苏醒过来。又过了一个月,弟媳和前面一样又有尸蹶的症状,又喂了一勺药,弟媳的病就痊愈了。(这时候)我才觉得他的话神奇,觉得他的医术神奇。后来我也多次患了奇怪的疾病,按普通的方法我会死去,李少翁多次让我起死回生。过了一段时间,我的朋友得了一种慢性病,李少翁也像救我一样救活了他,因此(我)更加认为李少翁医术神奇。从此,人们争着把他请到家里(给病人看病),他会考虑病情的轻重缓急而立即答应什么时候去诊治。李少翁奔赴别人的急难(的急切程度)超过(对待)自己的私事(的急切程度),有时病人远在百里之外,病人家属半夜来敲门请医,李少翁不因为家里的事情不去医治,也不会因为风雨寒暑而推辞。适逢有一年发生了两次大的瘟疫,李少翁煮的药像池塘里的水一样多,煮药的药片积累下来都堆成了小山。李少翁救治的病人中没有人知道他的姓名,他又会要什么报酬呢?李少翁的性格好,从不冲撞别人,不因为别人做不到而让别人惭愧,也不因为别人有所不知而轻视别人。李少翁去过很多官宦人家,从不说别人家里的情况,也从未向主人揭露过奴仆的过错。到患者家里去看病,吃的喝的都很简单,从不把别人给的诊费多少挂在嘴上。李少翁就是这样德高望重。李少翁为别人诊脉,想法与病人相通。和别人相处,不会怀疑别人。我因此认为李少翁几乎是个得道之人,而不是医者了。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所学礼乐等,皆融之弟子传授。尝算浑天不合,诸弟子莫能解。或言玄能者,融召令算,一转便决,众咸骇服。及玄业成东归,融叹曰,“礼乐皆东。”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著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①,逢彼之怒。”未久,玄欲注《春秋传》,尚未成。时行与服子慎②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已注《传》意,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听君之言,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遂与之,终成《服氏注》。(选编自《世说新语》中华书局)【注】①薄言往愬:出自《诗经》;愬,诉说。②服子慎:人名。(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B.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C.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D.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马融的指点下,郑玄学习转动浑天仪测算天体位置。B.郑玄家的婢女因做事不符合他的心意而遭到了毒打。C.面对后来婢女的发问,前面婢女用《诗经》的话作答。D.服子慎的《服氏注》实际上是抄袭郑玄的《春秋传》。(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融叹曰:“礼乐皆东。”②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答案】(1)A(2)C(3)①马融慨叹:“礼和乐的中心都将要转移到东方去了。”②郑玄就到车上和服子慎说,“我也早就想注《左传》,还没有完成。”【详解】(1)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这个句子的大意是:一会儿,另一个婢女经过这里,问道:“为什么站在泥中?”“须臾”表时间,应单独断开,所以第一处在“臾”后断开,“复有一婢来”是主谓句,所以第二句在“来”后断开,“问曰”是谓语,且“曰”后跟具体的说话的内容,所以第三处在“曰”后断开,据此断句为: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故选A。(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A.“在马融的指点下,郑玄学习转动浑天仪测算天体位置”有误,根据“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所学礼乐等,皆融之弟子传授”可知,“在马融的指点下,郑玄学习转动浑天仪测算天体位置”与文无据;B.“郑玄家的婢女因做事不符合他的心意而遭到了毒打”有误,根据“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著泥中”可知,郑玄并没有打她,而是叫人把她拉到泥里。“遭到了毒打”理解错误;D.“服子慎的《服氏注》实际上是抄袭郑玄的《春秋传》”有误,根据“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可知,服子慎的《服氏注》中的观点只是和郑玄的看法相同,不是抄袭;故选C。(3)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1)句重点词语:叹,慨叹;皆,都;东,转移到东方。(2)句重点词语:语,说;未:没有;了,完成。【参考译文】:郑玄在马融门下求学,过了三年也没见着马融,所学礼乐等,只是由高才弟子为他讲授。马融曾用浑天算法演算,结果不相符,弟子们也没有谁能理解。有人说郑玄能演算,马融便叫他来,要他演算。郑玄一算就解决了,大家都很惊奇,佩服。等到郑玄学业完成,辞别回家,马融慨叹:礼和乐的中心都将要转移到东方去了。郑玄家里的奴婢都读书。一次曾使唤一个婢女,事情干得不称心,郑玄要打她。她刚要分辩,郑玄生气了,叫人把她拉到泥里。一会儿又有一个婢女走来,问她:“为什么会在泥水中?”她回答说:“我要去诉说心中的怨苦,正遇到他大发雷霆。”不久,郑玄要注释《春秋左氏传》,还没完成。一次在外出时和服子慎在客店里相遇了。他们先前并不认识,服子慎在外面的车上和别人谈论自己注《左传》的想法,郑玄听了很久,很多见解和自己相同。郑玄就到车上和服子慎说:“我也早就想注《左传》,还没有完成。刚才听了你的话,与我的想法很相似,现在就把我的注释全部给你。”于是都给了他,就有了《服氏注》。(2023·广东江门·统考一模)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①知之,聘为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②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③。凡公所以饵汪、徐④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其信任多此类。(选自袁宏道《徐文长传》,有删改)【注】①胡梅林公:胡宗宪,字汝贞,号梅林。明代政治家,家族世代锦衣卫出身,在东南倭乱时期任直浙总督。②膝语:跪着说话。③中:要领。④饵汪、徐:诱降汪直、徐海二人。汪:人名,汪直。徐:人名,徐海。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膝语蛇行
(2)一军股栗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3.请概括文中主要事件,并总结徐文长的形象特点。【答案】(1)像蛇一样(2)大腿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事件:①在胡总督答应自己的条件后,徐文长才接受聘请;②其他将士见胡总督都“膝语蛇行”、“不敢举头”,他却随心行事,任意谈笑;③徐文长有奇谋,诱捕汪直、徐海等盗贼的计谋,总督都与他商议后再实行;④徐文长在酒楼喝酒遇到酒后不付钱的军士,他密写短函禀告总督,军士被总督派人缉拿并斩杀。(任写三点,言之有理即可)形象特点:徐文长是一个①性格直爽(或无拘无束)②不畏权贵③有谋略才能的人。④关心百姓,治军有方(任写三点)【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1)句意为:跪着说话,匍匐在地象蛇一样爬行。蛇:像蛇一样;(2)句意为:全军都害怕得大腿发抖。股:大腿。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句意为:文长于是穿葛布衣服,戴黑色头巾,拱手行礼入坐,放言畅谈天下大事,好象旁边没有人一样。“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是三个有承接关系的连谓短语,主语都是“文长”,故彼此之间应断开;“旁若无人”做补语修饰“纵谈天下事”;故二者之间应断开;故断句为: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3.本题考查概括事件及人物形象。事件:根据第一段“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可概括为:在胡总督答应自己的条件后,徐文长才接受聘请;根据第二段“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可概括事件为:其他将士见胡总督都“膝语蛇行”、“不敢举头”,他却随心行事,任意谈笑;根据第二段“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可概括事件为:徐文长有奇谋,诱捕汪直、徐海等盗贼的计谋,总督都与他商议后再实行;根据第三段“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可概括事件为:徐文长在酒楼喝酒遇到酒后不付钱的军士,他密写短函禀告总督,军士被总督派人缉拿并斩杀。人物形象:根据第一段“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可知,徐文长是一个性格直爽的人;根据第二段“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可知,徐文长是一个不畏权贵的人;根据第二段“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可知,徐文长是一个有谋略才能的人;根据第三段“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可知,徐文长是一个关心百姓,治军有方的人。【参考译文】:文长是山阴的秀才,乡试多次未被录取。性格直爽,无拘无束。总督胡宗宪知晓他的才能,聘请他做幕客。文长与胡宗宪讲定:“如果要我做幕客的话,要按照接待宾客的礼节,不规定时间,自由进出。”胡宗宪都答应了他。文长于是穿葛布衣服,戴黑色头巾,拱手行礼入坐,放言畅谈天下大事,好象旁边没有人一样。胡宗宪非常高兴。那时胡宗宪统率着几个方面的兵将,威振东南一带,军人畏惧他以至跪着说话,匍匐在地象蛇一样爬行,不敢抬头;而文长作为部下一秀才而对他高傲自得,随心所欲地行事,任意谈论和开玩笑,丝毫没有畏惧顾虑。文长对自己的才能谋略看得很高,喜欢出奇谋妙计,谈论行军打仗的形势策略大多得其要领。凡是胡宗宪所行的诱降汪直、徐海等盗寇的计谋,都和他慎密商议,然后付诸实行。文长曾经在一座酒楼上喝酒,有几名军士也在楼下喝酒,酒后不肯付钱。文长暗暗写短函迅速告达胡宗宪,胡宗宪立刻命令将军士绑进衙门,全部斩首,全军都害怕得大腿发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物联网传感器研发与供应合同
- 2024年喷泉建设项目维护施工协议一
- 保本理财投资合同三篇
- 2024年建筑外墙保温施工安全责任协议版B版
- 山西省房产过户合同参考模板
- 苗圃场地2024年度销售代理合同2篇
- 2024年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合同
- 2024年度大众化妆品电商渠道合作协议版
- 2024实验室装修改造及实验设备采购合同
- 2024年借款中介服务合同详细规定
- 2024年度设备维修与技术支持协议
- 田径裁判员培训
- 物流居间合同范本
- 2024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A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信息素养通识教程:数字化生存的必修课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学校安全隐患报告和举报奖惩制度
- 四年级英语上册 【月考卷】第一次月考卷(Unit 1-2) (含答案)(人教PEP)
-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题库及答案
- 2024年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共190题)
- 特种作业培训合同5篇
- 2024低温阀门试验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