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单元目标检测卷6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单元目标检测卷6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单元目标检测卷6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_第3页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单元目标检测卷6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_第4页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单元目标检测卷6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目标检测卷六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研究者发现:武昌起义“虽由革命党人运动发难,而各省咨议局的立宪党人,无不加入革命动作。……没有一省的立宪党人与革命党作敌对行动的”。下列对此解读最符合实际的是()A.武装革命的主张已经深入人心B.清政府反动卖国遭到唾弃C.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促进了革命力量的联合D.立宪党人伺机夺取革命果实答案:B解析:立宪党人虽然参加革命,但是不能说明武装革命的主张已经深入人心,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一省的立宪党人与革命党作敌对行动的”说明清政府不得民心,故B项正确;中国同盟会是1905年成立的,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出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促进了革命力量的联合,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反映立宪党人伺机夺取革命果实,故D项错误。2.有学者指出,孙中山看到,尽管西方列强拥有繁荣、独立与民主,但他们也为工业化的问题所困扰。……孙(中山)主张节制资本,以防止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外,鉴于中国人口的增长超过土地面积的增加而带来持久的土地问题,孙提倡平均地权。这反映了孙中山()A.深受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B.立足中国国情又借鉴外来文明C.吸取了民主革命失败的教训D.侧重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孙中山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先进性,也看到了西方文明的问题。结合中国的国情他提出平均地权,由此可知,孙中山立足中国国情又借鉴外来文明,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思想,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民主革命失败的教训,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强调的是结合中国的国情学习西方文明,故D项错误。3.农民反对“新政”是清朝最后十年民变中引人注目的内容。新式学堂、劝学公所常设在寺庙、祠堂之内,招致农民的普遍憎恶;此外,还有层出不穷的反对清丈土地、反对钉门牌、反对调查户口之类的斗争。这反映出清末新政()A.具有鲜明的封建专制色彩B.未对基层民众产生影响C.受到思想和经济因素制约D.催生了农民的民主革命意识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农民对“新政”的不满,“具有鲜明的封建专制色彩”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农民对“新政”的不满,说明清末新政已经对基层民众产生影响,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农民憎恶“新式学堂、劝学公所常设在寺庙、祠堂之内”“反对清丈土地、反对钉门牌、反对调查户口之类的斗争”,这反映出清末新政受到思想和经济因素的制约,故C项正确;“催生了农民的民主革命意识”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4.尽管清政府对改革的态度由消极逐渐到积极,从应付逐渐到认真,但最终没有挽救改革,伴随改革失败的是自身政治命运的终结。这一改革是()A.洋务运动B.戊戌维新运动C.预备立宪D.辛亥革命答案:C解析:在革命运动高涨之际,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故C项正确。5.1912年1月28日,临时参议院在南京成立,行使立法权,具有国会性质。与同时期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相比,临时参议院的权力特别大,除了立法权,它还跟临时大总统共同行使行政权,有人评价其为“数十百议员皇帝”“其尊与帝国之君相似”。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革命派对西方民主认识不足B.限制袁世凯专权的主观意图C.民主共和理念的传播D.革命派力量强大主导政权建设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革命派对西方民主认识不足,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中华民国成立初期在南京成立的临时参议院权力比较大,直接原因是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力,防止袁世凯专权,故B项正确;民主共和理念在题干材料中并未体现,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的力量并不是非常强大,故D项错误。6.有学者在论及辛亥革命时指出:“能有什么比经过几千年时间检验的帝制更有力量,也更具持久性呢?如果皇帝都能被时代的洪流扫除,那就绝无其他貌似神圣的东西能在新思潮及其实践的冲击下岿然不动。”这揭示出辛亥革命()A.推翻了封建制度B.为深刻的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C.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D.扫除了不利于近代化的因素答案:B解析: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并没有推翻封建制度,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从而动摇了封建社会统治的基础,为后来深刻的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思想的解放,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主旨不是强调扫除近代化的不利因素,故D项错误。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议会可以对临时大总统的谋叛和国务员的失职、违法行为进行弹劾,并可以“提出质问书于国务员,并要求其出席答复”。至于内阁是否具有提请总统解散议会的权力,或者总统是否具有解散议会的权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未置可否。这些规定()A.落实了启蒙思想三权分立原则B.突出体现了革命派的政治意图C.体现了立法权与行政权相互制约D.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与等级制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议会可以对临时大总统的谋叛和国务员的失职、违法行为进行弹劾”“内阁是否具有提请总统解散议会的权力,或者总统是否具有解散议会的权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未置可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了临时大总统的权力,体现了革命派限制袁世凯权力、维护民主共和的政治意图,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与行政权相互制约以及否定封建君主专制与等级制,故A、C、D三项均错误。8.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系列新闻报道和人物专访。下列报道中对中国的预测,符合民国初年历史的是()A.“各国列强直在等待寻找借口进行干涉,瓜分中国”B.“革命的结果必然是一个永久性代议制政府的诞生”C.“采取君主宪政,实行渐进性民主或许能够成功”D.“以民主选举的方式,将行政权力集中于一位强权人物身上”答案:D解析:“瓜分中国”发生于甲午中日战争后,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入袁世凯手中,且袁世凯掀起了复辟帝制的逆流,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入袁世凯手中,袁世凯获得行政权力,故D项正确。9.1916年3月,袁世凯宣布退位,放弃帝制。4月21日,袁世凯下令恢复责任内阁制,“委任国务卿总理国务,组织政府”。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当时()A.革命派掌控了全国局势B.新文化运动成效较显著C.民主共和思想成为潮流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得到恢复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全国人民的反对,袁世凯被迫放弃帝制,恢复责任内阁制,这说明民主共和思想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接受,成为潮流,因此C项正确。10.20世纪初,对欧美社会作过认真考察的孙中山认识到只有国家繁荣富强这一个目标是不够的,他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指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这表明孙中山认识到()A.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民主革命的必然选择B.工农劳苦大众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C.确定符合实际的革命目标的必要性D.西方民主共和政体不适合中国国情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孙中山认识到了西方国家贫富悬殊的弊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他提出进行社会革命,即民生主义,说明孙中山认识到确定符合实际的革命目标的必要性,故C项正确;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目标,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主要是克服西方国家贫富悬殊,没有反映出孙中山认识到工农劳苦大众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孙中山对西方民主共和政体是否符合中国国情的态度,故D项错误。11.1912—1919年,中国新增民族工业资本13000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75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1625万元,其中仅上海在1919年各类工人就达50万,约占当时上海城市人口四分之一。这说明()A.中国社会变革的力量不断壮大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绩斐然C.上海成为中国重工业发达城市D.工业革命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增强,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力量,即中国社会变革的力量不断壮大,故A项正确;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始于1935年,故B项错误;上海只是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中的个例,不能得出上海成为中国重工业发达城市,故C项错误;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并不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故D项错误。12.下表反映的是有关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部分史料。据此判断当时()内容出处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新陈代谢》(《时报》1912年)上年十一月三十日所过阳历之新年,百姓皆不以为然,惟官厅庆贺,民皆睨而视之,且谓是彼等之年,非吾之新年耳刘大鹏《退想斋日记》A.政府法令流于形式B.报纸夸大革命影响C.革命改造社会有限D.阶级矛盾日趋尖锐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百姓对阳历新年尚未接受,说明传统观念与习俗仍有强大的惯性,革命对社会的改造有限,因此C项正确;仅仅根据百姓对阳历新年尚未接受,不能得出政府法令流于形式的结论,A项错误;题干材料仅体现了《时报》上一篇文章的内容,不能据此得出当时报纸夸大革命影响的结论,B项错误;题干材料仅体现了百姓对阳历新年尚未接受,不属于阶级矛盾,D项错误。13.1914年《申报》报道,上海家庭的祭祖仪式,首先悬列祖先像于中堂之上,具体祭祖仪式如下:一、肃立。二、向祖先行礼。三、家长献花。四、报告说明纪念意义。五、行辞岁礼,卑幼向家长鞠躬。六、合家欢宴。这一仪式()A.颠覆了传统的伦理纲常秩序B.受到辛亥革命移风易俗的影响C.是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产物D.大大加速了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1914年上海家庭的祭祖仪式中,采用肃立、献花、鞠躬等方式。1914年处于辛亥革命后,表明其受到了辛亥革命移风易俗的影响,故B项正确;“颠覆了传统的伦理纲常秩序”与祭祖仪式不符,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故C项错误;家庭祭祀仪式与加速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无关,故D项错误。14.陈独秀在《一九一六年》一文中称:“率天下之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之人者,三纲之说为之也。缘此而生金科玉律之道德名词——曰忠,曰孝,曰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也。”陈独秀意在()A.弘扬传统美德B.反对传统伦理道德C.强调人的价值D.传播西方启蒙思想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也”,可知陈独秀认为传统道德不符合人性,他反对传统伦理道德,故B项正确,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陈独秀反对传统伦理道德,并非强调人的价值和传播启蒙思想,故C、D两项错误。15.毛泽东指出:“孙中山……为我们定下了革命的三民主义。……革命的民族主义叫我们反抗帝国主义,使中国民族得到解放。革命的民权主义叫我们反抗军阀,使中国人民自立于统治地位。革命的民生主义叫我们反抗大商买办阶级,尤其是……地主阶级,使中国大多数穷苦人民得享有经济幸福。”据此,可知“革命的三民主义”()A.成为辛亥革命的理论指导B.奠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思想基础C.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D.推动国民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革命的民族主义叫我们反抗帝国主义,使中国民族得到解放。革命的民权主义叫我们反抗军阀,使中国人民自立于统治地位。革命的民生主义叫我们反抗大商买办阶级,尤其是……地主阶级,使中国大多数穷苦人民得享有经济幸福”,可知“革命的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故C项正确;A、B两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国民革命最终失败,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6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5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清帝退位诏书》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失败固然是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环境所造成,但其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乃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由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在形式上就缺乏代表性,所以在内容上很难反映各阶层意见,就其内容虽然是先进的,但从其形式来看,科学性、民主性均有所欠缺。宪政在一个国家的确立,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几千年专制传统的国家。——摘编自音正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缺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帝逊位的原因,并探讨其积极意义。(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未能在中国实现宪政的原因。(8分)参考答案:(1)原因: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共和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北方军事将领通电要求确定共和政体;民国给予清帝退位以优厚的条件。积极意义:宣告清王朝统治结束,建立共和政体,以和平方式实现政权转移,减少了战争可能带来的损失,是历史的进步。(2)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妥协性,导致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自身存在缺陷;宪政确立的长期性,中国几千年的专制传统;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任答三点即可)17.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它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所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的成功,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拓宽了视野,为中国的进步潮流开启了闸门。——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材料二辛亥革命的参与者,中国共产党人林伯渠,后来在回顾自己的思想历程时说:“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帝制推翻便可以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地从痛苦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经验,在革命的队伍里是不缺少这样的人的。”——摘编自林伯渠《荏苒三十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如何“为中国的进步潮流开启了闸门”。(6分)(2)材料二中“此路不通”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6分)参考答案:(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2)“此路不通”指建立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在中国行不通。关系: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准备了前提,辛亥革命推动了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拓宽了知识分子的视野;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加速了共产主义的传播、工人阶级的成长、革命干部的培养,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客观条件。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11—1912年部分省的《临时约法》《中华民国鄂州约法》《浙江军政府临时约法》《江西省临时约法》《广西临时约法》备注1911年10月颁布1912年1月颁布1912年1月颁布1912年2月颁布—第一章总纲第一章总纲第一章总纲第一章总纲规定了约法的目的及期限第二章人民第二章人民第二章都督第二章人民规定了人民的义务和权利第三章都督第三章都督第三章人民第三章都督规定都督由人民公选并有任期第四章政务委员第四章政务员第四章政务委员第四章政务司规定了政务委员的产生及职权第五章议会第五章议会第五章议会第五章议会规定了议会的组成及职权第六章法司第六章法院第六章法司第六章法院规定了司法机构的组成与审判诉讼制度第七章补则第七章附则第七章附则第七章附则规定了约法修改程序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参考答案:示例一论题:四省约法都属于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论述:辛亥革命初期,上述独立各省颁布了以“约法”命名的文件。这些文件从内容和体例来看,基本包含了近代宪法的几大要素:一是关于国家体制、政府组织和职权分配;二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三是宪法修正和解释的程序。因此它们属于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示例二论题:四省约法都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论述:这些法律文件,规定实行议会制,依据三权分立的原则组织政府;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实行人民主权原则;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增强了人民的法制观念;为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供了经验;推动了中国法律的近代化。示例三论题:四省约法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提供了经验和借鉴。论述:四省的《临时约法》,揭示了近代资产阶级追求的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架构,如议会制、选举制、三权分立制等,这些均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中得以体现,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四省《临时约法》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否定也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继承,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就是对君权的否定,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否定。故而从其内容和历史意义上讲,它们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提供了经验和借鉴。示例四论题:四省约法具有鲜明的相似性,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特征。论述:四省的约法第五章明确规定实行议会制,规定了议会的组成及职权。第二章和第三章、第四章明确了人民的义务和权利,规定了政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