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所示为历史学家苏秉琦和张光直依据古史记载及考古发现对于公元前4000年“最初中国”的形象解构。这体现了中华文明()A.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B.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C.呈现南多北少的局面 D.受外来文明的影响较深2.对于战国时期官僚的处境,西汉的东方朔在《答客难》中所说:“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支持)之则在青云直上,抑之则在深泉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这种现象()A.表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体现出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C.折射出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 D.反映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3.下表所示为不同史书中关于“玄武门之变”的记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史书记载后晋刘煦《旧唐书》唐高祖武德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等于玄武门诛之。甲子,立为皇太子,庶政皆断决。……建成、元吉,实为二凶。中外交构,人神不容。运属文皇,功成守正。善恶既分,社稷乃定。宋欧阳修《新唐书》初,高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及取天下,破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等,太宗切益高,而高祖屡许以为太子。太子建成惧废,与齐王元吉谋害太宗,未发。九年六月,太宗以兵入玄武门,杀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高祖大惊,乃以太宗为皇太子。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立嫡以长,礼之正也。……既而为群下所迫,遂至喋血禁门,推刀同气,贻讥千古,惜哉!夫创业垂统之君,子孙之所仪刑(效法)也,彼中、明、肃、代之传继,得非有所指拟以为口实乎!A.历史研究方式决定历史结论 B.时间越久远历史研究就越复杂C.历史研究需多类型史料互补 D.历史研究应注重史料多源互证4.康有为在谈到宋明理学时说:“宋儒之学,皆本禅学,即孟子心学;宋学皆兼禅学,即本于孟子之心学;佛言性善,宋人惑之,故特提出孟子。”康有为的这一评论强调理学()A.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思想来源具有多元性C.有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 D.顺应工商市民利益要求5.明清时期,扬州成为两淮盐业中心。《新修江都县志》有云:“扬州多寓公,而以徽人之来最早,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这可用来说明,明清时期()A.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动 B.江南地区经济结构已呈现近代曙光C.徽商与区域经济的双向互动 D.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价值观的变化6.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讲学时“多言清代故实,胪举失政,盛倡革命”“最新民权革命论,日夕以此相鼓吹”,一时间学生深受“悖逆”之言的影响,对此支持学堂发展的新派人士认为应“论其罪状,何殊叛逆",应另聘名儒讲学。这反映出当时()A.维新变法的策略未能统一 B.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C.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D.新旧派别间斗争激烈7.下面所示为1916~1923年青岛部分日资纱厂设立详情。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工厂名称所属公司设置/开工时间注册资本额职工设备年产量内外棉纱厂(银月纱厂)内外棉株式会社青岛支店1916.07/1917.123300万日元464纱锭98800枚棉纱51800件大康纱厂大日本纺织株式会社1919.07/1921.105200万日元3557纱锭4万余枚织布机150台棉纱65520件棉布82500匹隆兴纱厂日清纺绩株式会社青岛1921.10/1923.042700万日元1101纱锭26360枚棉纱20400件A.外资垄断中国棉纺织业 B.山东经济深受资本输出影响C.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D.自然经济已经退出历史舞台8.下面是1920年1月,上海《星期评论》发表新年宣言(部分)。这反映了当时()我们那些锤儿下面作的工程,锄儿下面产的结果,哪儿去了!咚!咚!咚!远远的鼓声动了!劳动!劳动!不平!不平!不公!不公!黑暗里突然透出一线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从近东到远东。那潮头上拥着无数的锤儿锄儿,直要锤匀了锄光了世间的不平不公。这红色的年儿新换,世界新开!A.中国民族革命的任务发生改变 B.民主科学成为思想主流C.工人运动拥有组织化领导力量 D.苏俄革命经验受到关注9.1944年,美方代表前往延安与中共和平会谈,中共提出了新五点方案,并达成协议,主要内容为:“中国政府、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应共同工作……现在的国民政府应改组为包含所有抗日党派和无党无派政治人物的代表的联合政府;要给人民自由要实行民主的改革。”这一协议()A.彰显了中共掌握革命领导权的态度B.强调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C.有利于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D.阐明了缔造独立自主新中国的紧迫性10.1982年,“五讲四美”活动在全国各行各业先后开展起来,福建省三明市推行“门前三包”整治环境卫生,开展“满意在三明”活动提高服务质量等——系列的城市治理项目,并于1986年荣获“文明城市”称号,从此我国进入文明城市创建的探索阶段。当时“文明城市”创建()A.是新时期对高质量发展有益探索 B.旨在推进依法治国的方略C.印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巨大成就 D.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序幕11.陶绘是古希腊绘画艺术的重要代表。陶绘工匠的绘制题材多为时人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如特洛伊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等。他们通过程式化的绘制方式将之转换成剧场性故事,不仅使叙事的内容能够被观者清晰辨认,还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和时代气息。由此可推知,古希腊的陶绘()A.彰显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B.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C.体现了严肃典雅的艺术追求 D.强调史学研究和艺术审美的结合12.14世纪中后期,在涵盖英格兰东部、西部、南部等8个郡的17个庄园上,领主向雇工们提供的饮食出现以下变化:谷物面包的比例降低,肉鱼蛋奶等食品的比例提高;小麦面包逐渐取代大麦面包,鲜肉、鲜鱼等开始出现在雇工的餐桌上;啤酒的供应也更加充足。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高产作物的逐渐转播 B.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C.社会生产力快速提升 D.社会劳动力出现短缺13.下表是被誉为“国际法之父”的荷兰人格劳秀斯的代表作及其思想简介(部分)。由此可推知,格劳秀斯的这些主张()时间著作思想主张1609年《海洋自由论》海洋不处于任何国家的主权之下,应向所有国家、民族和个人开放,任何国家、民族和个人都有在海上进行航行和贸易的自由1625年《战争与和平法》土地、河流以及属于一个国家的海洋的任何部分,应当向那些有合法理由需要行使通过权的人们开放。合理理由包括:与其他遥远国家进行商品贸易;通过进行正义战争夺取原本属于自己的财产和利益A.适应了荷兰殖民扩张的现实需要 B.有利于增强民族国家的主权观念C.旨在构建海陆一体的国家法体系 D.确保了各国正当的海外贸易权利14.探戈是19世纪末在阿根廷诞生并流传世界的一种舞蹈形式。关于探戈的起源,阿根廷国内则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探戈”一词源于拉丁语,该舞是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舞蹈与土著文化的结合;有人指出“探戈”一词源于班图语,该舞是非洲米隆加舞与土著文化的结合,其音乐灵感则来自非裔古巴人。该材料可用于说明()A.种族思想加剧社会文化的割裂 B.阿根廷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C.人口迁移推动文化交融和发展 D.殖民文化的传播呈现本土化趋势15.下表为列宁和刘少奇关于中俄两国无产阶级政党和革命运动的认识。这种认知差异()类别革命运动认识列宁我们主要是应当注意把工人提高为革命家。职业革命家与普通革命者(工人)之间、组织核心与外围之间,是单向由高到低的领导关系刘少奇中共党员须克服脱离群众的“先锋主义”或“命令主义”;应向群众学习,依靠群众,但也不能去做群众的尾巴A.源于中俄之间国情的不同 B.揭示了中俄革命道路差异的根源C表明俄国革命脱离了实际 D.折射出中共党组织更加先进成熟16.下面是2023年10月《中国日报》刊载的一则漫画——《撑腰》。该漫画()A.反映出中东政治力量出现严重失衡 B.意在强调霸权主义阻碍了世界和平C.表明冷战思维仍影响当今国际关系 D.讽刺了美国通过挑动战争谋取私利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都城内外,自有文武两学,宗学、京学、县学之外,其余乡校、家塾、舍馆、书会,每一里巷须一二所,弦诵之声,往往相闻。——摘自(宋)耐得翁《都城纪胜》从宋到元,产生了大批新的蒙书。宋元以下,可以说只有较小的发展和补充,再没有很大的变动。——摘编自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现象及其之间的联系。(2)若要进一步研究材料二中的现象,你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结合史实举一例说明。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64年普鲁士在中国领海拿捕丹麦商船事件中,总理衙门采用《国际公法》迫使普鲁士认错赔偿,释放丹麦商船。此后,部分先进国人建议“将万国公法、通商条约等书,多为刊印”,渐而实现平等往来。洋务运动时期,薛福成认为“西人风气,最重条约,至于事关军国,尤当以万国公法一书为凭。”而王韬则表示:“此盖国强则公法我得而废之,亦得而兴之?国弱则我欲用公法,而公法不为我用。”然而在外国人的影响下,国人将“公法”视为天地自然之力,这也恰恰掩盖了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规治”全球的政治特性。孙中山对“欧洲中心”的国际法体系及国际秩序进行系统思考,他认为应以“中国—亚洲中心”抗衡,融入国际法及国际体系与对外开放应坚持主权原则、平等互惠、为我所用。——摘编自王宇航《中国国际法观念变迁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人国际法观念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近代中国人对国际法认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部分年份《泰晤士报》涉华报道高频词年份关键词及其出现次数1921年日本(176),日本人(150),会议(九国公约会议)(106),远东(81)1949年共产主义(336),政府(261),英国(226),共产党(191),民族主义者(187)1971年联合(172),北京(170),美国(99),国家(97),击败(75)1972年美国(139),尼克松(100),英国(90),访问(85)1979年贸易(81),发展(68),百万(66),越南(65),国外(64)2001年国际(56),美国(56),奥林匹克(43),布什(40)2010年增长(108),贸易(108),经济(94),全球(93),世界(89)2017年总统(117),北京(107),特朗普(100),韩国(96),贸易(68)2020~2021年全球(96),贸易(93),冠状病毒(85),爆发(84),英国(84)——摘编自张亚男等《中国百年发展的外媒形象建构》根据材料,围绕整体或部分关键词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1世纪以来,东盟逐渐成为中国建立“大网群”电力互联网络的重点关注区域。随着2016年中国宣布成立能源互联网联盟和2018年东盟预计未来将在能源互联网建设方面投资2.1万亿美元,使中国—东盟建设区域电力互联网络的目标成为现实。中国—东盟电力互联网络建设,首先由各国优先选择政治、经济安全度高、距离近的国家展开点对点合作,形成“小群体”电力互联网络,并向外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形成一个“力场电力互联空间”,最后通过“轴线”连接各中心,形成“大网群”电力互联网络。材料二中国—东盟区域的电力互联网络主要分为三个“小群体”互联网络。第一个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互联网络,包括老挝、缅甸、柬埔寨、越南、泰国。针对老挝、缅甸以水力发电为主和泰国、越南以化石能源发电为主的情况,中国加大对老挝、缅甸的电力进出口,以保障其电力稳定,并推动泰国、越南与老挝、缅甸等的电力贸易,以降低其电力成本,最终实现“丰枯互济,水火互补”。其余两个则是南部电力互联网络(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三国)和跨婆罗洲电网(包含文莱、菲律宾等)。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相互进行电力进出口;文莱和菲律宾则与他国联系较弱。2007年和2018年中国—东盟电力互联网络图——上述材料均摘编自余紫菱《中国—东盟“大网群”电力互联网络建设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东盟“大网群”电力互联网络建设的历史背景。(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东盟“大网群”电力互联网络建设的特点,并指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高三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所示为历史学家苏秉琦和张光直依据古史记载及考古发现对于公元前4000年“最初中国”的形象解构。这体现了中华文明()A.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B.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C.呈现南多北少的局面 D.受外来文明的影响较深【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公元前4000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历史学家苏秉琦看来,远在四千年前左右,在我国大地上不仅是围绕着中原形成了若干个文明中心,而且在它的外围,甚至遥远的边疆也形成更为广泛的许多文明中心,这些中心之间又是以中原这一腹地为其核心的广泛联系;而张光直提出公元前4000年中国新石器文化包括红山、小珠山、仰韶、大汶口、大溪、山背、马家浜、河姆渡、石峡—昙石山—凤鼻头八个系统,因网络式的、无中心引领的交叉互动和密切交流,共享重要的文化因素,形成一个文化圈,这与苏秉琦模式系统相呼应,无中原文化区概念,未提及中原的特殊地位,强调各地区无中心的网络式互动,使各地区形成一个文化上的共同体,即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A项正确,排除B、C两项;当时中华文明尚未受到外来文明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2.对于战国时期官僚的处境,西汉的东方朔在《答客难》中所说:“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支持)之则在青云直上,抑之则在深泉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这种现象()A.表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体现出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C.折射出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 D.反映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无论贵族还是官僚都没有足够的能力出来兴风作浪,官吏由国君任免,这折射出当时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C项正确;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材料所述是战国时期,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战国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尚处于萌芽时期,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后才最终得以确立,排除D项。故选C项。3.下表所示为不同史书中关于“玄武门之变”的记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史书记载后晋刘煦《旧唐书》唐高祖武德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等于玄武门诛之。甲子,立为皇太子,庶政皆断决。……建成、元吉,实为二凶。中外交构,人神不容。运属文皇,功成守正。善恶既分,社稷乃定。宋欧阳修《新唐书》初,高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及取天下,破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等,太宗切益高,而高祖屡许以为太子。太子建成惧废,与齐王元吉谋害太宗,未发。九年六月,太宗以兵入玄武门,杀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高祖大惊,乃以太宗为皇太子。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立嫡以长,礼之正也。……既而为群下所迫,遂至喋血禁门,推刀同气,贻讥千古,惜哉!夫创业垂统之君,子孙之所仪刑(效法)也,彼中、明、肃、代之传继,得非有所指拟以为口实乎!A.历史研究方式决定历史结论 B.时间越久远历史研究就越复杂C.历史研究需多类型史料互补 D.历史研究应注重史料多源互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建成、元吉,实为二凶。中外交构。人神不容”“太子建成惧废,与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可以看出,刘煦在《旧唐书》中对玄武门之变持理解、同情、肯定的态度,而欧阳修在《新唐书》中也表明了李世民是先被太子和齐王迫害而无奈反击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对此持否定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统治者大都通过政变上台,《旧唐书》迎合了时局的需要;而司马光所处的北宋时期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儒家伦理道德和忠孝观念的影响,司马光这样评价便于统治者寻找借鉴、吸取教训。因此,若想揭开历史事件的真实面目需要做到史料多源互证,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史书记载这一方式,且官修史书受时代影响,政治性强,不一定完全反映客观史实,A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时间的久远与史学研究复杂程度并不一定成正比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官修史书中对于“玄武门之变”的记载,没有涉及多类型史料,排除C项。故选D项。4.康有为在谈到宋明理学时说:“宋儒之学,皆本禅学,即孟子心学;宋学皆兼禅学,即本于孟子之心学;佛言性善,宋人惑之,故特提出孟子。”康有为的这一评论强调理学()A.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思想来源具有多元性C.有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 D.顺应工商市民利益要求【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特别强调孟子在义理、近佛和性善方面对宋明理学的决定性影响,“孟言义理,故宋儒尊之”,在他看来,宋明理学家善于讲性善和义理,在义理方面则深受孟子的影响;同时,孟子心学与佛教即心即佛共同指向了性善说,这使孟子由于与佛学相合在宋明理学中扎下了根,可以说,康有为的这番话总结了传统儒学和佛教对理学的影响,B项正确;宋明理学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排除A项;“经世致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宋明理学反映了士大夫阶层的利益和要求,排除D项。故选B项。5.明清时期,扬州成为两淮盐业中心。《新修江都县志》有云:“扬州多寓公,而以徽人之来最早,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这可用来说明,明清时期()A.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动 B.江南地区经济结构已呈现近代曙光C.徽商与区域经济的双向互动 D.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价值观的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扬州成为两淮盐业的重心。扬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政府的专营政策等,吸引了大量商人麋集,其中徽州商人居多,支撑徽商事业跃升、富可敌国的产业就是经营两淮盐业。徽商再以扬州为依托,保持执扬州盐业外,还从事其他行业,推动扬州商品贸易发展,促进和加强了扬州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故而也促进了江苏一带市镇经济的发展。这反映出明清时期徽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向互动,C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近代曙光“经济近代化”有关的信息,排除B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6.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讲学时“多言清代故实,胪举失政,盛倡革命”“最新民权革命论,日夕以此相鼓吹”,一时间学生深受“悖逆”之言的影响,对此支持学堂发展的新派人士认为应“论其罪状,何殊叛逆",应另聘名儒讲学。这反映出当时()A.维新变法的策略未能统一 B.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C.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D.新旧派别间斗争激烈【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盛倡革命”“最新民权革命论”“论其罪状,何殊叛逆”等可知,当时维新并没有统一的思想与策略,有人宣扬新的民主思想,有人将民主思想视为“叛逆”言论,A项正确;当时维新思想与封建守旧思想激烈斗争,革命思想尚未成为主流,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对群众动员的重视,排除C项;材料反映出支持维新的人士内部的矛盾与分歧,而非新旧派间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7.下面所示为1916~1923年青岛部分日资纱厂设立详情。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工厂名称所属公司设置/开工时间注册资本额职工设备年产量内外棉纱厂(银月纱厂)内外棉株式会社青岛支店1916.07/1917.123300万日元464纱锭98800枚棉纱51800件大康纱厂大日本纺织株式会社1919.07/1921.105200万日元3557纱锭4万余枚织布机150台棉纱65520件棉布82500匹隆兴纱厂日清纺绩株式会社青岛1921.10/1923.042700万日元1101纱锭26360枚棉纱20400件A.外资垄断中国棉纺织业 B.山东经济深受资本输出影响C.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D.自然经济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6—1923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非法占领青岛及一战后攫取在华利益,大规模在华投资设厂,这对山东绵纺织业产生了一定影响,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其他经济主体设厂情况,排除A项;“开始兴起”说法不符合史实,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部分有识之士主张通过发展民族工商业来拯救中国,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出自然经济的情况,且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8.下面1920年1月,上海《星期评论》发表新年宣言(部分)。这反映了当时()我们那些锤儿下面作的工程,锄儿下面产的结果,哪儿去了!咚!咚!咚!远远的鼓声动了!劳动!劳动!不平!不平!不公!不公!黑暗里突然的透出一线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从近东到远东。那潮头上拥着无数的锤儿锄儿,直要锤匀了锄光了世间的不平不公。这红色的年儿新换,世界新开!A.中国民族革命的任务发生改变 B.民主科学成为思想主流C.工人运动拥有组织化领导力量 D.苏俄革命经验受到关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0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北极”是指北方的俄国,“新潮”是指马克思主义,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民主革命逐渐受到苏俄革命经验的影响,材料反映了当时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的革命带来了希望,D项正确;当时民主革命任务仍是反帝反封建,排除A项;1915年发起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且材料没有涉及到科学思想,排除B项;1920年时中国共产党尚未诞生,排除C项。故选D项。9.1944年,美方代表前往延安与中共和平会谈,中共提出了新的五点方案,并达成协议,主要内容为:“中国政府、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应共同工作……现在的国民政府应改组为包含所有抗日党派和无党无派政治人物的代表的联合政府;要给人民自由要实行民主的改革。”这一协议()A.彰显了中共掌握革命领导权的态度B.强调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必要性C.有利于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D.阐明了缔造独立自主新中国的紧迫性【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4年(中国)。据材料“包含所有抗日党派及无党无派政治人士的代表的联合国民政府”等可知,毛泽东强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背景下,各个党派与国民党都是平等的,没有谁领导谁的问题,而是共同领导,在联合政府中,实行民主平等政策,这一建议为联合政府思想奠定基础,利于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C项正确;材料强调建立联合政府,排除A项;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正式建立,排除B项;“要给人民自由要实行民主的改革”是强调实现民主政治的紧迫性,不是强调缔造独立自主新中国的紧迫性,排除D项。故选C项。10.1982年,“五讲四美”活动在全国各行各业先后开展起来,福建省三明市推行“门前三包”整治环境卫生,开展“满意在三明”活动提高服务质量等——系列的城市治理项目,并于1986年荣获“文明城市”称号,从此我国进入文明城市创建的探索阶段。当时“文明城市”创建()A.是新时期对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 B.旨在推进依法治国的方略C.印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巨大成就 D.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序幕【答案】A【解析】【详解】考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时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后,对文明城市创建探索有利于配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助力,A项正确;B项材料未体现出,排除B项;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排除C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排除D项。故选A项。11.陶绘是古希腊绘画艺术的重要代表。陶绘工匠的绘制题材多为时人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如特洛伊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等。他们通过程式化的绘制方式将之转换成剧场性故事,不仅使叙事的内容能够被观者清晰辨认,还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和时代气息。由此可推知,古希腊的陶绘()A.彰显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B.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C.体现了严肃典雅的艺术追求 D.强调史学研究和艺术审美的结合【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古代(希腊)。据材料可知,古希腊陶绘艺术的主题多为人们关注的内容,绘制方法则程序化;此外,陶绘作品制作时不仅注重绘制内容能被消费者理解,还强调古希腊的民族文化,这反映出古希腊陶绘不仅重视经济因素,还强调社会效益,B项正确;材料与人文主义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一定世俗化倾向,这与严肃典雅无关,排除C项;古希腊陶绘作品内容多经过剧场化处理,故与史学研究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2.14世纪中后期,在涵盖英格兰东部、西部、南部等8个郡的17个庄园上,领主向雇工们提供的饮食出现以下变化:谷物面包的比例降低,肉鱼蛋奶等食品的比例提高;小麦面包逐渐取代大麦面包,鲜肉、鲜鱼等开始出现在雇工的餐桌上;啤酒的供应也更加充足。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高产作物的逐渐转播 B.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C.社会生产力快速提升 D.社会劳动力出现短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4世纪中后期(中国)。据材料可知,14世纪中后期英国劳动力待遇获得较大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为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或者是劳动力价值不断提高,此时英国仍处于中世纪,生产力并未发生质变,而此时欧洲爆发黑死病,大量人口死亡,引发劳动力短缺,进而增加了劳动力的价值,D项正确;15世纪以来美洲高产作物传入欧洲,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工业革命以来,欧洲逐渐形成了社会保障制度,排除B项;中世纪欧洲生产力水平未发生实质性变化,不能得出生产力快速提升,排除C项。故选D项。13.下表是被誉为“国际法之父”的荷兰人格劳秀斯的代表作及其思想简介(部分)。由此可推知,格劳秀斯的这些主张()时间著作思想主张1609年《海洋自由论》海洋不处于任何国家的主权之下,应向所有国家、民族和个人开放,任何国家、民族和个人都有在海上进行航行和贸易的自由1625年《战争与和平法》土地、河流以及属于一个国家的海洋的任何部分,应当向那些有合法理由需要行使通过权的人们开放。合理理由包括:与其他遥远国家进行商品贸易;通过进行正义战争夺取原本属于自己的财产和利益A.适应了荷兰殖民扩张的现实需要 B.有利于增强民族国家的主权观念C.旨在构建海陆一体的国家法体系 D.确保了各国正当的海外贸易权利【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近代(荷兰)。据材料可知,格劳秀斯关于国际法的观点,不仅强调海上的自由航行和自由贸易,还强调各国都应向远方国家开放领土和交通,以方便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荷兰处于对外殖民扩张的上升期,格劳秀斯的这些主张都是基于荷兰对外殖民扩张的现实需要,A项正确;“土地、河流以及属于一个国家的海洋的任何部分,应当向那些有合法理由需要行使通过权的人们开放”反映出对国家主权的侵犯,排除B项;“旨在”的说法过于夸大,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格劳秀斯观点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14.探戈是19世纪末在阿根廷诞生并流传世界的一种舞蹈形式。关于探戈的起源,阿根廷国内则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探戈”一词源于拉丁语,该舞是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舞蹈与土著文化的结合;有人指出“探戈”一词源于班图语,该舞是非洲米隆加舞与土著文化的结合,其音乐灵感则来自非裔古巴人。该材料可用于说明()A.种族思想加剧社会文化的割裂 B.阿根廷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C.人口迁移推动文化交融和发展 D.殖民文化的传播呈现本土化趋势【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世纪末(阿根廷)。据材料可知,探戈诞生于阿根廷,但其源头却众说纷纭,但无可否认的是它是欧洲或非洲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交融或三者交融的产物,它的出现表明,伴随着人口迁移带来的文化互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阿根廷社会对探戈起源的争论,这与社会割裂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阿根廷文化的多元融合特点,“多元一体”是指多元文化独立发展,却能共同构成一个整体,这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非洲文化不属于殖民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15.下表为列宁和刘少奇关于中俄两国无产阶级政党和革命运动的认识。这种认知差异()类别革命运动认识列宁我们主要是应当注意把工人提高为革命家。职业革命家与普通革命者(工人)之间、组织核心与外围之间,是单向由高到低的领导关系刘少奇中共党员须克服脱离群众的“先锋主义”或“命令主义”;应向群众学习,依靠群众,但也不能去做群众的尾巴A.源于中俄之间国情的不同 B.揭示了中俄革命道路差异的根源C.表明俄国革命脱离了实际 D.折射出中共党组织更加先进成熟【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近代(中国与苏联)。据材料可知,列宁强调党对工人的领导地位;而刘少奇则强调党要遵循群众路线。结合知识可知,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相对充分,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其党员多来自工人阶级,其自然而然便可以工人先锋队自居;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革命群体多来自小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需要通过群众路线实现对其的思想改造,进而保障革命的开展,二者革命思想的差异正是源于中俄国情的不同,A项正确;中俄革命道路差异的根源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不同,排除B项;二者革命的差异是国情不同造成的,俄国强调党对工人阶级的领导并不代表是基于工人阶级力量壮大的社会背景,而非脱离了社会实际,排除C项;中共党组织多借鉴苏俄的模式,且在遵义会议后,中共才走向了成熟,排除D项。故选A项。16.下面是2023年10月《中国日报》刊载的一则漫画——《撑腰》。该漫画()A.反映出中东政治力量出现严重失衡 B.意在强调霸权主义阻碍了世界和平C.表明冷战思维仍影响当今国际关系 D.讽刺了美国通过挑动战争谋取私利【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2023年(中东)。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该漫画反映了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立即指挥舰队前往中东进行非公平性的干预,这阻碍了巴以问题的和平解决,即霸权主义阻碍了世界和平,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美国对巴以冲突的干预,未涉及中东各方势力的力量对比,排除A项;冷战思维是指大国竞争或意识形态竞争,这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巴以冲突是美国挑拨的结果,且巴以冲突是民族、宗教等问题交织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都城内外,自有文武两学,宗学、京学、县学之外,其余乡校、家塾、舍馆、书会,每一里巷须一二所,弦诵之声,往往相闻。——摘自(宋)耐得翁《都城纪胜》从宋到元,产生了大批新的蒙书。宋元以下,可以说只有较小的发展和补充,再没有很大的变动。——摘编自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现象及其之间的联系。(2)若要进一步研究材料二中的现象,你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结合史实举一例说明。【答案】(1)现象:材料一东晋至北宋寒门入仕的比例日益提高;材料二反映的是宋代蒙学教育的快速发展。联系:北宋实施崇文抑武的治国政策,不仅进一步扩大了科举录取的人数,还完善了科举制的考试程序,使科举考试更加公平开放,这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科考的意愿,蒙学教育的重要性得到提高,并获得长足发展。(2)角度:宋代理学思想的发展。说明:宋代理学思想诞生并进一步发展,激发了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不仅在宗族内部或社会上创办私塾、学堂、书院等,还广泛参与到蒙学书籍的编撰中,如理学家朱熹编撰了《蒙学须知》等书籍,这推动了宋代蒙学教育的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东晋到北宋(中国)。第一小问是现象:据材料一“东晋至北宋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变化图”可知,材料一东晋至北宋寒门入仕的比例日益提高;据材料二“都城内外,自有文武两学,宗学、京学、县学之外,其余乡校、家塾、舍馆、书会”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宋代蒙学教育的快速发展。第二小问是联系,结合所学从北宋实施崇文抑武的治国政策科举录取的人数的扩大、完善了科举制的考试程序、科举考试更加公平开放、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科考的意愿、蒙学教育的重要性得到提高的关系来分析。【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东晋到宋朝(中国)。角度及说明:据材料二“宗学、京学、县学之外,其余乡校、家塾、舍馆、书会”可知,宋代理学思想的发展。结合所学从宋代理学思想诞生并进一步发展、激发了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的角度分析。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64年普鲁士在中国领海拿捕丹麦商船事件中,总理衙门采用《国际公法》迫使普鲁士认错赔偿,释放丹麦商船。此后,部分先进国人建议“将万国公法、通商条约等书,多为刊印”,渐而实现平等往来。洋务运动时期,薛福成认为“西人风气,最重条约,至于事关军国,尤当以万国公法一书为凭。”而王韬则表示:“此盖国强则公法我得而废之,亦得而兴之?国弱则我欲用公法,而公法不为我用。”然而在外国人的影响下,国人将“公法”视为天地自然之力,这也恰恰掩盖了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规治”全球的政治特性。孙中山对“欧洲中心”的国际法体系及国际秩序进行系统思考,他认为应以“中国—亚洲中心”抗衡,融入国际法及国际体系与对外开放应坚持主权原则、平等互惠、为我所用。——摘编自王宇航《中国国际法观念变迁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人国际法观念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近代中国人对国际法的认识。【答案】(1)内容:利用国际法的约束力;认为国际法可以维护公平正义;认识到国家强弱影响国际法效用;将国际法与天地法规相联系;融人国际法体系应以坚持主权为原则。(任答三点即可)(2)评价:国人认识到国际法在对外交往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于开拓民族视野、用全球眼光审视中外关系和挽救民族危亡等方面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坚持维护主权为根本原则,具有进步性;当时国人对国际法的认识具有一定局限性,存在过度依赖国际法的倾向,反而会使中国受制于国际法,没有认识到国际法实质上是帝国主义推行霸权主义的政策性工具。(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内容:根据材料“总理衙门采用《国际公法》迫使普鲁士认错赔偿,释放丹麦商船。”可知,利用国际法的约束力;根据材料“西人风气,最重条约,至于事关军国,尤当以万国公法一书为凭。”可知,认为国际法可以维护公平正义;根据材料“此盖国强则公法我得而废之,亦得而兴之?国弱则我欲用公法,而公法不为我用。”可知,认识到国家强弱影响国际法效用;根据材料“在外国人的影响下,国人将‘公法’视为天地自然之力,这也恰恰掩盖了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规治’全球的政治特性。”可知,将国际法与天地法规相联系;根据材料“融入国际法及国际体系与对外开放应坚持主权原则、平等互惠、为我所用。”可知,融入国际法体系应以坚持主权为原则。【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评价:根据材料“西人风气,最重条约,至于事关军国,尤当以万国公法一书为凭。”可知,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陈述,如:国人认识到国际法在对外交往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于开拓民族视野、用全球眼光审视中外关系和挽救民族危亡等方面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坚持维护主权为根本原则,具有进步性;根据材料“在外国人的影响下,国人将‘公法’视为天地自然之力,这也恰恰掩盖了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规治’全球的政治特性。”可知,当时国人对国际法的认识具有一定局限性,存在过度依赖国际法的倾向,反而会使中国受制于国际法,没有认识到国际法实质上是帝国主义推行霸权主义的政策性工具。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部分年份《泰晤士报》涉华报道高频词年份关键词及其出现次数1921年日本(176),日本人(150),会议(九国公约会议)(106),远东(81)1949年共产主义(336),政府(261),英国(226),共产党(191),民族主义者(187)1971年联合(172),北京(170),美国(99),国家(97),击败(75)1972年美国(139),尼克松(100),英国(90),访问(85)1979年贸易(81),发展(68),百万(66),越南(65),国外(64)2001年国际(56),美国(56),奥林匹克(43),布什(40)2010年增长(108),贸易(108),经济(94),全球(93),世界(89)2017年总统(117),北京(107),特朗普(100),韩国(96),贸易(68)2020~2021年全球(96),贸易(93),冠状病毒(85),爆发(84),英国(84)——摘编自张亚男等《中国百年发展的外媒形象建构》根据材料,围绕整体或部分关键词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答案】示例:论题:《泰晤士报》涉华关键词变化反映出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改变。阐述:20世纪初,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直被国内外各股复杂势力撕裂,在国际社会中也处失声的、被凝视的角色。1921年“日本”“会议”“远东”等词反映出列强对中国国内内部大事,如中国共产党成立等并不关心,反而出于各自利益以强者姿态欲安排中国的未来。1949年新中国成立,扫清了西方列强的在华特权。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双重影响下,中国也与西方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共产主义”“民族主义者”等词反映出西方世界对中国共产主义道路充满质疑和担忧。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先后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及与美国关系逐渐正常化,这推动了中国与西方世界邦交的正常化。“联合”“尼克松”“英国”“访问”等词,反映出中国逐渐重回世界主流政治舞台。1978年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国策,促进了综合国力的发展,增强了与世界的经济联系。“贸易”“发展”“国际”“经济”“全球”等词不仅反映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增强,还反映出中国已完成由近代地缘小国向全球性的政治、经济大国的华丽转型。总之,近代以来《泰晤士报》涉华关键词是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映像,它反映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发展,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从落后挨打到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9212021年中国。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由材料1921年、1949年及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关键词及次数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论题:《泰晤士报》涉华关键词变化反映出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改变。其次,根据关键词并结合所学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进行论述。如1921年“日本”“会议”“远东”等词反映出列强对中国国内内部大事并不关心,而是出于各自利益以强者姿态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