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如图反映了N1、N2两种生物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生态学家高斯将两种草履虫混合培养在有限容积的培养基中,结果大草履虫被淘汰B.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C.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可以使一种生物因种间竞争而被排除D.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2.机体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下列反应发生于内环境的是()A.吞噬细胞在组织间隙中吞噬细菌B.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被多种酶降解C.胃里面的蛋白质被胃蛋白酶降解D.泪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的细胞壁3.种群数量变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B.林下光照较弱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种群数量下降C.种群数量变化不仅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受自身内部因素的影响D.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一般是相关的4.如图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的A基因的频率变化情况,该种群的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Ⅰ时间段内,Aa的基因型频率是9%B.Q点时甲种群所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导致a基因突变为AC.在Ⅱ时间段内,基因型为AA的个体产生后代的机会可能比aa大D.Aa个体在Ⅰ、Ⅲ段所占的比例不变,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5.有一种疾病被称为重症肌无力,病人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而受到攻击,致使神经冲动传递速率低下、病人肌无力,其发病机理与哪种病最为相似()A.系统性红斑狼疮 B.艾滋病C过敏反应 D.骨质疏松症6.科研小组对某地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十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入值(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甲种群第3~9年期间数量呈“S”形增长,第9年达到K值B.乙种群在0~3年期间年龄结构呈稳定型,在第3~6年期间年龄结构呈衰退型C.在0~3年期间甲种群数量不断减小,乙种群数量不断增加D.在第9~12年期间甲、乙种群数量均呈“J”形增长7.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引起一些疾病,损害人体的健康。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往往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B.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常见的自身免疫病C.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B细胞,使之大量死亡D.在器官移植中,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8.(10分)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叙述,不正确的是()A.牛胚胎移植时可用囊胚期滋养层细胞进行性别鉴定B.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可将胚状体,不定根包埋在人工种皮中制成人工种子C.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茎尖组织培养可获得抗毒苗D.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常用灭活的病毒和聚乙二醇等诱导细胞融合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所示为两种西瓜的培育过程,A——L分别代表不同的时期,请回答下列问题(1)培育无子西瓜的育种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依据的遗传学是____________。A时期需要用(试剂)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图示还有某一时期也要用到和A相同的处理方法,该时期是_____________。(2)K时期采用_______方法获得到单倍体植株,KL育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3)图示A——L各时期中发生基因重组的时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三倍体无子西瓜为什么没有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研究表明,拟南芥中光敏色素介导的光信号与植物激素脱落酸(ABA)代谢途径相互作用。phyB突变体水稻无法合成光敏色素,利用野生型和光敏色素突变体水稻作为研究材料,分析光敏色素介导的光信号对ABA生物代谢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BA的生理作用除了维持种子休眠外,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2)分析实验,phyB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体内内源ABA含量差异的可能原因是实验(b)中ABA合成代谢相关基因是图中的OsABAOX________(填“1”“2”或“3”),在phyB突变体中的表达水平明显________野生型,而ABA降解代谢相关基因是OsABAOX________(填“1”“2”或“3”)。(3)另有实验表明,外源ABA明显抑制光照下生长的水稻种子的萌发,且外源ABA对phyB突变体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更明显。据此推测,在野生型水稻体内光敏色素通过感受光信号________(填“削弱”或“增强”)了ABA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4)简述光敏色素介导的光信号反应机制_________________。11.(14分)美国生态学家R.L.Lindeman对某一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得出下图所示的数据,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请据图分析后回答:(1)太阳能主要通过生产者的__________作用进入该生态系统,之后沿着___________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流动。(2)植食性动物通过捕食方式从生产者获得能量,这样生产者的能量就以_________的形式流到了植食性动物,从图中可看出,植食性动物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数值是________J/(cm2•a)。(3)分析可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4)一般来说,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_____________,因此,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____________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12.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具体如下图。分析图解并回答相关问题:(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血浆中的葡萄糖是重要的供能物质。维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的激素主要是___________。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与氧气进入红细胞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血细胞中的白细胞具有防御功能,根据功能可确定图中d细胞是________,f细胞是________。(4)为了探究血浆pH维持的机制,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4、KH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为材料进行实验,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加入25mL实验材料→测pH并记录→滴加5mL0.1mol/LHCl、摇匀→测pH并记录→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重复实验并记录。实验开始时三种材料的pH都应测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每组实验结束时均应冲洗烧杯,再进行下一组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1、根据左图分析可知,N1和N2为竞争关系,N1竞争能力强,在稳定的环境条件下,如果时间足够长,可以使N2生物灭绝;2、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如右图所示,两种生物的数量往往都处于波动状态,不出现竞争排除。【详解】A、生态学家高斯将两种草履虫混合培养在有限容积的培养基中,由于双小核草履虫竞争能力强,最后导致大草履虫被淘汰,A正确;B、海洋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说明该处发生竞争排除现象的概率较小,而若这些水体中环境因素较为稳定,则从图中可知,易发生竞争排除现象,B错误;C、从图中可知,当环境条件稳定时,N1所代表的生物处于竞争优势地位,长时间下去会使N2在竞争中被排除,C正确;D、由于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故存在竞争关系的几种生物竞争排除现象有限,D正确。故选B。2、A【解析】内环境指机体内主要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包括有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详解】A、组织液间隙属于机体内细胞外,即内环境,A正确;B、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被多种酶降解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C、胃里面属于机体外,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D、泪液不属于体液,属于体外,D错误。故选A。3、B【解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数量,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的数量变化,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性别比例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也会影响种群数量变化。【详解】A、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很多,且会对生物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因此,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A正确;B、林下光照较弱未必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下降,因为有些林下植物是阴生植物,在弱光条件下更适合生长,B错误;C、种群数量的变化不仅受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等的影响,也受自身因素,如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的的影响,C正确;D、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是相关的,即天敌的存在可能会抑制种群数量的增多,进而引起种群密度的下降,D正确。故选B。4、C【解析】遗传平衡定律:在数量足够多的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没有基因突变、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自然选择的前提下,种群是基因频率逐代不变,则基因型频率将保持平衡:p2表示AA的基因型的频率,2pq表示Aa基因型的频率q2表示aa基因型的频率。其中p是A基因的频率;q是a基因的频率。基因型频率之和应等于1,即p2+2pq+q2=1。【详解】A、在Ⅰ时间段内,A基因的频率为0.1,a基因的频率为0.9,则Aa的基因型频率是2×0.1×0.9=18%,A错误;B、Q点时甲种群所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具有A基因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占优势,进而A基因的频率逐渐上升,a基因频率逐渐下降,B错误;C、在Ⅱ时间段内,A基因频率逐渐上升,据此可推测,A基因控制的性状被选择,表现为A基因控制性状的个体获得了更多生存的机会,因此,基因型为AA的个体产生后代的机会可能比aa大,C正确;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改变的过程,据图可知,尽管Aa个体在Ⅰ、Ⅲ段所占的比例不变,但此时种群发生了进化,D错误。故选C。5、A【解析】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如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心脏病等。“重症肌无力”的病因是病人免疫系统将自身的神经与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当做抗原物质进行攻击引起的,属于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详解】A、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B、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B错误;C、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属于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C错误;D、骨质疏松症为缺钙引起的,不属于自身免疫病,D错误。故选A。6、C【解析】根据题意分析,λ值为相邻两年的种群数量相对比值,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在增长;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在下降。【详解】A、λ>1时,种群数量增长;λ=1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λ<1时,种群数量减少,因此甲种群在第3~9年期间数量先减后增,不呈“S”型增长,第9年λ>1,种群数量仍在增长,没有达到K值,A错误;B、乙种群在0~3年期间,λ为定值,且大于1,推测其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年龄结构呈增长型,在第3~6年期间种群数量先增后减,年龄结构先呈增长型,而后呈衰退型,B错误;C、据图中的λ值可推知,在0~3年期间甲种群数量不断减小,乙种群数量不断增加,C正确;D、在第9~12年期间乙种群的λ=1,种群数量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C。7、C【解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过敏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详解】A、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在再次接受过敏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往往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因此,即使是二次反应,也有快慢之分,A正确;B、结合分析可知,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常见的自身免疫病,B正确;C、艾滋病的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之大量死亡,进而引起免疫缺陷,C错误;D、在器官移植中,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时,器官移植引起的排斥反应较小,因而可以进行器官移植,D正确。故选C。8、C【解析】项目细胞融合原理细胞融合方法诱导手段用途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获得杂种植物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灭活病毒等试剂诱导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详解】A、囊胚期的滋养层细胞与内细胞团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不会参与胎儿的形成,因此可用来进行性别鉴定,A正确;B、人工种子中包埋的是顶芽、腋芽、不定芽、不定根或胚状体,B正确;C、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植物除去病毒,获得脱毒苗,而不是抗毒苗,C错误;D、制备单克隆抗体时,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聚乙二醇PEG、灭活病毒、电刺激等方法,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9、多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L花药离体培养明显缩短育种年限B、C、H(或B、C、H、K)三倍体植株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因此,不能形成种子【解析】(1)由图可知无子西瓜是三倍体,所以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能将二倍体培育成四倍体需要滴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它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从而染色体数目加倍。单倍体要形成可育的二倍体也需要用其进行处理,即图中的L过程。(2)K时期获得单倍体植株需要用花药离体培养法,单倍体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3)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即减数分裂过程中。在A-L进行减数分裂的是BCH和K,故是BCHK。(4)三倍体植株不能进行正常减数分裂,在分裂过程中会出现联会紊乱,无法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因此不能形成种子。【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分析能力。【名师点睛】常见遗传育种方式的不同点方法原理常用方法优点缺点代表实例杂交育种基因重组杂交操作简单,目标性强育种年限长矮秆抗病小麦诱变育种基因突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等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进程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高产青霉菌株多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操作简单,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品种所得品种发育迟缓,结实率低;在动物中无法开展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单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花药离体培养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技术复杂,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京花1号”小麦基因工程育种基因重组将一种生物特定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细胞中能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有可能引发生态危机转基因抗虫棉33.10、(1)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气孔关闭(2)①.2、3##3、2②.高于③.1(3)削弱(4)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被激活结构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传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解析】1、脱落酸(ABA)可以解除种子休眠,还可以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气孔关闭。2、光敏色素是指吸收红光远红光可逆转换的光受体(色素蛋白质)。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各个器官中。受到光照射时,细胞膜上的光敏色素接受到光的刺激后被激活,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将信号经过传导,传递到细胞核内,引发细胞内相应基因的表达,最终表现出生物学效应。【小问1详解】脱落酸(ABA)可以解除种子休眠,还可以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气孔关闭。【小问2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b图中显示突变体的OsABAOX2基因和OsABAOX3基因的表达水平都高于野生型,导致叶片和幼苗的突变体内源ABA含量都高于野生型;而突变体的OsABAOX1基因的表达水平低于野生型,说明ABA降解代谢相关基因是OsABAOX1。【小问3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外源ABA明显抑制光照下生长的水稻种子的萌发,且外源ABA对phyB突变体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更明显,说明在野生型水稻体内光敏色素通过感受光信号削弱了ABA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小问4详解】光敏色素是指吸收红光远红光可逆转换的光受体(色素蛋白质)。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各个器官中。受到光照射时,细胞膜上的光敏色素接受到光的刺激后被激活,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将信号经过传导,传递到细胞核内,引发细胞内相应基因的表达,最终表现出生物学效应。【点睛】本题以实验数据为支撑,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植物激素的作用和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快速准确的读取图像中的有效数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1).光合作用(2).食物链(3).有机物(4).62.8(5).单向流动(6).逐级递减(7).10%~20%(8).能量【解析】图示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每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有四个去向: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分解者分解利用、呼吸作用、未被利用,所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详解】(1)流经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太阳能主要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进入该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沿着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能量是以化学能的形式流动的,最终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从图中可看出,植食性动物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数值是62.8J/(cm2•a)。(3)分析可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一般来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