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相关研究综述_第1页
感恩相关研究综述_第2页
感恩相关研究综述_第3页
感恩相关研究综述_第4页
感恩相关研究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恩相关研究综述谷虹摘要:感恩有助于提升个人生活的幸福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有关感恩的研究逐渐被人重视。本论文着重于感恩的定义、感恩的测量、感恩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积极心理情感的训练。关键词:感恩测量积极心理训练影响因素前言:感恩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情感,这种情感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感恩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愈来愈受重视。感恩缺失,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一个心理问题,它会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幸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体验和表达感激的能力是情感健康中一个重要的、然而却被严重忽视的一个方面。与此同时,他认为忘恩负义是情感病态的明显标志。这种情感病态普遍地存在于社会中,比如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同事之间以及伙伴之间。恢复感激意识,既能够避免人们贬低日常生活的价值,同时又能够重新激发出高峰体验,它对于情感健康十分重要。相比国外而言,国内心理学界对感恩的研究尚处于引进和零星探索阶段(董霞,张宁,姜婷娜,2008;石国兴,祝伟娜,2008;董霞,张宁,2009;张利燕,侯小花,2010;孙配贞,郑雪,余祖伟,2009,2010)。为此,对当前国内外感恩的研究进行理论梳理并予以述评,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感恩的研究现状,以引起国内同行的关注和兴趣,还为随后的实证研究做了必要的铺垫。感恩的定义感恩(gratitude)一词来源于拉丁语“gratia”,意指恩惠、仁慈或感激。在中国,“感恩”一词最早出现在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在国外,关于感恩的理论很多,如感恩的认知情绪理论、感恩的情感体验理论、感恩的拓展建构理论、感恩的道德情感理论等。由于彼此的研究取向各不相同,其定义也各有侧重。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关于感恩的定义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类:①认知观点,即感恩是个体对收到的恩惠和帮助结果的积极认知,并且这种积极结果并非个体所预期的,而是由于他人施惠行为所带来的(Heider,1958;Weiner,1985;Solomon,1977)。②情绪观点,即感恩是一种情绪,其核心是受惠者在收到恩惠之后产生的一种愉快情绪。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Emmons和McCullough(2003),他们认为感恩是个体受到恩惠后产生的一种即时的情绪体验,比如感激和愉快等感受。③特质观点,即感恩是一种情感特质,是个体用感激情绪来了解或回应因他人的恩惠或帮助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经验或结果(McCullough&Emmons,2002)。④行为观点,即感恩是一种行为反应,认为感恩水平高的个体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Lynn,2009)。⑤美德观点,即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推动个体关心他人和传递支持性社会联系的道德情绪(McCullough,Kilpatrick,Emmons,&Larson,2001)。⑥综合性观点,即感恩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陶志琼,2004)。感恩的测量国外的量表(1)单维感恩量表(GQ-6)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由McCullough等人在2000年编制的单维感恩量表(TheGratitudeQuestionnaire-6,简称GQ-6)。GQ-6用以测量被试在感恩倾向的个体差异,即个体在感恩情感体验的频度、强度、广度和密度四个层面上的差异。该量表共包含6个项目,采用7点等级评定,得分越高代表其特质感恩水平越高。研究表明,GQ-6的内部航,2008)。=2\*GB3②移情能力:Lazarus(1994)认为,感戴实质上属于一种移情情绪,一个人能否体验到感激心情,主要在于他对他人准确移情的能力。移情是个体对他人在特定情境下情感体验的理解,是对别人情感的一种替代性体验。个体的某种情绪,情感都是由特定情境下的某种独特情节所引发的。感戴的引发情节是对他人帮助的认可或欣赏。在给予帮助和接受帮助的过程中都包含着移情情绪,即施惠方要体验到受惠方的需要,而受惠方也必须感知到施惠方的友好意图,只有当受惠方与施惠方在对某一行为的理解上产生共情时,受惠者才能感觉到感恩之情。=3\*GB3③自尊,自我概念: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不仅控制和综合着个人对环境知觉的意义,而且高度决定着个人对环境的行为反应,其决定着受惠者对施恩者的行为的评价,而感恩情感正是需要受惠者和施恩者的意图达到共情时才更容易产生。刘晓岚(2008)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感恩与自我概念呈显著正相关。较高自尊有利于个体社会适应,提升自我价值评价和自身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主客观积极经历,进而更易诱发感恩情绪(Emmons&Shelton,2005)。具有较高水平的自尊感、应对效能的青少年,更易诱发感恩情绪(王建平,俞承甫,2011)。=4\*GB3④归因风格:大量的理论研究表明,归因风格可能是影响感恩倾向的主要因素(Weiner,Russell,&Lerman,1979)。具有感恩倾向的人把获得的积极结果归因为他人的努力,承认自己的成就是很多人努力的结果。他们能够更多的认识到曾经为他们的积极结果提供过帮助的人的功劳。感恩的产生与内部控制呈正相关(Watkins,2003)。内部控制越强的个体对他人提供的恩惠期望越低,因此会凸显他人的恩惠,更可能产生感恩体验。(2)环境因素=1\*GB3①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青少年感知能力的发展,具有高感知能力的青少年则更容易感知他人给予的恩惠和帮助,从而表现出更多的感恩情感和行为(Jia,Way,Ling,Yoshikawa,Chen,Hughes,etal.,2009)。同时还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感恩各因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和预测作用。在溺爱袒护型的家庭中,父母单方面的无条件付出,会使儿童形成自私、任性、自我中心等不良性格,从而导致感恩意识缺乏;而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则有利于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养成无私和利他的良好性格,并具有较强的感恩意识。=2\*GB3②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刘晓岚(2008)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感恩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对感恩有直接的预测作用。王建平等(2011)的研究发现,同伴支持与青少年感恩呈显著正相关,同伴拒绝与青少年感恩呈显著负相关;此外还发现,学校联结(教师支持和学校归属感)、社区安全和社区满意与青少年感恩呈显著正相关。积极心理情绪的训练依据上述理论基础,应用积极情绪训练法,连续性地干预大学生的暴力情绪,降低他们的暴力倾向和控制他们的暴力行为,是可行的。着手训练大学生关注快乐、学会感恩,以此来提升他们的积极情绪,从而干预他们的暴力行为产生。1.快乐训练美国心理学家迈尔斯曾经指出,乐观,可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同时,它并不是无视现实的一种自我欺骗,而是个体在负性事件发生后的一种积极态度和情绪。现代积极心理学,让个体关注快乐,提升其快乐感的具体常用技术手段和方法有以下几种:(1)冥想放松训练,即通过冥想训练体验过往的快乐情绪,从而提升当前的情绪积极状态。(2)正性事件,即训练个体对生活中正性事件的关注度,一个懂得和会关注生活中正性事件的人,势必会拥有积极正性的情绪体验。(3)良好人际,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促进积极情绪的体验。此外,快乐舞和点击笑脸等技术手段,都可以训练个体的快乐感体验"相关实验表明,通过快乐训练的个体,要比没有受过训练的具有较高的乐观解释%积极认知和问题解决自我效能感。因此,对大学生实施快乐的训练,让他们对待任何事物时,能抑制不良的信念和控制不良的行为,保持乐观的状态,从挫折困境中寻找美好的光明。此外,采用恰当的音乐节奏,也有利于快乐训练的效果。2.感恩训练感恩源于拉丁文“gratia”一词,原义为慈悲、好心和感激。综合前人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感恩是个体积极心理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提升个体积极情绪的有效手段之一。行为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认为,要体验到完整的感恩情绪,个体必须做出相应的感恩行为。因此,对个体实施感恩训练,其技术手段和方法需从强化个体的感恩行为出发。常见的有:(1)拜访恩人,通过感恩者对感恩对象诚恳真切的言行举止,来强化个体的正性积极情绪。(2)帮助反馈,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做出抑或赞美、抑或互助的行为,通过人际间的正向交流,有助于提升积极情绪。(3)感恩笔记,采用日记或周记的形式,对生活中值得感恩的事件实施记录,可以深化个体感恩感的体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除了以上几种方法,还有感恩心手舞、感恩故事等,均是提升个体积极感恩情绪的形象而有效的技术手段。一些著名的感恩实验结果表明,有感恩动机的个体,更愿意在未来协助他人。因此,感恩训练能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道德感,提高他们的积极情绪,降低他们在#害他行为上的发生可能性。不过,对大学生感恩训练的实施,要结合他们的年龄、阅历特点来设计。同时,感恩的训练不应只停留在感恩表层行为上,还需结合积极情绪因子感恩与幸福感的关系有关于感恩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在近几年来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综合性心理指标,个体对生活的整体满意度越高,个体的正性情绪就会越多,相对的负性情绪就会越少,个体的幸福感体验则越强。众多研究均证明感恩与幸福感的关系紧密,感恩可以一定程度上预测主观幸福感(Emmons&McCullough,2003;Froh,Sefick,&Emmons,2008;Wood&Maltbyetal.,2008)。个体拥有感恩的意识则更容易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拥有更多的积极性的情绪减少了消极情绪存在。另有研究发现,感恩与幸福感紧密相关,并且这种关系部分独立于大五人格的30个层面(Wood,Joseph,&Linley,2007)。控制了大五人格的30个因素后,感恩仍能有效预测幸福感的大多数方面。感恩被视为一种增强个体幸福感的力量,同时感恩干预也逐渐成为提升幸福感的主要手段。心理学家们普遍认同这样一个规律:心的改变,态度就会随着改变;态度的改变,习惯就会跟着改变;习惯的改变,性格就会跟着改变;性格的改变,人生就会跟着改变。我们要通过研究感恩情感,来净化我们的心灵。McCullough(2002)以大学生为被试,研究结果表明,感恩与宜人性和外倾性呈正相关,与神经质呈负相关。Wood等(2007)的在一项关于感恩在社会支持、压力、抑郁发展中作用的研究中也发现感恩与宜人性存在高相关。由此可见,感恩与宜人性呈正相关是这些研究结果的一个共同点。宜人的个体可能更易感恩,具有较高的特质感恩水平,在他们看来,感恩是一种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机制。更易感恩的个体在宜人性上得分较高,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具有较好的社会关系,出现人际冲突的概率较低,环境适应的能力也更强。由上理论可得出,感恩不仅对于人的幸福感有着明显的提升作用,而且对于个体身体以及心理健康有着明显的作用。怀有感恩意识的通常有着亲社会行为,身体以及心理健康程度明显高于感恩意识薄弱者。总结感恩存在文化差异和性别差异,现今感恩研究大多集中在西方,国内研究较少;并且研究被试大多为女性、成人,对青少年和男性研究不够全面。感恩的概念没有统一,大多是各有道理。感恩测量工具缺乏,缺乏符合我国文化的量表问卷。缺乏对感恩的形成机制和干预研究的研究。对于感恩及感恩干预的应用研究不够充分。感恩的生理层面研究空白。对于感恩负债感方面的研究过少,并全感恩的实证研究不足。心理学不仅在于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更在于促进人们幸福的生活。感恩已被证实有许多积极心理情绪有关,对于提升个体主观幸福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不仅着力于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更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讲积极心理学运用于学校教育、临床医学和社会方面,通过感恩训练和治疗帮助个体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提升他们的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参考文献《团体归因训练对高职生感恩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曾妍,2013《感恩的心理学研究》张航,郭永玉《积极情绪训练干预大学生暴力行为的研究》陈斌,瞿晓理,2013《感恩:概念、测量及相关研究》张利燕,侯小花,2010《感恩: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黎玉兰,宋凤宁,方艳娇,20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