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管理作业指导书TOC\o"1-2"\h\u22353第1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概述 4287111.1特种设备定义与分类 494421.1.1承压类:指承受压力的容器、管道、阀门、压力表、换热器等设备。 442641.1.2机电类:指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设备。 4226311.1.3爆炸类:指爆炸性环境用设备,包括防爆电气设备、防爆仪表等。 595151.1.4辐射类:指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等设备。 5172261.1.5其他类:指上述四类之外,具有一定危险性,需要特别监管的设备。 5190341.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重要性 512361.2.1预防发生:通过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及时发觉并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发生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5190921.2.2规范企业行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促使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设备安全管理,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5115771.2.3提高设备安全功能:安全监察有助于推动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设备安全功能,减少风险。 5284911.2.4强化责任意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明确了企业、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职责,提高各方对特种设备安全的重视程度。 566621.2.5促进经济发展: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5312761.2.6提升国际形象: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增强国际竞争力。 524358第2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5278132.1相关法律法规概述 5268322.2法律法规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614474第3章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 697543.1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要求 627873.1.1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职责,制定相关操作规程,并保证执行。 7187013.1.2使用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防护装置、警示标志、安全操作规程等,以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7107953.1.3使用单位应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保证设备安全状况符合规定。 7205883.1.4使用单位应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保证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7275283.2特种设备使用登记与报废 7288073.2.1使用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对新购、改造、维修、移装的特种设备进行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 778773.2.2使用单位应定期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安全评估,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或达到规定使用年限的设备,应依法履行报废手续。 7235033.2.3报废的特种设备应进行解体、破坏性处理,保证其不再流入市场或被非法使用。 738573.3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管理 7125673.3.1使用单位应保证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严格执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7263273.3.2使用单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掌握最新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 7175523.3.3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档案,记录操作人员的资质、培训、考核等情况。 7305043.3.4使用单位应对操作人员的违章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7251013.3.5使用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激励机制,鼓励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 710117第4章特种设备维护与保养 7230644.1维护与保养的基本要求 7146184.1.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度,明确维护保养的责任、内容、周期和要求。 7309294.1.2维护保养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经济、环保运行。 883554.1.3维护保养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资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维护保养质量。 8155444.1.4使用单位应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降低故障率。 852594.2维护保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853234.2.1制定维护保养计划 864164.2.2实施维护保养计划 8267904.3常见故障处理与预防措施 8251934.3.1故障处理 86414.3.2预防措施 825925第5章特种设备检验检测 9292505.1检验检测的基本要求 9287025.1.1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保证检验检测工作科学、公正、准确、高效。 9312315.1.2检验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资质,检验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 9154055.1.3检验检测设备、仪器、工具应满足检验检测要求,保证量值传递准确、可靠。 9224305.1.4检验检测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检验检测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保证检验检测质量。 969225.1.5检验检测报告应真实、完整、清晰地反映检验检测结果,对检验检测过程中发觉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 972925.2定期检验与监督检验 9200245.2.1定期检验 928785.2.2监督检验 9164325.3检验检测机构管理 9300105.3.1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检验检测工作质量。 9211635.3.2检验检测机构应制定检验检测工作程序,明确工作职责,保证检验检测工作有序进行。 971965.3.3检验检测机构应配备与检验检测任务相适应的检验检测设备、仪器、工具,保证检验检测设备功能稳定、可靠。 9215515.3.4检验检测机构应加强对检验检测人员的培训、考核和管理,保证检验检测人员具备相应能力。 104305.3.5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检验检测档案管理制度,保证检验检测数据、资料的安全、完整、可追溯。 10325705.3.6检验检测机构应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检验检测结果,为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107919第6章特种设备应急预案 10141976.1应急预案的编制 1012496.1.1目的与原则 1076406.1.2编制程序 10155336.1.3应急预案内容 1068316.2应急演练与培训 11107746.2.1演练目的 11135186.2.2演练组织 1126396.2.3培训 1119236.3应急响应与处理 11150216.3.1预警与信息报告 11299626.3.2应急响应 1135406.3.3处理 1124962第7章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 12274637.1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 12252747.1.1定性评估方法 1252567.1.2定量评估方法 12295287.1.3综合评估方法 1210677.2风险识别与评估 12276747.2.1风险识别 12160067.2.2风险评估 12236227.3风险控制与措施 12268577.3.1风险控制原则 13252267.3.2风险控制措施 13254687.3.3风险控制效果评估 13291397.3.4风险控制持续改进 1317213第8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队伍建设 1325328.1监察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3134868.1.1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水平 13270708.1.2预防和减少发生 13218138.1.3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3128128.2监察人员的选拔与培训 14164468.2.1监察人员选拔 14246308.2.2监察人员培训 14139748.3监察工作效能评价 1437858.3.1建立健全监察工作效能评价制度,对监察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 14147628.3.2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掌握程度、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廉洁自律等方面。 1436618.3.3依据评价结果,对监察人员进行奖惩、培训、调整岗位等管理措施,激发监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143818.3.4定期对监察工作效能进行总结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监察工作流程,提高监察工作效能。 1416851第9章特种设备安全信息化管理 14111589.1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概念 14175799.2特种设备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14128669.2.1系统概述 15192459.2.2系统功能 15304129.3信息化管理在安全监察中的应用 15323839.3.1提高安全监察工作效率 15160339.3.2优化安全资源配置 15214289.3.3提升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15170259.3.4促进安全信息公开透明 1583809.3.5支持安全科技创新 1610268第10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发展趋势与展望 16152910.1国内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现状分析 161685810.1.1国内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现状 161472110.1.2国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现状 16348310.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62695610.2.1挑战 162935810.2.2机遇 162146410.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未来发展展望 178610.3.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 172946510.3.2强化安全监察队伍建设 171473410.3.3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171322010.3.4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 17818010.3.5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17第1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概述1.1特种设备定义与分类特种设备是指在生产、安装、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危险性,可能对人体造成重大伤害或者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设备。根据我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特种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1.1承压类:指承受压力的容器、管道、阀门、压力表、换热器等设备。1.1.2机电类:指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设备。1.1.3爆炸类:指爆炸性环境用设备,包括防爆电气设备、防爆仪表等。1.1.4辐射类:指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等设备。1.1.5其他类:指上述四类之外,具有一定危险性,需要特别监管的设备。1.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重要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1预防发生:通过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及时发觉并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发生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1.2.2规范企业行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促使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设备安全管理,保证设备安全运行。1.2.3提高设备安全功能:安全监察有助于推动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设备安全功能,减少风险。1.2.4强化责任意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明确了企业、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职责,提高各方对特种设备安全的重视程度。1.2.5促进经济发展: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1.2.6提升国际形象: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增强国际竞争力。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是各级企业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第2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2.1相关法律法规概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我国法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预防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下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概述:(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作为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明确了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要求,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2)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特种设备安全制定的法律,明确了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检验、检测、维修、改造、报废等环节的安全管理要求。(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是国务院发布的专门针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行政法规,规定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管理体制、职责、程序等内容。(4)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对特种设备的产品质量提出了要求,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了法律依据。2.2法律法规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的应用(1)特种设备的生产和制造: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特种设备的生产和制造环节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保证设备在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等过程中的安全功能。(2)特种设备的使用和运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安全运行。(3)特种设备的检验和检测:依据法律法规,对特种设备实施定期检验和检测,保证设备在检验有效期内安全运行,及时发觉并消除安全隐患。(4)特种设备的维修和改造:特种设备维修和改造单位需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取得相应资质,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维修和改造,保证设备安全功能。(5)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对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检验等环节进行安全监察,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特种设备安全。(6)处理和应急预案:法律法规明确了特种设备的报告、调查、处理等程序,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要求,为处理和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7)法律责任和处罚:法律法规规定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法律责任,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实施处罚,强化了法律约束力。通过以上法律法规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有力地保障了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第3章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3.1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要求3.1.1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职责,制定相关操作规程,并保证执行。3.1.2使用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防护装置、警示标志、安全操作规程等,以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3.1.3使用单位应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保证设备安全状况符合规定。3.1.4使用单位应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保证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3.2特种设备使用登记与报废3.2.1使用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对新购、改造、维修、移装的特种设备进行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3.2.2使用单位应定期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安全评估,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或达到规定使用年限的设备,应依法履行报废手续。3.2.3报废的特种设备应进行解体、破坏性处理,保证其不再流入市场或被非法使用。3.3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管理3.3.1使用单位应保证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严格执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3.3.2使用单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掌握最新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3.3.3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档案,记录操作人员的资质、培训、考核等情况。3.3.4使用单位应对操作人员的违章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3.3.5使用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激励机制,鼓励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第4章特种设备维护与保养4.1维护与保养的基本要求4.1.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度,明确维护保养的责任、内容、周期和要求。4.1.2维护保养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经济、环保运行。4.1.3维护保养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资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维护保养质量。4.1.4使用单位应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降低故障率。4.2维护保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4.2.1制定维护保养计划(1)根据设备类型、使用环境、运行周期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维护保养计划。(2)明确维护保养的项目、内容、周期、人员及所需材料、工具等。(3)维护保养计划应结合生产计划,保证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与生产任务相互协调。4.2.2实施维护保养计划(1)严格按照维护保养计划进行工作,保证设备维护保养质量。(2)对维护保养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应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3)对维护保养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保证设备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4.3常见故障处理与预防措施4.3.1故障处理(1)发觉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2)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3)严格按照维修方案进行维修,保证设备恢复正常运行。4.3.2预防措施(1)加强设备运行监控,及时发觉异常情况,防止故障发生。(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3)提高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降低人为故障发生的概率。(4)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提高设备抗故障能力。(5)建立健全设备故障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故障的能力。第5章特种设备检验检测5.1检验检测的基本要求5.1.1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保证检验检测工作科学、公正、准确、高效。5.1.2检验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资质,检验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5.1.3检验检测设备、仪器、工具应满足检验检测要求,保证量值传递准确、可靠。5.1.4检验检测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检验检测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保证检验检测质量。5.1.5检验检测报告应真实、完整、清晰地反映检验检测结果,对检验检测过程中发觉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5.2定期检验与监督检验5.2.1定期检验(1)定期检验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间间隔,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的全面检验。(2)定期检验内容包括:设备本体、安全保护装置、附件、使用环境等方面。(3)定期检验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实施。5.2.2监督检验(1)监督检验是指对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的日常监督和检查。(2)监督检验内容包括:设备运行状态、安全保护装置、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等方面。(3)监督检验应由使用单位或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实施。5.3检验检测机构管理5.3.1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检验检测工作质量。5.3.2检验检测机构应制定检验检测工作程序,明确工作职责,保证检验检测工作有序进行。5.3.3检验检测机构应配备与检验检测任务相适应的检验检测设备、仪器、工具,保证检验检测设备功能稳定、可靠。5.3.4检验检测机构应加强对检验检测人员的培训、考核和管理,保证检验检测人员具备相应能力。5.3.5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检验检测档案管理制度,保证检验检测数据、资料的安全、完整、可追溯。5.3.6检验检测机构应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检验检测结果,为监管提供技术支持。第6章特种设备应急预案6.1应急预案的编制6.1.1目的与原则本章节旨在规范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保证在发生特种设备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降低损失。应急预案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快速反应,协同作战;(4)依法规范,科学施救。6.1.2编制程序(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2)收集相关资料,进行风险评估;(3)制定应急预案框架;(4)编制应急预案;(5)组织专家评审;(6)报批发布。6.1.3应急预案内容(1)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预警与信息报告;(4)应急响应程序;(5)应急资源保障;(6)善后处置;(7)预案管理与更新。6.2应急演练与培训6.2.1演练目的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完整性和适应性,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响应能力。6.2.2演练组织(1)制定演练计划;(2)成立演练组织机构;(3)确定演练范围、内容和要求;(4)组织实施演练;(5)演练总结与评估。6.2.3培训(1)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2)对管理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及相关知识培训;(3)定期开展应急救援知识普及培训。6.3应急响应与处理6.3.1预警与信息报告(1)建立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特种设备进行预警;(2)发觉隐患或异常情况,立即报告;(3)按规定程序逐级上报,保证信息畅通。6.3.2应急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2)组织应急救援队伍;(3)调度应急资源;(4)按照预案进行救援。6.3.3处理(1)对伤员进行救治;(2)控制现场,防止扩大;(3)对原因进行调查分析;(4)制定整改措施,防止再次发生;(5)对后果进行评估和处理。第7章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7.1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7.1.1定性评估方法定性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专家咨询、安全检查表、故障树分析(FTA)和事件树分析(ETA)等。通过这些方法对特种设备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7.1.2定量评估方法定量评估方法包括概率风险分析、故障概率与严重性分析等。这些方法可以用于对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进行量化分析,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7.1.3综合评估方法综合评估方法是将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从多个角度对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进行评估,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7.2风险识别与评估7.2.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对特种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查找、分析和归纳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查找设备存在的危险源;(2)分析危险源可能导致的类型;(3)归纳设备的安全风险特点。7.2.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分析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2)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3)确定风险的优先级,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7.3风险控制与措施7.3.1风险控制原则风险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全程控制,分类管理;(3)科学合理,切实可行。7.3.2风险控制措施针对不同风险等级,采取以下风险控制措施:(1)高风险:立即采取措施,降低风险至可接受水平;(2)中风险:制定整改计划,定期跟踪整改情况;(3)低风险:加强监控,保证风险不升级。7.3.3风险控制效果评估对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定期评估,以验证其有效性,保证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可控状态。7.3.4风险控制持续改进根据风险控制效果评估结果,不断完善风险控制措施,提高特种设备安全水平。同时结合新技术、新方法,持续改进风险评估体系。第8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队伍建设8.1监察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队伍是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力量,其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成效。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队伍建设,对于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能力,防范和减少发生具有重大意义。8.1.1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水平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队伍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决定了监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打造一支专业性强、业务素质高的监察队伍,才能保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高效开展。8.1.2预防和减少发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队伍在预防和应急救援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加强队伍建设,有助于提高监察人员在隐患排查、风险防控等方面的能力,从而预防和减少发生。8.1.3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监察队伍建设的加强,有助于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8.2监察人员的选拔与培训8.2.1监察人员选拔(1)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选拔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业务能力的人员担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2)注重选拔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廉洁自律的人员,保证监察队伍的纯洁性和专业性。8.2.2监察人员培训(1)开展定期培训,提高监察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2)加强法律法规、政策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使监察人员熟练掌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相关要求。(3)开展实际操作培训,提高监察人员在现场检查、处理等方面的能力。8.3监察工作效能评价8.3.1建立健全监察工作效能评价制度,对监察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8.3.2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掌握程度、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廉洁自律等方面。8.3.3依据评价结果,对监察人员进行奖惩、培训、调整岗位等管理措施,激发监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8.3.4定期对监察工作效能进行总结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监察工作流程,提高监察工作效能。第9章特种设备安全信息化管理9.1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概念信息化管理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管理过程中产生、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和利用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管理,以提高安全监察与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数据管理、信息传输、系统集成、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9.2特种设备安全信息管理系统9.2.1系统概述特种设备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安全监察与管理平台,通过收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特种设备相关信息,为部门、企业及社会各界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安全信息服务。9.2.2系统功能(1)基本信息管理:包括特种设备档案、使用单位信息、检验检测信息等。(2)安全监察管理:包括特种设备安全检查计划、安全检查记录、整改措施及跟踪等。(3)数据统计分析:对特种设备安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4)预警与应急处理:对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进行预测预警,并提供应急预案和应急资源调度。(5)信息查询与公开:提供特种设备安全信息查询服务,保障公众知情权。9.3信息化管理在安全监察中的应用9.3.1提高安全监察工作效率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对特种设备安全信息的快速收集、处理和传递,提高安全监察工作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对安全监察过程的全程监控,保证监察工作有序、高效进行。9.3.2优化安全资源配置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实现对安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通过对特种设备安全数据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监察工作,提高安全资源配置的合理性。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无水磷酸二氢钾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台阶铣刀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三层密闭加热冷却保温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银制计时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热塑性高软化点酚醛树脂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度个人独家销售代理合同(化妆品品牌专署代理权)
- 个人廉洁自律合同标准版
- 2025年度存量房维修基金管理与使用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度个人对科技公司股权借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线上线下传单联合派发及效果反馈合同3篇
- 劳务协议范本模板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大巴车租车合同范文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4
-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国家保密培训
- 2024年公务员职务任命书3篇
- CFM56-3发动机构造课件
- 会议读书交流分享汇报课件-《杀死一只知更鸟》
- 2025届抚州市高一上数学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公司印章管理登记使用台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