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1人口分布练习含解析鲁教版必修2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1人口分布练习含解析鲁教版必修2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1人口分布练习含解析鲁教版必修2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1人口分布练习含解析鲁教版必修2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1人口分布练习含解析鲁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人口分布(2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2024·海口高一检测)某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持续增长。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km2等人口密度线的改变。据此完成1~3题。1.对该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西北多东南少 B.南多北少C.东北多西南少 D.匀称分布2.若A地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域,其缘由表述正确的是 ()A.浇灌水源足够 B.自然环境美丽C.气候湿热 D.地势高峻3.若A地人口密度低于周边地域,其缘由表述正确的是 ()A.浇灌水源足够 B.地形平坦开阔C.土壤肥沃 D.地势高峻【解析】1选A,2选A,3选D。第1题,图中显示25人/km2等人口密度线向东南移动,题中告知该地区人口持续增长,则图中两条等值线之间区域人口密度应当增大了,即该区域人口密度西北大于东南。第2题,A地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域,说明该地人口分布的条件较好,因为该区域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足够会影响人口的分布。第3题,A地人口密度低于周边地域,说明该地人口分布的条件较差,地势高峻不利于人口生存和发展,导致人口密度低。下图为某年我国城市(单位:个)空间分布模式图,据此完成4、5题。4.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 ()A.30°N~40°N和105°E~125°E的地区B.30°N~40°N和105°E~120°E的地区C.20°N~40°N和110°E~125°E的地区D.20°N~45°N和105°E~120°E的地区5.导致图中P区域城市呈带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交通 B.地形、矿产C.矿产、土壤 D.热量、交通【解析】4选C,5选A。第4题,依据图例表示的城市数量,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20°N~40°N和110°E~125°E的地区。105°E~110°E的地区城市少。第5题,图中P区域位于西北干旱区,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或山麓地带,水源足够,交通线沿线对外联系便利,所以城市呈带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交通。矿产影响城市分布呈点状。土壤、热量不是带状分布缘由。【补偿训练】人口分布与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等有着亲密关系。据此完成(1)、(2)题。(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的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困难 B.气候湿热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2)巴西高原东南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相宜 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丰富A.①② B.②④C.③④ D.①③【解析】(1)选B,(2)选D。第(1)题,亚马孙河流域虽然地势平坦开阔,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湿热的环境不利于人类生存,因此人口稀疏。第(2)题,巴西高原东南部人口相对密集,是因为其地处沿海平原地带为亚热带季风性潮湿气候区,自然条件相宜人类生存和发展;再加上是殖民者最先开发的区域,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导致了人口的集聚。图1、图2分别为巴西、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6.两国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千米2地区,均分布在两国的 ()A.热带地区 B.内陆地区C.西北地区 D.东南沿海7.澳大利亚中部地区人口稀疏的自然缘由主要是 ()A.海拔高 B.气候干燥C.潮湿闷热 D.河流众多【解析】6选D,7选B。第6题,读图可得,巴西和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平方千米地区,均分布在两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该地区交通运输便利,气候温柔潮湿。第7题,澳大利亚被南回来线穿过,其中部和西部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人口稀疏。2024年末河南省总人口10906万人,常住人口9605万人,是名副其实的中原第一人口大省。结合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8~10题。8.河南省面积并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但却成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主要的缘由是 ()A.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B.工业、商业贸易旺盛C.地处经济发达地区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9.影响图中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资源 D.矿产资源10.图中甲省区面积广阔,人口密度很小,但却不能实行激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其主要缘由是 ()A.自然环境恶劣B.资源较为贫乏C.社会经济条件较差D.对外开放程度较低【解析】8选A,9选C,10选A。第8题,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第9题,图中的乙地为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其人口的分布主要受水资源分布的影响。第10题,甲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低,应限制人口的增长。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读世界人口分布分类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1)分析图甲,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区。

(2)分析图乙,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缘由是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丙,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__洲。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纬度地区和__________地区的趋向性。

【解析】第(1)题,在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中可知,56%左右人口分布于海拔200米以下。第(2)题,由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可知,南极旁边高纬度地区人口比重最少,是因为气候酷寒,自然条件恶劣。第(3)题,肯定要留意题干的要求是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第(4)题,结合前面题总结回答。答案:(1)海拔200米以下(2)气候恶劣,终年酷寒(3)南美(4)低平中低沿海(15分钟·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闻名学者邦奇等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东部。读部分世界人类大陆图,回答1~3题。1.关于乙处人类大陆形成的缘由,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经济发达 B.自然条件优越C.城市发展水平高 D.工业发展较早2.丁处只形成人口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的缘由是 ()A.地处沿海,气候湿热,人烟稀有B.水稻种植业发达,形成人口孤岛C.环境条件差,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密集区D.自然条件优越,形成人口孤岛3.关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B.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影响越明显C.现代社会,自然因素已不再影响人口分布D.文化因素对人口分布不产生影响【解析】1选B,2选C,3选B。依据轮廓和位置可推断甲处位于欧洲,乙处位于南亚,丙处位于东亚和东南亚,丁处位于亚洲内部。第1题,南亚形成人类大陆和其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有关。第2题,丁处形成人口孤岛,说明其四周地区人口稀有;该处深居亚欧大陆内部,环境条件较差,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密集区。第3题,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基本因素,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小。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2024·聊城高一检测)洛伦兹曲线图中曲线越接近肯定均衡线说明分布越均衡。下图为山东省1953~2010年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图。据此完成4、5题。4.与山东省相比,全国人口分布很不均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政策因素 B.斗争因素C.自然因素 D.经济因素5.山东省近年来人口分布集中程度表现为 ()A.极度集中 B.分布不均衡程度增加C.趋于均衡 D.60%土地集中全部人口【解析】4选C,5选B。第4题,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主要是受到地形和气候因素的影响。第5题,通过对比山东省1953年、1982年、2010年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发觉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曲线越来越偏离肯定均衡线,说明山东省人口分布不均衡程度增加。二、非选择题(共10分)6.下图为南亚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图中M岛人口分布南稠北稀。试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