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及解答参考_第1页
人民版历史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及解答参考_第2页
人民版历史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及解答参考_第3页
人民版历史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及解答参考_第4页
人民版历史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及解答参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版历史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B、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农业技术逐渐进步,出现了一些农学著作D、农业经济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特点,商品经济不发达2、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B、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C、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D、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杂志3、题干:下列关于辛亥革命说法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B.辛亥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恢复汉族的独立。C.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但不久后被迫辞职。D.辛亥革命后,中国实现了民主政治,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4、题干: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文化运动起源于1915年,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B.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反对封建礼教。C.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学革命,倡导白话文。D.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鲁迅、胡适等。5、题干: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标志着中国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C.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D.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6、题干: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表述不准确的是: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为五四运动的爆发提供了思想基础C.推动了封建礼教的解体D.导致了辛亥革命的成功7、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国共合作D.抗日战争8、以下哪位思想家被誉为“中国近代启蒙之父”?A.梁启超B.康有为C.胡适D.陈独秀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是()A.指南针B.印刷术C.火药D.造纸术10、关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A.民族工业始终未能成为近代中国主导的经济形式B.民族工业的发展得益于清政府的政策支持C.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D.民族工业的发展完全依赖外国资本和市场1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哪一项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变革?A.蒸汽机B.电力C.内燃机D.互联网12、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中共一大召开D.长征胜利结束13、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4、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B、五四运动的主要口号是“打倒孔家店”。C、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的性质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D、五四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爆发的。1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汉时期由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B.东汉时期由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C.造纸术在唐朝时期传入阿拉伯地区。D.造纸术直接促进了印刷术的发明。16、关于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B.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主要考查儒家经典。C.科举制度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明朝废除了科举制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一个最美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糟糕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信仰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材料二:以下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要事件:1.鸦片战争(1840-1842年)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3.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4.戊戌变法(1898年)5.辛亥革命(1911年)问题: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最美好的时代”和“最糟糕的时代”分别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请结合材料二中的相关事件,说明这一时期的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史上出现这些事件的原因,以及这些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第二题背景材料: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多次重要的社会变革与历史转折。其中,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封建帝制向共和政体转变的重要标志。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一)(8分)请概述辛亥革命的主要原因及其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二)(7分)简述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并指出其在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三)(10分)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三题题目:结合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材料: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2.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主义和迷信。3.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促进了文学语言的改革。4.新文化运动影响深远,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第四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材料二: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简称南方谈话),强调了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手段,并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问题:1.根据材料一,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意义。2.结合材料二,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3.试评价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历史地位。人民版历史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B、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农业技术逐渐进步,出现了一些农学著作D、农业经济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特点,商品经济不发达答案:D解析:选项D中的“农业经济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特点,商品经济不发达”是错误的。虽然古代农业经济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特点,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汉代以后,商品经济逐渐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因此,选项D与史实不符。其他选项A、B、C均符合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2、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B、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C、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D、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杂志答案:C解析:选项C中的“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是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尤其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本身主要是倡导民主与科学,批判封建文化,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新文化运动之后的事情。因此,选项C与史实不符。其他选项A、B、D均符合新文化运动的特点。3、题干:下列关于辛亥革命说法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B.辛亥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恢复汉族的独立。C.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但不久后被迫辞职。D.辛亥革命后,中国实现了民主政治,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答案:A解析:辛亥革命确实发生在1911年,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选项B中的“恢复汉族的独立”不符合历史事实。选项C中孙中山确实当选为临时大总统,但并非被迫辞职。选项D中,辛亥革命后中国虽然建立了民国,但并未立即实现民主政治,也没有完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4、题干: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文化运动起源于1915年,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B.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反对封建礼教。C.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学革命,倡导白话文。D.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鲁迅、胡适等。答案:B解析:新文化运动起源于1915年,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主张民主、科学,反对封建礼教,这一点是正确的。选项C中,新文化运动确实推动了文学革命,倡导白话文。选项D中,陈独秀、鲁迅、胡适等确实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而选项B中的“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反对封建礼教”是正确的,因此不正确的说法应为B。5、题干: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标志着中国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C.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D.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答案:C解析: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且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它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因此,C项说法不正确。6、题干: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表述不准确的是: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为五四运动的爆发提供了思想基础C.推动了封建礼教的解体D.导致了辛亥革命的成功答案:D解析: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五四运动的爆发提供了思想基础,推动了封建礼教的解体。然而,新文化运动并没有直接导致辛亥革命的成功,辛亥革命的成功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前发生的。因此,D项表述不准确。7、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国共合作D.抗日战争答案:B解析: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场运动发生在1919年,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但并未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国共合作和抗日战争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但不是其开端。8、以下哪位思想家被誉为“中国近代启蒙之父”?A.梁启超B.康有为C.胡适D.陈独秀答案:A解析:梁启超被誉为“中国近代启蒙之父”。他是清末民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领导者之一,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们在近代思想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但“中国近代启蒙之父”这一称号更贴切地适用于梁启超。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是()A.指南针B.印刷术C.火药D.造纸术答案:A解析: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航海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产物,并非发明。故选A。10、关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A.民族工业始终未能成为近代中国主导的经济形式B.民族工业的发展得益于清政府的政策支持C.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D.民族工业的发展完全依赖外国资本和市场答案:C解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这是因为这些地区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较大,经济条件较为优越。选项A错误,因为民族工业虽然未能成为主导经济形式,但仍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选项B错误,因为清政府并未给予民族工业足够的政策支持;选项D错误,因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并非完全依赖外国资本和市场。故选C。1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哪一项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变革?A.蒸汽机B.电力C.内燃机D.互联网答案:C.内燃机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大约发生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一时期内燃机的发明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交通运输领域。内燃机使得汽车和飞机成为可能,从而彻底革新了人们旅行的方式以及货物的运输方式。而选项中的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技术;电力虽然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更多地影响了家庭生活和生产效率;互联网则是20世纪后半叶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12、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中共一大召开D.长征胜利结束答案:B.五四运动解析: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5月4日,它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学生爱国运动。这场运动不仅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者(特别是巴黎和会上对中国权益侵害的行为)的不满,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社会条件。因此,五四运动被视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相比之下,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中共一大召开是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的标志;长征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而进行的战略转移行动。13、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答案:C解析:C选项描述不准确。辛亥革命虽然未能完全实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目标,但革命果实并未被袁世凯完全窃取。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确实篡夺了政权,但辛亥革命的影响力和成果是存在的,因此C选项不正确。14、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B、五四运动的主要口号是“打倒孔家店”。C、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的性质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D、五四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爆发的。答案:A解析:A选项正确。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主要目标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选项中的“打倒孔家店”是五四运动中一部分学生的口号,但并非主要口号。C选项错误,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而非社会主义革命。D选项错误,五四运动发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1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汉时期由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B.东汉时期由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C.造纸术在唐朝时期传入阿拉伯地区。D.造纸术直接促进了印刷术的发明。【答案】B【解析】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传统上认为东汉时期的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使得纸张得以大规模生产和使用。选项A的时间段不对,选项C虽然正确但不是最佳答案,选项D虽然有关联但并非直接因果关系。16、关于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B.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主要考查儒家经典。C.科举制度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明朝废除了科举制度。【答案】D【解析】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选拔官员的一项重要制度,在明清时期尤为发达。选项A、B、C均为正确的描述,而选项D则是错误的,因为明朝并没有废除科举制度,实际上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末年才最终被废止。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一个最美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糟糕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信仰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材料二:以下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要事件:1.鸦片战争(1840-1842年)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3.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4.戊戌变法(1898年)5.辛亥革命(1911年)问题: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最美好的时代”和“最糟糕的时代”分别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请结合材料二中的相关事件,说明这一时期的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史上出现这些事件的原因,以及这些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答案:1.“最美好的时代”指的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最糟糕的时代”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深重的时期。特点: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略不断加剧,民族危机深重,国家主权受到严重侵犯,社会矛盾尖锐。2.原因:(1)英国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扩大市场、掠夺原料,纷纷对外进行殖民扩张。(2)中国封建制度腐朽,科技落后,国力衰弱,无法抵抗外来侵略。影响:(1)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剧。(2)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事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变革,但最终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和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通过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考生需要了解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特点,以及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略和民族危机的原因和影响。解答时,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分析问题。第二题背景材料: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多次重要的社会变革与历史转折。其中,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封建帝制向共和政体转变的重要标志。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一)(8分)请概述辛亥革命的主要原因及其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二)(7分)简述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并指出其在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三)(10分)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答案与解析:(一)答案:主要原因:1.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民生凋敝。2.西方列强侵略加剧了民族危机。3.新式知识分子及留学生群体兴起,传播西方思想,激发了民族意识。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改变旧制度。影响:1.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2.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确立了共和政体的基本框架。3.推动了思想解放和社会风气的变化。(二)答案: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和民生主义三个方面的内容:1.民族主义主张推翻满清政府,建立一个由汉族人领导的国家。2.民主主义强调推翻专制,实行共和,保障人民权利。3.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改善民众生活条件,防止贫富差距过大。作用:1.提供了革命运动的思想基础。2.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理论指导。3.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三)答案:重要意义:1.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一步。2.它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也是思想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促进了民主、科学等新思想的传播。3.革命虽然未能彻底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但它为中国后来的政治和社会改革奠定了基础。4.辛亥革命还激发了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自主的决心,对于后续的抗日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都有深远影响。第三题题目:结合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材料: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2.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主义和迷信。3.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促进了文学语言的改革。4.新文化运动影响深远,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答案:1.提倡民主和科学,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2.反对封建主义和迷信,推动了社会进步。3.促进文学语言的改革,丰富了文学创作。4.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了社会变革。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具有以下历史意义:1.提倡民主和科学,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2.反对封建主义和迷信,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3.倡导白话文,促进了文学语言的改革,为现代文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