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复习检测(四)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单元复习检测(四)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单元复习检测(四)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单元复习检测(四)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单元复习检测(四)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复习(四)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1.(2024·湘豫名校联考)属邦是秦针对境内少数民族设置的管理机构,秦统一前,在属邦之下由“臣邦君长”统辖“臣邦人”,袭用原有的统治方式。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之后,境内原有属邦基本实现了郡县一元化。材料中少数民族地区管理机构的变化()使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促进了中央机构的完善推动西北地区融入版图加强了对民族地区管辖2.(2023·广西玉林高二期末)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设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使其子为令”。后在西夷置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其主要目的是()践行以和为贵思想稳定边疆地区的开发怀柔西南少数民族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3.(2023·福建漳州高二期末)公元216年,曹操要求内迁的南匈奴呼厨泉单于对其称臣,并将其留于邺城(曹魏都城)。此后,曹魏又将南匈奴分为五部,分居于六郡,“部立其中贵者为帅,选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由此得出曹魏安置南匈奴()阻断了少数民族的内迁助力于改土归流的实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北方边境的稳定4.(2023·江西吉安高二期末)下图所示的两尊戴帷帽骑马仕女俑,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唐代墓葬。它们的发现,不仅反映出当时唐王朝的政令在高昌地区得到了全面推行,也表明盛唐时期高昌地区有着同长安一样的流行时尚。据此推知,盛唐时期()骑马成为女性主要休闲方式民族交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社会价值取向追求显贵地位尚武健身风气受到社会推崇5.(2023·山东威海高二期末)有学者认为,“唐朝与外部世界加强交往的动因并非如秦汉帝国一样源于军事抵抗或征服的目的,而是具有强劲的内部原生动力”。这种“内部原生动力”主要是指()开放进取的社会心态华夷观念的日益淡化繁荣发达的贸易网络综合国力的持续强大6.(2024·江西名校联盟摸底)11世纪初,幽州“城中凡二十六坊……并唐时旧坊名也。居民棋布,巷端直,列肆者百室,俗皆汉服,中有胡服者,盖杂契丹、渤海妇女耳”。由此可见,当时幽州()继承了唐代的坊市制度改变了金朝的市镇面貌出现了民族交融的高潮呈现了民族杂居的状态7.(2023·贵州遵义高二期末)唐宋治理边疆,实行羁縻政策,羁縻州只是名义上的府州区划,一般不呈报户籍,不担贡赋。元朝因俗设“土官”,通过宣慰司等机构,实行强制性的检括户籍,设立驿站,比较固定的缴税和贡献,强制征调土官土军等。这反映了()羁縻府州不受中央政府管辖元朝基层治理能力得到提高土官制度促进民族交流交融时代变迁影响边疆治理效能8.(2023·贵州入学考试)康熙五年(1666年),朝廷令各土司子弟愿习经书者,许在附近府县考试,文义通达,每县额取两名。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题准,云南土官族属子弟及土人应试,附于云南等府,三年一次。这反映了清朝前期()西南地区与内地的文化差异大政府重用文教增强边疆的国家认同政府采取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儒家文化在西南地区得到空前发展9.(2023·安徽池州高二期末)英国王室从诺曼征服之后便热衷于使用法语,但1337—1453年,英国和法国之间爆发了百年战争。战争的爆发,也让英国人对法语起了厌恶心理,整个社会都开始了学习英语的热潮。这一现象()根植于久远历史传统奠定了宗教改革的基础有助于民族国家形成改变了民众对上帝的看法10.(2023·湖北十堰高二期末)1531年,英格兰学者埃利奥特用自己的母语撰写了《统治者》一书,书中强调,在治理国家时,君主的智慧比权力更加有效。此书问世后即引起极大反响,在50年内被重印了6次。该书的畅销()顺应了民族国家兴起的潮流加快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转向为实施君主立宪奠定了基础说明王权已摆脱教会的控制11.(2023·福建宁德高二期末)图1、图2和图3历史人物关联的共同主题是()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宗教改革推动西欧近代化近代欧洲女权意识的觉醒西方等级君主制的兴与衰12.(2024·湖南长郡中学检测)《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德意志数百个诸侯国的主权,确认荷兰和瑞士的独立国的地位,承认新教和天主教享有同等权利,从而进一步确认了国家主权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和独立性。这有利于欧洲()借助谈判完成德国统一的任务王权国家世俗统治的加强创立并确认国际法的基本准则彻底结束国家之间的混战13.(2023·广东茂名高二期末)一战后成立了国际联盟,其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并规定成员国须将争端移交仲裁,仲裁失败后3个月内不得诉诸战争。国联的建立()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消除了引发世界大战的根源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反映出国际社会的和平愿望14.(2023·江苏苏州高二质检)如表是联合国1960—1974年通过的部分文件。由此可知当时()1960年《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庄严地宣布需要迅速和无条件地结束一切形式和表现的殖民主义1965年《关于各国内政不容干涉及其独立与主权之保护宣言》任何国家,不论为任何理由,均无权直接或间接干涉任何其他国家之内政、外交1974年《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这种秩序应当建立在一切国家待遇公平、主权平等、互相依存、共同受益以及协力合作的基础之上,而不问它们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如何民族独立意识开始逐渐觉醒新兴民族国家推动国际法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第三世界的崛起冲击两极格局15.(2023·湖南永州高二期末)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其中第十七条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这一规定反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建立民族自决成为基本民族政策新兴人民政权的巩固与发展中共对民族关系的有益探索16.(2023·江苏常州教育学会期末)1950年5月1日,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公布实施,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大行政区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或省人民政府得依据当地少数民族婚姻问题的具体情况,对本法制定某些变通的或补充的规定,提请政务院批准施行。”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方针已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形成五大民族自治区已经建立民族自治区拥有独立立法权17.(2023·江苏连云港调研)绘画《叔叔喝水》(作于1972年)中,一位系着红领巾、身穿民族服装的藏族少女正热情地将奶茶递给解放军叔叔。此后,该画在20世纪70年代曾作为年画遍布城乡。这表明()民族认同显著增强发展军事成为时代主题妇女权益得到保障“双百”方针推动艺术繁荣18.(2023·陕西榆林二模)据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现代中国()(1)1984年5月31日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出规定(2)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同确立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政治制度(3)2001年2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修订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中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创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构想以史为鉴促进民族问题的解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推动政治文明的进步19.(2023·浙江浙东北联盟高二期中)习近平总书记说:“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突出体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2023·江苏淮安高二期末)对于1949年3月的报告提出的“应当采取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的方针”,周恩来阐释道:“帝国主义总想保留一些在中国的特权,想钻进来。有几个国家想同我们谈判建交。我们的方针是宁愿等一等。”这表明,当时()形成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局面中共坚决捍卫民族独立和主权中国的外交政策由此走向成熟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21.(2023·山东威海高二期末)1954年8月,毛泽东在会见英国前首相艾德礼时,强调“不同的制度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并提出“中国、苏联、英国和其他各大国都靠拢些,也包括美国在内”。毛泽东这一认识()立足于国内建设的需要调整了“一边倒”政策标志着外交政策的成熟践行了“求同存异”方针22.(2024·河南学期调研)1963年,周恩来在答美国《时代》杂志记者问时说:“关系到全人类命运的问题应该由大家来共同讨论,而不应该由少数国家垄断这种讨论,甚至把有利于少数垄断者的决定强加给没有参加讨论的国家。”这表明我国()致力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秉持“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重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23.(2023·福建龙岩高二期末)中美关系改善后,各国政要纷纷访华,而中国却鲜少回访,留下诸多外交“欠债”。1978年1月,邓小平出访尼泊尔、缅甸等邻国,此后中国领导人大规模出访西方国家考察学习。这一变化()缓和了与周边国家紧张关系完善了全球多边治理体系有利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形成有助于第三世界和平崛起24.(2023·河南创新联盟高二调研)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提出“真实亲诚”理念,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这表明中国()重视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深化改革开放的总目标已基本实现积极发挥外交领域的战略主动性致力于构建新型区域合作外交模式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25.(14分)(2024·河南郑州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马克思认为,在古代民族关系中,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是文化较低的民族被文化较高的民族所同化、融合。高者必然要同化、融合低者,这是一条“历史的永恒规律”。但是,我们一接触中国古代民族史的实际,就会感到这条“规律”不能完全概括、解释民族交融中的复杂问题,它只能说明中外历史上民族交融的主要方面。可是,习惯于在已有的理论格局中因袭的人,却抱着这条规律不放,这就势必在研究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忽视少数民族对我国历史发展的重大作用。南北朝时期,北齐、北周统治阶层多为汉化浅而胡化深的集团,他们较南朝的统治阶层较少浮华虚诞,遗落世务,轻视妇女;而重视武事,讲究实际,重视寒门人才。陈寅恪说,李唐王朝“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这些才是我们全面正确地理解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关键。——摘编自古非《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的思考》材料二综观中国古代史,便可发现几个现象极为引人注目:一为历史总是在政治上的分裂与统一中曲折前进。每次分裂之后都必然出现更大规模的、更深层次的统一。二为民族关系也总是在斗争和交融中曲折地发展,每一次斗争之后,也总是要出现新的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民族交融,而且伴随着每次交融的出现,都毫无例外地要出现较长时期的政治安定和经济的发展。三为政治上的每次分裂与统一,也总是和民族之间的斗争与交融息息相关。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极强的内聚力和亲和力。而中原地区就是一个熔炉,把周边不断涌入的各少数民族及其文化不断熔炼、提纯,最后浇铸成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创造出辉煌灿烂、绵延不绝的历史文化,使其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摘编自高鹏飞《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散论》(1)概括材料一关于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意义。(6分)26.(14分)(2024·河北邢台五校联盟高二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13世纪的欧洲,“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已经存在,此时,国家主权的概念尚未出现,但民族国家已在孕育和形成之中,到了中世纪末期,欧洲出现了向民族国家过渡的大趋势,其标志则是专制王权的建立。从现代化的角度上说,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早期形式。而最先从西欧兴起的民族主义思潮逐渐在其他地区传播开来,尤其是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形成的巨大推动力从根本上唤醒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民族意识,从而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普遍形成。——摘编自刘成《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意义》材料二二战结束以来,由于殖民地独立后的人员“返流”、为战后重建招收“客工”、接收各类难民和欧洲共同体内人员自由流动等原因,欧洲各国的移民数量不断增加。欧洲原本相对单一的民族国家因此出现了变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治理形态上的变化在欧洲国家也体现得非常充分。欧盟已经建成统一市场和关税同盟,成员国使用统一货币;通过《申根协定》取消国境限制;在政治、外交、财政、社会等领域中,欧盟国家的合作也日益紧密。这样,原来属于民族国家控制的主权事务,很多都要在欧盟层面上进行合作与协调。——摘编自田德文《国家转型视角下的欧洲民族国家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条件。(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以后欧洲民族国家的变化及其影响。(8分)27.(12分)(2024·黑龙江龙东五地市高二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对外援助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对峙时期,马歇尔计划、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计划是现代国际发展援助领域的开端。194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大力支援需要援助地区。1940年、1945年,英国通过《殖民地发展与福利法案》来重组其对殖民地的发展援助。由此多边国际社会援助制度开始运作。新中国成立后,在面临国内经济建设困难和内政问题的双重压力时,中共领导者将国际主义义务和强烈的民族荣誉放在重要地位,肩负起帮助正在争取民族解放的国家和人民实现独立的责任,有效地提供对外援助。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已对亚非拉的68个国家提供援助,援助领域不仅包括物资援助,还包括军事援助、卫生医疗援助、科技援助、基础水利设施援助等,新中国29年间对外援助金额累计超四百五十亿元人民币,且多是无偿援助。——摘编自邵艳平《新中国对外援助研究(1949—1978)》材料二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对于中国援外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后,中国开始向共建国家提供大规模援助资源,仅2015年4月,中国就分别向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提供了46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的援助贷款。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援外体系显得过于庞杂,亟需变革。此外,共建国的认可、支持与参与,意味着共建国家对中国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认可与支持。这有助于提升中国援外在国际援助领域中的话语权。经济援助是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方式,也有可能是“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国采取的主要援助方式。就共建的国家来看,虽然大部分国家仍然处于贫困落后状态,但一些国家已经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其对外援助的刚性需求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中国经济援助的安抚效果在递减。——摘编自刘方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9—1978年中国对外援助的背景和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带一路”给中国对外援助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4分)参考答案1.D[秦统一之前,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是在属邦之下由“臣邦君长”统辖“臣邦人”,袭用原有的统治方式,统一之后则基本实现了郡县一元化,这种变化加强了中央政府对民族地区的管辖,故选D项;公元前221年秦完成了统一,公元前214年秦朝已是统一国家,排除A项;少数民族大多位于边疆地区,对其管理属于对地方的管理,与中央机构的完善无关,排除B项;西北地区开始被纳入版图是在西汉时期,排除C项。]2.D[据材料“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可知,汉武帝封夜郎王,允许少数民族的首领按照当地的习俗来进行权力继承,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思想,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故选D项;以和为贵的意思是以和平相处至上,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排除A项;材料强调对边疆地区的治理,而非开发,排除B项;C项不是主要目的,怀柔的目的仍然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排除。]3.D[据材料可知,曹魏安置南匈奴并加强对他们的控制,维护社会秩序,故选D项;曹魏对于南匈奴的安置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匈奴的南下,但“阻断”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改土归流是清雍正时起实行的政策,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曹魏对于南匈奴的安置,有利于游牧民族转向农耕文明,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材料仅涉及对于南匈奴的政治管理,没有明确经济生产模式,排除C项。]4.B[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盛唐开放包容,民族交往频繁,“戴帷帽骑马仕女俑”反映了唐朝时期少数民族的生活风尚影响了汉族,边疆地区与内地的长安等地流行相同的社会风尚,体现唐朝民族交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故选B项。]5.A[唐朝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活跃,与材料“并非如秦汉帝国一样源于军事抵抗或征服的目的,而是具有强劲的内部原生动力”相合,故选A项。]6.D[据材料可知,反映了民族杂居的状况,故选D项;唐代坊市分明的状况在宋代被彻底打破,排除A项;金朝建立于12世纪初,与题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出民族杂居的状态,并无民族交融高潮的表现,排除C项。]7.D[据材料可知,元朝与唐宋相比,在边疆治理上,更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提升边疆治理效能,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故选D项。]8.B[据材料可知,康熙时期,政府将文化浸润作为治理西南边疆的一项重要民族政策,通过宣扬儒家文教来增强西南边疆民族对中央王朝的认同,故选B项;“文化差异大”不合题意,与材料中“愿习经书者”不符,排除A项;“因地制宜”不合题意,与材料提及政府推广与内地一致的儒学不符,排除C项;“空前发展”说法夸大化且不合史实,应为“一定发展”,排除D项。]9.C[据材料“整个社会都开始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可知,民族语言加强民族认同,有助于民族国家形成,故选C项;据材料“战争的爆发……开始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可知,这一现象产生时间并不久远,排除A项;宗教改革开始于1517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语言认同感加强,这与民众的宗教信仰无关,所以不会改变民众对上帝的看法,排除D项。]10.A[据材料“英格兰学者埃利奥特用自己的母语……”以及“在治理国家时,君主的智慧比权力更加有效”可知,这本书因为使用母语,并且强调君主智慧的重要性,所以才引起极大反响并多次重印,这有利于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增强,顺应了民族国家兴起的潮流,故选A项。]11.A[据所学可知,法国的贞德是反抗英国的民族英雄;英王亨利八世通过宗教改革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促进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拿破仑战争不仅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还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因此,根据人物身份和历史地位,可以推断他们所关联的共同主题是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故选A项。]12.B[《威斯特伐利亚和约》通过承认德意志各诸侯国的主权等进一步确认了国家主权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和独立性。这就使欧洲王权国家的世俗统治体制得到了加强,故选B项;材料主旨强调欧洲国家的世俗统治体制的增强,并非解决德国统一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主旨强调的是国家主权,并非说明国际法基本准则的创立问题,排除C项;《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不能彻底终结国家之间的混战,D项错误。]13.D[一战给世界造成严重破坏,人们希望遏制战争、维护和平,国联虽由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操控,但其宗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和平的期盼,故选D项;国联未能起到缓和紧张局势的作用,排除A项;“消除”一词过于绝对,二战的爆发就是有力的证明,排除B项;一战及其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削弱了殖民宗主国的力量,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但尚未完全解体,何况这种状况与国联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14.B[材料表明联合国1960—1974年通过的部分文件注重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与主权,说明新兴民族国家在摆脱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的过程中,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故选B项;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排除A项;和平与发展主题是中国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重点突出新兴民族国家在争取独立与主权过程中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没有涉及两极格局,排除D项。]15.D[据材料“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可知,在1941年,中共就对民族关系进行了有益探索,为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一定基础,故选D项。]16.A[据材料可知,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说明这时期民族区域自治方针已落实,故选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形成是通过1954年宪法,时间不符,排除B项;西藏自治区建立于1965年,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不代表民族自治区拥有独立立法权,排除D项。]17.A[结合材料可知少数民族拥护解放军,体现了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显著增强,故选A项;1966—1976年属于“文革”时期,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发展军事在整个70年代都不是时代主题,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少女将奶茶递给解放军,体现了少数民族拥护解放军,认同中华民族,并没有体现妇女的权益问题,排除C项;只有一幅画不能体现艺术繁荣,排除D项。]18.D[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推动了民族区域自治步入法制化轨道,《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审议通过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升为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说明改革开放推动政治文明的进步,故选D项。]19.B20.B[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提出“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即先把帝国主义残余势力清除干净,然后再考虑建交问题,这体现了当时中共坚决捍卫民族独立和主权,故选B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局面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后,排除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底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而不是“一边倒”,排除D项。]21.A[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我国正处于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毛主席会见外宾时强调“不同的制度是可以和平共处的”,以便让中国有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进行国内建设,故选A项;当时我国并未调整“一边倒”政策,排除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排除C项;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22.A[据材料可知,我国反对将关系到全人类命运的问题由少数国家垄断讨论,而是应该由大家共同来讨论,这说明我国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少数国家独裁,故选A项。]23.C[中国领导人大规模出访西方国家是在1978年1月之后,据所学,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显然,我国领导人在此之前大规模出访西方国家的举措,有利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形成,故选C项。]24.C[据材料“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提出‘真实亲诚’理念”可知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上主动创新外交机制和外交理念,积极争取战略主动权,故选C项;材料中中国当代外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