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课件_第1页
《沁园春长沙》课件_第2页
《沁园春长沙》课件_第3页
《沁园春长沙》课件_第4页
《沁园春长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沙导入新课: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到:“100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回溯历史,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1925年在长沙就奏出了一首青春之歌,今天,让我们首先进入《沁园春·长沙》,感受词人青年时代的抱负与情怀。一、关于词的常识词起源于隋唐,兴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牌:又叫词调,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字数、韵律,都有各自不同的规定。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有“水调歌头”、“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长沙》。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词的分类1、字数: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个字;

长调:91个字以上。2、片段:

①单调:不分段,往往是一首小令,篇幅较短;

②双调:两段,也叫片或阕,上片下片,前阕后阕;

③三叠、四叠:即三段或四段,较少见,尤其四叠极少见。3、流派: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气象恢弘,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如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婉约缠绵,细腻柔美,语言含蓄,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晏殊等。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正值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全国各地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1925年10月,他奉命前往广州创建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色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过去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诗篇。1925年的毛泽东二、知人论世:走近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三、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1925年毛泽东qìn(

)园春

jú()子zhōu()头层林尽rǎn()

百gě()争流鱼xiáng()浅底

jìng()自由怅liáokuò()()

万户hóu()问cāngmáng()大地

挥斥方qiú()zhēngróng()岁月稠

màn()江碧透

浪è()飞舟qìn(沁)园春

jú(橘)子洲头层林尽rǎn(染)

百gě(舸)争流鱼xiáng(翔)浅底

jìng(竞)自由怅liáokuò(寥廓)

万户hóu(侯)问cāngmáng(苍茫)大地挥斥方qiú(遒)zhēngróng(峥嵘)岁月稠màn(漫)江碧透浪è(遏)飞舟北怅寥廓峥嵘岁月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侯名词做状语,向北。感慨、思考。辽阔的宇宙。不平凡的日子。热情奔放,劲头十足。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名词作动词,视……如粪土。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四、赏析上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开头三句有何作用?交代了什么?时间——寒秋地点——橘子洲头人物——作者2、调整开头三句的语序。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3、“看”字统领哪几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4、“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把秋写得肃杀悲凉、清冷惨淡,例“万里悲秋常作客”“秋风秋雨愁煞人”等。(1)本词的上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意象)?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秋景图(意境)?(2)试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可以从炼字、景物描写的艺术手法等方面考虑)。4、“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把秋写得肃杀悲凉、清冷惨淡,例“万里悲秋常作客”“秋风秋雨愁煞人”等。(1)本词的上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意象)?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秋景图(意境)?(2)试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可以从炼字、景物描写的艺术手法等方面考虑)。看

万山红遍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远眺

仰视

俯视

远景

近景

高景

低景

静景动景万类霜天竞自由

近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动静结合,有分有总(1)4、(1)本词的上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意象)?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秋景图(意境)?意象: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意境特点:绚丽多彩、生机勃勃、昂扬向上。

词人远眺群山,山红林染如画,近观江中,水碧行船急驶,仰望天空,雄鹰展翅高飞,俯视水底,鱼儿轻快畅游,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绚丽壮美的“湘江秋景图”,表现出了词人博大的胸怀昂扬乐观的革命精神。(2)试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可以从炼字、观察景物的角度、景物描写的艺术手法等方面考虑)。①远近高低结合:山上的“层林”,江中的“百舸”,空中的雄鹰,水底的游鱼。②动静结合:静态的火红的枫林,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翱翔的雄鹰、畅游的鱼儿等。这些景物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竞相向上、生机勃勃,与毛泽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精神契合,可谓“以壮景抒豪情”。万山红遍“万”——山之多“遍”——红之广③用了很多富有表现力的词(炼字)。层林尽染“层”——林之密“尽”——染之透,秋色之深浓漫江碧透“漫”—江水之溢满之状“透”—水之清澈见底百舸争流“争”——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鱼翔浅底鹰击长空击:有“搏击”之意,显示出雄鹰飞之矫健。翔:写尽了鱼在水中的自由、轻快的状态,犹如鸟儿在天空盘旋飞翔。万类霜天竞自由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意境开阔。③用了很多富有表现力的词(炼字)。万——山之多,遍——红之广,层——林之密,尽——染之透,漫——水之盛,透——水之清,争——争先恐后之热闹,击——飞之矫健,翔——游之轻快,竞——突出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④色彩绚丽:“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中的“万”“层”“漫”以及“遍”“尽”“透”这些词在范围、程度、层次等方面,使红绿两色更为突出,更为丰富,更为浓艳鲜明。6、对比本段所写秋景和古人笔下秋景不同的情调,了解毛泽东博大的胸怀和昂扬乐观的革命精神。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万类霜天竞自由”——生机盎然,豪迈昂扬“悲哉,秋之为气也”

“万里悲秋常作客”“秋风秋雨愁煞人”“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萧瑟惨淡,情调悲凉低沉

小结: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秋景,是作者博大的胸怀、昂扬乐观的革命精神的体现。5、面对绚丽壮美的“湘江秋景图”,诗人想到了什么?在文中找出。反映了诗人什么情感?“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广阔无垠的大地啊,谁才是主宰你消长盛衰命运的主人呢?——“怅”,写出来词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这表明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凌云壮志。——想到了祖国的命运与革命的未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了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的问题。8、最后三句在起什么作用?内容上:

透露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凌云壮志;结构上: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小结上阕内容

抓住“立”和“看”两字,为上阕描绘的两幅图景拟个恰当的名字。独立寒秋图(“立”)独立寒秋橘子洲头(交代人物、时间、地点和环境)湘江秋景图(“看”)上阕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突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精神,然后自然地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小结上阕内容1、上阕末句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哪些内容作了回答?

恰同学少年……激扬文字。2、“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诗中的作用?

承上启下,过渡自然。上片故地重游,自然引起下文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并且通过回忆,巧妙的回答了上片的提问,可谓衔接巧妙,浑然天成。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五、赏析下片

3、词的下片回忆“峥嵘岁月”,塑造了一群怎样的“同学少年”的形象?风华正茂——青春年少,才华横溢。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以天下为己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激昂慷慨,奋笔疾书;关心国家,针砭时弊,宣传真理。粪土当年万户侯——蔑视官僚军阀,敢于斗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劈波斩浪,奋勇前进,勇为革命的中流砥柱。

词的下片回忆“峥嵘岁月”,塑造了一群怎样的“同学少年”的形象?刻画了一群敢于向旧世界宣战的斗士,他们风华正茂、奋发有为、敢于斗争、藐视权贵,有改造旧世界的革命大无畏精神。这群人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积极进取,斗志昂扬。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4、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赏析这几句话。

当年曾经与同学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层层波浪,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只。设问: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象征:借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联想丰富,耐人寻味,表达真挚的感情。——投身到革命的风浪中,乘风破浪,激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的大任。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缩小夸张: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现有成语寸土必争、滴水不漏、寸步难行等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当年曾经与同学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层层波浪,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只。象征:借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联想丰富,耐人寻味,表达真挚的感情。——投身到革命的风浪中,乘风破浪,激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的大任。4、这是一副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赏析这几句话。

最后三句设问结尾,运用了象征手法,大胆的夸张和神奇的想象,巧妙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作者立誓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和革命家的英雄气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中流击水图下阕小结下阕追忆往事,借事抒情,巧妙的回答了上阕的问题。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3、词的上下片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上阕即景抒情,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生气勃勃的湘江秋景图,面对着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面对着在大自然和宇宙中竞自由的万物,他想到了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提出了苍茫大地谁来主宰的问题,引出了下文的回忆。词的下阕,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毛泽东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这是诗人自己的志向和抱负,也是对昔日战友和同志的勉励和期望,写出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看:生机勃勃绚丽壮美问:谁主沉浮?触景生情追忆往事忆:往昔岁月暗示了答案情中有景写法借鉴:在景物描写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王国维:物皆着我之色彩。1、融情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