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传染病学 钩端螺旋体病_第1页
兽医传染病学 钩端螺旋体病_第2页
兽医传染病学 钩端螺旋体病_第3页
兽医传染病学 钩端螺旋体病_第4页
兽医传染病学 钩端螺旋体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动物多呈隐性感染,急性以发热,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和皮肤黏膜坏死为特征。一、病原钩端螺旋体,螺旋状。G-,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能运动,普通染料不易着色,姬姆萨染色呈淡紫红色,能产生溶血素。对热、酸碱敏感,60℃10s可杀死。0.1%石炭酸、0.25%甲醛5-10min可杀死。对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和强力霉素敏感。3二、流行特点易感动物:所有温血动物,幼龄易发,啮齿动物是贮存宿主。传染源:带菌者。传播途径:皮肤、黏膜和消化道,也可通过交配、人工授精。钩体进入机体后,定位于肾脏,间歇从尿排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7-10月高峰。三、症状猪散发性,发热、厌食、黄疸和脑膜炎,几天或数小时死亡,死亡率高。皮肤发红,擦痒或黄染。尿黄色或茶色。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或弱胎。910四、病理变化皮肤、皮下、浆膜、黏膜明显黄染、出血,皮肤干裂和坏死,口腔黏膜溃疡,肝肿大呈棕黄色,胆囊、肾脏肿大、淤血,慢性者黑白色坏死灶。脾脏肿大、出血,肠系膜、膀胱黏膜出血。五、诊断确诊需实验室诊断微生物诊断:前期采发热期血液,中后期采尿液,死后取肝、脑、肾等,制备组织切片,姬姆萨染色看钩体。血清学诊断:ELISA131.暗视野检到运动的螺旋体。2.BSK培养基:生长。3.血清学试验:ELISA法或间接荧光抗体法阳性。4.PCR检测:检到标本中特异性螺旋体的DNA片段。六、防制消灭传染源,发病区动物皮下接种钩端螺旋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